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5-203-2020 籠模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_第1頁
DBJ∕T 15-203-2020 籠模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_第2頁
DBJ∕T 15-203-2020 籠模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_第3頁
DBJ∕T 15-203-2020 籠模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_第4頁
DBJ∕T 15-203-2020 籠模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標準DBJ/T15-203-2020備案號J15442-2020籠模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預覽版)2020-12-02發布2021-02-01實施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廣東省標準DBJ/T15-203-2020粵建公告〔2020〕82號技術規程》為廣東省地方標準,編號為DBJ/T15-203-2020。本標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并在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門戶網站根據《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發布<2019年廣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制訂、修訂計劃>的通知》(粵建科函〔2019〕1118號)的要求,規程編制組經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結合國內外研究成果,參考有關標準,并在本規程由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主編單位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主編單位:廣州容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參編單位:廣州容柏生建筑結構設計事務所(普通合伙) 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2Termsandsymbols 22.1Terms 22.2Symbols 23Materials 74Basicrequirementsforstructuraldesign 5Memberscalculation 5.1Generalrequirements 5.2Calculationofflexualandaxialcapacity 5.3Calculationofshearcapacity 5.4Calculationoftorsionalcapacity 225.5Checkingofcracks 275.6Checkingofdeflectionofflexuralmembers 285.7Calculationofbeam-columnjoints 296Detailingdesign 6.1Generalrequirements 6.2Beams 346.3Columnsandjoints 356.4Walls 377DetaileddesignandapplicationofBIM 397.1Generalrequirements 397.2Processingdrawingsofprefabricatedmembers 397.3Assemblydrawingsandinstallationdrawings 417.4ApplicationofBIM 418Production,storageandtransportationofprefabricatedmembers 438.1Generalrequirements 438.2Mould 448.3Steelreinforcementandembededparts 448.4Concrete 468.5Demouldingandlifting 488.6Storageandtransportation 488.7Identificationanddelivery 499Constructionandinstallation 519.1Generalrequirements 519.2Constructionpreparation 519.3Installationofprefabricatedmembers 539.4Constructiononsite 559.5Productprotection 569.6Constructionsafety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 5610Qualityacceptance 5810.1Generalrequirements 5810.2Receivinginspectionofprefabricatedmembers 5910.3On-siteinspection 64AppendixAQualityacceptancerecords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78Listofquotedstandards 79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1.0.1為規范籠模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要求,做到安全適用、確保質量、技1.0.2本規程適用于非抗震設計和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及以上地區抗震設計的籠模22術語和符號一種由工廠制作籠模預制件,現場安裝并澆筑混凝土的免拆模板的裝配整體式2.1.3籠模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結構assemblyintegratedconcreteframe全部或部分框架梁、柱采用梁、柱籠模預制件建成的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2.1.4籠模裝配整體式混凝土剪力墻結構assemblyintegratedconcreteshear全部或部分剪力墻采用剪力墻籠模預制件建成的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簡稱2.1.5籠模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assemblyintegratedconcrete全部或部分框架梁、柱采用梁、柱籠模預制件,并與剪力墻籠模預制件或現澆籠模預制件周邊的預制混凝土薄板,在現場澆筑混凝土時作為施工模板,施工籠模預制件在施工現場安裝完成后,一次性整體澆筑的籠模預制件中空腔體內3模殼和后澆內腔混凝土之間起組合連接作用的連接件,用于保證模殼與后澆內籠模預制件內部用于對拉兩側模殼的桿件,用于保證籠模預制件在運輸、吊裝鋼筋條以一定間距縱橫排列交接形成格網,全部交接點均通過符合特定要求的 fck、fck,f——后澆內腔混凝土、模殼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標準值;c4、σp——正截面承載力計算中受拉邊或受壓較小邊的縱向普通鋼筋、預應力筋s5AssApAsvj——核心區有效驗算寬度范圍內同一截面驗算方向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6Ash——配置在同一截面內的水平分布鋼筋的全部截面面積;cλ——計算截面的剪跨比;ζ73.0.1混凝土、鋼筋和鋼材的力學性能指標、耐久性要求和材料選用等,應符合現3.0.2籠模預制件的模殼宜采用細石混凝土,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5。后澆型格網箍筋的鋼筋力學性能指標和直徑選用等應符合現行團體標準《成型格網箍筋3.0.5接縫密封膠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接縫用建筑密封膠》JC/T881的有84結構設計基本規定4.0.1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4.0.2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應遵循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4.0.3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應協同建筑、機電和裝修等專業,一體化設計、制作、4.0.4籠模裝配整體式框架結構、籠模裝配整體式剪力墻結構、籠模裝配整體式框構豎向布置、樓蓋結構、抗震等級、水平位移限值、舒適度要求和性能設計要求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和《高層4.0.5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的作用及作用組合應根據國家現行標準《建筑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GB50068、《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和《混4.0.6抗震設防的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梁籠模預制件、支撐籠模預制件以及疊合樓板、預制樓梯等。柱、剪力墻和支撐籠模預制件在層高范圍內宜作為完整的一段,梁籠模預制件在梁跨度范圍內宜作為完954132圖4.0.7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拆分示意圖1—剪力墻籠模預制件;2—柱籠模預制件;3—支撐籠模預制件;4—梁籠模預制件;5—疊合樓板4.0.8籠模預制件的鋼筋籠和永久模板應連接成一體,內部應形成中空腔體(圖4.0.8)。施工現場安裝完成后,應一次性澆筑籠模預制件中空腔體內的混凝土和疊(a)柱、支撐籠模預制件(b)剪力墻籠模預制件(c)梁籠模預制件圖4.0.8籠模預制件示意圖4.0.9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構件采用成型格網箍筋時,應符合現行團體標準《成型構件自重乘以動力系數后作為等效靜力荷載標準值。構件運輸、吊運時,動力系數數后與脫模吸附力之和,且不宜小于構件自重標準值的1.5倍。動力系數與脫模吸2脫模吸附力應根據構件和模具的實際狀況取用,且不宜小于1EA=EcAc+EcfAfEI=EcIc+EcfIfcfAfA、Ac、Af——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構件的截面面積、后澆內腔混凝土截面面cf——受彎方向上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構件的截面慣性矩、后澆內腔身平面內為無限剛性。當樓蓋開有較大洞口或局部會產生明顯的平面內變形時,在桿件間連接部位的剛度遠大于桿件中間截面的剛度時,在計算模型中宜作為剛域處5構件計算5.1.1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構件和節點的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和正常使用極限狀5.1.2籠模預制件接縫處的構件斜截面承載力和扭曲截面承載力計算時,構件截面5.2.1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受彎、壓彎構件縱向受拉鋼筋屈服與受壓區混凝土破壞同時發生時的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ξb)應按下列公式計算:Es——鋼筋彈性模量,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εsy——最外側縱筋受拉屈服應變,對于有明顯屈服點的鋼筋εcu,f——非均勻受壓時的模殼混凝土正截面極限壓應變,按現行國家標準《混β1f——系數,采用模殼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5.2.2籠模裝配整體式矩形截面受彎構件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應符合下列規定(圖圖5.2.2受彎構件正截面承載力計算示意圖fcbcffcf(5.2.2-1)+fy’As’(h0-as’)-(σp’0-fp’y)Ap’(h0-ap’)(α1fcbc+2α1ffcftf)x+(α1ffcf-α1fc)bchf=fyAs-fy’As’+fpyAp+(σp’0-fp)Ap’(5.2.2-2)(α1fcbc+2α1ffcftf)x=fyAs-fy'As'+fpyAp+(σ'p0-f'py)A'px≤ξbh0x≥2a'AsApN≤0.9φ(fcAc+fcfAf+fy,As,)(5.2.3)As400N/mm2。5.2.4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的正截面受壓承載力應符合下列圖5.2.4(a)偏心受壓構件(x大于hf)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示意圖N≤(α1fcbc+2α1ffcftf)x一(α1fc一α1ffcf)bchfσsAs(σp’0fppApaM3=fyp0fpy圖5.2.4(b)偏心受壓構件(x大于h-hf)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示意圖N≤α1ffcf(bc+2hf)x+(α1fc一α1ffcf)bc(h一2hf)σsAs(σp’0fp)AppAp24矩形非對稱配筋的小偏心受壓構件,當N大于fcbchc時,尚應按下列公式進Ne’≤+fcfbch(5.2.4-13)+fy’As(h0’as)(σp0fp)Ap(h0ap’)5.2.5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構件的正截面受拉承載力應符合下列圖5.2.5大偏心受拉構件(x大于hf)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示意圖N≤fyAs+fpyAp—fy’As’+(σp’0fp)Ap’(α1fcbc+2α1ffcftf)x+(α1fcα1ffcf)bchf0fp)Ap3)當計入縱向受壓普通鋼筋時,尚應滿足本規程公式(5.2.2-6)的條件,同時V≤0.25βcfcbchc0V≤0.2βcfcbchc0(5.3.1-2)3當4<hc0/(bc+2tf)<6時,構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設計值(V)應滿足下式要V≤αβcfcbchc0(5.3.1-3)0-hf;pp0作用下(包括作用有多種荷載,其中集中荷載對支座截面或節點邊緣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內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積,即nAsv1,此處,n為在ftbchc0+fyvhc0+0.07N(5.3.4)1對框架結構中的框架柱,當反彎點在層高范圍內時,可取為Hn/(2hc0)。當λ當公式(5.3.5)右邊的計算值小于fyvhc0時,公式右邊的計算值應取等于fyvhc0,且fyvhc0值不應小于0.36ftAc。5.3.6矩形截面雙向受剪的籠模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的受剪截面應符合下V≤0.25βcfcbchc0cosθ(5.3.6-1)Vy≤0.25βcfchcbc0sinθ(5.3.6-2)5.3.7矩形截面雙向受剪的籠模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VVAsvx、Asvy——分別為配置在同一截面內平行于x軸、y軸的箍筋各肢截面面積的5.3.8矩形截面雙向受剪的籠模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當符合下列公式規定時,可不進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框架柱的構造箍筋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cosθ(5.3.8-1)sinθ(5.3.8-2)5.3.9矩形截面雙向受剪的籠模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當斜向剪力設計值(V)的作用方向與x軸的夾角(θ)在0°~10°或80°~90°時,可僅按單向受剪構V≤0.25βcfcbchc0(5.3.10)5.3.11籠模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在偏心受壓時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應符面與墻底之間的距離小于hc0/2時,λ可按距墻底hc0/2處的彎矩值與5.3.12籠模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在偏心受拉時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應符當式(5.3.12)右邊的計算值小于fyvhc0時,公式右邊的計算值應取等于vfyvhc0。v5.4.1籠模裝配整體式混凝土構件的扭曲承載力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wc/bc不大于4時,構件的剪力設計值(V)和扭矩設計值(T)應滿wc/bc等于6時,構件的剪力設計值(V)和扭矩設計值(T)應滿足c——后澆內腔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超過C50時,βc5.4.3在彎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構件,當符合下列公式規定時,可不進行t或t式中:Np0——計算截面上混凝土法向預應力等于零時的預加力,應符合現行國T≤0.35ftWtc+1.2fyv(5.4.5-1)式中:ζ——受扭的縱向普通鋼筋與箍筋的配筋強度比值,該值不應小于0.6,當ζ大Acor——箍筋內表面范圍內的混凝土截面面積,取為bcorhcor,此處,bcor、hcor分注:當ζ小于1.7或ep0大于hc/6時,不應計入預加力影響項,而應按鋼筋混凝土純扭5.4.6在軸向壓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籠模裝配整體式矩形截面鋼筋混凝土構件的5.4.7在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籠模裝配整體式矩形截面剪扭構件,其受剪扭承+fyv(5.4.7-1)+fyv(5.4.7-4)5.4.8在軸向拉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籠模裝配整體式矩形截面鋼筋混凝土構件的W+1.2(5.4.8)5.4.9在彎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矩形截面的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彎剪扭構2當T不大于0.175ftWtc時,可僅驗算受彎構件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和斜截面件,縱向鋼筋截面面積應分別按受彎構件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和剪扭構件的受扭承載力計算確定,并應配置在相應的位置;箍筋截面面積應分別按剪扭構件的受剪承+fyv(5.4.11-1)形截面框架柱,縱向普通鋼筋截面面積應分別按偏心受壓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和剪扭構件的受扭承載力計算確定,并應配置在相應的位置;箍筋截面面積應分別按剪+fyv(5.4.14-1)縱向普通鋼筋截面面積應分別按偏心受拉構件的正截面承載力和剪扭構件的受扭承載力計算確定,并應配置在相應的位置;箍筋截面面積應分別按剪扭構件的受剪承5.5.1籠模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構件的受拉邊緣應力驗算或正截面裂縫寬度驗算受拉邊緣應力驗算時,應按籠模預制件的模殼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標準值(ftk,f5.5.2在籠模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受拉、受彎和偏心受壓構件中,按荷載標準組合或準永久組合并計入長期作用影響的最大裂σs——按荷載準永久組合計算的籠模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構件縱向受拉普ρte——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縫Ate——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積:對軸心受拉構件,取構件截面面積;對受υi5.6.1籠模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撓度驗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5.6.2按裂縫控制等級要求的荷載組合作用下,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短期剛度ρ——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取為As/[(bc+2tf)h0];5.7.1抗震設計時,矩形截面的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梁柱節點核心區的受剪水平截cbbc小于bc/2時,取(bbc+0.—e0)和bc三者中的最小值。此處,bbc為驗算方向梁后澆內腔混凝土5.7.2抗震設計時,矩形截面的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梁柱節點核心區的受剪承載力式中:ft、ftf——分別為節點核心區柱后澆內腔混凝土和模殼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N——對應于考慮地震組合剪力設計值的節點上柱底部的軸向力設計值,Asvj——核心區有效驗算寬度范圍內同一截面驗算方向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6構造設計6.1.1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的伸縮縫、混凝土保護層、鋼筋的錨固和連接、縱向受6.1.2除本章規定外,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構件及梁柱節點的構造要求,應符合現6.1.3柱、墻籠模預制件與下層樓面交界處樓面應設置粗糙面,模殼交界處應作填縫處理,填縫材料宜采用防水砂漿,且防水砂漿的強度不應低于模殼材料的強6.1.5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混凝土構件的鋼筋連接可采用搭接、機械連接或焊接。6.1.6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的最小搭接長度,應根據位于同一連接區段內的鋼筋(6.1.6)ζl——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修正系數,按表6.1.6取用。當縱向搭接鋼筋接ζl注:同一連接區段內搭接鋼筋面積百分率取在同一連接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受力鋼筋與全部受力鋼筋面積之比。lE=ζaE×ll(式中:ζaE——縱向受拉鋼筋抗震搭接長度修正系數,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取1.15,6.1.8當縱向受力鋼筋采用搭接連接時,在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箍筋,箍筋直徑不應小于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1/4倍。當鋼筋受拉時,箍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1宜將下層籠模預制件的縱向鋼筋向上延伸并與上層籠模預制件的縱向鋼筋(a)墻縱向鋼筋搭接(b)墻縱向鋼筋搭接段剖面圖(c)柱縱向鋼筋搭接(d)柱縱向鋼筋搭接段剖面圖圖6.1.9墻、柱縱向鋼筋搭接連接示意圖2在模殼內表面設置粗糙面,粗糙面的凹凸深度不應小于4mm。6.1.13縱向鋼筋與箍筋在工廠可采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點焊連接形成整體鋼筋6.1.14籠模預制件端部的第一個箍筋與模殼端部的距離不宜大于50mm。6.2.1梁籠模預制件應采用上端開口的U形模殼,中梁應與樓板底標高平齊。邊梁籠模預制件的內側模殼高度應與樓板底標高平齊,外側(a)中梁籠模預制件(b)邊梁籠模預制件圖6.2.1中梁和邊梁籠模預制件示意圖6.2.2疊合板與梁籠模預制件之間可采用企口連接,疊合板預制部分伸進梁籠模預圖6.2.2梁籠模預制件與疊合板連接示意圖1—疊合板;2—梁籠模預制件的側面模殼;a—疊合板預上部縱向受力鋼筋宜貫穿節點區,在節點區外可采用機械連接、焊接或搭接的方式2框架中間層端節點,當柱截面尺寸不滿足梁縱向受力鋼筋的直線錨固要求部縱向受力鋼筋宜貫穿節點區,在節點區外可采用機械連接、焊接或搭接的方式連段長度不應小于8d,柱內側縱向鋼筋宜90o彎折伸至節點內錨固,彎后直段長度不(a)頂層中間節點(b)頂層端節點梁截面寬度范圍內(c)頂層端節點梁截面寬度范圍外圖6.3.2梁柱節點鋼筋錨固和連接示意labE—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d—柱的縱向鋼筋直徑6.3.3梁籠模預制件與柱籠模預制件之間可采用企口連接,梁籠模預制件的模殼伸圖6.3.3梁柱節點籠模預制件連接示意圖6.3.4抗震設計時,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的框架柱和框支柱軸壓比限值可按國家現μN=N/(fcAc+fcfAf6.3.4)6.4.1剪力墻墻身采用成型格網箍筋時,成型格網箍筋的水平連接應符合現行團體6.4.2超長剪力墻籠模預制件的豎向拼縫宜設置在剪力墻墻身中間,豎向拼縫處預圖6.4.2超長剪力墻豎向拼縫示意圖1—剪力墻籠模預制件;2—豎向拼縫處模板;3—豎向拼縫處對拉桿;6.4.3剪力墻豎向分布筋的搭接長應小于1.2laE。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和抗震錨固長度(laE)應按現行國家μN=N/(fcAc+fcfAf6.4.4)圖6.4.5地下室外墻豎向拼縫示意圖3—豎向拼縫處腔內附加鋼筋籠;4-填縫;5-止水鋼板;lf—附加7深化設計與BIM技術應用7.1.2梁、柱和支撐籠模預制件長度不宜大于10m,剪力墻籠模預制件寬度不宜大7.1.3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深化設計時,應進行施工階段的模殼和連接件承載力驗7.1.4生產或施工單位應編制與籠模預制件相關的生產、運輸和安裝專項方案,并7.1.5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應根據結構特點選擇合理順序進行安裝,并應形成穩定7.1.6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深化設計應列明與裝配技術指標相關的評價項,并應注7.1.7籠模預制件深化設計的深度應滿足建筑、結構和機電設備等各專業以及構件7.1.8深化設計應結合建筑、結構、設備、裝修等專業施工圖繪制預埋管線布置圖7.1.9深化設計中所采用的預埋件宜采用標準預埋件,當采用非標準預埋件時,應繪制預埋件加工圖。設計中應對預埋件技術參數、防火、防腐處理措施等提出明確7.2.4加工圖總說明中應對編制加工圖所依據的籠模預制件生產方案、運輸方案、407.2.6當籠模預制件所處的功能用房有防爆、防腐、絕緣、隔聲、防輻射等要求或7.2.7加工圖應表達籠模預制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尺寸、配筋、槽口、企口、預7.2.13籠模預制件上有吊車時,加工圖中應417.3.2裝配圖中應給出采用標準連接件的種類、型號、規格、定位及連接構造,當7.3.5安裝圖總說明應對籠模預制件在施工現場的堆放、轉運、吊裝、安裝工藝、7.4.2基于BIM技術創建的模型在信息7.4.3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的施工組織和施工工藝模擬內容、流程和實施步驟應符427.4.4施工過程中宜采用信息化手段對籠模預制件的運輸情況、質量檢驗情況、堆438籠模預制件生產、存放與運輸8.1.1生產單位應建立完善的質量、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以及必要的試驗8.1.2籠模預制件生產所用的各種檢測、試驗、計量等設備及儀器儀表應檢定或校8.1.3生產單位應在生產前編8.1.4設計和生產單位應在生產前針對技術要求和質量標準分別進行設計和生產交8.1.6籠模預制件原材料、配件及半成品的進廠檢驗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裝配式廠家同批次材料、配件及半成品用于生產不同工程的籠模預驗批;獲得產品認證或同一廠家連續三批均一次檢驗合格的驗時檢驗批容量可擴大一倍。擴大檢驗批后的檢驗中,出現制件為同一批次,設置觀察孔的籠模預制件數量不應少8.1.9生產單位應建立籠模預制件標識系統,對檢驗合格的籠模預制件應建立唯一448.2.1模具除應滿足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外,尚應滿足籠模預制件質量、生產工8.2.6模具內表面的隔離劑應涂刷均勻、無漏刷、無堆積,且不得沾污鋼筋;在澆項次檢驗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長度1,-2尺量兩側,取大值>6m且≤12m2,-4>12m3,-52寬度、高墻板1,-2尺量兩端及中部,取大值3其他構件2,-44底模表面平整度22m靠尺和塞尺量測5對角線差3尺量兩對角線6側向彎曲L/1500且≤5拉線,鋼尺量側側向彎曲最大處7翹曲L/1500對角拉線測量交點間距離值的兩倍8組裝縫隙1塞片或塞尺量測,取大值9端模與側模高低差1尺量注:L為模具與混凝土接觸面中最長邊的尺寸。458.3.3在混凝土澆筑前應進行籠模預制件的隱蔽工程驗收,驗收項目應包括下列內8.3.4鋼筋接頭的方式、位置、同一截面受力鋼筋的接頭百分率、鋼筋的搭接長度項次檢驗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成型格網箍筋長、寬尺量連續三擋,取大值單個格網長、寬尺量連續三擋,取大值尺量連續三擋,取大值對角線偏差(%)尺量連續三擋,取大值2成型鋼筋籠長0,-5尺量寬尺量高(厚)尺量主筋間距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大值46主筋排距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大值箍筋間距尺量連續3擋,取大值彎起點位置尺量端頭不齊5尺量8.3.6籠模預制件上的預埋件和預留孔洞宜通過模具和成型鋼筋籠進行定位,并應8.4.1混凝土工作性能指標應根據籠模預制件特點和生產工藝確定,混凝土配合比8.4.2混凝土應按混凝土配料通知單進行生產,混凝土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允許偏差表8.4.2混凝土原材料每盤稱量的允許偏差項次材料名稱允許偏差(按重量計)1水泥、摻和料±2%2粗、細骨料±2%3水、外加劑±1%行同條件養護,再轉標準養護后進行強度檢驗評定,其余試塊可作為同條件養護試轉入標準條件養護。籠模預制件脫模起吊的同條件養護試塊,養護條件應與籠模預5除設計要求外,籠模預制件出廠時的混凝土強度不宜低于設計強度的758.4.4帶面磚或石材飾面的籠模預制件宜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藝制作,并應符合下47材間的接縫,并應采取防止面磚或石材在安裝鋼筋及澆筑混凝土等工序中出現位移2混凝土應均勻連續澆筑,投料高度不宜大于600mm。3混凝土拌和物從出機至澆筑完成的間隔時間,環境溫度高于或等于25℃時484籠模預制件出窯時的表面溫度與8.5.1脫模時應嚴格按順序拆除模具,不得使用振動方式拆模,籠模預制件與模具8.5.2籠模預制件模具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能保證構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籠8.5.3籠模預制件起吊應平穩,一般構件應采用吊具進行多點起吊,復雜構件應采用專門的吊具進行起吊,吊繩與籠模預制件水平方向夾角不宜小于60o,且不應小8.5.4在籠模預制件生產區域旁,應設置專門的混凝土構件修補區域,對剛脫模的籠模預制件進行清理、質量檢查和修補。脫模后若498堆放的相鄰構件之間水平間距不宜小于300mm。10構件存放時間較長時,應檢查鋼筋表面,不得有損傷、裂紋、油污、顆粒2運輸出廠時混凝土強度實測值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的75%。8.7.1籠模預制件驗收合格后,應在構件表面顯著位置進行標識,標識應滿足耐久8.7.2籠模預制件標識應包括生產單位名稱、工程名稱、使用部位、構件編號、構9施工與安裝9.1.1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施工與安裝除滿足本章規定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9.1.4施工單位應根據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的工程特點,配置組織機構和人員。施工作業人員應具備崗位需要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施工單位應對管理人員、施工作業9.1.5結構施工宜采用工具化、標準化的安裝技術,應根據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施工方法,制定合理的施工順序,并應合理布置現場支模和腳手9.1.6施工用的設備、機具、工具和計量器具,應滿足施工要求,并應在檢定合格9.1.7結構施工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對安全、質量、技術、施工進度等進行9.1.8結構施工前,宜選擇有代表性的單元進行籠模預制件試安裝,并應根據試安9.1.9籠模預制件安裝時,模殼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當設計無具體進度計劃、施工場地布置、籠模預制件運輸與存放、構件吊裝、安裝與連接施工、9.2.2結構施工期間,應對結構變形、環境變化等進行過程監測,監測方法、內容設置存放場地,并做好材料標示。存放場地應設置在吊裝設備的有效起重范圍內,9.2.4安裝施工前,應進行測量放線、設置構件安裝定位標識。測量放線應符合現9.2.5安裝施工前,應核對已施工完成結構的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確認混凝土強度和預留預埋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并應核對籠模預制件和配件的編號、型號、規9.2.6結構施工過程中應采取安全措施,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高處作9.2.7安裝施工前,應復核吊裝設備的吊裝能力。應按現行行業標準《建筑施工起重吊裝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276、《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的有關規定,檢查復核吊裝設備及吊具處于安全操作狀態,并應核實現場環境、天氣、道3高處作業人員應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宜采用工具式操作架進行安裝作9.3.2籠模預制件吊裝就位后,應及時校準并采取臨時固定措施。籠模預制件就位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666圖9.3.3柱和剪力墻臨時支撐示意圖件高度的1/2倍。斜撐與水平地面的夾角宜為45o~60o,并應與構件可靠連接。9.3.8籠模預制件的外觀質量出現缺陷時,應在安裝前進行修復或替換。修復方案制件的整個內腔。應控制澆筑速度和單次下料量,并應察和維護,發生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接縫處混凝土澆筑和振搗應采取防止模殼、9.4.4混凝土施工前應有切實可行的施工組織計劃,應有遇臺風、暴雨、停電等突9.4.5后澆混凝土澆筑宜采用常規人工澆搗法。當有可靠經驗時也可采用高位拋落9.4.6后澆混凝土澆筑采用常規人工澆搗法時,應符合下列規定:2宜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插點應均勻,每點振搗時間宜為3振動器位置應隨后澆內腔混凝土面9.4.7澆筑混凝土前,應清除模殼和后封模板內及疊合樓板上的雜物。模殼和后封9.4.8后澆混凝土的強度評定應采用28d齡期標準養護試件。當預留試塊的抗壓強9.5.3籠模預制件飾面磚、石材、涂刷等處宜采用貼膜保護或其他專業材料保護。9.5.4滴水槽、高低口、墻體轉角等薄弱部位,應采用定型保護墊塊或專用套件作9.5.5遇有狂風、暴雨雪等惡劣天氣時,應對現場存放的籠模預制件成品采取保護9.6.1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施工應執行國家、地方、行業的安全生產法規和規章制9.6.2施工單位應根據工程施工特點對重大危險源進行排查,予以公示,并應制定9.6.3施工單位應對從事構件吊裝作業及相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與交底,識別構件9.6.4安裝作業開始前,應對安裝作業區進行圍護并做出限行標識,嚴禁與安裝作9.6.5安裝作業使用的吊具、吊索、支撐等,應進行安全驗算并進行檢查維護,確1構件起吊后,應先提升300mm左右,停穩構件,檢查鋼絲繩、吊具和構件9.6.7帶保溫夾層的外墻籠模預制件9.6.8構件安裝施工期間,噪聲控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9.6.9施工現場應加強對廢水、污水的管理,現場應設置污水池和排水溝。廢水、10質量驗收10.1.1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工程應按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進行驗收,并宜劃分為10.1.3同一廠家生產的同批材料、部品,用于同一工程項目的不同單位工程的,可10.1.4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工程的現澆混凝土質量控制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10.1.6施工澆筑混凝土前,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包括工廠及現場隱蔽工程驗收。10.1.7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子分部工程驗收時,除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并應有質量檢驗記錄。成型格網箍筋的質量表10.2.4籠模預制件外觀質量缺陷類型和嚴重程度名稱現象嚴重缺陷一般缺陷外表面露筋構件外表面,鋼筋未被混凝土包裹且外露縱向受力鋼筋在構件外表面露出,大量箍筋外露箍筋或其他鋼筋有少量在外表面露筋蜂窩構件外表面缺少水泥砂漿而形成石子外露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蜂窩其他部位有少量蜂窩孔洞混凝土出現較大空隙、局部沒有混凝土出現深度和最大長度均超過保護層厚度的孔穴有少量深度或最大長度未超過保護層厚度的孔穴夾渣混凝土夾有雜物混凝土內夾有雜物且深度達到或超過保護層厚度混凝土內夾有少量雜物且深度達到或超過保護層厚度疏松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實構件主要受力部位有疏松其他部位有少量疏松裂縫縫隙從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內部有影響結構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縫有少量不影響結構性能或使用功能的裂縫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翹曲不平、飛出凸肋等裝飾面磚破損、粘結不牢、表面不平、磚縫不順直等清水或具有裝飾的混凝土構件內有影響使用功能或裝飾效果的外形缺陷其他混凝土構件有不影響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外表缺陷構件外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具有重要裝飾效果的清水混凝土構件有外表缺陷其他混凝土構件有不影響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10.2.5籠模預制件工廠檢查合格后,構件應設有標識及具有質量證明文件方可出檢查數量:按批檢驗,同一生產企業、同類型構件、同一配合比、同一齡期劃10.2.10籠模預制件的預埋件、預留鋼筋、預留孔洞的規格、數量應符合設計文件10.2.11當有設計指標時,籠模預制件的受力預埋件抗拔、抗剪性能應符合設計文10.2.12模殼與后澆內腔混凝土的結合面,設計要求設置粗糙面時,應做粗糙面檢10.2.14對外觀質量出現一般缺陷的籠模預制件,應制定技術處理方案,并應按技檢查數量:按批檢驗,同一生產企業、同類型構件每次抽樣數量不應少于該類表10.2.15籠模預制件的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檢驗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長度籠模<12m±5用尺量兩端及中間部、取其中偏差絕對值較大值≥12m且<18m±10≥18m±20寬度梁、柱籠模±5用尺量兩端及中間部、取其中偏差絕對值較大值墻籠模±4高度梁、柱籠模±5用尺量兩端及中間部、取其中偏差絕對值較大值墻籠模±4梁、柱、墻籠模外殼+4,-2表面平整度墻籠模42m靠尺和塞尺量測外表面墻籠模3梁、柱籠模,4側向彎曲梁、柱籠模L/750且≤20mm拉線、鋼尺量測最大側向彎曲處墻籠模L/1000且≤20mm扭翹墻籠模L/1000調平尺在兩端量測對角線差墻籠模5尺量兩對角線長度,取其絕對值的差值撓度變形梁起拱±10拉線、鋼尺量最大彎曲處梁下垂0注:1L為構件長度,單位為mm;2檢查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偏差較大值。10.2.16籠模預制件的預埋件、預留孔洞、預留鋼筋位置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檢查數量:按批檢驗,同一生產企業、同類型構件每批抽樣數量不應少于該類表10.2.16預埋件、預留孔洞、預留鋼筋位置的尺寸允許偏差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墻、梁、柱5平面高差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2外露長度+10,-5預埋套管、螺母中心線位置墻、梁、柱2平面高差預留鋼筋中心線位置墻、梁、柱3外露長度±5預留孔中心線位置5孔尺寸±5預留洞中心線位置5孔洞尺寸、深度±5預埋吊環中心線位置墻、梁、柱留出高度預埋套管中心線位置5與混凝土面平面高差預埋線盒中心線位置與混凝土面平面高差預埋線管管口外露長度±510.2.17設計對模殼結合面有粗糙度要求時,粗糙面凹凸深度應符合現行廣東省標10.2.18籠模預制件的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間距、排距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檢查數量:按批檢驗,同一生產企業、非懸挑梁、板類構件應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于5個;懸挑梁應抽取構件數量的5表10.2.18籠模預制件的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間距、排距尺寸允許偏差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縱筋間距±10縱筋排距±5箍筋間距±10保護層厚度柱、梁籠模預制件±5剪力墻籠模預制件±3體試件,每層不應少于三組;當與其他混凝土結構同配合比同步澆搗時,可一并留也可采用抽芯的方法進行檢測。柱和剪力墻構件的回彈檢測可通過觀察孔或周邊現2相鄰兩測區的間距不應大于2m,測區離構件端部或施工縫邊緣的距離不宜4測區宜布置在構件的兩個對稱的可測面上,當不能布置在對稱的可測面上時,也可布置在同一可測面上,且應均勻分布。在構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應布10.3.4籠模預制件連接前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連接部位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表10.3.4籠模預制件連接部位的外觀缺陷類型和嚴重程度名稱現象嚴重缺陷一般缺陷連接部位缺陷構件連接處混凝土有缺陷及插筋松動,插筋嚴重銹蝕、彎曲等缺陷連接部位有影響結構傳力性能的缺陷連接部位有基本不影響結構傳力性能的缺陷定,并應有質量檢驗記錄。現場連接鋼筋和保護層厚度的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表表10.3.5現場連接鋼筋和保護層厚度的尺寸允許偏差檢查項目允許偏差(mm)連接鋼筋中心線位置3連接鋼筋外露長度+10,0保護層厚度柱、梁墻縱向受力鋼筋±10排距±5橫向受力鋼筋間距±2010.3.11結構施工完成后,分項工程的施工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設計文檢查數量:按樓層、結構縫或施工段劃分檢驗批。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剪力墻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表10.3.11施工尺寸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構件軸線位置柱、墻8經緯儀及尺量梁5標高梁、柱、墻底面或頂面±5水準儀或拉線、尺量垂直度層高≤6m5經緯儀或吊線、尺量>6mH≤300mH/30000+20經緯儀、尺量H>300H/10000且≤80構件傾斜度梁5經緯儀或吊線、尺量中心位置尺量長、寬尺寸表面平整度梁底面外露32m靠尺和塞尺量測不外露5柱、墻側面外露5不外露8構件擱置長度梁±10尺量支座、支墊中心位置梁、柱、墻尺量注:1檢查柱軸線、中心位置時,沿縱、橫兩個方向測量,并取其中偏差的較大值。2H為全高,單位為mm。附錄A質量驗收記錄A.0.1籠模預制構件分項工程表A.0.1-1質量證明文件及標識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編號:工程名稱工程名稱分項工程名稱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檢驗批容量構件生產單位構件生產單位項目負責人檢驗批部位施工依據驗收依據驗收項目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最小/實際抽樣數量檢查記錄檢查結果主控項目1質量證明文件一般項目1標識施工單位檢查結果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監理單位驗收結論專業監理工程師:表A.0.1-2構件性能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編號:單位(子單位)工程名稱工程名稱分項工程名稱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檢驗批容量構件生產單位構件生產單位項目負責人檢驗批部位施工依據驗收依據驗收項目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最小/實際抽樣數量檢查記錄檢查結果主控項目1混凝土強度一般項目1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梁2縱向受力鋼筋排距3橫向受力鋼筋施工單位檢查結果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監理單位驗收結論專業監理工程師:表A.0.1-3外觀質量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編號:單位(子單位)工程名稱工程名稱分項工程名稱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檢驗批容量構件生產單位構件生產單位項目負責人檢驗批部位施工依據驗收依據驗收項目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最小/實際抽樣數量檢查記錄檢查結果主控項目1嚴重缺陷一般項目1一般缺陷施工單位檢查結果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監理單位驗收結論專業監理工程師:表A.0.1-4預埋件、預留孔洞、預留鋼筋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編號:單位(子單位)工程名稱工程名稱分項工程名稱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檢驗批容量構件生產單位構件生產單位項目負責人檢驗批部位施工依據驗收依據驗收項目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最小/實際抽樣數量檢查記錄檢查結果主控項目1規格、數量2受力預埋件抗拔、抗剪性能一般項目1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柱平面高差2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平面高差3螺母中心線位置墻平面高差4預留孔中心線位置柱孔尺寸5預留洞中心線位置洞口尺寸、深度6預留鋼筋中心線位置外露長度7預埋中心線位置留出高度續表A.0.1-4驗收項目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最小/實際抽樣數量檢查記錄檢查結果一般項目8預埋套管中心線位置與混凝土面平面高差9預埋線盒中心線位置與混凝土面平面高差預埋線管管口外露長度施工單位檢查結果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監理單位驗收結論專業監理工程師:表A.0.1-5尺寸偏差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編號:單位(子單位)工程名稱工程名稱分項工程名稱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檢驗批容量構件生產單位構件生產單位項目負責人檢驗批部位施工依據驗收依據驗收項目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最小/實際抽樣數量檢查記錄檢查結果主控項目1連接鋼筋中心線位置2連接鋼筋外露長度一般項目1長度梁、柱<12m<18m≥18m2寬度梁、柱墻3高度墻、梁、柱4厚度墻5表面平整度墻梁、柱6側向彎曲墻梁、柱7翹曲墻8對角線差墻9撓度變形梁起拱梁下垂續表A.0.1-5驗收項目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最小/實際抽樣數量檢查記錄檢查結果一般項目7翹曲墻8對角線差墻9撓度變形梁起拱施工單位檢查結果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監理單位驗收結論專業監理工程師:表A.0.1-6結合面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編號:單位(子單位)工程名稱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稱分項工程名稱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檢驗批容量構件生產單位構件生產單位項目負責人檢驗批部位施工依據驗收依據驗收項目設計要求及規范規定最小/實際抽樣數量檢查記錄檢查結果主控項目1結合面設置粗糙面設置抗剪連接鋼筋設置一般項目1結合面規格粗糙面凹凸深度抗剪連接鋼筋間距施工單位檢查結果項目專業質量檢查員:監理單位驗收結論專業監理工程師:表A.0.2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編號:單位(子單位)工程名稱分部/子分部(或系統/子系統)分項工程量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分包單位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檢驗批編號檢驗批容量檢驗批所在的施工部位施工單位檢查評定結果驗收結論共計檢驗批數備注:與本分項包括的全部檢驗批所對應相關的下列文件資料均為真實準確、齊全有效、符合要求:(1)產品進場見證檢驗(復驗)檢測報告(2)現場試件(系統實體)檢測報告(3)產品質量證明文件(4)施工過程的自檢、調試等施工記錄(5)隱蔽工程驗收記錄(6)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7)與質量控制相關的其他管理(技術)文件、資料(注明):施工單位檢查評定綜合結果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簽名:位驗收綜合結論項目專業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專業負責人)簽名:A.0.3子分部(系統、子系統)工表A.0.3子分部(系統、子系統)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單位(子單位)工程名稱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分包單位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序號隸屬的分項工程名稱檢驗批數施工單位檢查評定結果監理(建設)單位驗收結論匯總本子分部共計分項數檢驗批數:子分部(系統、子系統)、分項質量控制資料子分部(系統、子系統)、分項安全和功能檢驗子分部(系統、子系統)、分項觀感質量綜合驗收結論及備注分包單位施工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建設)單位總監理工程師(建設單本規程用詞說明引用標準名錄8081籠模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DBJ/T15-203-202082制訂說明《籠模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DBJ/T15-203-2020,經廣東省住房和本規程在制訂過程中,編制組參照相關現行國家標準、結合廣東省的實際環境和需求,在征求省內有關單位和專家意見,經反復討論、修改和完善,最后經廣泛為便于廣大設計、施工等單位有關人員在使用本規程時能正確理解和執行條文規定,編寫組按章、節、條順序編制了本規程的條文說明,對條文規定的目的、依據以及執行中需要注意的有關事項進行了說明。但是,本條文說明不具備與規范正83 84 85澆內腔混凝土強度相同的情況下,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構件和梁柱節點的承載能力和延性與傳統現澆結構基本一致,剛度甚至略有提升;從變形、裂縫分布、破壞形態看,籠模裝配整體式結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