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AASS 105-2024 枸杞蛀果蛾防控技術規程_第1頁
T-NAASS 105-2024 枸杞蛀果蛾防控技術規程_第2頁
T-NAASS 105-2024 枸杞蛀果蛾防控技術規程_第3頁
T-NAASS 105-2024 枸杞蛀果蛾防控技術規程_第4頁
T-NAASS 105-2024 枸杞蛀果蛾防控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CCSA0515NAASS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ScrobipalpaerichiodesIT/NAASS105—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寧夏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寧夏農學會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寧夏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中寧縣枸杞產業發展服務中心、惠農區林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吳忠市林業和草原發展服務中心、早康枸杞股份有限公司、寧夏杞鑫種業有限公司、寧夏杞鄉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寧夏菊花臺莊園枸杞種植有限公司、銀川劉傳敬枸杞有機種植專業合作社、惠農區廟臺鄉東永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寧夏科葡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劉曉麗、李鋒、王彥、孫偉、沙月霞、郭劍兵、張麗萍、陳清平、馬曉平、侯改玲、劉國民、王鑫、朱金忠、徐興業、張健、王孝、岳艷麗、劉傳敬。1T/NAASS105—2024枸杞蛀果蛾防控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枸杞蛀果蛾防控的術語和定義、監測方法及防治技術等。本文件適用于寧夏枸杞生產。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8321.9農藥合理使用準則3術語和定義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4防治對象枸杞蛀果蛾學名刺溝須麥蛾(ScrobipalpaerichiodesBidzilyaetLi),屬鱗翅目,麥蛾科(Gelechiidae),是枸杞的專食性害蟲,詳見附錄A、附錄B。5監測5.1地點根據枸杞種植區域分布,每6.67hm2設置1個樣區,每個樣區確定3個監測點,每個監測點布設3套誘蟲燈,每燈間距50m以上。5.2時間枸杞展葉和抽梢期、果熟期、秋梢生長期。5.3方法采用便攜式太陽能光控誘蟲燈進行監測。將誘蟲燈懸掛于樹冠的2/3高處,避免樹葉遮蔽。每天調查1次并更換粘蟲板,當發現有第1頭成蟲時即進行防控。6防控技術6.1清園每次修剪后,及時清除田間枯枝、落葉及雜草。6.2草把滅蟲在展葉和抽梢期、果熟期、秋梢生長期,采用樹干上捆綁稻草、麥秸、瓦楞紙等誘集成蟲,集中處6.3剪除蟲梢幼蟲活動期4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田間出現害狀時,及時剪除蟲梢、花器、蟲果。6.4光誘2T/NAASS105—2024采用紫色(波長401nm)地插式太陽能光控誘蟲燈(見附錄C)誘殺成蟲。3月初,按5套/667m2~10套/667m2將誘蟲燈布設于兩樹之間,高度約為樹冠2/3,太陽能板面南。6.5天敵控蟲保護和利用赤眼蜂、絨繭蜂、中華綠螳螂等天敵。6.6藥劑防控6.6.1生物藥劑在幼蟲發生始期,施用1.5%除蟲菊素水乳劑500倍+5%d-檸檬烯可溶液劑5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500倍~600倍液+1.5%除蟲菊素水乳劑500倍~700倍液進行樹冠噴霧。6.6.2化學藥劑當田間發現有1個嫩稍卷縮彎曲并下垂時,選用菊酯類、酰胺類等藥劑噴霧防治。農藥施用嚴格按照GB/8321.9規定執行。3T/NAASS105—2024枸杞蛀果蛾形態特征成蟲:體長約5mm,體淡紅褐色。翅展9-10mm。頭、胸和翅基片淡褐色,額淡黃色。下唇須長,向上彎曲,超過頭須,第2節粗壯、外側棕色,基部雜有少許白色鱗片,內側黃白色;第3節尖細、黑色、中部具白色環。復眼綠褐色。觸角黑色,絲狀,長度超過前翅中部。前翅狹長,褐色,距前緣1/3處有1個大黑斑、2/3處有1個小黑斑;中室有2個小黑斑,外緣與翅端有1黑斑,且明顯;后緣基部散布有黑斑,緣毛黃白色;后翅灰色,具密而長的黃白色緣毛。幼蟲:淡粉紅色,體長約7mm,圓筒形,粉紅色,頭及胸足黑褐色。前胸盾板黑褐色,成2個近三角形斑。腹部背面有5條紅色縱紋,腹部背中線、亞背線及氣門線清楚,均為紅色,臀板三角形,無色或淡黃色。蛹:體長約5mm,紅褐色。觸角及翅芽達腹部第六節后緣。體側密布微刺,背面光滑,腹端肛門兩側各有5根小刺鉤,背部有1個黑色小突起,具臀刺多根。4T/NAASS105—2024枸杞蛀果蛾危害特征及發生規律枸杞蛀果蛾以幼蟲為害枸杞嫩枝、幼蕾、花器及果實,俗稱鉆心蟲。幼蟲活潑,不僅能前后來回爬行,還能吐絲下墜。幼蟲常鉆蛀為害枸杞嫩枝,造成新梢端部大約10cm長的范圍下垂而后枯萎,通常在嫩枝上能看到幼蟲形成的蛀孔但從外觀上看不到幼蟲蟲體(圖B.1也有綴粘嫩梢幼葉、食害生長點的現象,受害后,嫩梢始終直立、不下垂,只是嫩梢端部的數個葉片因綴連扭曲而被封頭,生長點停止生長,這與文獻的記述存在差異(圖B.2);為害幼蕾、花器,造成花、蕾枯萎或脫落(圖B.3)。果實受害時,被害果表面正常,但內部被蛀成蟲道,易脫落(圖B.4),受害果曬后變成黑色霉果,品質下降,幼蟲老熟時在被害果蒂或幼莖上咬一小孔鉆出,尋找合適的場所結繭化蛹。通常,枸杞蛀果蛾為害后的嫩枝、幼莖和果實上有明顯的蛀孔。枸杞蛀果蛾在寧夏地區1年發生3-4代,世代重疊較為明顯。越冬代成蟲于4月上旬出現,4月中、下旬此代幼蟲開始出現并蛀害枸杞的七寸枝或粘綴嫩梢危害;5月中、下旬第1代成蟲出現,6月此代幼蟲蛀果危害期;7月上旬出現第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