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_第1頁
夏花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_第2頁
夏花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_第3頁
夏花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_第4頁
夏花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夏花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推薦單位:蚌埠市農業農村局摘要:針對夏花生機械化生產過程的短板問題,突出表現為:一是前茬小麥秸稈粉碎在田,加上粉碎質量不好,易發生秸稈纏繞機械,影響旋耕整地、起壟施肥以及花生播種質量;二是夏季高溫多濕,易生雜草,給花生田間機械除草帶來困難;三是受氣候、水分等影響,易造成土壤干時堅硬、濕時粘黏,收獲期影響花生機械收獲質量。本技術堅持問題導向,從品種、農機裝備、生產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斷改進,重點在秸稈粉碎滅茬還田、花生種肥同播、現代高效植保、機械收獲等環節進行聯合攻關,實現夏花生農機農藝深度融合。此項技術已在固鎮縣示范推廣十多年,每年推廣面積10萬畝以上,綜合效益突出。由于良種、良機、良法得當,技術模式成熟,逐漸輻射到周邊地區。一、技術概述(一)基本情況。花生在安徽省栽培歷史悠久,是我省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穩定在220萬畝左右,且有小幅增長趨勢。近年來春播花生與糧爭地矛盾突出,同時還浪費大量的溫光資源,推廣一季小麥一季夏花生種植,既可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又可增加油料產量,有利于農業結構調整,也非常符合國家穩糧擴油發展方向。夏花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從品種、農機裝備、生產方式方法等方面結合生產實際不斷改進,實現了夏花生全程機械化生產,促進薄弱環節機械化技術突破,集成凝練出一套適應性強、可復制、可推廣的夏花生生產農機農藝融合技術模式。(二)推廣應用情況。此項技術已在固鎮縣示范推廣多年,并在省內阜陽、天長等地示范推廣,近三年僅在固鎮縣每年推廣10萬畝以上,綜合效益突出。作為2022年批準的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展示(應用場景)基地安徽省固鎮縣良種繁殖場,近三年示范推廣面積分別為500畝、600畝、800畝,平均畝產275-290千克,受到各級領導和專家充分肯定。(三)提質增效情況。該項技術綜合運用了秸稈還田、種肥同播、高效植保、撿拾摘果以及聯合收獲等節本增效技術,夏花生畝均增產30千克、增收160元,省工2個、節支240元,每畝節本增效400元,經濟效益顯著。由于推廣應用秸稈處理、高效植保等先進適用的機械裝備,既保護了環境,又調節培肥了地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社會、生態效益良好。(四)獲獎情況。制定安徽省地方標準《夏花生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DB34/T3276-2018);經安徽省科技廳成果登記2項,分別為《夏花生新品種選育、繁育及配套技術研究》(登記號2024F023Y005147)、《全生物降解地膜及地膜減量技術集成和推廣應用》(登記號2023N994Y009201),發表論文《夏花生機械化生產技術與農藝措施》。二、技術要點(一)品種選擇。選用分枝少、株型直立、株高35-45厘米、耐落果、抗倒抗旱耐漬、生育期110天以內的品種。(二)機械整地。選用100馬力以上四驅大型拖拉機配置作業幅寬200-250厘米雙軸秸稈粉碎滅茬還田機進行作業,把地表上下的小麥秸稈和根茬全部粉碎還田。秸稈粉碎長度≤10厘米,秸稈粉碎合格率≥80%,拋撒均勻≥80%,切漏率≤20%,滅茬深度3-5厘米。不提倡土壤耕翻作業,主要通過旋耕施肥機作業處理好地表秸稈雜物,作業時間在6月上中旬,當天整地、當天播種。旋耕施肥機進行旋耕、施肥整地作業,要求旋耕作業深度為15厘米(誤差不大于2厘米),無漏旋,少重旋,做到上虛下實。(三)種子處理。主要包括種子精選、晾曬、剝殼分級、藥劑拌種等環節,注意拌種后待花生種晾干后即可播種,以免播種時種皮脫落,選用6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30克兌水100-150毫升拌種13-15千克。(四)播種。通過小四輪拖拉機配置多功能花生播種機一次完成起壟、施肥、播種、刮土、噴藥除草和鎮壓等工序。土壤墑情以相對含水量60%-70%為宜,出苗質量好;墑情不足時要及時造墑播種。播種期選擇6月10日前播種產量較高。單粒播種要求整地質量高,種子質量好。單粒穴播:每穴1粒,中型果10000-11000穴/畝,小果型12000-13000穴/畝。雙粒穴播:每穴2粒,中果型品種9000-10000穴/畝,小果型品種10000-12000穴/畝;具體操作質量要求壟面雙行播種,行距27-33厘米,穴距根據密度不同進行調節,播深3-5厘米。(五)施肥。包括基肥和追肥,一次性機械施足基肥,以45%三元復合肥(15-15-15)35-40千克/畝、硼砂0.2-0.25千克/畝為宜,增加尿素3-5千克/畝彌補秸稈還田爭氮肥目的。盛花后期根外追肥,用量0.2%-0.3%磷酸二氫鉀50-75千克/畝,防止早衰,提高飽果率。(六)田間管理1.病蟲草害防治。化學除草在播種時進行,常用劑型和用量為50%乙草胺乳油100-160毫升/畝兌水30-50千克/畝均勻噴灑在土壤表面。主要病蟲害的防治,以綠色防控為主,集成綜合配套技術,應用高效植保機械科學開展化學防治病蟲害,優先選用遙控無人機進行防治作業。2.田間灌溉。如遇天氣持續干旱,伴隨高溫無雨,應及時噴灌、微灌,保苗護苗。3.適時化控。對于有旺長趨勢田塊要進行化控,防止后期倒伏。生產上推薦:下針后期至結莢初期,或主莖高度≥40厘米,選用5%烯效唑可濕性粉劑40-50克/畝,兌水30-40千克葉面噴施。(七)收獲1.收獲時期。收獲期在9月下旬到10月上中旬。2.墑情選擇。挖掘收獲對土壤墑情要求苛刻,一般選擇土壤相對含水量為30%-60%進行,干時堅硬,落果率大,濕時粘黏,堵塞機具。3.機具選擇。花生機械收獲過程包括挖掘、抖土、鋪放、晾曬、撿拾、摘果和清選等作業工序,一般有分段收獲和聯合收獲兩種方式。分段收獲機具選擇:采取小四輪拖拉機配置花生收獲機和自走式花生撿拾摘果機組合。聯合收獲機具選擇:履帶式花生聯合收獲機。4.分段收獲。采用拖拉機配置花生收獲機一次完成花生挖掘、抖土和鋪放作業,待晾曬幾天,花生秧干燥后,采用撿拾摘果機完成花生撿拾、摘果、清選作業。5.聯合收獲。采用花生聯合收獲機一次性完成花生挖掘、抖土、輸送、摘果、清選、集果作業。6.作業質量。挖掘深度合格率要在≥98%,總損失率≤5.0%,埋果率≤2.0%,帶土率≤20.0%,含雜率≤5.0%,破碎率≤2.0%。三、適宜區域適宜于江淮、淮北夏花生產區。四、注意事項1.品種選擇。突出適宜機械化生產要求,分枝不能太多,株型不能分散,株高不能過高,35-45厘米為宜,收獲落果要少,抗倒伏等要求,以免影響機械收獲,夏花生生產要突出抗旱耐漬生育期短的要求,一般不超過110天。2.整地環節。前茬小麥秸稈量大,播種要求搶時,多年來生產實踐看,還是秸稈粉碎滅茬全量還田,旋耕起壟作業效果好,不影響夏花生種植,而秸稈離田機械撿拾、打捆、運輸等環節增加投入,土壤易板結,影響花生播種和生長。3.澆灌環節。如遇持續天氣干旱,應在早晚及時灌水,注意避開上午10時至下午4時的高溫時段。4.收獲環節。夏花生即將進入收獲期,要關注田間土壤墑情,不能太干,也不能過濕,土壤相對含水量為30-60%最適宜于機械挖掘收獲。五、技術依托單位1.蚌埠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聯系地址:蚌埠市淮河路55號郵政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