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如何破解高考地理形成過程類難題_第1頁
2024年高考地理如何破解高考地理形成過程類難題_第2頁
2024年高考地理如何破解高考地理形成過程類難題_第3頁
2024年高考地理如何破解高考地理形成過程類難題_第4頁
2024年高考地理如何破解高考地理形成過程類難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地理如何破解高考地理形成過程類難題

地理過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現象發生、發展、演變的過程,分為

自然地理過程和人文地理過程。自然地理過程主耍指地球表層

各自然地理系統和其他組成部分的形成與演變,如大氣的受熱

過程、水循環過程、地殼物質循環過程等。人文地理過程是隨

著人類活動而不斷變化的,如人口的增長、城市化發展、工業

的集聚和擴散等。地理學研究的目標不僅在于解釋過去,更重

要的在于服務現在、預測未來。自然地理過程類試題能很好地

體現這一目標要求。

袁孝亭教授依據地理過程的時空尺度將其分為四類:地理循環

過程、地理演變過程、地理波動性過程和地理擴散過程。高考

題考查最多的是地理演變過程。由于地理過程具有動態性、時

空性、規律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對地理思維能力耍求高,因此

學生理解比較困難。當學生遇到過程類試題時,常出現過程表

述不完整、答題不全面、語言太啰嗦,甚至邏輯混亂、無從下

手等情況,導致失分嚴重。

自然地理過程類試題,充分體現了能力和素養立意,突出考查

地理思維品質和地理核心素養。選取的素材來自生產生活實

際、社會現實以及科學研究成果,以區域為載體,精心創設問

題情境,融匯地理思想方法,要求學生從地理的視角思考問

題,有效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地理事象發生的原因、發展

變化規律、演變的趨勢。引導學生關注自然與社會,認識環境

與人類活動之間的相互關系,從不同角度對人類活動的合理性

做出判斷和探討,形成人地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彰顯地

理學科的育人價值。

自然地理過程類試題統計

類型年份、題號考查內容

2019年I卷9~11河流沖淤的地貌過程

題區域環境演化過程

2019年I卷9~11地表形態的變化過程

題地形對氣候特征形成的影響

全國卷2019年I卷37題

2019年II卷9~11

2019年II卷36題

(2)題

2019年3~4題影響天氣變化的氣壓場

2019年12題(1)影響巖石破碎過程的自然因素

天津卷題河流水文特征的變化

2019年13題(3)

北京卷2019年7題氣旋對天氣變化的影響

2013年1?2題水循環主要環節、地表徑流特征的

2013年3?4題變化

2013年5題植被地帶性分布規律及其成因

2013年26題(1)海陸熱力差異對氣溫的影響

山東卷

(2)題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類型;地

形對區域地理環境特征的影響;

2013年33題泥石流、滑坡等地質地貌災害的產

2013年34題生機制與發生過程

生態環境問題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

般過程

2014年8?9題近地面風向的形成影響天氣變化的

2014年11?12題天氣系統

2014年36題(2)地質構造形成過程巖層新老關系

題三角洲前緣沙洲不斷向南延伸的主

要原因

2015年11~12題地質構造形成過程巖層新老關系

2015年36題(2)原生海岸紅杉分布區多雨多霧的原

題因

命題特點

【設問形式】“說明三角洲位置變化的主要過程”、"說明天氣系

統的影響過程”等。

【考查方式】地理過程是指地理事物和現象發生、發展、演變

的過程,強調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時間變化特征。過程性分析型

綜合題考查方向主要為:①有限時段內的依時行為。在一定的時

間間隔內,盡可能詳盡地記錄地理現象的依時行為,從中發現

地理事實變化規律,以便推測該時段之前或之后的變化狀況;

②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地理行為進行模擬和預測;③研究地理過

程與地理分布之間的耦合關系,從而把地理學的規律統一于時

間與空間的共同基礎之上。一般以區域地理環境特征圖文材料

為載體,根據材料和地理原理分析得出主要地理過程。

自然地理部分

(I)大氣受熱過程:主要包括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

射等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對地面的保溫作用等。

(2)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主要包括近地面冷熱不均引起的大

氣垂直運動、同一水平面上氣壓高低的變化、空氣的水平運

動、等壓面的彎曲變化及熱力環流的典型案例(如山谷風、城

市風、海陸風等)的形成過程。

(3)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主要包括全球主要氣壓帶、風帶的

形成過程及低緯環流圈、中緯環流圈、高緯環流圈的形成過程

等。

(4)常見的天氣系統或氣象災害的形成過程:主要包括氣旋

(或低壓)、反氣旋(或高壓)、冷鋒、暖鋒、臺風、寒潮、

洪澇、干旱及旱災、鋒面氣旋等常見天氣系統或氣象災害的形

成過程。

(5)地殼內部物質的循環過程:主要包括巖漿轉化為巖漿巖、

地表巖石轉化為沉積巖、所有巖石轉化為變質巖、所有巖石轉

化為巖漿等。

(6)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過程:主要包括風、海浪、流

水、冰川等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過程及形成的地貌(如

沙丘、沖積平原、山麓沖積扇、河口三角洲、黃土高原千溝萬

壑的地表形態、地上河等)的過程。

(7)水循環的過程:主要包括水循環(如海陸間水循環、海上

內循環、陸上內循環等)中的蒸發、水汽輸送、降水等環節的

過程,河流的春汛、夏汛、凌汛的形成過程等。

(8)海水運動的形成過程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過程:主要包

括北印度洋季風洋流等大洋表層洋流分布規律的形成過程、海

洋漁場的形成過程等。

(9)主耍地質構造及其構造地貌的形成過程:主要包括褶皺、

斷層、火山、海溝、大洋中脊、海嶺等地質構造或構造地貌的

形成過程。

(10)地質災害的發生過程: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地質災害的發生過程。

人文地理部分

(1)聚落的形成過程:主要包括不同地理環境條件下聚落(如

鄉村、城市等)的形成過程及其差異。

(2)城市化的過程及城市內部功能區的分化過程。

(3)不同區位因素的變化過程及其對工農業等生產活動的影響

過程。

(4)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化過程、不同時期人口遷移的過程。

(5)區域工業化及城市化的推進、區域資源開發、區域生態環

境問題等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答題思路

解題步驟:第一步,確定區域位置;第二步,調用相關原理;

第三步,按照時間維或因果鏈,用地理語言敘述其過程。答題

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1)時間性:答題過程要遵循發生、發

展、演變的先后順序。如地理事物的發生過程:a-bic-d,

不能寫成d-c-b-a,要注意過程的時間性。(2)因果性:地

理事物和現象發生、發展、演變的過程不僅有時間先后順序,

而且一般有明確的因果聯系,答題過程中注意要由因索果,保

證答題過程的邏輯性。(3)完整性:過程性分析型綜合題一般

是按點給分,要求考生對基本概念、基本地理原理、地理規律

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把地理過程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因果關系

用地理語言完整的表達出來,不要遺漏其中的過程。如地理事

物的發生過程a-b-c-d,不耍跳躍式寫成a-c-d。(4)精

細化:答題過程要精細化,既然是一個過程,就耍把每個過程

都逐一寫下來,切忌一個過程一句話就概括完畢。但不能出現

滔滔不絕、下筆千言,不能把簡單題寫成小作文。

答題模板與典型分析

1.三大巖石形成過程

巖漿巖形成示意圖

巖漿巖:巖漿在地下巨大的內壓力作用下,沿地殼薄弱地帶侵入

地殼上部或噴出地表(即火山噴發),隨著溫度、壓力的變化,冷卻凝

固而形成的巖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玄武巖

花崗巖

圖34巖漿巖生成示意

花崗巖和玄武巖的生成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玄武巖形成許多氣孔?

沉積巖形成示意圖

沉積巖:裸露在地表的巖

石,在風吹、雨打、日曬以及

生物作用下,逐漸變成礫石、

沙子和泥土。這些碎物質被

風、流水等搬運后沉積,經壓

緊固結作用形成的巖石。

變質巖形成示意圖

溫、高壓條件下,使原來的成分和結構發生改變,由此形成的巖石。

2.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過程

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發展示意圖

(從下往上,地層由老到新)

背斜頂部張裂隙發育,容易被侵蝕。

地形倒置示意

(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背斜頂部張裂隙發育容易被侵蝕。

背斜頂部逐漸被侵蝕,溝谷擴大。

背斜發育成溝谷向斜發育成山嶺。

(A、C為背斜.B、D為向斜)

3.河谷地貌的形成過程

典型的河流侵蝕地貌——河谷地貌的形成過程

河谷

溝初期成熟期

深V

溝下蝕地下水倒蝕倒蝕槽

谷溯源侵蝕補給形

流水侵蝕與河谷形態

a位于河流上b處河段坡c處河段地形平緩,

游,坡度較大,水流度相對變緩,水水流緩慢,以沉積作用為

動能大,河流的下切流速度有所降主,河流下流水量大,該

侵蝕作用強,河谷深低,河流下切侵處河谷淺而寬。

而窄,河岸陡峭,河蝕作用減弱,匯c河段為曲流,凹岸

谷大致呈V字形。如流水量增加,河受流水側蝕,凸岸則有發

長江三峽等谷變淺增寬生沉積

巖層

泥沙淤積

4.三角洲形成過程

河流三角洲的形成

①入海口附近河段的輸沙量大,流水沉積提供物質保障。河流

輸沙量的大小會受流域的植被、地面坡度、土質、降水以及河

流上避河段泥沙沉積數量等因素的綜合影響。

②入海口附近河段底部坡度小,利于降低河流速度,促暹河流

泥沙沉積。

③波浪和潮流的侵蝕、搬運作用弱,與河流泥沙沉積對抗作用

弱,有利于三角洲的發育。

5.辮狀水系形成過程

①洪水期:在流水侵蝕、搬運作用下,洪水從上游帶來大量的

泥沙,并沿許多深泓線堆積,形成水下淺灘。

②洪峰過后的枯水季節:許多淺灘出露水面,成為沙島,沙島

與沙島之間是多股的河道,它們忽分忽合,交織如辮。

③再次洪水來時:有些沙島不被淹沒,有些被淹沒的可能被水

流斜切而過,其上形成新的槽道。

6.沖積洪積平原形成過程

雨季暴雨

堰塞湖

正斷層軌跡

,冰及壩

陷落地壁谷底

....,?.■,一一?/

重疊的沖積扇和冰

水扇逐漸組成

山麓沖積平原

」燈勤齊

在山區,地勢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攜帶大量的礫石和泥

沙;當水流流出山口時,由于地勢突然變緩,河道變開闊,水

流速度減慢,河流搬運的物質在山麓地帶堆積,形成沖(洪)

積扇;沖(洪)積扇不斷擴大而彼此連合,形成廣闊的洪積一

沖積平原

7?河曲以及嵌入式河曲形成過程

最大深度線早期點壩沉積

部分長江故道形成過程示意圖

資料來源

《下荊£故道通江特性及其演變趨勢分析》

繪圖/項樂

河曲的形成:

①環流作用使河流一岸受沖刷,另一岸堆積,形成河曲。

②河床底部泥沙堆積形成障礙,使水流向一岸偏移,形成河

曲。

④由于河床兩岸巖性不一致或構造運動造成兩岸差異侵蝕而形

成的河曲

嵌入式河曲;先是在由松散沉積物組成的平原和盆地中形成了

“蛇曲%后地殼的持續抬升,河流下蝕增加,隆升的地殼形成

山地,而蛇曲則保持原形嵌在山谷之中。

8.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形成過程

丹霞地貌形成過程

丹霞地貌:含鐵的碎屑物在地勢低洼處沉積并固結,形成紅色

砂礫巖;地殼抬升與擠壓形成(垂直節理發育)中低山脈;流

水沿巖層裂隙侵蝕,并在重力崩塌、風力侵蝕等外力作用下,

形成山體相互分離,四壁陡立的丹霞地貌形態。

雅丹地貌形成過程

雅丹地貌:地殼抬升,湖盆出露干涸(或氣候干旱,蒸發旺

盛),物理風化,形成裂隙,風力侵蝕,平坦地面被吹蝕成各

種形狀。

9.花崗巖峰林

地下熾熱巖漿入侵地殼薄弱的黃山地區形成花崗巖;花崗巖體

發生間歇抬升隨著地殼的強烈隆升,花崗巖體受外力風化、剝

蝕;形成千姿百態的花崗巖峰林景觀

10.石蛋和石環形成

圖316球狀風化地貌

巖塊表層受風化剝落,棱角處最先消失。以后層層

風化剝離,而巖塊內部尚未風化的部分便呈球形殘留

在地表。球狀風化以柱狀節理發育的花崗巖地區最為

典型。

石蛋:花崗巖“石蛋”是花崗巖球狀風化的產物。一般認為花崗

巖在抬升過程中先產生節理(花崗巖體中存在著一定走向的裂

隙,地質學上稱節理),當巖石出露地表接受陽光、空氣、冰

楔、生物、水等風化時,由于棱角突出,易受風化(角部受三

個方向的風化,棱邊受兩個方向的風化,而面上只受一個方向

的風化),故棱角逐漸縮減,最終趨向球形。這樣的風化過程

稱為球狀風化或石蛋化

:\?唯石二,??.0

ee

?e?o??O??

?屋::型:

前面圖:?:9.?.??>

石環:由于石塊和土的導熱性能不同,凍結速度也各不一

樣。碎石導熱率大,就會先凍結,水就會向石塊附近遷移并在

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體積就會膨脹,使碎石移動,最終

使粗的物質和細的物質就會產生分離,這就是凍融分選作用,

它就像篩子一樣將不同的物質分離。在平緩而又粗細混雜的地

表層,經凍融分選作用,泥土和小的巖屑集中在中間,巖塊就

會被排擠到周邊,呈多邊形或近圓形,好像有人有意識地將石

頭圍成一圈,這種凍土地貌叫作石環。石環形成的條件:有充

足的水分、氣溫在零攝氏度上下波動的持續時間較長

11.沙壩和潟(xi)湖的形成

陸地河流帶來大量的泥沙沉積在沿海地區,當海洋潮水向

岸邊運動時,推動泥沙移動,加之洋流的影響,泥沙沿著海岸

堆積,形成平行于海岸的沙壩,隨著時間的推移沙壩出露海

面,包圍了一部分海域,沙壩內側形成半封閉的狹長狀湖泊

12、溶洞形成:石灰巖—溶洞(如果有上下洞的話,一般先形

成上層洞穴,后形成下層洞穴)

13.泉水、溫泉形成過程

斷裂和垂直節理發育;雨量充沛,地表水下滲為地下水與熾

熱的巖體接觸,轉變成地下熱水;地下熱水沿斷層或裂隙上升

到地表,形成溫泉。

大氣降水經森林涵養滲入地下,經玄武巖層、火山碎屑巖的長

期融濾、礦化,源源不斷地生成礦泉水,沿斷裂帶上涌出露地表

14.爬升沙丘形成過程

在冬春干旱季節,河流水位低,河漫灘及沙洲上的細沙裸

露,受河谷地形影響,風力強勁,把堆積在寬谷地帶的細沙,

吹送到江岸山坳或坡上。

15.淡水湖變成鹽湖過程

①淡水湖—咸水湖―鹽湖:內陸地區,氣候干旱,降水量減

少,蒸發量增大;人類活動用水量增加,入湖徑流量減少;湖

泊水位不斷下降,外流湖變成內流湖,徑流攜帶鹽分不斷匯入

積累,鹽度不斷增加,逐漸變成咸水湖,最終形成鹽湖。

②咸水湖一淡水湖:沿海地區,古海洋遺跡湖(如西湖);后來

由于沙壩、沙洲、沙島的形成或人工河口壩的建設;導致湖泊

與海洋分離;由于徑流不斷匯入,鹽度不斷降低,逐漸變成淡

水湖。

16.構造湖和斷裂盆地的形成過程

位于板塊的交界地帶,板塊相互碰撞,褶皺隆起的同時產生

斷層形成構造盆地;高山冰雪融水的不斷注入,從而形成湖

泊。

地處板塊邊緣,地殼運動形成斷層;斷裂面兩側巖體以垂直

運動為主,中部巖體相對下降成谷。

17、太陽視運動過程

北緯40。地區二分二至日太陽視運動軌跡

夏至73。26'

太陽視運動的判斷,關鍵在三個點:日出點、正午點、日落

點,要找準三個時間點的太陽方位及對應的地方時。

恒星的周日視運動

在極地建區.包星相射地平線來說.

好tt*平安技音的.

在中緯度城區.恒早從底

方向博方制升起.又向西方

箝備蹲下.

在養造地恒星從東

用邊的地平找卜布。升起,白

口出方的地平妙桑"莒a

(1)北極點(圖甲)和南極點(圖乙)上太陽視運動軌跡圖

24點

。點

由于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則太陽東升西落。因南北半球地球自

轉方向相反,北“逆”南"順%則太陽視運動也相反,北“順”南

“逆

①春秋分日,南北極點太陽高度為0。,太陽終日在地平線上,

北極點看逆時針、南極點看順時針運動。

②北極點夏至日、南極點冬至日,太陽整日不落,地平高度均

為23。26,,視運動方向北“順”、南“逆”。

(2)北極圈(圖甲)和南極圈(圖乙)上太陽視運動軌跡圖

南北半球太陽視運動方向相反,北“順”南"逆。

①春秋分日,南北極圈上正午太陽高度為23。26,,太陽正東升

起,正西落下。

②夏至日,北極圈上正午太陽高度為46。52,,太陽正北升起,

正北落下;而南極圈上正午太陽高度為0。,極夜。

③冬至日,北極圈上正午太陽高度為0。,極夜;而南極圈上正

午太陽高度為46。52:太陽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3)北回歸線(圖甲)和南回歸線(圖乙)上的太陽視運動軌跡圖

南北半球太陽視運動方向相反。

①春秋分日,南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為66。34,,太陽正東升

起,正西落下。

②夏至日,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為90。,南回歸線正午太陽

高度為43。08,,南北回歸線上太陽均從東北升起,西北落下。

③冬至日,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為43。08,,南回歸線正午太

陽高度為90。,南北回歸線上太陽均從東南升起,西南落下。

(4)赤道上的太陽視運動軌跡圖

ov基多市太陽視運動

①春秋分日時,太陽從正東升起,從正西落下,正午太陽高度

Hl=90°;

②夏至日時,太陽從東北升起,從西北落下,正午太陽高度H2

=66。34';

③冬至日時,太陽從東南升起,從西南落下,正午太陽高度H3

=66°34\

18.高山流石灘形成過程

解釋一:高寒地段強烈的紫外線和極大的晝夜溫差,產生的

寒凍劈碎、熱脹冷縮的風化作用,導致了大塊的巖石不斷崩

裂,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石塊,此處寫到冰劈、凍融風化作用也可

以);這些巖塊與碎石在重力和下部潛流的作用下,沿著山坡緩

慢滑動,形成流石灘

解釋二:地表巖石受到強烈溫差變化(或凍融)的風化作

用,發生崩解和破碎;受到冰川和冰雪融水等外力侵蝕后;并

被(冰川、冰雪融水、重力等)搬運;到地勢比較平坦的山坡

處堆積而成。

19,鹽堿化形成過程

大氣

雨季

雨水淋洗

水鹽卜行土填表層脫鹽

土壤

地下水位上升(原因可能有:大水漫灌、水壩回水區內、調

水線路兩側、地上河兩側等),注意降水多的地區一般不會有

鹽堿化,比如我國南方地區;(2)蒸發旺盛旺;(3)鹽分隨

著水分蒸發到地表集聚。沿海地區的灘涂,多鹽堿土地,是受

海水入侵的結果,用海水或咸水湖水灌溉也會造成土壤鹽堿

化。

20.河流襲奪過程

河流襲奪示意圖

處于分水嶺兩側的河流,由于侵蝕速度差異較大,其中侵蝕

力強的河流能夠切穿分水嶺,襲奪侵蝕力較弱的河流上游河

段,這種水系演變現象稱為河流襲奪。發生河流襲奪后,河系

重新組合,出現倒淌河、斷頭河、襲奪灣等地貌形態。

21.河流階地的形成

1:階地面;2:階地坡;3:階地前緣;4:階地后緣;九階地高度

圖?6-2?2河流階地

河流階地的形成過程

地殼穩定,地殼穩定,地殼穩定,時間

河流以沉積河流以沉積河流以沉積

作用為主作用為主作用為主

當地殼抬升時,地殼再

〔河流下切侵蝕次抬升

提示:河流階地是由不同時期的地殼抬升運動和河流侵蝕作

用共同形成的,其中地殼運動起主導作用。

水流的側蝕加寬了河道使得流速變慢,河流攜帶的沉積物就

在河床發生沉積,在水底堆積滿一層沉積物。后來由于氣候變

化、地殼抬升或者侵蝕基準面下降等因素使得水流的下切侵蝕

力劇增,這層堆積物被水流切開形成階地坡。水流繼續往下侵

蝕,兩側的堆積物就完全露出水面,高過洪水位,形成階地

面。然后河流繼續重復側蝕、堆積、下切侵蝕等過程,形成下

一個階地。

(侵蝕基準面是河流下切侵蝕到最低點的水平面,一般以海平

面為主,局部地區以湖泊、河流匯水口、堤壩等基面為準。)

侵蝕階地河谷階地剖面模式圖

四級階地

地殼抬升會對河流階地的形成產生兩方面影響:一是讓己經

發育的階地面高出洪水位,成為新的河流階地;二是使河流下

切侵蝕作用加劇,制造出階地坡,讓階地高度上升,也通過堆

積作用促進新的階地面發育。

階地面

河漫灘平原T發育于河流中下游

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增強。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洪水期

枯水季節出露水面形成河灘、洪水季節河漫灘被河水淹沒繼續接

受沉積。

河漫灘的形成是河水周期性泛濫的結果。在洪水期間,水流

漫到河床以外的灘面,由于水深變淺,流速減慢,便將懸移的

細粒物質沉積下來,在灘面上留下一層細粒沉積,隨著堆積體

的面積逐步擴大,在枯水季節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

23、城市化過程

城市化過程

?城市郊區

的過程是城市化發展進程示意,反映:

(1)城鎮面積由小到大,數量由少到多;由孤立城鎮發展為城市群;

(2)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城市化的主要標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

模擴大。(其中②常被用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化水平的高低,①和

③就可以反映城市的發展是否合理。)

24、工業地域形成過程

工業地域的形成

工業聯系導致工業聚集工業集聚形成

工業地域,工業聯系工業集聚與工業地域

是緊密聯系逐步遞進的。其關系可用下圖

表不。

工業地域

IIII1

工業點1工業城市工業區工業地帶

工業地域的形成

分工越來越細!工工業點

聯「工業城市

部門越來越復雜集

國工業區

廣H

回三亞電帶

I工藝日益專業化、自動化I一

工業集聚可以帶來規模效應

充分利用基礎設施I擴大

產能

業加強信息交流協作I

聚衽運■費用

itI降低生

產成本

降低能/消耗I

自然環境演化過程類試題

【例題】新疆羅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經超過3000平方千米,

100多年前尚存5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

河曾經是羅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紀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

修建水庫200多座,耕地面積擴大約1倍。

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說明三角洲位置變化的主要過程。

【答案】地理環境是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影響的

整體;受氣候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注入羅布泊的水量減

少,湖泊水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

移;后來,河流水量銳減,搬運作用顯著減弱,三角洲位置后

退。

【解析】氣候干旱、蒸發旺盛、過度引水灌溉入流水量減少?

…水位下降----河口向湖心移動----三角洲向湖心前進。

【舉一反三】閱讀醫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漫灘是指河道兩側在平常時期露出水面、洪水期被淹沒的地

區。河道凹岸的侵飩和凸岸的堆積往往會引起河流裁彎取直,

原來彎曲的河道就廢棄了,這就是河道的演變。1968年科研人

員調查了美國小密蘇里河河漫灘上樹木年齡的分布情況,并繪

制出樹齡等值線分布圖,見下圖。

結合河道的演變簡要說明圖示區域陡坎的形成過程。

【答案】河流凹岸侵蝕、凸岸沉積使河道進一步彎曲;洪水期

間彎曲的河道裁彎取直,原有河道廢棄,成為湖泊;新的湖泊

由于缺少河水補給,逐漸干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為

陡坎。

【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圖示信息可知,圖示區域陡坎是河流

原有的河岸遺留見證。由于河流流動過程中,凹岸侵蝕、凸岸

沉積,使河道發生彎曲,洪水期間彎曲的河道裁彎取直,原有

河道廢棄,成為湖泊;新的湖泊由于缺少河水補給,逐漸干

涸;河床裸露,原有的河岸就成為陡坎。

例題:受突發災害影響,某河道兩個觀測點的橫截面水深發生

驟變(如圖所示),上圖為較上游觀測點一,下圖為較下游觀

測點二,這兩點距離較近。災害發生一段時期后,兩觀測點水

位恢復至正常水平。據此完成1?3題。

020406080100

水面寬(m)

I.引發該河段兩個觀測點橫截面水深界變的原因是

A.上游大壩開閘泄流

B.滑坡土石阻塞河道

C.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