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測繪地理信息與遙感作業指導書TOC\o"1-2"\h\u24408第一章測繪地理信息基礎理論 332431.1測繪地理信息概述 398541.2測繪地理信息分類與特點 3265131.2.1測繪地理信息分類 3237811.2.2測繪地理信息特點 4262861.3測繪地理信息采集與處理 445321.3.1測繪地理信息采集 4262281.3.2測繪地理信息處理 46635第二章遙感技術原理與應用 443052.1遙感技術概述 5176452.2遙感數據獲取與處理 5143682.2.1遙感數據獲取 5251212.2.2遙感數據處理 57002.3遙感圖像解譯與應用 522442.3.1遙感圖像解譯 5133302.3.2遙感圖像應用 523333第三章地理信息系統(GIS)基礎 618963.1地理信息系統概述 622683.2GIS數據結構 6291063.2.1空間數據結構 6122343.2.2屬性數據結構 628553.3GIS軟件與功能 7311863.3.1GIS軟件 798513.3.2GIS功能 71459第四章測繪地理信息數據采集 727894.1地面測量數據采集 7234084.2航空攝影測量數據采集 8121234.3衛星遙感數據采集 828961第五章測繪地理信息數據處理 822215.1數據預處理 8110445.1.1數據清洗 8187815.1.2數據格式轉換 9233055.1.3數據歸一化 9106075.2數據校正與融合 968325.2.1數據校正 9157495.2.2數據融合 934345.3數據分析與挖掘 9245765.3.1數據分析 979705.3.2數據挖掘 101019第六章測繪地理信息產品制作 10230056.1地圖制作 10187866.1.1概述 10276556.1.2地圖設計與編制 1088136.1.3地圖數據采集與處理 1036946.1.4地圖符號設計 1177506.1.5地圖印刷與出版 11119966.2三維可視化 11188626.2.1概述 11114346.2.2三維可視化技術方法 11240156.2.3三維可視化應用領域 1178776.3空間分析與應用 11303716.3.1概述 1158816.3.2空間分析方法 1255296.3.3空間分析應用領域 1213442第七章遙感作業流程與方法 1267517.1遙感作業流程 12102867.1.1數據獲取 12273867.1.2數據預處理 1278387.1.3數據分析 1234697.1.4結果驗證與輸出 12269737.2遙感圖像處理方法 13188237.2.1圖像增強 13178977.2.2圖像融合 13212627.2.3圖像分類 13230207.2.4圖像分割 13232587.3遙感應用案例分析 13302497.3.1城市土地利用遙感監測 13281327.3.2農田信息提取 13322377.3.3水體污染監測 1311155第八章測繪地理信息項目管理 13325258.1項目組織與管理 13200478.1.1項目組織結構 1398998.1.2項目管理職責 1486058.1.3項目管理流程 14249308.2項目進度控制 1467098.2.1進度計劃制定 14106278.2.2進度監控與調整 14101638.2.3進度報告 14236898.3質量控制與評估 14217038.3.1質量控制措施 14309668.3.2質量評估 15128348.3.3質量改進 1528713第九章測繪地理信息法律法規與標準 15105949.1法律法規概述 15215009.1.1法律法規的定義 152089.1.2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 1597619.1.3法律法規的作用 15239879.2測繪地理信息標準 16326669.2.1標準的定義與分類 16170219.2.2標準的制定與修訂 16145299.2.3標準的作用 16120639.3測繪地理信息保密與安全 16160549.3.1保密與安全的定義 16320739.3.2保密與安全的主要內容 16269379.3.3保密與安全措施 178034第十章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與應用 173178710.1產業發展現狀 172469410.1.1產業發展概述 17673710.1.2產業規模與增長 172981410.1.3產業區域分布 172332110.2應用領域與發展趨勢 172545610.2.1應用領域 1785910.2.2發展趨勢 182859810.3產業政策與市場分析 18857410.3.1產業政策 182202610.3.2市場分析 18第一章測繪地理信息基礎理論1.1測繪地理信息概述測繪地理信息是集地理學、測繪學、遙感技術、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它是通過對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現象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為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提供基礎數據支撐。測繪地理信息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綜合國力具有重要意義。1.2測繪地理信息分類與特點1.2.1測繪地理信息分類測繪地理信息根據其內容和屬性可分為以下幾類:(1)基礎地理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水系、交通、居民地、境界等要素。(2)專題地理信息: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生態環境、城市基礎設施、人口分布等要素。(3)社會經濟信息:包括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城鄉規劃等要素。1.2.2測繪地理信息特點(1)空間性:測繪地理信息具有明確的空間位置和分布特征。(2)多樣性:測繪地理信息涵蓋自然、社會、經濟等多個領域,具有豐富的內涵。(3)動態性:測繪地理信息時間推移和社會發展而不斷更新。(4)準確性:測繪地理信息要求具有高精度、可靠的測量數據和科學的技術方法。(5)標準化:測繪地理信息在采集、處理、傳輸、應用等環節需遵循一定的標準和規范。1.3測繪地理信息采集與處理1.3.1測繪地理信息采集測繪地理信息采集是指通過對地球表面各種現象的觀測、測量和調查,獲取有關地理要素的空間位置、屬性和相互關系的數據。采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地面測量:利用全站儀、水準儀、GPS等設備進行實地測量。(2)航空遙感:利用飛機、衛星等載體搭載遙感設備進行觀測。(3)衛星遙感:利用地球觀測衛星搭載的遙感設備進行觀測。(4)地理信息系統(GIS):通過集成各類數據,構建地理信息數據庫。1.3.2測繪地理信息處理測繪地理信息處理是指對采集到的地理信息數據進行整理、加工、分析和表達的過程。主要內容包括:(1)數據整理: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清洗、分類、編碼和標準化處理。(2)數據分析:對地理信息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空間分析、模型構建等。(3)數據表達:利用地圖、圖表、文字等形式表達地理信息數據。(4)數據傳輸:通過有線、無線等傳輸手段,實現地理信息數據的共享和交換。(5)數據存儲:將地理信息數據存儲在數據庫中,便于管理和查詢。第二章遙感技術原理與應用2.1遙感技術概述遙感技術是一種無需直接接觸被觀測對象,即可獲取其信息的技術。該技術通過探測、記錄、分析地球表面各類地物的電磁波信息,實現對地表各類現象的監測和研究。遙感技術在我國測繪地理信息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為資源調查、環境保護、城市規劃等提供了有力支持。2.2遙感數據獲取與處理2.2.1遙感數據獲取遙感數據獲取主要包括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兩大類。衛星遙感數據通過地球觀測衛星上的傳感器獲取,具有覆蓋范圍廣、重復觀測能力強、時效性高等優點。航空遙感數據則通過飛機、無人機等載體上的遙感設備獲取,具有較高的分辨率和針對性。2.2.2遙感數據處理遙感數據處理包括預處理、增強處理、融合處理等。預處理主要包括輻射校正、幾何校正等,旨在消除遙感數據中的誤差和噪聲,提高數據質量。增強處理通過調整遙感圖像的對比度、亮度等,使圖像更加清晰、易于解譯。融合處理則是將不同來源、不同分辨率的遙感數據整合在一起,以提高數據的應用效果。2.3遙感圖像解譯與應用2.3.1遙感圖像解譯遙感圖像解譯是對遙感圖像進行分析、識別和提取地物信息的過程。解譯方法包括目視解譯和數字解譯。目視解譯是通過觀察遙感圖像,依據地物的形狀、紋理、顏色等特征進行識別。數字解譯則利用計算機技術,通過算法對遙感圖像進行處理,提取地物信息。2.3.2遙感圖像應用遙感圖像在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的應用廣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資源調查:通過遙感圖像,可以快速獲取各類資源分布信息,為資源開發、保護和管理提供依據。(2)環境保護:遙感圖像可以監測地表水質、土壤污染、植被覆蓋等環境狀況,為環境保護提供數據支持。(3)城市規劃:遙感圖像可以反映城市布局、交通狀況、土地利用等信息,為城市規劃提供基礎數據。(4)災害監測與評估:遙感圖像可以實時監測自然災害發生、發展過程,為災害預警、救援和恢復提供決策依據。(5)農業監測:遙感圖像可以獲取作物生長狀況、病蟲害分布等信息,為農業精細化管理提供支持。(6)林業調查:遙感圖像可以監測森林資源變化、火災隱患等信息,為林業管理提供數據支持。(7)地質勘探:遙感圖像可以識別地質構造、礦產資源分布等信息,為地質勘探提供依據。第三章地理信息系統(GIS)基礎3.1地理信息系統概述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簡稱GIS)是一種集成了地圖、數據庫和地理分析功能的計算機系統。它用于捕捉、管理、分析和展示與地理位置相關的數據,以便于用戶進行決策支持、規劃管理和科學研究。GIS的核心在于將空間數據與屬性數據相結合,實現對地理現象的直觀表達和深入分析。3.2GIS數據結構GIS數據結構主要包括空間數據結構和屬性數據結構兩大部分。3.2.1空間數據結構空間數據結構是指GIS中對地理要素的幾何形狀和空間關系的表達方式。常見的空間數據結構有:(1)矢量數據結構:以點、線、面等基本幾何元素表示地理要素,具有結構簡單、數據量小、易于編輯和擴展等優點。(2)柵格數據結構:以像素陣列表示地理要素,適用于表示連續分布的地表特征,如地形、植被等。3.2.2屬性數據結構屬性數據結構是指GIS中對地理要素的屬性信息的組織方式。常見的屬性數據結構有:(1)表格數據結構:以表格形式組織屬性信息,便于與空間數據關聯。(2)關系型數據庫:利用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RDBMS)存儲和管理屬性數據,具有數據安全性高、查詢速度快等優點。3.3GIS軟件與功能3.3.1GIS軟件GIS軟件是用于實現GIS功能的計算機程序。常見的GIS軟件有:(1)ArcGIS:由美國ESRI公司開發的一款功能強大的GIS軟件,廣泛應用于城市規劃、土地管理、環境保護等領域。(2)MapGIS:由中國地質調查局開發的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IS軟件,適用于地質、礦產、環境等領域的地理信息處理。3.3.2GIS功能GIS軟件主要具有以下功能:(1)數據輸入:支持多種數據格式,如Shapefile、GeoDatabase、KML等,方便用戶導入和編輯地理數據。(2)數據管理:實現對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的存儲、查詢、更新和維護。(3)數據分析:提供空間分析、屬性分析、網絡分析等多種分析工具,幫助用戶深入挖掘地理信息。(4)數據展示:以地圖、表格、三維模型等形式展示地理信息,便于用戶直觀了解地理現象。(5)數據輸出:支持打印、導出、發布等多種數據輸出方式,方便用戶分享和應用地理信息。第四章測繪地理信息數據采集4.1地面測量數據采集地面測量數據采集是測繪地理信息數據采集的基礎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平面控制測量:采用全站儀、衛星定位等技術,對地面點進行測量,獲取其平面坐標。(2)高程控制測量:采用水準儀、衛星定位等技術,對地面點進行測量,獲取其高程。(3)地形圖測量:采用地面測量儀器,對地面地形、地貌、地物等進行測量,繪制地形圖。(4)地籍測量: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土地權屬、界址、面積等進行測量,為土地管理提供依據。4.2航空攝影測量數據采集航空攝影測量數據采集是利用航空攝影技術,對地面進行拍攝,獲取航空影像數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航空攝影:采用航空攝影相機,對地面進行拍攝,獲取航空影像。(2)影像處理:對航空影像進行預處理、增強、校正等,提高影像質量。(3)立體觀測:通過立體觀測設備,對航空影像進行立體觀測,獲取地面高程信息。(4)影像解析:根據航空影像,提取地形、地貌、地物等信息,繪制地形圖。4.3衛星遙感數據采集衛星遙感數據采集是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地面進行觀測,獲取衛星遙感數據,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衛星遙感影像獲取:根據任務需求,選擇合適的衛星遙感傳感器,獲取地面遙感影像。(2)影像預處理:對衛星遙感影像進行輻射校正、幾何校正等,提高影像質量。(3)影像分類:根據遙感影像特征,對地物進行分類,提取相關信息。(4)影像分析:對衛星遙感影像進行分析,獲取地面地形、地貌、地物等信息。(5)數據融合:將衛星遙感數據與其他測繪地理信息數據進行融合,提高數據精度和應用價值。(6)數據更新:根據衛星遙感數據,對測繪地理信息數據進行實時更新,保證數據的現勢性。第五章測繪地理信息數據處理5.1數據預處理5.1.1數據清洗數據預處理是測繪地理信息數據處理的首要環節。對收集到的原始數據進行清洗,移除數據中的錯誤、重復和異常記錄,保證數據質量。數據清洗包括缺失值處理、異常值處理和數據一致性檢查等。5.1.2數據格式轉換在數據預處理過程中,還需要對數據進行格式轉換,以滿足不同軟件和系統的需求。常見的數據格式轉換包括:將原始數據轉換為通用數據格式(如CSV、JSON等),以及將特定軟件的數據轉換為其他軟件可識別的格式。5.1.3數據歸一化為了消除數據量綱和數量級的影響,提高數據處理的準確性,需要對數據進行歸一化處理。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歸一化方法,如最大最小歸一化、標準化等。5.2數據校正與融合5.2.1數據校正數據校正旨在消除數據中的誤差,提高數據精度。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校正方法:(1)坐標校正:通過引入坐標轉換參數,將不同坐標系下的數據轉換為統一的坐標系。(2)高程校正:利用已知高程點,對數據進行高程擬合,消除高程誤差。(3)影像校正:對遙感影像進行幾何校正和輻射校正,提高影像質量。5.2.2數據融合數據融合是將不同來源、不同分辨率和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整合,形成具有更高價值的數據集。數據融合方法包括:(1)空間數據融合:將不同分辨率和不同來源的空間數據進行整合,形成統一的空間數據集。(2)屬性數據融合:將不同來源的屬性數據進行整合,形成完整的屬性數據集。(3)影像與矢量數據融合:將遙感影像與矢量數據進行融合,實現數據的互補。5.3數據分析與挖掘5.3.1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對測繪地理信息數據進行深度處理,提取有用信息的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分析方法:(1)統計分析:對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包括均值、方差、標準差等。(2)空間分析:利用空間分析技術,分析地理要素之間的空間關系,如緩沖區分析、疊加分析等。(3)時間序列分析:對時間序列數據進行趨勢分析和周期分析,預測未來發展趨勢。5.3.2數據挖掘數據挖掘是從大量數據中提取隱藏的、未知的、有價值的信息和知識的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數據挖掘方法:(1)關聯規則挖掘:分析數據中各屬性之間的關聯性,挖掘潛在的關聯規則。(2)聚類分析:對數據進行分類,找出具有相似性的數據集合。(3)預測分析:利用歷史數據,建立預測模型,預測未來發展趨勢。(4)決策樹分析:通過構建決策樹模型,對數據進行分類和預測。(5)神經網絡分析:利用神經網絡算法,對數據進行非線性分析和預測。第六章測繪地理信息產品制作6.1地圖制作6.1.1概述地圖制作是測繪地理信息產品制作的核心環節,主要包括地圖設計與編制、地圖數據采集與處理、地圖符號設計、地圖印刷與出版等步驟。本節將詳細介紹地圖制作的流程及關鍵技術。6.1.2地圖設計與編制地圖設計是根據地圖的使用目的、內容、比例尺、制圖區域等因素進行總體策劃,確定地圖的基本結構、內容、符號系統等。地圖編制是在地圖設計的基礎上,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將地圖內容繪制成圖形文件。6.1.3地圖數據采集與處理地圖數據采集主要包括遙感數據、地形數據、行政區劃數據、交通數據等。地圖數據處理是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篩選、編輯和轉換,以滿足地圖制作的需求。6.1.4地圖符號設計地圖符號設計是地圖制作的關鍵環節,包括點狀符號、線狀符號和面狀符號的設計。符號設計應遵循易讀性、一致性和美觀性原則,以突出地圖主題和層次感。6.1.5地圖印刷與出版地圖印刷是將地圖圖形文件輸出到紙張或其他介質上,包括印刷工藝、印刷材料、印刷質量等方面的選擇。地圖出版是指將地圖產品推向市場,包括地圖的發行、銷售和售后服務等。6.2三維可視化6.2.1概述三維可視化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將地理空間數據以三維形式展示出來,以便于用戶更直觀地理解和分析地理信息。本節將介紹三維可視化的基本概念、技術方法和應用領域。6.2.2三維可視化技術方法三維可視化技術方法包括數據預處理、三維建模、紋理映射、光照與渲染等環節。數據預處理是對原始地理空間數據進行整理、篩選和轉換,以滿足三維建模的需求。三維建模是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構建地理對象的三維模型。紋理映射是將地理對象的紋理信息映射到三維模型上,提高模型的真實感。光照與渲染是對三維模型進行光照計算和渲染處理,使其具有更好的視覺效果。6.2.3三維可視化應用領域三維可視化在城市建設、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虛擬現實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在城市規劃中,三維可視化可以直觀地展示規劃方案,便于決策者進行決策;在地理信息系統中,三維可視化可以更好地表現地形地貌、地理分布等信息。6.3空間分析與應用6.3.1概述空間分析與應用是基于地理空間數據的分析、處理和挖掘,以解決實際問題。本節將介紹空間分析的基本方法、技術和應用領域。6.3.2空間分析方法空間分析方法包括空間數據的采集、預處理、空間分析算法、結果可視化等環節。空間數據采集是獲取地理空間信息的過程,包括遙感數據、地形數據、行政區劃數據等。空間數據預處理是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篩選和轉換,以滿足空間分析的需求。空間分析算法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對地理空間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的方法,如緩沖區分析、疊加分析、路徑分析等。結果可視化是將空間分析結果以圖形或表格形式展示出來,便于用戶理解和分析。6.3.3空間分析應用領域空間分析在資源管理、環境保護、災害評估、城市規劃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在資源管理中,空間分析可以評估資源分布、資源開發潛力等;在環境保護中,空間分析可以預測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在災害評估中,空間分析可以預測災害風險、制定應急預案等。第七章遙感作業流程與方法7.1遙感作業流程7.1.1數據獲取遙感作業的第一步是數據獲取,主要包括衛星遙感數據和航空遙感數據。數據獲取應根據項目需求、區域范圍、分辨率等因素選擇合適的遙感平臺和傳感器。數據獲取的方式有主動獲取和被動獲取兩種,主動獲取包括雷達、激光等主動遙感技術,被動獲取主要包括光學遙感技術。7.1.2數據預處理數據預處理是對獲取的遙感數據進行整理、校正和增強等操作,以消除數據中的噪聲和誤差,提高數據質量。預處理主要包括輻射校正、幾何校正、圖像增強等。7.1.3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對預處理后的遙感數據進行解譯、分類和提取信息的過程。數據分析方法有監督分類、非監督分類、人工解譯等。7.1.4結果驗證與輸出結果驗證是對遙感數據分析結果的準確性進行評估,包括地面調查、樣本驗證等。輸出結果包括遙感圖像、數據報表、專題圖等。7.2遙感圖像處理方法7.2.1圖像增強圖像增強是為了改善遙感圖像的視覺效果,提高圖像信息提取的準確性。常見的圖像增強方法有對比度增強、亮度增強、銳化增強等。7.2.2圖像融合圖像融合是將不同來源、不同分辨率的遙感圖像進行合并,以提高圖像的綜合信息量。常見的圖像融合方法有加權融合、IHS變換融合、PCA變換融合等。7.2.3圖像分類圖像分類是將遙感圖像中的像素劃分為不同的類別,以提取地物信息。常見的圖像分類方法有監督分類、非監督分類、支持向量機分類等。7.2.4圖像分割圖像分割是將遙感圖像劃分為若干個區域,以便于提取感興趣的地物信息。常見的圖像分割方法有閾值分割、邊緣檢測、區域生長等。7.3遙感應用案例分析7.3.1城市土地利用遙感監測城市土地利用遙感監測是通過遙感技術對城市土地利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和評價。以某城市為例,采用高分遙感數據,通過圖像預處理、監督分類、圖像分割等方法,提取城市土地利用信息,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現狀及變化趨勢。7.3.2農田信息提取農田信息提取是利用遙感技術對農田進行監測和分析。以某地區為例,采用多源遙感數據,通過圖像預處理、非監督分類、人工解譯等方法,提取農田信息,分析農田分布、種植結構和變化趨勢。7.3.3水體污染監測水體污染監測是利用遙感技術對水體污染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和評價。以某湖泊為例,采用光學遙感數據,通過圖像預處理、圖像增強、水體指數計算等方法,提取水體污染信息,分析污染范圍和程度。第八章測繪地理信息項目管理8.1項目組織與管理8.1.1項目組織結構測繪地理信息項目組織結構應根據項目規模、性質和任務要求進行合理設置。項目組織結構主要包括項目經理、項目助理、技術負責人、質量監控員、財務人員等崗位。各崗位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素質和工作經驗,保證項目順利進行。8.1.2項目管理職責項目經理:負責項目整體策劃、組織、協調、監督及驗收工作,保證項目按期完成。項目助理:協助項目經理進行項目組織、協調、溝通,負責項目文檔管理。技術負責人:負責項目技術方案制定、技術指導、技術培訓及成果驗收。質量監控員:負責項目質量監督、檢查、評估,保證項目成果質量符合要求。財務人員:負責項目預算編制、資金管理及成本控制。8.1.3項目管理流程項目啟動:明確項目目標、任務、周期、預算等,成立項目組。項目策劃:制定項目實施方案、技術路線、進度計劃、質量標準等。項目實施:按照項目計劃開展各項工作,保證項目進度、質量、成本控制。項目監控:定期對項目進度、質量、成本進行監控,發覺問題及時調整。項目驗收:完成項目任務后,進行成果驗收,保證項目符合要求。8.2項目進度控制8.2.1進度計劃制定根據項目任務、周期、人員配置等,制定項目進度計劃,明確各階段工作內容、完成時間、責任人等。8.2.2進度監控與調整項目實施過程中,定期對進度進行監控,與計劃進行比對,發覺偏差及時調整。調整措施包括增加資源投入、調整工作順序等。8.2.3進度報告定期向項目經理匯報項目進度,包括已完成工作、正在進行工作、存在問題及下階段計劃等。8.3質量控制與評估8.3.1質量控制措施制定質量管理體系,明確質量標準、檢查方法、評估手段等。開展項目前期培訓,提高人員素質,保證項目質量。實施過程控制,對關鍵環節進行重點檢查,保證項目質量。8.3.2質量評估項目實施過程中,定期進行質量評估,包括成果質量、過程質量等。對評估結果進行分析,發覺問題及時整改。項目驗收時,對成果質量進行綜合評估,保證項目符合要求。8.3.3質量改進根據質量評估結果,制定改進措施,提高項目質量。加強人員培訓,提高技能水平。優化項目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第九章測繪地理信息法律法規與標準9.1法律法規概述9.1.1法律法規的定義測繪地理信息法律法規是指國家為了規范測繪地理信息活動,保障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制定的具有強制力的規范性文件。測繪地理信息法律法規體系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規章等。9.1.2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測繪地理信息法律法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測繪地理信息管理的基本制度;(2)測繪地理信息資質管理;(3)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管理;(4)測繪地理信息市場管理;(5)測繪地理信息保密與安全;(6)測繪地理信息質量監督管理;(7)測繪地理信息法律責任。9.1.3法律法規的作用測繪地理信息法律法規具有以下作用:(1)規范測繪地理信息活動;(2)保障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3)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4)促進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9.2測繪地理信息標準9.2.1標準的定義與分類測繪地理信息標準是指對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的技術、管理、服務等方面所做的統一規定。測繪地理信息標準可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9.2.2標準的制定與修訂測繪地理信息標準的制定與修訂應遵循以下原則:(1)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2)適應市場需求,與產業發展相結合;(3)與國際標準接軌,便于國際交流與合作。9.2.3標準的作用測繪地理信息標準具有以下作用:(1)規范測繪地理信息產品和服務質量;(2)促進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3)保障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的安全、可靠、可用;(4)提高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整體水平。9.3測繪地理信息保密與安全9.3.1保密與安全的定義測繪地理信息保密與安全是指對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技術、設施等進行保護,防止泄露、損毀、篡改等行為,保證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的安全、可靠、可用。9.3.2保密與安全的主要內容測繪地理信息保密與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的保密管理;(2)測繪地理信息技術的保密管理;(3)測繪地理信息設施的保密管理;(4)測繪地理信息網絡安全的防護;(5)測繪地理信息應急管理與處理。9.3.3保密與安全措施為保障測繪地理信息保密與安全,應采取以下措施:(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03月浙江嘉興市海鹽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96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北京西城區事業單位公開招聘1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脲醛塑料項目安全評估報告
- 長春工業大學《老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植物綠化與配置》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亳州職業技術學院《模型制作》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鋼琴即興伴奏與彈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安徽省宿州地區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期末英語試題測試卷含答案
- 湘中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計算機系統設計及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夏大學《工程力學(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3年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素質大賽情景答辯題(附參考答案)6篇
- GB/T 39489-2020全尾砂膏體充填技術規范
- GB/T 11211-2009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與金屬粘合強度的測定二板法
- 《民法》全冊精講課件
- 鎂及鎂合金的耐蝕性課件
- 企業標準編寫模板
- 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實驗計劃表
- 原廠授權書及售后服務承諾函【模板】
- 自動控制原理全套課件
- EXCEL公式進行經緯度與XY坐標的相互轉換
- 059.商業計劃書和可行性報告精制食油廠年產萬噸精制山茶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