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下冊:《諫太宗十思疏》全文逐字翻譯_第1頁
高中語文必修下冊:《諫太宗十思疏》全文逐字翻譯_第2頁
高中語文必修下冊:《諫太宗十思疏》全文逐字翻譯_第3頁
高中語文必修下冊:《諫太宗十思疏》全文逐字翻譯_第4頁
高中語文必修下冊:《諫太宗十思疏》全文逐字翻譯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語文必修下冊:《諫太宗十思疏》全文逐字翻譯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屬河北)人,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以直言敢諫著稱。魏征推行王道,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第四位。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曾悲痛地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魏征言論多見于《貞觀政要》,其最著名的諫文即《諫太宗十思疏》。《諫太宗十思疏》主要闡明的是為人君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主旨。作者規勸唐太宗牢記隋亡的教訓,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君王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善始”“克終”,以“積其德義”,使國家長治久安。文章寫得語重心長,發人深省。臣聞求木之助(取)長(zhǎng)生長。這里指長得好者語(設),

必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牢固,夯實其代(稱)根旁根本主根

古:樹木的根;今:指事物的本質;臣聽說,想要樹長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扎得穩固;欲流之遠形容詞用作動詞:流得遠者,必浚(jùn)疏通水道其泉水的源頭源【正面比喻論述治國要從“積德”這一根本做起。】;想要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頭;思謀求國之安者,必積積累其德義德行和道義。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德行和道義。源不深而連(轉)望流之助(取)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理治理得好,源不深卻希望水流得遠,根不穩固卻想要樹木長得好,德行不深厚卻想使國家安定臣雖雖然下智力低下愚極愚昧無知的人。這里用作謙辭,知其不可能夠做到,而連(進)況于何況明哲明智的人。這里指唐太宗乎語(反)!我雖然很愚昧無知,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您這樣明智的人呢!人君當主持、掌握神器古:指帝位;今:神異的器物之助(偏)重形容詞用作名詞:重任、重權,居處域中域中,天地間。語出《老子》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之大重要地位,將長久崇推崇極天達于天之峻高,永保無疆邊之休喜慶,福祿。國君掌握帝王的重權,處在天地間重要的地位上,將推崇皇權的高峻,永保無窮的福祿。【用比喻的手法反面再論述“德不厚”不能使國家安定發展。】不念考慮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戒奢侈,行節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明確提出君主必須“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觀點。】斯此、這亦伐根以連(目)求木茂,塞堵塞源而連(轉)欲流長也。如果不在安逸的環境中想著危難,戒奢侈,行節儉,德行不能保持深厚,性情不能控制欲望,這就如同砍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水流得遠啊。【第一段開宗明義,用樹木、河流作比,說明“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是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結尾照應前文,充分利用了“木”與“水”的比喻,強調“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的重要性。】凡百所有的元首(歷代)所有的帝王,承秉承天景大命,莫沒有誰不殷深切憂深深憂慮而連(承)道為君之道,治國的理念和方法著顯揚,成就,功成而連(果)德衰,歷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沒有一個不是(創業之初)在深深的憂慮中而德行顯著,但大功告成之后卻德行衰微的。有善始好的開始者助(名)實確實繁,能克能夠終保持到底者蓋表示推斷。開頭做得好的確實很多,能夠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豈難道取之代(稱)易而連(轉)守之難乎?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很困難嗎?【總結歷史經驗,并從創業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論述“居安思危”的道理。“凡百元首…克終者蓋寡”概括了歷代君主能創業而難守成的普遍規律,這雖說是人之常情,但要“思國之安”,就必須以理性去克服它。后用“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設問,引出后文具體的分析論證。】昔取之而副(斷)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代(疑)也?過去奪取天下時德行有余,現在守衛天下卻德行不足,這是為什么呢?夫助(發)在處于某種情況殷憂,必竭誠竭盡誠心以連(飾)待下手下,臣民;【指出“殷憂”與“得志”兩種不同的心態:殷憂,則竭誠待人;得志,則縱情傲物。】既得志實現了愿望,則連(承)縱情古:放縱欲望;今:盡情以連(果)傲物看不起別人。物,人。處在深重的憂慮之中,一定能竭盡誠心來對待臣民;已經實現了志愿,就會放縱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別人。竭誠則連(推)胡越敵對者為成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父子兄弟一類至親為行路古:路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今:走路|胡越,泛指古代居于我國北方和南方的少數民族。《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故意合則胡越為昆弟,由余、越人蒙是矣;不合,則骨肉出逐不收,朱、象、管、蔡是矣。”。竭盡誠心,胡越之人也將同心同德;傲視別人,至親骨肉也將成為不相干的路人。雖即使董督責之以介(具)嚴刑用嚴酷的刑罰督察人民,振同“震”,威嚇之以威怒【狀語后置:雖以嚴刑董之,以威怒振之】,終終究茍免茍且地避免(刑罰)而連(轉)不懷感念仁最終只是茍且免于刑罰,但是并不會懷念(皇上的)仁德,貌名詞用作狀語:表面上恭而不心服。即使用嚴酷的刑罰來督察人民,用盛怒來威嚇人民,他們最終只是茍且免于刑罰,但是并不會懷念國君的仁德,表面上恭順,內心里卻不服氣。【君王能否恭儉下人是事業成敗的關鍵。如果失去了民心,即使動用嚴刑也無濟于事。】怨怨恨不在不論大大小,可畏值得畏懼惟句中語氣詞,加強判斷人怨恨不在于大小,可畏懼的是人民(心懷怨恨);載舟覆舟語出《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意思是,人民能擁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統治,所助(名)宜應當深慎這是應當深切戒慎的;奔車奔馳的馬車朽索駕馭馬車的繩子,其語(反)可忽忽視乎語(反)!怨恨不在于大小,可畏懼的是百姓心懷怨恨;他們像水一樣能夠負載船只,也能顛覆船只,這是應當深切戒慎的;奔馳的馬車卻用朽爛的繩索,怎么可以忽視呢!【借鑒古人的論述,將君和民的關系比作水與舟的關系,發人深省。本段分析“取易守難”的道理,并從“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入手,得出守成之君“所宜深慎”的結論,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說服力。】君人統治天下的人者助(名),誠如果能見可欲貪求之物|看見(自己)貪圖的東西。語出《老子》第三章:“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下文的“知足”(知道滿足)、“知止”(知道適可而止),語出《老子》第四十四章的“知足不辱”與“知止不殆”,則連(承)思知足以連(目)自戒克服自己的貪欲;身為國君的人,如果真的能見到自己貪圖的東西就想到知足來警誡自己;將有作建造,興建。這里指大興土木、營建宮殿苑囿一類事情則思知止適可而止以安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安寧人;將要興建什么就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寧;【本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體做法,即“十思”。“十思”的核心內容是正己安人,但具體又有所側重。“知足以自戒”“知止以安人”,這兩條是戒奢侈。】念想到高危地位高就充滿危機則思謙沖謙虛而連(飾)自牧提高自身修養|語出《周易·謙卦》:“謙謙君子,卑以自牧。;想到帝位高而險,就要不忘謙虛,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懼滿溢容器中水滿而溢出,比喻驕傲自滿而聽不進不同意見則思江海下名詞用作動詞:居于…之下百川比喻有度量,善于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江海處于百川之下卻能容納百川;【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盈則思江海下百川”,這兩條是戒驕戒躁,勸皇帝要恪守職分,不驕不躁,虛懷若谷,從諫如流。】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盤游游樂。這里指田獵。盤,快樂則思三驅語出《周易·比卦》:“王用三驅。”田獵時設網三面,留一面不設,指田獵有度,不過分捕殺。以(之)介(對)為度法度,準則;喜愛田獵就想到網開一面,捕殺有度;憂懈怠則思慎始小心謹慎地開局而連(并)敬慎終慎重對待事情的尾聲;

擔心懈怠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是勸皇帝不要放任自己的欲望,要持之有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是勸皇帝勤勉政事,處置謹慎,不要怠惰。】慮擔心壅(yōng)蔽擔心(耳目被)堵塞蒙蔽則思虛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謙虛心古:使心虛;今:一種謙虛的美德以連(目)納下臣下的意見;擔心耳目被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想考慮到讒邪以讒言陷害別人的邪惡之人則思正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端正身自身以黜排斥惡;考慮到可能出現讒佞之人就想到端正自身,貶斥奸邪;【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是說“兼聽則明”,放低身段,多聽取臣下的意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是說“偏聽則暗”,自己親賢臣,遠小人。】恩恩德所助(名)加施加則思無毋,不要因介(因)喜以連(果)謬錯誤地賞;施加恩澤,就要考慮到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獎賞不當;罰所及到,施加則思無因怒而連(果)濫沒有節制刑。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發怒而濫施刑罰。【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是說賞罰要按國家法度實行,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頗。】總總括,全部做到此十思,弘弘揚茲此、這九德九德,指《尚書·皋陶(yáo)謨》所講的九種品德,簡選擇能有能力的人而連(目)任任用之代(稱),擇善形容詞用作名詞:好的建議而從聽從之,則連(推)智者助(名)盡其代(稱)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播撒、布施其惠仁愛,寬厚,信者誠信的人效貢獻其忠;全面做到這十件應該深思的事,發揚光大《尚書》所講的九種美德,選拔有才能的人而加以任用,挑選好的意見而加以采納,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貢獻他的謀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使出他的力量,仁德的人就能廣布他的仁愛,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的忠誠。文武爭馳奔走效力,在君無事無為而治,可以盡豫游出游,游樂。帝王秋天出巡為“豫”,春天出巡為“游”之助(偏)樂,可以養松、喬之壽赤松子、王子喬,都是傳說中的仙人,鳴琴彈琴垂拱垂衣拱手,指不親自處理政務,不言而連(轉)化完成教化。

文臣武將爭逐(效力),對君主來說便沒有大事煩擾,可以盡情享受出游的快樂,可以頤養赤松子與王子喬那樣(長)的年壽,彈著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說什么百姓就會被教化。何副(反)必勞使勞神苦使苦思,代替下手下大臣司掌管職職事,役役使聰明古:聽覺、視覺靈敏;今:智力發達,記憶和理解能力強之耳目,【作者告誡唐太宗“總此十思,弘茲九德”就會達到天下“垂拱而治”之效。只要做到這“十思”,就不必自己去勞神費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