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NJX 003-2024 設施葡萄園套種馬鈴薯技術規范_第1頁
T-MNJX 003-2024 設施葡萄園套種馬鈴薯技術規范_第2頁
T-MNJX 003-2024 設施葡萄園套種馬鈴薯技術規范_第3頁
T-MNJX 003-2024 設施葡萄園套種馬鈴薯技術規范_第4頁
T-MNJX 003-2024 設施葡萄園套種馬鈴薯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B05The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relayintercroppingpotatoesinIT/MNJX003—2024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播種期選擇 5整地與施基肥 6種薯處理 7生長管理 8病蟲防控 9防寒防凍 10采收與秸稈回園 附錄A(資料性)葡萄園套種馬鈴薯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 5T/MNJX003—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資源環境與土壤肥料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建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資源環境與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自然資源部東南丘陵土地整治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兆雄、許國春、李春燕、邱思鑫、董占杰、姚長春、羅旭輝、劉凱、游馨雨、林藝真。1T/MNJX003—2024設施葡萄園套種馬鈴薯技術規范本文件規定了設施葡萄園中套種馬鈴薯的技術的播種期選擇、整地與施基肥、種薯處理、生長管理、病蟲防控、防寒防凍、采收與秸稈回園。本文件適用于福建區域內設施葡萄園套種馬鈴薯。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20464農作物種子標簽通則GB/T8321.1~8321.10農藥合理使用準則(所有部分)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范總則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設施葡萄園福建省區域內采用標準大棚種植的葡萄園。3.2播種期套種馬鈴薯的播種時間,包括種薯下地的月份日期以及氣候條件。3.3植株控旺對馬鈴薯植株生長進行合理調控,防止地上部植株生長過旺,促進塊莖形成與膨大。3.4秸稈回園馬鈴薯收獲后,地上部分秸稈實施翻埋覆土處理。4播種期選擇4.1海拔低于400m的區域,播種時間選擇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葡萄修剪之后進行。4.2海拔在400m~900m的區域,播種時間選擇在11月下旬~次年的2月上旬,葡萄修剪之后進行;播種前持續3d監測10cm深地溫,穩定達到10℃以上可以播種。2T/MNJX003—20245整地與施基肥5.1起壟播種前,應用小型機械翻耕葡萄園土壤20cm,遇板結土壤翻耕2~3遍,土壤翻耕后達到細、勻、松的標準;起壟時,壟高30cm~40cm,壟寬60cm~80cm。5.2開溝壟間開設排水溝,溝寬40cm~50cm,溝深30cm。5.3施基肥根據土壤肥力狀況,每667m2撒施硫酸鉀型復合肥(15:15:15)50kg~75kg,有機肥300kg,肥料要與土壤混勻。肥料的施用應符合NY/T496的規定。6種薯處理6.1種薯選擇根據不同海拔高度選擇中早熟馬鈴薯品種,種薯應脫毒并保證質量。6.2種薯儲藏在播種前,種薯應置于通風、干燥、具散射光的環境下進行攤晾,做到防雨、防潮、防鼠害等。6.3種薯催芽種薯播種前20d~25d進行催芽處理。將經過挑選的種薯置于溫暖、黑暗的環境下進行催芽,溫度控制在25℃左右,待芽長達0.5cm~1.0cm時,通過散射光或直射光進行曬芽7d~10d,3d~5d翻動1次,使幼芽萌發整齊,形成色澤正常的短壯芽,待芽變綠色后即可進行播種。7生長管理7.1播種7.1.1整薯播種單薯重25g~50g采取整薯播種。7.1.2種薯切塊與消毒單薯重50g以上采取切塊播種。宜早晨或傍晚播種,在播前0.5d~2d切塊,中型馬鈴薯采用縱切法,充分利用頂芽優勢;大型馬鈴薯按芽眼切,有利于發根出芽,薯塊重量宜為40g~50g,每個切塊至少含有2個以上芽眼。種薯切塊后用草木灰或滑石粉配合殺菌劑進行消毒。7.1.3播種規格3T/MNJX003—2024馬鈴薯需套種在葡萄樹行間,穴距20cm~25cm,每667m2播800穴~1000穴,每穴1個~2個種薯薯塊,種薯薯塊距葡萄植株30cm~50cm,播種深度8cm~10cm、覆土5cm~6cm。7.2覆膜播后覆蓋薄膜,待馬鈴薯出苗后及時破膜。7.3定苗培土在馬鈴薯出苗后15d~20d、具6片~8片葉、株高達10cm~15cm時,拔除多余弱小苗,每穴選留生長健壯的苗1株~2株,如遇出苗不齊,可適當進行補苗。同時結合定苗進行中耕培土,培土高度在3cm~4cm,此后在封壟前再進行1次培土,防止馬鈴薯塊莖外露變綠。7.4追肥在馬鈴薯現蕾期或塊莖膨大期,酌情補施1次結薯肥(N施用量∶P2O5施用量∶K2O施用量為2∶1∶4),直接施于馬鈴薯植株周圍,要求肥料不能直接接觸葉片和根部,以防止傷苗。7.5水分管理種植期間,水分管理應采用滴灌設施調控,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忌水分過多造成滲流。在馬鈴薯結薯后期,避免土壤濕度過高出現爛薯。7.6植株控旺地上部分植株封壟后出現徒長現象時,應酌情打頂、摘花蕾,配合施用控旺藥劑。8病蟲防控葡萄園套種馬鈴薯主要的病害有晚疫病、黑脛病、青枯病和病毒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地下害蟲等。農藥使用應符合GB/T8321.1~8321.10和NY/T1276的規定。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見附錄A。9防寒防凍根據低溫氣象預報信息,或棚內氣溫下降到4℃以下時,需采取防寒防凍措施??稍谠O施大棚下增設小拱棚,酌情噴植物防凍液,小拱棚搭建示意圖見圖1。圖1小拱棚搭建示意圖4T/MNJX003—202410采收與秸稈回園10.1采收當馬鈴薯植株停止生長、莖葉枯黃時,即為馬鈴薯的最適宜收獲期。套種馬鈴薯比當地露天種植馬鈴薯適當提前采收,去掉爛、破、病薯,按薯塊大小進行分級、包裝、銷售。10.2儲藏馬鈴薯收獲后需放置在陰暗通風處或冷藏。10.3秸稈回園馬鈴薯收獲后,地上部分秸稈實施翻埋覆土處理。5T/MNJX003—2024(資料性)葡萄園套種馬鈴薯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葡萄園套種馬鈴薯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見表A.1。表A.1葡萄園套種馬鈴薯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防治對象使用時期農藥名稱使用方法使用次數安全間晚疫病種薯處理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2.5kg/50kg草木灰1種薯處理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2.5kg/50kg草木灰1現蕾期60%唑醚?代森聯40g800~1000倍噴霧7~10現蕾期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7~10發現中心病株后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7~10發現中心病株后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7~10發現中心病株后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7~10發現中心病株后687.5g/L銀法利懸浮劑600倍液噴霧7~10發現中心病株后25%阿米西達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