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耀華實驗學校國際班高三下學期二輪階段性檢測試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耀華實驗學校國際班高三下學期二輪階段性檢測試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耀華實驗學校國際班高三下學期二輪階段性檢測試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耀華實驗學校國際班高三下學期二輪階段性檢測試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耀華實驗學校國際班高三下學期二輪階段性檢測試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耀華實驗學校國際班高三下學期二輪階段性檢測試題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為1933—1939年美國參加罷工的工人人數及其所占全國工人總數比重的統計表。對表中變化趨勢解讀正確的是,美國年份1933193419351936193719381939人數(萬)11714711278.918868117比重(%)6.37.25.23.17.22.83.5A.國家干預經濟取得成效 B.階級矛盾十分尖銳C.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D.貧富差距逐步擴大2.明清《江寧府志》載:“機戶不得逾百張,張納稅當五十金,織造批準造冊,給文憑然后敢織。”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因素是A.明清工商皆本思想嚴重泛濫 B.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宏觀指導C.為限制西方殖民而閉關鎖國 D.資本主義萌芽侵蝕傳統經濟3.唐太宗在吸收前人“明主治吏不治民”思想的同時,認識到以法管官才是治國之本,因此提出“以法治吏”的思想,明確“二風十愆”的罪名,從作風上、道德上、政治上約束官員。這表明唐代A.監察制度的發展完善 B.官員選拔以德行為先C.外儒內法的治國方式 D.重視傳統的民本思想4.圖1和圖2分別為1970年和2010年世界主要國家日煉油能力分布示意圖。從圖1到圖2的變化,反映了當今世界A.國際霸權的轉移 B.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C.生產社會化加劇 D.石油資源分布的差異5.宋代以來,民間相傳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河南省密縣打虎亭一號漢墓出土了一塊豆腐作坊石刻(如下圖),其中表現了浸豆、磨豆、過濾、點漿和鎮壓成形等生產工序。對此解讀合理的是A.豆腐確實為淮南王劉安所發明 B.民間傳說具有一定的史學價值C.豆制品是漢代民間的主要食物 D.石刻成為技術推廣的重要手段6.西周中后期,土地買賣和轉讓的現象開始出現,只是這一時期土地在進行轉讓時還要經過必要的程序,以示此為天子所允許的行為。由此可知當時A.小農經濟開始形成 B.王室地位下降C.土地私有成為主流 D.諸侯爭霸激烈7.美聯社曾經報道,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國人聚集在蘇聯駐美大使館門前,要求移民蘇聯。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包括:A.蘇聯出臺政策吸引美國人去投資 B.人們對資本主義制度產生懷疑C.蘇聯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成就 D.這一時期的美國工人大量失業8.據文獻記載,遠古時期天地相通、民神雜糅,人人皆可通過占卜祭祀溝通天神。五帝之一的顓頊“絕地天通”,把溝通神靈、祭祀天地的特權統歸于專職巫師,其他人不能參與。這一變化A.推動了早期國家的形成 B.成為了階級分化的源頭C.導致了神權王權的分離 D.促成了專制統治的建立9.蘇軾任杭州知州時,當地發生瘟疫,他創建“安樂坊”收治病人,聞說三年醫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認,繼而買田收租、以租金維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來,朝廷在各地設置“安濟坊”,專為窮人治病。據此可知當時A.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權 B.確立了中醫臨床學的基礎C.政府重視對民眾的醫療救助 D.土地兼并的現象十分嚴重10.周滅商后,周公在總結商朝滅亡的教訓時提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天命靡常”。這一思想A.鞏固了西周的封建統治 B.符合先秦儒學的追求C.具有重天命、輕人事的特點 D.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礎11.俾斯麥認為,1871年憲法是一個同時包含有聯邦和邦聯因素的混合物。并表示一個聯邦議會而非內閣因而將行使中央權力。這表明當時徳國A.地方邦國的權力過大 B.未能完全實現統一C.聯邦議會行使行政權 D.經濟發展水平落后12.如圖為敦煌第61窟的唐代壁畫《耕獲圖》,壁畫題記的大意是:只要人們信仰佛教,不須勤苦耕種,就能過上幸福生活。結合圖片和題記可以得出的正確認識是A.佛教已經成為麻痹民眾工具 B.唐代農業注重精耕細作C.只有勤勞耕作才會有好收成 D.當時生產工具較為先進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李廣(?——前119年),隴西人。文帝時,匈奴進擾蕭關,李廣“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景帝三年,吳楚七國叛亂,李廣率部討伐吳楚軍,奪得敵軍戰旗,“顯功名昌邑下”。李廣駐守上郡時,曾率近百輕騎與匈奴數千騎遭遇,他布疑兵,進到離匈奴二里才止步。匈奴“見廣,以為誘騎,皆驚”,雙方對峙至夜半,“胡皆引兵而去”。后李廣轉為邊境多郡做太守,“皆以力戰為名”,匈奴稱呼他為“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李廣待人寬厚和氣不苛刻,治軍及其簡單省事,“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士卒自主快樂,“咸樂為之死”。武帝時,隨衛青出擊匈奴,因迷路失期被追責,自認“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終廣之身,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無余財”。——摘編自《史記》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李廣的歷史貢獻。(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描述李廣的英雄形象。14.(20分)藝術作品中的歷史圖是法國畫家大衛于1787年創作的油畫《蘇格拉底之死》,描繪了為堅持自由和真理而死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許多藝術史家認為,對大衛作品的解讀,往往被賦予現代政治的含義。問題(1)結合圖片信息及所學知識,解讀該作品的現代政治含義。(2)你如何理解該作品的歷史價值。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表格數據反映了美國參加罷工的工人占全國工人總數比重總體呈下降趨勢。依據羅斯福新政可知,羅斯福通過國家干預經濟的發展手段減緩了階級矛盾,意味著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A正確;表格數據反映了階級矛盾稍有減緩,B錯誤;但從罷工人數所占比例不能反映其政治制度的完善,C錯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美國的貧富差距的變化,D錯誤。故選A。2、D【解析】

材料信息“機戶不得逾百張,張納稅當五十金,織造批準造冊,給文憑然后敢織”體現了明清政府對紡織業的限制。依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因為紡織業中出現的資本主義萌芽嚴重沖擊了傳統經濟,故D正確;A項不符合史實,明清重農抑商思想依然是主導;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宏觀指導指的是宏觀調控,不符合明清史實,故B錯誤;材料信息和閉關鎖國無關,故C錯誤。3、A【解析】

依據材料“從作風上、道德上、政治上約束官員”并結合唐代的制度可知,為了保證自己的統治,唐太宗對唐代的監察制度進行了發展完善。A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對官員的監督,而不是選拔,B錯誤;材料只體現了采用法家思想對官員進行監督,未體現儒家的治國方式,C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對官員的監督,重視民本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D錯誤。故選A。4、B【解析】

1970年和2010年世界主要國家日煉油能力格局的變化,特別是中、俄和第三世界國家日煉油能力的提高,說明了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B項正確;世界主要國家日煉油能力的變化,與國際霸權的轉移無關,不能體現生產的社會化,AC兩項錯誤;世界主要國家日煉油能力的分布與石油資源的地理分布不同,D項錯誤。5、B【解析】

漢墓出土的豆腐作坊石刻,證明了豆腐在漢代就已經被發明,這說明“民間相傳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民間傳說具有一定的史學價值,故B正確;但漢墓中沒有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的證據,故A錯誤;出土的史料無法說明豆制品是否為漢代民間的主要食物,故C錯誤;石刻成為技術推廣的重要手段不是材料主旨,故D項錯誤。6、B【解析】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土地買賣和轉讓實際是對井田制的破壞,說明了周王室的權力和地位的下降,故B正確;小農經濟開始形成于春秋戰國時期,故A錯誤;材料沒有體現土地私有制成為主流,并且不符合史實,故C錯誤;材料未體現諸侯爭霸,故D錯誤。7、A【解析】

1928年新經濟政策逐漸被取消,便開始走上了斯大林模式的道路,沒有大量引進外國投資的現象,所以當時美國人到蘇聯去不是為了投資,而是因為1929年美國的經濟危機,為了找工作,A符合題意,答案為A;當時美國人主要是為了找工作,同時蘇聯經濟建設成就使人們很容易就認識到,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故而對美國的資本主義產生了一些懷疑,B不符合題意,排除;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吸引了美國的失業工人,這也是他們出現向蘇聯移民潮流的重要原因,CD不符合題意,排除。8、A【解析】

由“人人皆可通過占卜祭祀溝通天神”到“溝通神靈、祭祀天地的特權統歸于專職巫師”可知,貴族壟斷神權推動了早期國家的形成,A項正確;階級分化的源頭是生產力的發展,不是神權和祭祀的出現,B項錯誤;材料中的現象促使王權與神權的結合而非分離,C項錯誤;少數人控制神權的遠古時期并未建立起專制統治,D項錯誤。9、C【解析】

材料“朝廷在各地設置“安濟坊”,專為窮人治病”體現的是政府對民眾醫療的救助,C正確;宋朝時期的地方政府權力較小,A排除;《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臨床學的基礎,B排除;材料與土地兼并無關,D排除。故選C。10、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周公“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與先秦儒家“德治”“輕徭薄賦”的“保民”思想的內涵基本一致,故選B項;A項錯在“封建統治”,排除;材料認為只有實行德政,關愛百姓,才能得到天的估助,統治才能延續,實際上重于人事而虛于天命,故C項錯誤;分封制賴以存在的基礎是井田制的建立以及王權的鞏固、國家機器的強化,故D項錯誤。故選B。11、A【解析】

“1871年憲法是一個同時包含有聯邦和邦聯因素的混合物。并表示一個聯邦議會而非內閣因而將行使中央權力”表明德國地方邦國的權力過大,故A正確;德國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國家的統一,故B錯誤;CD材料未體現,排除。12、C【解析】

圖片反映了當時的農民從犁地、收割到打場,直至顆粒歸倉的農耕狀況,每個過程都有勞動人民的參與,表明只有勤勞耕作才會有好收成。C正確;題記內容明顯與現實相違背,其做法只是為了宣傳佛教思想,不能反映佛教對人民的麻痹,A錯誤;材料反映的是勤勞耕作的結果,重視精耕細作不符合材料主旨,B錯誤;材料中只涉及中國人民,沒有對比其他地區,不能得出工具較為先進的結論,D錯誤。故選C。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貢獻:抗擊匈奴侵擾,緩解漢朝北部邊患;平定七國之亂,維護國家統一;長期駐守邊疆,保衛人民生產生活。(2)形象:精于騎射;作戰勇猛;足智多謀;寬厚仁義;治軍有方;勇于擔當;為官清廉。【解析】

(1)貢獻:根據材料“李廣轉為邊境多郡做太守,‘皆以力戰為名’,匈奴稱呼他為‘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可知,李廣抗擊匈奴侵擾,緩解漢朝北部邊患;根據材料“景帝三年,吳楚七國叛亂,李廣率部討伐吳楚軍,奪得敵軍戰旗”可知,李廣平定七國之亂,維護國家統一;根據材料可知,李廣長期駐守邊疆,“匈奴稱呼他為‘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保衛人民生產生活。(2)形象:根據材料“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可得,精于騎射;根據材料“李廣率部討伐吳楚軍,奪得敵軍戰旗”可知,李廣作戰勇猛;根據材料“布疑兵,進到離匈奴二里才止步。匈奴‘見廣,以為誘騎,皆驚’”可知,李廣足智多謀;根據材料“李廣待人寬厚和氣不苛刻,治軍及其簡單省事”可知,李廣寬厚仁義;根據材料“士卒自主快樂,‘咸樂為之死’”可知,李廣治軍有方;根據材料“武帝時,隨衛青出擊匈奴,因迷路失期被追責,自認‘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可知,李廣勇于擔當;根據材料“終廣之身,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無余財”可知,李廣為官清廉。14、(1)圖片中蘇格拉底慷慨陳詞宣揚真理不懼死亡,聽者或被其感染或為其即將赴死傷痛不已,作者力圖宣揚一種自由高于一切的精神,這與法國當時政治腐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