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科學上冊第二單元作業設計_第1頁
五年級科學上冊第二單元作業設計_第2頁
五年級科學上冊第二單元作業設計_第3頁
五年級科學上冊第二單元作業設計_第4頁
五年級科學上冊第二單元作業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科學單元作業設計參考樣例

一'單元信息

學科年級學期教材版本單元名稱

基本

信息科學五年級第一學期粵科版物體的沉和浮

單元

自然單元

組織方式

序號課時名稱對應教材內容

1第二單元第一課小浮板

課時

2第二單元第二課浮筒的妙用

信息

3第二單元第三課雞蛋浮起來了

二'單元分析

(一)單元目標

(1)知道可以利用浮力打撈沉船

(2)通過實驗讓學生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由小見大

(3)知道不同物體的漂浮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內容內在邏輯分析

本單元將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有關沉和浮的許多問題。

學生將探究不同物體的沉浮。形成他們關于對物體的上浮和下沉現象的解釋。而

且明白物體和被放的液體之間的關系。

(三)學情分析

學生的年齡小,對大千世界的未知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經過一段時

間的科學課的訓練,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學的思維方式,養成了一些科學

的操作習慣。教師應從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和預設,做到對課堂的生成心中有數,

在此基礎上設計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把學生的認識又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單元學習與作業目標

(1)知道物體的沉浮條件

(2)知道密度計、潛水艇、氣球的工作原理

(3)探索調節物體沉浮的方法

(4)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學生探索求知的精神

1

四'單元作業設計思路

1.研讀課程標準,理清教學內容,分析教學背景;

2.制訂單元學習目標和作業目標;

3.作業設計基本流程:明確作業目標、選取情境素材、設定問題任務、設計

評價標準和方式。

五'課時作業

第一課時

1.作業內容

為什么生活中常會選擇泡沫塑料塊做小浮板而不用木板來做浮板呢?

2.時間要求:10分鐘

3.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實驗器材:大小和形狀相同的泡沫塑料塊和木塊、水槽、

祛碼、大頭筆等。實驗步驟:(1)在不同物體的同一位置做標記。(2)將物

體放入水中。(3)在物體表面放上重物,直至標記與水面平齊。(4)記錄承

載重物的情況。(5)比較不同物體的承重能力。注意:小心重物別掉落到水中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通過實驗現象,知道漂浮能力不同,承重能力也有所不同。提高學生動手

實踐能力。

第二課時

1.作業內容

現有一艘沉船需要打撈,作為打撈沉船的實施人員,你們小組將怎樣打撈呢?

2.時間要求:20分鐘

3.評價設計

評價指標________________

能按計劃進行模擬打撈☆☆☆☆☆

客觀如實記錄現象☆☆☆☆☆

分工合理,配合默契☆☆☆☆☆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實驗器材:塑料瓶2個、注射器、小船模型、綁帶、Y形管、水槽等。

2

實驗步驟:(1)將兩個裝滿水的瓶子分別綁在“沉船”的兩側。(2)將它

們放入水底。(3)利用Y形管將兩個瓶子的入氣孔連接起來。(4)推動注射器注

入空氣。(5)觀察“沉船”的沉浮狀態。

進一步了解浮筒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第三課時

1.作業內容

有兩個外觀一樣的水杯,一杯是清水,一杯是濃鹽水,不用嘗,請用三種辦

法把它們區分開來。

2.時間要求:10分鐘

3.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第一種方法:放入馬鈴薯,觀察其在液體中的沉浮。上浮

的是濃鹽水,另一杯是清水。第二種方法:各取相同體積的液體,放在天平上稱,

質量大的是濃鹽水,質量小的是清水。第三種方法:各取兩滴液體,滴在鐵片上加

熱,液滴變干后,在鐵片上有白色物質的是濃鹽水,另一種是清水。

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

在不同物質的液體中,物體的沉浮不同、同等液體的質量不同。

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

(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

(1)要使浮在海面上的潛水艇下沉,正確的方法是()。

A、往潛水艇的壓載艙注水,以增加潛水艇的重量

B、從潛水艇的壓載艙排水,以減輕潛水艇的重量

C、把潛水艇的壓載艙拋棄,以減小潛水艇的體積

(2)一木塊漂浮在水面上,一鐵塊沉入水底,原因是()。

A、木塊受到的浮力大于鐵塊受到的浮力

B、木塊受到浮力,鐵塊沒有受到浮力

C、鐵塊受到的浮力小于鐵塊的重力

(3)要使浮在液面的馬鈴薯下沉,可在液體中()。

A、加清水B、加糖C、加鹽

(4)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情況是()。

A、輕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B、輕的容易沉,重的容易浮

3

C、大的容易沉,小的容易浮

(5)請根據這一單元學到的知識,分析馬鈴薯在鹽水中上浮的原因。

(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表

對應單元對應學習水平完成

序號類型難度來源

作業目標時間

了解理解應用

1選擇2容易改編

2選擇1容易原創

3選擇3q容易原創10分鐘

4選擇1g容易改編

5簡答3中等改編

(三)評價設計

參考答案或提示:(1)A(2)C(3)A(4)A(5)馬鈴薯比同體積的濃

鹽水輕,在濃鹽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本身的重力,就浮起來了。

三年下科學第二單元第二課時《蠶的生長變化》教學設計

4

課題蠶的生長變化單元2學科科學年級三年下

仔細觀察蠶在生長的過程中,身長、體重、食量等方面發生的變化

學習交流中歸納描述蠶的外形和行為,知道蛻皮和結繭的是蠶生長的過程

目標在觀察中發現問題后,再進一步去觀察解決問題,認識到堅持不懈地觀察記錄對知識

積累的重要性學會用文字和圖畫記錄蠶發生的變化

重點學會區別即將吐絲的蠶、為它營造結繭的場所,掌握使蠶順利地吐絲結繭條件等

難點要鼓勵學生全面、細致和科學地觀察蠶的生長,在學習過程中能數一數、量一量,記

一記。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蠶圖片展示

樣子有點象螞蟻,

同學們,這毛絨絨的小東西是什么所以叫蟻蠶。學生

那?它是怎樣發育的?記錄觀察過程中你討論使通過學生熟

發現了什么?學生歸納分享完成悉的小蠶圖片

課前小任務討論小蠶的外

蟻蠶什么樣?顏色是褐色,細形,激發學生

說說你觀察它的進食情況。小,且多細毛,蟻的學習興趣。

蠶長約2毫米,體寬組內合作交流

約0.5毫米,出殼后分享課前任務

經過2~3小時就會進的完成情況,

食桑葉,食量會越引入新課

來越大;

講授新課一、交流蠶的生長變化

隨著蠶的生長,它發生了哪些變化?學生討論

(體長、吃食情況、排便情況)互助學習

交流時學生出示自己的記錄單、

學會格尺,天平的使用。學生看PPT圖片了解

注意事項

1,比一比說一說

日期體長吃食排便活動情交流活動能幫

5

毫米情況情況況記錄有的方法數據助學生們進一

4.511克不多伸頭單、照片、圖畫、步感受生命的

4.631克不多東張西標本等。變化,

望分享后補充歸納完

4.17352克黑色爬到桑成表格填寫補充

葉蠶寶寶食桑量極

狂吃大,因此,長得很

4.21552.5成形慢慢嚼快,體色也逐漸變

克食淡

學生歸納(活動的目的

進行匯報和交流提高對養蠶的

觀察到的蠶眠興趣。)

2、比一比,議一議像蠶節肢動物爬行給每一個學生

4-5天后還發現了什么現象?動物,生長期間脫去創造性學習機

什么是蛻皮?蠶一生蛻幾次皮舊表皮和長出新表會,發言的機

皮的過程是蛻皮會,

脫外形變化蛻四次皮老師播放PPT課

皮日小組合作交流件啟發,

體長蠶蛻皮過程

次期顏色組內學伴補充

毫米

數組外學生補充觀察小蠶蛻皮

淺灰的過程,記錄

14.910

色畫出我們看到的到記錄表里。

4.1乳白食欲逐漸減蠶,并記錄我們的

220

4色退頭部抬高觀察結果。

4.1純白擺動身子,

338

9色從頭部開始

半透往后蛻皮拓展

4.2

460明的①蠶齡

3

白②蠶的生長變

知識拓展:認識蠶齡

從蟻蠶到第一次蛻皮為第一齡;眠起

后進入第二齡;再次蛻皮后進入第三齡;

6

第三次蛻皮后進入第四齡,第四次蛻皮又

稱大眠。大眠后就進入第五齡,五齡的蠶

寶寶長得極快,體長可達6~7厘米,體重

可達蟻蠶重量的1萬倍左右。。

學生總結

將腹足固定在蠶座上,頭胸部昂起,不老師播放PPT

再運動,好像睡著了一樣,稱作“眠”。小組內學生畫

眠中的蠶,外表看似靜止不動,體內卻進出看到的蠶,

行著脫皮的準備白色,呈圓筒狀。并記錄自己觀

察結果

知識拓展蠶由頭部、胸部、

二、觀察蠶的外形和行為腹部三個明顯體段使學生在認識

(議一議說一說)構成的蠶外形

我們仔細觀察小蠶又長大了又長壯了

1、蠶的外形是什么樣?頭:較小,呈扁圓觀察過程,記

形,位于蠶體的最錄

請同學們詳細的說說蠶各個部分的外形特前方。討論組內

征組外補充

PPT14頁

胸:是頭部后面的同時在學生交

2、蠶的頭部是什么樣?三個環節,每個環流進一步感受

節長有一對足,稱生命

為胸足。腹:第的變化

說說頭部、胸部、腹部的分部:6、7、8、9節及腹

說說蠶足的分部:足,第13節腹足在

尾部也尾足

那是它的“氣

孔”,用來呼吸用

的,拓展學生對知

識認識提高探

3,蠶身體兩側的小黑點可能是什么?猜口器在頭前它的究自學能力

猜它的作用。嘴巴小,嘴是黑色

7

的。的兩根長得像

補充尾角是退化的氣孔判斷雌雄刺一樣的東西是觸

肢實踐時,給每

4、蠶的口器是什么樣的?蠶是怎樣吃桑胸足把持桑葉,頭一個學生創造

葉的?不停的伸縮,像電性學習機會,

鑿,嘴巴像一個小發言的機會。

鏟子,鏟桑葉,每

次鏟的量小,鏟得

很快,

腹足:是柔軟無

5,蠶用什么爬行,怎樣爬行?節的肉質突起,先

端圓盤狀,內緣密

生黑褐色鉤爪,作

用是使身體前進,

前頭不動后尾前移

中間弓起,前頭前

移中間放平后尾不

動,象波浪式重復

前行

討論蠶的身體結構和它的生存有什么關老師計分

系。學生分組討論

(議一議記一記)學生搶答

開始看見蠶自身比較弱小,所以蠶的身上

有一層白色的保護膜

體壁是死細胞,所以需要蛻皮來完成生

長,蠶有5個齡期,會蛻皮4次

設問:

預測蠶將會怎樣變化?請你說說先是排出的糞教學的重點是

便由硬變軟,由墨使學生區別即

綠色變成葉綠色;食將吐絲的蠶、

8

欲減退,食桑量下學會為它營造

降;前部消化管空結繭的場所,

虛,胸部呈透明狀;以及指導學生

繼而完全停食,體自主順利地完

驅縮短,腹部也趨成蠶吐絲結繭

向透明,蠶體頭胸觀察等

部昂起,口吐絲

縷,左右上下擺動讓學生在思

尋找營繭場所,這考、交流的過

樣的蠶就稱為熟程中學會表達

三、蠶還會長成什么樣蠶。與合作、學會

議一議,說一說學生觀察吐絲前和傾聽與欣賞。

我的蠶怎么不吃葉子了,身體也發黃發后身體變化

亮了?

它要干什么呢?你有其他發現嗎?學生總結掌握蛻皮和結

小組合作交流繭的是蠶生長

議一議,填一填組內學伴補充的過程

觀察蠶在吐絲前后的變化,以及吐絲的過組外學生補充

程,記在記錄表中在蠶吐絲前,老師補充

為它搭個小架子,

時期觀察變化畫一個或用紙做些小格

蠶繭子,以便它在那里

吐絲前胸部呈透明狀,停

結繭鼓勵性評價激

的蠶食,腹部趨向透

明,蠶頭胸昂起發興趣調動學

吐絲后變成一個蠶繭生自主學習潛

的蠶

學生組內完成能

蠶怎樣呈〃8”字型吐絲,用

吐絲絲在盒壁沿織個3-4

公分大的空間、在

這空間里吐絲結繭

其他發蠶繭顏色有的是黃

色,有的是白色

現學生組外補充

知識拓展

拓展知識

過程1:熟蠶先將絲吐出,粘結在菠器

老師補充

上,再吐絲連接周圍放枝,形成結繭支

9

架,即結繭網。繭網不具備繭形,只是一

些松軟凌亂的繭絲層,以作為結繭的支

架。

過程2:蠶結制繭網后,繼續吐出凌亂的絲

圈,加厚繭網內層,然后以S型方式吐

絲,開始出現繭的輪廓,叫做結繭衣。繭

衣的絲纖維細而脆,排列極不規則,絲膠

含量也多。

過程3:繭衣形成后,繭腔逐漸變小,蠶

體前后兩端向背方彎曲,成“C”字型,

蠶繼續吐出繭絲,吐絲方式由S形改變成

8形,這就開始了結繭層的過程。

過程4、當蠶由于大量吐絲,體軀大大縮

小時,頭胸部擺動速度減慢,而且沒有一

定的節奏,吐絲開始顯得凌亂,形成松散

柔軟的繭絲層,稱為蛹襯。

四、鞏固練習

(做一做,說一說)

一、填空題

1、蠶的外形是()形,身體分為()、

O、()三部分;

2、蠶用()吃桑葉,用()爬行,用

()呼吸

3、當蠶身體發黃發亮、不吃食時,它將

O

二、判斷題

1、蠶在蛻皮時食欲會大大增加

2、眠中的蠶外表靜止不動,體內也靜止

不動

3、蠶從蟻蠶到吐絲結繭一共蛻皮四次

4、蠶在生長過程中顏色不會發生變化

5、蠶的蛻皮順序從頭部開始。然后經過

胸部,腹部,最后皮從尾部脫落

10

6、蠶在生長過程中身體大小不會發生變

課堂小結這節課學會了什么?老師表揚激趣

1、了解蠶在生長的過程中,身長、體學生分享收獲

重、食量等方面發生的變化

2、掌握蠶的外形和行為,學會用文字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