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一體化應用技術標準目 次總則 1術語 2基本規定 4建筑設計 5一般規定 5規劃設計 5建筑設計 5結構設計 7電氣設計 8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 9一般規定 9系統分類 9集熱器 10貯熱水箱 12循環泵 135.6管路 14輔助熱源 15熱交換器 15防過熱和防凍 16運行控制 16施工安裝與調試 18一般規定 186.2基座 186.3支架 19集熱器 19貯熱水箱 196.6管路 20輔助加熱設備 20電氣與自動控制系統 20水壓試驗與沖洗 20系統調試 21工程驗收 22一般規定 22分項工程驗收 22竣工驗收 23運行與維護 24一般規定 24安全檢查 24系統維護 24節能環保效益評估 26一般規定 26系統節能環保效益評估 26系統實際運行的效益評估 26系統效益的定期檢測、長期監測和性能分級評估 26本標準用詞說明 28引用標準名錄 29附:條文說明 30PAGEPAGE10總則術語民用建筑civilbuilding供人們居住和進行公共活動的建筑總稱。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integrationofbuildingwithsolarwaterheatingsystem建筑日照標準standardofsunlightonbuildings(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時間范圍內,以底層窗臺面為計算起點建筑外窗獲得的日照時間。太陽能保證率solarfraction太陽能熱水系統中由太陽能部分提供的熱量占系統總熱負荷的百分率。太陽能輻照強度solarirradiance太陽輻射照射到一個表面的功率密度,即單位面積上接收的太陽輻射功率,單位為W/m2。太陽能熱水系統solarwaterheatingsystem將太陽能轉換成熱能以加熱水的系統裝置,包括太陽能集熱器、貯熱水箱、泵、連接管路、支架、控制系統和必要時配合使用的輔助能源。太陽能集熱系統solarcollectorsystem熱水供應系統hotwatersupplysystem太陽能集熱器solarcollector吸收太陽輻射并將產生的熱能傳遞到傳熱工質的裝置。集熱器總面積collectorgrossarea集熱器的最大投影面積,不包括那些固定和連接傳熱工質管道的組成部分。集熱器傾角tiltangleofcollector太陽能集熱器與水平面的夾角。太陽能集熱器年平均效率solarcollectorannualaverageefficiency一年內由傳熱工質從集熱器中帶走的能量與該一年內入射在該集熱器總面積上的太陽輻照總量之比。貯熱水箱hotwaterstoragetank太陽能熱水系統中儲存熱水的裝置。輔助加熱裝置auxiliaryheatingdevice太陽能熱水系統中,為了補充太陽能系統的熱輸出所用的非太陽能加熱裝置。自然循環系統naturalcirculationsystem僅利用傳熱工質內部的密度變化來實現集熱器與貯熱水箱之間或集熱器與換熱器之間循環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強制循環系統forcedcirculationsystem利用泵強迫傳熱工質通過集熱器(或換熱器)進行循環的太陽能熱水系統。直流式系統series-connectedsystem傳熱工質一次流過集熱器加熱后,進入貯熱水箱或用熱水點的非循環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直接系統solardirectsystem在太陽能集熱器中直接加熱水給用戶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間接系統solarindirectsystem集中供熱水系統collectivehotwatersupplysystem采用集中的太陽能集熱器和集中的貯熱水箱供給一幢或幾幢建筑物所需熱水的系統。集中分散供熱水系統collectiveindividualhotwatersupplysystem采用集中的太陽能集熱器和分散的貯熱水箱供給一幢建筑物所需熱水的系統。分散供熱水系統individualhotwatersupplysystem采用分散的太陽能集熱器和分散的貯熱水箱供給各個用戶所需熱水的小型系統。基本規定建筑物上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不得降低相鄰建筑的日照標準。太陽能熱水系統應配置輔助熱源,且輔助熱源應結合運行控制方式配置。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建筑的主體結構,應符合建筑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的規定。太陽能熱水系統與構件及其安裝安全,應符合下列規定:應滿足結構、電氣及防火安全的要求;由太陽能集熱器構成的圍護結構構件,應滿足相應圍護結構構件安全性及功能性要求。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建筑,應設置安裝和運行維護的安全防護措施,以及防止太陽能集熱器損壞后部件墜落傷人的安全防護設施。建筑設計一般規定規劃設計太陽能熱水系統布置應與周圍環境協調統一。主朝向非南向布置的建筑單體,設計時應為集熱器取得最佳朝向提供條件。設計安裝較大面積的太陽能集熱器時,不應影響該建筑物及其相鄰建筑物的通風及采光,避免對相鄰建筑物產生眩光污染。建筑設計建筑設計應合理確定太陽能熱水系統各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且不影響該部位的建筑功能,并應滿足相關部位的防水、排水、通風、隔熱、防潮、防雷電、抗風及抗震等要求。(含基礎太陽能集熱器不應跨越建筑變形縫設置,當無法避免時應采取相應的構造措施。太陽能集熱器設置在平屋面時,應符合下列規定:設置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建筑平屋面宜設計為上人屋面,并設置安裝、檢修通道;在屋面防水層上設置太陽能集熱器時,屋面防水層應上翻至基座上部,并應在基座下部增設附加防水層;太陽能集熱器周圍屋面、檢修通道、屋面出入口和集熱器之間的人行通道上部應鋪設剛性保護層;突出屋面的樓電梯間、消防水箱、通信和電視接收設備等建筑構件宜靠北設置,為太陽能熱水系統的設置提供良好的場地條件;當太陽能集熱器設置在屋面構架或屋面飄板上時,構架和飄板下的凈空高度應滿足系統檢修和使用功能要求。太陽能集熱器設置在坡屋面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屋面的坡度設計宜結合太陽能集熱器接收太陽光的最佳傾角確定,即以本地區緯度±10°來確定,也可根據太陽能集熱器主要使用季節的不同適當調整;設置在坡屋面上的太陽能集熱器宜采用順坡架空設置或順坡鑲嵌設置;當坡屋面上設置天窗時,太陽能集熱設施宜與天窗設計相協調;太陽能集熱器作為建筑坡屋面的構件時,其強度、剛度、保溫、隔熱、防水、排水、外觀、使用安全和防護功能等應滿足建筑屋面的設計要求,并與屋面的材質及色彩相協調。太陽能集熱器設置在陽臺或陽臺欄板上時,應符合下列規定:75°;設置在上部無飄板的凸陽臺(露臺)上的太陽能集熱器,支架應與陽臺地面預埋件連接牢固,并應在地腳螺栓周圍做防水密封處理;設置在陽臺欄板上的太陽能集熱器支架應與陽臺欄板上的預埋件牢固連接;當太陽能集熱器構成陽臺欄板時,應滿足陽臺欄板的剛度、強度及防護功能要求;應為集熱器的維護和局部更換提供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及操作空間。太陽能集熱器設置在外墻時,應符合下列規定:設置在外墻面上的太陽能集熱器宜有適當的傾角;設置太陽能集熱器的外墻除應承受太陽能集熱器的荷載外,還應對安裝部位可能造成的墻體變形、裂縫等不利因素采取必要的技術防護措施;設置在外墻面的太陽能集熱器支架應與墻面上的預埋件連接牢固,必要時在預埋件處增設混凝土構造柱,并應滿足防水、防銹、防腐等要求;設置在外墻面的太陽能集熱器與貯熱水箱相連的管線需穿過墻面時,應在墻面預埋內高外低的防水套管并應做防水密封處理,穿墻管線不應設在結構柱或梁處;由太陽能集熱器構成的部分外墻,應滿足其剛度、強度及防雷電、抗風、抗震等圍護和防護安全功能要求。太陽能集熱器設置在建筑遮陽板上或作為遮陽板時,應符合下列規定:當建筑遮陽板上設置太陽能集熱器時,集熱器的支架與遮陽板或墻上的混凝土或鋼構件之間應牢固連接;當太陽能集熱器作為建筑遮陽板時,其強度、剛度、外觀、使用安全和防護功能應滿足建筑設計要求,并應與墻體的混凝土或鋼構件牢固連接。貯熱水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貯熱水箱宜設置在室內或不影響建筑功能的屋頂上;設置貯熱水箱的位置應具有相應的排水、防水、通風、隔熱、防潮等措施;GB50015貯熱水箱的設置位置應滿足結構承載要求,水箱基座要保證隔熱性及防腐性,避免冷熱橋的產生及腐蝕。結構設計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建筑主體結構及結構構件如屋面、陽臺、外墻及懸臂梁(板)等,應能承受太陽能熱水系統傳遞的荷載和作用,具有相應的承載力以確保安全。5500155002GB50009GB50011及相關標準的規定。(梁)板承載太陽能集熱器。輕質填充墻不得直接作為太陽能集熱器和貯熱水箱的支承結構。當太陽能熱水系統與主體結構采用后加錨栓連接時,應符合下列規定:2個錨栓;10mm;50%;應滿足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JGJ145的規定。電氣設計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電氣設計應滿足太陽能熱水系統用電可靠性和運行安全要求。太陽能熱水系統中使用的電氣設備應裝設短路保護和接地故障保護裝置。30mA。太陽能熱水系統電氣控制線路應穿管暗敷或在管道井中敷設。50057的規定。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一般規定50015的有關規定。50015的要求。太陽能熱水系統應安全可靠,內置加熱系統必須帶有保證使用安全的裝置,并采取防凍、防結露、防過熱、防雷、抗雹、抗風、抗震等技術措施。采用集中供熱水系統的工程宜安裝計量裝置。15年。42%。系統分類太陽能熱水系統按供熱水范圍可分為下列三種系統:集中供熱水系統;集中分散供熱水系統;分散供熱水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按系統運行方式可分為下列三種系統:自然循環系統;強制循環系統;直流式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按生活熱水與集熱器內傳熱工質的關系可分為下列兩種系統:直接系統;間接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按輔助能源設備安裝位置可分為下列兩種系統:內置加熱系統;外置加熱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按輔助能源啟動方式可分為下列三種系統:全日自動啟動系統;定時自動啟動系統;按需手動啟動系統。集熱器選擇符合下列要求:集熱器的性能特點應與太陽能熱水系統要求相匹配;對集中集熱系統,宜優先選用局部損壞而不致系統整體失效的太陽能集熱器;在陽臺、墻面等部位應用時,宜選用規格與建筑模數相協調的太陽能集熱器。平板型集熱器或橫排真空管集熱器之間的連接宜采用并聯,單排并聯的集熱器總面積不3250m2;對大型自然循環系統,可50m2;500500m2;當全玻璃真空管東西向放置的集熱器在同一斜面上多層布置時,串聯的集熱器不宜超過3個,每個集熱器聯箱長度不宜大于2m。10°10°;全玻璃真空管東西向水平放置的集熱器傾角可適當減少。5.3.)計算:DHcots
(5.3.6)式中:D——集熱器距離遮光物或前后排間的水平最小凈距,m;H——遮光物最高點與集熱器采光面最低點之間的垂直距離,m;s——太陽高度角,度(°,對季節性使用的系統,宜取當地春分、秋分正午12時的太陽高度角;對全年性使用的系統,宜取當地冬至日正午12時的太陽高度角。直接加熱系統太陽能集熱器總面積可根據用戶的日均熱水用水量和用水溫度確定,可按公式(5.3.7-1)計算:QWCW(tendti)fAC
J(1)
(5.3.7-1)Tcd L式中:Ac——直接加熱系統集熱器總面積,m2;Qw——日均熱水用水量,L;Cw——水的定壓比熱容,kJ/kg·℃;tend——貯熱水箱內水的終止設計溫度,℃;ti——水的初始溫度,℃;f0.4~0.7;ρ水的密度,kg/L;JT——當地集熱器采光面上的年平均日太陽輻照量kJ/m2;ηcd——集熱器年平均集熱效率;根據經驗取值宜為0.25~0.50。可參照《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技術標準》GB50364附錄B的方法進行計算選擇;ηL——管路及貯熱水箱熱損失率;根據經驗取值宜為0.20~0.30。間接加熱系統的集熱器總面積可按公式(5.3.7-2)計算:AA1c
(5.3.7-2)c UA式中:Ain——間接系統換熱器換熱面積,m2;
hxhxFRUL——1~24~6;Uhx——換熱器傳熱系數,W/(m2·℃);Ahx——換熱器換熱面積,m2。5.3.5條規定偏差較大時;5.3.5條規定偏差較大時。ABAS/RS補償后的太陽能集熱器總面積,m2;
(5.3.8)As——按最佳安裝角度計算的太陽能集熱器總面積,m2;RS——太陽能集熱器補償面積比,可通過計算確定,或參考表5.3.8選取。表5.3.8 集熱器補償面積比Rs(%)方位角傾角-60-50-40-30-20-10南10203040506080676971737474747474737169677074777980828283828280797774608183858788898989888785838150868991929494959494929189864091939596979898989796959391309496979899100100100999897969420959798999910010010099999897951096969797989898989897979696水平面94949494949494949494949494注:本表是依據濟南地區(濟南緯度36°41′)氣象條件分析得到,其他地區可參考。貯熱水箱貯熱水箱的容積可按下列方法確定:集中供熱水系統的貯熱水箱容積應根據熱水小時變化曲線及太陽能集熱器的供熱能力和運行規律,綜合考慮輔助加熱裝置加熱時段和能力等多種因素經計算后確定;分戶式太陽能熱水系統貯熱水箱容積可按經驗公式(5.4.1)確定:V(5070·A 5.4.)式中:V——貯熱水箱的有效容積,L;A——mAAn。注:部分無法按第1款計算的集中供熱水系統可參照經驗公式5.4.1計算。貯熱水箱應滿足下列要求:貯熱水箱及其附件的材質、工藝處理、配件等應滿足剛度、強度、耐壓、耐溫、耐腐等要求,應確保水質在運行條件下符合《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GB5749的安全衛生要求;GB/T50185的要求;閉式貯熱水箱應滿足承壓要求,并應設置安全閥以及水溫指示裝置;開式貯熱水箱應設置進出水管、補水管、溢流管、泄水管、通氣管、水位控制以及水溫指示裝置;貯熱水箱的布置形式和進出水管布置,不得產生水流短路,并應保證貯熱水箱內具有平緩的水溫梯度,充分利用水箱的儲熱容積。貯熱水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貯熱水箱可設置在建筑設備間、建筑屋面、平臺、陽臺、廚房、地下室;貯熱水箱與建筑墻面或其它箱壁之間的凈距,應滿足安裝施工或檢修的需要;對設有人0.8m;設置在設備間內的貯熱水箱,上部附件最高點至建筑結構最低點的凈空,應能滿足檢修0.2m;應設置給水點和排水設施。循環泵循環泵的流量即太陽能集熱系統的設計流量應按公式(5.5.2)計算:Gs=g·A (5.5.2)式中:Gs——太陽能集熱系統的設計流量,L/s;g——太陽能集熱器的單位面積流量,L/(s·m2);具體數值與太陽能集熱器的特性和用途A——太陽能集熱器總面積,m2。循環泵的揚程應按照太陽能集熱系統最不利環路的水力阻力計算確定。循環泵的吸水管上應設過濾器、閥門,出水管上應設閥門、止回閥及壓力表。安裝在室外的循環泵,應采用全封閉型或設有防護罩的水泵,必要時采取防雨保護措施,冬季必須采取防凍措施。管路太陽能熱水系統管道的工作壓力和工作溫度不得大于產品標準標定的允許工作壓力和工作溫度。太陽能集熱循環系統管路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太陽能集熱系統的管路、配件應采用不銹鋼管、銅管、鍍鋅鋼管等金屬材質,開式系統100200℃;集熱循環管路應設計為同程式;在間接加熱系統中,集熱循環管作為熱媒管道應符合熱媒流體的壓力及材質要求;0.3%在有水回流的防凍系統中,管路的坡度應使系統中的水自動回流,不應積存;當集熱器組為多排或多層組合時,每排或每層集熱器的總進出水管上均應設置閥門;在強制循環系統的管路上,宜設有防止傳熱工質夜間倒流散熱的單向閥。熱水供應管路系統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直接供應生活熱水的管路、配件宜采用不銹鋼管、銅管等保證水質的金屬管材;其他過水設備材質,應與建筑給水管路材質相容;GB5001518713的相關規定;集中供熱水系統應設計熱水循環管道,保證干管和立管中的熱水循環;分散供熱水系統可根據用戶的具體要求設計熱水循環管路;熱水供應系統的管路宜設計為同程式;集中供熱水系統的熱水供應系統的分區,應遵循如下原則:與給水系統的分區一致,各區貯熱水箱的補水均由同區給水系統供應;當不能滿足同區給水系統供應時,應采取保證系統冷、熱水壓力平衡的措施;當采用減壓閥分區時,除滿足減壓閥的設置要求外,還應保證各分區的熱水循環。100在閉式循環系統中,應設置壓力式膨脹罐或泄壓閥,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0m3的熱水供應系統可采用泄壓閥泄壓的措施;10m350015的規定計算。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垂直管線不應明敷在建筑外墻上,嚴禁敷設在建筑物的風道內。集熱回路使用傳熱工質的間接系統,系統應有防止工質滲入熱水的技術措施。0.3m以上。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管道不宜穿越建筑伸縮縫、沉降縫、抗震縫等變形縫,當必須穿越時,應設置變形補償裝置。太陽能熱水系統中安裝于室外的管道以及室內熱水供回水管道均應做保溫。在既有建筑上增設太陽能熱水系統或改造太陽能熱水系統時其管線布置應做到走向合理,不影響建筑使用功能及外觀。輔助熱源太陽能熱水系統宜配設輔助熱源。結合當地資源情況及項目具體條件,可采用市政熱力、50015中有關規定執行。50%的系統熱量。自動控制的集中供熱水系統應根據儲熱水箱內的水溫設定值,自動啟閉輔助加熱系統。熱交換器采用熱交換器間接加熱生活熱水的系統適用于原水水質易于在集熱器盤管或管道中結垢的高硬度水,同時適用于暴露在室外的集熱器具有較高防凍要求的場合。在利用熱交換器間接加熱的太陽能熱水系統中,熱交換器換熱不應明顯降低集熱器效率。10%。防過熱與防凍太陽能熱水系統應采取可靠的防凍措施。防凍措施按以下排列順序優先選用:采用自動控制系統實現防凍循環;采用集熱循環系統存水自動排空措施;采用防凍液作為集熱器傳熱工質的間接加熱方式。運行控制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時,應明確提出經濟合理的系統控制方案,并與電氣專業配合。控制方案包括以下內容:集熱系統和熱水供應系統的運行控制要求;輔助熱源的啟停控制要求;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安全保障控制要求,如防凍、防過熱等控制措施;系統的補水和排水控制要求。系統運行控制應符合下列要求:全天候太陽能熱水系統宜采用全日自動啟動系統;集熱循環系統中若采用強制循環宜采用溫差控制;250℃的溫度,其精度為±1℃;貯熱水箱用溫度傳100℃的溫度,其精度為±1℃;熱水供應系統的循環水泵在非熱水供應時段應能自動關閉。條件許可時,太陽能熱水系統可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統,并應具備下列功能:顯示集熱系統循環泵的工作狀況,控制循環泵的啟閉,并反饋信息;顯示貯熱水箱的熱水溫度,并反饋信息;在非承壓式系統中顯示貯熱水箱的水位;對輔助加熱設備按設定程序進行啟、停控制,并顯示反饋信息;在集中熱水供應系統中應記錄瞬間熱水用水量、溫度壓力變化曲線。太陽能集熱系統、輔助加熱系統和熱水供回水系統宜采用全自動控制操作方式。應根據用戶對供熱水質量的要求、用水時間和使用情況并參照下列規定合理確定輔助熱源的啟停方式:分散供熱水系統,宜采用手動啟動或定時自動啟動方式;定時集中供熱水系統,宜采用定時自動啟動或手動啟動方式;全日制集中供熱水系統宜采用全日自動啟動方式。集中供熱水系統和用水量較大的分散供熱水系統應設保溫循環系統。保溫循環泵的啟閉視系統的大小、用水溫度的要求,采用定時定溫循環或連續循環。大型集中供熱水系統宜納入建筑設備監控系統中。施工安裝與調試一般規定GB50364和《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411的要求。太陽能熱水系統施工和安裝應由專業隊伍完成。太陽能熱水系統施工與安裝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應包括與主體結構施工、設備安裝、裝飾裝修的協調配合方案及安全措施等內容。太陽能熱水系統施工與安裝前應具備下列條件:設計文件符合要求并齊備,且已審查通過;專項施工方案已經批準;施工現場條件符合專項施工方案要求;現場水、電、場地、道路等條件能滿足正常施工需要;預留基座、孔洞、預埋件、管路和設施符合設計圖紙,并已驗收合格。太陽能熱水系統在施工與安裝過程中,產品和物件的存放、搬運、吊裝不應碰撞和損壞;半成品應妥善保護。太陽能熱水系統中產生振動和噪聲的設備或部件,其減振、隔聲措施應符合設計要求。基 座50205的要求。預埋件應在主體結構施工時埋入,預埋件的位置應準確。50207的要求。鋼基座及混凝土基座頂面的預埋件在太陽能熱水系統安裝前應涂防腐涂料或采取其它有效的防腐措施,并對外露部分進行妥善保護。支 架《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05的要求。支架應按設計要求安裝在主體結構上,位置應準確,并與主體結構固定牢靠。鋼結構支架放置時,在不影響其承載力的情況下,應選擇有利于排水的方式放置。因結構或其它原因導致排水不暢時,應采取合理的排水防水措施,確保排水通暢。支架應根據現場條件采取抗風措施,滿足設計要求。支承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鋼結構支架和金屬管路系統應與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統可靠連接。50212和《建筑防腐蝕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224的要求。集熱器安裝傾角和定位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傾角誤差為±3°。集熱器應與建筑主體結構或集熱器支架牢靠固定,防止滑脫。集熱器之間的連接應按照設計規定的連接方式連接,且密封可靠,無泄漏,無扭曲變形。嵌入屋面設置的集熱器與四周屋面應做好防水處理。集熱器之間的連接件,應便于拆卸和更換。6.9節的規定。50185的要求。貯熱水箱應與底座固定牢靠。50169的要求。6.9節的規定。50185的要求。管路50242的相關要求。50275的要求。水泵周圍應留有檢修空間,并應做好接地保護。安裝在室外的水泵,應采取妥當的遮陽和防雨保護措施。冬季應采取防凍措施。水泵、電磁閥、閥門的安裝方向應正確,并應便于更換。6.9節的規定。50185的要求。輔助加熱設備直接加熱的電熱管的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電氣安裝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的相關要求。輔助加熱設備的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的相關要求。電氣與自動控制系統電纜線路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標準》GB50168的規定。其他電氣設施的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的相關規定。50169的規定。水壓試驗與沖洗太陽能熱水系統安裝完畢后,在設備和管道保溫之前,應進行水壓試驗。1.50.1MPa集熱系統和供熱水系統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的規定執行。5℃進行水壓試驗時,應采取可靠的防凍措施。系統水壓試驗合格后,應對系統進行沖洗直至排出的水不渾濁為止。采用水壓試壓結束后應即刻將水排凈,防止集熱器悶曬和結凍。系統調試系統聯動調試,應在設備單機、部件調試和試運轉合格后進行。設備單機、部件調試應包括下列內容:檢查水泵安裝方向;檢查電動閥安裝方向;溫度、溫差、水位、流量等儀表顯示正常;電氣控制系統應達到設計要求功能,動作準確;剩余電流保護裝置動作準確可靠;防凍、防過熱保護裝置工作正常;各種閥門開啟靈活,密封嚴密;輔助能源加熱設備工作正常,加熱能力達到設計要求;所有設備、管線標識清晰、介質流向正確。系統聯動調試應包括下列內容:調整水泵控制閥門;調整系統各個分支回路的調節閥門,使各回路流量平衡,達到設計流量;溫度、溫差、水位、時間等控制儀的控制區域或控制點應符合設計要求;調試輔助熱源加熱設備與太陽能集熱系統的工作切換,達到設計要求;調整電磁閥初始參數,使其動作符合設計要求。系統聯動調試后的運行參數應符合下列規定:10%;設計工況下熱水的流量、溫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工況下系統的工作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集熱系統進出口工質溫差應符合設計要求。工程驗收一般規定7.l.1 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驗收的程序和組織應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的規定。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施工質量的保修期限,自竣工驗收合格日起計算為二年。分項工程驗收7.2.1表劃分。表7.2.1表太陽能熱水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劃分序號分部工程分項工程1太陽能集熱系統預埋件及后置錨栓安裝和封堵,基座、支架安裝,太陽能集/安裝,管道及配件安裝,系統水壓試驗及調試,防腐、絕熱。2蓄熱系統貯熱水箱及配件安裝,地下水池施工,管道及配件安裝,輔助設備安裝,防腐、絕熱。3熱水供應系統管道及配件安裝,水泵等設備及部件安裝,輔助設備安裝,系統水壓試驗及調試,防腐、絕熱。4控制系統傳感器及安全附件安裝,計量儀表安裝,電線、電纜施工敷設,接地裝置安裝。GB50411的規定。安裝基礎螺栓和預埋件;基座、支架、集熱器四周與主體結構的連接節點;基座、支架、集熱器四周與主體結構之間的封堵及防水;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物避雷系統的防雷連接節點或系統自身的接地裝置安裝。太陽能集熱器的安裝方位角和傾角應滿足設計要求,安裝允許誤差應在±3°以內。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的檢驗、檢測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壓力管道、系統、設備及閥門的水壓試驗;系統的沖洗及水質檢測;系統的熱性能檢測。50242的規定執行。竣工驗收竣工驗收應提交下列驗收資料:設計變更證明文件和竣工圖;主要材料、設備、成品、半成品、儀表的出廠合格證明或檢驗資料;屋面防水檢漏記錄;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中間驗收記錄;系統水壓試驗記錄;系統生活熱水水質檢驗記錄;系統調試及試運行記錄;系統熱工性能檢驗記錄。系統熱工性能檢驗的測試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程評價標準》GB/T50801的規定。太陽能集熱系統效率和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太陽能保證率應滿足設計要求。4560℃。運行與維護一般規定太陽能熱水系統初次運行之前的準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注傳熱工質;在系統處于運行的條件下,對受控設備、控制器和計量裝置等進行調試,保證各組件的運行達到設計要求,并應保證系統的整體運行符合設計要求。太陽能熱水系統交付使用后,運維管理單位應建立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管理制度。太陽能熱水系統運行發生異常時,應及時處理;主要設備和控制裝置應由專業人員維修。運維管理單位應對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熱水計量裝置進行定期校驗。安全檢查運維管理單位應對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集熱器和安裝固定設施進行定期安全性檢查。進入冬季前,運維管理單位應對太陽能熱水系統防凍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太陽能熱水系統冬季運行期間,應避免傳熱工質發生凍結現象。運維管理單位應對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防雷設施定期檢查并進行接地電阻測試。系統維護觀察集熱器表面的清潔狀況,對集熱器進行清潔護理;觀察和檢查系統中防雷和錨固狀況,進行接地測試,并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防腐、加固等維修護理;觀察和檢查系統中貯熱水箱上的防腐、防過熱、防超壓等安全附件的狀況,并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護理、維修或零件更換;觀察和檢查系統中控制器、傳感器、信號傳輸線和電線電纜的連接部位是否松脫或接觸不良,并根據需要進行必要的護理、維修或零件更換;對于間接系統,定期檢查系統中傳熱工質變化,并按系統技術要求進行加注和更換;對電氣、管路、閥門等附件進行檢查;定期對系統中的計量裝置、監測探點、控制裝置進行校驗;對集熱器中進出口水溫、貯熱水箱出水口溫度的變化和其他設備的工作情況進行監測。節能環保效益評估一般規定太陽能熱水工程的設計文件,應包括對該系統所做的節能和環保效益分析計算書。對已實際工作運行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宜進行系統節能效益的定期檢測或長期監測。系統節能環保效益評估50801中的公式進行計算。50801中的公式進行計算。50801中的公式進行計算。系統實際運行的效益評估9.2.2條的規定進行計算。50801的公式進行計算。50801的公式進行計算。9.2.節的規定相同。系統效益的定期檢測、長期監測和性能分級評估標準》GB/T50801中涉及短期或長期測試的規定。太陽能熱水工程的性能分級評估宜按現行國家標準《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工程評價標準》GB/T50801的規定進行。PAGEPAGE30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一體化應用技術規程條文說明目 次1總則 332術語 34基本規定 35建筑設計 38一般規定 38規劃設計 38建筑設計 39結構設計 41電氣設計 42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 43一般規定 43系統分類 44集熱器 45貯熱水箱 46循環泵 475.6管路 47輔助熱源 49熱交換器 49防過熱和防凍 49運行控制 50施工安裝與調試 51一般規定 516.2基座 516.3支架 52集熱器 52貯熱水箱 526.6管路 53輔助加熱設備 53電氣與自動控制系統 53水壓試驗與沖洗 53系統調試 54工程驗收 55一般規定 55分項工程驗收 55竣工驗收 55運行與維護 57一般規定 57安全檢查 58系統維護 58節能環保效益評估 59一般規定 59系統節能環保效益評估 59系統實際運行的效益評估 59系統效益的定期檢測、長期監測和性能分級評估 59總則本條規定了本標準的適用范圍。本標準除適用于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新建民用建筑外,若太陽能熱水系統的設計、安裝與建筑脫節,即便是新建建筑物考慮了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結合應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在結構上,妥善解決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安裝問題,確保建筑物的承重、防水等功能不受影響,還應充分考慮太陽能集熱器抵御強風、暴雪、冰雹等的能力。在管路布置上,合理布置太陽能循環管路以及冷熱水供應管路,盡量減少熱水管路的長度,建筑上事先留出所有管路的接口、通道。在系統運行上,要求系統可靠、穩定、安全,易于安裝、檢修、維護,合理解決太陽能與輔助能源加熱設備的匹配,盡可能實現系統的智能化和自動控制。術語本標準中的術語包括建筑工程和太陽能熱利用兩方面,主要引自《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GB50352、《建設工程分類標準》GB/T50841和《太陽能熱利用術語》GB/T12936。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一體化,體現在以下四方面:外觀上,合理布置集熱器,實現太陽能熱水系統與建筑完美結合;結構上,妥善解決系統的安裝,確保建筑物的承重、防水等功能不受影響。集熱器有抵御強風、暴雪、冰雹等能力;管路布置上,合理布置系統循環管路及冷熱水管路,減少熱水管路的長度,建筑預留出所有管路的接口和通道;系統運行上,要求系統可靠、穩定、安全,易于安裝、檢修、維護。合理解決太陽能與輔助能源加熱設備的匹配,實現系統智能化和自動控制。2.0.10 集熱器總面積是指整個集熱器的最大投影面積。平板集熱器總面積是集熱器外殼的最大3基本規定本條提出了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應滿足使用要求和系統安裝、維護的要求。的通2017號100供應源熱泵、空氣源熱泵等其他再生能源熱水系統替代。冬至或大寒日)相鄰建筑的日照間距是以建筑高度計算的。現行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GB50180對于不同城市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有不同要求。平屋面的建筑高度指室外地面至其屋面、1/4者;突出屋面的通風道、煙囪、裝飾構件、花架、通信設施;空調冷卻塔等設備。日照標準對于不同類型的建筑要求不同,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本條對太陽能系統的安全性提出了要求。1.05m1.10m建筑設計一般規定15-2050年以上。太陽能集熱器及系統其它部件在構造、形式上應利于在建筑圍護結構上安裝,便于維護、修理、規劃設計本條是民用建筑規劃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本條要求太陽能熱水系統布置,注重系統與周圍環境協調,風格統一。~4.2.4太陽能集熱器安裝在建筑物的屋面、陽臺、外墻面、墻體內(嵌入式)以及建筑物4.2.5 (山墻)間距,凡泛稱的建筑間距系指正面間距。建筑間距以滿足日照要求為基礎,綜合考慮采光、通風、消防、疏散、管線埋設、視覺衛生及空間環境等要求。建筑設計設置于建筑物內部的太陽能配水管及配置的電器、電纜線應與建筑物其它管線一并考慮、對建筑施工圖中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標注內容做了要求建筑設計時應將太陽能集熱器的設置位置避開建筑變形縫。因為建筑主體結構在伸縮縫、PVC管材。套管四周的找平層應預留凹槽,用密封材料封實。上翻至管壁的防水層應用金屬箍或鍍鋅鋼絲緊固,再用密封材料封實。應避免在已做好防水層的屋面上鑿孔打洞。本條是對太陽能集熱器安裝在平屋面上的要求。有日照要求的太陽能集熱器的位置選擇應首選考慮設于條件較好的南側,以提高太陽能利用率。同時應充分考慮女兒墻或其它遮光物對集熱器的影響,以滿足安裝、檢修的最小操作空間,對各種距離做了具體要求并給出了計算公式。(其正下方宜為柱或梁支承和支架固定在屋面板PVC管材。本條是對太陽能集熱器安裝在坡屋面上的要求。集熱器安裝傾角等于本地區緯度。如果系統側重在夏季使用,其安裝傾角應等于本地區緯度減目前所設計安裝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多為全天候使用,太陽能集熱器安裝傾角在本地區緯度±10°的范圍內,建筑師可據此調整建筑的比例,這給建筑設計帶來較大的彈性空間。(流)入屋面。集熱器與屋面交接處除用防水嵌縫膏填密實外,還宜設置擋水蓋板。當嵌入坡屋面設置的太陽能集熱器作為屋面板的一部分時,應基本具備屋面板同樣的功能,滿足承載、隔熱、抗風、抗震、防水等要求。本條是對太陽能集熱器安裝在陽臺或陽臺欄板上的要求。(露臺(欄桿(凈高(凈高1.10m,這是根據人體重心和心理、安全等因素而定。本條是對太陽能集熱器安裝在外墻面上的要求。設置在外墻面上的太陽能集熱器應符合并滿足裝飾、防護、使用等功能要求。本條是對太陽能集熱器設置在建筑遮陽板上或作為遮陽板時的要求。建筑設計時應確定太陽能熱水系統貯熱水箱的容積、尺寸、大小及重量,合理設置貯熱水箱的周圍應具有相應的排水、防水設施;貯熱水箱上方或周圍側邊應有凈空不宜小于600mm×600mm的人員出入孔,以滿足檢修、清潔及維護的要求。GB/T18713的要求。結構設計15~20kg/m220~25kg/m2。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建筑主體結構及結構構件必須具備承受太陽能集熱器和貯熱水箱等傳遞的各種荷載(包括檢修荷載)的作用。當承載太陽能熱水系統的主體結構及構件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時,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并應符合相關的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嵌入式或建筑物其它部位的太陽能集(板構件或埋設預埋件或其它連接件。其荷載計算時應考慮包括太陽能熱水系統在內的重力荷載、(臺(或等于的混凝土梁或混凝土預制塊用于固定連接;連接螺栓應有防松脫措施。(機械膨脹螺栓或化學螺栓)時,應采取本條所列的規定措施,保證連接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電氣設計4.5.1~4.5.3 這是對太陽能熱水系統中使用電器設備的安全要求。如果系統中含有電器設備,其電器安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4706.1和(貯水式電熱水器的特殊要求)GB4706.12的要求。系統的電氣管線應與建筑物的電氣管線統一布置,集中隱蔽。為了防止雷電危害,需對設置在可能遭到雷擊處的太陽能熱水系統采取防雷措施。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一般規定本條規定了太陽能熱水系統在安全性能和可靠性能方面的技術要求。安全性能是太陽能熱水系統各項技術性能中最重要的一項,其中特別強調了內置加熱系統必須帶有保證安全使用的裝置,并作為本標準的強制性條款。可靠性能強調了太陽能熱水系統應有抗擊各種自然條件的能力,其中包括應有可靠的防凍、防結露、防過熱、防雷、抗雹、抗風、抗震等技術措施。具體提出要求。本條規定的太陽能集熱系統效率量值:針對熱水系統,參照了現行國家標準《太陽能熱水系統性能評定規范》GB/T20095中關于熱水工程的性能指標。系統分類根據國家標準《太陽熱水系統設計、安裝及工程驗收技術規范》GB/T18713中的規定,自然循環系統是僅利用傳熱工質內部的溫度梯度產生的密度差進行循環的太陽能熱水系統。(或換熱器進行循環的太陽能熱水系統。強制循環系統通常采用溫差控制、光電控制及定時器控制等方式。太陽能熱水系統按生活熱水與集熱器內傳熱工質的關系可分為下列兩種系統:(包括24h集熱器一般非承壓式系統采用全玻璃真空管型集熱器,而金屬-玻璃集熱器的選取需滿足系統性能的要求并與建筑協調。玻璃結構真空管型太陽能集熱器,減少因集熱器局部損壞而導致系統整體失效的風險;18713。本條的規定是為了保證流經各個集熱器以及每個集熱器內部的傳熱工質流量均衡。(或集熱器排間距)的計算方法。(通過試驗測定(方位角和傾角平均計算機程序計算出來的。本條在國家標準《太陽熱水系統設計、安裝及工程驗收技術規范》GB/T18713的基礎上,提出了確定集熱器總面積的計算方法。JT取當地集熱器采光面上的年平均日太ηcd0.20~0.30,不同系統類型及不同保溫狀況的ηL值不同。以上所有這些數值都是根據長期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所積累的經驗而選取的,f的取值,則是根據系統使用期內的太AhxFRUL等來表示換熱器對4~6W/(m2·℃)1~2W/(m2·℃)FRUL的具體數值要根據集熱器產品的實際測試結果而定。UhxAhx的數值,則可以從選定的換熱器產品說明書中Ac之后,就可以根據上述這些數AIN。5.3.7條所述方法計算出來的集5.3.7條計算所得面積的一倍,或者進行經濟技術效益分析后結合建筑空間綜合考慮。貯熱水箱關于貯熱水箱的容積:本條明確了貯熱水箱的設計要求。作為貯存熱水的設備,必須滿足安全衛生的相關要求,80℃甚至達到接近常壓沸點的更高溫度,因此,對材質的耐高溫能力有較高要求。太陽能承壓貯熱水箱屬于壓力容器,必須要有承壓能力的標注,并有防止系統超壓的措施。1循環泵本條表明了選取循環泵時,其各項性能應與所應用的太陽能集熱系統相適應,除了流量、揚程外,尤其要注意溫度與壓力的匹配。當采用純水以外的其他混合防凍介質作為傳熱熱媒時,必須根據防凍介質的特性修正阻力計算系數。(管網上循環泵雖然功率小、噪音低,但不能忽視其對臥室、書房等有安靜要求房間的影響。這是對普通水泵配件設置的常規要求。管路本條強調了太陽能熱水系統使用的金屬管道、配件、貯熱水箱及其他過水設備等的材質,47PAGEPAGE48本條給出了集熱循環系統管路一般設計要求。集熱循環管路的用材應綜合所選取集熱器、1~2款,提出了熱水管路設計選材的一般要求,并應符合《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和《太陽熱水系統設計、安裝及工程驗收技術規范》GB/T18713的相關規定。由于太陽能水溫較高,工程實踐表明采用塑料或塑料復合管60℃,不得采用塑料或塑料復合管路,宜采3~4款,分別對集中供熱水系統、分散供熱水系統設置熱水循環管作出規定,保證熱水6款對高層建筑熱水系統的分區作了規定。生活熱水主要用于盥洗、淋浴,均是通過冷、減壓閥應用在熱水系統分區時,應符合下列要求:減壓閥的公稱直徑應與管道管徑相一致;減壓閥前應設閥門和過濾器,減壓閥后應設置閥門;減壓閥前后宜配置壓力表;比例式減壓閥宜垂直安裝,可調式減壓閥宜水平安裝;設置減壓閥的地方,地面宜有排水設施;減壓閥密封部分材質應按熱水溫度要求選擇,并應保證各區熱水的循環效果。本條是《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中有關條款的重申。可參見該規范的相關條款。50015的相關要求,例如水管布置在煙道內就是該規范明令禁止的。在外墻上明敷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管道影響建筑的美觀,除非由建筑專業進行合理的偽裝或砌封。本條是確保用戶水質不受污染。此為了保證系統有足夠的熱虹吸壓頭,規定貯熱水箱的下循環管比集熱器的上循環管至少高0.3m是必要的。太陽能熱水系統中管道的熱損失占整個系統熱損失的比例較大,設計中應重視。本條規定了在既有建筑上增設太陽能熱水系統或改造太陽能熱水系統時其管線布置的要求。輔助能源輔助熱源設備選型應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標準》GB50015中有關條款執行。當對熱水供應要求高時,輔助加熱設備應考慮備用。規定了輔助熱源應通過溫度控制自動切換啟停。熱交換器5.8.1 熱交換器的使用會使總集熱效益下降,但其能夠適應寒冷的氣候條件和較硬的原水水質,防過熱與防凍集熱系統過熱是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最大威脅。應采取適當的方式避免過熱發生。0運行控制太陽能熱水系統是太陽能集熱技術和熱水供應技術的有機集成,系統安全是前提,節能太陽能與輔助能源的銜接、轉換應平穩地進行;輔助熱源的啟停控制方式能夠保證高效的太陽能得熱效率;在陰雨或雪天的情況下,可提供充足的熱水供應。常用的防凍控制有防凍循環系統、排空防凍系統、排回防凍系統、加防凍液防凍、防凍電伴熱帶等多種方式,可根據系統選擇。12款中,對于集4款為了節能特作此規定。本條規定了幾項初步的智能化管理功能,在針對具體工程時應視具體情況予以擴展。太陽能熱水系統中各個分支系統采用全自動方式控制是系統能夠維持運行的必要條件。輔助熱源的啟停控制方式分為三種:全日自動啟動:設定水箱內出水溫度,當低于此溫度時開啟,達到隨時用熱水的目的。2大型太陽能熱水系統應提高其智能化管理功能,可視具體工程適當擴展。施工安裝與調試一般規定本條強調了太陽能熱水系統施工與安裝應符合國家標準的要求。太陽能熱水系統安裝應由專業隊伍完成。本條對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了強調。本條強調了產品在搬運、存放、吊裝等過程的質量保護。本條強調了太陽能熱水系統中產生振動和噪音的設備或部件的減振、隔音要求。基座基座是很關鍵的部位,關系到太陽能熱水系統的穩定和安全,應與主體結構連接牢固。不少太陽能熱水系統采用預制集熱器支架基座,放置在建筑屋面上。本條對此加以規范。(澆然條件的腐蝕,一旦腐蝕又難以覺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本條對此加以強調。支架40205的要求。支架在承重基礎上的安裝位置不正確將造成支架偏移,本條對此加以強調。本條強調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支架在保證設計要求的情況下,盡可能按有利于屋面排水的位置安裝,減少屋面滲水的危險。太陽能熱水系統的防風主要是通過支架實現的,且由于現場條件不同,防風措施也不同。本條對太陽能熱水系統防風加以強調。與基座預埋件一樣,本條強調了鋼結構支架的防腐質量。鋼結構的防腐處理一般采用涂裝防銹漆和保護面漆的涂裝處理工藝。涂裝前鋼材表面的防銹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處理后的鋼材表面不應有焊渣、焊疤、灰塵、油污、水和毛刺等缺陷。涂裝時的環境溫度和相對濕度應符合涂料產品說明書的要求。當產品說明書無要求時,5~3885%4h內應保護免受雨淋。涂料的涂裝遍數、涂層厚度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對涂層厚度無要求時,涂層干漆150μm125μm,其允許偏差為-25μm本條強調了集熱器擺放位置以及與支架的固定,以防止集熱器滑脫。不同廠家生產的集熱器,集熱器與集熱器之間的連接方式可能不同。本條對此加以強調,以防止連接方式不正確出現漏水。為防止嵌入屋面設置的集熱器四周漏水,本條對此加以強調。為便于日后集熱器的維護和更換,本條對此加以強調。為防止集熱器漏水,本條對此加以強調。本條強調應先檢漏,后保溫,且應保證保溫質量。貯熱水箱為了確保安全,防止滑脫,本條強調貯熱水箱安裝位置應正確,并與底座固定牢靠。貯熱水箱貯存的是熱水,因此對水箱的材質、規格作出要求,并規范了水箱的制作質量。為防止觸電事故,本條對貯熱水箱內箱接地作特別強調。為防止貯熱水箱漏水,本條對此加以強調。本條強調應先檢漏,后保溫,且應保證保溫質量。管路GB50242GB50242的規定,對太陽能熱水系統管路的施工加以規范。本條強調水泵安裝的質量要求。本條強調水泵的防雨和防凍。為防止管路漏水,本條對此加以強調。本條強調應先檢漏,后保溫,且應保證保溫質量。輔助加熱設備引用《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規范電加熱器的安裝。《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規范了額定工作壓力不大于1.25MPa130°C的整裝蒸汽和熱水鍋爐及輔助設備的安裝,規范了直接加熱和熱交換器及輔助設備的安裝。本條引用上述標準。電氣與自動控制系統GB50168規范了各種電纜線路的施工,這里引用該標準。《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規范了各種電氣工程的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五常市2025年初三下學期“揚帆起航”英語試題含答案
- 江蘇省南京市名校2025屆中考模擬金典卷化學試題(六)試題含解析
- 遼寧省大連高新園區四校聯考2025屆初三化學試題第一次適應性測試試題含解析
- 新疆維吾爾阿克蘇地區沙雅縣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二模)呂梁市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卷(含答案詳解)
- 火力發電廠熱力設備與清潔能源技術應用考核卷考核試卷
- 玻璃保溫容器行業綠色生產與環保政策研究分析報告考核試卷
- 石油化工產品的市場營銷與品牌推廣考核試卷
- 堅守廉潔底線筑牢拒腐防線
- 濕地公園與生態系統服務考核試卷
-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各縣區鄉鎮行政村村莊村名明細
- 崇尚科學反邪教主題教育PPT反對邪教主題教育宣講課件
- 三防漆外觀檢驗重點標準
-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學生相關因素調查問卷
- 賓客期望的酒店管理
- 經典知識產權培訓課件
- 小學階段數學術語英文詞匯表-橫版打印
- 餐飲食材原材料驗收標準(完整版)
- 站務一號線low培訓
- 鍋爐安裝檢驗資料:水冷壁安裝檢查記錄
- 礦漿比重與礦漿濃度對照換算表 (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