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文背誦與理解能力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不屬于文言文句式的是:
A.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B.吾聞君子之學也,親其親,仁也。
C.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
D.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2.下列詞語中,字形、字義完全正確的是:
A.焚膏繼晷
B.驚濤駭浪
C.恰如其分
D.雞犬升天
3.下列句子中,使用“之”字意義相同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江之水,清且漣漪
C.之死矢靡二
D.君子之交淡如水
4.下列句子中,用詞不當的是:
A.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B.紙上談兵
C.畫蛇添足
D.胸有成竹
5.下列句子中,使用“而”字意義相同的是:
A.君子成人之美
B.雖有嘉肴,弗食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6.下列句子中,使用“以”字意義相同的是:
A.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B.以其善戰,故能勝敵
C.以其無禮于晉,故不往
D.以其善戰,故能守
7.下列句子中,使用“于”字意義相同的是:
A.雖有嘉肴,弗食
B.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C.君子之交淡如水
D.雖有嘉肴,弗食
8.下列句子中,使用“其”字意義相同的是:
A.君子成人之美
B.雖有嘉肴,弗食
C.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D.君子之交淡如水
9.下列句子中,使用“其”字意義相同的是:
A.君子成人之美
B.雖有嘉肴,弗食
C.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D.君子之交淡如水
10.下列句子中,使用“之”字意義相同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江之水,清且漣漪
C.之死矢靡二
D.君子之交淡如水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下列詞語中,屬于成語的是:
A.焚膏繼晷
B.驚濤駭浪
C.恰如其分
D.雞犬升天
2.下列句子中,使用“之”字意義相同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B.江之水,清且漣漪
C.之死矢靡二
D.君子之交淡如水
3.下列句子中,使用“以”字意義相同的是:
A.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B.以其善戰,故能勝敵
C.以其無禮于晉,故不往
D.以其善戰,故能守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于”字意義相同的是:
A.雖有嘉肴,弗食
B.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C.君子之交淡如水
D.雖有嘉肴,弗食
5.下列句子中,使用“其”字意義相同的是:
A.君子成人之美
B.雖有嘉肴,弗食
C.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D.君子之交淡如水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之”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以作代詞,也可以作助詞。()
2.“以”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以作連詞,也可以作介詞。()
3.“于”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以作介詞,也可以作連詞。()
4.“其”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以作代詞,也可以作助詞。()
5.“之”字在文言文中,既可以作代詞,也可以作助詞。()
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25分)
1.題目:請簡述文言文中“之”字的不同用法及其在句子中的具體體現。
答案:文言文中的“之”字有多種用法,主要包括代詞、助詞和結構助詞等。作為代詞時,可以指代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如“吾友之才,天下無雙”;作為助詞時,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孔子之學,博大精深”;作為結構助詞時,用于表示所屬關系,如“吾家之書,不可不讀”。
2.題目:請舉例說明文言文中“以”字作為連詞和介詞的用法。
答案:作為連詞時,“以”字表示原因、目的或結果,如“以德服人,以力服人,皆非長久之計”;作為介詞時,“以”字表示工具、方式或憑借,如“以文會友,以武服人”。
3.題目:請分析文言文中“于”字作為介詞和連詞的用法差異。
答案:“于”字作為介詞時,表示時間、地點、范圍等,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作為連詞時,用于表示比較或轉折,如“吾欲與汝同往,而汝不欲,于是獨往”。
4.題目:請簡述文言文中成語的構成特點及其在文中的運用。
答案:文言文成語通常由四個字組成,具有簡潔、形象、寓意深刻的特點。在文中運用成語可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如“畫龍點睛”、“指鹿為馬”等成語,常用于表達深刻的道理或形象生動的描繪。
5.題目:請舉例說明文言文中如何通過詞類活用來豐富句子的表達。
答案:文言文中詞類活用是一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如名詞活用為動詞,動詞活用為名詞等。例如,“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中“兵”本為名詞,在此句中活用為動詞,表示用兵之道。
五、論述題
題目:論述古文背誦與理解能力在專升本大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及其培養方法。
答案:古文背誦與理解能力在專升本大學語文學習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首先,古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通過背誦古文,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和體會中華文化的精髓,增強文化自信。其次,古文背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語感,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培養古文背誦與理解能力的方法如下:
1.加強古文閱讀。通過廣泛閱讀古代文學作品,積累豐富的詞匯和表達方式,提高對古文的理解能力。
2.注重背誦。背誦是提高古文背誦與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反復背誦,加深對古文內容的記憶,同時培養語感和節奏感。
3.理解性背誦。在背誦過程中,要注重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情感和主旨,避免死記硬背。
4.分析與總結。在背誦的基礎上,對古文進行深入分析,總結其寫作手法、表達技巧和思想內涵,提高鑒賞能力。
5.拓展課外閱讀。通過閱讀相關的古文資料,如注釋、譯文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文。
6.加強寫作訓練。將古文中的優秀表達方式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提高寫作水平。
7.參與討論與交流。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討論,與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共同提高古文背誦與理解能力。
試卷答案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D
解析思路:選項A、B、C均為文言文中的常見句式,而選項D為現代漢語的句式,因此選D。
2.A
解析思路:選項A“焚膏繼晷”意為勤奮學習;選項B“驚濤駭浪”意為險惡的環境;選項C“恰如其分”意為恰當;選項D“雞犬升天”意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選項A字形、字義均正確。
3.B
解析思路:選項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的“之”指代“人”;選項B“江之水,清且漣漪”中的“之”指代“江水”;選項C“之死矢靡二”中的“之”指代“我”;選項D“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選項B用法與題干相同。
4.D
解析思路:選項A“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意為后來居上;選項B“紙上談兵”意為空談理論;選項C“畫蛇添足”意為多此一舉;選項D“胸有成竹”意為心中有數。選項D用詞不當,應為“胸有成竹”。
5.A
解析思路:選項A“君子成人之美”中的“而”表示并列;選項B“雖有嘉肴,弗食”中的“而”表示轉折;選項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的“而”用于連接并列成分;選項D“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中的“而”表示因果。選項A用法與題干相同。
6.A
解析思路:選項A“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中的“以”表示原因;選項B“以其善戰,故能勝敵”中的“以”表示原因;選項C“以其無禮于晉,故不往”中的“以”表示原因;選項D“以其善戰,故能守”中的“以”表示原因。選項A用法與題干相同。
7.B
解析思路:選項A“雖有嘉肴,弗食”中的“于”表示轉折;選項B“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中的“于”表示條件;選項C“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于”表示比較;選項D“雖有嘉肴,弗食”中的“于”表示轉折。選項B用法與題干相同。
8.C
解析思路:選項A“君子成人之美”中的“其”指代“人”;選項B“雖有嘉肴,弗食”中的“其”指代“嘉肴”;選項C“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中的“其”指代“水”;選項D“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其”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選項C用法與題干相同。
9.C
解析思路:選項A“君子成人之美”中的“其”指代“人”;選項B“雖有嘉肴,弗食”中的“其”指代“嘉肴”;選項C“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中的“其”指代“水”;選項D“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其”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選項C用法與題干相同。
10.A
解析思路:選項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的“之”指代“人”;選項B“江之水,清且漣漪”中的“之”指代“江水”;選項C“之死矢靡二”中的“之”指代“我”;選項D“君子之交淡如水”中的“之”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選項A用法與題干相同。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ABCD
解析思路:選項A、B、C、D均為成語,符合題干要求。
2.ABCD
解析思路:選項A、B、C、D均為“之”字的不同用法,符合題干要求。
3.ABCD
解析思路:選項A、B、C、D均為“以”字的不同用法,符合題干要求。
4.ABCD
解析思路:選項A、B、C、D均為“于”字的不同用法,符合題干要求。
5.ABCD
解析思路:選項A、B、C、D均為“其”字的不同用法,符合題干要求。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一級建造師之一建建設工程經濟題庫附答案(基礎題)
- 2025年租賃預訂合同協議范本
- 線路建設維護方案范本
- 農田水溝包工合同樣本
- 公司酒類銷售合同樣本
- 外墻廣告鏟除方案范本
- 鋼骨架輕墻板施工方案
- 蚌埠污水池施工方案
- 鄉鎮糧油購銷合同樣本
- 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路徑計劃
- 2025年4月日歷表(含農歷-周數-方便記事備忘)
- 2024年高三班主任畢業評語15篇
- 2025年中國稀土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photoshop圖形圖像處理-中國院子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青島西海岸新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 道路勘測設計-平縱線形組合設83課件講解
- 設施農業課件
- 中國建筑校招二輪測試題庫
- 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河南省選拔賽-3D數字游戲藝術項目-樣題
- 《職場溝通技巧》(第三版)課件全套 陶莉 項目1-9 有效溝通基本功 - 有效溝通綜合實訓
- 2024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詳細解讀課件
- DB34T4912-2024二手新能源汽車鑒定評估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