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生物總復習《遺傳變異》專項測試卷帶答案_第1頁
2025年高考生物總復習《遺傳變異》專項測試卷帶答案_第2頁
2025年高考生物總復習《遺傳變異》專項測試卷帶答案_第3頁
2025年高考生物總復習《遺傳變異》專項測試卷帶答案_第4頁
2025年高考生物總復習《遺傳變異》專項測試卷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2025年高考生物總復習《遺傳變異》專項測試卷帶答案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1.(2023·北京高三模擬)某農科院培育出新品種香豌豆(自花傳粉、閉花受粉),其花的顏色有紅、白兩種,莖的性狀由兩對獨立遺傳的核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花色性狀的核基因控制情況。回答下列問題:(1)香豌豆的紅花和白花是一對____________,若花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且該植物種群中自然條件下紅色植株均為雜合子,則紅色植株自交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為______________。(2)若花色由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現有一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其體細胞中相應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流程如圖所示。①花色的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孟德爾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為防止自身花粉的干擾,做人工雜交實驗時,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該植株自交時(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交換現象),后代中純合子的表型為________________,紅色植株占________。(3)假設莖的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C、c,D、d控制,只要d基因純合時植株表現為細莖,只含有D一種顯性基因時植株表現為中粗莖,其他表現為粗莖。那么基因型為CcDd的植株自然狀態下繁殖,理論上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3·江蘇南京高三一模)魚鱗病(相關基因為A、a)和遺傳性腎炎(相關基因為B、b)都屬于單基因遺傳病(注:基因位置不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圖1是某魚鱗病患者家系遺傳系譜圖,圖2是某遺傳性腎炎患者家系遺傳系譜圖,每個家系中只有一種遺傳病患者。請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1和圖2判斷,魚鱗病可能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遺傳性腎炎可能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僅考慮各家系中的遺傳病,據此推測,圖1中“?”為正常女性的概率是__________,圖2中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現將相關DNA片段進行酶切,分離得到控制這兩種遺傳病的相關基因片段。如表記錄了兩個家系中部分家庭成員的檢測結果(注:“+”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表示未檢測)。項目圖1家系圖2家系Ⅱ-5Ⅱ-6Ⅰ-1Ⅰ-2Ⅱ-2Ⅱ-3基因A、a基因1+-+××+基因2++++基因B、b基因3++×+-+基因4-++++①表中基因1~4中,代表基因A的是基因____,代表基因B的是基因________。②圖1中,Ⅲ-9為純合子的概率為__________;圖2中,Ⅱ-1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③若圖1中的Ⅲ-8與圖2中的Ⅱ-1婚配,則其子女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________。3.(2023·周口高三三模)有毛黃瓜莖葉表面生有短剛毛,果實表面有的有瘤,有的無瘤,但均有刺;無毛突變體黃瓜的莖葉表面光滑,果實表面無瘤無刺。研究者對無毛突變體進行了系列研究。用這兩種黃瓜進行雜交實驗的結果見圖1。請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黃瓜有毛與無毛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由實驗結果分析,控制有毛性狀的基因為________基因,據此判斷F1與無毛親本雜交,后代中有毛、無毛的性狀比為________。(2)研究發現,莖葉有毛黃瓜的果實表面均有刺,莖葉無毛黃瓜的果實均無刺,推測基因與性狀的關系。推測①:這兩對性狀由________________控制,但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出的性狀不同。推測②:這兩對性狀分別由位于______________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在F1產生配子的過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者通過基因定位發現,控制普通黃瓜莖葉有毛和控制果實有刺的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同一位點,且在解剖鏡下觀察發現剛毛和果刺的內部構造一致,從而證實了推測____________(填“①”或“②”)正確,這說明性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果。(4)據雜交實驗結果分析,控制莖葉有無剛毛(基因用G、g表示)的基因與控制果實是否有瘤(基因用T、t表示)的基因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定律,兩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推測G、g與T、t兩對等位基因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即________________。(5)為證實(4)的推測,研究者分別從P、F1、F2的果實表皮細胞中提取核酸進行檢測,過程及結果如圖2所示(條帶代表有相應的擴增產物)。比較______(填兩組)組的結果即可為(4)的推測提供分子學證據。4.水稻(2n=24)是一種熱帶起源的禾本科作物,開兩性花,為雌雄同株。三系雜交水稻是我國研究應用最早的雜交水稻,具有高產的優良性狀。三系雜交水稻由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種水稻培育而成:雄性不育系(花粉敗育,但雌蕊正常)的基因型為S(rr),其中S為細胞質基因,r為細胞核基因;保持系基因型為N(rr),與雄性不育系雜交后代仍為S(rr);恢復系基因型為N(RR),與雄性不育系雜交可以使其后代恢復為雄性可育。回答下列問題:(1)水稻基因組計劃需測定________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水稻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為________,同源染色體對數為________。(2)不育系的產生是基因突變的結果,細胞核和細胞質都含有決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因,其中細胞核的可育基因用R表示,不育基因用r表示,細胞質中的可育基因用N表示,不育基因用S表示,則水稻細胞中與育性相關的基因型有______種,R能夠抑制S的表達,則S(Rr)的表型為________________。(3)基因型為N(RR)的水稻與S(rr)雜交,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研人員發現這種雄性不育性狀個體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又是雄性可育的,由此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于雄性不育系不能通過自交來延續,無法用于之后的雜交育種。現有與育性有關的四個品系水稻N(RR)、S(RR)、N(rr)和S(rr),若想通過雜交制備雄性不育系,應該選擇的父本和母本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科研人員發現非溫敏雄性不育系(不育性不會隨日照的長短而發生變化)ee品系,科研人員將連鎖的三個基因M、P和H(P是與花粉代謝有關的基因,H為紅色熒光蛋白基因)與Ti質粒連接,構建__________________,轉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細胞中,獲得轉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紅色熒光植株占一半,據此推測M、P、H基因在育種過程中的功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2023·北京高三模擬)某農科院培育出新品種香豌豆(自花傳粉、閉花受粉),其花的顏色有紅、白兩種,莖的性狀由兩對獨立遺傳的核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花色性狀的核基因控制情況。回答下列問題:(1)香豌豆的紅花和白花是一對____________,若花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且該植物種群中自然條件下紅色植株均為雜合子,則紅色植株自交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為_____________。(2)若花色由兩對等位基因A、a,B、b控制,現有一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其體細胞中相應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流程如圖所示。①花色的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孟德爾的______________定律,為防止自身花粉的干擾,做人工雜交實驗時,需要______________。②該植株自交時(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交換現象),后代中純合子的表型為________,紅色植株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設莖的性狀由兩對等位基因C、c,D、d控制,只要d基因純合時植株表現為細莖,只含有D一種顯性基因時植株表現為中粗莖,其他表現為粗莖。那么基因型為CcDd的植株自然狀態下繁殖,理論上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相對性狀紅色∶白色=2∶1(2)①分離對母本去雄②白色1/2(3)粗莖∶中粗莖∶細莖=9∶3∶4解析(1)豌豆種群中的紅色植株均為雜合子,因此該種群中紅色是顯性性狀,且只有顯性純合致死才能有該現象出現,紅色植株(Aa)自交后代分離比應該為:1AA(致死)∶2Aa∶1aa,所以后代表型及其比例為紅色∶白色=2∶1。(2)①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因此遵循孟德爾的分離定律;該植株能合成酶A、酶B,所以表型是紅色,為防止自身花粉的干擾,做人工雜交實驗時,需要對母本去雄,然后套袋處理。②根據分離定律,該植株自交時各產生基因型為Ab、aB兩種雌、雄配子,因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1∶2∶1,表型及其比例為紅色∶白色=1∶1,所以紅色占1/2,純合子不能同時合成兩種酶,表型都是白色。(3)由題意可知,莖有粗、中粗和細三種表型,莖的性狀由兩對獨立遺傳的核基因控制,因此兩對等位基因C、c,D、d控制的莖的性狀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又因為該花是閉花受粉,基因型為CcDd的植株自然狀態下繁殖是自交,所以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為C_D_∶C_dd∶ccD_∶ccdd=9∶3∶3∶1,由于只有d基因純合時植株表現為細莖,只含有D一種顯性基因時植株表現為中粗莖,其他表現為粗莖,因此子代表型及其比例為粗莖∶中粗莖∶細莖=9∶3∶4。2.(2023·江蘇南京高三一模)魚鱗病(相關基因為A、a)和遺傳性腎炎(相關基因為B、b)都屬于單基因遺傳病(注:基因位置不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圖1是某魚鱗病患者家系遺傳系譜圖,圖2是某遺傳性腎炎患者家系遺傳系譜圖,每個家系中只有一種遺傳病患者。請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1和圖2判斷,魚鱗病可能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遺傳性腎炎可能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僅考慮各家系中的遺傳病,據此推測,圖1中“?”為正常女性的概率是________,圖2中Ⅱ-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現將相關DNA片段進行酶切,分離得到控制這兩種遺傳病的相關基因片段。如表記錄了兩個家系中部分家庭成員的檢測結果(注:“+”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表示未檢測)。項目圖1家系圖2家系Ⅱ-5Ⅱ-6Ⅰ-1Ⅰ-2Ⅱ-2Ⅱ-3基因A、a基因1+-+××+基因2++++基因B、b基因3++×+-+基因4-++++①表中基因1~4中,代表基因A的是基因______,代表基因B的是基因________。②圖1中,Ⅲ-9為純合子的概率為________;圖2中,Ⅱ-1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圖1中的Ⅲ-8與圖2中的Ⅱ-1婚配,則其子女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________。答案(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3/8或1/2Bb或XBXb(2)①23②1/4BBXAXA、BBXAXa、BbXAXA、BbXAXa③7/24解析(1)分析圖1可知,Ⅱ-3和Ⅱ-4表型正常,Ⅲ-7患病,所以魚鱗病為隱性遺傳病,Ⅰ-2表型正常,Ⅱ-2患病,所以遺傳性腎炎為隱性遺傳病,其可能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圖1中,若魚鱗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則Ⅱ-3和Ⅱ-4的基因型均為Aa,后代“?”的基因型為A_的概率為3/4,為正常女性的概率為3/8;若魚鱗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Ⅱ-3的基因型為XAY,Ⅱ-4的基因型為XAXa,后代“?”的基因型為XAX-的概率為1/2。綜上,圖1中“?”為正常女性的概率是3/8或1/2。圖2中,若遺傳性腎炎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Ⅱ-2和Ⅲ-1基因型都為bb,Ⅱ-3正常,其基因型為Bb;若遺傳性腎炎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Ⅱ-2的基因型為XbY,Ⅲ-1的基因型為XbXb,所以Ⅱ-3的基因型為XBXb。綜上,圖2中Ⅱ-3的基因型是Bb或XBXb。(2)①根據電泳條帶可知,魚鱗病應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Ⅲ-8的基因型為XaY,Ⅱ-5的基因型為XAXa,Ⅱ-6的基因型為XAY,所以基因1代表基因a,基因2代表基因A。根據電泳條帶,圖2家系中Ⅰ-2個體基因B、b均含有,所以遺傳性腎炎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基因3代表基因B,基因4代表基因b。②圖1中魚鱗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Ⅱ-5的基因型為XAXa,Ⅱ-6的基因型為XAY,Ⅱ-5關于遺傳性腎炎的基因型為BB,Ⅱ-6關于遺傳性腎炎的基因型為Bb,故Ⅱ-5的基因型為BBXAXa,Ⅱ-6的基因型為BbXAY,所以Ⅲ-9為純合子的概率為1/4,圖2中遺傳性腎炎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Ⅱ-2的基因型為bb,親本基因型均為Bb,所生Ⅱ-1不患病,因此其基因型是BB或Bb,Ⅰ-1關于魚鱗病的基因型為XAXa,Ⅰ-2關于魚鱗病的基因型為XAY,則Ⅱ-1關于魚鱗病的基因型為XAXA或XAXa,組合結果基因型應有4種,即BBXAXA、BBXAXa、BbXAXA、BbXAXa。③圖1中的Ⅲ-8的基因型為1/2BBXaY和1/2BbXaY,圖2中的Ⅱ-1的基因型為1/6BBXAXa、1/6BBXAXA、2/6BbXAXa、2/6BbXAXA,二者婚配的后代中患魚鱗病的概率為1/4,患遺傳性腎炎的概率為1/12,其子女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1/12×3/4+11/12×1/4=7/24。3.(2023·周口高三三模)有毛黃瓜莖葉表面生有短剛毛,果實表面有的有瘤,有的無瘤,但均有刺;無毛突變體黃瓜的莖葉表面光滑,果實表面無瘤無刺。研究者對無毛突變體進行了系列研究。用這兩種黃瓜進行雜交實驗的結果見圖1。請回答下列問題:(1)已知黃瓜有毛與無毛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由實驗結果分析,控制有毛性狀的基因為________基因,據此判斷F1與無毛親本雜交,后代中有毛、無毛的性狀比為________。(2)研究發現,莖葉有毛黃瓜的果實表面均有刺,莖葉無毛黃瓜的果實均無刺,推測基因與性狀的關系。推測①:這兩對性狀由________________控制,但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出的性狀不同。推測②:這兩對性狀分別由位于________________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在F1產生配子的過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者通過基因定位發現,控制普通黃瓜莖葉有毛和控制果實有刺的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同一位點,且在解剖鏡下觀察發現剛毛和果刺的內部構造一致,從而證實了推測________(填“①”或“②”)正確,這說明性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結果。(4)據雜交實驗結果分析,控制莖葉有無剛毛(基因用G、g表示)的基因與控制果實是否有瘤(基因用T、t表示)的基因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________定律,兩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推測G、g與T、t兩對等位基因之間存在相互作用,即________________。(5)為證實(4)的推測,研究者分別從P、F1、F2的果實表皮細胞中提取核酸進行檢測,過程及結果如圖2所示(條帶代表有相應的擴增產物)。比較______(填兩組)組的結果即可為(4)的推測提供分子學證據。答案(1)顯性1∶1(2)一對等位基因黃瓜植株不同部位一對同源染色體兩對基因未因交換而發生基因重組(3)①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4)基因的自由組合GGtt和ggTTg基因抑制T基因的作用(5)2、3(或2、4或3、6或4、6)解析(1)依據“有毛與無毛雜交,F1全為有毛”,說明有毛對無毛為顯性,F1基因型為雜合子,與無毛測交,后代表型及其比例為有毛∶無毛=1∶1。(2)莖葉有毛黃瓜的果實表面均有刺,莖葉無毛黃瓜的果實均無刺,可能存在兩種基因控制性狀的情況:一種是這兩對性狀由同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但在黃瓜莖葉和果實部位表現出的性狀不同;另一種是這兩對相對性狀分別由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在F1產生配子的過程中,兩對基因未因交換而發生基因重組。(3)控制普通黃瓜莖葉有毛和控制果實有刺的基因位于2號染色體同一位點,且在解剖鏡下觀察發現剛毛和果刺的內部構造一致,從而證實了推測①,說明性狀是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4)圖1中雜交實驗結果為有毛有瘤∶有毛無瘤∶無毛無瘤≈9∶3∶4,說明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兩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GGtt、ggTT,F1的基因型為GgTt,由F2的表型之比分析可知,非等位基因存在著相互作用,即g基因會抑制T基因發揮作用。(5)依據P、F1、F2的果實表皮細胞中提取核酸的檢測結果,可以知道2、3、4、6組的DNA中均存在T基因,但2、6組的T基因未轉錄,即2和3組或者2和4組或者6和3組或者6和4組的結果可以為(4)的推測提供分子學證據。4.水稻(2n=24)是一種熱帶起源的禾本科作物,開兩性花,為雌雄同株。三系雜交水稻是我國研究應用最早的雜交水稻,具有高產的優良性狀。三系雜交水稻由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種水稻培育而成:雄性不育系(花粉敗育,但雌蕊正常)的基因型為S(rr),其中S為細胞質基因,r為細胞核基因;保持系基因型為N(rr),與雄性不育系雜交后代仍為S(rr);恢復系基因型為N(RR),與雄性不育系雜交可以使其后代恢復為雄性可育。回答下列問題:(1)水稻基因組計劃需測定________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水稻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為________,同源染色體對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育系的產生是基因突變的結果,細胞核和細胞質都含有決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因,其中細胞核的可育基因用R表示,不育基因用r表示,細胞質中的可育基因用N表示,不育基因用S表示,則水稻細胞中與育性相關的基因型有________種,R能夠抑制S的表達,則S(Rr)的表型為________。(3)基因型為N(RR)的水稻與S(rr)雜交,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F1自交,F2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研人員發現這種雄性不育性狀個體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又是雄性可育的,由此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于雄性不育系不能通過自交來延續,無法用于之后的雜交育種。現有與育性有關的四個品系水稻N(RR)、S(RR)、N(rr)和S(rr),若想通過雜交制備雄性不育系,應該選擇的父本和母本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科研人員發現非溫敏雄性不育系(不育性不會隨日照的長短而發生變化)ee品系,科研人員將連鎖的三個基因M、P和H(P是與花粉代謝有關的基因,H為紅色熒光蛋白基因)與Ti質粒連接,構建__________________,轉入雄性不育水稻植株細胞中,獲得轉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紅色熒光植株占一半,據此推測M、P、H基因在育種過程中的功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2424(2)6雄性可育(3)S(Rr)雄性可育∶雄性不育=3∶1表型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4)N(rr)和S(rr)(5)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