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鎮(zhèn)江一中高二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一、現(xiàn)代文閱讀(33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儒家的六經(jīng),原來是周史官所藏各種歷史記錄,經(jīng)孔子刪訂解釋以后,師徒相傳,別成一種所謂經(jīng)學,但歷史學并不因經(jīng)學的盛行而停止本身的發(fā)展。如果說,在前一階段里,孔子、左丘明是最偉大的歷史著作家,那么,在發(fā)展到較高的階段上,太史公司馬遷是更大的歷史著作家。自從司馬遷著《史記》,中國才開始出現(xiàn)了規(guī)模巨大的、組織相當完備的歷史著作。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漢武帝的太史。司馬談非常博學,精通天文學、《易》學、黃老學。他以黃老學為主,批判儒、墨、名、法、陰陽各家學說。司馬遷十歲以前曾學過耕地和牧畜,十歲讀古文書籍,二十歲以后,游歷全國名都大邑,采訪遺聞佚事。司馬談死后,司馬遷繼父職做太史,遍讀舊史和群書,因此,他是西漢一代稀有的大博學家。司馬遷繼承司馬談家學,又博通古文經(jīng)學,特別是董仲舒《公羊》學,但不受西漢經(jīng)學的拘束,更不受陰陽五行學的影響,他是西漢一代最大的思想家之一。司馬遷具備著上述諸條件,再加上他的創(chuàng)造力,以二十余年的時間,寫成了《史記》一百三十篇,上起黃帝,下訖漢武帝,凡當時存在著的史料,全部綜合在《史記》里面。這一偉大著作的出現(xiàn),標志著孔子以來歷史學又大進了一步。本紀仿《春秋》經(jīng)十二公,按年月標舉大事,為全書總綱。表仿周史官舊譜的體制,記事最為省便。書仿《尚書·禹貢篇》及《禮經(jīng)》《樂經(jīng)》的體制,總述古來文化的成就,特別是《天官書》《歷書》《河渠書》和《平準書》,總結了天文、歷法、數(shù)學、地理學、經(jīng)濟學的知識,意義更為重大。自此以后,史家相繼述作,二千年來有關制度、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史料得以大量保存,司馬遷創(chuàng)始的功績是極其巨大的。世家中有西周至戰(zhàn)國十七個重要的侯國史,大大豐富了這一段歷史的內容。列傳中有重要人物傳,有特殊事業(yè)傳,有國境內諸少數(shù)族傳,有藩屬國傳,有外國傳,敘述的方面甚為廣泛。司馬遷不受西漢經(jīng)學的拘束,所以還能看到社會上各種活動的人物,他為酷吏立傳,說豪強兼并,什么道理都不能感化,只有不顧一切,用嚴刑削平他們??崂?、刺客、游俠、貨殖等列傳,特別顯著地表現(xiàn)出司馬遷對被剝削者、被壓迫者的同情心以及對“士為知己者死”的大義的歌頌?!洞呵铩肥囚攪罚妒酚洝窋U大為全中國史?!洞呵铩芬贼斁秊橹?,《史記》以歷代天子為主?!洞呵铩肪窒抻诙偎氖?,《史記》十二本紀上通到黃帝堯舜二千余年?!妒酚洝犯淖兞朔謬顡?jù)的歷史概念,建立起歷史的統(tǒng)一觀和正統(tǒng)觀?!妒酚洝肥炯o上起五帝,歷三代以至秦漢,一脈相傳,這是有極大意義的,它表示國家的統(tǒng)一和人心的統(tǒng)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有百國春秋,《周春秋》與《魯春秋》沒有尊卑的區(qū)別,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在《史記》中,司馬遷介紹少數(shù)民族先祖首領時,都寫到了他們是炎黃子孫,強調少數(shù)民族和中原民族血脈相依的關系。漢族建立的朝代,即使因暴政被廣大人民推翻了,但繼起的如果是非漢族的朝代,那個被推翻了的漢族朝代,就會被用來作號召廣大人民起義的旗幟,一直到推翻非漢族的朝代才停止。這個自西晉至清朝毫無例外的歷史事實,與廣大人民承認正統(tǒng)朝代、反對僭偽朝代的傳統(tǒng)思想有密切聯(lián)系。這個傳統(tǒng)思想發(fā)源于孔子《春秋》,形成于司馬遷《史記》,十二本紀正是這個傳統(tǒng)思想的正確反映。由于這個正確反映,傳統(tǒng)的歷史正統(tǒng)觀更加鞏固,成為封建時代進行民族斗爭的一個重大力量?!妒酚洝吩谑窌虚_創(chuàng)性地為少數(shù)民族立傳,謳歌少數(shù)民族首領的優(yōu)秀品質,與前人相比體現(xiàn)了先進的民族思想。司馬遷《史記》創(chuàng)紀傳體通史,東漢初班固《漢書》創(chuàng)紀傳體斷代史?!稘h書》敘事詳密,可是缺少司馬遷那樣比較自由的思想。受傳統(tǒng)正統(tǒng)思想影響的班固,仍保留著一定夷夏之辨的思想殘余。班固在《漢書》的編排體例上,將少數(shù)民族列傳全部放在了《漢書》的末端,似乎也流露出了一絲對少數(shù)民族的歧視?!稘h書》中所包含的夷夏之辨思想也是班固多為后人詬病的地方。但很明顯,夷夏之辨思想并不是班固思想的主流。班固的民族政策思想受傳統(tǒng)的服事制影響較深,對于“不貢”“不王”還屢次侵擾中原的蠻夷,班固主張武力征伐,這一點主要體現(xiàn)在漢匈關系上。但對于漢王朝純粹開疆擴土而發(fā)動的不義戰(zhàn)爭,班固是反對的。因此,對于兩越、西南夷、朝鮮,班固更多的是主張懷柔政策。班固雖然主張對少數(shù)民族用兵,但絕不是沒有余地的窮兵黷武。此后各朝紀傳體史稱為正史,雖然都不及《史記》和《漢書》,但在各體史書中,仍居最重要的地位。(摘自呂思勉《中國通史》,有刪改)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先秦時期,經(jīng)學蓬勃發(fā)展,經(jīng)學由歷史著作而產(chǎn)生,反過來又制約了歷史著作的發(fā)展。B.家族影響、自身的知行合一以及個人創(chuàng)造力,使司馬遷成就了《史記》這一偉大著作。C.《史記》鞏固了以漢族王朝為正統(tǒng)的傳統(tǒng)思想,同時又突破性地為少數(shù)民族發(fā)聲立傳。D.《史記》思想自由,《漢書》敘事詳密,各有千秋,是后代紀傳體史書難以企及的高峰。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史記》出現(xiàn)之前,中國沒有規(guī)模巨大的、組織相當完備的歷史著作。B.在經(jīng)學研究上,司馬遷既博覽又不受時代局限,是西漢重要的思想家。C.《史記》在時間跨度、地域分布以及歷史觀的先進性上均勝于《春秋》。D.由于受到夷夏之辨思想的影響,班固歧視少數(shù)民族,主張對其武力征伐。3.下列不屬于《史記》成書原因的一項是()A.今漢興,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司馬談B.太史公平生喜游,西使巴蜀,跨劍閣之鳥道;彷徨齊魯,睹天子之遺風?!彼巍ゑR存C.余嘗掌其官,廢明圣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yè)不述,罪莫大焉?!抉R遷D.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發(fā)于情,肆于心而文?!斞?.請結合文本內容,概述《史記》的重要歷史意義。(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迷途[加拿大]查爾斯·羅伯茨張陟譯①卡比內奧營地的名聲頗為不佳。此處原有一頭小公牛,身材健碩,卻桀驁不馴,野性猶存。②小公牛有些德文牛血統(tǒng),體格龐大,皮色深紅,渾身筋肉暴起,更有一對碩大的犄角。一同拉犁的伙伴性情溫順,工作勤懇,深得主人喜愛,但他卻似半路殺出一般,總迷戀著田邊樹林,總夢想著重返草原,重返曾經(jīng)無拘無束的日子,和舊時伙伴一起徜徉。記憶中,每個露珠染濕的晨起,淺草覆蓋的山丘上,他會與同伴咀嚼鮮美多汁的草葉,而六月苜蓿飄香的日子,他們會踱到山谷,聚在柳蔭遮蔽下的淺淺池塘。小公牛著實不喜歡脖子上的軛,也不喜歡冬季。在他心目中,野外草原上似乎終年都是夏季。若能重返草原,該有多好?、垡惶欤L久企盼的機會終于到來,他沒讓機會溜走。他在伙伴身旁,還未套上軛,牧人也不在近前。于是,小公牛高揚起頭,噴出一聲勝利的鼻息,沖著森林直奔而去了。④有一陣子,牧人還在追他,可沒一會兒便放棄了?!半S他去吧!”主人說道,“肚子餓的時候,他會跑回來的。光吃杉樹芽,撐不了多久。”⑤小公牛在雪地奔跑,一會兒便遠離營地。他覺得有些疲倦,便放慢步伐,走了起來。冬天的落日寂寥無光,斜斜地鋪在森林之上,將草坡與洼地上的積雪染出層層不同的色澤。小公牛腹中有些饑餓,便啃起樹干邊沿的苔蘚充饑,那苔蘚的味道卻實難讓他滿意。月亮還未升起,小公牛勉強填飽肚子,躺倒在一處灌木叢下,準備過夜。⑥數(shù)里之外,恰巧有頭熊碰到了小公牛留下的足跡。迷途的小牛!這是容易得手的獵物。那熊開始追蹤。月亮高懸時分,小公牛聽到了動靜,有東西在靠近,雖然不知是什么,他卻也站起身,靜靜等候著。⑦那魯莽的熊撲進灌木叢,并不曾想過會有何抵抗。只聽得一聲低吼,小公牛便把熊頂翻在地。接著,小公牛轉個圈,發(fā)起反擊。一剎那,驚呆了的熊便已落敗。小公牛鋒利的犄角讓他無暇自保,更顧不得腹中饑餓了。掉頭逃跑之時,小公牛又頂上來,把熊緊逼向一棵大樹。那熊慌張地爬上樹干,才勉強躲開小公牛的攻擊。小公牛不屑地掉轉身形,回到了起先的臨時居所。⑧晨起的金黃剛剛顯現(xiàn),這精力旺盛的造物便又踏上了行程。他啃食了不少苔蘚,卻并不欣賞苔蘚的味道。想想越來越靠近曾經(jīng)的草原,想想草原鮮嫩的青草和潺潺的溪水,他愈發(fā)覺得苔蘚難以下咽。越來越厚的積雪,也讓他對冬日的厭倦與步俱增。小公牛走到一處敞開的山邊,此處曾有的松樹已沒了皮,只生長些樺樹。小公??惺陕詭阄兜哪蹢l,覺得也不過是只能填填肚子的粗食。⑨腹中饑餓愈甚,小公牛不禁想起出逃的營地,但也決計不會返回了。他要堅持,堅持到屬于自己的草原,要重返熟識池塘邊上的小水溝,要在那里與歡欣的伙伴一同舔食鹽粒。無法言說的本能引領他直奔南方,心中的愿望不斷驅使他繼續(xù)行程。⑩那日下午,有頭豹突襲了他。豹從樹上躍下,撕裂了他的咽喉。小公牛奔過低矮的樹下,甩掉豹,掉轉過頭,暴怒地直撲向那豹。豹躍回樹上,小公牛便也繼續(xù)前行。?然而,不久他的步伐便慢了下來。豹的利爪深深刺穿他的咽喉,流出的鮮血染遍了身后的足跡。可是,一雙睜圓的眼中,追逐夢想的渴望并未隨著體力的減弱而熄滅。小公牛不甚在意自己的虛弱??释叽僦?,讓他無暇顧及傷勢,也無從顧及空空的胃腸?;蛟S,饑餓原本不是問題,沿途都有灰暗而干癟的苔蘚供他果腹。?不久,小公牛走到一條小溪邊,水流激蕩在冰雪覆蓋的卵石上,發(fā)出微弱的聲音。小公牛緩步沿著小溪行走,而他的身影剛剛消失不久,遠處轉角便出現(xiàn)了那豹。豹一路跟蹤,追隨血跡而來。狡猾的豹曉得,流血和饑餓會最終起效。最后一刻到來時,不再會有太多抵抗了。?天色已近黃昏,小公牛心中仍充滿渴望,不愿躺下歇息。整個夜晚,透過林間空地銀色的光,透過詭異陰暗的密林,饑腸轆轆的小公牛依然夢想著,夢想著苜蓿的清香和梯牧草的鮮嫩?;蛟S正是饑饉驅使,他孤絕地繼續(xù)著自己的行程。整個夜晚,他身后遠遠地,始終尾隨著那警覺的豹。?日出時分,精疲力竭的小公牛跌跌撞撞地走到了大湖邊。沒有陰影遮蔽的湖面上,積雪向南橫亙開去,有數(shù)里之遙。這便是他的路了。小公牛毫不遲疑地邁步前行。風將湖面上的冰雪吹開,露出塊塊空處,但也只是絕小的部分。晨起陽光之下,淺灰、紫紅、枯黃、艷紅的種種色彩,溫暖地涂抹在湖面上。?小公牛的命運已然注定。他蹣跚而行,每一步都很吃力。曾經(jīng)有力的頭顱耷拉下來,幾乎觸到了湖面的積雪。小公牛踏上湖面的時候,森林邊緣處,那捕食的豹又從隱蔽的地方出現(xiàn)了。豹抬起渾圓的頭顱,綠色眼睛里發(fā)出兇狠的光,越過那片空曠,小公牛舉步維艱的狀況立時了然于心。豹再次低下頭,鼻子貼近血染的雪,繼續(xù)他的追蹤。他起先緩步小跑,接著大步疾馳。至此,小公牛的行程已到終點。他前腿一軟,跪倒在地,又掙扎著站起,穩(wěn)住身體,四下瞭望。他的眼神不再清晰,卻依然于朦朧中看到,那肌肉突起的野獸正順著他的足跡而來。小公牛曾經(jīng)的勇氣電光石火般閃回。他轉過身,放低犄角,面對挑戰(zhàn),以最后的氣力直沖上去。那豹停下步子??尚」e钊醯碾p膝已經(jīng)難于承載自身絕大的沖力,他一頭栽倒在雪中。小公牛低吼一聲,翻了個身,心中渴望的草原從眼中漸漸淡去。那豹縱身一躍,跳上小公牛的身體,獠牙直刺咽喉。但小公牛已然毫無知覺了。?那豹嗜血的渴望滿足了。他抬起頭,前爪搭在小公牛的尸體之上,直起了身,四處張望起來。?此時,若有人于湖邊眺望,那野獸和他的獵物不過只是一處黑點,若隱若現(xiàn)。也在同時,遙遙之外,古老森林的深處,正有一頭公牛孤獨地于枷中低吟,無休無止,不飲不食,是為他失去了蹤影的伙伴黯然神傷。(原載于《世界文學》2010年第2期,有刪改)5.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從小公牛出逃起筆,結尾落到另一頭“孤獨地在枷中低吟”“黯然神傷”的公牛身上,構思獨特,引人深思。B.“冬天的落日”“月亮高懸”“晨起的金黃剛剛顯現(xiàn)”點出了時間的流逝,描寫了自然的風光,烘托了小公牛的心理。C.“隨他去吧!”主人的淡定意味著他在日常相處中對小公牛的性情了如指掌,料定他會因為饑餓而再次回來。D.熊的輕敵和魯莽使他低估了小公牛的力量而敗走,這為下文“牛豹之斗”相關情節(jié)作了鋪墊,并與之形成對比。6.關于文中“牛豹之斗”的情節(ji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豹的突襲使小公牛受到重創(chuàng),對豹的憤怒使他忍著饑餓更勇敢地前行,苔蘚雖不好吃,但至少能果腹。B.豹“躍下”又“躍上”,之后又“一路跟蹤”“始終尾隨”,狡猾、警覺又兇狠,展示了他豐富的獵殺經(jīng)驗。C.陽光將種種色彩溫暖地涂抹在湖面上,美麗的環(huán)境與動物的命運對舉,突顯大自然自有其叢林法則。D.小說對小公牛臨死前的動作、眼神、聲音作了細致描寫,傾注了自己的情感,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7.從遇到熊的襲擊到被豹殺死,小公牛的心理活動也隨著一路上的遭遇而不斷展開,請結合文本簡析。8.“動物小說”寫動物本質上就是寫人生,請結合小說內容談談你對標題“迷途”的理解。二、古代詩文閱讀(40分)(一)課內文言文檢測(本題共3小題,10分)9.下列選項中,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言:字B.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要:求取C.博聞強志,明于治亂治:治理D.律(衛(wèi)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白:稟告10.下列選項中,句式類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B.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C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茍以天下之大11.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萃趸贾肆顝垉x詳去秦,厚幣委質事楚?!肚袀鳌罚ǘ┱n外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梁王(彭越)怒其太仆,欲斬之。太仆亡走漢,告梁王與扈輒謀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捕梁王,囚之雒陽。有司治反形已具,請論如法。上赦以為庶人,傳處蜀青衣①。呂后白上曰:“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于是呂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復謀反。廷尉王恬開奏請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國除。太史公曰:魏豹、彭越懷畔逆之意,及敗,不死而虜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況王者乎!彼無異故,智略絕人,獨患無身耳。得攝尺寸之柄,其云蒸龍變,欲有所會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辭云。(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魏豹彭越列傳》)材料二:余愛司馬遷論魏豹、彭越之不恥囚虜以至刑戮也。嗚呼!何其論之至也。漢自高祖之后,其將在者,皆常才中人,而其名將皆已誅死放滅,彭越以疑死,韓信、黥布相繼以反誅。余嘗疑漢之于功臣少恩如是,推遷所論,而后知其故。而世之論高祖不善馭功臣如光武,故相繼族誅,皆妄論,不推原當世之故。嘗試論之曰:秦之亡,豪杰并起,世之英雄才過十人者,無不興起。而士大夫去戰(zhàn)國未遠,其人皆有六國豪杰之余風,故其用兵行師有可稱述。方此時,人人皆有帝王之心,如韓信之徒,其屈體為臣者,其初心豈將屈體委身而已乎?高祖豈不知其然,而收之者,何也?夫操白挺驅市人而爭天下非得如斯人者則誰肯為吾使?彼亦將有所寄以求所欲。彼之視高祖,猶高祖之用三人。何則?兩各有所私利也,而非君臣之分故也。且彼之所以臣我者,非有至誠之心,而不厭其所欲,則反顧而去耳。故非裂天下而王之,其勢不可使。故固陵之敗,子房勸高祖并王韓信、彭越。且是時,天下之地分于二人者,何啻十五?而子房不敢愛者,不如是不足以留二人故也。夫以英雄好亂之姿,無君臣至親之分,而據(jù)萬乘之強國,此其勢非得天下則不厭。何則?如韓信、彭越之徒,束手為虜而不恥者,其心猶冀萬一有不死,而庶幾得尺寸之柄以施其智。而況南面稱王,據(jù)有甲兵士民之眾,肯帖然而為人之下哉?嗚呼!高祖安得高枕而臥也?故余悲高祖于此有不獲已焉。(節(jié)選自張耒《魏豹彭越論》)【注釋】①青衣:縣名。12.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夫操A白挺B驅C市人而爭D天下E非得F如斯人者G則誰肯H為吾使?13.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論”,判處,與《蘇武傳》“會論虞?!钡摹罢摗币馑枷嗤?。B.“族”,滅族,與《五石之瓠》“聚族而謀之曰”的“族”意思不相同。C.“被”,遭受,與《屈原列傳》“被發(fā)行吟澤畔”的“被”意思不相同。D.“推”,推究,與《屈原列傳》“推此志也”的“推”意思相同。14.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司馬遷認為彭越等人智慧超絕,一旦掌握權力,就想施展抱負,但彭越兩次謀反,最終被殺。B.世人認為劉邦和光武帝一樣都不善于駕馭功臣,張耒認為此評價是不符合實際的錯誤看法。C.張耒認為彭越、韓信、黥布、劉邦之間合作是為了追求私利,他們之間沒有深厚的君臣情分。D.張耒認為固陵戰(zhàn)敗后子房勸劉邦封韓、彭為王,是因為如不滿足二人欲望他們會背棄劉邦。15.把材料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秦之亡,豪杰并起,世之英雄才過十人者,無不興起。(三)古代詩歌閱讀(本大題共2小題,共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送門人歐陽秀才①游江西梅堯臣客心如萌芽,忽與春風動。又隨落花飛,去作西江夢。我家無梧桐,安可久留鳳。鳳巢在桂林②,烏哺不得共。無忘桂枝③榮,舉酒一相送。注:①秀才:這里是即將參加科舉的學子的泛稱。②桂林:傳說桂林是鳳凰棲集之處:③桂枝:《晉書?郤詵傳》:“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焙笠蚍Q科舉及第為“折桂”。1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先從對方著筆,寫出歐陽秀才出游江西愿望如草木在春風中萌芽一般,隨風而動。B.三四句描寫眼前落花飄飛之哀景,用“落花”“夢”來暗示詩人對門人遠游江西的擔憂之情。C.五至八句中,詩人以“家無梧桐”自謙,然后以鳳為喻,表達了對門人才情與品性的贊賞。D.詩中大量使用比喻,使詩在含蓄蘊藉的同時富有形象性,增添了詩情畫意,頗具藝術效果。17.詩的后四句飽含詩人對門人的諄諄囑咐,請結合詩句分析其囑咐的具體內容。(四)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1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學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論身份高低,都應將加強個人品性修養(yǎng)作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屈原列傳》中,司馬遷認為《離騷》的內容雖然尋常但意旨博大,所舉事例雖然淺近但意義深遠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春江花月夜》中,張若虛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個問句領起下文對思婦和游子的相關描寫。(4)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蘇軾用“____________________”假設,引出下文對自己容顏蒼老的描寫;用“__________”一句開始記夢,引出對隱約迷離夢境的描寫。三、語言文字運用(17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扒迕鲾嘌?,谷雨斷霜,滿街楊柳綠絲煙?!边@是民間對于清明的描述。“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個大家A的詩句,是杜牧筆下的清明見聞。“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寫的則是陸游筆下的清明時節(jié)。節(jié)日蘊含著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歷史積淀,在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賡續(xù)傳承中,我們讀懂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fā)展的根與魂。①立足節(jié)日文化元素,從2021年開始,河南廣播電視臺“中國節(jié)日”系列節(jié)目以“奇妙游”這一B的節(jié)目架構,延展電視節(jié)目的審美空間和表達邊界,傳遞當下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②但我們沒有止步于傳統(tǒng),而是讓科技賦能文化,用影視化拍攝手段賦予節(jié)日“煙火氣”之上的詩意與美感。③《墨舞中秋帖》《登高抒懷》等節(jié)目,不僅從民俗等方面對節(jié)日文化進行了還原,在內容與形式上也進行了適度創(chuàng)新,讓人們更加熱愛自然、敬畏天地。④此外,我們開始尋找具有象征性的、能夠反映文化深層價值的元素,以創(chuàng)新方式融入節(jié)目中。比如,在傳統(tǒng)文化中,“金剛”象征C的力量和堅強意志,舞蹈節(jié)目《龍門金剛》通過藝術形象描述我們民族性格中的堅韌,激發(fā)觀眾的共鳴,增強自豪感與凝聚力。19.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20.下列句子中的“讓”與文中加點的“讓”,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B.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來,還是讓媽媽給找到了,從床下拽了出來。C.今天家長會的主題是“讓陪伴成為孩子心底的陽光”。D.你讓我仔細想一想,這個方案比較復雜,下午三點前給你回復。21.“河南的文化底蘊,滋養(yǎng)了節(jié)日創(chuàng)作靈感?!边@句話出現(xiàn)的位置,最恰當?shù)氖牵ǎ〢.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化出?!?,是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重要方面。如何“文化出?!??我們可以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是看“羅盤”識方向?!皳P帆遠航”,意味著機遇,也預示著這些文化產(chǎn)品要接受更多受眾、更多視角的檢驗。因此,既需要識別(甲),也需要識別哪些需求又是因國家而異的,從而創(chuàng)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鳴與認同的作品。比如集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文化元素于一身的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超越文化隔閡上演“一戶一墩”火爆場面,世人可以“信口拈來”各種與中國國寶大熊貓有關的趣事,使“冰墩墩”成為全球近幾屆奧運會熱度最高的吉祥物之一。二是建“港灣”助遠航。水手可以一往無前地出海,是因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灣,對于文化“走出去”來說亦是如此。①比如截至到2022年,②中國(浙江)影視產(chǎn)業(yè)國際合作區(qū)已吸引260多家企業(yè)入駐,③將大量華語影視作品發(fā)行至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④合作區(qū)還上線了“十諾云平臺”,⑤為全國乃至浙江影視出口企業(yè)提供服務。三是(乙)。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文化出?!?,除了內容“出?!保残枰瞬?、技術、資金的“出?!?。比如,為了提升翻譯出版人才業(yè)務水平和綜合能力,中國翻譯研究院、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等啟動了“海外翻譯與傳播應用能力培養(yǎng)計劃”,圍繞多語種翻譯出版、書刊海外傳播、海外出版營銷、數(shù)字出版技術等領域,開展研修培訓、研討交流等。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出?!笔且粓雠c未來角逐的遠征,期待在“文化出?!钡倪@條路上,我們的電影、文學、動漫等產(chǎn)品能揚起一道道風帆,形成千帆競發(fā)之勢,駛進世界各地受眾的心里。22.文中第三段標序號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3.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甲: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60分)2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特立獨行”是青年人向往的人生姿態(tài),能避免隨波逐流。他們不求世俗的名利、不按既定的規(guī)則、不懼他人的眼光,一心執(zhí)著于內心的信仰,不僅讓人生更加豐富多彩,也推動了社會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但是,我們身邊經(jīng)??吹降哪切┱Z出驚人、行為怪異的人,他們真的算特立獨行嗎,特立獨行就一定能避免隨波逐流嗎?有人認為,只有特立獨行才能避免隨波逐流,請你寫一篇文章批駁這種觀點。要求:所樹靶子明確,分析辯駁有理有據(jù)。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鎮(zhèn)江一中高二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一、現(xiàn)代文閱讀(33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4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儒家的六經(jīng),原來是周史官所藏各種歷史記錄,經(jīng)孔子刪訂解釋以后,師徒相傳,別成一種所謂經(jīng)學,但歷史學并不因經(jīng)學的盛行而停止本身的發(fā)展。如果說,在前一階段里,孔子、左丘明是最偉大的歷史著作家,那么,在發(fā)展到較高的階段上,太史公司馬遷是更大的歷史著作家。自從司馬遷著《史記》,中國才開始出現(xiàn)了規(guī)模巨大的、組織相當完備的歷史著作。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是漢武帝的太史。司馬談非常博學,精通天文學、《易》學、黃老學。他以黃老學為主,批判儒、墨、名、法、陰陽各家學說。司馬遷十歲以前曾學過耕地和牧畜,十歲讀古文書籍,二十歲以后,游歷全國名都大邑,采訪遺聞佚事。司馬談死后,司馬遷繼父職做太史,遍讀舊史和群書,因此,他是西漢一代稀有的大博學家。司馬遷繼承司馬談家學,又博通古文經(jīng)學,特別是董仲舒《公羊》學,但不受西漢經(jīng)學的拘束,更不受陰陽五行學的影響,他是西漢一代最大的思想家之一。司馬遷具備著上述諸條件,再加上他的創(chuàng)造力,以二十余年的時間,寫成了《史記》一百三十篇,上起黃帝,下訖漢武帝,凡當時存在著的史料,全部綜合在《史記》里面。這一偉大著作的出現(xiàn),標志著孔子以來歷史學又大進了一步。本紀仿《春秋》經(jīng)十二公,按年月標舉大事,為全書總綱。表仿周史官舊譜的體制,記事最為省便。書仿《尚書·禹貢篇》及《禮經(jīng)》《樂經(jīng)》的體制,總述古來文化的成就,特別是《天官書》《歷書》《河渠書》和《平準書》,總結了天文、歷法、數(shù)學、地理學、經(jīng)濟學的知識,意義更為重大。自此以后,史家相繼述作,二千年來有關制度、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史料得以大量保存,司馬遷創(chuàng)始的功績是極其巨大的。世家中有西周至戰(zhàn)國十七個重要的侯國史,大大豐富了這一段歷史的內容。列傳中有重要人物傳,有特殊事業(yè)傳,有國境內諸少數(shù)族傳,有藩屬國傳,有外國傳,敘述的方面甚為廣泛。司馬遷不受西漢經(jīng)學的拘束,所以還能看到社會上各種活動的人物,他為酷吏立傳,說豪強兼并,什么道理都不能感化,只有不顧一切,用嚴刑削平他們。酷吏、刺客、游俠、貨殖等列傳,特別顯著地表現(xiàn)出司馬遷對被剝削者、被壓迫者的同情心以及對“士為知己者死”的大義的歌頌?!洞呵铩肥囚攪?,《史記》擴大為全中國史?!洞呵铩芬贼斁秊橹?,《史記》以歷代天子為主?!洞呵铩肪窒抻诙偎氖辏妒酚洝肥炯o上通到黃帝堯舜二千余年?!妒酚洝犯淖兞朔謬顡?jù)的歷史概念,建立起歷史的統(tǒng)一觀和正統(tǒng)觀。《史記》十二本紀上起五帝,歷三代以至秦漢,一脈相傳,這是有極大意義的,它表示國家的統(tǒng)一和人心的統(tǒng)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有百國春秋,《周春秋》與《魯春秋》沒有尊卑的區(qū)別,沒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在《史記》中,司馬遷介紹少數(shù)民族先祖首領時,都寫到了他們是炎黃子孫,強調少數(shù)民族和中原民族血脈相依的關系。漢族建立的朝代,即使因暴政被廣大人民推翻了,但繼起的如果是非漢族的朝代,那個被推翻了的漢族朝代,就會被用來作號召廣大人民起義的旗幟,一直到推翻非漢族的朝代才停止。這個自西晉至清朝毫無例外的歷史事實,與廣大人民承認正統(tǒng)朝代、反對僭偽朝代的傳統(tǒng)思想有密切聯(lián)系。這個傳統(tǒng)思想發(fā)源于孔子《春秋》,形成于司馬遷《史記》,十二本紀正是這個傳統(tǒng)思想的正確反映。由于這個正確反映,傳統(tǒng)的歷史正統(tǒng)觀更加鞏固,成為封建時代進行民族斗爭的一個重大力量?!妒酚洝吩谑窌虚_創(chuàng)性地為少數(shù)民族立傳,謳歌少數(shù)民族首領的優(yōu)秀品質,與前人相比體現(xiàn)了先進的民族思想。司馬遷《史記》創(chuàng)紀傳體通史,東漢初班固《漢書》創(chuàng)紀傳體斷代史?!稘h書》敘事詳密,可是缺少司馬遷那樣比較自由的思想。受傳統(tǒng)正統(tǒng)思想影響的班固,仍保留著一定夷夏之辨的思想殘余。班固在《漢書》的編排體例上,將少數(shù)民族列傳全部放在了《漢書》的末端,似乎也流露出了一絲對少數(shù)民族的歧視。《漢書》中所包含的夷夏之辨思想也是班固多為后人詬病的地方。但很明顯,夷夏之辨思想并不是班固思想的主流。班固的民族政策思想受傳統(tǒng)的服事制影響較深,對于“不貢”“不王”還屢次侵擾中原的蠻夷,班固主張武力征伐,這一點主要體現(xiàn)在漢匈關系上。但對于漢王朝純粹開疆擴土而發(fā)動的不義戰(zhàn)爭,班固是反對的。因此,對于兩越、西南夷、朝鮮,班固更多的是主張懷柔政策。班固雖然主張對少數(shù)民族用兵,但絕不是沒有余地的窮兵黷武。此后各朝紀傳體史稱為正史,雖然都不及《史記》和《漢書》,但在各體史書中,仍居最重要的地位。(摘自呂思勉《中國通史》,有刪改)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先秦時期,經(jīng)學蓬勃發(fā)展,經(jīng)學由歷史著作而產(chǎn)生,反過來又制約了歷史著作的發(fā)展。B.家族影響、自身的知行合一以及個人創(chuàng)造力,使司馬遷成就了《史記》這一偉大著作。C.《史記》鞏固了以漢族王朝為正統(tǒng)的傳統(tǒng)思想,同時又突破性地為少數(shù)民族發(fā)聲立傳。D.《史記》思想自由,《漢書》敘事詳密,各有千秋,是后代紀傳體史書難以企及的高峰。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史記》出現(xiàn)之前,中國沒有規(guī)模巨大的、組織相當完備的歷史著作。B.在經(jīng)學研究上,司馬遷既博覽又不受時代局限,是西漢重要的思想家。C.《史記》在時間跨度、地域分布以及歷史觀的先進性上均勝于《春秋》。D.由于受到夷夏之辨思想的影響,班固歧視少數(shù)民族,主張對其武力征伐。3.下列不屬于《史記》成書原因的一項是()A.今漢興,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抉R談B.太史公平生喜游,西使巴蜀,跨劍閣之鳥道;彷徨齊魯,睹天子之遺風?!彼巍ゑR存C.余嘗掌其官,廢明圣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業(yè)不述,罪莫大焉?!抉R遷D.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發(fā)于情,肆于心而文。——魯迅4.請結合文本內容,概述《史記》的重要歷史意義。【答案】1.A2.D3.D4.①標志著歷史學一大進步:自《史記》,中國才開始出現(xiàn)了規(guī)模巨大的、組織相當完備的歷史著作。②開紀傳體史書先例:自《史記》以后,史家相繼述作,二千年來有關制度、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史料得以大量保存;后朝以紀傳體史為正史。③建立起歷史的統(tǒng)一觀和正統(tǒng)觀:《史記》改變了分國割據(jù)的歷史概念,主張國家和人心的統(tǒng)一。④展示了先進的民族思想:強調少數(shù)民族和中原民族血脈相依的關系;開創(chuàng)性地為少數(shù)民族立傳,謳歌其首領的優(yōu)秀品質?!窘馕觥俊緦дZ】材料分析了《史記》的歷史地位與影響,強調其開創(chuàng)性。司馬遷不受經(jīng)學束縛,博采眾長,完成《史記》,建立了統(tǒng)一的歷史觀,突破《春秋》局限,涵蓋更廣時空。書中為少數(shù)民族立傳,體現(xiàn)先進民族思想,鞏固了正統(tǒng)觀,成為后世史書典范。與《漢書》相比,《史記》思想自由,敘事宏闊,奠定了中國史學的基礎?!?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A.“反過來又制約了歷史著作的發(fā)展”錯誤,原文第一段說“歷史學并不因經(jīng)學的盛行而停止本身的發(fā)展”。故選A。【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本內容進行判斷、推斷的能力。D.“班固歧視少數(shù)民族,主張對其武力征伐”錯誤,表述片面,原文第五段提到班固對少數(shù)民族并非主張絕對武力,“對于兩越、西南夷、朝鮮,班固更多的是主張懷柔政策。班固雖然主張對少數(shù)民族用兵,但絕不是沒有余地的窮兵黷武”。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手法的能力。A.是司馬談死前的遺言,希望司馬遷能夠把自己未完成的工作延續(xù)下去,是成書原因。B.稱贊司馬遷為了寫成《史記》,親身實踐,廣游天下,搜羅史料,是成書原因。C.表現(xiàn)了司馬遷作為太史令極大的社會責任感,一心要把修史進行到底,是成書原因。D.是魯迅評價司馬遷修史的風格,而非成書原因。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信息,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①由“自從司馬遷著《史記》,中國才開始出現(xiàn)了規(guī)模巨大的、組織相當完備的歷史著作”“這一偉大著作的出現(xiàn),標志著孔子以來歷史學又大進了一步”可知,自《史記》,中國才開始出現(xiàn)了規(guī)模巨大的、組織相當完備的歷史著作。它標志著歷史學一大進步。②由“意義更為重大。自此以后,史家相繼述作,二千年來有關制度、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的史料得以大量保存,司馬遷創(chuàng)始的功績是極其巨大的”可知,史記開紀傳體史書先例。③“《史記》改變了分國割據(jù)的歷史概念,建立起歷史的統(tǒng)一觀和正統(tǒng)觀?!妒酚洝肥炯o上起五帝,歷三代以至秦漢,一脈相傳,這是有極大意義的,它表示國家的統(tǒng)一和人心的統(tǒng)一”可知,《史記》建立起歷史的統(tǒng)一觀和正統(tǒng)觀。④“司馬遷介紹少數(shù)民族先祖首領時,都寫到了他們是炎黃子孫,強調少數(shù)民族和中原民族血脈相依的關系”“《史記》在史書中開創(chuàng)性地為少數(shù)民族立傳,謳歌少數(shù)民族首領的優(yōu)秀品質,與前人相比體現(xiàn)了先進的民族思想”可知,《史記》展示了先進的民族思想:強調少數(shù)民族和中原民族血脈相依的關系;開創(chuàng)性地為少數(shù)民族立傳,謳歌其首領的優(yōu)秀品質。(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迷途[加拿大]查爾斯·羅伯茨張陟譯①卡比內奧營地的名聲頗為不佳。此處原有一頭小公牛,身材健碩,卻桀驁不馴,野性猶存。②小公牛有些德文牛血統(tǒng),體格龐大,皮色深紅,渾身筋肉暴起,更有一對碩大的犄角。一同拉犁的伙伴性情溫順,工作勤懇,深得主人喜愛,但他卻似半路殺出一般,總迷戀著田邊樹林,總夢想著重返草原,重返曾經(jīng)無拘無束的日子,和舊時伙伴一起徜徉。記憶中,每個露珠染濕的晨起,淺草覆蓋的山丘上,他會與同伴咀嚼鮮美多汁的草葉,而六月苜蓿飄香的日子,他們會踱到山谷,聚在柳蔭遮蔽下的淺淺池塘。小公牛著實不喜歡脖子上的軛,也不喜歡冬季。在他心目中,野外草原上似乎終年都是夏季。若能重返草原,該有多好!③一天,長久企盼的機會終于到來,他沒讓機會溜走。他在伙伴身旁,還未套上軛,牧人也不在近前。于是,小公牛高揚起頭,噴出一聲勝利的鼻息,沖著森林直奔而去了。④有一陣子,牧人還在追他,可沒一會兒便放棄了。“隨他去吧!”主人說道,“肚子餓的時候,他會跑回來的。光吃杉樹芽,撐不了多久。”⑤小公牛在雪地奔跑,一會兒便遠離營地。他覺得有些疲倦,便放慢步伐,走了起來。冬天的落日寂寥無光,斜斜地鋪在森林之上,將草坡與洼地上的積雪染出層層不同的色澤。小公牛腹中有些饑餓,便啃起樹干邊沿的苔蘚充饑,那苔蘚的味道卻實難讓他滿意。月亮還未升起,小公牛勉強填飽肚子,躺倒在一處灌木叢下,準備過夜。⑥數(shù)里之外,恰巧有頭熊碰到了小公牛留下的足跡。迷途的小牛!這是容易得手的獵物。那熊開始追蹤。月亮高懸時分,小公牛聽到了動靜,有東西在靠近,雖然不知是什么,他卻也站起身,靜靜等候著。⑦那魯莽的熊撲進灌木叢,并不曾想過會有何抵抗。只聽得一聲低吼,小公牛便把熊頂翻在地。接著,小公牛轉個圈,發(fā)起反擊。一剎那,驚呆了的熊便已落敗。小公牛鋒利的犄角讓他無暇自保,更顧不得腹中饑餓了。掉頭逃跑之時,小公牛又頂上來,把熊緊逼向一棵大樹。那熊慌張地爬上樹干,才勉強躲開小公牛的攻擊。小公牛不屑地掉轉身形,回到了起先的臨時居所。⑧晨起的金黃剛剛顯現(xiàn),這精力旺盛的造物便又踏上了行程。他啃食了不少苔蘚,卻并不欣賞苔蘚的味道。想想越來越靠近曾經(jīng)的草原,想想草原鮮嫩的青草和潺潺的溪水,他愈發(fā)覺得苔蘚難以下咽。越來越厚的積雪,也讓他對冬日的厭倦與步俱增。小公牛走到一處敞開的山邊,此處曾有的松樹已沒了皮,只生長些樺樹。小公牛啃噬略帶香味的嫩條,覺得也不過是只能填填肚子的粗食。⑨腹中饑餓愈甚,小公牛不禁想起出逃的營地,但也決計不會返回了。他要堅持,堅持到屬于自己的草原,要重返熟識池塘邊上的小水溝,要在那里與歡欣的伙伴一同舔食鹽粒。無法言說的本能引領他直奔南方,心中的愿望不斷驅使他繼續(xù)行程。⑩那日下午,有頭豹突襲了他。豹從樹上躍下,撕裂了他的咽喉。小公牛奔過低矮的樹下,甩掉豹,掉轉過頭,暴怒地直撲向那豹。豹躍回樹上,小公牛便也繼續(xù)前行。?然而,不久他的步伐便慢了下來。豹的利爪深深刺穿他的咽喉,流出的鮮血染遍了身后的足跡。可是,一雙睜圓的眼中,追逐夢想的渴望并未隨著體力的減弱而熄滅。小公牛不甚在意自己的虛弱??释叽僦?,讓他無暇顧及傷勢,也無從顧及空空的胃腸。或許,饑餓原本不是問題,沿途都有灰暗而干癟的苔蘚供他果腹。?不久,小公牛走到一條小溪邊,水流激蕩在冰雪覆蓋的卵石上,發(fā)出微弱的聲音。小公牛緩步沿著小溪行走,而他的身影剛剛消失不久,遠處轉角便出現(xiàn)了那豹。豹一路跟蹤,追隨血跡而來。狡猾的豹曉得,流血和饑餓會最終起效。最后一刻到來時,不再會有太多抵抗了。?天色已近黃昏,小公牛心中仍充滿渴望,不愿躺下歇息。整個夜晚,透過林間空地銀色的光,透過詭異陰暗的密林,饑腸轆轆的小公牛依然夢想著,夢想著苜蓿的清香和梯牧草的鮮嫩。或許正是饑饉驅使,他孤絕地繼續(xù)著自己的行程。整個夜晚,他身后遠遠地,始終尾隨著那警覺的豹。?日出時分,精疲力竭的小公牛跌跌撞撞地走到了大湖邊。沒有陰影遮蔽的湖面上,積雪向南橫亙開去,有數(shù)里之遙。這便是他的路了。小公牛毫不遲疑地邁步前行。風將湖面上的冰雪吹開,露出塊塊空處,但也只是絕小的部分。晨起陽光之下,淺灰、紫紅、枯黃、艷紅的種種色彩,溫暖地涂抹在湖面上。?小公牛的命運已然注定。他蹣跚而行,每一步都很吃力。曾經(jīng)有力的頭顱耷拉下來,幾乎觸到了湖面的積雪。小公牛踏上湖面的時候,森林邊緣處,那捕食的豹又從隱蔽的地方出現(xiàn)了。豹抬起渾圓的頭顱,綠色眼睛里發(fā)出兇狠的光,越過那片空曠,小公牛舉步維艱的狀況立時了然于心。豹再次低下頭,鼻子貼近血染的雪,繼續(xù)他的追蹤。他起先緩步小跑,接著大步疾馳。至此,小公牛的行程已到終點。他前腿一軟,跪倒在地,又掙扎著站起,穩(wěn)住身體,四下瞭望。他的眼神不再清晰,卻依然于朦朧中看到,那肌肉突起的野獸正順著他的足跡而來。小公牛曾經(jīng)的勇氣電光石火般閃回。他轉過身,放低犄角,面對挑戰(zhàn),以最后的氣力直沖上去。那豹停下步子??尚」e钊醯碾p膝已經(jīng)難于承載自身絕大的沖力,他一頭栽倒在雪中。小公牛低吼一聲,翻了個身,心中渴望的草原從眼中漸漸淡去。那豹縱身一躍,跳上小公牛的身體,獠牙直刺咽喉。但小公牛已然毫無知覺了。?那豹嗜血的渴望滿足了。他抬起頭,前爪搭在小公牛的尸體之上,直起了身,四處張望起來。?此時,若有人于湖邊眺望,那野獸和他的獵物不過只是一處黑點,若隱若現(xiàn)。也在同時,遙遙之外,古老森林的深處,正有一頭公牛孤獨地于枷中低吟,無休無止,不飲不食,是為他失去了蹤影的伙伴黯然神傷。(原載于《世界文學》2010年第2期,有刪改)5.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從小公牛出逃起筆,結尾落到另一頭“孤獨地在枷中低吟”“黯然神傷”的公牛身上,構思獨特,引人深思。B.“冬天落日”“月亮高懸”“晨起的金黃剛剛顯現(xiàn)”點出了時間的流逝,描寫了自然的風光,烘托了小公牛的心理。C.“隨他去吧!”主人的淡定意味著他在日常相處中對小公牛的性情了如指掌,料定他會因為饑餓而再次回來。D.熊的輕敵和魯莽使他低估了小公牛的力量而敗走,這為下文“牛豹之斗”相關情節(jié)作了鋪墊,并與之形成對比。6.關于文中“牛豹之斗”的情節(ji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豹的突襲使小公牛受到重創(chuàng),對豹的憤怒使他忍著饑餓更勇敢地前行,苔蘚雖不好吃,但至少能果腹。B.豹“躍下”又“躍上”,之后又“一路跟蹤”“始終尾隨”,狡猾、警覺又兇狠,展示了他豐富的獵殺經(jīng)驗。C.陽光將種種色彩溫暖地涂抹在湖面上,美麗的環(huán)境與動物的命運對舉,突顯大自然自有其叢林法則。D.小說對小公牛臨死前的動作、眼神、聲音作了細致描寫,傾注了自己的情感,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7.從遇到熊的襲擊到被豹殺死,小公牛的心理活動也隨著一路上的遭遇而不斷展開,請結合文本簡析。8.“動物小說”寫動物本質上就是寫人生,請結合小說內容談談你對標題“迷途”的理解?!敬鸢浮?.C6.A7.①斗敗熊之后,對熊的不屑使他更自信地踏上行程。②想到草原(青草),使他更厭倦難吃的苔蘚和積雪的冬日。③饑餓使他想起營地,但他決計不返回,堅持要回到自己的草原。④暴怒地回應豹的突襲,又不甚在意自己的虛弱,孤絕前行。⑤在生命的盡頭,以最后的勇氣捍衛(wèi)心中的渴望。
8.①公牛掙脫束縛,踏上追尋自由的未知之途。②迷途是指他輕敵蠻干,付出生命代價,這是對僅憑熱情而缺乏準備的逐夢行為提出了警示。③結尾轉換視角,意味深長,該安于枷鎖還是勇敢逐夢?這是對“人生之路”的另一種追問?!窘馕觥俊緦дZ】這篇小說通過小公牛的逃亡與抗爭,展現(xiàn)了其對自由的渴望與對命運的無奈。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小公牛的心理變化,從最初的憧憬到最后的絕望,深刻揭示了生命的頑強與脆弱。標題“迷途”不僅指小公牛在物理上的迷失,更隱喻了人生中的迷茫與追尋。小說通過動物的視角,映射了人類對理想與現(xiàn)實的掙扎,引人深思。【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C.“主人的淡定意味著他在日常相處中對小公牛的性情了如指掌”錯誤,主人說“隨他去吧!”并不是因為他了解小公牛的性情,而是因為他認為小公牛在野外無法找到足夠的食物,最終會因為饑餓而返回。文中并沒有提到主人對小公牛的性情了如指掌。故選C。【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重要情節(jié)、語段的作用的能力。A.“對豹的憤怒使他忍著饑餓更勇敢地前行”錯誤。根據(jù)第?段“可是,一雙睜圓的眼中,追逐夢想的渴望并未隨著體力的減弱而熄滅。小公牛……也無從顧及空空的胃腸”可知,小公牛之所以繼續(xù)前行,并不是因為對豹的憤怒,而是追逐夢想的渴望支撐著他勇敢前行。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①結合第⑦段“小公牛又頂上來,把熊緊逼向一棵大樹。那熊慌張地爬上樹干,才勉強躲開小公牛的攻擊。小公牛不屑地掉轉身形,回到了起先的臨時居所”可知,這次勝利增強了小公牛的自信心,它“不屑地掉轉身形”,更加堅定地繼續(xù)自己的旅程。②結合第⑧段“想想越來越靠近曾經(jīng)的草原,想想草原鮮嫩的青草和潺潺的溪水,他愈發(fā)覺得苔蘚難以下咽”可知,小公牛想到草原“鮮嫩的青草和潺潺的溪水”,對草原有著美好回憶,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使他對當前的困境更加不滿,更加渴望“鮮嫩的青草和潺潺的溪水”渴望到達目的地。③結合第⑨段“腹中饑餓愈甚,小公牛不禁想起出逃營地,但也決計不會返回了。他要堅持,堅持到屬于自己的草原”可知,盡管饑餓讓小公牛想起了“出逃的”營地,但他“決計不會返回”,內心深處有著強烈的渴望,有著對自由的向往,這一切使他堅定了繼續(xù)前進的決心。④結合第⑩段“豹從樹上躍下,撕裂了他的咽喉。小公牛奔過低矮的樹下,甩掉豹,掉轉過頭,暴怒地直撲向那豹”和第?段“小公牛不甚在意自己的虛弱??释叽僦?,讓他無暇顧及傷勢,也無從顧及空空的胃腸”可知,豹的突襲激發(fā)了他的憤怒和斗志,盡管受傷和虛弱,他仍然堅持前行,內心的動力使他“不甚在意自己的虛弱”,忽略了自身的傷痛。⑤結合第?段“小公牛曾經(jīng)的勇氣電光石火般閃回……可小公牛孱弱的雙膝已經(jīng)難于承載自身絕大的沖力,他一頭栽倒在雪中。小公牛低吼一聲,翻了個身,心中渴望的草原從眼中漸漸淡去”可知,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小公牛依然保持了最后的勇氣和尊嚴,試圖捍衛(wèi)自己心中的渴望。盡管最終未能成功,但他的精神令人動容。【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標題含義的能力。①從表層看,是“迷途的小?!?,小公牛掙脫了人類的束縛,逃離了牧場,踏上了尋找自由的道路。這條道路充滿了未知和危險,象征著一種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表面上,“迷途”指的是小公牛離開熟悉環(huán)境,進入了一個陌生的世界。②從深層看,是小公牛出逃中不理性的選擇。小公牛在追尋自由的過程中,由于缺乏經(jīng)驗和準備,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它的輕敵和蠻干反映了它僅憑熱情而缺乏理性思考的行為。這種行為導致它不僅沒有實現(xiàn)夢想,反而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懊酝尽痹谶@里提醒我們,僅僅憑借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充分的準備和謹慎的態(tài)度。③從主旨上,是人生的“迷途”。故事的結尾轉換了視角,引發(fā)了讀者對“人生之路”的另一種追問:是應該安于現(xiàn)狀,接受束縛,還是勇敢地追逐夢想?這種轉換視角的處理使得故事更加深刻和復雜。它提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是否應該選擇安穩(wěn)的生活,還是應該冒險追求更高的目標?二、古代詩文閱讀(40分)(一)課內文言文檢測(本題共3小題,10分)9.下列選項中,對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言:字B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要:求取C.博聞強志,明于治亂治:治理D.律(衛(wèi)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白:稟告【答案】C【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正確。句意: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呢?B.正確。句意:這不是為了在鄉(xiāng)里朋友那里博取名譽。C.錯誤。治:指國家安定。句意:知識廣博,長于記憶,明曉國家治亂的道理。D.正確。句意:衛(wèi)律知道蘇武最終不可威逼而致屈服,向單于稟告。故選C。10.下列選項中,句式類型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B.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C.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茍以天下之大【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蚓無利之爪牙,強之筋骨”。句意: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沒有強健的筋骨。B.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為“不知句讀,不解惑”。句意:不懂得斷句,不明白疑難問題。C.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安能以察察之身,受汶汶之物”。句意:怎么能讓潔凈的身體,去沾污污濁的外物呢?D.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茍以大之天下”。句意:如果憑著偌大的天下。故選B。11.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委質事楚?!肚袀鳌贰敬鸢浮壳鼗萃鯎倪@件事,就命令張儀假裝離開秦國,拿著豐厚的禮物進獻給楚國,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盎肌?,意動用法,以……為患,憂慮、擔心;“詳”,同“佯”,偽裝、假裝;“幣”,禮物;“委”,呈獻;“質”,同“贄”,見面禮。(二)課外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梁王(彭越)怒其太仆,欲斬之。太仆亡走漢,告梁王與扈輒謀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捕梁王,囚之雒陽。有司治反形已具,請論如法。上赦以為庶人,傳處蜀青衣①。呂后白上曰:“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此自遺患,不如遂誅之。”于是呂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復謀反。廷尉王恬開奏請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國除。太史公曰:魏豹、彭越懷畔逆之意,及敗,不死而虜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況王者乎!彼無異故,智略絕人,獨患無身耳。得攝尺寸之柄,其云蒸龍變,欲有所會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辭云。(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魏豹彭越列傳》)材料二:余愛司馬遷論魏豹、彭越之不恥囚虜以至刑戮也。嗚呼!何其論之至也。漢自高祖之后,其將在者,皆常才中人,而其名將皆已誅死放滅,彭越以疑死,韓信、黥布相繼以反誅。余嘗疑漢之于功臣少恩如是,推遷所論,而后知其故。而世之論高祖不善馭功臣如光武,故相繼族誅,皆妄論,不推原當世之故。嘗試論之曰:秦之亡,豪杰并起,世之英雄才過十人者,無不興起。而士大夫去戰(zhàn)國未遠,其人皆有六國豪杰之余風,故其用兵行師有可稱述。方此時,人人皆有帝王之心,如韓信之徒,其屈體為臣者,其初心豈將屈體委身而已乎?高祖豈不知其然,而收之者,何也?夫操白挺驅市人而爭天下非得如斯人者則誰肯為吾使?彼亦將有所寄以求所欲。彼之視高祖,猶高祖之用三人。何則?兩各有所私利也,而非君臣之分故也。且彼之所以臣我者,非有至誠之心,而不厭其所欲,則反顧而去耳。故非裂天下而王之,其勢不可使。故固陵之敗,子房勸高祖并王韓信、彭越。且是時,天下之地分于二人者,何啻十五?而子房不敢愛者,不如是不足以留二人故也。夫以英雄好亂之姿,無君臣至親之分,而據(jù)萬乘之強國,此其勢非得天下則不厭。何則?如韓信、彭越之徒,束手為虜而不恥者,其心猶冀萬一有不死,而庶幾得尺寸之柄以施其智。而況南面稱王,據(jù)有甲兵士民之眾,肯帖然而為人之下哉?嗚呼!高祖安得高枕而臥也?故余悲高祖于此有不獲已焉。(節(jié)選自張耒《魏豹彭越論》)【注釋】①青衣:縣名。12.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夫操A白挺B驅C市人而爭D天下E非得F如斯人者G則誰肯H為吾使?13.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論”,判處,與《蘇武傳》“會論虞?!钡摹罢摗币馑枷嗤?。B.“族”,滅族,與《五石之瓠》“聚族而謀之曰”的“族”意思不相同。C.“被”,遭受,與《屈原列傳》“被發(fā)行吟澤畔”的“被”意思不相同。D.“推”,推究,與《屈原列傳》“推此志也”的“推”意思相同。14.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司馬遷認為彭越等人智慧超絕,一旦掌握權力,就想施展抱負,但彭越兩次謀反,最終被殺。B.世人認為劉邦和光武帝一樣都不善于駕馭功臣,張耒認為此評價是不符合實際的錯誤看法。C.張耒認為彭越、韓信、黥布、劉邦之間合作是為了追求私利,他們之間沒有深厚的君臣情分。D.張耒認為固陵戰(zhàn)敗后子房勸劉邦封韓、彭為王,是因為如不滿足二人欲望他們會背棄劉邦。15.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秦之亡,豪杰并起,世之英雄才過十人者,無不興起?!敬鸢浮?2.BEG13.D14.A15.秦朝滅亡后,天下豪杰紛紛興起,世上才能超過十人的英雄,沒有不起來逐鹿天下的?!窘馕觥俊緦дZ】材料一通過彭越因謀反被誅的歷史事件,展現(xiàn)了司馬遷對其悲劇命運的反思,認為彭越等人雖才智過人,但因野心而遭囚戮,揭示了權力斗爭的殘酷性。材料二中,張耒則從劉邦與功臣的關系出發(fā),分析了彭越、韓信等人與劉邦合作背后的利益驅動,認為他們之間缺乏真誠的君臣情分,更多是權宜之計。兩則材料共同探討了權力、野心與君臣關系的復雜性,揭示了歷史人物的命運與時代背景的深刻關聯(lián)?!?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拿著木棍驅趕普通百姓去爭奪天下,如果不招攬這些(有才能的)人,那么誰肯為我所用呢?“操白挺”是一個動賓結構,表示拿著木棍這一行為,后面“驅市人而爭天下”是連貫的動作描述,所以在B處斷開;“驅市人”與“爭天下”均為動賓結構,“而”表示連接這兩個動作,中間不可斷開,所以E處斷開;“非得如斯人者”是假設的條件部分,“則”后是假設結果,整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假設復句,所以在G處斷開。故選BEG?!?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正確。均為判處的意思。句意:請求按照法律判處。/會同判定虞常的罪。B.正確。動詞,滅族/名詞,家族,宗族。句意:廷尉王恬開上奏請求將(彭越)滅族。/把全族的人聚集在一起商量說。C.正確。遭受/“被”通“披”,披散。句意:身體遭受刑罰被誅殺。/披散著頭發(fā),在水澤邊一面走,一面吟詠。D.錯誤。推究/推贊、推許。句意:推究司馬遷論述的內容。/推贊屈原的這種志向。故選D?!?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但彭越兩次謀反”錯誤,根據(jù)材料一“于是呂后乃令其舍人告彭越復謀反”可知,是呂后命令她的舍人誣告彭越再次謀反,彭越并沒有再次謀反。故選A?!?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安⑵稹保娂娕d起;“英雄才過十人者”,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為“才過十人英雄”。參考譯文:材料一:梁王(彭越)對他的太仆發(fā)怒,想要斬殺太仆。太仆逃跑到漢王(劉邦)那里,告發(fā)梁王和扈輒謀反。于是皇帝(劉邦)派使者乘其不備去捉拿梁王,將梁王逮捕后,囚禁在雒陽。主管官員審理后認定謀反的情形已經(jīng)具備,請求按照法律判處。皇帝赦免了梁王,把他貶為平民,流放到蜀地的青衣縣。呂后向皇帝進言說:“彭王是個壯士,現(xiàn)在把他流放到蜀地,這是自留禍患,不如就此殺掉他?!庇谑菂魏缶兔钏纳崛烁姘l(fā)彭越再次謀反。廷尉王恬開上奏請求將彭越滅族?;实叟鷾柿诉@個請求,于是就誅滅了彭越的宗族,廢除了他的封國。
太史公(司馬遷)說:魏豹、彭越懷有叛逆的意圖,等到失敗后,不選擇自殺而是被俘虜囚禁,身體遭受刑罰被誅殺,這是為什么呢?中等才能以上的人尚且會對這種行為感到羞恥,更何況是稱王者呢!他們沒有別的緣故,只是智謀膽略超過常人,唯獨擔心失去性命罷了。(他們)一旦掌握了些許權力,就如同云氣蒸騰、蛟龍變化一般,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負,因此即使被囚禁起來也在所不辭。材料二:我贊賞司馬遷關于魏豹、彭越不以被囚禁乃至遭受刑戮為恥的論述。唉!他的論述是多么深刻??!漢朝自高祖之后,留存下來的將領,都是些才能平常的人,而那些著名的將領都已經(jīng)被殺掉或者被流放了,彭越因為被猜疑而死,韓信、黥布也相繼因被指控謀反而被誅殺。我曾經(jīng)疑惑漢朝對功臣如此寡恩,推究司馬遷的論述之后,才明白了其中的緣由。而世人評論高祖不善于駕馭功臣,就像光武帝(劉秀)那樣,所以接連對功臣進行滅族誅殺,這些都是沒有推究當時實際情況的妄加評論。
試著論述一下這件事:秦朝滅亡后,天下豪杰紛紛興起,世上才能超過十人的英雄,沒有不起來逐鹿天下的。而且士大夫距離戰(zhàn)國時期還不算遙遠,這些人身上都還留存著六國豪杰的遺風,所以他們用兵作戰(zhàn)都有值得稱道的地方。在這個時候,每個人都有稱王稱帝的心思,像韓信這類人,他們委屈自己身份做臣子,他們最初的心意難道僅僅是委屈自己、委身于人就罷了嗎?高祖難道不知道是這樣的情況,卻還要接納他們,這是為什么呢?拿著木棍驅趕普通百姓去爭奪天下,如果不招攬這些人,那么誰肯為我所用呢?他們也將會有所寄托,來謀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們看待高祖,就如同高祖利用他們一樣。為什么呢?雙方都各有自己的私利,而并非是有牢固的君臣名分的緣故啊。而且他們之所以向我稱臣,并不是懷著極為忠誠的心意,如果不能滿足他們的欲望,他們就會轉身離去。所以如果不分割天下讓他們稱王,按這種形勢是沒辦法驅使他們的。所以在固陵戰(zhàn)敗后,子房(張良)勸說高祖同時封韓信、彭越為王。況且在那個時候,天下的土地分給這兩個人的,何止十分之五呢?而子房不敢吝惜這些土地,是因為不這樣做就沒辦法留住這兩個人的緣故啊。憑借這些英雄喜好興亂的本性,又沒有君臣之間那種至親的情分,卻占據(jù)著擁有萬輛兵車的強大國家,這種形勢下他們若得不到天下是不會滿足的。為什么呢?像韓信、彭越這類人,束手就擒成為俘虜卻不以此為恥的原因,是他們心里還寄希望于萬一能保住性命,并且或許能得到些許權力來施展自己的智謀。更何況是面朝南稱王,占據(jù)著眾多的軍隊、百姓,他們怎么肯心甘情愿地屈居人下呢?唉!高祖又怎么能高枕無憂呢?所以我對高祖在這件事上的處境深感悲哀,他也是迫不得已啊。(三)古代詩歌閱讀(本大題共2小題,共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送門人歐陽秀才①游江西梅堯臣客心如萌芽,忽與春風動。又隨落花飛,去作西江夢。我家無梧桐,安可久留鳳。鳳巢在桂林②,烏哺不得共。無忘桂枝③榮,舉酒一相送。注:①秀才:這里是即將參加科舉的學子的泛稱。②桂林:傳說桂林是鳳凰棲集之處:③桂枝:《晉書?郤詵傳》:“詵對曰:‘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稱科舉及第為“折桂”。1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先從對方著筆,寫出歐陽秀才出游江西愿望如草木在春風中萌芽一般,隨風而動。B.三四句描寫眼前落花飄飛之哀景,用“落花”“夢”來暗示詩人對門人遠游江西的擔憂之情。C.五至八句中,詩人以“家無梧桐”自謙,然后以鳳為喻,表達了對門人才情與品性的贊賞。D.詩中大量使用比喻,使詩在含蓄蘊藉的同時富有形象性,增添了詩情畫意,頗具藝術效果。17.詩的后四句飽含詩人對門人的諄諄囑咐,請結合詩句分析其囑咐的具體內容?!敬鸢浮?6.B17.①“鳳巢在桂林,烏哺不得共”表達了作為老師對門人的諄諄囑咐,希望門人去江西后,善自擇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處和往來。②“無忘桂枝榮,舉酒一相送”是希望門人不要放棄科舉,并祝愿門人他日科舉及第,不負所學,施展平生的抱負。【解析】【1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B.“寫眼前落花飄飛之哀景,用‘落花’‘夢’來暗示詩人對門人遠游江西的擔憂之情”錯誤,由萌芽而開花,花又被風吹落,飛向天空,歐陽秀才的心,又隨著落花,飛向西江。此處是虛寫想象之景,不是眼前實景。寫落花飛舉飄揚,充滿生機,用比喻手法,把歐陽秀才游江西之事,完全變成生動的形象描繪,這里的落花不是哀景,寫“夢”也沒有擔憂之情。故選B?!?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蘊含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桂林指桂樹林,傳說桂樹林是鳳凰棲集之處。此詩即以“烏哺”指烏鴉,是凡鳥,借喻平庸之輩。此詩“鳳巢”兩句即暗用其意,是要歐陽秀才去江西以后,善自擇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處和往來;同時也是獎譽歐陽秀才,說他今后前程遠大,絕非“烏哺”輩所能相比;結尾緊接“桂林”,舉酒相送,以功名相期,補足送別之意?!盁o忘桂枝榮”,就是要歐陽秀才不要放棄科舉;舉酒相送既是送別,也是祝愿他異日科舉及第,不負所學,施展平生的抱負。在科舉時代,一般讀書人要躋身仕列,只有應試及第一途,所以作者以此作結,鄭重叮嚀,表達了對門人的殷切期待。(四)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1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學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論身份高低,都應將加強個人品性修養(yǎng)作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屈原列傳》中,司馬遷認為《離騷》的內容雖然尋常但意旨博大,所舉事例雖然淺近但意義深遠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春江花月夜》中,張若虛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個問句領起下文對思婦和游子的相關描寫。(4)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中,蘇軾用“____________________”假設,引出下文對自己容顏蒼老的描寫;用“__________”一句開始記夢,引出對隱約迷離夢境的描寫?!敬鸢浮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②.壹是皆以修身為本③.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④.舉類邇而見義遠⑤.誰家今夜扁舟子⑥.何處相思明月樓⑦.縱使相逢應不識⑧.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庶、壹、稱、指、邇、幽。三、語言文字運用(17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扒迕鲾嘌?,谷雨斷霜,滿街楊柳綠絲煙?!边@是民間對于清明的描述?!扒迕鲿r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個大家A的詩句,是杜牧筆下的清明見聞。“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寫的則是陸游筆下的清明時節(jié)。節(jié)日蘊含著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歷史積淀,在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賡續(xù)傳承中,我們讀懂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fā)展的根與魂。①立足節(jié)日文化元素,從2021年開始,河南廣播電視臺“中國節(jié)日”系列節(jié)目以“奇妙游”這一B的節(jié)目架構,延展電視節(jié)目的審美空間和表達邊界,傳遞當下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②但我們沒有止步于傳統(tǒng),而是讓科技賦能文化,用影視化拍攝手段賦予節(jié)日“煙火氣”之上的詩意與美感。③《墨舞中秋帖》《登高抒懷》等節(jié)目,不僅從民俗等方面對節(jié)日文化進行了還原,在內容與形式上也進行了適度創(chuàng)新,讓人們更加熱愛自然、敬畏天地。④此外,我們開始尋找具有象征性的、能夠反映文化深層價值的元素,以創(chuàng)新方式融入節(jié)目中。比如,在傳統(tǒng)文化中,“金剛”象征C的力量和堅強意志,舞蹈節(jié)目《龍門金剛》通過藝術形象描述我們民族性格中的堅韌,激發(fā)觀眾的共鳴,增強自豪感與凝聚力。19.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20.下列句子中的“讓”與文中加點的“讓”,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B.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來,還是讓媽媽給找到了,從床下拽了出來。C.今天家長會的主題是“讓陪伴成為孩子心底的陽光”。D.你讓我仔細想一想,這個方案比較復雜,下午三點前給你回復。21.“河南的文化底蘊,滋養(yǎng)了節(jié)日創(chuàng)作靈感?!边@句話出現(xiàn)的位置,最恰當?shù)氖牵ǎ〢.①處 B.②處 C.③處 D.④處【答案】19.①.A耳熟能詳②.B別出心裁③.C無堅不摧20.C21.B【解析】【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A處:根據(jù)語境可知,此處是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詩句,可填寫“耳熟能詳”?!岸炷茉敗币馑际锹牭枚嗔?,能夠很清楚、很詳細地復述出來。B處:后文“延展電視節(jié)目的審美空間和表達邊界”可知,“奇妙游”這種節(jié)目架構是比較獨特、有新意的,可填寫“別出心裁”。“別出心裁”指另外想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主意、新辦法。C處:此處需要填寫一個形容“金剛”力量的成語,“金剛”在傳統(tǒng)文化里代表著力量強大,沒有什么東西能阻擋,可填寫“無堅不摧”?!盁o堅不摧”形容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什么堅固的東西不能摧毀?!?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語境意思的能力。文中“讓科技賦能文化”的“讓”是使令動詞,意思是使、叫、令。A.動詞,意思是禮讓、退讓。B.介詞,意思是被。C.使令動詞,意思是使、叫、令。D.動詞,意思是容許。故選C。【2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語句復位的能力。①處,第一段說節(jié)日蘊含著文化傳統(tǒng)等,后文說河南廣播電視臺節(jié)目架構等,此處主要強調的是節(jié)目架構和審美空間等,“河南的文化底蘊,滋養(yǎng)了節(jié)日創(chuàng)作靈感”放在此處不太合適,沒有很好的承接關系。②處,前文提到河南廣播電視臺“中國節(jié)日”的節(jié)目,后文說“但我們沒有止步于傳統(tǒng),而是讓科技賦能文化”,“河南的文化底蘊,滋養(yǎng)了節(jié)日創(chuàng)作靈感”放在此處,能夠說明因為河南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才有了節(jié)日創(chuàng)作的靈感,進而引出后文在傳統(tǒng)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等內容,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比較合適的位置。③處,前文說節(jié)目對節(jié)日文化的還原和創(chuàng)新等,重點在于節(jié)目內容和形式的創(chuàng)新方面,“河南的文化底蘊,滋養(yǎng)了節(jié)日創(chuàng)作靈感”放在此處與上下文銜接不緊密。④處,前文說尋找具有象征性的元素融入節(jié)目,“河南的文化底蘊,滋養(yǎng)了節(jié)日創(chuàng)作靈感”放在此處與上下文的邏輯關系不明顯,沒有很好的呼應和銜接。“河南的文化底蘊,滋養(yǎng)了節(jié)日創(chuàng)作靈感”放在②處最合適。故選B。(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拔幕龊!?,是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的重要方面。如何“文化出?!保课覀兛梢栽谝韵氯矫嫦鹿Ψ颍阂皇强础傲_盤”識方向。“揚帆遠航”,意味著機遇,也預示著這些文化產(chǎn)品要接受更多受眾、更多視角的檢驗。因此,既需要識別(甲),也需要識別哪些需求又是因國家而異的,從而創(chuàng)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鳴與認同的作品。比如集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文化元素于一身的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超越文化隔閡上演“一戶一墩”火爆場面,世人可以“信口拈來”各種與中國國寶大熊貓有關的趣事,使“冰墩墩”成為全球近幾屆奧運會熱度最高的吉祥物之一。二是建“港灣”助遠航。水手可以一往無前地出海,是因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灣,對于文化“走出去”來說亦是如此。①比如截至到2022年,②中國(浙江)影視產(chǎn)業(yè)國際合作區(qū)已吸引260多家企業(yè)入駐,③將大量華語影視作品發(fā)行至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④合作區(qū)還上線了“十諾云平臺”,⑤為全國乃至浙江影視出口企業(yè)提供服務。三是(乙)。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拔幕龊!?,除了內容“出?!?,也需要人才、技術、資金的“出?!?。比如,為了提升翻譯出版人才業(yè)務水平和綜合能力,中國翻譯研究院、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等啟動了“海外翻譯與傳播應用能力培養(yǎng)計劃”,圍繞多語種翻譯出版、書刊海外傳播、海外出版營銷、數(shù)字出版技術等領域,開展研修培訓、研討交流等。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拔幕龊!笔且粓雠c未來角逐的遠征,期待在“文化出?!钡倪@條路上,我們的電影、文學、動漫等產(chǎn)品能揚起一道道風帆,形成千帆競發(fā)之勢,駛進世界各地受眾的心里。22.文中第三段標序號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3.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甲: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答案】22.①修改為:比如截至2022年;⑤修改為:為浙江乃至全國影視出口企業(yè)提供服務。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課堂管理與教學效率提升計劃
- 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探討計劃
- 班級資源共享與合作機制計劃
- 2025年度小型農(nóng)田水利工程補充協(xié)議合同
- 行為習慣養(yǎng)成與監(jiān)督計劃
- 電子商票據(jù)安全技術應用推廣方案設計
- 林業(yè)行業(yè)智能林業(yè)管理與森林生態(tài)方案
- 2025年珠海貨運資格證培訓考試題
-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上冊 3.3《傍水而居》之耕海牧漁教學設計
- 江蘇省淮安高新區(qū)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數(shù)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課件
- 品管圈PDCA案例-提高成人術后疼痛評估與護理規(guī)范率醫(yī)院品質管理成果匯報
- 體育賽事突發(fā)事件輿情應對預案
- D打印用紡織品考核試卷
- 24年10月自考14237手機媒體概論試題及答案
- 3.養(yǎng)老機構老年人保護性約束服務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
- 觀賞植物分類學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西南大學
- 生物教案:第二章第節(jié)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第課時
- 文物捐贈合同范例
- 華為智慧礦山解決方案
- 《跨境電商直播(雙語)》課件-4.1跨境直播腳本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