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歷史試題統練(八)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宋史·呂蒙正傳》記載了一段對話,上(宋太祖)曰:“朕躬覽庶政,萬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貺(賜),至此繁盛。”蒙正避席曰:“乘輿(皇帝)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嘗見都城外不數里,饑寒而死者甚眾,不必盡然。”下列說法中最為合理的是A.宋太祖從統治者角度發表的言論,不能反映歷史真相B.教科書呈現了宋代的繁榮景象,故宋太祖的表述較為可信C.無論宋太祖還是呂蒙正,他們的觀點必須有考古支撐才能成立D.君臣的說法存在差異,歷史解釋應關注他們的不同立場與觀察視角2.當1929年美國華爾街股市狂漲之時,美國減少了向歐洲的投資,歐洲的經濟立即就陷入了危機之中,國際經濟所賴以進行的資金循環也就中斷了。該現象表明A.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心發生轉移B.歐洲受經濟危機的打擊更嚴重C.美國缺乏對經濟危機的防范意識D.經濟大危機弱化了經濟全球化3.宋代民事立法較之唐代有大規模發展,內容廣泛,條文細密,涉及所有權、債、財產繼承、契約關系等十幾個方面。宋代民事立法發展表明A.社會治理體系實現法制化 B.經濟發展強化私有權觀念C.政府對經濟活動控制加強 D.私有財產權得到法律保護4.金庸在武俠小說《神雕俠侶》中虛構了主角郭靖大俠在南宋末年一直堅守襄陽(今湖北)抵御外族進攻。郭靖所抵抗的“外族”是A.契丹B.黨項C.女真D.蒙古5.“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之呼聲,以及“愿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之檄文,出現在A.《南京條約》簽訂后 B.《馬關條約》簽訂后C.臺兒莊戰役開始前 D.二戰末期日本投降前6.孟子提出“定于一”思想,針對的社會現實是A.百家爭鳴,莫衷一是 B.春秋戰國,長期戰亂C.各國變法,律令混亂 D.經濟發展,行業多元7.根據歷史記載,發現西漢的“孝廉”之中,能確定出身的一共有184人,其中出生于官宦、貴族家庭的有128人,出生于豪強大地主家庭的有11人。這說明當時()A.官位基本上被上層社會控制 B.察舉制不能有效地選拔人才C.貴族政治進一步得到了加強 D.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日趨尖銳8.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同時,也催生了促進革命成功最為關鍵的組織力量——A.工人農民聯盟的蘇維埃民主政權B.打破教條走農村道路的工農紅軍C.國共兩黨合作下的革命統一戰線D.馬列主義武裝的無產階級先鋒隊9.《史記》記載江南地區“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南朝《宋書》則載江南“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據材料可知,發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魏晉以來江南逐漸得到開發 B.江南地區少戰亂社會較安定C.統治者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 D.南方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10.《魏書?食貨志》載:“初,百姓咸以為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愿也。事施行后,計省昔十有余倍。于是海內安之。”材料中的“事”是指北魏政府A.遷都洛陽 B.整頓吏治 C.推行均田制 D.革除舊俗11.費孝通先生曾將中國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為“差序格局”,即“以己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關系網絡”。這種差序格局的結構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國傳統社會之中。其中,父子、兄弟關系是最基本的層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個層次都從這里獲得其構造原則,如同鄉關系、師徒關系、君臣關系等。據此可知,“差序格局”A.產生于儒家三綱五常思想B.可能阻滯社會結構的更新C.使先秦血緣政治得以延續D.成為社會等級的表現形式12.有人說:19世紀德意志的統一實質上是一場對“諸侯君主專制的革命”,主要指A.統一的實質是德國走上民主政治道路B.德意志的統一是結束封建割據的革命C.德意志境內的所有諸侯國被武力消滅D.統一宣告了德國的君主制度最終結束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緬懷偉人,傳承精神,指引前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材料一材料二孫中山平均地權的思想,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中國歷史上的各種土地制度和學說,比如“三代之井田、王莽之王田(土地國有制)與禁奴,王安石之青苗,共秀全之公倉(圣庫制度)”。二是美國亨利喬治的“單稅社會主義”理論。亨利喬治認為土地私有是社會貧富不均的主要根源,主張土地國有,征收地價稅歸公共所有,廢除一切其他稅收,使社會財富趨于平均。——摘編自馮自由《革命逸史》、夏良才《亨利喬治的單稅論在中國》材料三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就任當日,就宣布中華民國今后實行“五族共和"。他說“國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國……”在此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重申中華民族“主權在民,各民族一律平等”。——《孫中山全集》第2卷(1)閱讀材料一,概括孫中山為民主共和斗爭的主要活動。(不得抄材料原文)(2)閱讀材料二,歸納孫中山平均地權思想的特點。結合所學,簡述三民主義的時代意義。(3)閱讀材料一二三,結合所學,關千“五族共和”思想的來源有兩點認識可供選擇討論:①孫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源自中國傳統儒家思想。②孫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源自歐美近代資產階級思想。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認識并加以闡述。14.(20分)(歷史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中國現代外交體制是清政府從西方移植過來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種無奈的選擇。這種體制從一開始就顯示出傳統性與現代性雜糅的先天缺陷,在長達近四十年的時間里,清政府對它的變革也僅僅限于局部調整。然而,這種情況在清末新政時期發生了根本變化。庚子慘敗使頑守舊勢力遭受了致命打擊,為洋務派重新進入權力核心提供了契機。他們大膽地舉起了效法西方、進行變革的大旗,他們的變革決心不單單是一種迎合,更多的是真實意圖的表露。清末新政時期,外交體制的變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設立外務部,這是中國外交史上具有現代西方外交部性質的第一個專門的常設國家機構。第二,制定系列新的規章,嚴格了出使大臣及使館參隨人員的選用標準,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出使經費監管機制。第三,完成了國歌的創制,完善了寶星(勤章)制度,結束了中外有關覲見禮儀的爭論,完成了中國標志性外交禮儀和儀式性外交禮儀的制度化。第四,通過創制地方交涉使制度,消除了舊有外交體制中地方外交機構渙散無序的弊端。第五,開設了中國第一個外交才培訓機構——儲才館。——摘編自崔軍偉《試析清末新政時期外交體制變革的有利因素》(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清末新政時期中國外交體制的主要變化。(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清末新政時期中國外交改革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宋太祖和呂蒙正所聞所見和對國情的分析存在差異,說明歷史解釋應關注事件觀察者的不同立場與觀察視角,D項正確;“從統治者角度發表的言論不能反映歷史真相”的說法過于絕對,A項錯誤;教科書不是分析歷史事物的唯一依據,B項錯誤;宋太祖和呂蒙正是當時社會活動的參與者和見證人,他們的見聞是一手史料,不用考古支撐也可以成立,C項錯誤。2、A【解析】
材料“美國減少了向歐洲的投資,歐洲的經濟立即就陷入了危機之中”說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心已由歐洲轉移到美國,故A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比較歐洲和美國受經濟危機打擊的程度,故B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美國對經濟危機的防范意識,故C不符合題意;材料“國減少了向歐洲的投資,歐洲的經濟立即就陷入了危機之中,國際經濟所賴以進行的資金循環也就中斷了”反映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密切聯系,佐證了經濟全球化的存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3、B【解析】
宋代民事立法涉及所有權、債、財產繼承、契約關系,這說明宋代的私有權觀念比唐代有所加強,即經濟發展強化私有權觀念,故B正確;此時的社會治理體系遠未實現法制化,故A錯誤;材料主旨不是說明政府對經濟活動的控制,故C錯誤;古代社會不是法治社會,故D說法錯誤。4、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南宋末年主要少數民族政權是蒙古,選項D正確;契丹建立的遼被金攻滅,選項A排除;南宋末年西夏和女真建立的金已經滅亡,選項B、C排除。解題關鍵是掌握南宋民族政權并立情況。5、B【解析】
根據“愿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愿拱手而讓臺”可知,這與《馬關條約》中國割讓臺給日本有關,軍民開展了反割臺斗爭,故B項正確;《南京條約》割讓的是香港;臺兒莊戰役與無關。二戰末期日本投降前的情況與材料中的主旨無關。故排除ACD三項。6、B【解析】
孟子提出“定于一”思想意思是天下安定在于統一天下,它是針對春秋戰國時期長期分裂割據而言,故B符合題意;孟子的思想表達的是政治理想,而非針對思想領域的百家爭鳴,也不是針對律令混亂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7、A【解析】
西漢的“孝廉”之中,能確定出身的一共有184人,其中出生于官宦、貴族家庭的有128人,出生于豪強大地主家庭的有11人,說明官位基本上被上層社會控制,故選A;B表述太絕對,錯誤;西漢實行察舉制,依據品德選拔官吏,并非貴族政治,排除C;D與材料信息無關,排除。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能確定出身的一共有184人,其中出生于官宦、貴族家庭的有128人,出生于豪強大地主家庭的有11人”,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8、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領導,是蘇聯革命成功的經驗,也是中國革命成功的重要組織力量。D正確;中國“工蘇維埃民主政權”是在國共對峙時期,時間不符,A排除;農村道路不是蘇聯革命成功的經驗,B排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產階級革命政黨與資產階級革命政黨聯合,也不是蘇聯革命成功的經驗,C排除。故選D。9、A【解析】
據材料“《史記》記載江南地區……南朝《宋書》則載江南……”可知,《史記》和南朝《宋書》對江南地區的記載截然不同,這是因為魏晉以來江南逐漸得到開發,江南經濟迅速開發,魚米豐富,絲綿優良,A正確;“江南地區少戰亂社會較安定”是江南得到開發的原因,而不是《史記》和南朝《宋書》對江南地區的記載截然不同的原因,B說法錯誤;材料沒有涉及“重農抑商政策”,C與材料無關;“南方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是江南得到開發的原因,而不是《史記》和南朝《宋書》對江南地區的記載截然不同的原因,D說法錯誤。10、C【解析】
考點:歷史上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均田制。【詳解】試題分析:本題關鍵在于釋讀材料,“《魏書?食貨志》”反映了北魏時期的經濟情況;“豪富”和“土地兼并者”不愿意這一措施實行;這一措施實行后,“計省昔十有余倍”國家賦稅收入增加了十幾倍。從經濟情況、打擊土地兼并、增加國家賦稅收入這三條標準,綜合判斷為北魏孝文帝改革時的經濟措施——推行均田制。故選C項。11、B【解析】
根據材料“父子、兄弟關系是最基本的層次…其他各個層次都從這里獲得其構造原則,如同鄉關系、師徒關系、君臣關系”結合所學可知該制度為以血緣關系為核心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明確了尊卑等級,形成森嚴的社會等級秩序,可能阻滯社會結構的更新,故B項符合題意。A項,宗法制度先于儒家思想產生,排除。C項,宗法制度后來遭到破壞,故排除。D項,宗法制度是社會等級形成的根源,而非表現,排除。12、B【解析】
19世紀德意志的統一之前是四分五裂邦聯制狀態,經過三次王朝戰爭實現了德意志統一,結束封建割據的局面,B正確;德意志最后走上的是專制主義道路,A錯誤;C中所有說法絕對。D中君主制并沒有結束。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創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領導辛亥革命,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捍衛民主共和而斗爭;發展三民主義,促成國共合作。(2)特點:中西結合、注重公平。時代意義:集中反映了資產階級對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的愿望,代表了時代前進的方向。(3)選擇討論①儒家的大一統、仁愛、民本思想;選擇討論②啟蒙運動的自由、平等、博愛;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思想;盧梭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等思想。【解析】
(1)結合孫中山大事年表可知,孫中山在推動中國政治民主化及中華民族復興方面功勛卓著,結合其辛亥革命發及國民大革命的貢獻進行概括即可。(2)一問根據材料二“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中國歷史上的各種土地制度和學說……二是美國亨利喬治……的“單稅社會主義”理論……使社會財富趨于平均”可知孫中山平均地權思想體現了中西結合、注重公平特點;二問結合中國資本主義發展需要及民族獨立國家富強愿望的時代方向進行闡述。(3)分析孫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源自中國傳統儒家思想可結合所學從傳統儒家大一統、仁愛及民本思想進行闡述;分析孫中山的五族共和思想源自歐美近代資產階級思想可根據材料三“主權在民,各民族一律平等”結合啟蒙運動中自由、平等、博愛及孟德斯鳩和盧梭思想進行分析闡述。14、(1)主要變化:由局部調整到全面變革;變革南被動轉向主動;由固守傳統到注重對舊機制的割舍與新體制的創建。(2)影響:有利于推動晚清外交體制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利于外交人才的培養和素養的提高;豐富了以主權國家為中心的現代外交體制,推動了外交體制的現代化轉型;一定程度上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住培教學病例討論規范
- 痛風預防知識講座
- 線描創意寫生課件
- 防詐騙知識宣傳課件
- 消防安全家長會安全教育
- 氣管切開的觀察要點及護理
- 美元基礎知識
- 消防保密安全教育
- 社會組織運營與管理
- 研究生三年工作總結
- 外研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英語期中復習:Unit 1~3+期中共4套學情調研測試卷(含答案)
- MOOC 計算機組成與CPU設計實驗-江蘇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第一次月考測試卷(試題)-2023-2024學年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
- 一組超全面的5S可視化標準課件
- 10KV供配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鋼結構施工方案(鋼結構-施工方案)
- 《民法典》合同編實務培訓課件
- 《產業經濟學》課程思政教學案例
- 施工組織設計管理臺帳
- 閉合導線計算表(帶公式)
- 商務禮儀培訓52873734(PPT143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