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社會工作實務初級_第1頁
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社會工作實務初級_第2頁
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社會工作實務初級_第3頁
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社會工作實務初級_第4頁
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社會工作實務初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工作實務(初級)

2020/12/181本書內容社會工作實務通用過程兒童社會工作青少年社會工作老年社會工作婦女社會工作殘疾人社會工作矯正社會工作優撫安置社會工作社會救助社會工作家庭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醫務社會工作2020/12/182《社會工作實務》復習綱要總體必須把握:社會工作實務是----將社會工作理論、方法和價值觀、政策法規具體運用于服務對象與服務過程。以《社會工作綜合能力》為運用的基礎;可延發。在做具體工作時,“專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視角--“框架”。2020/12/183社會工作實務的考試特點案例分析:問題,目標,介入策略,方法

方案設計:問題,需求,目標,價值觀

理論,方法,步驟注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專業學科的基本要求想問題和回答問題價值實踐是社會工作提供專業服務的本質2020/12/184價值觀與工作原則(和諧)價值觀服務社會公正個人的尊嚴和價值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重要性誠信能力工作原則個別化尊重接納自決權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2020/12/185依據生命周期(人生發展階段—縱向)社會生態系統(“環境中的人”;微觀\中觀\宏觀—橫向)相關法規與政策2020/12/186第一章社會工作實務的通用過程本章重點:接案預估計劃介入評估結案六大流程和工作任務。2020/12/187第一節接案一、接案的步驟及核心技巧(重點)

(一)接案前的準備1、什么是接案

2、了解服務對象的來源和服務對象類型服務對象來源主動求助者;他人轉介而來者外展工作接觸而成服務對象類型自愿性服務對象非自愿性服務對象現有服務對象與潛在服務對象服務對象求助過程自我解決——自然助人網絡——社會工作者

3、面談準備并擬訂初次面談提綱服務對象資料準備擬訂初次面談的提綱2020/12/188(二)面談1、面談目的:實現助人目標面談場所:舒適、安靜、不被打擾、感覺自由、舒暢和隨意。2、面談的主要任務:(1)界定服務對象的問題;(2)澄清角色期望和義務;(3)激勵并促進服務對象進入角色(4)促進和誘導服務對象態度和行為的改變;(5)達成初步協議;(6)決定工作進程:終結服務;轉介其他服務;進入下一個助人階段。2020/12/189個案實訓室2020/12/18103、面談技巧(1)主動介紹自己(2)溝通(3)傾聽(三)收集服務對象的資料1、資料收集的內容和范圍

2020/12/18112、收集資料的方法和途徑(1)詢問(2)咨詢(3)觀察(4)利用已有資料(5)問卷調查2020/12/1812(四)做接案會談記錄記敘性記錄記錄內容:

2020/12/1813二、接案應注意的事項(一)決定是否需要緊急介入(二)權衡是否有能力處理問題(三)決定問題的優先次序(四)保證服務對象所要求的服務符合服務機構的工作范圍2020/12/1814第二節預估一、預估的目的和任務(一)什么是預估:依據既定情境中的事實與特點推論出有關問題含義的暫時性結論的邏輯過程。(二)預估的目的:達到對服務對象、服務對象的問題以及他們所處環境的了解,并對之形成概念化的認識,從而建構一個計劃去解決和消除問題。2020/12/1815(三)預估的任務(1)識別服務對象問題的客觀因素;(2)識別服務對象問題的主觀因素;(3)識別服務對象問題的成因及使問題延續的因素;(4)識別服務對象及環境的積極因素;(5)決定提供服務的方式和內容。

識別:判定、明確、澄清2020/12/1816二、預估的基本步驟(一)探究服務對象的情況、問題與需要(1)描述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要;(2)描述問題發生的原因;(3)描述服務對象的處境及生活于其中的社會系統的情況;(4)探究服務對象不能解決問題的原因;(5)描述服務對象的發展階段;成長與環境(6)描述并鑒定服務對象的資源狀況。2020/12/1817(二)分析服務對象的資料并作出預估摘要1、對服務對象的問題與需要作出解釋;2、列出解決問題的目標及先后次序;3、決定介入的策略;4、撰寫預估摘要:對服務對象自身系統的預估;對服務對象家庭系統的預估;對服務對象所處社會系統的預估。P17.案例1-12020/12/1818第三節計劃一、服務計劃的構成(結合理解)(一)目的及目標(二)關注的問題與對象(三)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動二、制定服務計劃的原則(一)要有服務對象的參與(二)要尊重服務對象的意愿(三)詳細和具體(四)計劃要與工作的總目的、宗旨相符合2020/12/1819三、制訂服務計劃的方法(一)設定目的和目標目標設定的程序和工作:1、確定服務對象的需要和問題2、向服務對象解釋設定目標的目的3、共同選擇適當的目標:篩選目標、定義目標4、目標陳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進服務對象的成長5、目標要可測量、具有操作性和現實性6、與服務對象討論目標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7、確定目標并決定目標的先后次序2020/12/1820(二)構建行動計劃1、選擇介入系統可以是個人、家庭、小組、社區以及宏觀社會系統。2、選擇介入行動危機干預;資源整合;經濟援助;安置服務。計劃書格式2020/12/1821第四節介入一、介入的分類(一)介入: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的知識、方法與技巧協助服務對象系統達到服務計劃目標的過程。(二)介入的分類直接介入間接介入綜合介入2020/12/1822二、選擇介入行動的原則(一)以人為本、服務對象自決(二)個別化(三)考慮服務對象的發展階段和特點(四)與服務對象相互依賴(五)瞄準服務目標(六)考慮經濟效益2020/12/1823第五節評估一、評估的目的(一)評估: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系統地評價社會工作的介入結果、總結整個介入過程、考察社會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與目標的過程。2020/12/1824(二)評估的目的1、考察社會工作介入效果、服務對象進步情況及介入目標的實現程度。2、總結工作經驗,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務水平。3、驗證社會工作方法的有效性。4、進行社會工作研究。2020/12/1825(三)評估的類型1、過程評估對整個介入過程的檢測評估,包括社會工作介入進行中的評估。2、結果評估工作最終完成的成果。2020/12/1826二、評估的方法(一)收集評估資料的方法1、利用檔案記錄進行評估2、收集服務對象對介入過程和結果的意見與看法3、使用調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數據和事實資料。2020/12/1827(二)基線測量評估1、基線測量:介入開始時對服務對象的狀況進行測量,建立一個基線作為對介入行動效果進行衡量的標準基線,以評估介入前后的變化,以此判斷介入目標實現的程度。2、應用范圍:個人、家庭、小組、社區工作評估。2020/12/18283、操作程序:(1)建立基線(2)進入介入期測量(3)分析和比較2020/12/1829(三)對服務對象影響的評估

1、服務對象滿意度測量:口頭、書面形式

2、差別影響評分。2020/12/1830三、評估應注意的事項(關鍵點)(一)注重社會工作者的自我評估與反思(二)調動服務對象的積極性,讓他們積極參與評估過程(三)評估的方法要與社會工作價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四)要切合實際需要2020/12/1831第六節結案一、結案的主要任務(一)總結工作(二)鞏固已有改變

1、回顧工作過程

2、強化服務對象已有的改變

3、給服務對象積極支持(三)解除專業工作關系(四)撰寫結案記錄2020/12/1832二、結案時服務對象的反應及處理方法(一)結案的類型:目標實現結案、服務對象不愿繼續接受服務且必須終止專業關系的結案、不能實現目標而結案、社工或服務對象身份變化而結案(二)服務對象的正面反應(三)服務對象的負面反應否認、倒退、依賴、抱怨、憤怒、討價還價、憂郁2020/12/1833(四)結案反應的處理方法1、在結案前與服務對象回顧一下個案、小組、家庭或者社區工作的過程,以確定結案的時機是否已經成熟。2、提前讓服務對象知道結案時間,早些做好心理準備。3、在結案階段社會工作者要逐漸減少與服務對象的接觸,提醒服務對象要學會自立,給服務對象以心理支持,告訴他們在他們有需要時社會工作者將繼續提供協助。2020/12/18344、社會工作者要估計一些可能會破壞改變成果的因素,預防問題的產生,繼續提供一些服務,并為服務對象提供能夠對他們有幫助的資源網絡,待穩定了服務對象的改變成果時,才最后結束專業助人關系。5、安排正式的結案活動,讓服務對象分享各自的收獲,以建設性的方式表達感受,相互鼓勵,面向未來。2020/12/1835(五)結案與跟進服務

1、跟進服務的意義

2、跟進服務的實施方法:電話跟進個別會面集體會面跟進服務對象的社會支持網絡2020/12/1836預估摘要一般包括()A.對面談的評價B.對服務對象自身系統的預估C.對服務對象家庭系統的預估D.對服務對象所處社會系統的預估E.對服務計劃的建議2020/12/1837BCD2020/12/1838一對關系緊張的母女希望改善關系,則社會工作者在制定服務計劃時,有關服務目標的表述可以是()A.每天至少交談1小時B.每兩周至少參加一次“親子教育”小組活動C.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D.加強溝通和交流E.每半月至少外出游玩一次2020/12/1839ABE2020/12/1840小趙是一名駐校社會工作者,佳佳由于在課堂行為不好而接受小趙的個案輔導服務。到了結案期,佳佳的班主任反映,最近佳佳本來好轉的行為似乎又回到了當初的狀態。小趙判斷這時的佳佳是對即將到來的結案產生了一種負面的情緒反應,即()A.否認B.倒退C.依賴D.抱怨2020/12/1841第二章兒童社會工作本章重點:人在環境,人在發展兒童的特點和需要兒童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兒童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主要的概念:兒童社會工作2020/12/1842兒童的特點生理特點心理特點行為特點

2020/12/1843兒童的需要:六大需要

生存的需要

愛的需要

學習的需要

游戲的需要

社會化的需要

被保護的需要2020/12/1844兒童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宏觀(間接介入--社會/外部層面)(一)參與有關兒童權益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與完善(二)推動兒童教育事業(三)推動兒童衛生保健事業(四)參與保障社會面向兒童的信息和資訊提供(五)整合資源,推動兒童觀點的表達和對社會事務的參與2020/12/1845微觀(直接介入)(一)支持性服務(二)保護性服務(三)補充性服務(四)替代性服務2020/12/1846兒童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智力量表、行為量表評估工具社會期望量表自我意識量表、兒童受虐量表想象互動游戲治療兒童輔導沙盤游戲治療小組工作2020/12/1847第一節兒童社會工作概述一、兒童的概念與界定(一)兒童的概念

1、界定:18歲、14歲2、兒童概念的內涵演化:特點階段、初始期、需要保護與關愛的階段2020/12/1848(二)兒童的界定1、生理年齡

2、心智年齡(三)兒童的特點1、生理特點:成長性、基礎性2、心理特點:發展性:人格、認識、社會化依戀性:情感需要、生存需要可塑性:3、行為特點:探索性、模仿性2020/12/1849二、兒童的需要1、生存的需要

2、愛的需要

3、學習的需要

4、游戲的需要

5、社會化的需要

6、被保護的需要2020/12/1850三、兒童的成長與面臨的問題特征任務面臨問題(一)嬰兒期(0-1歲)(二)幼兒期(1-5歲)(三)學齡期(6-14歲)2020/12/1851四、兒童社會工作的定義和特點(一)定義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成長、發展的需要,以社會工作專業的價值觀為指導,以科學的理論為基礎,充分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和技巧對兒童開展的助人服務活動。(二)特點

1、立足于社會的經濟、文化、法律等客觀背景。

2、以特定對象的需要和特點為基礎。

3、需要充分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的價值、理論、方法和技巧。

4、是助人及自助的服務活動。2020/12/1852五、中國兒童社會工作的法律基礎(一)憲法(二)兒童權利公約2020/12/1853一、兒童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一)兒童生物學(二)兒童心理學

1、心理分析理論弗洛伊德

2、心理社會發展論埃里克森

3、行為或學習理論反應學習模式操作學習模式

觀察學習

第二節兒童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2020/12/1854(三)兒童教育學1、多元智能理論

2、建構主義理論(四)兒童社會學

1、自我發展理論2、認知理論2020/12/1855二、兒童社會工作的范圍(一)宏觀兒童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1、參與有關兒童權益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與完善2、推動兒童教育事業3、推動兒童衛生保健事業4、參與保障社會面向兒童的信息和資訊提供5、整合資源,推動兒童觀點的表達和對社會事務的參與2020/12/1856(二)微觀兒童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1、支持性服務2、保護性服務3、補充性服務4、替代性服務2020/12/1857三、對兒童有重要影響的社會要素(一)家庭(二)學校(三)同輩群體(四)大眾傳媒2020/12/1858四、現階段兒童社會工作的具體機構(一)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二)社會福利機構(三)社區(四)專業性社會工作組織2020/12/1859第三節兒童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一、兒童社會工作的特殊性(一)對“服務對象自決”的差別化理解(二)重視環境的影響作用(三)社會工作者的特殊角色:保護者2020/12/1860二、“評估”方法在兒童社會工作中的應用(一)評估的定義社會工作者從自身、兒童及兒童監護人的角度去看兒童在自身生活的環境中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方面的情況,并基于此制定出干預和治療計劃的過程即為評估。2020/12/1861(二)評估的目的和方法

1、目的:收集信息,分析兒童需要的服務類型。

2、方法:資料查閱、訪談、問卷測量。(三)評估量表

1、智力量表

2、行為量表

3、社會期望量表

4、自我意識量表

5、兒童受虐量表2020/12/1862三、兒童社會工作的具體方法(一)兒童輔導

1、概念:指專業人員利用科學的知識和方法,幫助兒童了解自己、學會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且運用各種機會促使兒童在生活、學業、感情和人際關系等各方面全面發展以及潛能發揮的過程。

2、兒童輔導的游戲治療模式想象互動游戲治療、沙盤游戲治療2020/12/1863(二)兒童小組工作

1、概念兒童小組工作是指通過小組過程及小組社會工作者的協助,使小組中的兒童能夠獲得小組經驗、產生行為改變和恢復正常功能,以及與他人和周圍環境達成有效的調適,最終促進個人及小組發展的專業服務活動。2、種類課外興趣班、少先隊小隊、課外補習小組、假日服務小隊等

2020/12/18643、要點新穎有趣、安全第一多做示范避免空泛的道理、復雜抽象的問題親切和藹平等

2020/12/18654、親職教育服務概念:指專業人員運用社會工作的方法向家長提供諸如溝通、孩子教育、家庭環境改善等方面的專業服務活動。內容:溝通技巧、環境設計技巧、孩子行為改變技巧、家長訓練、家庭改變技巧等。2020/12/1866(三)受虐兒童的社會工作介入1、受虐兒童的相關概念受虐兒童:五種行為指標兒童疏忽2、兒童身體虐待指標:瘀傷、燙傷、撕裂傷、骨折、頭顱傷、內傷、其他3、兒童性虐待指標:感染性病、生殖器官明顯受到生理性傷害、攻擊行為、懷孕、超出兒童期應懂的性知識等2020/12/18674、對受虐兒童的社會工作輔導輔導主題:受害經驗分享、對暴力責任的看法、自我保護計劃、解決沖突、自尊心重建等輔導功能:協助兒童學習新的價值觀及行為5、對受虐兒童的社會工作介入方法確保安全、整合資源、積極介入、注意保密2020/12/1868下列有關兒童社會工作中的“服務對象自決”的說法正確的是()A.不加干涉和建議地讓兒童自己決定自己要做的事情B.社會工作者要替兒童作出決定C.社會工作者要和家長一起給兒童作出決定D.社會工作者要幫助兒童發現問題,提高兒童的自決能力,為兒童提供自決的機會。E.這個原則在兒童社會工作中不適用,還需要家長替兒童來決定。2020/12/1869D2020/12/1870開展兒童小組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項有()A.活動安排要符合兒童的性格B.多利用示范講述活動的安排和小組規則C.有時需要加入一些道理及抽象問題的講述D.社會工作者在小組中應該是領導者的嚴肅形象E.在小組中兒童由于年齡的差別應該區分出權利的等級2020/12/1871AB2020/12/1872第三章青少年社會工作本章重點:青少年的特點和需要青少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青少年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基本概念:青少年的界定青少年社會工作2020/12/1873青少年的界定:

生理觀點:心理觀點:社會學觀點:特點:生理發展角度心理發展角度文化角度2020/12/1874二、青少年的需要1、接納自己的身體與容貌,表現符合社會所規范之性別角色期望。2、個體與同伴發展適當的人際關系。3、追求個體的情緒獨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4、自食其力,尋求經濟獨立。5、對未來的生涯作準備。6、發展符合社會期望的認知機能和概念。7、努力表現負責任的行為與追求理想和抱負。8、對未來的婚姻和家庭作準備。9、建立個體的價值體系,符合現實世界的需求。2020/12/1875主要內容發展性(熟悉不同性質的工作內容)治療性預防性主要方法個人層面—個案工作(通用模式)家庭層面—整體家庭及成員(結構家庭學派)群體層面—小組工作(自我界定、自我概念)

社區層面—社區工作社會工作行政社會工作研究2020/12/1876第一節青少年社會工作概述一、青少年的特點及需要(一)青少年的界定生理觀點、心理觀點、社會觀點(二)青少年的特點與需要1、青少年的特點2020/12/1877例題:除了心理發展視角外,也可以從文化視角對青少年進行研究。從文化視角來看,文化叛逆青少年行為的特點主要有()A.追求獨特B.惹是生非C.不甘平凡D.標新立異E.不遵守紀律2020/12/1878ACD2020/12/1879青少年的發展性特點:兼具質與量的改變。兼具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特質。兼具穩定性與不穩定性的狀態。具有共通性與變異性的性質。兼有分化與統整的功能。兼有正常發展與易受傷害的可能。2020/12/18802、青少年的需要接納自己的身體與容貌,表現符合社會所規范之性別角色期望。個體與同伴發展適當的人際關系。追求個體的情緒獨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自謀其立,尋求經濟獨立。對未來的生涯作準備。發展符合社會期望的認知機能和概念。努力表現負責任的行為與追求理想和抱負。對未來的婚姻和家庭作準備。建立個體的價值體系,符合現實世界的需求。2020/12/1881可以歸結為三大方面需要:一、發展同輩群體的需要二、獨立需要三、繼續發展需要2020/12/1882二、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概念青少年社會工作是把青少年作為工作和服務對象,通過運用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規律,以及社會工作專業的理念、理論、方法和技巧,來最大限度地發掘青少年的潛能,促進其全面健康發展,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的專業活動。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面2020/12/1883三、青少年社會工作的服務原則(一)尊重青少年的價值與尊嚴(二)接納與關愛青少年(三)注重青少年的個別需求(四)協助青少年具備適應社會變化不斷成長的能力2020/12/18842020/12/1885第二節青少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一、發展性的青少年社會工作(一)定義:指能夠發展社會資源和青少年潛能,使少年的生活能力得到增強的社會工作服務。(二)主要內容:1、提供青少年閑暇場所。知識增長、身體鍛煉和精神陶冶。2、設計并舉辦各種活動,使青少年學習并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端正做事負責任的態度、培養領導及創造能力。

2020/12/18863、提供國內外時事信息的服務,使青少年了解世界發展的趨勢,并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4、提供青少年發展中的生理、心理、情緒、行為、人際交往、社會適應等方面的知識輔導服務,增進人際關系、法律常識、性教育、生理保健的知識與能力。5、提供就業信息及就業輔導服務,以拓展青少年的就業能力。2020/12/1887二、預防性的青少年社會工作(一)定義指通過社會工作的各類服務,對一些潛在的、阻礙社會功能有效發揮的條件和情景進行早期發現和控制的過程。2020/12/1888(二)主要內容1、改善青少年家庭生活環境,為青少年家庭提供服務,提供青少年父母親職教育機會,以提高父母教導青少年的技巧。2、改善青少年學校生活環境,加強學校對不適應學業的學生的學業輔導、技藝訓練、發展補充性科成及相應活動。3、改善青少年社區生活環境,加強社區各組織在青少年社會工作中的合作,整合各類社區資源,為青少年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支持。2020/12/18894、探索建立學校、家庭、社區良性互動的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模式。5、倡導有效的青少年服務和發展政策等。2020/12/1890三、治療性的青少年社會工作(一)定義:指運用各類專業方法,協助青少年恢復處于崩潰邊緣的社會功能。(二)治療性青少年服務的主要內容1、提供就學或生活補助,以幫助困難家庭的青少年正常成長。2、為被忽略或虐待的青少年提供保護服務。3、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安全保護、收容服務及安置服務。4、為在身體、情緒、精神等方面功能失調以及社會人際適應不良的青少年提供的治療性服務。5、為犯罪青少年及過失青少年提供矯正服務,尤其注重社區層面的服務提供。2020/12/1891第三節青少年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一、社會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務中的運用(一)個人層面社會工作方法(專業判斷—理論指導:成長需要,實際問題)沒有得到滿足需要,就是問題(二)家庭層面社會工作方法(家庭/系統,家庭結構)(三)群體層面社會工作方法(四)社區層面社會工作方法(社區青年的支持性項目)(五)社會工作行政在青少年社會工作中的運用(六)社會工作研究在青少年社會工作中的運用2020/12/1892二、整合社會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務中的運用(一)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性決定了社會工作方法的整合性(二)社會資源的綜合性決定了社會工作方法的整合性(三)社會工作專業的通才要求決定了青少年社會工作方法的整合性2020/12/1893三、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計劃設計(一)計劃設計的基本含義青少年服務計劃設計,是社會工作者為達到一定的服務目的而開展的一系列活動設計。包括計劃的過程、計劃的結果。2020/12/1894(二)計劃設計的類型社會問題取向個人需求取向(三)影響計劃設計的主要因素機構宗旨服務對象的需要資源條件理論基礎服務對象的參與2020/12/1895(四)計劃設計的主要步驟

1、評估需要

2、確定目的及目標

3、制定活動方案

4、評估

5、撰寫計劃書2020/12/1896在某少年宮工作的社會工作者小劉,為一些存在親子沖突的家庭設計了親子平行溝通小組。以下表格所列的小組活動計劃中,與父母組“分析聆聽的障礙”活動性對的應該是子女組的()活動。A.學習做個好孩子B.建立同輩群體支持C.學習同理的表達D.學習表達的技巧2020/12/1897答案:D2020/12/189815歲的小麗在距家兩公里的鎮中學讀初三,一次回家的路上,被一男青年性侵犯。事發后,小麗幾次欲尋短見,家人向社會工作者求助。這時,社會工作者應該()A.處理小麗經歷此事后的負面情緒B.讓小麗描述被性侵犯的細節以幫助取證C.對小麗進行全面評估并作危險性判斷D.向媒體披露此事爭取社會同情與支持E.整得小麗的同意爭取法律援助2020/12/1899答案:ACE2020/12/18100第四章老年社會工作本章重點:老年人的特點及需要老年人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老年人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基本概念:老年人社會工作2020/12/18101老年人的特點生理的老化心理的老化社會的老化老年人的需要健康維護經濟保障就業休閑社會參與婚姻家庭居家安全身后事宜安排一條龍照顧服務2020/12/18102主要內容:身體健康方面的服務認知與情緒問題處理精神問題的解決社會支持網絡的建立老年特殊問題的處理/維權虐待和疏于照顧問題喪親問題臨終關懷自殺2020/12/18103主要方法:獨特處個案工作注意事項個案管理小組工作獨特處注意事項老年社區工作重點目標人群工作方案特點老年社區照顧服務內容

養老機構照顧特點照顧質量2020/12/18104第一節老年社會工作概述一、老年的界定(一)老年的年齡界定1、生理年齡對老年生活適應的影響2、心理年齡對老年生活適應的影響3、社會年齡對老年生活適應的影響4、生理、心理、社會年齡對開展社會工作的意義(二)老年期的劃分低齡老年人60-69歲中齡老年人70-79歲高齡老年人80歲以上2020/12/18105二、老年人的特點(一)生理的老化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二)心理的老化智力:結晶智力和液態智力認知:認知與環境有關,陌生環境容易使老人認知喪失。記憶(三)社會的老化角色

2020/12/18106三、老年人的需要(一)健康維護(二)經濟保障(三)就業休閑(四)社會參與(五)婚姻家庭(六)居家安全(七)身后事宜安排(八)一條龍照顧服務2020/12/18107四、老年社會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一)價值觀問題老年歧視(二)自我意識與督導

反移情壓力釋放2020/12/18108第二節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一、身體健康方面的服務(一)健康促進與健康維護服務(二)與健康照顧有關的服務二、認知與情緒問題的處理抑郁癥、癡呆癥、譫妄癥、焦慮癥三、精神問題的解決老年人珍惜生活非常重要找到往事的意義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過往生活的缺憾接受生活中好的與不好的方面,尋求和解與寬恕拓展個人愛和同情的圈子2020/12/18109四、社會支持網絡的建立正式支持體系社會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頤養院、護理院、臨終關懷機構、社區老年中心等。非正式支持家庭成員親屬非親屬對老年人的支持家庭思維老年人是復雜的多代關系系統的一部分。社會融合2020/12/18110五、老年特殊問題的處理(一)虐待和疏于照顧問題保護老年人免受經濟方面的剝奪提供救助性服務構建正式與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改變和調整環境(二)喪親問題接受死亡或他人死亡會經歷:否認期——憤怒期——討價還價期——抑郁期——接受期老人瀕臨死亡時要做的工作:提供情感支持代表老人及其家人爭取合理權益提供相關資訊作喪親輔導2020/12/18111(三)臨終關懷服務內容:控制疼痛和癥狀協助解決醫療費用的問題通過喪親后續服務服務原則:主要照顧對象是病人及其家人照顧團隊由多學科人員組成控制疼痛和病癥是第一位的通過喪親后續服務支持喪親的家人(四)自殺自殺評估直接線索間接線索行為線索干預措施緩解壓力清除危險安全約定緬懷往事治療動用支持系統的力量2020/12/18112第三節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一、老年人個案工作的方法(一)老年人個案工作的獨特之處1、在接案階段注意跟老人進行良好的溝通2、在預估階段要特別注意老人身體、心理、社會方面的功能狀況。3、制訂計劃階段要充分吸收老人參與,即便是身體孱弱的老人,也希望能盡量掌控自己的事情。4、在介入階段要定期追蹤進展情況。5、在評估階段要重視老人的主觀評價。2020/12/18113(二)老年人個案工作的注意事項1、營造適宜于跟老人溝通的環境2、對有溝通障礙的老人應盡量多方求證老人的問題。3、受文化傳統影響,老年服務對象特別需要得到社會工作者的尊重。4、給老人自決權,尊重老人的選擇。5、要有耐心,做好花較長時間處理個案的準備。(三)老年個案管理社會工作者的角色:個案管理員社會工作者的任務:鏈接資源、協調工作2020/12/18114二、老年人小組工作方法(一)獨特之處1、老年人有各種身體上的不便和知覺方面的限制,開辦小組時要相應調整。2、帶領者可能自始至終都要扮演一個比較積極的角色。3、老年人可能在小組中表現比較被動,問題比較多,小組工作節奏要慢一些。注意:在老年人身體狀況不好,出行有實際困難;患有器質性疾病;頭腦混亂;有精神疾病;有嚴重行為問題;正處于緊急的危機狀況中。2020/12/18115(二)老年人小組工作的注意事項1、尊重自決權2、平衡對小組和個人所負的責任3、尊重保密權4、干預小組動力,保護小組成員免受傷害2020/12/18116三、老年社區工作(一)老年社區工作的重點目標人群1、獨居老人2、高齡老人3、傷殘老人

4、困難老人2020/12/18117(二)老年社區工作方案1、目標2、類型居家服務、社區中心服務、社區入住設施服務3、工作內容生活照顧、健康教育、志愿者工作、法律援助、精神健康、出行以及各類涉老信息方面的服務。4、工作原則優勢視角、充權、統籌規劃、資源鏈接與整合2020/12/18118四、老年社區照顧(一)特點1、由服務導向型向需求導向型轉變。2、涉及宏觀層面的需求評估。3、通常是綜合性的,兼顧社區中不同狀況的老年人的需要。2020/12/18119(二)老年社區照顧的服務內容咨詢與轉介、志愿者與代際融合項目、教育項目、老年中心與娛樂、就業項目、收入項目、營養與餐飲項目、健康照顧與生活安康、心理健康服務、法律服務、交通服務、住房服務、個案管理、居家照顧、照顧人緩解服務、長期照顧服務。2020/12/18120五、養老機構照顧(一)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的特點1、養老機構的類型2、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的特點(1)生活、娛樂都在同一個地方,交往的都是同一群人,所有日常活動都有日程安排。(2)容易喪失自己的身份和對日常生活的控制。(3)受到非個人化的對待,因為他們在入院時被剝奪了個人財物。(4)老人與外界間又設置的障礙,使他們喪失了通常在外界扮演的角色。2020/12/18121(5)老人依賴工作人員來得到身體照顧和情緒支持。(6)失去自身的角色和與他人的交往,加上大的生活變化,使老人在與工作人員交往和滿足工作人員的期望時常常感到羞辱和沒有自尊。(7)老人可能會由于缺少隱私和在機構中社會關系有限,而在他人面前掩飾自己對一些想法和行為的感受。2020/12/18122(8)為了適應養老機構和機構中的社會關系,老人可能會推出一些活動,或遠離一些場合。(9)為了適應養老機構中的社會關系,老人可能會有意向工作人員挑釁,或不與他們合作。(10)老人可能接納養老機構建立的穩定的、令人滿意的環境,他們即使有時有心要返回社區,也沒有信心適應外面社區生活的挑戰。2020/12/18123可以概括為: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生活依賴和情緒支持外界聯系2020/12/18124(二)照顧質量1、不同照顧模式及其特點倉儲模式:延長壽命園藝模式:生理、社會和情感需要2、提高老人照顧質量的措施(1)承認和尊重老人的隱私。(2)應該通過讓老人自己安排日常生活來增強他們資助生活的感受。(3)鼓勵老人參與社區的活動,與朋友和親屬保持接觸。(4)工作人員和老人,以及老人和老人之間應該建立起積極的關系,使老人能始終有一個積極的自我形象和自尊。2020/12/18125下列關于老年社會工作對象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包括一般的健康老人B.包括處境困難的老人C.包括老年人周圍的人,如家庭成員、親屬、朋友、鄰居、社區工作人員等D.單位和服務組織暫時不能成為老年社會工作的對象2020/12/18126答案:D2020/12/18127王奶奶作為老年社會工作者的服務對象,今年76歲,按照我國老年階段的劃分標準,王奶奶的年齡屬于()A.低齡老人B.中齡老人C.高齡老人D.高壽老人2020/12/18128答案B2020/12/18129馬大爺今年86歲了,由于上了年紀,在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一直由他的兒子小馬照顧。但最近一段時間,馬大爺總是責罵兒子,嫌他照顧不周,對自己不盡心盡力。小馬是個很孝順的孩子,因此心理十分苦惱。社會工作者小劉安慰小馬,并和他一起分析了老年人的心理特點,使他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的父親。此案例中,社會工作者的工作屬于老年社會工作中的()服務。A.精神健康B.心理健康C.處理認知和情緒問題D.維護社會支持網絡2020/12/18130答案:D2020/12/18131第五章婦女社會工作本章重點:婦女的特點和需要婦女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婦女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主要的概念:婦女社會工作2020/12/18132一、婦女的特點青春期青年和中年期更年期婦女的“四期”二、婦女的需要(一)生殖健康的需要(二)權益和發展得到保障的需要2020/12/18133主要的內容一、婦女的婚姻家庭問題二、針對婦女的暴力問題三、婦女的生存和發展問題四、推進社會性別平等的工作2020/12/18134主要方法一、性別分析二、婦女賦權三、性別視角社會工作法四、宣傳教育、倡導、資源連接2020/12/18135一、婦女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一)青春期自我意識發展快、自尊心強、自卑感強、性別角色開始發展、注重同伴的友誼問題:早戀、開始參與冒險游戲、過早懷孕、流產等。(二)青年和中年期工作與家庭壓力、職業成就動機弱第一節婦女社會工作概述2020/12/18136(三)更年期生理癥狀、心理癥狀可能遇到的問題:子女離家、下崗、退休、丈夫過世等情緒:孤獨無助、焦慮不安、抑郁消極等情緒(四)婦女“四期”經期、孕期、產褥期、哺乳期2020/12/18137二、婦女的需要(一)生殖健康的需要(二)權益和發展得到保障的需要(三)性別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會環境的需要2020/12/18138三、婦女社會工作的概念(一)婦女社會工作實務領域的產生和發展社會性別視角(二)婦女社會工作的內涵婦女社會工作是以婦女為對象,一方面運用社會性別視角以及社會工作專業價值理念和方法,在總結和提煉本土的婦女工作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婦女存在的特殊問題和發展問題,滿足婦女的需要,維護婦女權益,促進婦女的社會福利與婦女發展,推動婦女工作向專業化發展;另一方面推動社會性別視角的普及和納入決策主流,實現性別平等的目標。2020/12/18139(三)婦女社會工作的主要特點1、關注婦女的多樣性2、關注婦女的聲音和經驗3、理解和接納婦女的現實處境4、“個人的即政治的”5、注重本土婦女工作經驗的總結和提煉2020/12/18140四、婦女社會工作的目標和原則(一)婦女社會工作的目標1、直接目標緩解壓力、宣泄情緒重塑自信、提升自我認識解決實際困難與需要2、中間目標認識“個人的即政治的”,重新界定婦女問題提升性別意識建立支持小組3、最終目標重構權力關系、建立網絡連接、倡導性別公平與公正2020/12/18141(二)婦女社會工作的原則1、婦女工作視角多樣性2、尊重婦女是獨立的個體3、理解和接納婦女的現實處境、生存選擇4、認識到婦女本身也是一個資源,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問題5、婦女是發展的主體,不是客體6、增加婦女的資源和選擇的多樣性7、聯結個體和群體,促進婦女間特別是具有類似經歷的婦女之間的互助8、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之間關系的平等2020/12/18142第二節婦女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一、婦女的婚姻家庭問題(一)婚姻和家庭關系的調適夫妻關系、婆媳關系、親子關系、教育問題等(二)單親母親家庭的問題界定單親母親家庭單親母親家庭是現實存在的正常的家庭形式(三)與家庭一起工作的原則性別視角家庭為本、婦女為本2020/12/18143二、針對婦女的暴力問題針對婦女的暴力行為指對婦女造成或可能造成身心方面或性方面的傷害的任何基于性別的暴力行為,包括威脅進行傷害的行為;強迫或任意剝奪自由,而不論其發生在公共的生活中還是私人的生活中。(一)針對婦女的婚姻暴力:指配偶或者親密關系一方通過暴力行為,主要表現為身體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經濟控制四種形式,造成一方生理或心理上的傷害。(二)拐賣婦女2020/12/18144(三)針對婦女暴力的干預原則和策略1、干預原則接納而非責怪;尊重人格、提升自信;關注安全;建立專業關系2、干預策略促進立法、完善法律,進行倡導宣傳,開展多方合作,完善救助機制,開展宣傳教育,創建良好社會氛圍;為受暴婦女提供各種形式的服務;建立受暴婦女支持小組,喚醒社會理解與關注;開展反對婦女暴力的綜合干預行動,倡導立法綜合干預模式。2020/12/18145三、婦女的生存和發展問題(一)婦女的就業問題兩類人群:城市婦女、外出務工的流動婦女對策:有針對性地進行技術培訓,擴大就業崗位;呼吁政策和立法加強對就業婦女在報酬、職業健康和福利等方面的保障。(二)婦女的生殖健康問題1、婦女生殖健康概念2、婦女生殖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3、問題的成因4、干預策略2020/12/18146(三)婦女參政的問題權利參與:婦女進入國家及社會事務的各個管理階層,開展決策和公共管理;民主參與:婦女作為主體行使民主選舉、建議等權利。(四)婦女貧困問題貧困表現:健康狀況差、不識字、文化教育水平低、收入低、社會不安定、心理不安全等。貧困根源:結構性原因,即婦女在活動權利、教育、培訓、生產等資源方面的機會有限。對策:政府政策和措施支持;婦聯與民間組織共同努力。2020/12/18147四、推進社會性別平等的工作的社會現象(一)宣傳和貫徹馬克思主義婦女觀1、婦女受壓迫式人類一定歷史階段2、婦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類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3、婦女參加社會勞動是婦女解放的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4、婦女解放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5、婦女在創造人類文明、推動社會發展中具有偉大的作用(二)宣傳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三)推動社會性別主流化的工作1、社會性別:指在一個特定社會中由社會形成的有關男性和女性的群體特征、角色、活動及責任等。2、社會性別主流化3、推動社會性別主流化的內容2020/12/18148第三節婦女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一、性別分析的方法(一)性別角色分工分析

低收入的婦女承擔生育、生產和社區管理三種角色(二)性別需求分析實用性社會性別需求:在社會生活中婦女就其社會承認的角色而確定的需要,如對健康、就業的需要。戰略性社會性別需求:由婦女在社會中的從屬地位而產生的需要。2020/12/18149二、婦女賦權的方法賦權:指使一個人感覺有一種自我控制的能力,尊重自己、充滿自信,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現狀的過程。(一)干預目標1、意識提升2、增強能力、發展技能3、參與并開展在家庭、社區和社會方面的支配和決策的力量4、行動(二)干預方法案例5-11、透明化2、鼓勵和一定3、權力分析4、意識覺醒5、倡導政策改變2020/12/18150三、性別視角的社會工作方法(一)建立平等的協作關系1、具有性別敏感性的傾聽、反映感受和表達同感2、接納婦女的防衛和否認行為以及帶來的問題,而不是責怪3、鼓勵表達個人化的故事和經驗4、一定婦女在家庭中所承擔責任的價值5、尊重婦女的語言表達邏輯6、社會工作者是促進者而非指導者,鼓勵婦女以“自己的話”來描述自己的經驗2020/12/18151(二)協助婦女重新界定問題,提升意識1、避免問題個人化,減低婦女的自責2、分析問題的成因3、協助婦女重新認識女人及女人承擔的角色,關注生育健康權利4、尋找問題處理的個人能力與資源、環境等之間的關系,協助認清個人無力感的具體形成過程2020/12/18152(三)挖掘自身潛能,聯絡周圍資源,解決面對的問題1、協助婦女認清自己的性格、特長和優勢2、一定婦女為解決問題而做過的努力,從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優勢3、協助婦女認清問題本身可能帶來的機會和挑戰4、協助婦女從自己的生命故事的回顧中找到解決問題的動力和契機5、協助婦女聯絡周圍的資源,建立支持小組2020/12/18153(四)婦女小組工作的工作重點1、建立小組要兼顧婦女的兩種需求實用性性別需求、戰略性性別需求2、小組活動的時間和場地一定要根據婦女的情況而定3、社會工作者和婦女的平等關系2020/12/18154四、宣傳教育、倡導和資源的連接(一)宣傳與教育的方法1、利用各種政策出臺和修改的機會進行宣傳和教育2、利用各種節假日作為推動和宣傳的契機3、利用突發性事件進行宣傳和教育4、利用各種培訓機會將性別意識納入各種培訓活動中(二)倡導:為了確保社會公正,站在服務對象或者受助團體的立場上,直接從事代表、捍衛、支持受助個人或團體的利益的活動過程。(三)資源連接個人身邊資源、個人所在社區內部資源與外部資源2020/12/18155王女士的丈夫有婚外情,常不回家,但又不想離婚。王女士十分痛苦,前來求助。社會工作者合適的處理是()A.感受王女士的痛苦,陪同她一起哭泣B.告訴她現代社會婚外情現象很普遍,不用太擔心C.講述某婦女離婚后生活更幸福的故事,引導王女士向她學習D.傾聽王女士訴說痛苦感覺,給予情感支持E.帶領王女士去找其丈夫為王女士尋求公道2020/12/18156答案:D2020/12/18157第六章殘疾人社會工作本章重點:殘疾人的特點及需要殘疾人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殘疾人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基本概念:殘疾人社會工作2020/12/18158殘疾人的特點及需要殘疾人特點1、部分殘疾人對于外部世界的知覺范圍受到嚴重限制2、部分殘疾人與他人溝通交流的渠道受到限制、能力嚴重缺損3、部分殘疾人自理生活和參與社會活動存在較大障礙4、部分殘疾人的思維和學習能力受到不同程度負面影響5、部分殘疾人的思維和行為方式與常人有很大差異2020/12/18159殘疾人的需要社會福利政策家庭扶助:最低保障制度權利保護與法律援助就業政策康復與醫療救助傷殘撫恤社會保險特殊教育文化生活照顧改善社會環境2020/12/18160主要內容: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改善殘疾人生活質量2020/12/18161殘疾人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社區康復模式社會康復方法職業康復方法教育康復方法2020/12/18162第一節殘疾人社會工作概述一、殘疾人社會工作的內涵(一)殘疾人定義殘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殘疾人保障法》(二)什么是殘疾人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者運用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幫助殘疾人補償自身缺陷,克服各種環境障礙,重新回歸社會生活的專業活動。殘疾人社會工作的目的與宗旨殘疾人社會工作領域2020/12/18163二、殘疾人社會工作的特點(一)崇尚專業的社會倫理精神1、殘疾的病人需要長期的治療和護理2、康復服務應有多部門的參與3、康復依賴于許多專業人員的努力4、殘疾人社會工作需要殘疾人及家屬的積極參與5、殘疾人一般不需要廣泛使用搶救及支持生命的技術

6、康復對象難以確定治療的終點

7、殘疾病人關心的是外觀形象、殘存功能和在社會及職業方面的角色2020/12/18164(二)提倡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三)充分利用社會支持網絡(四)有效利用調解的方式(五)充分利用保護性政策2020/12/18165第二節殘疾人存在的問題與需求一、殘疾人存在的主要問題(一)城鎮殘疾人主要困難1、經濟困難2、住房困難3、婚姻難4、就醫難5、社會交往難6、心理障礙(二)農村殘疾人的主要問題1、交通不便2、體力勞動困難3、求醫治病困難4、社會服務難2020/12/18166二、殘疾人的需要(一)社會福利政策(二)家庭扶助:最低保障制度(三)權利保護與法律援助(四)就業政策(五)康復與醫療救助(六)傷殘撫恤(七)社會保險(八)特殊教育(九)文化生活照顧(十)改善社會環境1、建設無障礙環境2、社會理解與互助3、助殘日2020/12/18167第三節殘疾人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與方法一、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一)宣傳貫徹《殘疾人保障法》1、學習《殘疾人保障法》2、了解殘疾人組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其他社會組織(二)開展政策咨詢工作1、掌握有關政策:意外傷害賠償問題;勞動就業問題;求學問題2、如何接待咨詢(三)支持對殘疾人的法律援助1、殘疾人合法權益保障2、如何提供法律援助2020/12/18168二、改善殘疾人的生活質量(一)建設無障礙環境1、什么是無障礙環境2、殘疾人家庭環境改造(二)殘疾人特殊用具的配置1、殘疾人輔助器具供應網絡2、建立個案工作機制(三)組織殘疾人參加社會活動1、提高殘疾人的社會地位2、發揮殘疾人的創造性2020/12/18169

三、殘疾人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一)社區康復模式(二)社會康復方法(三)職業康復方法(四)教育康復方法2020/12/18170(一)社區康復模式1、社區康復的文化背景2、開展社區康復的有利條件3、開展社區康復的方法社區康復的六項原則社區康復的內容:殘疾預防、康復評定、全面康復服務2020/12/18171(二)社會康復方法1、社會康復的內容社會康復社會康復工作目標社會康復方案2、社會康復的措施2020/12/18172(三)職業康復方法1、咨詢2、評估:身體、心理、職業適應性3、培訓:就業前培訓、上崗前培訓4、就業指導2020/12/18173(四)教育康復方法1、特殊教育2、如何配合特殊教育工作(1)對殘疾人(2)對殘疾兒童父母、家屬(3)對社會組織、服務機構和其他殘疾人康復工作者2020/12/18174加強公共場所的安全屬于殘疾預防中的()A.一級預防B.中級預防C.二級預防D.高級預防2020/12/18175答案:A2020/12/18176在針對殘疾人開展的社會工作中,個案工作的()技巧有良好的作用。A.接納B.尊重C.同情D.關懷E.積極一定2020/12/18177答案:ABDE2020/12/18178小黃因為交通事故受傷致殘,社會工作者小杜接案后開展實際調查工作,全面了解事故發生時的各個方面,而在介入時,小杜首先考慮的因素應該是()A.幫助案主進入司法程序,對簿公堂,維護利益B.考慮有效利用調節方式,充分利用保護性政策維護小王的合法權益C.站在案主的立場,爭取最多的經濟補償D.聯合案主身邊的資源,為案主壯大聲勢,博取同情2020/12/18179答案:B2020/12/18180第七章矯正社會工作本章重點:服務對象的特點及需要矯正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矯正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基本概念:矯正社會工作2020/12/18181矯正對象的特點及需要(一)特點1、具有沖動好斗的人格特征2、具有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3、具有嚴重脫節的社會特征4、具有困難重重的生活特征(二)矯正對象的需要1、基本生存條件的保障需要2、教育、就業權益的保障需要3、再社會化的服務需要2020/12/18182矯正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一)接納(二)可塑性(三)個別化2020/12/18183主要內容:司法判決前的社會工作監禁場所中的社會工作社區矯正中的社會工作行刑期滿后的社會工作2020/12/18184主要方法:改善矯正對象偏差心理和行為的社會工作方法

改善矯正對象社會環境的社會工作方法個案管理2020/12/18185第一節矯正社會工作概述一、矯正社會工作的概念及功能(一)矯正社會工作的概念1、矯正:國家司法機關和工作人員通過各種措施和手段,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傾向的違犯人員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為上的矯正治療,從而重新融入社會,成為其中正常人員的過程。2、矯正社會工作:將社會工作實施于矯正體系中,是專業人員或志愿人士在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指引下,運用社會工作的理論、知識、方法和技術,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險性的人員)及其家人,在審判、監禁、社區矯正或刑釋期間,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輔導、行為糾正、信息咨詢、就業培訓、生活照顧,以及社會環境改善等方面服務,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結構,修正行為模式,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福利服務活動。2020/12/18186(二)矯正社會工作的功能與作用1、針對罪犯的功能與作用監管功能矯正功能服務功能2、針對社會環境的功能與作用營造有利于罪犯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區環境促進刑罰制度朝人性化、科學化方向發展2020/12/18187二、矯正社會工作的特點(一)福利性:社會福利服務(二)特殊性:為特殊社會弱勢群體服務(三)系統性:貫穿司法矯正全過程的社會福利服務(四)專業性:專業化的社會福利服務2020/12/18188三、矯正對象的需要及問題(一)矯正對象的需要1、基本生存條件的保障需要2、教育、就業權益的保障需要3、再社會化的服務需要(二)矯正對象的問題1、加害社會與加害他人的行為使其較難取得社會民眾的同情2、社會功能缺失的嚴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復與重建的難度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處于社會資源網絡的邊緣地位2020/12/18189四、矯正社會改造的起源與發展(一)矯正社會工作的起源1、“感化社會工作之父”——奧古斯特斯的業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