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考研歷史模擬試卷6_第1頁
歷史-考研歷史模擬試卷6_第2頁
歷史-考研歷史模擬試卷6_第3頁
歷史-考研歷史模擬試卷6_第4頁
歷史-考研歷史模擬試卷6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考研歷史模擬試卷6單選題(共20題,共20分)(1.)不屬于西班牙人民陣線的政黨是()A.共和黨右翼B.社會黨C.共產黨D.共和聯盟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1(江南博哥)936年共和黨左翼、社會黨、共和聯盟、共產黨等政黨組織西班牙人民陣線,阻止法西斯在西班牙奪取政權。因此,正確答案是A。(2.)1900年,義和團大敗西摩爾率領的八國聯軍的戰斗主要是在()A.大沽口紫竹林B.楊村,廊坊C.老龍頭火車站,北倉D.山海關,大沽口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1900年6月14日至18日,侵略軍被義和團包圍在廊坊、落垡、楊村一帶,義和團奮勇殺敵,視死如歸,打死打傷敵軍300余名,西摩爾漬不成軍,被迫沿北運河退回天津,義和團粉碎了八國聯軍進犯北京的計劃。因此,正確答案是B。(3.)共產國際成立初期的主要活動是()A.幫助各國革命者組建共產黨B.號召各國無產階級發動世界革命C.幫助殖民地國家獨立D.領導各國無產階級與修正主義作斗爭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共產國際成立初期的主要活動是幫助各國革命者組建共產黨,推動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因此,正確答案是A。(4.)羅馬帝國分裂之后,東西教會也于1054年正式分裂,其中東部教會以拜占庭為中心自稱為()A.天主教B.東正教C.羅馬正教D.基督教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1054年,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色路拉里烏(Cerularius)和教皇利奧九世為爭奪意大利發生沖突,互相開除教籍,東西方教會正式分裂。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自稱信仰正統的基督教義,即正教,又稱東正教或希臘正教。羅馬教會自稱普世性教會,即公教,或稱天主教、加特力教(catholic)和羅馬公教。因此,正確答案是B。(5.)公元751年,法蘭克宮相矮子丕平在教皇的幫助下當上了國王,結束了舊的墨洛溫王朝的統治,建立了()A.多鐸王朝B.波旁王朝C.金雀花王朝D.加洛林王朝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747年,矮子丕平獨自執政。751年,丕平在羅馬教會的支持下正式登基稱王,建立加洛林王朝。因此,正確答案是D。(6.)西周的周邊民族很多,其中分布在山東、淮河流域一帶的是()A.獫狁B.東夷、淮夷C.肅慎D.羌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西周對周邊民族不斷進行軍事征服,周邊民族臣服后也都不斷往來。其中與山東、淮河一帶的東夷、淮夷部落和南方蠻族的荊楚西北的獫狁聯系比較密切。因此,正確答案是B。(7.)下列不屬于北魏末年影響比較大的四部分起義的是()A.六鎮起義B.河北起義C.關隴起義D.河南起義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北魏末年大起義遍布北方各地,北魏府兵調兵10年才鎮壓下去。之后影響比較大的有四個部分:六鎮起義、河北起義、山東起義和關隴起義。因此,正確答案是D。(8.)“長慶會盟碑”是唐朝和以下哪個少數民族政權的友好團結的象征?()A.回紇B.吐蕃C.薛延陀D.南詔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9世紀時吐蕃由盛轉衰,長慶元年,唐蕃盟會修好。長慶三年,在邏些修建了唐蕃會盟碑,至今仍屹立在大昭寺前。因此,正確答案是B(9.)發明旋轉刀架的是()A.馬丁B.西門子C.貝塞麥D.莫茲力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1897年莫茲力發明旋轉刀架,使刀具的進給運動可以用機械代替人力操作。因此,正確答案是D。(10.)宋代圩田中,著名的有蕪湖縣的()A.蕪湖圩B.萬春圩C.太平圩D.永豐圩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北宋農業發展,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圩田。這些圩田灌溉條件好,可以防水患,畝產高。其中著名的有蕪湖附近的永豐圩等。因此,正確答案是D。(11.)寧漢合流的政治基礎是()A.寧漢雙方都是國民黨政府B.寧漢雙方一致反對奉系軍閥C.寧漢雙方都得到帝國主義的支持D.寧漢雙方一致反對共產黨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造成“寧漢分裂”的局面。7月15日,汪精衛集團在武漢叛變革命,消除了寧漢雙方在反共問題上的分歧,使寧漢合流成為可能。因此,正確答案是D。(12.)鄧小平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重大貢獻是()A.成立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為建黨打下基礎B.指揮百團大戰,增強了人們堅持抗戰的信心C.率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大反攻序幕D.指揮遼沈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正確答案:C參考解析:陳獨秀成立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為建黨打下基礎。彭德懷指揮百團大戰,增強了人們堅持抗戰的信心。鄧小平率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了戰略大反攻序幕。林彪指揮遼沈戰役,解放了東北全境。(13.)據統計1936年全國工業總產值比1927年增加80%,導致這一結果的直接原因是()A.四大家族官僚資本的形成和發展B.西方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C.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的統一推動了經濟發展D.國民政府實行“幣制改革”,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正確答案:D參考解析:1935年以后,中國工業各行業普遍出現較好的發展局面,其原因是國民政府開展的“國民經濟建設運動”的促進,“幣制改革”刺激了農工商業的發展,對中國經濟的復蘇起了積極作用。因此,正確答案是D。(14.)俄國二月革命的結果是()A.推翻了沙皇的統治B.建立了蘇維埃政權C.俄國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D.在二月革命影響下,交戰各國都發生了革命運動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俄國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結束了統治俄國300年之久的羅曼諾夫王朝。因此,正確答案是A。(15.)西方殖民者最早入侵的大洲是()A.美洲B.非洲C.亞洲D.大洋洲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西方殖民者在地理大發現之前就入侵非洲,掠奪奴隸。入侵美洲、亞洲都是在地理大發現之后,而大洋洲則更晚。因此,正確答案是B。(16.)東漢的地主田莊內進行的生產主要是()A.滿足地主的需要B.維持莊園的經營C.滿足田莊內部佃農的生活需要D.促進生產的發展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在地主莊園中,主要以滿足地主的生活需要為主來組織生產。佃農們則在地主或其代理人的指揮下從事農業生產。農具和手工工具也由本田莊制作。莊園中的地主經濟基本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單位。因此,正確答案是A。(17.)以下關于西安事變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標志國共兩黨十年內戰的基本結束B.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C.由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的D.中共高瞻遠矚主張和平解決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前提是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停止內戰”標志內戰“基本”結束;接受“聯共抗日”的主張,就是要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條統一戰線的建立還需要大量的后續工作才能實現,所以是“初步形成”。因此,正確答案是B。(18.)最早提出繞道美洲到亞洲的航行計劃的人是()A.麥哲倫B.哥倫布C.埃爾卡諾D.“航海家”亨利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后,麥哲倫最早提出了繞道美洲到亞洲的航行計劃,并在西班牙的支持下于1519年開始環球航行。因此,正確答案是A。(19.)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違反了①國聯盟約②九國公約③四國條約()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正確答案:B參考解析: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違反了國聯盟約和九國公約,凡爾賽體系在遠東被打破。因此,正確答案是B。(20.)能準確推算出冬至的日期是在()A.春秋B.戰國C.西周D.秦正確答案:A參考解析:春秋時期已經有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個節氣的名稱,并且能準確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因此,正確答案是A。問答題(共14題,共14分)(21.)買辦正確答案:參考解析:買辦作為我國資產階級的一個組成部分,早于民族資產階級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產生,他們是在中國同西方經濟往來中的一個特殊產物,考生應注意對買辦性質的掌握,并將其與其他形式的資本主義相互比較。(22.)湘軍正確答案:參考解析:湘軍是晚清曾國藩創立的地方武裝,或稱湘勇,目的是為了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湘軍將領大多為湘鄉人,基本是封建儒生,士兵為從湘鄉一帶招募的農民。湘軍的士兵由營官招募,只服從營官,上下層層隸屬,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曾國藩治軍比起技術性的教練,更重視思想紀律,湘軍因此成為一支有力地維護封建統治的軍隊。湘軍分陸軍、水師兩種。營制主要采用明代戚繼光的“束伍”成法。在武器裝備上,湘軍除了向外國采購洋槍洋炮外,還自設船廠,仿造新式武器。湘軍編練建成后,共1.7萬余人。從1851年起,湘軍轉戰大半個中國,戰太平、鎮捻軍、平西北、復新疆、興軍屯、辦洋務、抗法國、拒日寇,直到1894年的牛莊之役,湘軍全軍覆沒。(23.)《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正確答案:參考解析:簡稱《東三省事宜條約》。1905年12月22日奕劻、瞿鴻裰及袁世凱為全權代表與日本簽訂。共3款,另有附約12款。主要內容是:(1)清政府承認日俄《樸茨茅斯條約》中給予日本的各項權利。允許開放奉天的16處為商埠。(2)設立“中日木植公司”,允許日本在鴨綠江右岸采伐林木。(3)日本可以繼續經營戰時擅自鋪設的安東(今丹東)至奉天的軍用鐵路至1923年,屆期估價賣給中國。(4)允許日本在營口、安東和奉天劃定租界。此條約及附約擴大了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東北的利益,實際上將東三省南部納入其勢力范圍。(24.)鮑羅廷正確答案:參考解析:鮑羅廷(MikhailMarkovichBorodin,1884—1951年),俄國人。1900年加入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4年隨列寧工作。十月革命后鮑羅廷從事外交工作。1919年3月出席共產國際成立大會,此后在美國、墨西哥、英國等國從事地下工作。1923年奉命到廣州,作為常駐廣州的俄國全權代表,受到孫中山的熱烈歡迎,成為孫中山的得力顧問,國民黨的各種重要會議均有鮑羅廷參加。鮑羅廷在1925年7月廣州國民政府成立時任政治顧問,1926年被聘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最高顧問。1927年國民黨右派發動“四一二”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后,蔣介石親自下令通緝鮑羅廷,解除鮑羅廷的一切職務。鮑羅廷被迫經蒙古回國。1951年5月19日死于西伯利亞流放地。(25.)福州船致學堂正確答案:參考解析:第二次鴉片戰爭后,左宗棠為了鞏固海防,籌建了福州船政局并設立了中國第一所海軍制造學?!V荽W堂,以培養海軍人才。福州船政學堂先后聘用了許多外籍人員,通過在學堂中從事教育、管理工作,對我國近代軍事人才的培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著名的思想家和翻譯家嚴復、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等都是船政學堂的畢業生。(26.)基輔羅斯正確答案:參考解析:東斯拉夫人建立的早期國家。公元882年,留里克的后裔奧列格南下征服基輔,建立以基輔為中心的國家,史稱基輔羅斯。它是小邦的聯合體,但各邦的王公對基輔大公只是維持貢納關系。12世紀時,基輔羅斯趨于瓦解。(27.)律令制正確答案:參考解析:律令是國家的基本大法。律令制就是把律令作為國家基本的法制體系。日本在大化革新后形成的律令制國家,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官僚體系,經濟上實行班田收授法;階級關系上則建立了身份制。所有的一切都通過大寶律令和養老律令確立下來。但是.隨著班田收授法的終止,律令制國家也就動搖了。(28.)《辛丑條約》正確答案:參考解析:《辛丑條約》,即《辛丑議定書》,或《辛丑各國和約》。1901年9月7日清政府全權代表李鴻章與英、美、德、俄、日、奧、法、意、西、荷、比11個國家的代表在北京簽訂。共12款,附件19件。主要內容為:(1)中國賠款銀四億五千萬兩。(2)將東交民巷劃為使館界,界內由各國駐兵管理.中國人概不準居住。(3)拆毀大沽炮臺,由外國軍隊駐扎北京和從北京到山海關沿線的12個重要地區。(4)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參加“與諸國仇敵”的各種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官員對所屬境內發生的“傷害諸國人民”事件.必須立刻鎮壓,否則即行革職,永不敘用。(5)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位列六部之首。這個條約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統治,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29.)簡述奧斯曼帝國的政治制度。正確答案:參考解析:奧斯曼帝國是實行高度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國家首腦稱蘇丹,職位世襲,集世俗、宗教大權于一身。國家體制分軍事行政、宗教司法和財政稅收三大系統,各大系統直接向蘇丹負責。地方分成省、州、縣,受制于中央政府。(30.)概述莫斯科公國反抗蒙古統治的斗爭及俄羅斯統一國家形成的過程。正確答案:參考解析:1378年,莫斯科在奧卡河支流沃查河大敗蒙古馬麥汗,出現了蒙古人自西征以來的第一次失敗。1380年、雙方又大戰于庫里科沃平原,馬麥汗徹底失敗,庫里科沃平原戰役成為莫斯科擺脫蒙古統治的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役。1480年,伊凡三世與蒙古汗在奧卡河進行決定性戰斗,最終因波蘭、立陶宛未能與蒙古汗會師,伊凡三世不戰而勝。俄羅斯徹底擺脫蒙古人的統治。伊凡三世主要對付的是諾夫哥羅德和特維爾公國,其子瓦西里三世又統一了其他公國。(31.)試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大歷史意義和影響.正確答案:參考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規模空前的戰爭,它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戰爭使德、日、意三個帝國主義國家被徹底打敗。曾經是世界一等強國的英、法也受到嚴重削弱。反法西斯戰爭使社會主義越出一國范圍,戰后在歐亞兩洲出現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國家,特別是中國人民革命的勝利,使社會主義力量空前壯大,發展了十月革命的成果。規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戰爭,使占世界人口大多數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參加了這場正義戰爭,從而促進了亞非拉地區民族解放運動的空前高漲。戰后,殖民體系迅速瓦解,帝國主義的統治范圍大大縮小。亞非拉一系列國家相繼獨立,加快了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推動了科學技術的大發展。軍事上的需要,使交戰各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去發展相應的科學技術.制造克敵制勝的武器。例如,在核裂變發現以后短短的六年時間里,美國就爆炸了原子彈。隨著原子彈的試制成功.人類從此進入了核時代??傊?,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是一個劃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對世界歷史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從此,世界歷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32.)新航路開辟的歷史影響。正確答案:參考解析:新航路的發現,對于歐洲經濟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首先引起了商業革命,表現為世界市場的擴大,渡通商品種類的增多,商路貿易中心的轉移和人類眼界的開闊。新航路發現以后,世界上原來互相隔絕的地區溝通起來,這可以說是世界各地區之間聯系加強的第一步。于是.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的貿易日益發展,世界市場擴大了。世界市場的擴大也意味著新的產品出現在各國市場上。美洲特產傳播到歐亞大陸,如玉米這一美洲特產,地理大發現后很快傳到中國西南部、非洲及東南歐。馬鈴薯、煙草、可可等美洲特產,也傳到亞歐非諸洲。非洲所產的咖啡傳到歐美,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美洲農產品傳播到世界,增加了人類的食物供應,也因此促進了人口的增長。非洲人口的劇增(特別在西非),原因之一是美洲農作物的引進。由于美洲及新航路的發現,歐洲的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熱那亞等商業城幣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維爾等城市。稍后,北海兩岸的港口更是后來居上,愈來愈占有海上貿易的中心地位。地理大發現和隨之而來的世界市場的擴大,也開闊了人類的眼界。人類對世界海洋和陸地了解的加深和擴大,是世界日益聯系為一個整體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新航路開辟的另一個經濟后果便是“價格革命”。美洲的白銀大量涌進歐洲,引起通貨膨脹及物價上漲,這在歷史上稱為“價格革命”??傊?,地理大發現以及隨之發生的商業革命和殖民擴張所造成的各種后果,集中到一點,便是資本勢力的增長,一個新興的擁有資本的階級,即資產階級首先從西方登上歷史舞臺。西歐幾個國家的銀行家、商人和工場主的地位骎侵日上,他們注定要通過政治革命和工業革命,建立自已的政治經濟的統治,由此加速西方社會經濟的根本變革,并且影響整個世界。(3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李鴻章指責一些官僚說:“中國土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積習,武夫悍卒多粗蠢而不加細心.以至所用非所學。無事則嗤外國利器為奇技淫巧,以為不必學;有事則驚外國之利器為變怪神奇,以為不能學。不知洋人視火器為身心性命之學者已數百年?!辈牧隙髮W士倭仁說:“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何必師事于夷人?……正氣為之不伸,邪氛因而彌熾。不盡趨中國之眾咸歸于夷不止?!薄陨蟽蓜t材料均引自《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回答:(1)根據材料指出洋務派對待近代科技的態度。(2)根據材料指出頑固派對待近代科技的態度。(3)你如何評價這兩種態度?正確答案:參考解析:(1)洋務派認為中國人不應安于科技落后的狀態,應利用外國的科技發展中國。引進外國科學技術。(2)頑固派認為外國先進科學技術是奇技淫巧,反對學習外國科學技術,認為如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會使中國人完全歸附于外國。(3)洋務派的主張使早期向西方學習的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有利于中國社會和經濟的進步;而頑固派的主張閉塞守舊,愚昧無知,其主張不利于中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34.)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05年9月2日,清廷奉上諭:“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朱壽朋編:《光緒朝東華錄》(四),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5392頁。材料二1905年科舉廢止不久,傳教士林樂知在《萬國公報》發表評論:“停廢科舉一事,直取漢唐以后腐敗全國之根株,而一朝斷絕之,其影響之大,于將來中國前途當有可驚可駭之奇效?!边@種“可驚可駭之奇效”,遠不僅是一時之間清皇朝滅亡、現代政治與文化變革開始的?!猍美]林樂知:《中國教育之前途》,《萬國公報》第三十九冊,總24014頁,華文書局影印本。一位在上海目睹廢科舉過程的日本人曾說:“廢止科舉是近來非常極端的措施,但未發生激烈的反對——反對者也沒有出頭,讀書人都滿心歡喜。”——任達著,李伸賢譯:《新政革命與日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頁。1905年10月2日,晉中太原縣舉人劉大鵬在日記中寫道:“甫曉起來心若死灰,看見眼前一切,均屬空虛……日來凡出門,見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學堂成效未有驗,則世道人心不知遷流何所,再閱數年又將變得如何,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