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院住院患者護理手冊The"HospitalInpatientCareManual"isacomprehensiveguidedesignedtoassisthealthcareprofessionalsinprovidingoptimalcaretoinpatientsinahospitalsetting.Thismanualservesasacrucialreferencetoolfornurses,doctors,andothermedicalstaff,ensuringthatpatientsreceivestandardized,evidence-basedcarethroughouttheirhospitalstay.Whetherinalargeurbanhospitalorasmallruralclinic,thismanualisapplicabletoallhealthcareinstitutionsthathouseinpatients.The"HospitalInpatientCareManual"isanindispensableresourceforhealthcareproviderstaskedwithmanagingthecareofpatientsadmittedtohospitals.Itcoversawiderangeoftopics,frompatientassessmentanddiagnosistotreatmentplansandpost-dischargecare.Byfollowingtheguidelinesoutlinedinthismanual,healthcareprofessionalscanenhancepatientoutcomesandimproveoverallqualityofcare.Adherencetothe"HospitalInpatientCareManual"ismandatoryforallhealthcarestaffmembers.Themanualisstructuredtobeuser-friendly,withclearinstructionsandvisualaidstofacilitateeasynavigation.Itisexpectedthathealthcareproviderswillutilizethismanualasafoundationfortheirclinicalpractice,regularlyupdatingtheirknowledgeandskillstoensuretheydeliverthehigheststandardofcaretotheirpatients.醫院住院患者護理手冊詳細內容如下:第一章患者入院須知1.1入院程序1.1.1掛號就診患者需先在醫院掛號窗口進行掛號,根據病情選擇相應的科室就診。掛號時,請提供有效身份證件,以便于建立個人病歷檔案。1.1.2就診流程(1)掛號后,患者需到指定科室就診,由接診醫生進行初步檢查和診斷。(2)如需進一步檢查,醫生將為您開具檢查單,請根據檢查單上的指示到相關檢查科室進行檢查。(3)檢查完成后,將檢查結果交回就診科室,由醫生進行綜合評估。(4)如需住院治療,醫生將為您開具住院單,并告知住院流程。1.1.3辦理住院手續(1)患者需攜帶住院單、身份證、醫保卡等相關證件,到住院部辦理住院手續。(2)辦理住院手續時,請詳細閱讀住院須知,了解住院期間的相關規定。(3)辦理完住院手續后,患者將被安排至相應病區。第二節患者權利與義務1.1.4患者權利(1)患者有權了解自己的病情、診斷、治療方案及可能產生的風險。(2)患者有權選擇醫療機構、醫生和治療方案。(3)患者有權要求醫護人員尊重自己的隱私和個人尊嚴。(4)患者有權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和護理。(5)患者有權對醫療質量和護理工作進行監督和評價。1.1.5患者義務(1)患者應如實提供自己的病史、癥狀及與病情有關的信息。(2)患者應遵守醫院的規章制度,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和護理。(3)患者應保持病室內清潔衛生,不影響他人休息。(4)患者應按時繳納醫療費用,如有困難,可向醫院申請減免。(5)患者應遵守醫院消防安全規定,保證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第三節患者個人信息登記1.1.6登記目的為了更好地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保證患者安全,醫院需對患者的個人信息進行登記。1.1.7登記內容(1)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等。(2)家庭信息:家庭成員、聯系方式、家庭住址等。(3)病史信息:患者既往病史、家族病史、過敏史等。(4)住院信息:住院日期、病區、床號、主管醫生等。1.1.8登記方式患者需在入院時填寫《患者個人信息登記表》,并保證所填信息真實、準確、完整。醫院將對患者個人信息進行保密,未經患者同意,不得泄露給他人。第二章病房環境與設施第一節病房環境介紹1.1.9病房位置與布局病房位于醫院住院部,根據不同病種和病情,分為內科病房、外科病房、兒科病房、婦產科病房等。病房布局合理,分為單人間、雙人間和多人間,以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病房內設有護士站、治療室、休息室等配套設施。1.1.10病房環境特點(1)溫濕度:病房內保持適宜的溫濕度,以利于患者康復。冬季室內溫度控制在1822℃,相對濕度控制在40%60%;夏季室內溫度控制在2428℃,相對濕度控制在40%70%。(2)光照:病房內采用自然光照和人工照明相結合,保證患者有足夠的照明度,同時避免光線直射患者眼睛。(3)噪音:病房內保持安靜,避免噪音對患者的干擾。醫護人員在病房內進行操作時,應盡量降低噪音。(4)空氣質量:病房內定期通風,保持空氣清新。禁止在病房內吸煙,保證空氣質量。1.1.11病房環境管理(1)保持病房清潔:醫護人員和患者共同努力,保持病房地面、床鋪、桌面等清潔衛生。(2)定期消毒:病房內定期進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3)病房綠化:病房內適當擺放綠色植物,美化環境,提高患者心情。第二節病房設施使用1.1.12床鋪設施(1)床鋪:病房床鋪分為單人床、雙人床和多人床,根據患者需求進行調整。(2)床頭柜:床頭柜用于放置患者個人物品,如水杯、藥品等。(3)床頭呼叫器:患者如有需求,可通過床頭呼叫器與護士站聯系。1.1.13衛生間設施(1)衛生間:病房內設有獨立衛生間,配備淋浴、馬桶、洗手池等設施。(2)安全扶手:衛生間內設有安全扶手,以防患者滑倒。1.1.14病房其他設施(1)電視:病房內設有電視,供患者休閑娛樂。(2)空調:病房內設有空調,根據季節和患者需求調整室內溫度。(3)網絡接口:病房內設有網絡接口,供患者使用電腦、手機等設備。第三節病房安全管理1.1.15患者安全管理(1)防止跌倒:醫護人員應定期對患者進行跌倒風險評估,對有跌倒風險的患者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2)防止墜床:醫護人員應保證床鋪安全,使用防護欄等設施,防止患者墜床。(3)用藥安全:醫護人員應嚴格按照醫囑用藥,保證患者用藥安全。1.1.16病房設施安全管理(1)定期檢查:醫護人員應定期檢查病房設施,保證設施安全運行。(2)報修:發覺病房設施故障,應及時報修,避免對患者造成不便。(3)安全培訓:醫護人員應定期進行安全培訓,提高安全意識。1.1.17病房環境安全管理(1)防火安全:病房內禁止吸煙,保證火災隱患。(2)防止交叉感染:醫護人員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3)緊急情況應對:醫護人員應掌握緊急情況下的應對措施,保證患者安全。第三章患者生活護理第一節飲食護理1.1.18目的飲食護理旨在為住院患者提供合理的飲食結構,滿足其營養需求,促進病情恢復,預防并發癥的發生。1.1.19飲食原則(1)個體化飲食: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體重、飲食習慣等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2)營養均衡:保證患者攝入充足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3)適量攝入:控制食物攝入量,避免過量或不足。(4)遵循醫囑:遵守醫生對飲食的特別要求,如低鹽、低糖、低脂等。1.1.20飲食護理措施(1)了解患者飲食習慣,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2)指導患者正確進食,保持良好的進食姿勢。(3)觀察患者進食情況,及時發覺并處理進食困難、誤吸等問題。(4)定期評估患者營養狀況,調整飲食方案。(5)加強患者飲食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第二節睡眠護理1.1.21目的睡眠護理旨在為住院患者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提高睡眠質量,促進病情恢復。1.1.22睡眠護理原則(1)保持安靜:降低病室噪音,避免打擾患者休息。(2)調整作息:根據患者病情和習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3)舒適環境:保持病室溫度、濕度適宜,光線柔和。(4)心理疏導:針對患者焦慮、緊張等情緒,進行心理疏導。1.1.23睡眠護理措施(1)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臥床環境,調整床墊硬度、枕頭高度等。(2)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睡姿,避免壓迫患肢或不適。(3)觀察患者睡眠狀況,及時發覺并處理睡眠障礙。(4)加強患者睡眠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第三節個人衛生護理1.1.24目的個人衛生護理旨在保持患者身體清潔,預防感染,提高生活質量。1.1.25個人衛生護理原則(1)全面清潔:定期為患者進行全身清潔,包括口腔、面部、頭發、身體等。(2)適度護理:根據患者病情和身體條件,適度進行個人衛生護理。(3)預防感染:保持患者用品清潔,避免交叉感染。1.1.26個人衛生護理措施(1)指導患者正確進行口腔護理,預防口腔疾病。(2)定期為患者進行面部清潔,保持皮膚清潔。(3)協助患者進行頭發護理,避免頭發打結、脫落。(4)為患者提供舒適、清潔的床上用品,定期更換。(5)觀察患者皮膚狀況,及時發覺并處理皮膚問題。第四章藥物治療與護理第一節藥物治療方法1.1.27藥物治療的定義與目的藥物治療是指通過給予患者藥物,以達到預防、治療或緩解疾病的目的。藥物治療方法的選擇需根據患者的病情、藥物特性、藥物相互作用及患者個體差異等因素綜合考慮。1.1.28藥物治療的分類(1)口服給藥:適用于病情較輕、病程較短的患者,如感冒、消化不良等。(2)注射給藥:適用于病情較重、需要迅速發揮療效的患者,如感染、休克等。(3)外用給藥:適用于皮膚、黏膜等局部疾病的治療,如燒傷、皮膚感染等。(4)吸入給藥:適用于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5)其他給藥途徑:如肛門給藥、陰道給藥等。1.1.29藥物治療的原則(1)個體化原則:根據患者年齡、性別、體重、病情、肝腎功能等因素調整藥物劑量。(2)安全性原則:選擇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的藥物,避免藥物不良反應。(3)經濟性原則:選擇價格合理、性價比高的藥物。(4)合理性原則:根據病情需要,合理選擇藥物品種、給藥途徑、劑量和療程。第二節藥物不良反應處理1.1.30藥物不良反應的定義與分類藥物不良反應是指藥物在正常劑量下,對個別患者產生的與治療目的無關的有害反應。藥物不良反應可分為以下幾類:(1)A型不良反應:劑量相關的不良反應,表現為藥理作用的增強或減弱。(2)B型不良反應:劑量無關的不良反應,與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無關。(3)C型不良反應:長期用藥后出現的不良反應,可能與藥物本身或藥物代謝產物有關。1.1.31藥物不良反應的處理原則(1)確認藥物不良反應:詳細詢問病史,分析藥物不良反應的類型和程度。(2)停藥:對嚴重不良反應,立即停藥,觀察患者病情變化。(3)對癥治療:針對不良反應給予相應的對癥治療。(4)藥物調整:根據患者情況,調整藥物品種、劑量或給藥途徑。(5)加強監測: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及時發覺新的不良反應。第三節藥物儲存與管理1.1.32藥物儲存的條件(1)環境要求:藥物儲存環境應干燥、通風、避光、防潮、防蟲蛀。(2)溫度要求:根據藥物性質,合理調整儲存溫度。(3)藥物分類:按照藥物品種、劑型、規格進行分類儲存。1.1.33藥物儲存的方法(1)常溫儲存:適用于大多數口服藥物、注射劑等。(2)冷藏儲存:適用于生物制品、疫苗、血液制品等。(3)冷凍儲存:適用于冷凍干燥制劑、血液制品等。(4)特殊儲存:如避光儲存、防潮儲存等。1.1.34藥物管理措施(1)建立藥物清單:詳細記錄藥物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有效期等信息。(2)定期檢查:對庫存藥物進行定期檢查,保證藥物質量。(3)藥物領用與歸還:建立嚴格的藥物領用與歸還制度,保證藥物安全。(4)藥物過期處理:對過期藥物進行統一回收、銷毀,避免過期藥物流入市場。(5)藥物信息管理:建立藥物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藥物信息的實時查詢、統計、分析。第五章疾病觀察與護理第一節疾病癥狀觀察疾病癥狀觀察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護士通過對患者癥狀的細致觀察,可以為醫生提供重要的診斷依據,并有助于及時發覺病情變化,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護理。以下是疾病癥狀觀察的幾個關鍵點:1.1.35全面觀察:護士應全面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如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同時注意患者的主訴、面色、體位等。1.1.36細致觀察:對患者的癥狀進行細致觀察,包括癥狀的性質、部位、程度、持續時間等,如疼痛的性質、咳嗽的音色、嘔吐物的顏色等。1.1.37動態觀察:疾病癥狀會病情的發展而變化,護士應動態觀察患者癥狀的變化,及時調整護理措施。1.1.38綜合分析:護士應將觀察到的癥狀進行綜合分析,結合患者的病史、體檢結果等,為醫生提供準確的診斷依據。第二節疾病護理要點疾病護理要點是根據患者的病情和癥狀,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以下是疾病護理的幾個要點:1.1.39病情監測: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及時發覺病情變化,為醫生提供救治依據。1.1.40癥狀緩解:針對患者的癥狀,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緩解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1.41心理護理:疾病會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護士應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給予心理支持和關愛。1.1.42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屬傳授疾病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疾病康復。1.1.43康復護理:針對患者的病情,制定康復計劃,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鍛煉,促進功能恢復。第三節疾病并發癥預防疾病并發癥是疾病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嚴重病情變化,預防并發癥是護理工作的重要任務。以下是疾病并發癥預防的幾個方面:1.1.44早期識別:護士應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早期識別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及時采取預防措施。1.1.45風險評估: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體質等因素,評估患者發生并發癥的風險,制定針對性的預防措施。1.1.46病情監測: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及時發覺并發癥的早期征象,為醫生提供救治依據。1.1.47預防措施: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如加強呼吸道護理、預防感染等。1.1.48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屬傳授并發癥預防知識,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第六章護理操作與技巧第一節基礎護理操作1.1.49床上擦浴床上擦浴是針對臥床患者進行全身清潔的一種護理操作。操作步驟如下:(1)準備物品:浴巾、毛巾、浴液、水桶、臉盆、肥皂、梳子、指甲剪等。(2)患者準備: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取得患者配合。(3)操作步驟:a.患者取舒適臥位,暴露擦浴部位。b.用濕毛巾擦洗面部、頸部、上肢、軀干、下肢等部位。c.擦洗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反應,詢問患者感受。d.擦洗完畢后,用干毛巾擦拭身體,整理衣物。1.1.50口腔護理口腔護理是保持口腔清潔、預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操作。操作步驟如下:(1)準備物品:口腔護理盤、鹽水、棉球、牙刷、牙膏等。(2)患者準備: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取得患者配合。(3)操作步驟:a.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b.棉球蘸鹽水清潔口腔黏膜、牙齒表面。c.用牙刷、牙膏刷牙,清潔牙齒及口腔。d.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口腔情況,如有異常及時處理。第二節專業護理操作1.1.51靜脈穿刺靜脈穿刺是臨床常用的護理操作,用于采集血液、給藥等。操作步驟如下:(1)準備物品:注射器、針頭、消毒棉簽、止血帶、膠布等。(2)患者準備: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取得患者配合。(3)操作步驟:a.選擇合適的靜脈,消毒皮膚。b.穿刺針頭與皮膚呈15°~30°角進針。c.見回血后,降低針頭角度,順靜脈方向推進。d.固定針頭,拔出針芯,連接注射器或輸液管。e.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反應,詢問患者感受。1.1.52導尿管插入導尿管插入是用于解決患者尿潴留、尿失禁等問題的護理操作。操作步驟如下:(1)準備物品:導尿管、尿袋、無菌手套、消毒棉球、石蠟油等。(2)患者準備:向患者解釋操作目的,取得患者配合。(3)操作步驟:a.患者取仰臥位,暴露會陰部。b.消毒會陰部,戴無菌手套。c.將石蠟油涂抹于導尿管前端,插入尿道。d.觀察尿液排出,連接尿袋。e.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反應,詢問患者感受。第三節護理技巧分享1.1.53疼痛護理技巧(1)觀察患者疼痛程度,了解疼痛原因。(2)采用適當的方法緩解疼痛,如熱敷、冷敷、按摩等。(3)遵醫囑給予止痛藥物,注意藥物副作用。(4)與患者溝通,指導患者正確面對疼痛,減輕心理負擔。1.1.54心理護理技巧(1)傾聽患者內心感受,關心患者需求。(2)鼓勵患者表達情感,幫助患者釋放壓力。(3)采用心理疏導方法,如認知療法、行為療法等。(4)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患者信任感。1.1.55營養護理技巧(1)了解患者營養需求,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2)根據患者病情調整飲食結構,保證營養均衡。(3)鼓勵患者多進食,增加營養攝入。(4)觀察患者營養狀況,及時調整飲食方案。第七章患者心理護理第一節心理護理原則1.1.56尊重患者原則尊重患者原則是心理護理的基礎,要求護理人員在與患者交流過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個人意愿、隱私和權益。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傾聽患者的訴求,給予患者關愛和支持。1.1.57同理心原則同理心原則要求護理人員站在患者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通過共情,建立起與患者之間的信任關系,為患者提供更加貼心的心理護理。1.1.58個性化護理原則個性化護理原則是指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背景、病情等個體差異,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充分考慮患者的個性特點,滿足患者個性化的心理需求。1.1.59積極引導原則積極引導原則要求護理人員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影響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通過引導患者正確面對疾病,調整心態,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第二節心理護理方法1.1.60傾聽與溝通傾聽與溝通是心理護理的重要方法,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交流,關心患者的生活和病情,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溝通中,注意運用開放式和封閉式問題,引導患者表達內心感受。1.1.61心理疏導心理疏導是指護理人員針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運用專業知識和技巧,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困擾。包括心理支持、心理干預和心理治療等方法。1.1.62情緒調節情緒調節是心理護理的重要內容,護理人員應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采取有效措施幫助患者調節情緒,如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放松訓練等。1.1.63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指護理人員向患者傳授心理健康知識,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提高自我護理能力。包括疾病知識教育、心理調適方法教育等。第三節心理護理案例分析案例一:患者甲,男,50歲,因患有肺癌住院治療。甲患者情緒低落,對生活失去信心,拒絕配合治療。心理護理措施:(1)尊重患者,傾聽患者訴求,了解患者心理需求;(2)運用同理心,站在患者角度,關心患者生活;(3)個性化護理,根據患者病情和個性特點,制定心理護理計劃;(4)積極引導,幫助患者樹立信心,鼓勵患者配合治療。案例二:患者乙,女,30歲,因患有乳腺癌住院治療。乙患者恐懼手術,擔心術后生活質量。心理護理措施:(1)傾聽與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況,給予關愛和支持;(2)心理疏導,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困擾,減輕恐懼情緒;(3)情緒調節,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放松訓練等;(4)心理教育,向患者傳授心理健康知識,提高自我護理能力。第八章患者康復護理第一節康復護理原則1.1.64整體性原則康復護理應遵循整體性原則,全面關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恢復。在護理過程中,要注重患者的整體需求,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護理計劃,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1.1.65個性化原則康復護理應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文化背景等因素,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護理方案。在護理過程中,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需求,關注患者的個體差異,提供有針對性的康復護理服務。1.1.66連續性原則康復護理應遵循連續性原則,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甚至延伸至家庭護理,都要保持護理工作的連續性。在康復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護理措施,保證患者順利康復。1.1.67適應性原則康復護理應遵循適應性原則,根據患者的康復進程和需求,調整護理策略和方法。在護理過程中,要注重患者的適應性訓練,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1.1.68預防性原則康復護理應遵循預防性原則,注重疾病的預防和康復期的并發癥防控。在護理過程中,要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降低患者康復過程中的風險。第二節康復訓練方法1.1.69物理療法物理療法包括按摩、推拿、康復體操、牽引等,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緩解疼痛、預防關節僵硬等。1.1.70作業療法作業療法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職業康復訓練等,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重返社會的能力。1.1.71心理康復心理康復包括心理咨詢、心理疏導、心理治療等,主要目的是幫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提高心理素質。1.1.72康復輔助技術康復輔助技術包括康復器材的使用、康復工程等,主要目的是輔助患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1.1.73康復教育康復教育包括疾病知識教育、康復知識教育等,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康復。第三節康復護理評估1.1.74康復護理評估內容康復護理評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生理功能評估:包括運動功能、感覺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2)心理狀態評估:包括焦慮、抑郁、自尊等心理指標。(3)社會功能評估:包括社會交往、家庭支持、社會適應等。(4)生活質量評估:包括睡眠質量、疼痛程度、生活質量滿意度等。1.1.75康復護理評估方法(1)問卷調查法:通過設計問卷,收集患者相關信息,進行康復護理評估。(2)臨床觀察法:通過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康復進程,了解患者的康復需求。(3)專業評估工具:使用專業的康復評估工具,如FIM、MMSE等,進行康復護理評估。(4)家庭訪視法:在患者家庭環境中,了解患者的康復狀況,為康復護理提供依據。1.1.76康復護理評估時機康復護理評估應貫穿于整個康復過程,包括以下時機:(1)入院時:了解患者的康復基礎。(2)康復過程中:定期評估患者的康復進展。(3)出院前:評估患者的康復效果,為家庭護理提供指導。(4)家庭訪視:了解患者家庭康復環境,調整康復護理措施。第九章患者出院指南第一節出院程序1.1.77出院通知患者經過治療后,病情穩定,達到出院標準,醫生將向患者及其家屬發出出院通知。出院通知中會明確出院時間、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及復診時間。1.1.78出院手續(1)患者或家屬需持出院通知到住院處辦理出院手續。(2)結清住院費用,包括醫療費、護理費、伙食費等。(3)領取出院小結、處方及藥品。1.1.79出院當天流程(1)患者應在出院當天早上空腹進行最后一次檢查,如抽血、心電圖等。(2)按照醫生要求,整理好個人物品,準備出院。(3)醫生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保證患者符合出院條件。(4)護士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出院后的護理要點和注意事項。(5)患者或家屬簽署出院同意書。第二節出院后護理1.1.80環境護理(1)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定時通風。(2)保持床鋪清潔,定期晾曬被褥。(3)避免潮濕,預防感染。1.1.81生活護理(1)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休息。(2)飲食合理,注意營養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3)保持個人衛生,勤洗澡、換衣物。1.1.82用藥護理(1)按照醫囑正確服用藥物,不得擅自調整劑量或停藥。(2)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如有異常,及時就診。(3)儲存藥物應置于干燥、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1.1.83康復鍛煉(1)根據醫生建議,進行適當的康復鍛煉。(2)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過度勞累。(3)保持樂觀心態,積極參與康復活動。第三節隨訪與復診1.1.84隨訪(1)醫院會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病情恢復情況。(2)隨訪方式包括電話、短信、等,患者需保持聯系方式暢通。(3)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