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標準:從人類文明發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認識中華文化的世界意義。中國文化發生過三次歷史性融合。
漢代學者對先秦文化進行了整理和發揮,這屬于本土文化內部的綜合提升。這是中國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國文化與佛教文化的融合,屬于東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隨著佛教文化的滲入,特別是唐代玄奘大師從印度帶回佛教經典,開辟了傳統秦漢文化與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時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國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學,并對宋代理學和明代心學以深刻影響。……
明代中期以來,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在傳播西方宗教的同時,也帶來了某些科學工藝。這是中國文化第三次融合的開始?!幾岳盍加瘛缎挛幕钠鹪础放c西方文化的融合——促進思想啟蒙和經世之學與佛教文化的融合——深刻影響宋明理學本土文化內部的融合——董仲舒新儒學(雜糅各家)(一)佛教的本土化與傳播一、中華文化在交流中發展1.傳入過程:兩漢之際佛教傳入魏晉時佛教日趨興盛,與儒、道融合,漸趨本土化隋唐時期禪宗成為主流,完成本土化宋明理學以儒學為核心,兼容佛道佛教融合為中華文化一部分春日過上天竺朱熹竺國古招提,飛甍碧瓦齊。林深忘日午,山迥覺天低。琪樹殊方色,珍禽別院啼。沙門有文暢,啜茗漫留題?!B興十八年(杭州)(一)佛教的本土化與傳播1.傳入過程:結合所學,分析佛教的傳入從哪些方面影響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雪竇山彌勒大佛宗教信仰、哲學觀念、邏輯思維(一)佛教的本土化與傳播2.傳入影響:(1)積極“禪則一悟之后,萬法皆空,棒喝怒呵,無非至理;詩則一悟之后萬象冥會,呻吟咳唾,動觸天真?!薄久鳌亢鷳朐u嚴羽“妙悟說”與佛教有關的成語無事不登三寶殿不看僧面看佛面天上天下,惟我獨尊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夢幻泡影皆大歡喜現身說法半路出家天女散花味同嚼蠟語言詞匯、文學藝術、禮儀習俗注重境界的表達結合所學,分析佛教的傳入從哪些方面影響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南宋四明佛《釋迦佛圖》南宋陸信忠《釋迦涅槃圖》繪畫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蓮瓣或蓮花紋被廣泛運用于器物裝飾。在佛教藝術中,蓮花代表"凈土",寓意吉祥,象征"自性清凈"。蓮瓣紋是南北朝瓷器最重要、最具時代特征的標志。青瓷蓮花尊雕刻結合所學,分析佛教的傳入從哪些方面影響了中華文化的發展?2.傳入影響:(1)積極:對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邏輯思維、語言詞匯、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刻影響。(2)消極:材料:佛教認為現實的一切都是“苦”的,即“苦海無邊”,造成苦難的原因不是統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不是吃人的社會,而是“業”,提出超脫苦難的辦法是忍耐、修行,以便達到“涅樂”境界。佛教這一套說明苦難和解決苦難的學說完全掩蓋了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的本質,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鴉片作用……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中國封建統治者所樂于接受和利用的?!~洵灶:《佛教在中國古代得以傳播的原因》①佛教文化宣揚因果輪回、消極避世;②影響農業生產和國家財政收入;③沖擊封建正統思想和倫理,不利于社會穩定。(二)西學東漸一、中華文化在交流中發展1、明末清初③《幾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學著作相繼被譯介到中國。(1)明末:◎徐光啟◎《幾何原本》利瑪竇制定了適應中國社會文化的傳教策略,使西學在中國傳播成為可能◎《泰西水法》①意大利人利瑪竇等帶來天文、地理、數學等方面的新知識。◎利瑪竇②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張以開放的胸懷會通中西文化?!颉掇r政全書》2、清初:①17世紀,清政府任命來自歐洲的湯若望、南懷仁等人主持欽天監工作,并招攬數學、醫學、天文等方面的人才來到中國。◎湯若望、南懷仁結合材料與所學分析早期西學東漸的歷史背景、特點和影響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確切的講應該是指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主要涉及天文、歷法、物理等應用科學技術。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利瑪竇等耶穌會士先后進入中國,他們學習中國文化,采取適合中國習俗的傳教方式;他們相當一部分人精通天文歷法、炮術等知識,而這又是崇禎、康熙等皇帝所賞識并需要的。與此同時,徐光啟、李之藻等知識分子不僅推動西學的廣泛傳播,而且翻譯了大量的西學典籍?!幾孕煜戎睹髂┣宄跷鲗W東漸成因淺析》①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推動;②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影響;③歐洲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④傳教士推動;⑤皇帝的支持;⑥有識之士推廣。
明末清初,一批來華耶穌會會士由于精通中國文化而獲得高官的賞識,其中最有名的是利瑪竇,他們脫下僧袍,換了儒服,通過與儒家學者們談天、辨論,用三棱鏡、自鳴鐘和地理知識來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湯若望精通天文,后來他在滿清官廷擔任過欽天監監正的職務。耶穌會會士們將大約7000種西文圖書帶到了北京。17世紀時會士與中國學者合譯出了大約380種著作,這些書多為神學著作,但也有一些涉及天文、數學、地理、醫藥、氣象、機械、解剖學、動物學、邏輯以及歐洲政治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論文和專著?!M正清《東亞:傳統與變遷》積極:①引入西方的某些自然科學技術,豐富了中國的傳統科技;②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與融合;③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局限:傳播范圍有限,在思想上基本沒有受到影響,沒有使中國社會產生根本性變革。(2)影響(1)特點①以傳教士為主體;②以傳教為主要目的;③局限于士大夫階層;④以科學技術為主;⑤適應性調整策略。結合材料與所學分析早期西學東漸的歷史背景、特點和影響(二)西學東漸2、晚清民初(近代以來)(1)開眼看世界——地主階級抵抗派林則徐、魏源、徐繼畬,主張學習西方,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蛄謩t徐《四洲志》◎徐繼畬《瀛寰志略》◎魏源《海國圖志》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長技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2)洋務運動時期——地主階級洋務派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奕?張之洞(1)設學校建譯書機構(2)辦學堂派留學生(二)西學東漸2、晚清民初(近代以來)(3)維新變法時期——資產階級改良派伸民權、設議院(4)辛亥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派三民主義實行君主立憲制實行民主共和制(5)新文化運動時期——資產階級激進派(6)五四運動時期——無產階級前期:①思想革命:核心:提倡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②文學革命: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后期: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大大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對比明末清初和近代以來的西學東漸的不同明末清初近代以來背景內容主體目的影響作用國力較強的情況下主動進行的在中國落后于西方被迫向西方學習主要是自然科學內容廣泛,涉及器物、制度、思想等多個方面以西方傳教士為主以中國知識分子為主體與中國士大夫進行合作,反映了向中國傳播基督教的目的救亡圖存前者社會影響小;文化上東西雙向交流(西學東漸與中學西傳)西學傳播途徑廣泛,社會影響大;促進了中國社會轉型。(唐朝時期)高麗、百濟、新羅等,亦遣派子弟請入國子學隨名儒曉習經籍。由于新羅等在各方面都受到唐朝文化的影響,西方漢學家常視之為唐朝的微型翻版。在19世紀西方影響傳入之前,東亞諸國形成以中國文化為軸心的“東亞文化圈”。——王家范《大學中國史》二、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一)對亞洲:東亞文化圈的形成二、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一)對亞洲:東亞文化圈的形成1、BC4——3C,漢字已傳入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和東南亞下列圖片中文字出現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作用?15世紀朝鮮王朝世宗大王遣人完成《訓民正音》,創造朝鮮諺文。推動當地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一)對亞洲:東亞文化圈的形成2、3-5世紀(漢-南北朝)儒學在東亞和東南亞流行,隋唐以后,朝鮮日本等國各級學校把儒學經典作為教科書,儒學成為官學◎成均館(朝鮮):講授儒學,供奉孔子。(一)對亞洲:東亞文化圈的形成3、大約在4世紀以后,佛教經中國傳入朝鮮、日本等國,各國佛教得到發展。公元742年(唐天寶元年),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先后6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在754年到達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一)對亞洲:東亞文化圈的形成4、古代朝鮮、日本和越南的社會制度大多來自唐朝。大化改新政治中央集權律令制國家經濟土地國有;班田收授法;租庸調制社會私地部民改為編戶齊民儒教的傳播也比過去廣泛了。我國一部分貴族學習儒學,有的還在中國中了進士,其代表人物是那篇一直傳誦到今日的《白云照春海賦》的作者姜公輔?!鲘槨对侥鲜仿浴?4世紀末中國人進入琉球15世紀,伴隨經貿往來,大批華僑移居東南亞,傳播中華文化中國人在琉球傳播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思想文化15世紀前期,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進一步擴大加深了中華文化的影響二、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一)對亞洲:東亞文化圈的形成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外傳:影響:外傳:影響:8世紀造紙術逐漸傳入中亞、西亞及歐洲。促進教育、政治及商業發展。13世紀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粉碎騎士階層,推動了封建社會的瓦解。外傳:影響:13世紀初,傳入阿拉伯和歐洲各國。推動大航海時代到來。外傳:影響:14至15世紀印刷術傳至歐洲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沖擊封建社會,推動了歐洲的社會轉型二、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二)對歐洲:中學西傳的影響利瑪竇最早把儒家經典《四書》、《五經》譯為西文,《利瑪竇日記》第一次向歐洲全面介紹中國的道德和宗教思想。【思考點】中華文化對人類發展的影響還表現在哪些方面?(二)對歐洲:中學西傳的影響(1)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經典傳入歐洲,中國的史學、地理學及科技、文學等成就也相繼傳入歐洲,引起歐洲社會上層和知識界的熱烈反響。(2)中國的茶、絲綢、瓷器在歐洲社會深受喜愛,中國式園林和建筑成為風尚。長期的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促使中國的絲綢、鐵器、瓷器等在世界范圍內流行;科舉制度西傳與西方文官制度的創立。由以黃河流域為核心的“中國”,一步一步走向世界文化中的“中國”。每一個階段,“中國”都要面對別的人群及其締造的文化,經過不斷接觸與交換,或迎或拒,終于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那些鄰居族群的文化,甚至“自己”和“別人”融合為一個新的“自己”?!S倬云《萬古江河》1、(2022·全國卷)據某位學者回憶,“‘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舊分別事物”,中國古來已有的一概稱為舊,古來未有或來自外國的一概稱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別的準繩……對于古今、中外能夠排好恰當的關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這一轉變反映出(
)A.東西方文化論爭由此引發 B.傳統儒學思想開始受到批判C.全盤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 D.思想解放運動方向發生變化D2、(2021·山東卷)在近代中國,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師夷長技以自強”,從“維新”代替“洋務”再到革命取代改良,這一系列變化主要是由于(
)A.“西學東漸”的深入B.民族危機的加深C.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D.思想解放的推動B3、啟蒙運動時期,“中國熱”一度在歐洲流行。伏爾泰在其著作《風俗論》中說,如果說有些歷史具有確實可靠性,那就是中國人的歷史;狄德羅曾高度評價“四書”“五經”;孟德斯鳩認為中國的統治者因嚴格遵守禮教而取得成功。這說明() A.中國文化為西方的啟蒙運動提供了理論依據B.中國文化與啟蒙思想具有一定的共通性C.大部分啟蒙思想家具有崇洋媚外的心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餐飲娛樂聯營協議書
- 集體用地地產協議書
- 公司間債務償還協議書
- 陽臺封窗合同協議書
- 輕鋼別墅建房協議書
- 裝修保修責任協議書
- 裝修售后安全協議書
- 解除合資合同協議書
- 銀行集體賬戶協議書
- 問題設備置換協議書
- GB/T 43986-2024籃球課程學生運動能力測評規范
- 網孔電流法 (1)講解
-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
-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名師教案
- 1《促織》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表格式)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兒科腎病綜合征課件
- 2025屆湖南省懷化三中數學高一下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A型肉毒素注射美容記錄
- 01467-土木工程力學(本)-國開機考參考資料
- 預防醫學(安徽中醫藥大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安徽中醫藥大學
- 2019年4月自考00158資產評估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