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金色花》教學教案設計(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學教案設計(七年級上冊)「篇一」教學目標:1、在齊讀、分角色讀、個別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散文詩的優美、閑適、自然的語言,并嘗試背誦課文。2、讓學生在品讀重點語句中,深刻體會作家在散文詩中蘊含的情感,感受孩子的天真、純潔的天性,和母子之間和諧、溫馨的愛。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用各種形式朗讀課文,體會散文詩精美的語言和蘊含其中的濃濃母愛深情。2、在比較閱讀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教學難點:品味散文詩中的蘊含的情感,并聯系生活情感經驗,感悟無所不在的母愛深情。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步驟:一、預習檢查1、作者介紹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生于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曾赴英國學習文學和音樂,十余次周游列國,與羅曼羅蘭、愛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畢生致力于東西文明的交流和協調。泰戈爾以詩人著稱,創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圣”。他又是著名的小說家、劇作家、作曲家和畫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1500多幅畫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爾還是一位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泰戈爾以詩歌集《吉檀迦利》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15年,陳獨秀在《青年雜志》(《新青年》)第2期上發表他譯的《贊歌》4首。作品中“信愛、童心、母愛”
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懷,獨具魅力的人格,贏得了無數中國讀者的敬仰。20世紀初泰戈爾遭遇到個人生活的不幸,喪偶、喪女、喪父的悲痛與傷感在詩集《回憶》、《兒童》和《渡船》中有真實記錄。(1)給加點字注音:匿笑(nì
)
沐浴(mù
)
禱告(dǎo
)
嗅
(xiù
)
衍
(yǎn
)
(2)解釋下列詞語:匿笑:偷偷地笑。禱告:向神祈求保佑。沐浴:洗澡。2、新課導入:故事導入法:講述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詩《麻雀》,一只老麻雀不顧自己的安危,從獵狗的嘴巴中勇奪下自己的孩子。(故事略)。作者說,“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鳥兒,我崇敬它那愛的沖動。”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呀?(母愛)是啊,一只小小的麻雀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人呢。從古至今,有多少人贊頌過崇高的母愛,大家印象中有沒有關于母愛的“古詩”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很好,其實在我們東方,除了我們國家以外,還有許多古國在他們的文明中都歌頌過母愛的光輝,我們今天就來學一首印度詩人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瞧一瞧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是如何來歌頌母愛的。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培養學生圈點勾畫的習慣,讓他們邊聽邊想,用筆圈出重點的字詞、語句)明確:我是一個天真、可愛、調皮、活潑的孩子。(2)為什么“我”要變成金色花,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金色花是圣樹上所開的一種花,在印度非常受尊敬。“我”在這里變成一朵金色花,不僅僅是因為“好玩”,也不是為了和媽媽捉迷藏,而是也希望為媽媽做點什么事情。在媽媽禱告時嗅到香氣,在午后看書時不傷眼睛。(3)這篇散文詩講述的是孩子變成金色花為母親所做的幾件事和表達的心情,有沒有偏離母愛的主題呢?(重在探討孩子的行為與母愛的關系,從孩子的角度來表達母子之愛,孩子的快樂、天真、活潑,正是因為他沐浴在母愛之中,感受著濃濃的母愛關懷。)A、請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母親的兩句話,“孩子,你在哪里呀?”和“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重點朗讀,請學生個別讀,特別是“你這壞孩子”應該用怎樣的口吻來讀。明確: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經驗,談談當孩子不見時母親的心情和再見時的情感變化。其實是母親在一天見不到孩子的焦急心情,自然要嗔怪孩子,又驚又喜。B、“我不告訴你,媽媽”
是孩子的得意又善意的謊言,要讀出童真的孩子可愛撒嬌的口吻。三、課堂總結:《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蘊豐富。寫的是一個假想,“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發想像--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構成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表現了家庭之愛和人類天性的美好與圣潔。寫作特點:1、富有童趣。《金色花》是以一個活潑、調皮可愛的孩子的口吻來寫的。一開始,這個孩子想像自己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長在樹的高枝。為什么要長在樹的高枝呢?“為了好玩”,這樣的回答就完全是兒童的邏輯了。當媽媽尋找他時,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不吭”,頓時,一個調皮、狡黠的孩子形象便躍然紙上。最后一句又將孩子的調皮描寫得淋漓盡致。2、清新雋永。縱觀全詩,沒有華麗刻意的辭藻,所用都只是平常語句。但正是這些平常之語,卻絲毫沒有給讀者蒼白貧乏之感。相反,這些簡單清新的語句,能更好地表現作者的主旨。3、意蘊深刻。《金色花》可說是一首雅俗共賞的好詩,作為讀者,我們既可以從我們平常的生活經驗出發,認為這是一首表現母子之愛的散文詩。也可以結合詩人的一貫風格,從宗教感情、宗教思想的角度來分析本詩,把本詩的主題理解為敬頌神靈。四、拓展閱讀請學生欣賞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第二部分“我與母親”中的一個片段,感受母愛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曾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里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里,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著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我再抬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我單是無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沒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里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我不知道為什么我決意不喊她--但這絕不是小時候的捉迷藏,這也許是出于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但這倔強只留給我痛侮,絲毫也沒有驕傲。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1、對比閱讀,思考“我”為什么要躲著母親?與《金色花》中我躲起來有什么不同點?(感受兩個孩子對母親的不同體悟,一種是童真的交流,另一種是懊悔的表達。學會珍惜母愛,學會善于表達對母親的愛。)2、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談一談,如果我是這個孩子,我會為母親做些什么?(這是一首散文詩,不同與我們所學過的詩歌和散文,它既有詩歌簡潔含蓄的特點,同時又不囿于詩歌格式的限制,具有散文閑散優美的特點。讓我們珍惜點滴的母愛,她就在我們的身邊,請記得好好珍惜,細細體悟,千萬不要到失去了再后悔莫及。)五、作業布置:1、給母親寫幾句話,表達對母親的愛。2、課外閱讀泰戈爾的《飛鳥集》六、教學反思《金色花》教學教案設計(七年級上冊)「篇二」《金色花》教學教案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24、《散文詩兩首》《金色花》
泰戈爾劉佐鄉中學周和枝學習目標(實現一個小目標,就是向理想進了一大步!)
1、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2、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預
讀(看誰迅速進入學習狀態,靜心自學。)一、了解金色花和泰戈爾:1、金色花:印度圣樹,開金黃色碎花,神圣而又美麗。2、泰戈爾:印度詩人、作家,他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說有《小沙子》、《沉船》等。曾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里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金色花》選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二、朗讀詩歌。1、掃除字詞障礙:匿笑(
nì
)匿,隱藏,不讓人知道;匿笑,偷笑。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潤澤、培育。
禱告(
dǎo
)
向神祈求保佑。
嗅(
xiù
)
聞(氣味)。2.
學生自由朗讀,先確定一下這首詩的感情基調,(舒緩、溫馨、深情的)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母愛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例句:(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孩子的調皮、快樂)(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母親的焦急惦念)(3)“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母親的嗔怪、擔憂、焦慮和欣喜)(4)“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孩子的淘氣、撒嬌和對母親的愛戀)三、感悟詩歌1、
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還是一種有特別意義的花?(由具備了神力的小男孩變的花。)2、“我“為什么要變成一朵金色花?明確:與母親嬉戲,為媽媽做事。3、頑皮可愛的孩子變成一朵盛開的金色花,與慈愛的媽媽逗樂嬉戲,他是怎樣和媽媽逗樂嬉戲的呢?請用“當媽媽
的時候,我就
”說一說。示例:母親做禱告時,我就開放花瓣散發香氣(沁入媽媽的心脾)。母親讀書時,我就將影子投在書頁上(陽光太刺眼,這樣可以保護母親的視力)。母親去牛棚時,我就恢復原形求她講故事。4、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和一個怎樣的媽媽?
孩子:天真可愛、活潑淘氣、
孝順機靈、天生善良。母親:
關愛孩子、沉靜安詳、善良慈愛、有修養,有生活情凋、有虔誠的信仰、溫柔善良。思
悟(相信自己,我能行!)一、孩子為什么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孩子總想為媽媽做點事,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著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夸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所以他只是撒嬌,就是瞞著媽媽。
二、泰戈爾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呢?(1)在中國,我們一般用花兒來比喻什么?兒童?成人?老人?(2)金色花是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體現了詩人對孩子怎樣的感情?喜愛、憎惡?贊美、貶抑?(3)人們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在詩中有什么象征意義?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泰戈爾把兒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圣樹上的花朵,借以贊美孩子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著母愛的光輝。人們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征母親喜愛孩子、孩子回報母愛的心愿。三、為什么媽媽見了孩子,說“你這壞孩子”?
上文說,媽媽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見,不見了孩子,媽媽多么著急,這種惶急的心情肯定與時俱增,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課外延伸(堅信自己,我真行!)一、假如明天是你爸爸或媽媽的生日,你忽然具備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么來表達你對他們的滿懷愛意,在賀卡上寫一段話給你的爸爸或媽媽,用“假如我變成了什么”作為這段話的開頭,表達你們對爸爸或媽媽的愛?(我love爸爸媽媽!)1、假如我變成了一盞燈,我要為媽媽照亮夜行的路。假如我變成了一把傘,我要為媽媽遮風當雨。假如我變成了一把椅子,我要讓媽媽下班后坐在椅子上消除一天的疲勞。2、假如我變成了一株綠色植物,我要在媽媽工作時深情地望著媽媽,就像我小時侯媽媽望著我一樣,眼神里充滿了愛的信息,我還要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的氧氣,讓整個房間空氣溫馨,讓媽媽更加輕松快樂。3、假如我變成了一輛自行車,我要讓媽媽騎在我的身上,讓我護送著媽媽去上班,讓媽媽既省力又平安。4、我要變作一串珍珠項鏈,掛在媽媽脖子上,讓媽媽更美麗。
我要變作小鳥,時刻飛在媽媽身邊,唱出美妙的歌給媽媽聽。我要變作影子,她到哪里我到哪里,永不分離。假如我變成了一個美麗的發卡,我要別在媽媽的秀發上,讓媽媽更加年輕漂亮。
假如我變成了媽媽的手,我要幫媽媽分擔家務,讓她不再那么操勞。
假如我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小丑,我要表演很多有趣的節目,逗媽媽開心,讓她笑口常開。假如我變成了一條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媽媽工作累時,讓媽媽來到我身邊,聽我唱一支歡快的歌曲,抖落滿身的疲憊;我要在媽媽口渴時,讓媽媽品嘗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變得容光煥發!假如我變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緊緊跟隨著媽媽,使媽媽不管走到哪兒,都免受烈日無情地炙烤。檢測題(我努力我進步,我成功我快樂!)1、《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國家)作家、詩人泰戈爾(姓名),他曾在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_獎。2、下列不能體現孩子對母愛的回報的一句是(
D
)A.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B.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C.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3、作者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下列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B)A.人們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B.文中所寫的孩子已經變成了金色花。C.贊美孩子的可愛。D.花兒的色彩,反映著母愛的光輝。花兒也可以象征孩子回報母愛的心愿。4、文中孩子想象自己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請用文中的語句概括作答,不少于三個方面。⑴看著媽媽工作
⑵讓媽媽嗅到花香⑶將影子投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5、孩子做的這些事,反映了他(她)快樂、天真、活潑、可愛的性格,也表現了他(她)想讓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回報母愛)的心愿。6、第⑧段中,媽媽見到了自己的孩子,她為什么要說“你這壞孩子”?因為媽媽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z著急擔心,所以一見到孩子,自然是又驚又喜,說他(她)是“壞孩子”是嗔怪孩子不說一聲就走了,讓媽媽很著急,實際是愛孩子的表現。李衛民《金色花》教學教案設計(七年級上冊)「篇三」《金色花》教案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積累并掌握“匿笑”、“禱告”等字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3、賞析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愛和童真。4、品讀詩歌意境,領悟孩子對母親深深的愛。(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各種朗讀方式使學生把握詩歌感情基調。2、通過自主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3、通過聽說讀寫,提高語文學習能力。4、通過品讀,領悟詩歌意境。(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感受母受和童真,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學會表達及報答母親的愛。2、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教學重點:投入真情,反復誦讀,讀出詩意、品出詩境、領悟詩情。教學難點:利用學詩“三步法”,鑒賞詩歌,并嘗試借助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來抒寫感情。教學方法:朗讀教學法、合作探究法等讀詩意—品詩境—悟詩情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導入語由“花”自然切入,引出作者及課題二、走進金色花·朗讀·讀出詩意1、出示:學詩“三步法”。2、聽讀、自由讀(字詞)、跟讀、齊讀3、概括詩中故事三、體味金色花·品讀·品出詩境用“我從詩句……中讀到了一朵(個)…的金色花(孩子)”方式來品讀四、感悟金色花·領悟·悟出詩情作者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呢?(引導學生領悟出詩情與手法)五、升華詩情·拓展以“媽媽,假如我變成了……”或者“媽媽,我要變成……”形式六、結束語引領學生由課內延伸至課外《金色花》教學教案設計(七年級上冊)「篇四」學習目標:
1、把握詩歌基調,誦讀詩文,提高鑒賞詩歌力;2、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3、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課時安排:
1課時課前準備
學生:查字典解決生字詞;熟讀課文;以“媽媽,我愛您”為題,寫一段話,準備在班里交流。
閱讀冰心表現母愛的詩篇。查閱有關冰心的資料。教師:查閱有關泰戈爾的資料,多媒體輔助教學。課文感知《金色花》篇幅短小,意蘊豐富。由假象“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發想像――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構成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表現了家庭之愛和人類天性的美好與圣潔。在教學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體味詩歌感情基調上,控制好語速、節奏和重音,提高朗讀質量。在反復朗讀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詩的能力。還要注意引導學生體會聯想和想像在詩歌中的作用。教學設計
課文導入
同學們,母親是孕育萬物的源泉,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母愛是人類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現在請同學設想你向母親表達愛意的方式,然后以“媽媽,我愛您”為題,說一段話。(學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學回答)同學們說的很好,都向母親傾訴了自己深深的依戀之情。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表達母子之間親密感情的散文詩――《金色花》。簡介作者《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詩人、作家泰戈爾,他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說有叫、沙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個人貸款借款合同范例
- 農田長期出租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運動員參賽合同
- 二零二五版品牌經銷商授權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三方借款及保證合同
- 儲能代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山東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高職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歷年(2019-2024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安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高職單招(數學)歷年真題考點含答案解析
- AE培訓課件教學課件
- 《中藥學》教案完整版
- 北京市西城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卷
- 油菜的生長發育特性
- 《系統思維解決問題》
- 保安經理工作計劃
- 環境內分泌干擾物
- 三氧治療糖尿病足
- 某煤業有限公司機電安裝工程竣工驗收資料
- 溫州市十校聯合體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 企業員工愛崗敬業培訓課件
- 數字美的智慧工業白皮書-2023.0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