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2023年中考歷史八校質檢聯考試卷(5月份)姓名: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題號一二總分評分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3小題,共46.0分)1.20世紀20年代,隨著史語所等學術機構對殷墟等遺址的發掘,大量甲骨文和銘文出土并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史記?殷本紀》中的記載。原先一度被認為是“存疑”的商朝基本被史學界確認為是曾經真實存在的王朝,許多“疑古派”歷史學家也撰文修正了自己的觀點。這說明()A.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B.實物與文獻都是歷史研究的重要資源C.疑古派的論斷是經不住推敲的 D.《史記》中關于商朝的記載真實可靠2.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他首辦私學,有教無類,宣稱只要主動給我十條肉干作為見面禮物的,我沒有不給予他教誨的理由。由此可見()A.孔子反對社會等級概念,反對貴族政治 B.孔子在政治上“尚賢”,主張唯才是舉C.孔子有樸素的教育平等思想 D.孔子推崇精英教育3.《史記》記載商鞅推行新法之后“行之十年,秦民大說(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但秦朝末年當劉邦攻取關中后“約法三章”,僅規定“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因此深得秦人之心。秦人對“秦法”的態度變化說明了()A.商鞅變法違背了歷史發展潮流 B.法令簡約更符合社會實際C.法制歸根到底要立足于社會實際需求 D.依法治國過程中要遵從民意4.《漢書?元帝紀》中記載:宣帝(漢武帝之曾孫)時,尚為太子的漢元帝曾建言父親“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變了臉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漢宣帝反對單純采用儒家德教,主張德治和法治“雜之”,說明了()A.漢宣帝不認同其曾祖父“罷黜百家,尊崇儒術”的思想B.儒家學說在漢宣帝時期逐漸走向沒落C.西漢中期之后儒、法并為封建社會正統思想D.國家治理需要兼采各家之長5.據西晉的史料記載,內遷的少數民族主動認同中原地區的歷史和文化,如鮮卑說自己是黃帝之子的后裔,匈奴鐵弗部自稱是大禹的后代等。這一歷史現象說明()A.當時中原漢族文化對內遷各族有一定感召力 B.內遷各族與漢族本出同源C.北魏孝文帝改革消除了北方各民族的心理隔閡 D.三皇五帝傳說被各民族共同接受6.隨著活字印刷術的推廣,宋代書籍出版業逐漸成為一個新的手工業生產部門,由此形成了許多印刷出版的手工作坊和工場。出版業中各類書店集編輯、印刷加工、成品銷售于一體。據此可知()A.印刷技術發展推動經營方式變革 B.商業資本主導城市手工業發展C.理學傳播促進文化教育走向興盛 D.商人成為知識的主要生產和傳播者7.學者徐中約指出,“這樣一種高度的集權,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輩足智多謀的君主統治下尚能運轉良好,一旦最高首腦躊躇徘徊時,這艘國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約著重強調()A.皇權專制暗含統治危機 B.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銘記C.晚清君主統治脫離國情 D.皇帝勤政事關國家存亡8.觀察下列曲線圖的形式,對明清科技水平“落后”,解釋正確的是()A. B. C. D.9.下表是中國近代某一時期三個新式學校的課程內容,與這三個學堂的設立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應是()學堂開設課程一《圣諭廣訓》《季經》、船舶駕駛、射擊、指揮二經學(儒家經典)、化學、天文測算、萬國公法三學員需通儒家經典、微積分、重學、汽學A.鴉片戰爭 B.洋務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10.甲午戰爭前,外國資本在中國創辦工廠80余家,資本總額2800萬兩,主要集中在船舶修理及少量輕工業。戰后1895年至1900年間,外資在華設廠總數933家,涉及各個主要經濟部門,并在航運、紡織等行業占據壟斷。這一變化表明()A.列強逐漸控制中國市場 B.中國民族工業喪失發展機會C.列強對華開始進行資本輸出 D.中國領土主權名存實亡11.在新文化運動中,胡適先生曾說:“在一個遍地都是奴才的國度里,是不可能建立起一個真正自由、民主的共和國的。”“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據此可知,胡適意在()A.批判傳統文化 B.引進西方政治觀念C.塑造國民意識 D.建立民主共和制度12.“國民黨蔣介石以及他的帝國主義的軍事顧問等經過歷次‘圍剿’失敗之后,知道用‘長驅直入’的戰略戰術同我們在蘇區內作戰是極端不利的。因此五次‘圍剿’中采用了持久戰與堡壘主義的戰略戰術,企圖逐漸消耗我們的有生力量與物質資材,緊縮我們的蘇區,最后尋求我主力決戰,以達到消滅我們的目的。”以上摘自《中共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的決議(遵義會議決議)》,我們從中可以獲得的歷史信息是()A.國民黨取得了第五次“圍剿”的勝利 B.“左”傾冒險主義仍然控制著中央C.國共兩黨都針對戰爭狀況進行了反思 D.紅軍長征的直接原因是保衛中央蘇區13.1937年3月,毛澤東會見美國作家、記者史沫特萊時指出:“中國共產黨決定實行的各種具體政策,其目的完全在為著要真正抵抗日本保衛中國,因此必須實現國內和平,取消兩個政權的對立狀態,否則對日抗戰是不可能的。”這一思想()A.為國民革命提供了理論依據 B.將民族利益置于政黨利益之上C.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確立 D.得到了國民政府的及時回應14.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之后相繼完成了《十二年科技規劃》的基本科研任務,取得了“兩彈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電子計算機等重大成果。上述成就的取得()A.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B.主要依靠蘇聯對中國的技術支持C.與“科教興國”戰略密不可分 D.加速了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國際化15.2023年3月10日,中東的兩大宿敵沙特阿拉伯、伊朗在中國斡旋下,雙方化解歷史恩怨,握手言和,最終達成恢復外交關系的決定。這說明()A.國家利益是抽象的,歸根到底是該國統治階級意志和利益的體現B.促進世界合作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C.維護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D.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16.《漢謨拉比法典》規定:倘自由民購買奴婢,未滿月而該奴即患癲癇,則買者得將其退還賣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銀。這本質上體現了該法典()A.代表了統治階級的經濟利益 B.維護市場秩序的精神C.適應了巴比倫商品經濟比較活躍的現實 D.成文法典的歷史價值17.馬克思針對中世紀最后階段西歐農業狀況評論說:“租地農場主成了這種農業工人的實際指揮官,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而且是單純的貨幣關系和契約關系。”以下對其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貴族階級因政治權力衰退而逐漸失去土地控制權 B.租地農場主代表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C.農業工人實際上遭受到了比農奴更嚴重的經濟剝削 D.土地所有者不再剝削農業工人的勞動成果18.1791年6月,當法國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人權宣言》墨跡未干之際,法國制憲會議就通過了《列?沙白里哀法》,其內容包括禁止工人集會、結社和罷工等。馬克思將這一背信棄義的行為斥責為“資產階級國家政變”。法國制憲會議的行為說明()A.大革命沒有改變法國的社會性質 B.法國大革命本質上是資產階級革命C.制憲會議被保王黨人控制著 D.法國大革命帶來了社會的動蕩19.“發動機一開始,人們就必須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們都一起被套在鋼鐵和蒸汽的軛具下。動物機器……被緊緊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倦的鋼鐵機器上?!币陨鲜?832年關于英國曼徹斯特棉紡工廠的一份工人勞動調查報告。它說明了()A.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英國生產力的發展 B.工業革命強化了手工勞動的地位C.工業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階級矛盾 D.工業革命并沒有給普通人帶來利益20.“彼得大帝的強制性改革在短時間內進行依靠的是沙皇的絕對意志和非常手段,以及民眾對當權者的信從,從這個角度而言改革強化了俄國民眾對權威的服從與崇拜。人們對改革的內容也缺乏足夠的時間來消化、吸收和領會,這時積淀在人民思想意識中的東正教傳統又發揮了重要作用?!币陨蠈Ρ说么蟮鄹母锏脑u論主要想表達()A.彼得大帝改革的目的是富國強兵 B.俄國東正教會是沙皇專制權力的幫兇C.俄國是資本主義大國中最落后的國家之一 D.改革在政治上強化了俄國專制傳統21.蘇聯領導人欣喜地看到自己把農村變成“國家的糧食工廠”的愿望正在實現,整個國家的農民群眾從舊的、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轉到了新的、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上來。這最適宜用來說明當時蘇聯()A.面臨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武力威脅 B.開始推行新經濟政策C.力求農業滿足國家發展戰略需要 D.削弱了農村地區消費水平22.如表為“羅斯福新政期間的部分措施”,據此可知,羅斯福新政()時間措施1933年頒布《緊急銀行法案》、頒布《全國工業復興法》、頒布《農業調整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1934年發行以國家有價證券為擔保的30億美元紙幣、通過《互惠貿易協定法》1935年成立全國勞工關系委員會、成立工程進展署A.奉行了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B.緩和了國內社會矛盾C.通過立法等手段干預經濟 D.遏制了法西斯勢力擴張23.美國將中國視為比俄羅斯更重要的對手,拜登政府2022年5月針對“印太”地區展開密集外交動作,包括舉行美國——東盟特別峰會,拜登出訪韓日兩國、正式推出“印太經濟框架”等。對此合理解讀是()A.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的加強 B.美國成為地區對抗的受益者C.區域化的發展改變了世界格局 D.冷戰思維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4.0分)24.古今中外,對海洋的重視和利用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也影響著一個國家的興衰。材料一:15世紀以前,中國處于亞洲海洋秩序的中心,扮演了主導角色。我國古代大規模的航海活動大都是在政府支持下進行的。秦漢時期,我國造船業就很先進。隋唐以后,航海走向全面繁榮。兩宋時期,我國取得了以羅盤導航為標志的航海技術重大突破;當時中國的GDP約占全球的50%,海上貿易更是遠航至西亞等地。明朝前期,中國主導亞洲海洋秩序的能力達到了頂峰?!顏喢舻取秶H海洋秩序演進中的中國》材料二:15、16世紀以后,世界進入了海權時代。西方主要殖民國家先后成為海上強國,依托經濟和軍事實力,在海洋秩序中占有絕對優勢地位。海軍軍力高度集中的年份和國家海軍軍力集中率達到或超過50%以上的年份(部分)海軍軍力超過50%以上的國家1502-1544葡萄牙1594-1597西班牙1608-1619,1624荷蘭1809-1812,1814-1834,1854-1857,1861,1868-1869①——摘編自王雷等《試論以權益為中心的海洋秩序》材料三:在歐洲列強步入海外殖民階段時,中國也開始重視海洋……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洋務派在大力發展海防和海軍的同時,也促進了國家海洋機制的構建,仿照西方列強的“海部成例”,專設海軍衙門;而后梁啟超的弟弟梁啟勛吸收了西方“海權學說”的觀點,闡明了控制海洋對于提升國家實力的意義和商貿方面的戰略價值。辛亥革命后,孫中山提出了一種戰略性的構想,即對內收回海關主權,對外爭奪太平洋海權,重視陸海統籌。孫中山逝世后,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海洋政策主要針對航運貿易和海軍建設展開,如積極建造港口、疏通航道,整頓招商局,同時創辦航海??茖W校,培養中國船長人才,仿照美歐國家的建制,成立海軍部等,國民政府這些舉動旨在重建中華民國海軍,力圖發展海權?!幾詣⑿﹃枴逗Q髲妵鴳鹇匝芯俊凡牧纤模何覈顷懞<鎮涞臑l海大國。當前我國對外貿易量的90%通過海上運輸完成,多數原油進口依賴海運;我國在海洋漁業、海運業以及造船業等領域位居世界第一。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體系,例如:中國海軍進行多批次亞丁灣反海盜護航行動。中國還推動開放包容的全球海洋秩序,“海洋命運共同體”等理念代表著人類共同利益,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回應?!幾詣⑿﹃枴逗Q髲妵鴳鹇匝芯俊氛埢卮穑海?)依據材料一,概括15世紀以前中國主導亞洲海洋秩序的原因。(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補充①代表的國家并結合史實說明判斷理由。(3)根據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國海洋發展之路有何特點。(4)綜合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今天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認識。25.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
材料:創作時間作品作者內容或簡介1503年-1517年《蒙娜麗莎》達·芬奇19世紀30-40年代《人間喜劇》①該書具有“社會百科全書”之稱,它真實地反映了法國19世紀早期紛繁復雜的社會圖景,展現了法國社會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時期的歷史畫卷。1926年《國民革命歌》鄺墉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齊奮斗1935年《松花江上》張寒暉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娘。九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1949年《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②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潔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1963年《學習雷鋒好榜樣》生茂洪源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都志強,立場堅定都志強。請回答:(1)請將表格中的①、②處的作者補充完整。請任選兩個作品,寫出其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或歷史時期。(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以“作品與時代”為主題,擬定一個觀點,并以相關史實闡述或說明。(要求: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大量甲骨文和銘文出土并在很大程度上印證了《史記?殷本紀》中的記載”“一度被認為是“存疑”的商朝基本被史學界確認為是曾經真實存在的王朝,許多“疑古派”歷史學家也撰文修正了自己的觀點”,材料表明考古實物與歷史文獻之間互相印證,反映了歷史研究的二重互證,故選B項。
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與題干材料信息無關,排除A項。
材料信息表明,“疑古派”歷史學家撰文修正了自己的觀點,不能證明疑古派的論斷經不住推敲,此種說法不正確,排除C項。
《史記》中關于商朝的記載不一定真實可靠,也需要考古發掘來印證,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歷史研究的二重互證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歷史二重互證的相關歷史知識。2.【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孔子首辦私學,有教無類”,結合所學可知,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認為教育不分高低貴賤,對哪類人都一視同仁,體現了教育公平思想,故選C項。
材料強調的是教育平等思想,并不是反對貴族政治,排除A項。
墨子主張用人“尚賢”,主張唯才是舉,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B項。
材料體現了孔子的“有教無類”思想,沒有體現精英教育,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孔子的思想主張的相關歷史知識。3.【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商鞅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說(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劉邦‘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材料表明,商款變法與約法三章,反映了時代不同,法制變化,說明法制歸根到底要立足于社會實際需求,故選C項。
商鞅變法順應了歷史發展趨勢,所以A項表述錯誤,排除A項。
法令簡約更符合社會實際與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項。
材料反映了秦人對“秦法”的態度變化,沒有體現依法治國過程中要遵從民意,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秦人對“秦法”的態度變化。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4.【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漢宣帝反對單純采用儒家德教,主張德治和法治“雜之””,材料表明漢宣帝主張儒法結合,不能單純只用儒家思想治國,表明國家治理需要兼采各家之長,故選D項。
根據“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表明漢宣帝認同儒家思想,A項說法不正確,排除。
材料體現了漢宣帝主張以儒法結合治國,并不能說明儒家學說走向沒落,也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
材料反映了治國要兼采眾長,沒有體現儒、法并為封建社會正統思想,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漢宣帝治國策略。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儒學正統地位的相關歷史知識。5.【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內遷的少數民族主動認同中原地區的歷史和文化……”,結合所學可知,少數民族主動認為自己與漢族同祖同宗的目的是為了證明自己統治地位的正統性與合法性,便于加強對中原地區的有效統治,反映了中原文化的先進性、兼容性,對內遷各族有一定感召力,故選A項。
材料反映了內遷民族認同中原文化,出于政治需要,不能說明內遷各族與漢族本出同源,排除B項。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并不等于消除了北方各民族的心理隔閡,排除C項。
材料反映了內遷民族出于政治需要,認同中原文化,不能證明三皇五帝傳說被各民族共同接受,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少數民族內遷,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少數民族內遷的相關史實。6.【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活字印刷術的推廣,宋代書籍出版業逐漸成為一個新的手工業生產部門”“出版業中各類書店集編輯、印刷加工、成品銷售于一體”,材料表明,印刷技術的發展進步,是出版業得以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故選A項。
材料反映的是書籍出版行業的興起,沒有體現商業資本主導城市手工業發展,排除B項。
材料反映的是書籍出版行業的興起,沒有涉及理學傳播促進文化教育走向興盛,排除C項。
材料反映的是書籍出版行業的興起,知識的主要傳播的群體是士大夫而不是商人,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宋代活字印刷術的推廣。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活字印刷術的相關歷史知識。7.【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干“這樣一種高度的集權”,結合所學可知,清朝設立軍機處,權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使君主專制空前強化;根據材料“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輩足智多謀的君主統治下尚能運轉良好,一旦最高首腦躊躇徘徊時,這艘國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由此可知,君主的個人智慧與能力對于國家治理特別重要,材料表明皇權過度強化潛含著統治危機,故選A項。
材料反映的是皇權高度強化的弊端,沒有體現康乾盛世的功績,排除B項。
材料反映的是皇權高度強化的弊端,沒有說明晚清君主統治脫離國情,排除C項。
材料反映的是皇權高度強化的獘端,沒有涉及皇帝勤政事關國家存亡,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軍機處的設立。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清朝君主專制強化的相關歷史知識。8.【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明清時期,中國傳統科技進入總結時代,仍居世界領先地位,但是未能成功地轉型發展成近代科技,整體科技水平逐漸被西方超過,到了明清之后,中國科技近代化舉步維艱,但仍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所以中西比較,凸顯中國科技水平“落后”于西方,故選B項。
A圖是一條以明清為頂點的拋物線,反映明清科技水平呈現斷崖式下降,忽視了近代中國科技的發展,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
C圖以明清為頂點的拋物線來,呈現明清科技水平是斷崖式下降,沒有看到近代中國科技的發展,不符合史實,排除C項。
D圖反映明清之前,中國科技發展呈現起伏大的波浪式前進現象,不符合古代中國科技水平發展的基本史實,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明清時期科技發展狀況。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坐標圖片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中國傳統科技發展的相關史實。9.【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圖表信息“《圣諭廣訓》、經學、儒家經典”,反映學堂課程有傳統儒學經典;根據“船舶駕駛、化學、萬國公法、微積分等”,說明學堂課程又有西方文化等內容,結合所學可知,這三個學堂應該是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創辦的新式學堂,故選B項。
鴉片戰爭時期,清政府依然是閉關鎖國,還未創辦新式學堂,不合題意,排除A項。
新文化運動時期,批判儒家思想,新式學校主要是宣傳西方文化,不合題意,排除C項。
五四運動時期,大力傳播西方思想文化,抵制儒學思想,不合題意,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國近代新式學校教育。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洋務運動創辦新式學堂的相關史實。10.【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甲午戰爭前,外國資本主要集中在船舶修理及少量輕工業”,“甲午戰爭后外國資本涉及各個主要經濟部門,并在航運、紡織等行業占據壟斷”,結合所學可知,《馬關條約》的簽訂,允許日本在華設廠,帝國主義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外資在華投資辦廠涉及各個部門,表明外國資本侵占操縱中國市場,故選A項。
列強在華投資設廠,嚴重地阻礙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但“導致民族工業喪失發展機會”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
甲午戰爭前,列強就已有對中國的早期資本輸出,C項不符合史實,排除。
材料信息體現的是列強對華資本輸出,沒有涉及領土主權問題,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甲午戰爭后列強對華資本輸出。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外國對華經濟侵略變化的相關歷史知識。11.【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來的!”,結合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宣揚“民主”“科學”,反對封建思想文化,提倡進步思想文化,改造國民意識,促進國民覺悟,故選C項。
材料強調的是喚起國民意識覺醒,沒有涉及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排除A項。
題干意在引進西方民主思想、民主政治觀念,塑造國民意識,不僅僅是為了引進西方政治觀念,排除B項。
辛亥革命、民國成立,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運動倡導思想覺悟,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新文化運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新文化運動的相關歷史知識。12.【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國民黨蔣介石以及他的帝國主義的軍事顧問等經過歷次‘圍剿’失敗之后,知道用‘長驅直入’的戰略戰術同我們在蘇區內作戰是極端不利的”,據此可知,材料表明國民黨方面對戰爭狀況進行了反思,材料是中共中央對戰凈狀況做出的分析,由此可見,國共兩黨都針對戰爭狀況進行了反思,故選C項。
題干材料反映了國共對戰爭的反思,沒有說明國民黨取得了第五次“圍剿”的勝利,排除A項。
材料信息中沒有涉及“左”傾冒險主義仍然控制著中央,排除B項。
根據所學可知,紅軍長征的直接原因是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了保存革命力量而進行長征,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國共兩反思戰爭狀況。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13.【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國共產黨決定實行的各種具體政策,其目的完全在為著要真正抵抗日本保衛中國,因此必須實現國內和平,取消兩個政權的對立狀態,否則對日抗戰是不可能的”,材料表明,面臨著日寇侵略深入,毛澤東將政黨關系放在次要地位,以民族利益至上,以實現團結抗戰,故選B項。
1924-1927年,國共合作進行國民革命,與題干信息不相符,排除A項。
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共產黨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確立,與題意不符合,排除C項。
題干材料中看不出“得到了國民政府的及時回應”的相關信息,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中國共產黨政策的轉變。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相關歷史知識。14.【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題干“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口號……取得了“兩彈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電子計算機等重大成果”,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科技發展取得重大成就,主要得益于的社會主義制度,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故選A項》
根據所學可知,新中國科技取得的重大成果,主要在于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以及廣大科技工作者自身的探索和研究,蘇聯的技術支持是外力,排除B項。
根據所學可知,“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是1995年,與題干時間信息不相符,排除C項。
根據所學可知,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國際化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科技發展成果,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新中國的科技發展成果,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關于新中國科技發展的相關史實。15.【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東的兩大宿敵沙特阿拉伯、伊朗在中國斡旋下,雙方化解歷史恩怨,握手言和”,由此表明中國以積極的姿態開展國際外交,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反映了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故選D項。
根據所學可知,國家利益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是統治階級意志和利益的體現,不合題意,排除A項。
根據所學可知,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是獨立自主,目標是促進世界合作,不合題意,排除B項。
根據所學可知,維護本國的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是維護共同利益,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新時期的中國外交活動,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新中國外交的相關史實。16.【答案】A【解析】【分析】根據“倘自由民購買奴婢,未滿月而該奴即患癲癇,則買者得將其退還賣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銀”,結合所學可知,材料反映了《漢謨拉比法典》從本質上講是保護自由民的經濟利益不受損失,維護的是統治階級的利益,故選A項。
依據材料可知,法典的本質不是為了維護市場秩序,而是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排除B項。
題干強調了法典的本質是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沒有體現商品經濟的狀況,排除C項。
題干強調了法典的本質是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沒有涉及成文法典的歷史價值,排除D項。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漢謨拉比法典》的本質,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和靈活分析運用歷史材料的能力,解題關鍵要理解掌握《漢謨拉比法典》的相關史實。17.【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租地農場主……成了他們的剩余勞動的實際剝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結合所學可知,14世紀中葉以后,西歐土地集中集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租地農場,采用新的資本主義化的生產方式進行經營,故選B項。
材料信息表明西歐形成了租地農場新型經營方式,沒有體現貴族階級因政治權力衰退而逐漸失去土地控制權,故選A項。
材料信息表明西歐形成了租地農場新型經營方式,沒有反映農業工人與農奴所受經濟剝削的對比,不合題意,排除C項。
根據題干“土地所有者現在只和這種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發生直接關系”,說明土地所有者是不直接剝削農業工人,不是不再剝削,故D項表述錯誤,排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西歐租地農場。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西歐經濟和社會發展新變化的相關史識。18.【答案】B【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列?沙白里哀法》禁止工人集會、結社和罷工等”,結合所學可知,該法案違背了《人權宣言》關于人權、法治、自由、分權、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權的原則與思想,由此說明法國制憲會議從本質上講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法國大革命本質上是資產階級革命,故選B項。
題干信息說明資產階級民主的虛偽性,沒有反映法國社會性質的改變,排除A項。
材料旨在說明法國大革命維護資產階級利益,沒有體現保王黨人控制制憲會議,排除C項。
材料反映了法國大革命的本質,沒有體現法國大革命帶來了社會動蕩的相關信息,排除D項。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法國大革命的本質。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法國大革命的相關歷史知識。19.【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男人、女人和孩子們都一起被套在鋼鐵和蒸汽的軛具下”“……被緊緊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倦的鋼鐵機器上”,材料表明機器生產環境下,勞動者的工作條件十分惡劣,反映了工人階級遭受沉重的剝削,加劇了了階級關系的矛盾對立,故選C項。
材料反映的是英國工人階級工作條件的惡劣,沒有涉及英國生產力的發展,排除A項。
根據所學可知,工業革命采用的是機器生產,不是手工勞動,排除B項。
材料反映的是英國工人階級工作條件的惡劣,沒有體現普通人的利益信息,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工業革命。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工業革命的相關歷史知識。20.【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彼得大帝的強制性改革在短時間內進行依靠的是沙皇的絕對意志和非常手段,以及民眾對當權者的信從,從這個角度而言改革強化了俄國民眾對權威的服從與崇拜”,材料表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強化了俄國的沙皇專制統治,故選D項。
根據所學可知,彼得大帝改革的目的是富國強兵,但材料中沒有相關信息體現,排除A項。
依據材料“……這時積淀在人民思想意識中的東正教傳統又發揮了重要作用”,說明俄國東正教對加強沙皇專制權力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東正教會是沙皇專制權力的幫兇”表述不準確,排除B項。
題干材料信息中沒有體現俄國是資本主義大國中最落后的國家之一,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彼得大帝改革。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彼得大帝改革的相關歷史知識。21.【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整個國家的農民群眾從舊的、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轉到了新的、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上來”,結合所學可知,蘇聯開展了大規模的農業集體化運動,促使農業為工業化的發展提供資本的積累,服務于國家的工業化建設需要,故選C項。
材料反映的是蘇聯的農業集體化運動,面臨國內外敵對勢力的武力威脅是蘇俄時期,排除A項。
材料反映的是蘇聯的農業集體化運動,與新經濟政策沒有關聯,排除B項。
材料反映的是蘇聯的農業集體化運動,沒有體現農村地區消費水平的信息,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蘇聯農業集體化運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蘇聯社會主義經建設的相關歷史知識。22.【答案】C【解析】【分析】根據表格材料信息“《緊急銀行法案》”“《全國工業復興法》”“《農業調整法》”“《互惠貿易協定法》”,結合所學可知,羅斯新政主要通過立等手段干預經濟,故選C項。
羅斯新政推行國家干預經濟的手段,不是自由主義經濟政策,排除A項。
題干材料主旨是立法干預經濟,沒有反映出社會矛盾的緩和,排除B項。
題干材料主旨是立法干預經濟,沒有體現出遏制了法西斯勢力擴張,排除D項。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羅斯福新政。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的識記、理解能力。解題關鍵要熟練掌握羅斯福新政的相關史實。23.【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信息“美國將中國視為比俄羅斯更重要的對手”,反映了美國政府借助“印太”外交,推行“印太經濟框架”,借題發揮,圍堵封鎖中國,是美國冷戰思維的表現,不利于國際關系健康發展,嚴重威脅著世界和平與安全,故選D項。
冷戰結束后,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的主題,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的加強,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A項。
美國的冷戰思維,不利于世界和平與安全,美國并不一定能成為地區對抗的受益者,排除B項。
美國推和冷戰對抗,不斷的外交動作,與世界區域集團化沒有關聯,排除C項。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美國的冷戰思維。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美國霸權擴張的相關歷史知識。24.【答案】(1)原因:國力強盛;造船技術發達;航海技術發達(或指南針使用)、海外貿易興盛;政府的支持等。(2)①英國。理由:英國先后打敗西班牙、荷蘭、法國,成為“日不落帝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工業革命后,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世界霸主,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其海上霸權的優勢。(3)特點:被動重視海洋權益,隨著列強侵略而逐步發展;效仿學習西方;起步較晚等。(4)認識:要制定符合國情的海洋強國建設戰略;建設海洋強國,有利于保障我國的海防安全和維護我國的海洋利益(或保障我國海上貿易航運以及石油航線的安全);尊重維護國際法,加強國際合作;和平利用海洋;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體系,推動建立開放包容的全球海洋秩序,共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等?!窘馕觥俊痉治觥浚?)原因:根據材料一“我國古代大規模的航海活動大都是在政府支持下進行的”“當時中國的GDP約占全球的50%”,結合所學可知,政府主導,國力強盛;根據材料一“秦漢時期,我國造船業就很先進”,反映了古代中國造船技術發達;根據材料一“兩宋時期,我國取得了以羅盤導航為標志的航海技術重大突破”,由此得出航海技術發達(或指南針使用);根據材料一“……海上貿易更是遠航至西亞等”,材料得出海外貿易興盛。
(2)國家:材料二表格信息“1809-1812……1868-1869,海軍軍力集中率達到或超過50%以上的年份”,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英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成為19世紀海軍實力強國。
理由:根據所學可知,早期殖民戰爭時期,英國先后打敗西班牙、荷蘭、法國,成為“日不落帝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工業革命后,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世界霸主,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其海上霸權的優勢。
(3)特點:根據材料三“……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洋務派在大力發展海防和海軍的同時,也促進了國家海洋機制的構建,仿照西方列強的“海部成例”,專設海軍衙門;而后梁啟超的弟弟梁啟勛吸收了西方“海權學說”的觀點,闡明了控制海洋對于提升國家實力的意義和商貿方面的戰略價值”,結合所學可知,近代中國在西方炮艦打擊下,被動重視海洋權益,隨著列強侵略而逐步發展;效仿學習西方;起步較晚等。
(4)認識: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解答此題應結合材料四相關信息,運用所學知識,圍繞“海洋強國”分析闡述,言之有理即可。比如:
要制定符合國情的海洋強國建設戰略;建設海洋強國,有利于保障我國的海防安全和維護我國的海洋利益(或保障我國海上貿易航運以及石油航線的安全);尊重維護國際法,加強國際合作;和平利用海洋;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體系,推動建立開放包容的全球海洋秩序,共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等。
故答案為:(1)原因:國力強盛;造船技術發達;航海技術發達(或指南針使用)、海外貿易興盛;政府的支持等。(2)①英國。理由:英國先后打敗西班牙、荷蘭、法國,成為“日不落帝國”,在世界各地奪取了大片殖民地;工業革命后,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世界霸主,同時也進一步鞏固了其海上霸權的優勢。(3)特點:被動重視海洋權益,隨著列強侵略而逐步發展;效仿學習西方;起步較晚等。(4)認識:要制定符合國情的海洋強國建設戰略;建設海洋強國,有利于保障我國的海防安全和維護我國的海洋利益(或保障我國海上貿易航運以及石油航線的安全);尊重維護國際法,加強國際合作;和平利用海洋;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體系,推動建立開放包容的全球海洋秩序,共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等。
【點評】(1)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古代中國海權意識。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
(2)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近代海上強國英國。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題關鍵在于理解并識記英國近代崛起的相關歷史知識。
(3)本題主要知識考點是近代中國海洋發展。主要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運用所學知識,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
(4)本題為開放性試題,解答此題應結合材料四相關信息,運用所學知識,圍繞“海洋強國”分析闡述,言之有理即可。25.【答案】(1)①巴爾扎克;②毛澤東?!睹赡塞惿罚何乃噺团d時期;《人間喜劇》:法國資本主義發展時期;《國民革命歌》:北伐戰爭(或國民革命時期、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松花江上》:抗日戰爭時期(或九一八事變);《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解放戰爭時期(或渡江戰役);《學習雷鋒好榜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2)參考觀點:文學藝術作品能夠反映社會潮流和時代主題。優秀的文藝作品能推動時代發展。文藝作品的價值取向體現時代需求。論證:14世紀中葉,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工商業有了一定發展,新興資產階級不滿羅馬教廷對精神世界的控制,發起了以人文主義為核心的思想解放運動,提倡發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防腐木行業市場深度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鋁材鋸料機行業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鋼帶分揀機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金屬顏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造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連續攪拌釜反應器(CSTR)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上海市金山區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一單元 動蕩與變革 第3課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
- 2025-2030中國賴氨酸鹽酸鹽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藍寶石泥漿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計劃生育年終總結
- 2020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工業控制網絡及組態技術》教案
- 07FG04 鋼筋混凝土門框墻(含更正說明)
- 流體力學(清華大學張兆順54講) PPT課件 76-2-4流體力學(中)(第二章 流體運動學)
- 基于超限學習機的無設備定位方法研究
- 2023年沖刺-醫師定期考核-口腔醫師定期考核考試參考題庫含答案帶答案
- 110kV輸變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NY 526-2002水稻苗床調理劑
- GB/T 20124-2006鋼鐵氮含量的測定惰性氣體熔融熱導法(常規方法)
- GB 5226.1-2008機械電氣安全機械電氣設備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
- GB 5009.17-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總汞及有機汞的測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