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五校聯盟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試題 歷史 含答案_第1頁
江蘇省鹽城市五校聯盟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試題 歷史 含答案_第2頁
江蘇省鹽城市五校聯盟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試題 歷史 含答案_第3頁
江蘇省鹽城市五校聯盟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試題 歷史 含答案_第4頁
江蘇省鹽城市五校聯盟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月考試題 歷史 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江蘇省鹽城市聯盟校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歷史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據考古發掘,江蘇張家港市東山村遺址目前已揭示出了大型房址、面積約100平方米的紅燒土祭祀廣場、若干埋葬較完整陶器和玉石器的祭祀坑、大型墓葬與小型墓葬實施分區埋葬等重要遺跡。這表明當時該地區(

)A.奴隸社會進入鼎盛時期 B.尚未出現階級階層分化C.文化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D.具備了國家的初始形態2.《云夢秦簡》記載:“甲小未盈六尺,有馬一匹自牧之,今馬為人敗(驚嚇),食人稼一石,問當論不當?不當論及償稼”。《唐律疏議》記載:“禮云:九十曰耄,七歲曰悼,悼與耄雖有死罪不加刑”。這些記載(

)A.實行罪罰相當原則 B.嚴懲未成年人犯罪C.體現明德慎罰思想 D.遵循尊卑親疏原則3.《宋書》記載,南朝會稽地區“民物殷阜,王公妃主,邸舍相望,橈亂所在,大為民患,子息滋長,督責無窮。”這反映出(

)A.門閥勢力的滋長 B.君主專制的強化C.江南經濟的開發 D.崇文抑武的政策4.唐后期,許多科舉落榜生成為節度使的幕僚,如謝瞳,考進士三年不第,滯留長安,恰逢兵亂,于是投靠當時還在黃巢麾下的同州防御使朱溫,“泊居門下,未嘗一日不在左右”。這反映出當時科舉制(

)A.考查標準嚴苛 B.選才能力有限C.形式過于僵化 D.加速唐朝滅亡5.宋朝官府除了發行法定的紙幣外,還發行了類似于今天的匯票或支票之類的證券。有些證券有固定面額,拿著這些證券,人們可以在官營的部門領取到鹽、酒、茶、礬、香料等專賣品。這反映了當時(

)A.官營手工業居主導地位 B.重農抑商政策無法執行C.政府對金融市場的開拓 D.民眾生活受到嚴格管控6.下表是明朝南方市鎮的發展狀況(部分),這反映出(

)市鎮發展狀況盛澤鎮明嘉靖年間,居民百家“以綢綾為業”,進入清代,發展為“日出萬綢,衣被天下”,交易額“日逾為金”的巨鎮王江涇鎮“煙戶萬家”的巨鎮,其居民“多織繒為業,日出千匹,衣被數州郡”楓涇鎮、朱涇鎮“前明數百家(棉)布號,皆在松江楓涇、朱涇樂業,而染坊、踹坊、商賈悉從之”A.市鎮間存在不同生產方式 B.生產經營的區域特色鮮明C.長途販運的商貿活動興盛 D.南北方經濟格局發生變化7.據下表可知,當時(

)學校名稱創辦時間地點創辦組織廣益學堂(今安師大附屬外國語學校)1897年蕪湖英國中華圣公會育德小學(今滁州市第三中學)1898年滁州美國基督教會圣保羅中學(今安慶市第二中學)1899年安慶美國基督教會含美學堂(今懷遠縣第一中學)1903年懷遠美國基督教會A.列強對華教育投資競爭激烈 B.西學東漸惠及江淮大地C.教會學校助推近代教育轉型 D.教育殖民化的特征明顯8.如表是根據中國共產黨某次會議整理的相關資料。據此判斷,這次會議(

)①黨的奮斗目標是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民族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②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共產主義的社會。③通過《關于“民主的聯合戰線”》《加入第三國際》等決議案。A.有利于建立聯合政府 B.推動了黨工作重心的轉移C.指明了中國革命方向 D.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9.1978年10月,四川在重慶鋼鐵公司等6戶國營企業進行擴大企業自主權試點,逐戶核定企業利潤指標,規定當年增產增收目標,允許年終完成計劃以后提留少量利潤,作為企業發展基金,并允許給職工發放少額獎金。由此可知,當時四川(

)A.重視增強企業自主發展的能力 B.推動了現代企業制度的嘗試C.開始發揮市場機制的主導作用 D.全面展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0.大豆是優質植物蛋白資源。1995-2024年,我國大豆產量在1200萬噸至2000萬噸之間。同一時期,我國從大豆凈出口國變為進口超過1億噸的世界最大大豆進口國,對外依存度從4%上升到84%。從這一變化可以看出(

)A.全球化不利于我國的大豆生產 B.我國農業種植結構發生巨變C.進口大豆成為我國民眾的主糧 D.我國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11.波斯帝國的王宮有亞述階梯式的建筑風格,垂花飾是埃及風格,墻面裝飾巴比倫琉璃磚和亞述、希臘樣式的浮雕。這可用來說明,波斯帝國(

)A.強化了君主專制制度 B.統一了西亞北非地區C.推動了古代文明融匯 D.致力于推廣希臘文化12.11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征服英國的過程中,諾曼公爵威廉將舊貴族的土地合并為若干大地產分配給大貴族,這些大貴族的領地雖然龐大,卻分散于各地而不相連,從而形成相互分割交錯的地產占有格局。威廉此舉(

)A.實現了對各地的垂直管理B.擴大了統治的封建基礎C.有利于強化對貴族的控制D.促進了土地商品化進程13.新航路開辟后,西葡率先走上殖民擴張的道路。兩國于1494年訂立《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葡萄牙獲得非洲、亞洲大部分“新發現”土地。1529年,西葡兩國續訂《薩拉戈薩條約》。這兩個條約在教皇仲裁案的支持下,并排除其他歐洲國家基于“發現論”的主張。對這一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①基督教會在殖民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②西葡兩國試圖以法律手段維護殖民利益③西葡兩國的行為有力推動國際法的發展

④上述材料體現殖民擴張的有效占領原則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4.如圖是巴拿馬運河交接儀式上的照片:巴拿馬總統莫斯科索(左)和美國政府代表、前總統卡特交換有關巴拿馬運河回歸的文件。這可以用來說明(

)A.美國支持拉美國家獨立 B.新興國家取得發展成就C.世界殖民體系開始瓦解 D.非洲國家民族意識覺醒15.2023年的美國國防預算把增加支持烏克蘭和北約、強化在印太地區的介入、增強國際聯盟和伙伴關系作為重點;2024年的國防預算則強調對持續的軍事行動、倡議和全球行動的支持等。這一差異說明美國(

)A.國防預算調整反映國家安全戰略的動態變化B.增加預算以施壓更多國家加入其聯盟體系C.以軍事優勢鞏固全球霸權,應對多極化挑戰D.轉移安全責任給盟友,保持自身主導地位二、材料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孝文帝為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實行定民戶籍的措施。這一措施是以三長制的實行為保證,對均田制下的農戶戶籍重新登記,保證新租調制的推行。重定的戶籍不僅要記錄受田農民的家庭人口、財產占有,還要登錄他們占有的土地,從而使國家能夠清楚地掌握各地方農戶的生產、生活狀況。孝文帝定民戶籍,將受田農民納入統一的戶籍編制,使原來宗主督護制下的大戶,大部分轉變為三長制下的小戶,并在國家戶籍編制中占有主流地位。定民戶籍的實行有益于推進漢人與拓跋鮮卑人戶籍的一致化,還使國家可以改革封爵制度。應該說,孝文帝實行定民戶籍取得了不能忽視的重要成效。——摘編自張鶴泉《北魏孝文帝定民戶籍及其對推進社會改革的影響》(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孝文帝定民戶籍的背景。(2)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孝文帝定民戶籍的影響。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國古代留存史籍浩如煙海,逐漸形成了諸如正史有“二十六史”,編年體、紀事本末體、綱目體、典制體等多種成系列的史書體裁。希臘史學家偏愛建立在目擊者所述的證據上的現代史,或所能傾聽到的極近的近代史。無論是希臘人還是羅馬人,撰史是為了保存記憶、教育公民、娛樂公民和傳授知識,《朱古達戰爭》《伯羅奔尼撒戰爭》《猶太戰爭史》等大量的敘述戰爭的史著幾乎都是由史家憑一己之力完成的。在西方人看來,歷史學是具體的、局部的、特殊的知識存在,不具有普遍性特征。因而史學長期以來都附屬于文學,始終是修辭學的一個分支。——摘編自楊共樂《中西古代歷史學之差異辨析》材料二

1919年,《新青年》《覺悟》等刊物相繼將“社會改造”作為中心議題。20世紀20年代,出現了《社會進化史》等一批運用新的理論和方法探討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著作。大革命失敗后,政治軍事斗爭陷入低潮,理論斗爭成為了“實際階級斗爭的延長”,隨著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史論戰的開展,以郭沫若為代表的一個馬克思主義史家群體集結成軍,馬克思主義由“思想”沉淀為“學術”。抗戰爆發后,馬克思主義史家將學術研究匯入抗戰救國的洪流中。1938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提出,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進入自主創造的階段,學術地位進一步提高。——摘編自陳峰《以學術關照回應時代之問——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傳統的確立之路》(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西方古代史學發展不同于中國古代史學的突出之處。(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發展特色。18.中國咖啡故事晚清時期,法國傳教士將咖啡引入中國云南大理朱苦拉村。此后,海南、福建、廣西等地先后從東南亞引進咖啡種植,開創了我國咖啡早期引種栽培新紀元。林則徐組織翻譯出版的《四洲志》一書中出現了“珈排”的記錄,這一譯名可能源于日本。19世紀中后期,《申報》等媒體的廣告中使用了“咖啡”“磕肥”“考非”“加非”等詞。歷經30多種譯名后,民國初年中華書局出版的《中華大字典》將“咖啡”一詞作為標準譯名,沿用至今。國內咖啡飲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晚清時期。丹麥人在廣州十三行開設了第一家咖啡館,進出咖啡館的人群多為洋商。民國初年,更多國人投資咖啡館業。1920年后,獨立經營的咖啡館在上海大量出現,咖啡館逐漸成為上海市民社交、娛樂的重要場所。同期,北京也出現了經營咖啡的專門場所,顧客以學生、青年夫婦為主。此時期,中產階級、歸國學人等流連于咖啡館,交誼議事、著書立論,盛況空前。從田漢創作的獨幕話劇《咖啡店之一夜》到張若谷的《咖啡座談》,再到魯迅的《革命咖啡店》等文藝作品,不勝枚舉。他們推動了中國近代咖啡文化的形成與傳播。——整理自北京城市圖書館“烘萃光陰入東流:中國咖啡故事”展覽閱讀材料,結合所學,選擇三個角度,闡釋“中國咖啡故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史論結合,邏輯清晰,結構完整。三、綜合題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世紀初,英國政府債臺高筑,南海公司以接管部分政府債務為交換,從政府處獲得了壟斷南美洲殖民地貿易的特權,及管理部分債務的權力。上市后的南海公司以此為宣傳來吸引投資者關注,多次發布“增資擴股”計劃,致使公司股價飆升。然而,由于西班牙的控制,南美洲市場并未向英國完全開放,南海公司在實際貿易中其實很難獲利。自1720年9月開始,其股價大幅下跌,投資者恐慌性拋售股票,股價暴跌。這場危機導致整個英國金融市場陷入了混亂,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南海泡沫”。“南海泡沫”破裂后,公司進行重組,逐步停止了貿易活動,轉向管理英國政府的長期債務。到18世紀后期,隨著英國金融體系的逐步成熟,英格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作用增強,南海公司變得日益邊緣化,運營規模逐步縮小。19世紀初,南海公司幾乎完全停止了實際的商業活動,轉而成為一個完全以政府債務管理為主的機構。到19世紀中期,隨著債務逐漸清償,公司被認為不再具有運營的必要性,最終在1853年被正式解散,所有剩余債務和資產交由英國財政部管理,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摘編自高德步《十八世紀初英國泡沫經濟的產生與破滅及其歷史教訓》(1)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概括“南海泡沫”出現的歷史因素。(2)依據材料指出南海公司的職能轉變,并結合所學,對其退出歷史舞臺做簡要評價。2025屆江蘇省鹽城市聯盟校高三下學期第一次聯考歷史試題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10答案DCABCBDCAD題號1112131415答案CCABA16.(1)背景:北魏前期宗主督護制導致戶籍混亂,賦稅征收困難。均田制和三長制推行需重新登記戶籍以保障稅收。民族融合趨勢下,需整合漢人與鮮卑人戶籍。(2)影響:加強國家對人口和土地的控制,穩定財政收入。促進社會階層流動,削弱豪強勢力。推動鮮卑漢化,加速民族融合。為后續改革(如俸祿制、遷都)奠定基礎。17.(1)突出之處:偏重現代史或近代史;修史目的復雜多樣,甚至帶有娛樂公民的意圖;私人、個人撰史更為盛行(官修史書不發達);不注重研究歷史規律;史學長期附屬于文學,體裁單一。(2)特色:與重大革命斗爭、文化運動息息相關;注重探討社會發展規律;出現了一批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群體;把史學研究與抗日救亡運動相結合(服務于現實的革命運動);逐步走上“中國化”道路。18.示例:從咖啡的傳入種植過程來看:晚清時期,隨著西方列強的侵略,國門被打開。加之國際貿易的發展,西方文化的傳入,咖啡逐漸被引進中國。咖啡種植從一省擴展至數省,種植范圍不斷擴大,豐富了當地新的經濟作物種類,促進中外物種交流。從咖啡的譯名演變來看:在西學東漸的影響下,林則徐等仁人志士開眼看世界,加之受近代傳媒和出版業發展的影響,其譯名在中國經歷了從最初借鑒外來語“珈排”到本土演化為“咖啡”的歷程。咖啡譯名在中國的演變過程,體現出中華文化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