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_第1頁
2024年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_第2頁
2024年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_第3頁
2024年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_第4頁
2024年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通用篇)

/」浮美術五年級教案(通用14篇)

微觀教案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了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省視、探究事

物的另一構造世界,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希望

對你們有所幫助!

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了解禮品包裝的形式及其作用。

2、能夠利用各種材料較巧妙地設計制作和結扎包裝作品。

3、對包裝設計活動感興趣,熱愛豐富多彩的生活。

教學重難點:包裝的設計、制作

教具準備:包裝紙、紜盒、絲帶、彩筆、剪刀、透明膠帶、廢舊材料、訂書器

教學過程:

一、引趣導入: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神秘的禮物,我想把它送給這節課表現最優秀的同學,為了讓這名同學

收到禮物時更加開心,我想把它進行一下簡單的包裝。

二、探究新知:

1、滲透禮品包裝的相關知識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老師這里有三張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包裝紙,如果這件禮物送給你的

話,你會選擇哪一張呢?為什么?那么剩下的兩張你認為適合包裝什么禮物送給什么人呢?

2、演示包裝方法

教師利用實物投影演示包裝方法。

3、欣賞禮品包裝圖片

禮品的包裝和裝飾方法很多,下面我們就欣賞一組各具特色的禮品包裝圖片。

通過老師的示范和同學們的欣賞,相信同學們已經學會了包裝的方法,那么包裝什么禮物呢?

母親節就要到了,媽媽平時為我們付出了很多辛苦,請每位同學為自己的媽媽寫幾句祝福語,裝

進盒子里,作為禮物送給媽媽,同學們看大屏幕,展示教師制作的祝福語。

三、學生制作

溫馨提示:

1、用包裝紙給本戚鑲邊框。

2、用深色彩筆寫祝福語

3、把祝福語放到盒子里進行包裝

4、裝飾

四、展示雨介:

說一說制作感受,對自巳設計的包裝滿意嗎?為什么?其他同學對這件作品有什么想法?你

喜歡哪個包裝作品?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五、送禮物

今天表現最優秀的同學是,現在我就把未改送給他,在送他禮物之前,我要告訴同學們,接

送禮物也有一定的禮儀,教師演示雙手送禮物,對方雙手接本取,并表示感謝,教師送禮物.

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篇2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微觀世界的認識、了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省視、探究事物的另一構造世界,

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

2、讓學生嘗試運用不司的表現方式,自由表達自己領略到的微觀世界畫面,體驗觀察與繪

畫的樂趣。

3、提高學生對抽象美的認識和熏陶。

教學重難點:

1、微觀事物的細致觀察與表現。

2、微觀世界的表現。

教具學具:顯微鏡、放大鏡、可觀察的動植物圖片及實物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弓I導階段

1、多媒體欣賞幾種海洋與陸地的動、植物(如:海星、海螺、多種植物的根、莖及昆蟲等)

在不同生存環境中的生活情境,觀察它們外在的形狀、顏色和質感

2、欣賞與比較的幾種方法

由遠到近的觀察對比方法:

A、海星外在的整體形狀是多角形刺狀.

B、局部觀察時面部凹凸有致。

C、在顯微鏡下表面呈各式星狀且形態各異,還參差著無規則的小圓點。

剖面觀察法:

A、兩種不同植物的根、莖橫切,雖都以圓為元素,但由于它們的軌跡不同,形成兩種截然

1、中國傳統門的類別、裝飾特點

2、通過對門飾的觀察、欣賞、初步學習運用剪紙或繪畫形式,創作自己喜歡的具有不同風

格的門

3、培養熱愛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用繪畫或剪衽的形式表現中國傳統門飾

2、難點:創作的作品表現出傳統的裝飾風格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學生)彩色卡紙、綜合材料、剪刀、雙面膠、水彩筆(教師)多媒體課

五、教學設計:

1、介紹導入新課。

(1)教師介紹門飾的知識:傳統的門飾;門飾的雕刻技法、民族特點;中外門飾的區別等。

(2)引入課題《門的裝飾》。

2、欣賞相關作品。

(1)欣賞各種各樣的[飾

(2)了解"門"各部分的名稱、及"門”的細節裝飾

提問:你覺得這些傳統門飾美在哪里?它們各有什么特點?(表現在門飾上面的幾何圖案、

樹木花卉、翎毛走獸等。)

學生小組討論

3、教師提出作業要求:

(1)用對折剪刻的方法制作一幅門的剪紙

(2)用線描的方法表現不同風格的門飾

4、學生構思創作

5、教師巡視指導

對創作中普遍出現的問題作集體和個別的指導

6、評價

能否在傳統圖案上進行創新;

能否在作業中有意識地運用一些原理;

能否大膽地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和對他人作品的意見。

7、拓展

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欣賞適合紋樣,感受適合紋樣的藝術特色,了解適合紋樣的不同樣式及構成特點

2、學習適合紋樣的設計方法

3、通過學習、了解適合紋樣在生活中的運用,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L重點:了解適合紋樣的不同樣式,構成特點及設計簡單的適合紋樣

2、難點:運用點線面的組合、色彩的合理搭配,表現出豐富多彩的適合紋樣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學生)繪畫用具、各種紙張等

(教師)課件或視頻、范作、圖片和實物等

五、教學設計:

1、欣賞導入,引出課題

(1)欣賞生活中的適合紋樣。說一說:你還在生活中見過哪些適合紋樣呢?

(2)揭示課題:《適合紋樣》

2、觀察分析,研學新知

(1)欣賞適合紋樣作品,說一說:什么是適合紋樣?

(2)欣賞適合紋樣作品,小組討論:適合紋樣的構成形式有哪些?對稱式:紋樣上下或

左右相同,同形同色,整齊穩重

均衡式:不對稱,紋樣不同形、不同色、自由活潑

向心式:紋樣由外往中心排列

離心式:紋樣由中心'往外排列

旋轉式:紋樣由中心順時針或逆時針扭曲

(3)欣賞同齡人作品,學習作品優秀之處。提問以下適合紋樣運用了哪種構成形式?

(4)提問:你知道如何創作適合紋樣嗎?

3、學生創作,教師指導

(1)選擇一個形狀和紋樣素材,設計適合紋樣

(2)也可以為T牛生活用品設計適合紋樣

(3)提示

①適合紋樣與里面的紋樣要適合外形,即使去掉外形,仍能顯示出原來的形狀特點

②紋樣繪制時要注意色彩的關系,如對I:匕與和諧

4、展示評價,拓展延伸

(1)舉辦"適合紋樣欣賞會",請學生將自己創作的適合紋樣作品貼在黑板上

進行自評,互評。

(2)教師以恰當的語言對適合紋樣和學生作品進行小結,引導學生加強在生活

中觀察與運用適合紋樣,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

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篇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裝飾畫的起源、種類、作用、感受裝飾畫獨特的藝術美

2、學習裝飾畫的設計方法,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

3、培養將美術作品運用到生活中去的意識,激發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習裝飾畫設計的基本方法,嘗試設計裝飾畫

2、難點:靈活運用裝飾畫設計方法,設計有創意的裝飾畫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學生)彩色紙、彩色筆、繪畫鉛筆、畫框

(教師)范畫、課件

五、教學設計:

1、欣賞導入:

(1)課件出示生活中的裝飾畫,提問:這樣的畫給你帶來怎樣的美感?我們應該把它稱為

什么畫?

(2)說一說:你對裝飾畫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說一說: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怎樣的裝飾畫?

(4)教師小結: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見到這種"與環境協調,起到裝飾、美化環境的畫”。

我們把這樣的畫稱為"裝飾畫"。因為裝飾畫具有鮮明的欣賞性和裝飾性所以人們稱它為:"經

過化妝、打扮出來的畫。”

出示課題:《好看的裝飾畫》

(5)教師講解裝飾畫的起源,師生共同感受裝飾畫悠久的歷史。

2、交流研究

(1)欣賞著名的裝飾畫作品,進一步感受裝飾畫獨特的美。

(2)與寫實的繪畫相比,裝飾畫具有怎樣的美感

(3)通過照片與裝飾畫的對比,學習裝飾畫的設計方法。

師生共同探究裝飾畫的方法:夸張、變形、簡化、概括、修飾等方法;總結裝飾畫的設計三

要素:造型、色彩、構圖

3、設計實踐

(1)教師示范的裝飾畫設計方法,強調作品創作時可以是形狀的裝飾變化,也可以是色彩

的裝飾變化

(2)學生了解裝飾畫繪畫步驟

(3)學生了解裝飾畫的組合形式:獨帽式裝飾畫和組合式裝飾畫

4、嘗試創作

(1)教師提出創作建議:

①設計一幅以《花》為主題的獨帽式裝飾畫;

②小組合作設計一組以《花》為主題的組合式裝飾畫

(2)學生進行創作,選擇完成組合式裝飾畫的同學進行討論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5、課外延伸

(1)學生作品完成后,在教室展示作品,并填寫說明

(2)教師組織學生欣賞裝飾畫展,進行自評和互評

(3)欣賞多種材料制作的裝飾畫

(4)可以嘗試將自己設計的裝飾畫運用到生活物品中去

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民族紋樣,認識民族紋樣的內容美,感受民族紋樣的樣式美

2、畫畫自己喜歡的民族紋樣,能在平面圖形設計中選擇喜歡的民族紋樣來裝飾

3、尊重民族文化,感受民族紋樣的藝術魅力,發現并創造生活美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感受民族紋樣的造型美和形式美,把自己喜歡的民族紋樣裝飾在平面圖形中

2、難點:能把喜歡的民族紋樣運用于平面設計,體現出較好的色彩搭配和構成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學生)課前搜集具有民族紋樣的物品,彩筆、畫紙(教師)有民族紋樣

的相關物品,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設計:

1、新課導入

教師:出示普通花布和有民族紋樣的花布(最好是實物)。

比一比,兩塊花布的紋樣有什么不同?

小結:民族紋樣的花布更別致,這些民族紋樣在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今天我們學習《生活

中的民族紋樣》

2、了解民族紋樣的運用

(1)出示:民族風的報飾、鞋、包。

體會:民族紋樣使服飾、鞋、包更漂亮

(2)出示:名族風的家居布藝

體會:民族紋樣使布藝更美麗、環境更舒適

4、認識民族紋樣

(1)美在變化與統一

①出示:白族刺繡小圍兜

猜一猜:這個小圍兜為誰設計?美在哪里?

口水兜上有什么紋樣?

紋樣是怎么構成的?

小結:圖案中有動物紋樣和植物紋樣,對稱的構成方式,色彩豐富

②出示:彝族刺繡肚兜

看一看:肚兜上的圖案美在哪兒?

肚兜上有什么紋樣?

花紋是怎樣構成的?

選用哪些顏色搭配的?有什么寓意?

小結:直立對稱的構成方式。中間是人物紋樣和花草紋樣;周圍是連續花草紋。它主要有

三種顏色:紅色表達熱情、豪放;黑色表達嚴肅、尊貴;黃色表達和平、親切。

(2)美在對稱與平衡

出示:白族扎染方巾

想一想:在抽象的圖案中你看出了哪些紋樣?

這個圖案花紋是怎樣構成的?

用什么顏色搭配的?

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篇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簡單的花邊圖案的基本知識和剪花邊的方法。

2.追求花邊圖案的組合變化,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造美的能力,養成刻苦、認真、細心

的好習慣。

3.用剪好的花邊紋樣美化生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材分析

1.編寫思路。

花邊又稱帶狀紋樣或二方連續紋樣,是一種常見的裝飾圖案。它的特點是紋樣的連續性。它

的組織方法是以一個單元紋樣反復排列連續而成的。上下方向連續的稱為豎式,左右方向連續的

稱為橫式。

2.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花邊圖案的繪制技能,能獨立描繪出較美觀、大方的花邊紋樣,從中培養創造美

的能力。難點:解決花邊的連接問題及圖式變化問題。

三、教學設計

?方案一

課前準備

(學生)彩紙和剪刀、收集的花邊圖樣

(教師)多種花邊圖案紋樣和單獨紋樣、課件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欣賞激趣.

(1)檢蟄課前準備,穩定學生情緒。

(2)欣賞漂亮的名氏蝴蝶,展示以蝴蝶為單獨紋樣組成的二方連續紋樣,感受形式美、節奏

美,激發學生學畫花邊的興趣。

2.聯系生活,感知文化。

(1)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花邊圖案?裝飾在哪些地方?

(2)在學生回答和展示自己課前收集的花邊圖案的基礎上,播放課件,展示各個歷史時期

有代表性的花邊,使學生充分感知花邊文化的源遠流長以及花邊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尋找規律,引導探索。

(1)提問:欣賞了這么多的花邊圖案,你能說說花邊的排列組合有什么規律嗎?

引導學生找出每條花邊的單獨紋樣,課件演示上下(縱向)、左右(橫向)的基本排列組合

方式。

(2)提問:誰能變動一下連續排列的規律,又變出一條美觀的花邊?

引導學生把橫向的花邊變成縱向的花邊,縱向的則變成橫向的。

(3)提問:這些花邊的排列組合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動腦筋、想辦法,再組成漂亮

的花邊?課件展示排列組合有錯誤的花邊,讓學生辨析。引導學生掌握花邊圖案的構成知識,

擴展學生的思維。從學生的排列組合中,教師及時作歸納,引出花邊構成的基本規律。師生共

同配合教學,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又容易理解和接受。

4.嘗試實踐,鍛煉技能。

(1)提問:經過討論,我們懂得了花邊的排列組合規律。掌握這些規律,我們就可以剪出

各種各樣美麗的花邊了。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剪一條花邊我們要分幾步才能完成?

(2)引導學生嘗試,從嘗試中歸納出:折、畫(單獨紋樣)、剪等基本步驟。從連接失敗

的作品中找出失敗的原因:要注意花邊左右或上下的連接點不能剪斷.

5.作業輔導,完善實踐。

(1)作業要求:用彩紙剪漂亮的花邊;分小組完成用花邊對一個組員的裝飾打扮。

(2)輔導要點:折得是否平整,單獨紋樣的設計是否飽滿、有無創新,連接點是否會剪斷。

6.展示評優,課后延伸。

(1)每組被裝扮好的學生上臺展示,進行一次評比,看哪組獲得優勝。

(2)小結:我們可以用花邊來美化我們的生活。

(3)延伸:除了用剪的方法之外,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方法來繪制花邊?

(提示:可以手繪,還可用印模印,用復寫紙畫)

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欣賞、觀察、討論,感受美術的節奏

2、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感受、體驗不同美術的節奏的圖片,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根據美術的節奏進行想象并畫出各種圖型。

教學難點:

有關美術的節奏意境的想象和創造。

教學準備:

美術的節奏圖片,課件、實物展臺等。

學具準備:

彩筆、顏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出示課件,展示動畫和圖片,在寧靜幽雅的音樂中將學生的思維、想象。

2、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遨游。想象能看到什么?有什么樣的景色?(……)

3、滲透美術的節奏知識:

二、欣賞課本的圖片:

1、欣賞:

2、拓展:

三、欣賞老師準備的圖片:

欣賞老師課前準備的作品,(利用實物展臺或課件,逐圖播放,欣賞不同美術的節奏的圖片,

啟迪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了解它們的表現形式,從中受到啟發?為自己的作業收集素材,尋找

靈感。)

四、小組討論:

在小組中,談談準備怎么畫,小組成員達成共識,確定自己的創作意圖和主題,并根據自己

的實際情況,采用適合自己的表現手法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創作。

五、學生獨立作業,師巡視指導:

六、學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四人小組進行交流并互相點評,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

2、㈣面是否有創意。

3、構圖是否完整,色彩是否協調。

七、合作學習

八、課后拓展

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篇9

教學目標:

了解適合紋樣的基本知識,掌握其圖案裝飾的一般規律,知道適合紋樣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

運用。應會運用以前學過的點、線、面等裝飾方法和夸張、變形、省略等變化方法來對適合紋樣

進行裝飾。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用幾何形、自然形等要素點、線、面來裝飾適合圖形的紋樣。

教學難點:

運用點、線、面三要素及夸張、變形等變化方法來設計制作適合紋樣。

教學具準備:

適合紋樣圖片資料、作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欣賞圖案將學生帶入美麗的圖案中

(圖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美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興趣。)

學生欣賞圖案

提出問題:剛剛欣賞的圖案中,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規律?

生:我發現它們的外形有的是我們數學中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樹葉。

生:里面的圖案類型有的是一個形象,有的是幾個形象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圖案跟外面的形狀是一樣的,也跟著是圓形、方形一

(同學們說的都不錯,觀察的很仔細,說出了這些圖案的特點)

師總結學生的發言,揭示課題:適合紋樣

2、了解知識掌握方法

師:在我們生活中可以發現很多這樣的圖案。來說一說,你在哪些地方見過它們?

生討論發言。

師:那我們同學想不想自己來做一做這樣的圖案呢?

我們在來仔細的觀察欣賞一下,同時思考以下的問題:

1)什么是適合紋樣?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們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圖案

生欣賞、思考、討論

師和生一起總結:

1)適合紋樣指適合于一定的外輪廓形狀中的裝飾紋樣。適合紋樣的形態要與外廓相吻合,

就是說,在除去邊框時,仍舊具有清晰的邊框外形特征。

2)可以有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們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

也可以用一個形象或者幾個形象來裝飾。

(了解了適合紋樣的一般知識,掌握了基本規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設計制作)

師:在以前我們學過了夸張、變形、省略等方法,這節課中我們可以用到它們。

3、構思、設計、制作精美的適合紋樣

師:我們很多同學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們每位同學就來設計一些適合紋

樣,要求先選好某種外形,在根據外形設計選擇填充圖案,去掉外形后,圖案仍能保持其形狀。

生作業起稿師巡視輔導

第二課時

1、學生展示紋樣底稿,師生根據本課學習重點要求進行互評.

2、學生進一步涂色、完成作品。師生根據本課學習重點要求進行互評。

3、教師展示適合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服飾、家居等。

4、學生嘗試將自己設計的紋樣應用、裝飾生活物品。U牲根據本課學習重點要求進行互評。

施教時間:9月25-29日

課后記:

本節課的內容是很豐富多彩的,過程中設計的環節不是很多,沒有多少懸念,是靠著內容本

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自己的繪制,鍛煉自己的

動手能力。圖案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因而,教與學生一些簡單有效的裝飾方法是

很實用的。而沒有比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了。

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篇10

立體賀卡

教材分析:

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紙工簡單的立體造型方法。要求學生利用廢舊材料制作賀

卡,以及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教學目標:

1.學生懂得賀卡是具有紀念意義的精美藝術品,學習賀卡制作的方法。

2.通過賀卡的制作,提高學生裝的設計、制作能力,

3.培養尊敬師長,友爰同學的品德增進師生感情。

教學重點:

用剪貼手法設計和制作賀卡。

教學難點:

構圖設計和恰當選擇材料.

教具準備:

自制各種示范賀卡;示范制作備用的花紋圖案資料;8開白紙,廢舊彩圖紙,漿糊、剪刀、畫

板、圖釘等。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讓同學們運用這些已學過的知識,自己動手制作賀卡。(板書課題:立體賀

卡)

2.賀卡是在重大節日、紀念日、生日互相贈送的具在紀念意義的精美藝術品,它能顯示愛心,

表達美好的祝愿,給我們增添歡樂,友誼和節日氣氛,我們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自己動手制作,

不但能夠節約,而且會使人更感親切,更有意義。

3.賀卡欣賞:(出示賀卡范圖、邊欣賞邊講解邊板書)

賀卡的內容廣泛:包括賀年卡,對話圣誕卡,尊師卡、生日卡等。賀年的形式很多:單頁卡

折頁卡;有平面的、立體有聲的;橫式的,豎式的;心形的、樹葉形的及不規則形的。

制作賀卡的方法有:攝影的,色彩繪聲繪的,鏤印噴刷的以及剪貼的。剪賀卡包括利用多種

材料拼貼和利用廢舊彩圖紙剪貼制作的等。賀卡的制作要求:構思巧妙,形式新穎,造型優美,

工藝精致。下面重點介紹一下利用廢舊彩圖紙剪貼制作賀卡的方法。

4.剪貼賀卡的制作步驟:(邊演示制作步驟邊講解、邊板書)

Q)構思、設計

我們要制作一張賀卡,首先應該有一個好的構思,準備制作一個內容,什么形式的賀卡,然

后,可按自己的構思畫出鉛筆設計稿。

在設計時我們應該考慮贈送的對象,因人而異,如老年人喜歡愛歡樂、新穎的格調;兒童則

喜愛燦爛絢麗的色彩我們只有掌握了不同對象的心理和愛好來進行設計制作的賀卡就一定會受

到珍視和喜愛的。

(2)準備一張較厚的紙,按所需形狀剪裁。

(3)選材、配色:廢舊的畫報和圖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圖形和色彩,我們就是要利用它選取我

們所需要的部分圖形。要注意色彩配置鮮艷、明快。

(4)剪貼;剪取合適的圖形,按設計稿依層次貼到紙上合適的位置。

(5)書寫或剪貼贈言:如:新年好、老師您好、生日快樂等祝愿的字句。

(6)整理畫面:看看什么地方需調整,什么地方空了需添畫。

5.學生課堂作業

作業要求:制作一張賀卡,要求構思巧妙,形式新穎,工藝精致。

Q)請位同學到講臺前各拼貼一張費卡。

(2)其它同學在座位上開始設計制作剪貼形式的賀卡。

(《新年快樂》、《友誼地久天長》、《老師,您好!》播放輕音樂。)

教師巡視輔導,交待注意事項:

構圖時要注意疏密、虛實關系;配色要鮮艷、明快圖案和文字要眉目清楚剪貼花紋線條要流

暢不要把連接處剪斷了。

6.課堂小結(約2分鐘)

Q)與學生一起分析、講評作業,并對優秀作業進行表揚。

(2)學生互相交換賀卡。

(3)總結課堂教學情況。

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篇11

造型別致的椅子

教材分析:

本節課,我主要以椅子功能、造型、材質為入手點,進行課程設計。因為對于設計課程,很

多小學生的眼界和思維水平比較低,思維比較狹隘,所以在課程設計上,主要注重學生眼界的擴

展,和思維水平的提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椅子的相關知識及設計的基本內涵,培養學生的設計及動手操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運用多媒體演示,分析講解、探究等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創新思維能

力以及設計能力。創作出造型新穎、美觀、大方、實用性強的作品。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通過設計和動手操作體驗椅子的造型藝術。

教學重點:

椅子的結構、功能等相關知識。

教學難點:

如何設計一款造型別致的椅子。

教具準備:

課件、水彩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游戲:用橡皮泥捏椅子.

學生用手中的泥快速捏椅子。

二、新授:

㈠說一說

提問:椅子由哪幾部分組成?它們各有什么功能?

小結:椅子由靠背部分(椅子背)、座部分(椅子面)、支厚部分(椅子腿)部分組成。

(二)想一想

1.W

放三把高低不同的椅子,讓學生坐在椅子上嘗試感受。

提問:

Q)你覺得這三把椅子哪一把舒適?為什么?

(2)從舒適角度看,椅角、椅面和椅背我們還應該注意什么?

小結:A、椅腳:應等于小腿長度,坐下后小腿自然下垂,腳掌正好落地。

B、椅面:以坐為主的椅子,座面深度應該等于大腿的長度,坐下后膝關節的彎處正好到椅

邊。

C、椅背:能對腰、背和頸部起到全部或者部分的承托作用。

2探究

看書P38頁作品。

提問:一張完整的設計圖應該有哪些內容?

小結:外形設計、尺=、功能介紹。

(三)看一看

欣賞別致的椅子圖片。

提問:這些椅子你喜歡嗎?喜歡它哪里?

出示課題:造型別致的椅子。

(四)出示學習目標。

三、創作:

1.出示作業要求:設計一把造型美觀而且實用的椅子。注意:畫好后注意標明尺寸和功能。

一定要別致噢!

2.學生創作,教師巡叵指導。

四、作業展評

讓學生展示作品并介紹。

五、課后延伸:(課件展示)

1.了解椅子的發展與起源。

2.欣賞古代椅子的圖片

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篇12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形狀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狀的概念和形

式,并學會應用各種形狀來組成藝術畫面。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運用構成

原理創造各種畫面。并從中體會到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形狀的才既念和形式。

2、學會運用各種造型組成畫面.

教具學具:彩紙、掛歷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欣賞各種平面形狀

師問:看了這些形狀,你們能給它們歸類嗎?為什么?

2、導入課題:《形的魅力》

二、發展階段:

1、《形的魅力》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展示各種形狀。

師問:請找一找它們有什么規律(學生討論)

師小結:形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點、線、形狀、色彩等)

2、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橢圓形、多邊形等)自由形(隨手畫的形狀)

3、形的特點(外形和骨式的變化):

有規則:幾何形、幾何直線形、幾何曲線形、

無規則:不規則形、自由直線形、自由曲線形

三、拓展階段:

1、怎樣運用各種形狀組成畫面(小組討論).

師小結:首先要創造出各種形狀(剪出形狀)

2、制作步驟(教師示范)

四、學生作業:設計、制作一幅畫。

五、學生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六、作品展小■

1、小組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學生展示并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并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學延伸與拓展:用各種形狀還可以創造什么作品或運用裝飾像框等方面。

小學美術五年級教案篇13

第1課、《有生活情趣的美術作品》(共2課時第1、2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欣賞兒童作品,掌握觀察、評述美術作品的正確方法。

2.能力目標:欣賞美術乍品的形、色、質感和感受作品題材的表現內涵,初步掌握美術術語,

對美術作品能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3.情感目標:感受、體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關懷人生的美

好情感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學生的語言表達,以及正確的審美評價。

教學過程:

1.《有生活情趣的美術作品》要點。

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基^上,引導學生觀察美術作品,學會用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作品

的感受與評價。

活動:學習觀察方法一了解作品的美術文化-德育滲透-拓展創新

2.看一看、說一說

Q)、欣賞本課中的美術作品,你能說說畫中表現了什么?

(2)、說說那你喜歡那種形式的美術作品。

第2課、別具一格的建筑(共2課時第1、2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我國少數民族居住的建筑為何別具一格。

2、學習用線描的方法,自主設計一座別具一格的建筑物,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想象能力

和表現能力。

3、僮得建筑的‘人文因素,關注生活,熱爰生活,增強對古代建筑物的認同感受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我國少數民族的建筑樣式與類型,學習用線描加淡彩的

方法,設計一座新穎獨特的建筑。

難點:建筑外形與結構的新穎。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趣。

1、圖片展示少數民族建筑,激發學生回憶身邊少數民族建筑,出示課本圖片,引導學生進

一步理解。

小結:我國傳統建筑的常見表現手法斗拱、飛檐,梁柱等巧妙結合。

2、教師出示幾幅學生畫作,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提出問題:這些作品最符合現實形象嗎?為什么?

2、欣賞課本中的圖片,引導觀察表現的特點及手法。

3、想一想,找一找,言發學生根據建筑特點找出相配對的圖片,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創作

的特點。

教師小結:要畫出建筑特點,除表現出它的主體,還要表現與它相適宜的景物,甚至可以裝

飾上圖案藝術……

(二)發展階段

1、組織學生交流:你最喜歡那一民族建筑,你想怎樣表現它?引導學生展示準備的燙料,

介紹解釋并提出自己的創作思想。

2、教師請個別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表揚及進一步啟發學生的想象。

3、提出作業要求:

第一課時:完成基本構圖。

第二課時:完善構圖,裝飾紋樣也可上色。

4、學生操作,教師加強個別指導。

(三)教師評價提示

(1)關注主體與背景的關系。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具體情況,利用課件進行演示引導。

(2)引導個別后進生的造型創作。

第3課、水墨畫蔬果(共2課時第1、2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中國畫寫意的技法,初步掌握中國寫意工具材料和用筆用墨的方法。

2、學習中國畫用筆用墨的方法,體驗筆勢和墨色的奇妙效果,并用之畫有關蔬果題材的水

墨國。

3、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用中國畫水墨的技法創作一幅以蔬果為對象的水墨畫。

教學難點:

筆墨技法的掌握。

教學過程:

一、展示作品V

二、過程:

1.教師以游戲形式復習筆法:中鋒筆法、濃墨、淡墨,在復習過程中實際操作育

2.學習側鋒筆法:教師示范側鋒,從側鋒筆法的特點引導學生討論這是一個什么筆法

3.教師畫絲瓜,請學生仔細觀察,在絲瓜中教師運用了什么畫法,引導學生探索

4.教師帶學生嘗試畫絲瓜。

5.嘗試創作:水墨畫一牽牛花

水墨畫——豐收的果實

目標:嘗試梨、柿子、葡萄、桃子、蘋果、葫蘆的畫法及要領;發展孩子的想象思維;學生嘗

試自己創作畫

三.學生創作

1.學生以《豐收的果實》為題,展開想象畫一幅水墨畫

2.學生創作,教師巡走指導育

第4課、農家樂(共2課時第1、2課時)

教學目標:

欣賞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產生的不同效果,認識主體與背景之間的關系。利用繪畫形式

表現主體與背景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藝術創作中主體與背景之間的相互關系。

教學難點:

利用繪畫形式表現主體與背景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

1、引入

師出示一幅畫上節課學生關于〈農家樂〉主題的作品,問學生:圖中出現了什么樣的人物和

背景,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的主次關系在哪里?學生答:人物(鄉間玩耍)---主體環境(鄉村建

筑)——背景

師揭題:主體與背景(自擬)

2、講授新課

A、師出示四組同一主體、不同背景的圖片進行欣賞:讓學生說說他們的主次關系。及對畫

面的不同感受

B、學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景?學校、家里、游樂場所等

C、師出示一幅畫完的主體,學生思考可用什么樣的背景來襯托。

師小結:同一主體,不同的背景下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不是任何的背

景都符合主體。(認真觀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產生和諧的。)

D、師生共同討論作畫步驟

先小組討論、思考主體要畫什么主體在哪些情況下出現(背景)

小組討論

分工問題。

可由一人或兩人來畫主體,剩下的同學畫背景、上色。要做到主體與背景合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