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農業現代化精準種植技術推廣與應用TOC\o"1-2"\h\u25181第一章精準種植技術概述 2188081.1精準種植技術的定義 2224761.2精準種植技術的發展歷程 3124381.3精準種植技術的優勢與應用前景 3283781.3.1優勢 377641.3.2應用前景 317541第二章精準種植技術的基礎理論 465992.1精準種植技術的基本原理 4208452.2精準種植技術的主要技術參數 459952.3精準種植技術的實施條件 51298第三章土壤質量監測與評價 5107233.1土壤質量監測方法 5112793.2土壤質量評價體系 5260803.3土壤質量監測與評價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 6225第四章種植資源調查與優化配置 6312794.1種植資源調查方法 610934.2種植資源優化配置策略 7177194.3種植資源調查與優化配置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 724884第五章精準播種技術 7152195.1精準播種技術的原理與設備 85125.2精準播種技術的實施方法 8201405.3精準播種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 826404第六章精準施肥技術 9173986.1精準施肥技術的原理與設備 955696.2精準施肥技術的實施方法 958336.3精準施肥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 925317第七章精準灌溉技術 10147617.1精準灌溉技術的原理與設備 10189467.1.1原理概述 10187437.1.2設備組成 10123637.2精準灌溉技術的實施方法 10114277.2.1數據采集 11173627.2.2數據處理與分析 11140377.2.3灌溉策略制定 11236937.2.4自動控制與實施 11137737.3精準灌溉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 11140157.3.1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1125677.3.2優化作物生長環境 11228587.3.3減少水資源浪費 11281277.3.4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 11204727.3.5適應氣候變化 1154577.3.6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1124777第八章精準植保技術 12206198.1精準植保技術的原理與設備 12237318.2精準植保技術的實施方法 12287088.3精準植保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 1228549第九章精準種植技術的集成與應用 13245679.1精準種植技術集成策略 13122379.1.1技術選型與優化 13220079.1.2技術融合與創新 13304419.1.3技術推廣與培訓 1372819.2精準種植技術的應用案例 1327369.2.1遙感技術在小麥種植中的應用 13316429.2.2物聯網技術在玉米種植中的應用 14116089.2.3大數據分析在水稻種植中的應用 1493119.3精準種植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應用前景 1434509.3.1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 14201679.3.2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1480489.3.3推動農業科技創新 1442129.3.4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 1429276第十章精準種植技術的推廣與政策建議 142149910.1精準種植技術的推廣策略 142625610.1.1建立健全推廣體系 142461810.1.2強化技術培訓與指導 14620710.1.3優化宣傳推廣手段 15576310.1.4激勵機制建設 151039110.2精準種植技術的政策支持 15266810.2.1完善相關政策體系 15836610.2.2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152428210.2.3優化金融服務 151764710.2.4改進土地政策 15168210.3精準種植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與挑戰 15945610.3.1發展趨勢 15901010.3.2挑戰 16第一章精準種植技術概述1.1精準種植技術的定義精準種植技術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農業工程技術等多種技術手段,對作物生長環境、土壤特性、作物需肥規律等進行實時監測和精確調控,從而實現農業生產的高效、優質、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精準種植技術涉及信息采集、數據處理、智能決策、精準實施等多個環節,旨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減少資源浪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1.2精準種植技術的發展歷程精準種植技術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當時,計算機技術、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精準農業的概念逐漸形成。以下是精準種植技術發展的重要階段:(1)1980年代:計算機技術、遙感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為精準種植技術奠定了基礎。(2)1990年代:GIS技術的引入,使得精準種植技術得以在實際生產中應用。(3)2000年代: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等新興技術為精準種植技術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4)2010年代:人工智能、云計算、5G等技術的融入,使得精準種植技術邁向智能化、自動化。1.3精準種植技術的優勢與應用前景1.3.1優勢(1)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精準種植技術能夠根據作物生長需求,精確調控水肥、病蟲害防治等環節,從而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2)減少資源浪費:通過精準施肥、用藥,降低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減輕對環境的負擔。(3)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精準種植技術推動了農業信息化建設,有利于提高農業管理水平和決策能力。(4)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精準種植技術有助于提高我國糧食產量,保證國家糧食安全。1.3.2應用前景科技的不斷發展,精準種植技術將在以下幾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1)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精準種植技術將進一步優化農業生產流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2)促進農業產業升級:精準種植技術將推動農業向現代化、智能化方向發展。(3)拓寬農業產業領域:精準種植技術將為農業產業鏈延伸、農業多功能開發提供技術支持。(4)助力鄉村振興:精準種植技術將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產業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第二章精準種植技術的基礎理論2.1精準種植技術的基本原理精準種植技術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工程技術等多種技術手段,對作物種植進行精細化管理,以實現作物產量、質量、效益的最大化。其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數據采集與分析:通過遙感技術、物聯網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等手段,對農田土壤、氣候、作物生長狀況等數據進行實時采集,并進行分析處理,為精準種植提供科學依據。(2)作物生長模型構建:根據作物生長規律、土壤特性、氣候條件等因素,構建作物生長模型,為精準施肥、灌溉等提供理論指導。(3)智能化決策支持:結合數據采集與分析結果,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為農業生產提供智能化決策支持,優化種植方案。(4)精準施肥與灌溉:根據作物生長需求,實施精準施肥與灌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2.2精準種植技術的主要技術參數精準種植技術涉及的技術參數較多,以下列舉幾個主要的技術參數:(1)土壤參數:包括土壤類型、土壤質地、土壤肥力、土壤水分等,這些參數對作物生長具有重要影響。(2)氣候參數:包括氣溫、降水、光照、濕度等,這些參數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速度和品質。(3)作物參數:包括作物種類、品種、生育期、生長狀況等,這些參數是制定精準種植方案的基礎。(4)肥料參數:包括肥料種類、肥料用量、施肥時期等,合理配置肥料參數有助于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5)灌溉參數:包括灌溉方式、灌溉量、灌溉周期等,合理配置灌溉參數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3精準種植技術的實施條件精準種植技術的實施需要具備以下條件:(1)政策支持:應加大對精準種植技術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支持。(2)技術保障:建立健全精準種植技術體系,提高技術研發與推廣能力,保證技術在實際生產中的可行性。(3)基礎設施: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田水利、土壤改良、農業機械化水平。(4)人才隊伍:培養一支具備專業素質的精準種植技術人才隊伍,為精準種植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提供人才保障。(5)市場環境:建立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促進精準種植技術成果的轉化與應用。第三章土壤質量監測與評價3.1土壤質量監測方法土壤質量監測是農業現代化精準種植技術的基礎環節。目前常用的土壤質量監測方法主要包括:(1)土壤樣品采集:采用標準化的采樣方法,對農田土壤進行多點采樣,以獲取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樣品。(2)土壤物理性質測定:包括土壤密度、孔隙度、質地等指標的測定,以了解土壤的物理狀況。(3)土壤化學性質測定:包括土壤pH值、有機質、全氮、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等指標的測定,以了解土壤的化學狀況。(4)土壤生物性質測定:包括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等指標的測定,以了解土壤的生物活性。(5)遙感技術:通過衛星遙感圖像,獲取土壤質量信息,實現對土壤質量的大范圍監測。3.2土壤質量評價體系土壤質量評價體系是農業現代化精準種植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評價指標體系:根據土壤質量監測數據,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評價指標,如土壤物理指標、化學指標、生物指標等。(2)評價標準:制定土壤質量評價標準,明確各個評價指標的優良、中等、較差等等級。(3)評價方法: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對土壤質量進行綜合評價。(4)評價結果:根據評價結果,劃分土壤質量等級,為精準種植提供依據。3.3土壤質量監測與評價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土壤質量監測與評價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指導作物種植布局:通過對土壤質量的監測與評價,合理規劃作物種植布局,保證作物適宜生長。(2)優化施肥方案:根據土壤質量監測結果,制定科學的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環境污染。(3)調整灌溉策略:根據土壤質量監測數據,調整灌溉策略,實現節水灌溉,提高水分利用效率。(4)防治土壤退化:通過土壤質量監測與評價,及時發覺土壤退化問題,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防治。(5)提升農業生態效益:通過土壤質量監測與評價,合理利用土壤資源,提高農業生態效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第四章種植資源調查與優化配置4.1種植資源調查方法種植資源調查是精準種植的基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遙感技術:通過衛星遙感圖像,獲取種植區域的土地覆蓋、地形地貌、土壤類型等信息,為種植資源調查提供基礎數據。(2)地面調查:對種植區域的自然環境、土壤質地、水源條件、植被類型等進行實地調查,獲取種植資源的詳細信息。(3)統計數據:收集和分析種植區域的農業統計數據,了解種植結構、作物產量、種植效益等,為種植資源調查提供參考依據。(4)專家咨詢:邀請農業、土壤、水資源等方面的專家,對種植資源進行調查與評估,為優化配置提供專業建議。4.2種植資源優化配置策略(1)區域化種植:根據種植區域的自然環境、土壤條件、水資源等因素,合理劃分種植區,實現作物種植的區域內優勢互補。(2)多樣化種植:充分利用種植資源,發展多種作物種植,提高種植效益,降低風險。(3)輪作與間作:合理調整種植結構,實施輪作與間作,提高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4)水資源合理利用:加強水資源管理,合理調配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5)科技支撐: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提高種植資源利用效率。4.3種植資源調查與優化配置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1)種植資源調查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通過遙感技術、地面調查和統計數據等手段,獲取種植區域的資源信息,為精準種植提供數據支持。(2)種植資源優化配置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根據種植資源調查結果,制定合理的種植方案,實現種植資源的優化配置。(3)精準施肥技術:根據土壤養分狀況和作物需求,實施精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4)病蟲害防治技術:根據種植區域的病蟲害發生規律,實施精準防治,減少農藥使用。(5)智能化管理技術: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種植過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種植效益。通過種植資源調查與優化配置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種植資源的精確把握和合理利用,為精準種植提供有力支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種植資源調查與優化配置技術的集成與應用,將對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產生積極影響。第五章精準播種技術5.1精準播種技術的原理與設備精準播種技術是農業現代化種植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原理在于通過精確控制播種的位置、深度、密度和種子間距,實現作物生長的均勻性和高效性。該技術能夠提高種子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促進作物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精準播種技術的實施依賴于一系列先進的設備,主要包括播種機、播種監控系統、種子處理設備、導航系統等。播種機是精準播種技術的核心設備,它能夠實現種子的精準定位和定量播種;播種監控系統則能夠實時監測播種過程中的各項參數,如播種深度、速度等,保證播種質量;種子處理設備則用于提高種子質量,包括種子精選、消毒、包衣等環節;導航系統則用于指導播種機進行精確播種。5.2精準播種技術的實施方法精準播種技術的實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確定播種參數:根據作物種類、土壤條件、氣候特點等因素,確定播種深度、密度、行距等參數。(2)種子處理:精選優質種子,進行消毒、包衣等處理,提高種子質量和發芽率。(3)播種機操作:根據播種參數,調整播種機的工作狀態,保證播種深度、速度、間距等符合要求。(4)播種監控:實時監測播種過程中的各項參數,發覺異常及時調整,保證播種質量。(5)田間管理:播種后及時進行田間管理,包括除草、施肥、灌溉等,為作物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5.3精準播種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精準播種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種子利用率:通過精確控制播種密度和種子間距,減少種子浪費,提高種子利用率。(2)促進作物生長:精確播種能夠使作物生長均勻,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提高作物抗逆性。(3)提高產量和品質:均勻的作物生長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產量和品質。(4)降低生產成本:減少種子、化肥、農藥等資源的浪費,降低生產成本。(5)保護生態環境:精準播種技術有利于減少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減輕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第六章精準施肥技術6.1精準施肥技術的原理與設備精準施肥技術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原理是根據土壤肥力、作物需肥規律及環境條件,通過科學手段合理施用肥料,實現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全面提升。精準施肥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土壤養分診斷:通過采集土壤樣品,分析土壤中的養分含量,為施肥提供依據。(2)作物需肥規律研究:研究作物在不同生育階段的需肥特點,為施肥提供科學依據。(3)肥料效應模型:建立肥料效應模型,預測施肥對作物產量和品質的影響。精準施肥所需的主要設備包括:(1)土壤養分分析儀:用于檢測土壤中的養分含量。(2)作物生長監測系統:通過監測作物生長狀況,為施肥提供實時數據。(3)施肥決策支持系統:集成土壤養分、作物需肥規律和肥料效應模型,為施肥提供決策支持。6.2精準施肥技術的實施方法精準施肥技術的實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1)土壤采樣與分析:按照一定的網格劃分,對農田土壤進行采樣,分析土壤中的養分含量。(2)制定施肥方案:根據土壤養分分析結果、作物需肥規律和肥料效應模型,制定個性化的施肥方案。(3)施肥實施:按照施肥方案,采用智能化施肥設備進行施肥。(4)效果評估與調整:通過監測作物生長狀況和土壤養分變化,評估施肥效果,及時調整施肥方案。6.3精準施肥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精準施肥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肥料利用率:通過精準施肥,使肥料在土壤中的分布更加均勻,提高肥料利用率。(2)降低生產成本:精準施肥減少了肥料浪費,降低了生產成本。(3)改善作物品質:合理施肥有助于改善作物品質,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4)保護生態環境:精準施肥減少了化肥的過量施用,有利于減輕農業面源污染,保護生態環境。(5)提高農業產量:通過精準施肥,使作物在適宜的養分條件下生長,提高產量。在實際應用中,精準施肥技術還需結合當地農業生產實際情況,不斷優化和完善,以實現農業現代化精準種植的目標。第七章精準灌溉技術7.1精準灌溉技術的原理與設備7.1.1原理概述精準灌溉技術是指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土壤水分狀況和氣象條件等因素,通過科學計算和智能化控制,實現對作物生長過程中的水分需求進行精確調控的技術。該技術的核心原理是保持土壤水分在作物生長適宜范圍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減少水資源浪費。7.1.2設備組成精準灌溉技術主要包括以下設備:(1)水分監測設備:用于實時監測土壤水分狀況,包括土壤水分傳感器、數據采集器等。(2)氣象監測設備:用于收集氣象信息,如溫度、濕度、風速等,為精準灌溉提供數據支持。(3)自動控制系統:根據水分監測數據和氣象信息,自動調節灌溉設備,實現對作物水分需求的精確控制。(4)灌溉設備:包括滴灌、噴灌等,用于將水分輸送到作物根部。7.2精準灌溉技術的實施方法7.2.1數據采集在實施精準灌溉技術前,首先需要對土壤水分、氣象條件等數據進行采集。通過水分監測設備和氣象監測設備,實時獲取作物生長過程中的水分需求和氣象變化情況。7.2.2數據處理與分析將采集到的數據傳輸至數據處理與分析系統,對土壤水分、氣象條件等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為精準灌溉提供決策依據。7.2.3灌溉策略制定根據數據處理與分析結果,制定針對性的灌溉策略。主要包括灌溉時間、灌溉量、灌溉方式等。7.2.4自動控制與實施通過自動控制系統,根據灌溉策略實現對灌溉設備的自動控制,保證作物在生長過程中獲得適量的水分。7.3精準灌溉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7.3.1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精準灌溉技術能夠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和土壤水分狀況,實現對水分的精確調控,從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7.3.2優化作物生長環境精準灌溉技術能夠保持土壤水分在適宜范圍內,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促進作物生長。7.3.3減少水資源浪費通過精準灌溉技術,避免因過量灌溉導致的水資源浪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7.3.4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精準灌溉技術有助于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7.3.5適應氣候變化精準灌溉技術能夠根據氣象條件變化,調整灌溉策略,使作物生長適應氣候變化。7.3.6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精準灌溉技術有助于減少化肥、農藥等投入,降低農業面源污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第八章精準植保技術8.1精準植保技術的原理與設備精準植保技術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傳感器技術和自動化控制技術的高效植保方法。其原理是通過實時監測作物生長狀況和病蟲害發生發展動態,精確地確定植保措施的實施時機、藥劑種類、用量和施藥方式,以達到提高防治效果、降低農藥使用量、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精準植保技術所需的設備主要包括:遙感衛星、無人機、農田監測站、智能傳感器、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自動施藥設備等。這些設備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精準植保技術體系,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高效的植保服務。8.2精準植保技術的實施方法精準植保技術的實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數據采集與處理:通過遙感衛星、無人機、農田監測站等設備,實時采集作物生長狀況、病蟲害發生發展動態、土壤環境等數據,并利用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進行處理,為制定植保措施提供依據。(2)病蟲害診斷與預測:根據采集到的數據,結合歷史數據和植保專家經驗,對病蟲害發生趨勢進行診斷與預測,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3)制定植保方案:根據病蟲害診斷與預測結果,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植保方案,包括藥劑選擇、用藥量、施藥方式等。(4)自動施藥:利用智能施藥設備,按照植保方案實施自動施藥,保證藥劑精確、均勻地噴灑到作物表面。(5)效果評估與反饋:對防治效果進行評估,及時調整植保措施,保證防治效果達到預期目標。8.3精準植保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精準植保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提高防治效果:通過精準診斷病蟲害,制定針對性的植保方案,有效提高防治效果,減少病蟲害損失。(2)降低農藥使用量:精確控制藥劑用量,減少農藥浪費,降低環境污染。(3)保護生態環境:減少農藥使用,減輕對生態環境的負擔,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4)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通過精準植保技術,保障作物生長健康,提高產量與品質。(5)提高農業生產效益: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精準植保技術在精準種植中的應用,為我國農業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第九章精準種植技術的集成與應用9.1精準種植技術集成策略9.1.1技術選型與優化精準種植技術的集成首先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篩選和優化。根據不同作物、土壤類型和氣候條件,選擇適合的種植技術,如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GIS)、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在此基礎上,對技術進行優化,提高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準確性和穩定性。9.1.2技術融合與創新精準種植技術集成需要將多種技術進行融合,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例如,將遙感技術與GIS結合,實現作物生長狀況的實時監測;將物聯網技術與大數據分析結合,實現智能決策支持。同時加強技術創新,開發適用于精準種植的新技術、新設備。9.1.3技術推廣與培訓集成后的精準種植技術需要在大范圍內推廣與應用。為此,應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提高農民的科技素養,使他們能夠熟練掌握和應用精準種植技術。同時建立健全技術推廣體系,保證技術在不同地區、不同作物上得到有效應用。9.2精準種植技術的應用案例9.2.1遙感技術在小麥種植中的應用利用遙感技術對小麥種植區域進行監測,實時獲取作物生長狀況、土壤水分、病蟲害等信息。根據監測結果,制定科學的施肥、灌溉和病蟲害防治方案,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9.2.2物聯網技術在玉米種植中的應用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對玉米生長環境的實時監測,包括溫度、濕度、光照等。根據監測數據,自動調整灌溉、施肥等環節,實現玉米的優質生長。9.2.3大數據分析在水稻種植中的應用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水稻種植過程中的氣象、土壤、病蟲害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為水稻生產提供科學決策支持,提高水稻產量和品質。9.3精準種植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應用前景9.3.1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精準種植技術能夠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同時有助于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9.3.2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精準種植技術有助于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作物布局,提高農業附加值。通過技術集成與應用,可以推動農業向現代化、智能化方向發展。9.3.3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精準種植技術集成與應用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未來,技術的不斷進步,農業科技創新將更加活躍,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9.3.4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精準種植技術有助于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通過技術集成與應用,提升農產品質量,擴大出口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天津市中考物理模擬試卷(含解析)
- 鐵道機車專業教學湖南鐵道左繼紅07課件
- 網紅代言承包協議
- 《春季養生蜂蜜制品》課件
- 四組織結構的演變趨勢一扁平化課件
- 鐵路班組管理S班組效力的提升課件
- 鐵路集裝箱運輸設備認知單元鐵路集裝箱裝卸搬運機械課件
- 鐵路客運站售票崗位作業91課件
- 《GB 14891.8-1997輻照豆類、谷類及其制品衛生標準》(2025版)深度解析
- 中國書畫美術課件
- 國家資格等級證書-驗光員-2.視功能檢查評分表(助教學生填寫)
- 通信工程勘察設計管理辦法
- 地理高考萬能答題模板
- 第四章-銑削工藝與裝備
- 分布式光伏工程施工標準
- 【素養目標】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19.1.2.2 函數的表示方法教案
- 綠色建筑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 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二節 干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說課稿1
- (完整文本版)日文履歷書(文本テンプレート)
- 湖南省常德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無答案)
- 挖掘鏟運和樁工機械司機(技師)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