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政治選必修2第一單元B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政治選必修2第一單元B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政治選必修2第一單元B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政治選必修2第一單元B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政治選必修2第一單元B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6頁(共26頁)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政治單元測試卷第一單元B卷一.選擇題(共16小題)1.(2024秋?遼寧期末)初中生李某品學兼優,同班同學王某時常無緣由地對其進行謾罵和拳打腳踢,致使李某身體多處受傷,并且心理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難以正常到校上學。事后李某父母找到王某及監護人解決問題,但對方態度囂張。雙方協調未果,訴至法院。法院判決王某及其監護人共同賠償李某醫藥費、精神撫慰費,并向其賠禮道歉。上述事件中()①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②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均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③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霸凌行為④判決結果體現了法律的公平正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4秋?海南期末)張某和劉某是兩名初中生,在校期間發生肢體沖突,張某的臉被李某打傷,后到醫院進行縫合,但并未產生器官功能障礙。張某為了報復,回家后在微信朋友圈里發布了劉某的照片并配以侮辱性語言進行謾罵嘲諷,導致劉某在學校遭到同學的議論,之后陷入重度抑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張某侵犯了劉某的榮譽權和肖像權②劉某侵犯了張某的身體權③張某侵犯了劉某的健康權④張某侵犯了劉某的身份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2024春?滕州市校級月考)2023年8月10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公安機關堅持宣傳引導和打擊治理兩手抓、同促進,在加大傳統媒體宣傳力度的基礎上,利用各類新媒體賬號開展宣傳,大力宣傳公安機關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工作成效,向群眾普及個人信息保護知識,揭批最新犯罪手法。這種做法()①表明大數據時代公民的名譽權容易受到侵犯②有利于進一步保護自然人的人身與財產權利③能夠保證經營者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④表明任何組織和個人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他人個人信息安全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4.(2024秋?北侖區校級期中)生活處處見法律。下列說法或行為中,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是()①小林將自己在農村的一處住宅出賣后,再申請宅基地未獲批準②小明與女友小華結婚登記,應該到男方小明的常住戶口所在地辦理③張某和A開發商簽訂了購房合同并交了全款.張某即取得了該商品房的所有權④某報刊為報道新聞引用李某已經發表的作品,無需李某的同意且不必支付費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秋?海南期末)小王畢業后就留在某城市工作,購買了一套二手商品房居住并辦理了過戶手續。父母都居住在農村,父母過世后小王作為獨生子繼承了父母的自建房。小王想要創業,于是向銀行抵押了商品房貸款50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小王擁有二手商品房的所有權②小王需辦理過戶手續才能獲得自建房的所有權③自建房的宅基地所有權也歸小王所有④如果小王創業失敗貸款無法清還,銀行可以拍賣商品房優先受償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6.(2024秋?洮北區校級期末)“紅牛”(RedBull)是泰國天絲集團在全球首先推出且被人熟知的馳名能量飲品之一。2016年至今,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雙方在各地法院展開了多起涉及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等問題的訴訟。2022年10月31日,吉林高院一審裁決中國紅牛即日起禁止生產銷售紅牛飲料,并賠償原告泰國紅牛3000萬元人民幣。本案中關于知識產權說法正確的是()①馳名商標才享有商標專用權,并能夠獲得更大范圍的保護②續展注冊的有效期是10年,但續展的次數是不受限制的③功能飲料發明專利保護期為20年,紅牛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期為15年④紅牛品牌商標已經家喻戶曉,其續展注冊是不需要申請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4?延邊州一模)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外研社)系《新標準英語》(小學、中學)教材的著作權人。A公司生產平板電腦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銷售,消費者利用A公司生產的平板電腦通過互聯網和輸入驗證碼可下載外研社《新標準英語》教材的電子版本及對應音頻資料。外研社認為A公司的上述行為侵害了其圖書作品著作權,請求法院判令A公司賠償經濟損失。對本案中A公司的分析正確的是()①侵犯了外研社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復制權②沒有侵權,屬于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③應該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④若不服一審判決,可以申請仲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2024春?江寧區期末)趙醫生急需80萬元購房首付款。可手頭只有100萬元的國債,還有三個月才到期,眼下無法贖回。正在著急之時,一個懂金融的朋友告訴趙醫生,可以用這100萬元國債去銀行擔保貸款以解燃眉之急。這種貸款方式涉及()①抵押②質押③用益物權④擔保物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4秋?海南期末)小莉是一名高三的學生,路過書店時看到門口打著“最新版高考復習全書,優惠多多!”走進書店看到每本書都有價格標簽,選中一本20元的復習資料后去收銀處付款購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書店門口的廣告內容屬于要約②每本書的價格標簽屬于要約邀請③小莉付款購買的行為屬于承諾④即使小莉不滿18周歲該購買合同也是有效合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2024秋?海南期末)夏某想在暑假期間帶孩子出國旅游,為此,她與一家旅行社簽訂了合同,本次旅游費共計3萬元,他支付了2000元作為定金,同時合同還規定了2000元的違約金條款,以補償任何一方違約給對方造成的損失。然而,在出發前一周,該公司突然宣布取消本次活動,無法履行合同約定,導致夏某心情非常低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旅行社是在出發前一周告知取消本次活動故無需承擔違約責任②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雙倍返還定金③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賠償精神損失費④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返還定金并支付違約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2024秋?南通期末)陳某從某租車公司租賃車輛用于出租車業務,期限一年。然而車輛剛剛使用兩個月不到就出現傳動帶斷裂現象,租車公司認為系陳某駕駛不當導致,要求陳某賠償相應的維修費用,陳某則認為租車公司沒有提前做好汽車保養是主要原因,而合同中則沒有明確關于車輛保養的相關內容。雙方協商無果,租車公司將陳某起訴至法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雙方存在合同關系,合同內容部分缺失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B.雙方糾紛構成了民事法律關系,其客體是發生傳動帶斷裂的車輛 C.汽車的所有權仍然屬于租車公司,陳某對該車輛有償使用屬于他物權 D.如車輛確系陳某駕駛不當導致,陳某須承擔賠償損失、恢復原狀等責任12.(2024秋?東城區期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范各類民事主體的各種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下列內容符合民法典規定的是()A.合同缺少價款、履行期限,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B.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范圍內的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 C.報刊轉載其他報刊已經刊登的作品,不必支付使用費 D.房屋、汽車、電腦、股票等均可進行抵押和質押擔保13.(2025?陜西模擬)李某與吳某等四人一同就餐后在江邊碼頭散步。因瑣事發生爭執,吳某跳入長江,李某跳江施救,吳某獲救,李某不幸溺亡。吳某墊付打撈尸體費用6000元。后李某的父母以吳某等人為被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吳某等賠償因李某死亡產生的各項賠償款800000元。該案中()①吳某沒有向李某求救無需做出補償②吳某作為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③打撈費6000元可視為已經給付的補償費用④一同就餐的另外兩個人應負連帶責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2024秋?海南期末)小蔡一天下午在小區里散步,被一只突然沖出的小狗咬傷了手臂。原來這只小狗屬于同小區居民李奶奶飼養。李奶奶表示,她的狗平時很溫順,從未咬過人,而且當天是因為遛狗繩意外斷裂才導致狗失控。此外,小蔡了解到小區物業雖然知道李奶奶經常在小區內遛狗,但并未嚴格要求其遵守小區的寵物管理規定,如必須牽繩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李奶奶無需承擔責任,因為她的狗平時很溫順,且遛狗繩意外斷裂 B.小區物業應當承擔無過錯責任,因為這是小區的安全事故 C.李奶奶應當承擔無過錯責任,因為她作為動物飼養人應對動物造成的損害負責 D.小張自己承擔風險,因為他應該更加注意周圍環境15.(2024秋?深圳期末)2024年12月,60歲的袁某參加居委會組織的“學雷鋒”清撿垃圾志愿活動。居委會負責人事前雖然再三強調安全注意事項,但袁某在活動中還是不慎踩中小區破裂的窖井蓋,掉進窨井中造成九級傷殘。法院最終判決,負責井蓋維護的物業公司承擔主要責任,袁某承擔次要責任,居委會不承擔補充責任。案件判決的依據是()①物業公司疏于管理應當承擔無過錯侵權責任②袁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盡安全義務③居委會因不具有法人資格不用承擔法律責任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司法判決的實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2024秋?張家口期末)2024年1月3日,某校學生徐某和張某(時年都為12周歲)放學下樓時,不遵守下樓紀律和不顧帶隊老師的阻攔,在樓梯臺階上追逐打鬧以致摔倒,致使徐某上門牙折斷。學校當即通知家長,并將徐某送至醫院。事后,徐某家長將張某家長及學校訴至人民法院。在本案中()①張某致徐某牙齒折斷,其監護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②學校如果盡到教育、管理職責,就不應當承擔責任③張某因沒有民事權利能力,不能承擔賠償責任④徐某的身體權受到侵害,應當得到合理賠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材料題(共4小題)17.(2024春?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國家網信辦檢測發現,部分短視頻、網絡直播類APP(移動應用程序)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未按法律規定提供刪除或更正個人信息功能等。為切實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規范個人信息使用,相關部門連續重拳出擊。如2020年9月,工信部向社會通報了當年第四批共101款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2021年3月,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布《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工信部根據規定連續公開曝光、限制下載、下架了部分問題APP;2021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開始施行,明確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個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個人信息權益”。(1)結合材料,列舉問題APP主要侵犯了用戶的哪些權利。(2)結合材料,運用法律相關知識,就如何保護個人信息權益提出2條建議。18.(2024秋?白銀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被告人李某伙同傅某、潘某等人,在未經注冊商標所有權人蘇州某日用品有限公司許可的情況下,生產、銷售假冒某品牌紙巾,非法獲利,被公訴機關依法起訴。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評析李某等人的行為。19.(2024秋?濰坊期末)近年來,為吸引客戶、促進成交,房產銷售人員往往會向購房者承諾購房后返一定的傭金。但有的客戶買房后,傭金未得到兌現,由此引發糾紛。“當初說好了返5萬元傭金,結果卻是給我們‘畫大餅’。”小陸和小張是一對小夫妻,攢了些積蓄打算購置新房。二人在房產中介劉某的推薦下看中了一處房源,但是價格超出了他們的預算。小張詢問劉某購房是否有折扣,否則不考慮該房。劉某承諾如果他們買下這套房子,會在房貸下發后的1個月內返還5萬元作為折扣。基于該承諾,小陸夫妻購買了該房并辦理了按揭貸款。然后等到下個月貸款下發,劉某卻未支付承諾的5萬元,并在二人催促后以其傭金未結為由拒不支付。為此,小陸夫妻將劉某訴至法院,要求劉某按約定支付5萬元。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并簡要說明理由。(1)面對承諾返傭拒不履行,小陸夫妻的主張能否得到法院支持?(2)法院接到案件后,與當地司法所聯合開展調解。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從這起糾紛案件當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20.(2024秋?昆明月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蔡某和龔某同為居住在某小區的住戶。某日,蔡某和龔某等人在小區一處空地踢足球。踢球過程中,龔某為接住踢向空中的足球,調整站位,微微跳起,而蔡某為躲避空中踢來的球,在龔某背后原地下蹲,龔某右腳被蹲下的蔡某絆到,龔某隨后摔倒在地并壓傷蔡某右手。蔡某經診斷為右肱骨外髁骨折,司法鑒定為十級傷殘。蔡某認為,龔某在活動場地導致自己損傷,應承擔賠償責任。遂訴至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龔某賠償蔡某各項損失共計15萬余元。相關資料《民法典》第1176條第1款規定:“自愿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相關知識,分析法院是否會支持蔡某的訴求并說明理由。

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二政治單元測試卷第一單元B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BCBBDCBDDCA題號1213141516答案ACCDD一.選擇題(共16小題)1.(2024秋?遼寧期末)初中生李某品學兼優,同班同學王某時常無緣由地對其進行謾罵和拳打腳踢,致使李某身體多處受傷,并且心理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難以正常到校上學。事后李某父母找到王某及監護人解決問題,但對方態度囂張。雙方協調未果,訴至法院。法院判決王某及其監護人共同賠償李某醫藥費、精神撫慰費,并向其賠禮道歉。上述事件中()①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②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均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③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霸凌行為④判決結果體現了法律的公平正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民法與民事法律關系(1)民事法律關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實,由民法規范調整而形成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2)民事法律關系由三個因素構成,包括主體、客體和內容。(3)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和負有的民事義務。【解答】①正確,人身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本案王某時常無緣由地對李某進行謾罵和拳打腳踢,致使李某身體多處受傷,并且心理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屬于人身權侵權案;②錯誤,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本案中涉及的主體有李某、王某還有學校。李某和王某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學校屬于法人;③錯誤,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就是民事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④正確,法院判決王某及其監護人共同賠償李某醫藥費、精神撫慰費,并向其賠禮道歉,該判決結果體現了法律的公平正義。王某時常無緣由地對李某進行謾罵和拳打腳踢,致使李某身體多處受傷,并且心理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2.(2024秋?海南期末)張某和劉某是兩名初中生,在校期間發生肢體沖突,張某的臉被李某打傷,后到醫院進行縫合,但并未產生器官功能障礙。張某為了報復,回家后在微信朋友圈里發布了劉某的照片并配以侮辱性語言進行謾罵嘲諷,導致劉某在學校遭到同學的議論,之后陷入重度抑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張某侵犯了劉某的榮譽權和肖像權②劉某侵犯了張某的身體權③張某侵犯了劉某的健康權④張某侵犯了劉某的身份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人身權(1)含義:人身權又稱非財產權。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的內容,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2)分類①人格權:生命權、身體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信用權、人格獨立權、人格自由權、人格尊嚴權。②身份權:配偶權、親權、親屬權、榮譽權、知識產權中的身份權。【解答】①錯誤,張某在微信朋友圈里發布了劉某的照片并配以侮辱性語言進行謾罵嘲諷,侵犯了劉某的肖像權和名譽權,不是榮譽權;②正確,劉某侵犯了張某的身體權;張某的臉被劉某打傷;③正確,張某的行為導致劉某在學校遭到同學的議論,之后陷入重度抑郁,侵犯了劉某的健康權;④錯誤,身份權是指公民和法人依一定行為或基于相互之間關系所發生的一種人身權利,張某沒有侵犯了劉某的身份權。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3.(2024春?滕州市校級月考)2023年8月10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公安機關堅持宣傳引導和打擊治理兩手抓、同促進,在加大傳統媒體宣傳力度的基礎上,利用各類新媒體賬號開展宣傳,大力宣傳公安機關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工作成效,向群眾普及個人信息保護知識,揭批最新犯罪手法。這種做法()①表明大數據時代公民的名譽權容易受到侵犯②有利于進一步保護自然人的人身與財產權利③能夠保證經營者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④表明任何組織和個人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他人個人信息安全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分析】本題考查:隱私權(1)隱私的含義: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2)隱私權的保護:法律保護個人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3)保護隱私權的意義①民法保護隱私權,是對憲法規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權利的落實。②尊重他人隱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解答】①不符合題意,由材料“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普及個人信息保護知識”可知,材料強調的是對個人信息的保護,而非名譽權;②正確,公安機關向群眾普及個人信息保護知識、揭批最新犯罪手法,有利于公民提升安全意識、預防信息泄露,公安機關向群眾普及個人信息保護知識有利于保護自然人的人身與財產權利;③錯誤,這種做法有利于促使經營者對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進行保護,但“保證”說法過于絕對;④正確,公安機關打擊整治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行為,是因為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故選:B。【點評】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4.(2024秋?北侖區校級期中)生活處處見法律。下列說法或行為中,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是()①小林將自己在農村的一處住宅出賣后,再申請宅基地未獲批準②小明與女友小華結婚登記,應該到男方小明的常住戶口所在地辦理③張某和A開發商簽訂了購房合同并交了全款.張某即取得了該商品房的所有權④某報刊為報道新聞引用李某已經發表的作品,無需李某的同意且不必支付費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民法與民事法律關系(1)民事法律關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實,由民法規范調整而形成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2)民事法律關系由三個因素構成,包括主體、客體和內容。(3)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和負有的民事義務。【解答】①正確,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農村村民出賣、出租、贈與住宅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小林將自己在農村的一處住宅出賣后,再申請宅基地未獲批準,這是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②錯誤,小明與女友小華結婚登記,可到小明或小華常住戶口所在地辦理;③錯誤,商品房屬于不動產,其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④正確,為報道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屬于作品的合理使用。某報刊為報道新聞引用李某已經發表的作品,屬于作品的合理使用,無需李某的同意且不必支付費用。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答題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與主旨一致的表述,在選擇過程一定要注意選項與題干主旨的相關性。5.(2024秋?海南期末)小王畢業后就留在某城市工作,購買了一套二手商品房居住并辦理了過戶手續。父母都居住在農村,父母過世后小王作為獨生子繼承了父母的自建房。小王想要創業,于是向銀行抵押了商品房貸款50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小王擁有二手商品房的所有權②小王需辦理過戶手續才能獲得自建房的所有權③自建房的宅基地所有權也歸小王所有④如果小王創業失敗貸款無法清還,銀行可以拍賣商品房優先受償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分析】本題考查:所有權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財產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是對生產勞動的目的、對象、手段、方法和結果的支配力量,它是一種財產權,所以又稱財產所有權。所有權是物權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種權利,具有絕對性、排他性、永續性三個特征,具體內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處置等四項權能。產權和所有權的區別是:產權是一個較大的概念,產權包括所有權。房地產所有權只是房地產產權中主要的一種。【解答】①正確,小王擁有二手商品房的所有權;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登記,商品房屬于不動產,小王購買了一套二手商品房居住并辦理了過戶手續;②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三十條規定,因繼承取得物權的,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這表明,繼承人自繼承開始時即取得房屋的所有權,無需等待過戶手續完成;③錯誤,自建房的宅基地的所有權歸集體所有;④正確,抵押是指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權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小王向銀行抵押了商品房貸款50萬,銀行擁有房屋的抵押權,如果小王創業失敗貸款無法清還,銀行可以拍賣商品房優先受償。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6.(2024秋?洮北區校級期末)“紅牛”(RedBull)是泰國天絲集團在全球首先推出且被人熟知的馳名能量飲品之一。2016年至今,中國紅牛和泰國紅牛雙方在各地法院展開了多起涉及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等問題的訴訟。2022年10月31日,吉林高院一審裁決中國紅牛即日起禁止生產銷售紅牛飲料,并賠償原告泰國紅牛3000萬元人民幣。本案中關于知識產權說法正確的是()①馳名商標才享有商標專用權,并能夠獲得更大范圍的保護②續展注冊的有效期是10年,但續展的次數是不受限制的③功能飲料發明專利保護期為20年,紅牛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期為15年④紅牛品牌商標已經家喻戶曉,其續展注冊是不需要申請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知識產權;商標權1、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基于創造成果和工商標記依法產生的權利的統稱”。最主要的三種知識產權是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其中專利權與商標權也被統稱為工業產權。2、商標權①未經權利人許可,他人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構成侵權。②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也構成侵權。有效期①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10年,注冊人可以申請續展。②續展注冊的有效期也是10年,續展次數不受限制。③注冊人只要依法續展,注冊商標就可以長久地獲得法律保護。【解答】①錯誤,馳名商標不一定是注冊商標,注冊商標才享有商標專用權;②③正確,商標續展注冊的有效期是10年,續展的次數不受限制;發明專利保護期為20年,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期為15年;④錯誤,已經家喻戶曉的商標續展注冊也需要申請。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提取信息、調動所學知識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答過程要結合教材所學選出答案,可以運用排除法去除說法錯誤的選項。7.(2024?延邊州一模)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外研社)系《新標準英語》(小學、中學)教材的著作權人。A公司生產平板電腦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銷售,消費者利用A公司生產的平板電腦通過互聯網和輸入驗證碼可下載外研社《新標準英語》教材的電子版本及對應音頻資料。外研社認為A公司的上述行為侵害了其圖書作品著作權,請求法院判令A公司賠償經濟損失。對本案中A公司的分析正確的是()①侵犯了外研社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復制權②沒有侵權,屬于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③應該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④若不服一審判決,可以申請仲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知識產權;侵權責任構成及承擔方式1、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基于創造成果和工商標記依法產生的權利的統稱”。最主要的三種知識產權是著作權、專利權和商標權,其中專利權與商標權也被統稱為工業產權。2、侵權責任構成及承擔方式法律保護民事主體的各項人身權和財產權。行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權利,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這些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①停止侵害,指侵權人停止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②排除妨礙,指排除侵權行為對權利正常行使所造成的妨礙。③消除危險,指采取一定措施消除侵權行為給他人合法權益可能帶來的危險。④返還財產,指將非法侵占的財產返還給權利人。⑤恢復原狀,指將財產的狀況恢復到侵權行為未發生前的狀況。⑥賠償損失,指支付一定的金錢或者實物賠償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⑦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指消除因侵權行為給他人造成的不良影響。⑧賠禮道歉,指侵權行為人以一定方式向受害人表示歉意。【解答】①③符合題意,消費者利用A公司生產銷售的平板電腦,通過互聯網和輸入驗證碼就可以下載外研社《新標準英語》教材的電子版本及對應音頻資料,A公司侵犯了外研社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復制權,應該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②③錯誤,若不服一審判決,可以提起上訴,而不是申請仲裁;A公司的做法侵犯了外研社的著作權。故選:B。【點評】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8.(2024春?江寧區期末)趙醫生急需80萬元購房首付款。可手頭只有100萬元的國債,還有三個月才到期,眼下無法贖回。正在著急之時,一個懂金融的朋友告訴趙醫生,可以用這100萬元國債去銀行擔保貸款以解燃眉之急。這種貸款方式涉及()①抵押②質押③用益物權④擔保物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他物權1.他物權是所有權之外的物權,分為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兩類。2.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分別對應的是物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3.用益物權(1)用益物權是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2)主要內容: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4.擔保物權(1)擔保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權等。(2)財產的權利人可以將其財產(例如房屋、汽車、電腦、股票等)抵押或者質押。債權人通過抵押、質押而在他人財產上享有的權利,就是抵押權、質權。【解答】①不合題意,抵押的標的物通常為不動產、特別動產,用這100萬元銀行理財憑證去銀行擔保貸款,屬于質押;②④符合題意,抵押的標的物通常為不動產、特別動產,質押則以動產為主,銀行理財憑證屬于動產,用這100萬元銀行理財憑證去銀行擔保貸款,屬于質押。擔保物權,是與用益物權相對應的他物權,指的是為確保債權的實現而設定的,以回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財答產的交換價值為內容的權利,材料中貸款方式屬于擔保物權;③不合題意,用益物權,是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他物權的有關知識,考查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學生背過相應的理論知識,排除無關選項,然后結合理論與材料進行選擇即可。9.(2024秋?海南期末)小莉是一名高三的學生,路過書店時看到門口打著“最新版高考復習全書,優惠多多!”走進書店看到每本書都有價格標簽,選中一本20元的復習資料后去收銀處付款購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書店門口的廣告內容屬于要約②每本書的價格標簽屬于要約邀請③小莉付款購買的行為屬于承諾④即使小莉不滿18周歲該購買合同也是有效合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要約與承諾(1)要約①含義: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在一項要約中,發出要約的一方為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一方為受要約人。②依法進行要約撤銷、變更:為了保護受要約人的合理期待,維護穩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約具有法律約束力。(2)承諾①含義: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應當由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出,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該意思表示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②作用:承諾到達對方后,立即發生法律效力,訂立合同的過程隨之結束。【解答】①錯誤,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最新版高考復習全書,優惠多多”,內容并不具體確定,屬于要約邀請;②錯誤,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書店每本書的價格標簽標明了其出售價格,內容具體確定,是對顧客發出的要約;③正確,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小莉選中一本20元的復習資料付款購買的行為屬于承諾;④正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小莉作為一名高三的學生,即使不滿18周歲該購買合同也是有效合同。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一般,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正確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把握題干關鍵字眼,善于運用知識對選項進行辨析排除。10.(2024秋?海南期末)夏某想在暑假期間帶孩子出國旅游,為此,她與一家旅行社簽訂了合同,本次旅游費共計3萬元,他支付了2000元作為定金,同時合同還規定了2000元的違約金條款,以補償任何一方違約給對方造成的損失。然而,在出發前一周,該公司突然宣布取消本次活動,無法履行合同約定,導致夏某心情非常低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旅行社是在出發前一周告知取消本次活動故無需承擔違約責任②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雙倍返還定金③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賠償精神損失費④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返還定金并支付違約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合同違約與違約責任(1)合同違約是指違反合同債務的行為,亦稱為合同債務不履行。分為以下兩類:拒絕履行、不適當履行。(2)違約責任也稱為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因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而向對方承擔的民事責任。【解答】①錯誤,旅行社取消活動,即使是在出發前一周告知,也已經構成違約,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②正確,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③錯誤,違約責任的賠償通常為實際損失,精神損失費一般不在賠償范圍內,除非合同中有特殊約定或者法律有明確規定;④正確,夏某可以要求旅行社返還定金(不是雙倍返還)并支付違約金。旅行社違約,夏某可以要求雙倍返還定金,如果合同中規定了違約金條款,也可以選擇要求支付違約金。但是,定金和違約金一般不能同時適用。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11.(2024秋?南通期末)陳某從某租車公司租賃車輛用于出租車業務,期限一年。然而車輛剛剛使用兩個月不到就出現傳動帶斷裂現象,租車公司認為系陳某駕駛不當導致,要求陳某賠償相應的維修費用,陳某則認為租車公司沒有提前做好汽車保養是主要原因,而合同中則沒有明確關于車輛保養的相關內容。雙方協商無果,租車公司將陳某起訴至法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雙方存在合同關系,合同內容部分缺失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B.雙方糾紛構成了民事法律關系,其客體是發生傳動帶斷裂的車輛 C.汽車的所有權仍然屬于租車公司,陳某對該車輛有償使用屬于他物權 D.如車輛確系陳某駕駛不當導致,陳某須承擔賠償損失、恢復原狀等責任【分析】本題考查:有效合同與無效合同(1)有效合同①含義:有效合同是指具備了合同的生效要件,能夠產生合同當事人預期法律效果的合同。②生效要件:行為人具有相應的締約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強制性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2)無效合同①含義:無效合同是指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因其嚴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當事人之間的合約賦予其法律效力。②生效要件: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解答】A正確,雙方存在合同關系,合同內容部分缺失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B錯誤,雙方糾紛構成了民事法律關系,其客體是發生糾紛所涉及的權利和義務;C錯誤,汽車的所有權仍然屬于租車公司,陳某對該車輛有償使用屬于使用權,不是他物權;D錯誤,如車輛確系陳某駕駛不當導致,陳某須承擔賠償損失等責任,但不能要求恢復原狀。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12.(2024秋?東城區期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范各類民事主體的各種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下列內容符合民法典規定的是()A.合同缺少價款、履行期限,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B.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范圍內的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 C.報刊轉載其他報刊已經刊登的作品,不必支付使用費 D.房屋、汽車、電腦、股票等均可進行抵押和質押擔保【分析】本題考查:有效合同與無效合同(1)有效合同①含義:有效合同是指具備了合同的生效要件,能夠產生合同當事人預期法律效果的合同。②生效要件:行為人具有相應的締約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強制性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2)無效合同①含義:無效合同是指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因其嚴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當事人之間的合約賦予其法律效力。②生效要件: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解答】A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范各類民事主體的各種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涉及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合同缺少價款、履行期限,不影響合同的成立和生效,符合民法典規定;B錯誤,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以外的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C錯誤,報刊轉載其他報刊已經刊登的作品,應當支付使用費;D錯誤,房屋、汽車、電腦等均可進行抵押和質押擔保,股票不能進行質押擔保。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13.(2025?陜西模擬)李某與吳某等四人一同就餐后在江邊碼頭散步。因瑣事發生爭執,吳某跳入長江,李某跳江施救,吳某獲救,李某不幸溺亡。吳某墊付打撈尸體費用6000元。后李某的父母以吳某等人為被告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吳某等賠償因李某死亡產生的各項賠償款800000元。該案中()①吳某沒有向李某求救無需做出補償②吳某作為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③打撈費6000元可視為已經給付的補償費用④一同就餐的另外兩個人應負連帶責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分析】本題考查:侵權責任構成及承擔方式法律保護民事主體的各項人身權和財產權。行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權利,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這些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①停止侵害,指侵權人停止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②排除妨礙,指排除侵權行為對權利正常行使所造成的妨礙。③消除危險,指采取一定措施消除侵權行為給他人合法權益可能帶來的危險。④返還財產,指將非法侵占的財產返還給權利人。⑤恢復原狀,指將財產的狀況恢復到侵權行為未發生前的狀況。⑥賠償損失,指支付一定的金錢或者實物賠償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⑦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指消除因侵權行為給他人造成的不良影響。⑧賠禮道歉,指侵權行為人以一定方式向受害人表示歉意。【解答】①錯誤,②③正確,吳某跳入長江,李某跳江施救,吳某獲救,李某不幸溺亡。這說明吳某是李某施救行為的實際受益人,應當給予李某家人適當補償,已經墊付的打撈費可視為已經給付的補償費用;④錯誤,吳某跳入長江,李某跳江施救,吳某獲救,李某不幸溺亡。李某的父母以吳某等人為被告訴至法院,這是李某父母與吳某之間的糾紛,另外兩人不應負連帶責任。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14.(2024秋?海南期末)小蔡一天下午在小區里散步,被一只突然沖出的小狗咬傷了手臂。原來這只小狗屬于同小區居民李奶奶飼養。李奶奶表示,她的狗平時很溫順,從未咬過人,而且當天是因為遛狗繩意外斷裂才導致狗失控。此外,小蔡了解到小區物業雖然知道李奶奶經常在小區內遛狗,但并未嚴格要求其遵守小區的寵物管理規定,如必須牽繩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李奶奶無需承擔責任,因為她的狗平時很溫順,且遛狗繩意外斷裂 B.小區物業應當承擔無過錯責任,因為這是小區的安全事故 C.李奶奶應當承擔無過錯責任,因為她作為動物飼養人應對動物造成的損害負責 D.小張自己承擔風險,因為他應該更加注意周圍環境【分析】本題考查:侵權責任構成及承擔方式法律保護民事主體的各項人身權和財產權。行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權利,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這些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①停止侵害,指侵權人停止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②排除妨礙,指排除侵權行為對權利正常行使所造成的妨礙。③消除危險,指采取一定措施消除侵權行為給他人合法權益可能帶來的危險。④返還財產,指將非法侵占的財產返還給權利人。⑤恢復原狀,指將財產的狀況恢復到侵權行為未發生前的狀況。⑥賠償損失,指支付一定的金錢或者實物賠償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⑦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指消除因侵權行為給他人造成的不良影響。⑧賠禮道歉,指侵權行為人以一定方式向受害人表示歉意。【解答】A錯誤,C正確,法律規定無過錯侵權責任的,則行為人只要損害了他人的民事權益,不論其有無過錯,均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例如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李奶奶作為狗的飼養人,遛狗不牽繩,應該承擔無過錯侵權責任;B錯誤,物業公司有義務維護小區內的安全,包括對流浪狗或未拴繩的寵物狗進行管理。小區物業未盡到合理的安全保障義務,導致小狗咬傷小蔡,物業公司應當承擔相應責任?,但非無過錯責任;D錯誤,小蔡散步時應該更加注意周圍環境,但并非自己承擔風險。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15.(2024秋?深圳期末)2024年12月,60歲的袁某參加居委會組織的“學雷鋒”清撿垃圾志愿活動。居委會負責人事前雖然再三強調安全注意事項,但袁某在活動中還是不慎踩中小區破裂的窖井蓋,掉進窨井中造成九級傷殘。法院最終判決,負責井蓋維護的物業公司承擔主要責任,袁某承擔次要責任,居委會不承擔補充責任。案件判決的依據是()①物業公司疏于管理應當承擔無過錯侵權責任②袁某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盡安全義務③居委會因不具有法人資格不用承擔法律責任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司法判決的實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侵權責任構成及承擔方式;民事權利的行使與限制1.侵權責任構成及承擔方式法律保護民事主體的各項人身權和財產權。行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權利,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這些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①停止侵害,指侵權人停止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②排除妨礙,指排除侵權行為對權利正常行使所造成的妨礙。③消除危險,指采取一定措施消除侵權行為給他人合法權益可能帶來的危險。④返還財產,指將非法侵占的財產返還給權利人。⑤恢復原狀,指將財產的狀況恢復到侵權行為未發生前的狀況。⑥賠償損失,指支付一定的金錢或者實物賠償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⑦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指消除因侵權行為給他人造成的不良影響。⑧賠禮道歉,指侵權行為人以一定方式向受害人表示歉意。2.民事權利的行使與限制①民法強調對權利的保護,而權利通常意味著人們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實施某一行為的自由。但是,民事主體行使民事權利時不能超過正當的界限,并且不得濫用民事權利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②民法為不同的民事權利設定了界限。例如,對經營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就不能認定為侵害名譽權,因為這些行為是保障消費者批評監督權所必需的。但是,借機以誹謗、詆毀、侮辱等方式損害對方利益的,則構成侵權。③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釋,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自然人,能夠以自己的勞動收入,并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解答】①錯誤,《民法典》規定,窖井等地下設施造成他人損害時,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除非其能夠證明已盡到管理職責。本案中,物業公司作為小區的管理方,對小區內的公共設施負有維護和管理的責任,其未能有效維護窖井蓋,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導致袁某受傷,存在過錯,故物業公司應承擔過錯推定侵權責任;②正確,袁某在參與活動時,應負有一定的注意義務,其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未能充分注意環境安全,需承擔次要責任;③錯誤,《民法典》規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資格,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④正確,法院最終判決組織“學雷鋒”活動的居委會不承擔補充責任,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16.(2024秋?張家口期末)2024年1月3日,某校學生徐某和張某(時年都為12周歲)放學下樓時,不遵守下樓紀律和不顧帶隊老師的阻攔,在樓梯臺階上追逐打鬧以致摔倒,致使徐某上門牙折斷。學校當即通知家長,并將徐某送至醫院。事后,徐某家長將張某家長及學校訴至人民法院。在本案中()①張某致徐某牙齒折斷,其監護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②學校如果盡到教育、管理職責,就不應當承擔責任③張某因沒有民事權利能力,不能承擔賠償責任④徐某的身體權受到侵害,應當得到合理賠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分析】本題考查:侵權責任構成及承擔方式;人身權1、侵權責任構成及承擔方式法律保護民事主體的各項人身權和財產權。行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權利,應當依法承擔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這些侵權責任承擔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1)停止侵害,指侵權人停止正在進行的侵權行為。(2)排除妨礙,指排除侵權行為對權利正常行使所造成的妨礙。(3)消除危險,指采取一定措施消除侵權行為給他人合法權益可能帶來的危險。(4)返還財產,指將非法侵占的財產返還給權利人。(5)恢復原狀,指將財產的狀況恢復到侵權行為未發生前的狀況。(6)賠償損失,指支付一定的金錢或者實物賠償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7)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指消除因侵權行為給他人造成的不良影響。(8)賠禮道歉,指侵權行為人以一定方式向受害人表示歉意。2、人身權(1)含義:人身權又稱非財產權。是指不直接具有財產的內容,與主體人身不可分離的權利。(2)分類①人格權:生命權、身體權、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信用權、人格獨立權、人格自由權、人格尊嚴權。②身份權:配偶權、親權、親屬權、榮譽權、知識產權中的身份權。【解答】①錯誤,張某致徐某牙齒折斷,其監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不是違約責任;②正確,徐某和張某(時年都為12周歲)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可知,學校如果盡到教育、管理職責,就不應當承擔責任;③錯誤,張某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是沒有民事權利能力;④正確,學生徐某和張某(時年都為12周歲)放學下樓時,在樓梯臺階上追逐打鬧以致摔倒,致使徐某上門牙折斷,這說明徐某的身體權受到侵害,應當得到合理賠償。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對于此類型題目,學生需要首先明確題干的中心思想,將題干主旨與教材的知識點相結合,圍繞題干主旨進行選擇即可。二.材料題(共4小題)17.(2024春?蘭州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國家網信辦檢測發現,部分短視頻、網絡直播類APP(移動應用程序)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未按法律規定提供刪除或更正個人信息功能等。為切實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規范個人信息使用,相關部門連續重拳出擊。如2020年9月,工信部向社會通報了當年第四批共101款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2021年3月,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布《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工信部根據規定連續公開曝光、限制下載、下架了部分問題APP;2021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開始施行,明確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個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個人信息權益”。(1)結合材料,列舉問題APP主要侵犯了用戶的哪些權利。(2)結合材料,運用法律相關知識,就如何保護個人信息權益提出2條建議。【分析】(1)本題要求學生結合材料,列舉問題APP主要侵犯了用戶的哪些權利。“APP(移動應用程序)在個人信息收集使用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未按法律規定提供刪除或更正個人信息功能等”,這侵犯了公民的知情權和隱私權。(2)本題要求學生結合材料,運用法律相關知識,就如何保護個人信息權益提出2條建議。“為切實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規范個人信息使用,相關部門連續重拳出擊。如2020年9月,工信部向社會通報了當年第四批共101款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2021年3月,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布《常見類型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必要個人信息范圍規定》,工信部根據規定連續公開曝光限制下載、下架了部分問題APP”,可聯系政府嚴格執法,切實打擊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2021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開始施行,明確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個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個人信息權益”,可聯系人大要依法行使立法權,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為打擊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提供法律依據。也可聯系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從司法環節打擊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從公民角度可回答:公民要提高法律意識,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解答】(1)侵犯了公民的知情權和隱私權。(2)①人大要依法行使立法權,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為打擊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提供法律依據。②政府嚴格執法,切實打擊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③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從司法環節打擊侵害用戶權益的行為。④公民要提高法律意識,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點評】(1)回答分析說明類問題,首選要精析材料,把握主題,然后圍繞主題,回歸教材。以試題反映出的問題為中心與教材聯系,在回答過程中要,緊扣題意,合理作答。對于此類題目我們通常是要將教材中的基本原理與材料一一對應,用理論分析材料即可。(2)建議類試題,試題相對開放,思維要發散,角度多樣,語言簡潔、建議措施要具體可行,特別是要在回答過程中注意建議的主體。18.(2024秋?白銀期末)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被告人李某伙同傅某、潘某等人,在未經注冊商標所有權人蘇州某日用品有限公司許可的情況下,生產、銷售假冒某品牌紙巾,非法獲利,被公訴機關依法起訴。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評析李某等人的行為。【分析】本題要求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知識,評析李某等人的行為。有效信息:被告人李某伙同傅某、潘某等人,在未經注冊商標所有權人蘇州某日用品有限公司許可的情況下,生產、銷售假冒某品牌紙巾,非法獲利,可聯系商標權侵權的知識,說明李某等人在未經注冊商標所有權人蘇州某日用品有限公司許可的情況下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侵權,應當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有效信息:被告人生產、銷售假冒某品牌紙巾,非法獲利,可聯系如何誠信經營、不正當競爭的表現的知識,說明李某等人實施混淆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既損害了他人的商業信譽,又對消費者構成欺詐,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解答】①商標注冊人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李某等人在未經注冊商標所有權人蘇州某日用品有限公司許可的情況下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構成侵權,應當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②經營者應當遵循公平、誠信的原則,合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李某等人實施混淆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既損害了他人的商業信譽,又對消費者構成欺詐,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點評】解答評析類材料題貫徹辨析題的解題方法。第一步,首先立足設問,評析觀點,對于觀點依據核心知識,從正反兩個方面來分析,確立回答問題的角度。第二步,依據材料,明確主干信息,依據主干信息,調動相關知識。第三步,依據主干指向,對應設問觀點,找出相應的理論依據,明確態度,確立正確的做法。19.(2024秋?濰坊期末)近年來,為吸引客戶、促進成交,房產銷售人員往往會向購房者承諾購房后返一定的傭金。但有的客戶買房后,傭金未得到兌現,由此引發糾紛。“當初說好了返5萬元傭金,結果卻是給我們‘畫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