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行業內容管理系統開發方案_第1頁
媒體行業內容管理系統開發方案_第2頁
媒體行業內容管理系統開發方案_第3頁
媒體行業內容管理系統開發方案_第4頁
媒體行業內容管理系統開發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媒體行業內容管理系統開發方案TOC\o"1-2"\h\u4972第一章引言 3258521.1項目背景 3300181.2項目目標 3215051.3項目意義 328095第二章需求分析 442272.1功能需求 4251992.1.1內容管理 4244312.1.2用戶管理 4276052.1.3數據管理 4269772.1.4系統管理 4168232.2功能需求 5230922.2.1響應時間 5120112.2.2處理能力 536312.2.3擴展性 5287622.2.4容錯能力 5167392.3用戶需求 5167282.3.1界面需求 569702.3.2交互需求 5101142.3.3安全需求 532587第三章系統設計 6252803.1總體架構設計 656053.1.1系統架構概述 6189723.1.2技術選型 6209853.2模塊劃分 6257393.3數據庫設計 6100563.3.1用戶表(user) 6176373.3.2內容表(content) 7314863.3.3欄目表(category) 7109013.3.4評論表(ment) 7271653.3.5系統設置表(system_setting) 813512第四章技術選型 872824.1開發語言與框架 892554.2數據庫技術 8204454.3前端技術 918279第五章核心功能開發 9264245.1內容管理模塊 9207755.1.1內容創建與編輯 9248705.1.2內容審核與發布 925525.1.3內容刪除與回收站 10323885.1.4內容檢索與統計 10101235.2用戶管理模塊 10239045.2.1用戶注冊與登錄 1067385.2.2用戶信息管理 10134675.2.3用戶權限管理 10279235.2.4用戶行為分析 10321605.3權限管理模塊 10282315.3.1資源權限控制 1012425.3.2用戶角色權限管理 10228405.3.3用戶組權限管理 11242685.3.4權限審計與日志 119525第六章系統實現與測試 11284106.1系統實現 1149606.1.1開發環境 11222736.1.2系統架構 1161046.1.3系統功能實現 1160346.2功能測試 12249156.2.1測試方法 12148976.2.2測試用例 1267546.3功能測試 12209576.3.1測試工具 1266426.3.2測試指標 12210096.3.3測試結果 139422第七章安全性與穩定性 13303987.1數據安全 13123277.1.1數據加密 1333787.1.2訪問控制 13218737.1.3安全審計 13115217.2系統穩定性 13271607.2.1負載均衡 13106057.2.2系統監控 144667.2.3故障排查與修復 1417647.3容災備份 1463047.3.1數據備份 14239417.3.2災難恢復 14188757.3.3備份策略 1463587.3.4備份設備管理 1425343第八章系統部署與維護 14179288.1部署策略 14247208.2維護策略 15280308.3持續優化 1531440第九章項目管理與團隊協作 1665189.1項目進度管理 162249.1.1制定項目計劃 16314879.1.2進度監控與調整 16195169.1.3進度報告 16265339.2風險管理 16159309.2.1風險識別 16321239.2.2風險評估 16323669.2.3風險應對 17267249.3團隊協作 17105629.3.1溝通與協作機制 17232549.3.2職責明確 17225989.3.3激勵與獎勵 1775199.3.4培訓與提升 1731235第十章總結與展望 172962810.1項目總結 172389010.2未來發展展望 181926710.3項目改進方向 18第一章引言1.1項目背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媒體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在數字化、網絡化的背景下,媒體內容的生產、傳播和消費方式發生了深刻變革。為了適應這一變革,媒體企業迫切需要構建一套高效、穩定的內容管理系統,以實現對內容資源的有效整合、管理和利用。我國媒體行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但在內容管理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如內容重復建設、信息孤島、資源利用率低等。為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媒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本項目旨在開發一套適用于媒體行業的內容管理系統。1.2項目目標本項目的主要目標是:(1)構建一套功能完善、易于操作的內容管理系統,實現對媒體內容的統一管理、調度和發布。(2)提高內容資源的利用率,降低內容生產成本,提升媒體企業的運營效率。(3)優化內容生產流程,實現內容創作、審核、發布等環節的協同作業。(4)支持多終端發布,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內容消費需求。1.3項目意義本項目具有以下意義:(1)提升媒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構建內容管理系統,企業可以實現對內容的精細化管理,提高內容質量和傳播效果,增強企業品牌影響力。(2)推動媒體行業轉型升級。本項目將有助于媒體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高行業整體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3)促進信息資源的共享與開放。內容管理系統將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島,促進媒體行業內部及與其他行業的資源共享與交流。(4)提高用戶滿意度。通過多終端發布,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提升用戶滿意度,為媒體企業帶來更多的用戶和市場份額。第二章需求分析2.1功能需求2.1.1內容管理內容管理系統需具備以下基本功能:內容采集:支持從多個來源采集內容,包括網絡、數據庫、文件等。內容審核:對采集到的內容進行審核,保證內容合規、合法。內容編輯:提供文本、圖片、音視頻等多種編輯工具,滿足不同類型內容的編輯需求。內容發布:支持定時發布、批量發布等功能,提高發布效率。內容檢索:提供全文檢索功能,便于快速查找所需內容。2.1.2用戶管理系統應具備以下用戶管理功能:用戶注冊:支持用戶注冊,完善個人信息。用戶權限:根據用戶角色分配不同權限,保證系統安全。用戶行為分析:收集用戶行為數據,為內容推薦和優化提供依據。2.1.3數據管理數據管理功能包括:數據備份:定期對數據進行備份,防止數據丟失。數據恢復:支持數據恢復,保證數據安全。數據統計:對內容、用戶等數據進行統計,為決策提供依據。2.1.4系統管理系統管理功能包括:系統設置:提供系統參數設置,滿足個性化需求。日志管理:記錄系統操作日志,便于故障排查。安全防護:實現系統安全防護,防止惡意攻擊和非法訪問。2.2功能需求2.2.1響應時間系統響應時間應在用戶可接受范圍內,對于常見操作,如內容檢索、用戶登錄等,響應時間不應超過2秒。2.2.2處理能力系統應具備較高的處理能力,滿足大量內容采集、編輯、發布等需求,保證系統穩定運行。2.2.3擴展性系統應具備良好的擴展性,支持分布式部署,便于后續功能升級和擴展。2.2.4容錯能力系統應具備一定的容錯能力,當出現硬件或軟件故障時,能夠快速恢復,減少對業務的影響。2.3用戶需求2.3.1界面需求系統界面應簡潔明了,操作方便,符合用戶使用習慣。同時支持界面自定義,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2.3.2交互需求系統應具備良好的交互設計,包括:操作引導:提供新手引導,幫助用戶快速上手。反饋提示:對用戶的操作進行實時反饋,提高用戶體驗。異常處理:當用戶操作出現異常時,給出明確的錯誤提示。2.3.3安全需求系統應保證用戶數據安全,包括:數據加密:對用戶數據進行加密存儲,防止數據泄露。認證授權:實現用戶認證和權限控制,防止非法訪問。安全防護:采用防火墻、入侵檢測等技術,防止惡意攻擊。第三章系統設計3.1總體架構設計本章節主要闡述媒體行業內容管理系統的總體架構設計,保證系統的高效性、穩定性和可擴展性。3.1.1系統架構概述媒體行業內容管理系統采用分層架構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次:(1)表示層:負責與用戶交互,展示系統功能和數據。(2)業務邏輯層:負責處理業務邏輯,實現系統核心功能。(3)數據訪問層:負責與數據庫進行交互,實現數據的增、刪、改、查等操作。(4)數據庫層:存儲系統所需數據,支持數據持久化。3.1.2技術選型(1)表示層:使用前端框架Vue.js,實現響應式設計和良好的用戶體驗。(2)業務邏輯層和數據訪問層:采用Java語言,基于SpringBoot框架進行開發,實現業務邏輯的解耦和模塊化。(3)數據庫層:使用MySQL數據庫,存儲系統數據。3.2模塊劃分媒體行業內容管理系統根據功能需求,劃分為以下模塊:(1)用戶管理模塊:負責用戶注冊、登錄、權限管理等功能。(2)內容管理模塊:實現內容、審核、發布、刪除等功能。(3)欄目管理模塊:負責欄目的創建、修改、刪除等操作。(4)評論管理模塊:實現評論的發表、刪除、審核等功能。(5)統計分析模塊:對系統數據進行分析,為決策提供支持。(6)系統設置模塊:包括系統參數配置、權限設置等。3.3數據庫設計本章節主要介紹媒體行業內容管理系統的數據庫設計,包括數據表結構、字段定義和關聯關系。3.3.1用戶表(user)字段名數據類型說明idint主鍵,自增usernamevarchar用戶名passwordvarchar密碼rolevarchar用戶角色create_timedatetime創建時間update_timedatetime更新時間3.3.2內容表(content)字段名數據類型說明idint主鍵,自增varchar標題summaryvarchar摘要contenttext正文statusvarchar狀態create_timedatetime創建時間update_timedatetime更新時間3.3.3欄目表(category)字段名數據類型說明idint主鍵,自增namevarchar欄目名稱parent_idint上級欄目IDcreate_timedatetime創建時間update_timedatetime更新時間3.3.4評論表(ment)字段名數據類型說明idint主鍵,自增content_idint內容IDuser_idint用戶IDcontenttext評論內容statusvarchar狀態create_timedatetime創建時間update_timedatetime更新時間3.3.5系統設置表(system_setting)字段名數據類型說明idint主鍵,自增namevarchar設置名稱valuevarchar設置值descriptionvarchar描述create_timedatetime創建時間update_timedatetime更新時間第四章技術選型4.1開發語言與框架在開發媒體行業內容管理系統時,選擇合適的開發語言與框架。針對本項目,我們經過綜合評估,擬采用以下開發語言與框架:后端開發語言:JavaJava作為一種成熟的編程語言,具有跨平臺、穩定性強、易于維護等優點,廣泛應用于企業級應用開發。在后端開發中,Java擁有豐富的庫和框架,能夠滿足本項目在功能、功能和安全性方面的需求。后端開發框架:SpringBootSpringBoot是基于Spring框架的一套開源框架,旨在簡化Spring應用的初始搭建以及開發過程。它通過自動配置、簡化依賴管理等功能,使得開發者可以快速搭建起一個功能完備的后端應用。結合本項目需求,SpringBoot能夠提高開發效率,降低開發成本。4.2數據庫技術數據庫技術是內容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本項目將采用以下數據庫技術:關系型數據庫:MySQLMySQL是一款廣泛應用于企業級應用的開源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它具有高功能、易用性強、穩定性高等特點,能夠滿足本項目在數據存儲、查詢、安全等方面的需求。非關系型數據庫:MongoDBMongoDB是一款文檔型數據庫,具有高功能、可擴展性強、靈活性強等特點。在本項目中,MongoDB主要用于存儲非結構化數據,如文章、圖片等。通過使用MongoDB,可以實現對非結構化數據的高效存儲和快速查詢。4.3前端技術前端技術是用戶與系統交互的界面,本項目將采用以下前端技術:前端框架:Vue.jsVue.js是一款易于上手、功能豐富的前端框架。它具有組件化、雙向數據綁定、虛擬DOM等特點,能夠提高開發效率,提升用戶體驗。在本項目中,Vue.js將用于構建用戶界面,實現與后端服務的交互。前端樣式:BootstrapBootstrap是一款流行的前端樣式框架,它提供了豐富的樣式組件、插件和工具,使得開發者可以快速搭建起一個美觀、易用的界面。結合本項目需求,Bootstrap將用于統一界面風格,提高用戶滿意度。前端構建工具:WebpackWebpack是一款模塊打包工具,它可以將多種前端資源(如HTML、CSS、JavaScript等)打包成一個或多個文件。通過使用Webpack,可以實現對前端資源的優化、壓縮和合并,提高系統功能。在本項目中,Webpack將用于構建和打包前端資源。第五章核心功能開發5.1內容管理模塊內容管理模塊是媒體行業內容管理系統的核心部分,主要負責對內容進行創建、編輯、審核、發布和刪除等操作。以下是內容管理模塊的開發方案:5.1.1內容創建與編輯為用戶提供直觀、易用的內容創建與編輯界面,支持富文本編輯、圖片、視頻嵌入等功能。同時為滿足不同媒體平臺的需求,支持多模態內容輸出,如文章、音頻、視頻等。5.1.2內容審核與發布設立審核機制,對提交的內容進行審核,保證內容合規。審核通過后,可進行發布操作,同時支持定時發布、批量發布等功能。5.1.3內容刪除與回收站為防止誤刪重要內容,系統設立回收站功能,刪除的內容先進入回收站,用戶可以在回收站中恢復或徹底刪除。5.1.4內容檢索與統計提供全文檢索功能,方便用戶快速找到所需內容。同時對內容進行統計,分析內容的熱度、瀏覽量等數據,為用戶提供決策依據。5.2用戶管理模塊用戶管理模塊主要負責對系統用戶進行管理,包括用戶注冊、登錄、信息修改等功能。以下是用戶管理模塊的開發方案:5.2.1用戶注冊與登錄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注冊與登錄方式,支持手機、郵箱等多種注冊方式,并采用加密技術保障用戶信息安全。5.2.2用戶信息管理用戶可以在系統中查看、修改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聯系方式、密碼等。管理員可以對用戶進行管理,如禁言、封號等操作。5.2.3用戶權限管理根據用戶角色,為不同用戶分配不同權限,保證系統安全穩定運行。5.2.4用戶行為分析收集用戶在系統中的行為數據,如登錄頻率、訪問頁面等,分析用戶行為,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5.3權限管理模塊權限管理模塊是保證系統安全的關鍵部分,主要負責對系統資源進行權限控制。以下是權限管理模塊的開發方案:5.3.1資源權限控制對系統中的資源進行分類,如文章、圖片、視頻等,為不同資源設置不同的權限,保證資源安全。5.3.2用戶角色權限管理為不同角色分配不同權限,如管理員、編輯、審核員等。管理員可以修改角色權限,以滿足不同業務需求。5.3.3用戶組權限管理允許管理員創建用戶組,并為用戶組分配權限。用戶加入用戶組后,將繼承用戶組的權限。5.3.4權限審計與日志記錄用戶操作日志,便于管理員審計權限使用情況。同時提供權限審計功能,分析系統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進行調整。第六章系統實現與測試6.1系統實現6.1.1開發環境在系統開發階段,我們選擇了以下開發環境:(1)操作系統:WindowsServer2019(2)數據庫:MySQL8.0(3)編程語言:Java(4)開發框架:SpringBootMyBatis(5)前端框架:Vue.jsElementUI6.1.2系統架構本內容管理系統采用了前后端分離的架構,前端負責展示與交互,后端負責數據處理與業務邏輯。具體架構如下:(1)前端:采用Vue.js框架進行開發,通過ElementUI組件庫實現界面布局,與后端通過HTTP請求進行數據交互。(2)后端:采用SpringBoot框架進行開發,整合MyBatis作為數據訪問層,通過MySQL數據庫存儲數據。6.1.3系統功能實現根據需求分析,本系統實現了以下功能:(1)用戶管理:包括用戶注冊、登錄、修改密碼、找回密碼等功能。(2)內容管理:包括內容發布、編輯、刪除、審核等功能。(3)欄目管理:包括欄目創建、編輯、刪除等功能。(4)標簽管理:包括標簽創建、編輯、刪除等功能。(5)文件管理:包括文件、刪除等功能。(6)系統設置:包括系統參數設置、權限管理等功能。6.2功能測試6.2.1測試方法為了保證系統功能的正確性和穩定性,我們對系統進行了功能測試。測試方法包括:(1)單元測試:針對每個模塊進行獨立測試,保證模塊功能正確。(2)集成測試:將各個模塊整合在一起,進行整體測試,保證系統各部分協同工作。(3)系統測試:對整個系統進行測試,驗證系統功能的完整性。6.2.2測試用例針對系統功能,我們設計了以下測試用例:(1)用戶管理測試用例:包括注冊、登錄、修改密碼、找回密碼等場景。(2)內容管理測試用例:包括內容發布、編輯、刪除、審核等場景。(3)欄目管理測試用例:包括欄目創建、編輯、刪除等場景。(4)標簽管理測試用例:包括標簽創建、編輯、刪除等場景。(5)文件管理測試用例:包括文件、刪除等場景。(6)系統設置測試用例:包括系統參數設置、權限管理等場景。6.3功能測試6.3.1測試工具為了評估系統的功能,我們采用了以下功能測試工具:(1)ApacheJMeter:一款開源的功能測試工具,用于模擬大量用戶并發訪問系統。(2)MySQLWorkbench:一款數據庫管理工具,用于監控數據庫功能。6.3.2測試指標本次功能測試主要關注以下指標:(1)響應時間:從用戶發起請求到系統返回響應的時間。(2)吞吐量:單位時間內系統處理的請求數量。(3)并發用戶數:同時訪問系統的用戶數量。6.3.3測試結果通過功能測試,我們得到了以下結果:(1)響應時間:在正常負載下,系統響應時間均在1秒以內,滿足用戶使用需求。(2)吞吐量:在模擬1000個并發用戶時,系統吞吐量達到1000次/秒,滿足業務需求。(3)并發用戶數:在模擬1000個并發用戶時,系統穩定運行,無異常情況。通過以上測試,本內容管理系統在功能與功能方面均達到了預期目標。第七章安全性與穩定性7.1數據安全7.1.1數據加密為保證媒體行業內容管理系統中數據的安全,我們采用了高級加密標準(AES)對存儲和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通過使用密鑰管理系統,對密鑰進行嚴格管理和定期更換,從而有效防止數據泄露和非法訪問。7.1.2訪問控制系統采用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RBAC)機制,為不同角色的用戶分配相應權限。通過對用戶身份的驗證和權限的審核,保證合法用戶才能訪問系統資源,降低數據泄露的風險。7.1.3安全審計系統具備安全審計功能,對用戶操作進行實時監控和記錄。一旦發覺異常行為,系統將自動觸發報警,通知管理員及時處理。同時審計日志可用于后續的安全分析和問題排查。7.2系統穩定性7.2.1負載均衡為提高系統穩定性,我們采用了負載均衡技術。通過將用戶請求分發到多個服務器,實現服務器資源的合理分配,避免單點故障,保證系統在高并發場景下的穩定運行。7.2.2系統監控系統具備全面的監控功能,包括服務器功能、網絡流量、數據庫狀態等。通過實時監控,管理員可以及時發覺系統異常,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修復,保證系統穩定運行。7.2.3故障排查與修復系統提供了故障排查和修復功能。當系統出現故障時,管理員可以通過日志分析、功能數據等方式,快速定位問題原因,并進行修復。系統還支持自動重啟和恢復功能,降低故障對系統穩定性的影響。7.3容災備份7.3.1數據備份為保障數據安全,系統采用定期備份和實時備份相結合的方式。定期備份將數據備份到本地存儲設備,實時備份則將數據同步到遠程存儲設備。在數據丟失或損壞的情況下,可快速恢復數據。7.3.2災難恢復系統具備災難恢復能力。在發生硬件故障、網絡故障等災難性事件時,管理員可啟動災難恢復流程,將系統切換到備份服務器,保證業務的持續運行。7.3.3備份策略系統支持多種備份策略,包括完全備份、增量備份和差異備份。管理員可根據業務需求,靈活選擇備份策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7.3.4備份設備管理系統支持備份設備的集中管理,管理員可對備份設備進行統一配置、監控和維護。通過定期檢查備份設備的運行狀態,保證備份任務的順利完成。第八章系統部署與維護8.1部署策略系統部署是保證內容管理系統順利投入運行的關鍵環節。以下是本項目的部署策略:(1)部署前準備:在部署前,需對系統硬件、軟件及網絡環境進行詳細檢查,保證符合系統運行的基本要求。同時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熟練掌握系統操作和維護技能。(2)分階段部署:根據實際需求,將系統部署分為多個階段,逐步實施。每個階段完成后,進行功能測試和功能優化,保證系統穩定可靠。(3)數據遷移:針對現有業務數據,制定詳細的數據遷移方案,保證數據在遷移過程中完整、準確。(4)系統切換:在部署過程中,采用漸進式切換方式,逐步將現有業務系統切換到新系統。切換過程中,保證業務連續性和數據一致性。(5)部署驗證:在系統部署完成后,進行全面的部署驗證,包括功能測試、功能測試、安全測試等,保證系統滿足業務需求。8.2維護策略系統維護是保證內容管理系統長期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以下是本項目的維護策略:(1)定期檢查:定期對系統硬件、軟件及網絡環境進行檢查,發覺潛在問題及時處理。(2)故障處理:建立完善的故障處理機制,對系統出現的故障進行快速響應和處理。(3)備份與恢復:制定數據備份策略,定期對業務數據進行備份,保證數據安全。同時制定數據恢復方案,應對突發情況。(4)系統升級:根據業務發展需求,定期對系統進行升級,優化功能、提高功能。(5)用戶培訓與支持:為用戶提供持續的技術培訓和支持,保證用戶熟練掌握系統操作,提高系統使用效果。8.3持續優化在系統部署與維護過程中,持續優化是提高系統功能和用戶體驗的關鍵。以下是本項目的持續優化措施:(1)功能優化:通過調整系統配置、優化數據庫設計等手段,提高系統運行效率。(2)功能優化:根據用戶反饋和業務發展需求,不斷優化系統功能,提高用戶滿意度。(3)安全優化:加強系統安全防護,定期進行安全檢查,保證系統安全可靠。(4)用戶體驗優化:關注用戶使用過程中的痛點,不斷優化界面設計、操作流程等,提升用戶體驗。(5)技術支持與更新:跟蹤業界最新技術動態,及時更新系統技術支持,保持系統技術領先地位。第九章項目管理與團隊協作9.1項目進度管理項目進度管理是保證項目按照預定計劃順利進行的關鍵環節。以下是本項目進度管理的具體措施:9.1.1制定項目計劃項目啟動階段,項目團隊應制定詳細的項目計劃,包括項目目標、任務分解、時間節點、資源分配等。項目計劃需經過團隊成員的共同討論,保證各成員對項目進度有清晰的認識。9.1.2進度監控與調整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項目團隊需定期對項目進度進行監控,以保證項目按計劃進行。如發覺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存在偏差,應及時調整,保證項目整體進度不受影響。9.1.3進度報告項目團隊應定期向項目管理層匯報項目進度,包括已完成的工作、正在進行的工作以及可能影響項目進度的問題。進度報告應簡潔明了,便于管理層及時了解項目情況。9.2風險管理風險管理是項目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以下是本項目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9.2.1風險識別項目團隊需在項目啟動階段對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識別,包括技術風險、人員風險、市場風險等。風險識別應全面、深入,保證項目團隊能夠提前預測并應對潛在風險。9.2.2風險評估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評估,分析其對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