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酸性氣田水平井投產作業
氣井鉆井工程
主講:李方——在鉆井、完井、增產等作業過程中所使用的工作流體統稱油氣井工作液。包括:鉆井液、鉆井完井液、水泥漿、射孔液、隔離液、封隔液、礫石充填液、修井液、壓裂液、酸液、驅替液等。1、定
義2、分類:
(按作業環節分)兩大類
水基鉆井液
I.鉆井液油基鉆井液氣基鉆井流體II.完井液(廣義)——油氣井完成和完善作業過程中所使用的工作流體。鉆井完井液(即打開產層的鉆井液)——在油氣層中鉆進時所使用的循環流體。有:改性鉆井液、清潔鹽水聚合物完井液、低固相聚合物完井液、油基完井液、氣體類完井液。主要功用:打開儲層時保護油氣層。3-1鉆井液技術的發展概況
一、早期歷史(公元前256年~公元1844年)原始階段
早在公元前256年(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發明了“頓鉆”鉆井技術,后傳至波斯、埃及,然后再傳到歐洲。至公元1041~1053年(北宋年間)。我國首創“卓筒井”。即用竹筒當套管下入井內,封隔水層、塌層。到公元1821年(清道光年間),我國已能鉆成1000米井。此段期間,所用鉆井液完全是清水,目的單一:僅為洗井和幫助撈砂,沒有循環系統,將清水直接倒入井內,沖鉆,下撈砂筒撈出。
二、萌芽階段(1844年~1920年)
1844年.英國人RobertBeart發明了“旋轉鉆井”方法,并開始使用循環系統循環鉆井液,但采用的是“反循環”方法。(即抽吸法)。1845~1860年.法國人Faulle建立了較完整的循環系統,并采用“正循環”循環鉆井液,且意識到了“混濁的水”比“清水”帶砂好。1887~1901年.美國人開始使用粘土、糠麩、谷物等材料作鉆井液添加劑,并認識到用“粘泥”使鉆井液變“稠”變“重”的重要性。1906年.鉆井液攪拌器問世。(在此之前,鉆井液是由牲口在池中走動配成的。)1910年.專用泥漿泵問世。這段期間,已開始認識到鉆井液的重要性。鉆井液特點:成分單一,處于自然狀態。
三、發展階段(1921年~1948年)——近代鉆井液
1921年.美國人Stroud開始使用專門制備的添加劑來調節鉆井液性能,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關于鉆井液方面的出版物。鉆井液工藝技術正式問世。各先進國家相繼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工作。出現了加重劑、增粘劑、降濾失劑、堵漏劑等專用處理劑,并建立了比重、粘度、失水等常規性能的測試方法及鉆井液濾液分析方法。
1930年.全世界已有23種關于鉆井液方面的出版物。鉆井液技術的發展進入高潮。
此階段鉆井液有如下特點:
1.組分較前復雜,逐漸趨于完善。
2.普遍使用處理劑來調節維護鉆井液性能。
3.鉆井液類型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全。同時開始了鉆井液處理劑研究和鉆井液專用儀器的設計制造。
四、科學化階段(1948年至今)——現代鉆井液
1.出現并廣泛使用了不分散無固相、低固相鉆井液。
2.處理劑發展迅速。由幾十種發展到上千種,并開始了深入的處理劑作用機理研究。3.開始了泥漿(鉆井液)流變學研究,水力參數及流變模式的優選。4.發展了鉆井液固相控制技術。5.開展了系統深入的井壁穩定技術研究。6.開展了系統深入的深井超深井鉆井液技術研究。
7.研制了大量成套的現代測試儀器,并逐步完善了評價方法。8.開始了鉆井液數據庫和專家系統的建立。9.深入開展了保護油氣層的完井液技術研究。10.形成了一整套較完善的鉆井液技術理論。我國鉆井液技術研究起步晚,但發展非常迅速,無論從理論研究上或是應用研究上均有重大突破。目前我國鉆井液技術與先進國家處于同步水平。3-2鉆井液的組成、類型及功用
泥漿mud
又稱:鉆井液drillingfluid洗井液flushingfluid循環流體circulatingfluid
可定義為:保證鉆井工作能安全順利進行的所有入井流體統稱鉆井液。或:由各種不同大小的固體顆粒分散、懸浮于不同的流體中并由各種化學處理劑來維持其性能的一種多級多相分散體系。一、組
成
鉆井液主要由分散介質、分散相和處理劑三大部分組成。
水:淡水/鹽水——“水基”1.分散介質(連續相)油:原油/柴油/白油——“油基”氣“氣基”
粘土(膨潤土)2.分散相油:對水而言水:對油而言氣:充于水基中
增粘劑降粘劑降濾失劑3.處理劑抑制劑維持鉆井液性能的穩定表面活性劑加重劑潤滑劑
………二、鉆井液的類型國內外分類各異,但目前均有暫行標準。基本上可概括為三大類型:即水基鉆井液、油基鉆井液、氣基流體。
1.國內油田習慣分類:
細分散鉆井液鈣處理鉆井液:石灰/石膏/氯化鈣粗分散鉆井液鹽水鉆井液:鹽水/飽和鹽水/海水無固相聚合物鉆井液水基鉆井液聚合物鉆井液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鉆井液聚磺鉆井液等
油包水空氣混油鉆井液油基鉆井液油基氣基天然氣霧、泡沫2.國標分類
分法一:
(1)淡水鉆井液體系
(2)鈣處理鉆井液體系(3)不分散聚合物鉆井液體系(4)鹽水鉆井液體系(6)鉀基鉆井液體系(7)油基鉆井液體系(5)飽和鹽水鉆井液體系(8)氣體體系(氣體、泡沫)
分法二:
(1)
不分散聚合物鉆井液體系(2)
鉀基鉆井液體系(3)
飽和鹽水鉆井液體系(4)
分散鉆井液體系(5)
鈣處理鉆井液體系(6)
鹽水鉆井液體系(7)
油基鉆井液體系(8)
氣體鉆井流體(9)修井液完井液體系
3.美國石油學會(API)和國際鉆井承包商協會(IADC)分類:
(1)
不分散體系(不作任何處理)(2)
分散體系(3)
鈣處理體系(4)
聚合物體系(5)
低固相體系(6)
飽和鹽水體系(7)
完井修井液體系(8)
油基鉆井液體系(9)
氣體體系注:1986年前,API和IADC分法與此差異較大,上述分法是86年修改的。
三、鉆井液的功用(十大功能)
1.
清洗井底,攜帶鉆屑。2.
懸浮鉆屑和加重劑。3.
控制地層壓力。4.
傳遞水力功率。5.
穩定井壁。6.
冷卻、潤滑鉆頭及鉆柱。7.
承受鉆柱和套管的部分重量。8.
提供所鉆地層的大量資料。9.
保護油氣層。10.防止鉆具腐蝕。
鉆井液主要有四大基本性能,即:流變性、造壁性、抑制性和潤滑性。
3-3鉆井液的性能
一、鉆井液的流變性由《流體力學》知,流體有四種基本流型(即牛頓流型、塑性流型、假塑性流型和膨脹流型)。鉆井液大多屬塑性或假塑性流型,因此就對應有相應的流變參數。產生原因:存在空間網狀結構。
實質:鉆井液凝膠強度的高低。
影響因素:①粘土含量和分散度:含量大,
分散度高,τs大。
②粘土顆粒的ζ電位和水化膜:ζ低,
水化膜薄,吸力占優勢,τs大。
③處理劑的種類和加量
作用:鉆井液靜止時懸浮鉆屑和加重劑。
測量方法:用旋轉粘度儀測其靜止10分鐘的切力。(用最低轉速:每分鐘3轉)或用浮筒切力計。
1.靜切應力:τs(現場又用“θ”表示)GelStrength
簡稱“切力”:即塑性流體開始流動時的最低切應力,又稱“凝膠強度”。2.動切應力:τo
又稱屈服值“YP”YieldPoint
塑性流體特有的性質,反映鉆井液作層流流動時,粘土顆粒之間及高聚物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即結構拆散、恢復達到動平衡時的結構強度。)
τo是常量,不隨速度梯度變化,體系定它則定。產生原因:結構所至(同τs)實質:鉆井液在層流條件下的結構強度。影響因素:
①粘土含量和分散度。②粒子ζ電位和水化膜。③處理劑的使用:吸附端面,拆散削弱結構,τo
降低。④高分子聚合物的使用:吸附橋聯,τo升高。
作用:鉆井過程中懸浮攜帶巖屑。(動態條件)τo的大小反映了鉆井液攜屑能力的大小。τo大,說明層流時結構強度大,流核面積大,攜屑能力強,反之弱。測量方法:用旋轉粘度儀測600轉和300轉的數據,代入賓漢公式或相應的直讀公式計算而得。
τo=5.11(φ300-PV)
τo=0.511(2φ300-φ600)旋轉粘度計3.表觀粘度:又稱視粘度或有效粘度,用η’表示。
AV:ApparentViscosity
——某一流速梯度下,速梯與相應切應力之比。即:ηi’=τi/Di
單位:cP或mPa·s
可見:表觀粘度隨速梯而變,同一體系,不同速梯,ηi不同.實質:鉆井液在流動過程中實際表現出來的總的粘滯性。作用:衡量鉆井液的宏觀流動性。測量方法:用旋轉粘度儀。現場習慣用600轉數據的1/2值表示,AV=φ600/2。方可將對應速梯下測得的切力值代入賓漢或指數方程求得。4.塑性粘度:
符號:PV或ηsPlasticViscosity——塑性流體層流流動時的粘度。PV也是常量,不隨速度梯度變化,體系定它則定。實質:鉆井液中結構拆散與恢復處于動平衡時,固—液之間、液—液之間的內摩擦力的反應。
影響因素:固相含量:固含高,則PV高。
分散度:分散度↗,則PV↗。
液相粘度:液相粘度↗,則PV↗。
水溶性處理劑的粘度:水溶性處理劑的粘度↗,則PV↗。顯然,它直接反映了鉆井液中固相含量的高低及分散程度。
作用:衡量判斷鉆井液中固相含量的高低及分散程度。高則有害,低則有利。PV與YP是塑性型鉆井液的兩個重要流變參數,它們直接影響流阻、壓降、水力功率的大小及井眼凈化的程度。測量方法:用旋轉粘度儀測φ600、φ300讀值。
PV=φ600-φ300mPa·s5.剪切稀釋性:ShearThinningBehavior——表觀粘度隨速梯增大而降低的現象,稱為剪切稀釋。實質:高剪切作用破壞了體系內部結構,使總的粘滯性降低。顯然:只要能形成結構的鉆井液,均有剪切稀釋性。
表征量:τo/ηs(動切應力YP/塑性粘度PVPa/mPa·s)大小衡量。比值大——剪切稀釋能力強,反之則弱。因為比值大,表明結構多(τo大),固含低(ηs小),體系受剪切稀釋明顯。作用:判斷攜屑能力:強者——好,有利低速帶砂(結構)。0.36~0.48Pa/mPa·s估計鉆頭水眼處的粘度大小:強者——小,有利噴射。故:一般要求鉆井液的剪切稀釋能力強。(太強也有害)。6.流性指數:符號“n”,亦稱n值:0<n<1,無因次。
——表示假塑性流體中結構的多少及存在的形式。當n→1時:表明結構少,且不連續。n=1時,完全無結構,牛頓體。當n→0時:表明結構逐漸增多,且連續。非牛頓性越強。作用:判別攜屑能力:n小,流核大,帶砂好。n=0.4~0.7好。判斷剪切稀釋性:n越小,剪切稀釋能力越強。(結構多)
7.稠度系數:符號“K”,亦稱K值。單位:達因·秒n/厘米2
——表示假塑性鉆井液的稀稠程度。由假塑性流體本構方程:τ=KDn可知,當n=1時,τ=KD(即為牛頓體)。顯然,此時K即為牛頓粘度(牛頓內摩擦系數),說明K與粘度有關。實質:假塑性流體在一定速梯下非結構性內摩擦的反映。作用:衡量鉆井液流動阻力的高低及固相含量的多少。
8.觸變性:ThixotropicBehavior——指鉆井液受攪拌后變稀,靜止后又變稠的特性。或:鉆井液切力(攪拌后)隨靜止時間的增長而增大的特性。產生原因:受攪結構被拆散,粘度、切力下降——變稀。
靜止結構恢復,粘度、切力增大——變稠。實質:體系恢復結構的能力。影響因素:①粒子濃度↗,結構恢復快、強,觸變性強。
②ζ電位↗,結構恢復慢、弱,觸變性弱。
③若是端—面、端—端結構為主,恢復慢,但最終結構強。(需要一定時間完成定向)
④若是高聚物吸附土粒形成橋聯結構,恢復快,但最終結構強度弱。衡量標志:①恢復結構的速度(即時間)。②最終結構的強度(即最終切力的大小)。鉆井液觸變性類型:①快的強凝膠:結構恢復很快,最終切力大。②慢的強凝膠:結構恢復慢,最終切力很大。③快的弱凝膠:結構恢復很快,最終切力較小。④慢的弱凝膠:結構恢復很慢,最終切力小。
評價方法:用旋轉粘度儀測鉆井液靜置1分鐘(初切)和10分鐘(終切)的切力,用它們的差值(θ10-θ1)表示其大小。
鉆井液對觸變性的要求:①結構恢復要快(有利鉆屑懸浮,防止沉砂)②最終切力要適當(防止開泵阻力大,壓力激動)快的弱凝膠(圖中曲線3)
τ/Pa1234t/min9.漏斗粘度:FunnelViscosity——一定量的鉆井液流出特制漏斗所需的時間。單位:s。實質:是鉆井液表觀粘度的宏觀表征。
量具:漏斗粘度計量法:國內——裝700mL,測流出500mL的時間。國外——裝1500mL,測流出946mL的時間。儀器校正標準:國內——清水值15±0.5s國外——清水值26±0.5s作用:衡量鉆井液的宏觀流動性和稀稠程度。
二、鉆井液的失水造壁性
鉆井液中水的形態束縛水:不連續,不易失去。吸附水:受約束,不失去,隨土移動。自由水:連續,可自由移動,易失去。
1.失水與失水量WaterLoss(濾失量FiltrationLoss)失水——鉆井液中自由水在壓差作用下向具有孔隙的地層滲濾的現象,稱為失水。失水量——單位時間的濾失量。習慣上用30分鐘的失水多少來表示體系的失水量大小。現場亦稱“失水量”為“失水”,常用符號“B”表示。2.泥餅與泥餅質量:MudCake或FilterCake
泥餅——失水過程中,分散相顆粒附著在井壁上所形成的一層“假井壁”稱為泥餅。用符號“K”表示。單位:mm(毫米)
造壁性——指鉆井液失水形成泥餅的特性。泥餅質量:①厚度:薄而致密為好,厚而疏松為差。②滲透率:越小越好,為零最佳。③摩擦系數:值越小越好。④抗剪強度:越高越好。⑤可壓縮性:越大越好。(太大也有害)
顯然:泥餅能有效地阻止失水的繼續進行,泥餅好,失水小。
(1)瞬時失水——鉆頭破碎巖石形成井眼而泥餅尚未形成這一瞬間的失水。特點:
·主要是向井底失水。
·時間短而量大,伴有少量泥漿滲失。
·存在于整個鉆井過程中。
3.失水的種類
(2)動失水——即鉆井液在循環過程中的失水。特點:·向井壁失水
·泥餅處于建立、增厚、沖蝕平衡狀態
·失水速度由大到小逐漸恒定
·存在于整個循環過程中,時間長,累積失水量大。
(3)靜失水——鉆井液靜止時的失水。(在壓差作用下)特點:·同時向井壁井底失水,以井壁為主。
·泥餅在動失水的基礎上隨時間增長而增厚。
·失水速度隨靜止時間的增長而減少。
·靜失水量<動失水量。
4.失水量的影響因素
影響瞬時失水的因素
①壓差:ΔP↗,瞬時失水量↗。②粘度:粘度↗,瞬時失水量↘。③固相顆粒大小與多少。
影響靜失水的因素
靜失水方程Vf——滲濾量
t——滲濾時間
A——泥餅面積
Cc——泥餅中固相的體積分數K——泥餅滲透率
Cm——鉆井液中固相的體積分數△
P——滲濾壓差
μ——濾液粘度
故影響因素有:
①時間:t↗,Vf↗。②壓差:ΔP↗,
Vf↗。泥餅可壓縮性好時則不然。③固相含量、類型及級配④泥餅滲透濾:K↘,Vf↘。⑤濾液粘度:μ↗,Vf↘。⑥溫度:溫度↗,μ↘則Vf↗。上述因素中,泥餅滲透率的影響是關鍵。
影響動失水的因素:
①影響靜失水的因素同樣影響動失水。②環空返速
·紊流:返速高,沖蝕大,動失水大。
·層流:返速低,沖蝕小,動失水小。
·平板型層流:返速低,沖蝕小,動失水小。③泥餅強度:強度高,不易沖蝕,動失水小。
5.失水、泥餅與鉆井的關系
失水與鉆井的關系
·向井壁的失水有害①易造成井塌和縮徑
阻、卡、劃②易損害油氣層:阻、堵、水鎖、沉淀·向井底的失水有利①降低井底巖石強度,增加可鉆性,有利鉆速提高。②消除壓持效應,避免重復切削,有利鉆速提高。顯然:瞬失失水越大,鉆速越高。
失水大小的確定原則①井淺——寬,井深——嚴。②裸眼短——寬,裸眼長——嚴。③用分散劑時——嚴,用抑制劑時——寬。④鉆井液礦化度高——寬,礦化度低——嚴。總之,以井下是否正常為依據,合理調控失水量。
現場標準:·一般地層:10~15mL/30分鐘
·易塌地層及油氣層:<5mL/30分鐘
·有利方面①護壁防塌②防止滲透性井漏③保護油氣層
泥餅與鉆井
·有害方面
①易發生泥餅粘附卡鉆(壓差卡鉆)②引起井徑縮小、遇阻、遇卡,摩阻、扭矩大。③影響固井質量
只要泥餅質量高,其有害的一面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如何提高泥餅質量也是鉆井液技術的關鍵技術之一。
1.抑制性
——鉆井液防止或減緩地層和鉆屑中粘土礦物水化膨脹分散的特性。包括兩方面:①對鉆屑水化分散的抑制②對地層水化膨脹的抑制
三、鉆井液的抑制性
2.抑制性的表征量:①鉆屑回收率.%越高越好。②泥頁巖線膨脹率.%越低越好。③毛細管吸吮時間
CST(CapillarySuctionTime)值越低越
3.抑制性的評價方法①用滾子爐作滾動回收試驗——回收率。②用膨脹儀測巖樣的膨脹量——膨脹率。
③用CST儀測吸吮時間——CST值。
4.抑制性的功用①防止地層造漿②防止井眼縮徑③防止井眼跨塌(硬脆性地層)
④維持體系的聚結穩定性
高溫高壓智能頁巖膨脹儀滾子加熱爐四、鉆井液的潤滑性
——鉆井液降低鉆具扭矩、摩阻的特性。
1.表征量有三個
①鉆井液的潤滑系數:越小越好。
——鉆井液作用下金屬間的摩擦系數。②泥餅摩擦系數Kf越小越好。
——指泥餅與光滑金屬面間的摩擦系數。③極壓膜強度:越高越好。
——指吸附于鉆具表面的潤滑膜的極限強度。
2.評價方法:
潤滑系數——用極壓潤滑儀測定泥餅摩擦系數——用泥餅摩擦系數測定儀測定極壓膜強度——用極壓潤滑儀測定
3.功用
①降低摩阻和扭矩②防止套管的磨損(南海例子)③延長鉆頭軸承壽命④防止壓差卡鉆⑤防止鉆頭泥包
注:鉆井液的潤滑性在大斜度井、水平井、開窗側鉆、叢式井鉆井中尤為重要。
EP潤滑儀粘滯系數測定儀在鉆井過程中,按摩擦付表面潤滑情況,摩擦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a-邊界摩擦;b-干摩擦或障礙摩擦c-流體摩擦
三種不同潤滑模式示意圖
①邊界摩擦:兩接觸面間有一層極薄的潤滑膜,摩擦和磨損不取決于潤滑劑的粘度,而是與兩表面和潤滑劑的特性有關,如潤滑膜的厚度和強度、粗糙表面的相互作用以及液體中固相顆粒間的相互作用。有鉆井液的情況下,鉆鋌在井眼中的運動等屬邊界摩擦。
②干摩擦(無潤滑摩擦):又稱為障礙摩擦,如空氣鉆井中鉆具與巖石的摩擦,或井壁不規則情況下,鉆具直接與部分井壁巖石接觸時的摩擦。
③流體摩擦:由兩接觸面間流體的粘滯性引起的摩擦。
實際上,鉆井過程中的摩擦多微混合摩擦①③共存為主。
①固相類型,顆粒形狀及尺寸粘土>鉆屑>加重劑不規則>片狀>球狀小尺寸>大尺寸②泥餅質量:越致密、均勻、薄而光滑越好(井壁巖石特性)③有機高分子處理劑④潤滑劑多級復配優于單劑,混油不如潤滑劑。影響鉆井液潤滑性的因素:
1.密度對鉆速的影響:
ρ↗,V↘。
鉆井液性能對鉆速的影響:
ρ從1.10g/cm3↗1.65g/cm3,V從10m/h↘3.3m/h。
Vρ2.粘度對鉆速的影響:
PV↗,V↘。
η’↗,流阻大,井底有效壓力高。η∞↗,流阻大,水力損耗大。
VPV(η’)3.失水的影響:
瞬時失水↗,V↗。
V
瞬時失水4.固相的影響:
固相含量↗,V↘。
類型:重晶石<鉆屑<粘土
V
固含分散程度↗,V↘。V
分散度5.潤滑性的影響:
潤滑性↗,V↘。油基鉆速<水基(20%~30%)
V
潤滑性復雜情況下的鉆井液體系復雜情況下的鉆井液體系使用:井漏(防漏堵漏鉆井液)井噴(防噴鉆井液)井塌(防塌鉆井液)卡鉆(防卡解卡鉆井液)65井漏(防漏堵漏鉆井液)一、井漏
—鉆井液在井里向地層漏失的現象。二、井漏的原因與分類
—滲透性漏失、裂縫性漏失、溶洞性漏失。三、井漏的預防
1)低比重、低粘度、低切力鉆井液:2)減小壓力激動,避免裂縫漏失;3)保持較小的鉆井液上返速度;4)預防地表疏松地層漏失;5)制定合理井深結構。66復雜情況處理(井漏)四、堵漏方法起鉆靜止降密度、提高粘度,小排量循環投泥球擠堵縫隙鉆井液中加橋塞劑加高聚物絮凝劑、交聯物(智能凝膠物ZND)堵漏用水泥或其他膠凝物質堵漏五、漏失層位確定測井溫法放射性測井法葉輪旋轉器測定法67平衡法注水泥堵漏示意圖循環加壓擠水泥堵漏示意圖井噴(防噴鉆井液)一、井噴
—井內液柱壓力小于地層壓力時鉆井液沖出井口的現象。二、井噴的過程1、鉆井過程中的井噴
—鉆井液受氣侵,液柱壓力逐漸減小以至小于油、氣層壓力所致。2、起鉆過程中的井噴
—起鉆時無循環壓力,“抽吸作用”,未及時向井內灌鉆井液所致。3、下鉆過程中的井噴
—下入鉆具引起過大壓力激動造成井漏使井內液面下降所致。68復雜情況處理井噴油氣上竄引起井噴示意圖4、下鉆后循環過程中的井噴
—起鉆時,“抽吸作用”使地層油、氣進入鉆井液和井筒內;下鉆至油、氣層頂部循環鉆井液,此時鉆井液中的氣體膨脹,當其壓力大于它上面的液柱壓力時,鉆井液被頂溢出。隨后,井內剩下的鉆井液若液柱壓力小于油、氣層壓力,油、氣大量侵入以至井噴。油氣上竄速度U竄:當井內鉆井液靜止后,油、氣層中的氣體在井內上竄的速度。計算法:
U竄=(H油-60QT見/V)/T靜式中,U竄—油、氣上竄速度,米/時;
Q—鉆井液排量,升/秒;
T見—自開泵循環至見油、氣顯示的時間,分;
H油—油、氣層深度,米;
T靜—靜止時間,小時;
V—環形空間每米溶積,升/米。三、鉆開高壓油、氣層的鉆井液工藝1、原則
——壓而不死,活而不噴。2、壓井用鉆井液
——正確確定鉆井液密度、控制適當回壓。壓井時要用加重鉆井液。69壓井時鉆井液密度ρ加重計算:
ρ加重=ρ原+10(P立+P安全)/H
式中,ρ加重—壓井時鉆井液密度,g/cm3;
ρ原—原漿密度,g/cm3;
P立—立管壓力,atm;
P安全—附加安全壓力,atm或kg/cm2;
H
—井深,m。70井塌(防塌鉆井液)一、井塌的現象與危害(P157)1、井塌的現象2、井塌的危害二、井塌的原因和類型1、地質原因頁巖孔隙壓力異常頁巖里面的砂巖透鏡體孔隙壓力異常受構造應力的頁巖造成井壁不穩定712、物理化學原因—泥頁巖水化效應
—泥漿濾液進入地層,泥頁巖中的粘土礦物吸水后發生不均衡的水化膨脹,產生水化膨脹壓,井壁巖石受力不平衡而井塌。粘土水化膨脹壓力=表面水化壓力+滲透水化壓力。P表面水化=P覆蓋-P孔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熱壓氮化硼制品項目建議書
- 2025年染料類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耐高溫濾料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20加工訂貨合同范本
- 2025水電改造合同范本
- 2025年民營醫療服務合作協議書
- 學校秋季志愿服務活動計劃
- 幼兒園教師的專業發展計劃
- 運輸行業工作安排步驟計劃
- 音樂演奏與合作創作社團工作計劃
- 2025年陜西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招聘(20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中央社會工作部所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1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考點剖析附解題思路及答案詳解
- 2025年中高端女裝市場趨勢與前景深度分析
- 2025北京清華附中高三(下)統練一數學(教師版)
- 2025-2030中國孵化器行業市場發展前瞻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5.3基本經濟制度 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
- Unit4 Breaking Boundaries 單元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外研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 T-CCTAS 61-2023 橋梁承重纜索抗火密封綜合防護技術規程
- 2025慢性阻塞性肺病(GOLD)指南更新要點解讀課件
- 2024年05月湖北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湖北省分行春季校園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鐵路行車組織 課件 項目4 調車工作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