交通安全設施防眩設施石波課件_第1頁
交通安全設施防眩設施石波課件_第2頁
交通安全設施防眩設施石波課件_第3頁
交通安全設施防眩設施石波課件_第4頁
交通安全設施防眩設施石波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交通安全設施

施石

波3/31/20252第一節:概述一、防眩設施的主要形式防眩設施主要包括:①防眩板、②防眩網和③植樹防眩三種形式。3/31/202531.防眩板作用原理:通過其寬度部分阻擋對向車前照燈的光束。防眩板按其原材料材質性能又可分為:金屬材料防眩板、塑料防眩板、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防眩板等。2.防眩網作用原理:通過網股的寬度和厚度阻擋光線穿過,同時將光束分散反射,通過減少光束強度而達到防止對向車前照燈眩暈目的。3.植樹防眩作用原理:植樹防眩的遮光原理與防眩板相同,主要是以樹木的橫向寬度部分遮擋對向車前照燈的大部分光束以達到防眩目的。3/31/20254二、防眩設施的設計總體要求(1)防眩設施應按部分遮光原理設計,即允許部分車燈光束穿過防眩設施,但透光量不應使駕駛員感到不舒適。直線路段遮光角不應小于8°,平曲線路段及豎曲線路段遮光角應為8°~15°。(2)設置防眩設施不應減少公路的停車視距。(3)防眩設施所用材料不得反光。(4)防眩設施應能抵抗風荷載。3/31/20255三、防眩設施的設置原則(1)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中央分隔帶寬小于9m且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宜設置防眩設施:①夜間交通量較大,且設計交通量中,大型貨車和大型客車自然交通量之和所占比例大于或等于15%的路段。②設置超高的圓曲線路段。③凹形豎曲線半徑等于或接近于現行《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CB01)規定的最小半徑值的路段。④公路路基橫斷面為分離式斷面,上下車行道高差小于或等于2m時。3/31/20256⑤與相鄰公路、鐵路或交叉公路、鐵路有嚴重眩光影響的路段。⑥連拱隧道進出口附近。(2)非控制出入的一級公路平面交叉、中央分隔帶開口兩側各100m(設計速度大于或等于80km/h)或60m(設計速度60km/h)范圍內可逐漸降低防眩設施的高度,由正常高度降至開口處的0高度,否則不宜設置防眩設施。過村鎮路段不宜設置防眩設施。(3)公路沿線有連續照明設施的路段,可不設置防眩設施。(4)防眩設施連續設置時,應符合下述規定:①應避免在兩段防眩設施中間留有短距離間隙。3/31/20257②各結構段應相互獨立,每一結構段的長度不宜大于12m。③結構形式、設置高度、設施位置發生變化時應設置漸變過渡段,過渡段長度以50m為宜。3/31/20258五、防眩設施的構造要求(1)防眩板的結構設計要素主要有:遮光角、防眩高度、板寬、板的間距等。(2)防眩板條的間距規定為50~100cm。(3)遮光角的計算。3/31/20259(4)防眩設施的高度不宜超過2m。(5)防眩設施宜獨立設置。有特殊限制需要與護欄配合設置時,其結構處理應滿足以下規定:①防眩設施固定在混凝土護欄頂部時,可按獨立結構段為單位進行安裝。一般采用預埋地腳螺栓連接。②防眩設施與波形梁護欄配合設置時,可通過連接件將防眩設施架設在護欄上,或通過立柱將防眩設施埋設于中央分隔帶上。③防眩設施與護欄組合設置后,不應影響護欄的阻擋、緩沖、導向等使用功能。3/31/202510(6)在平曲線段或豎曲線段設置防眩網時,單片長度不宜大于2.5m。(7)采用植樹防眩時,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易成活、根系發達且對埋土深度要求較淺、枝葉茂密、落葉少、養護工作量少的樹種。3/31/202511第二節:試驗方法與技術要求一、防眩板產品分類與命名1.產品分類1)按產品結構劃分(1)Z—中空型;(2)S—實體型;(3)T—特殊造型。2)按板體材料劃分(1)P—塑料板體型;(2)F—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玻璃鋼)板體型;(3)M—鋼質金屬板體型;(4)Q—其他材質板體型。3/31/202512二、防眩板產品試驗方法與技術要求1.外觀質量1)試驗方法在正常光線下,目測直接觀察。2)技術要求產品表面顏色均勻一致,無明顯的反光現象,邊緣圓滑、無毛刺、無飛邊;表面無剝離、裂紋、氣泡、砂眼等缺陷,整體成型完整、無明顯歪斜。3/31/2025132.結構尺寸1)試驗方法(1)高度H將試樣做平面投影,用分度值1mm的鋼卷尺,在試樣投影最大長度位置量取3個數值,計算算術平均值。(2)寬度W將試樣做平面投影,用分度值1mm的鋼板尺,在試樣投影的上、中、下三個部位分別量取3個測量值,取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3)厚度t①厚度均勻:用分度值0.02mm的千分尺在板的中部部分量取3個測量值,取算術平均值為測量結果。3/31/202514②厚度不均勻:對其板面的極限厚度值各量取3個測量值,取算術平均值作為厚度區間的測量結果。③對于中空型的防眩板:厚度t為材料實壁單層厚度。(4)固定螺孔直徑分度值0.01mm的游標卡尺在不同方向量取3個測量值,取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5)縱向直線度在試驗平臺上,用分度值為0.01mm的塞尺,量取板側與試驗平臺間的3個最大縫隙值d,取算術平均值,則縱向直線度按下面公式求出:縱向直線度=d/H*100%3/31/202515(6)端部不垂直度①對于規則方形防眩板,以萬能角度尺在其板端量取3個測量值,取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②對于非規則方形防眩板,不作要求。2)技術要求3/31/2025163.抗風荷載F1)試驗方法將防眩板底部固定于試驗平臺,板的中部用標準夾具夾持,以標準夾具中點為力學牽引點,用剛性連接介質通過定滑輪與力學試驗機牽引系統牢固連接,牽引點應與定滑輪下緣在同一直線上,且牽引方向應垂直于防眩板板面。在連接介質完全松弛的情況下,以100mm/min的速度牽引,直至板面破裂或已經達到最大負荷,所受最大牽引負荷即為試樣的抗風荷載。如此進行3組試驗,取3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為測試結果。

3/31/2025173/31/2025182)技術要求F應不小于CS的乘積,其中,C為抗風荷載常數,取值為1647.5N/m2,S為該規格防眩板的有效承風面積。4.抗變形量R1)試驗方法試驗設備設置同抗風荷載,將防眩板固定于試驗平臺上,并與試驗機良好連接。標記出板上端到操作臺平面的投影S0,啟動試驗機,以15mm/min的速度進行牽引,當牽引負荷達到相應規格的抗風荷載時,停止牽引,卸掉施加負荷,使防眩板自由彈性恢復,5min后做板上端到操作臺平面的投影,標記為S1。19防眩板抗變形量R的計算式為:共進行3組試驗,取3次試驗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測試結果。2)技術要求抗變形量≤10mm/m。205.抗沖擊性能1)試驗方法將試樣放置在標準環境條件下調節24h后進行試驗。試樣應平整放置于硬質地面或試驗臺上,用質量為1kg鋼球從距板面高度1m處自由下落,沖擊試樣,保證在沖擊的過程中鋼球與試樣只接觸一次,每件試樣沖擊點應選擇上、中、下三個部位進行沖擊試驗。2)技術要求以沖擊點為圓心,半徑6mm區域外,試樣表面或板體無開裂、剝離或其他破壞現象。216.耐溶劑性能1)試驗方法試劑選用以下類型:①30%的H2SO4溶液;②10%的NaOH溶液;③90號汽油。(1)塑料防眩板在以下溶液中浸泡,溫度為23℃±2℃,浸泡時間為168h。(2)玻璃鋼防眩板常溫(10~35℃)浸泡360h,或加溫(80±2℃)浸泡72h后觀察試驗結果。2)技術要求不出現軟化、起泡、皺紋、開裂、被溶解、溶劑侵入等。227.耐水性能1)試驗方法試驗用水應為蒸餾水或去離子水,試驗水溫為80℃±2℃,試驗144h后進行外觀測試。2)技術要求不出現軟化、起泡、皺紋、開裂、被溶解、溶劑侵入等。(同耐溶劑性能)238.環境適應性能1)耐低溫墜落性能(1)試驗方法將長度為500mm試樣放置在低溫試驗箱中,溫度降至-40℃±3℃,恒溫調節2h后取出試樣,板面平行于地面由1m高度處自由墜落至硬質地面,觀測試驗結果。(2)技術要求產品應無開裂、破損現象。242)耐候性能(氙弧燈人工加速老化試驗)(2)技術要求經總輻照能量大于3.5×106kJ/m2的人工加速老化試驗后,試樣無明顯變色、龜裂、粉化等老化現象,試樣的耐候質量等級評定符合規范要求。9.玻璃鋼防眩板理化性能2)技術要求①密度≥1.5g/cm3;②巴柯爾硬度≥40;③氧指數(阻燃性能)≥26%。2510.鋼質金屬基材防眩板理化性能1)試驗方法(1)基板厚度試樣經剝離外部涂塑層后,用分度值0.02mm的板厚千分尺分別在板的上、中、下邊緣部分量取3個測量值,取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2)涂層厚度以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表示測試結果。若測試值中10%以上的值超出技術要求范圍,即使算術平均值符合技術要求,該結果仍為不符合本標準的技術要求。(3)雙涂層基板鍍鋅層附著量26(4)涂層附著性能①熱固性粉末涂料涂層(同聚酯涂層)采用劃格試驗。②熱塑性粉末涂料涂層(同浸塑涂層)用鋒利的刃片在涂塑層上劃出兩條平行的長度為5cm的切口,切入深度應達到涂層附著基底的表面。板狀或柱狀試樣兩條切口間距為3mm,絲狀試樣的兩條切口位于沿絲的軸向的180°對稱面。在切口的一端垂直于原切口作一豎直切口,用尖銳的器具將豎直切口挑起少許,用手指捏緊端頭盡量將涂層扯起。以扯起涂層狀態,將涂層附著性能區分為0~4級。270級:不能扯起或扯起點斷裂;1級:小于1cm長的涂層能被扯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