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人員考試真題題庫_第1頁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人員考試真題題庫_第2頁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人員考試真題題庫_第3頁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人員考試真題題庫_第4頁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人員考試真題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人員考試真題題庫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20道)1.職業衛生主要以從業的群體和作業環境為對象,旨在創造(A)的作業環境,從而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提高職業生命質量。A安全、健康、高效和滿意B優美、舒適C無職業病危害D無污染2《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規定:資質認可機關應當對其認可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在資質認可有效期內至少進行(C)評估檢查,重點檢查資質條件保持和符合情況。A每年一次B兩年一次C一次D半年一次3《職業病防治法》中所稱用人單位是指(C)。A企業、事業單位、政府機關B企業、科研單位、政府機關C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4職業健康監護屬于哪一級預防:(C)。A、原生級預防范疇B、第一級預防范疇C、第二級預防范疇D、第三級預防范疇5職業性有害因素的接觸限制量值。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過程中長期反復接觸,對(A)接觸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許接觸水平。A、絕大多數B、所有C、少數D、極少數6液體吸收法中,大型氣泡吸收管和小型氣泡吸收管適用范圍是:(C)有害物質。A氣態、蒸氣態、霧態B氣態、蒸氣態、氣態氣溶膠態C氣態、蒸氣態D蒸氣態、霧態氣溶膠7采樣過程中產生誤差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采樣儀器出現誤差,常見的有:(B)。A隨機抽樣誤差B系統誤差C采樣方法造成的誤差D共存物的干擾E氣象因素造成的誤差8.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來源包括(D)、勞動過程和生產環境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A原材料B自然環境C原材料、輔料、產品、副產品等D生產工藝過程9.工作場所空氣監測結果報告,未檢出樣品結果通常報告為(D)。A未檢出B低于檢出限C低于最低檢出限D低于最低檢出濃度10、排風罩排毒要求的控制風速在(A)之間。A、0.25m/s-3m/sB、0.5m/s-1.5m/sC、8m/s-12m/sD、0.20m/s-5m/s11.工作場所指勞動者進行職業活動的(D)。A、工作地點B、作業地點C、主要工作地點D、全部工作地點12.呼吸帶指距離人的鼻孔(A)所包含的空氣帶。A、30cmB、25cmC、1.5mD、1.2m13.用離子選擇電極法測定氟及其化合物,空氣樣品用(B)采集。A、微孔濾膜B、浸漬玻璃纖維濾紙C、活性炭管D、大型氣泡吸收管14在分別測定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進行平行采樣時,平行管的進氣口必須盡量靠近,采樣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需(A)。A.一致B.不一致C.分別設定D.視情況而定15解吸效率低于(B)時,樣品的含量要除以該解吸效率。A.95%B.90%C.85%D.75%16原子吸收光譜法最佳分析范圍的吸光度應在(C)之間。A.0.1~0.7B.0.1~0.6C.0.1~0.5D.0.1~0.41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是以下列哪種燈作為光源的(B)。A鎢燈B空心陰極燈C能斯特燈D等離子炬E氘燈。18下列數據中,有效數字位數不是4位有效數字的是(E)A、0.5400B、1000C、9.800D、1.000E、0.002319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應當在認可的范圍內開展技術服務工作,并接受技術服務所在地(A)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按照規定及時報送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內容、時間、參與人員等相關信息。A衛生健康委B、應急管理局C、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D、生態環境部20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培訓工作包括:(A)A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B上崗前三級安全培訓C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D用人單位每年組織一次安全和職業衛生培訓二、多選題(每題2分共15道)1采樣時段的選擇原則(GBZ159)(ABCD)。A采樣必須在正常工作狀態和環境下進行,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B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隨季節發生變化的工作場所,應將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季節選擇為重點采樣季節C在工作周內,應將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工作日選擇為重點采樣日D在工作日內,應將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時段選擇為重點采樣時段2蒸氣態和氣溶膠態有害物質共存時的采樣方法:(ABCD)。A浸漬濾料法B聚氨酯泡沫塑料C串聯法D沖擊式吸收管和多孔玻板吸收管法:也可用于氣溶膠態和蒸氣態共存時的樣品采集。3便攜式氣體分析儀測定法的使用注意事項如下(ACDE)。A使用前,應對儀器進行校正B非標方法不須經過驗證C應使用經過認證的儀器D是否是標準方法(目前,我國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的國家標準方法中僅有一個快速直讀方法,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不分光紅外線氣體分析儀法;非標方法須經過驗證)E現場共存物的干擾。4蓄電池廠工人接觸的鉛在空氣中主要以什么形態存在。(BD)A、霧B、煙C、氣溶膠D、塵E、蒸汽5可采集氣溶膠態空氣樣品的吸收管有(BC)。A、大型氣泡吸收管B、多孔玻板吸收管C、沖擊式吸收管6下列物品哪些屬于空氣收集器(ACDE)。A、采氣袋B、流量控制裝置C、氣體吸收管D、濾料采樣夾E、固體吸附劑管等。7高溫檢測現場調查應包括(ABCD)。A工期內最熱月份B工作場所的面積、熱源分布等一般情況C加熱溫度和時間D工作路線8脈沖噪聲的特點包括(ACD)。A突然爆發又很快消失B持續時間小于等于1秒,C間隔時間大于1秒D聲壓有效值變化大于等于40dB9、工作場所空氣樣品特征為:(ABD)。A毒物種類多B毒物濃度變化大C毒物毒性大D氣象因素對空氣樣品的影響大10生產性毒物進入人體的途徑有:(ABC)。A呼吸道B皮膚C消化道D注射11按照來源,生產性噪聲可以分為:(ABC)。A機械性噪聲B流體動力性噪聲C電磁性噪聲D交通噪聲12用焦磷酸重量法測定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時,若選用氫氟酸處理樣品,是因為樣品中可能含有(ACD)。A黃玉B煤C黃鐵礦D碳化硅13化學性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分為(ABC)。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TWA)B最高容許濃度(MAC)C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D超限倍數14生產性毒物可以在下面哪些形式存在(ABCD)。A固態B液態C氣態D氣溶膠15定點采樣采樣點數目的確定(ABCD)。A工作場所按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質的工作地點,至少設置1個采樣點。B一個有代表性的工作場所內有多臺同類生產設備時,1—3臺設置1個采樣點;4—10臺設置2個采樣點,10臺以上,至少設置3個采樣點。C勞動者在多個工作地點工作室,在每個工作地點設置1個采樣點D勞動者工作是流動時,在流動的范圍內,一般每10米設置1個采樣點。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道)1.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采樣時間一般為15min,最高容許濃度的采樣時間一般不低于15min。(×)2.固體吸附劑管法主要用于氣態和蒸氣態物質的采樣。種類有溶劑解吸型和熱解吸型,常用的固體吸附劑有活性炭和硅膠。(√)3.樣品空白試驗的操作除不采集空氣樣品外,其余操作全部同樣品,包括收集器的準備、采樣的操作、樣品的運輸、保存和測定。一定要和樣品一樣在現場操作。(√)4.錳及其化合物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在標準曲線相關系數不小于0.9990,截距不太大和質控樣偏差不大于10%時,始可開始樣品分析。(√)5.長時間采樣指采樣時間一般在2h以上的采樣。(×)6.在測定工作場所空氣中芳香烴化合物時,可用單點法和標準曲線法進行定量測定。(×)7.測試解吸效率時,同時做試劑空白和固體吸附劑管空白,計算前減去空白值。(√)8.化學試劑沒有保質期。(×)9.工作場所空氣中化學物質檢測包括空氣樣品的采集和實驗室檢測兩部分。(√)10.個體采樣能夠確定接觸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時,勞動者人數為5人時,應采樣3人。(×)四、綜合題(每題10分,共2道)1、采樣前的職業衛生現場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哪些?答:(1)工作過程中使用的原料、輔助材料,生產的產品、副產品和中間產物等的種類、數量、純度、雜質及其理化性質等。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產工藝、加熱溫度和時間、生產方式和生產設備的完好程度等。勞動者的工作狀況,包括勞動者數、在工作地點停留時間、工作方式、接觸有害物質的程度、頻度及持續時間等。(4)工作地點空氣中有害物質的產生和擴散規律、存在狀態、估計濃度等。(5)工作地點的衛生狀況和環境條件、衛生防護設施及其使用情況、個人防護設施及使用狀況等。2簡述《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檢測工作規范》安監總廳安健[2016]9號文件規定的為用人單位進行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出具檢測報告章節具體內容?答:(1)檢測依據:列出本次檢測工作中現場采樣、現場測量、實驗室分析和結果判定所依據的法規、標準名稱。(2)、用人單位情況介紹:用人單位基本情況介紹,包括單位地址、單位性質、行業類型、主要生產產品及產量等。(3)檢測類別及范圍。A說明任務來源、檢測類別、檢測范圍。B應當對檢測范圍內的主要生產工藝及設備、使用原輔材料、產品及副產品、崗位(工種)設置及作業人員數量、職業病防護設施及運行情況、個人防護用品及使用情況等內容簡要描述,匯總崗位內容。(4).現場采樣和測量情況:對檢測范圍內各檢測項目現場采樣或測量的情況進行簡要描述,包括采樣方式、采樣時間、采樣頻次、生產狀況、環境條件等信息。(5).檢測結果:給出是否符合職業接觸限值要求的判定結果。(6).結論:對檢測結果進行概括性的總結,列出結果超標的崗位(工種)或檢測地點,分析超標的主要原因。(7).建議:根據結論,提出整改。單選題(20題)1、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職業有害因素統稱(C)。A、職業病危害B、職業危害C、職業病危害因素2、強化服務意識屬于技術服務機構及其專業技術人員應當遵守的哪項行為準則。(C)A、堅持遵紀守法B、堅持誠實守信原則C、堅持優質服務理念3、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B)的方針。A、分類管理、綜合治理B、防治結合C、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4、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創造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C),并采取措施保障勞動者獲得職業衛生保護A、工作環境B、工作條件C、工作環境和條件5、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是指為用人單位提供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A)、職業病防護設備設施與防護用品的效果評價等技術服務的機構A、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B、職業病危害預評價C、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6.在一個監測點,一天內測定3次,測得甲醛濃度分別為10mg/m3、5mg/m3和1mg/m3,MAC檢測結果應報告為(C)A、1mg/m3B、0.5mg/m3C、10mg/m37.在工作場所職業病因素監測中(A)A、必須采用我國的標準方法和有關采樣規范,在無上述規定時,也可用國內外公認的測定方法。B、必須采用國內外的標準方法和有關采樣規范。C、可以采用<<工作場所的有害物質監測方法>>書中的測定方法。D、可以采用本實驗認定的測定方法。8.專業技術人員應經(B)后方可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工作。開展采樣、檢測活動時,每個檢測項目應由2名以上專業技術人員(檢驗人和復核人)完成。A、培訓B、培訓考核合格C、取得資質9.采樣時段:是指在一個監測周期(B)中,選定的采樣時刻。A、工作日周或年B、工作日或月或年C、周、月或年10、取得乙級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可以根據(C)的業務范圍在其所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從事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活動。A、認定B、任選C、認可11、報告審核人、授權簽字人、技術服務(B)及參與人員按照職責分工參與技術服務,在技術報告及原始記錄上簽字,并承擔相應責任。A、技術負責人B、項目負責人C、質量負責人12.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隨季節發生變化的工作場所,選擇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時節為重點(A);A、采樣時段B、采樣時間C、采樣地點13.常年從事高溫作業,在(B)測量;不定期接觸高溫作業,在工期內最熱月測量A、夏季最熱日B、夏季最熱季節C、夏季最熱月14.測量高頻設備場強時,(C),儀器天線探頭距離設備不得小于5cm。當發現場強接近最大量程或儀器報警時,應立即停止前進。A、由近及遠B、在設備操作處C、由遠及近15.(A)和多孔玻板吸收管也可用于氣溶膠態和蒸氣態共存時的樣品采集。A、沖擊式吸收管B、注射器C、濾膜16.當勞動者工作是流動的時,在流動的范圍內,一般每(A)米設置1個檢測點。A、10B、15C、2017.測定呼吸性粉塵,要求使用的天平感量為(A)。A、0.01mgB、0.1mgC、0.001mg18.粉塵分散度(C)在空氣中存留時間長→被機體吸收的機會就越多。A、越低B、越強C、越高19.在不影響勞動者工作的情況下,采樣點盡可能靠近勞動者;空氣收集器應盡量接近勞動者工作時的(B)。A、胸部B、呼吸帶C、肩部20.工作場所的空氣中苯和甲苯,常用(B)A、沖擊式吸收管采集B、活性碳管采集C、硅膠管采集D、微孔濾膜采集二、多選題(20題)1、穩態及其他非脈沖噪聲測量參數包括(ABC)A、A計權聲級B、等效聲級C、頻譜D、峰值2.工作場所空氣樣品特征為(ABD)A、毒物種類多B、毒物濃度變化大C、毒物毒性大D、氣象因素對空氣樣品的影響大3.定點采樣采樣點數目的確定(ABD)A、工作場所按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質的工作地點,至少應設置1個采樣點B、一個有代表性的工作場所內有多臺同類生產設備時,1—3臺設置1個采樣點;4—10臺設置2個采樣點;10臺以上,至少設置3個采樣點C、勞動者在多個工作地點工作時,在每個工作地點設置2個采樣點D、勞動者工作是流動的時,在流動的范圍內,一般每10米設置1個采樣點4.采樣對象范圍內,不能確定接觸粉塵濃度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時,每種工作崗位個體采樣的采樣對象數量的確定(BCD)A、勞動者數不足5時,全部選為采樣對象B、勞動者數為7—9時,采樣對象數為6C、勞動者數為10—14時,采樣對象數為7D、勞動者數為15—26時,采樣對象數為85.氣體和蒸氣態毒物的采樣方法有(ABC)。A、直接采樣法B、有泵型采樣法C、無泵型采樣法6.高溫檢測現場調查應包括(ABC)A、工期內最熱月份B、工作場所的面積、熱源分布等一般情況C、加熱溫度和時間D、輻射強度7.脈沖噪聲的特點包括(ACD)A、突然爆發又很快消失,B、持續時間小于等于1秒,C、間隔時間大于1秒D、聲壓有效值變化大于等于40dB(A)的8.職業病是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為接觸(AD)等因素引起的疾病。A.粉塵、放射性物質B.工傷C.不良的環境和生活條件D.其它有毒、有害物質9.生產性粉塵的理化特性包括(ABCDEF)A化學組成B分散度C溶解度D形狀與硬度E荷電性F爆炸性10.氣溶膠物質采樣方法(ABC)A濾料釆樣法B沖擊式吸收管法C多空玻板吸收管法11.粉塵釆樣的基本要求(ABCD)A應滿足工作場所有害物質職業接觸限值對釆樣的要求B應滿足職業衛生評價對釆樣的要求C應滿足工作場所環境條件對釆樣的要求D采樣時,采樣人員應注意個體防護12.粉塵釆樣包括(ABCD)A定點采樣B個體采樣C短時間釆樣D長時間釆樣13.電焊車間中的鉛在空氣中主要以什么形態存在。(BD)A、霧B、煙C、氣溶膠D、塵E蒸汽14.影響職業危害因素接觸程度的幾個主要因素為:(ABCDE)A接觸時間;B接觸頻度;C接觸人數;D接觸方式;E防護措施15.化學性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有(ABC)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B最高容許濃度(MAC)C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三、判斷題(10題)1.工作場所空氣監測結果的評價標準是職業接觸限值。(√)2.工作場所空氣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可用微孔濾膜釆集。(×)3.采集空氣樣品的采集,應使采集的待測物量位于測定方法的最佳測定范圍內,以獲得精密度高的測定結果。(√)4.頻率大于30000Hz的聲波稱為超聲波。(×)5.當勞動者工作是流動的時,在流動的范圍內,一般每15米設置1個檢測點。(×)6.當作業現場中,存在有損聽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聲音,且8h/d或40h/W噪聲暴露等效聲級大于等于80dB(A),即為噪聲作業。(√)7.測塵濾膜通常帶有靜電,影響稱量的準確性,因此,應在每次稱量前除去靜電。(√)8.測定呼吸性粉塵,要求使用的天平感量為0.01mg。(√)9.正確的空氣樣品采集方法,應根據待測物在工作場所空氣中的存在狀態、各種采樣方法的適用性以及采樣點的工作狀況及環境條件等來選擇。(√)10.無泵型釆樣法可用于采集氣態和蒸氣態物質,也可用于氣溶膠的采樣。(×)四、綜合及計算題(2題)1.粉塵測定前的濾膜準備工作有哪些?答:(1)干燥:稱量前,將濾膜置于干燥器內2h以上。(2)稱量:用鑷子取下濾膜的襯紙,將濾膜通過除靜電器,除去濾膜的靜電,在分析天平上準確稱量。在襯紙上和記錄表上記錄濾膜的質量和編號。將濾膜和襯紙放入相應容器中備用,或將濾膜直接安裝在采樣頭上。(3)安裝:濾膜毛面應朝進氣方向,濾膜放置應平整,不能有裂隙或褶皺。用直徑75mm的濾膜時,做成漏斗狀裝入采樣夾。2.計算題實際測得的某工作場所有害化學因素CTWA如下:甲苯25mg/m3,二甲苯20mg/m3,測定的CSTER如下:甲苯50mg/m3,,二甲苯60mg/m3。甲苯、二甲苯的PC-TWA、PC-STEL分別為50mg/m3和100mg/m3;請對其接觸水平進行評價。答:兩種物質的臨界不良健康效應均神經系統麻醉麻醉作用,皮膚黏膜刺激,可視為相加作用;評價結果如下:計算混合接觸比值(ITWA)=25/50+20/50=0.5+0.4=0.9;計算混合接觸比值(ISTEL)=50/100+60/100=0.5+0.6=1.1。8h混合接觸的比值<1,沒有超過OELs;短時間混合接觸的比值>1,超出OELs。單選題(每題2分,共40分)由國家衛健委最新的公布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的實施自(D)。A發布之日起B2021年5月1日起C2020年2月1日起D2021年2月1日起現行有效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包含職業病(B)。A10類115種B10類132種C11類115種D11類132種現行有效的《職業病防治法》發布時間是(D)。A2001年5月1日B2011年12月31日C2016年7月2日D2018年12月30日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規定,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的靈敏度常用特征濃度或特征質量表示,即產生1%吸收或(A)吸光度時所對應的被測物的濃度或質量。A0.0044B0.044C0.0004D0.4在職業衛生工作中,通常所說的“三苯”是指(

C

)A苯、苯酚、甲苯

B甲苯、苯胺、苯酚C苯、甲苯、二甲苯D苯酚、苯胺、苯并芘具有明顯刺激、窒息或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可導致嚴重急性損害的化學物質,其職業接觸限值應采用(

A

)。

A

MAC

B

PC-TWA

C

PC-STEL

D

參考相應的毒理作用分析

在有毒有害的化工生產區域,應設置風向標,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后,應該向(A)方向疏散。A上風B下風C順風D原地通常粒徑(B)以下的呼吸性粉塵是引起塵肺病的病因。A1μmB5μmC10μmD20μm以下空氣采樣材料不屬于采樣濾料的是(C)A微孔濾膜B超細玻璃纖維濾膜C過氯乙烯濾膜D活性炭管采集空氣中的鉛煙采用(D)。A濾紙B過氯乙烯濾膜C玻璃纖維濾紙D微孔濾膜勞動者接觸硫化氫的時間為10min,則應采集(B)硫化氫樣品對其進行評價。A15minB10minC15minD20min12.游離二氧化硅測定中,粉塵中含有(D)時需用鉑金坩堝用氫氟酸處理。A硫化礦物B有機物質C焦磷酸難溶的物質D煤或焦炭描述工作場所空氣中毒物檢測用活性碳管采樣時性能不正確的是(C)。A在氣溫35℃、相對濕度小于90%的環境條件下,穿透容量不得低于1mg被測物B裝好的活性炭不應有松動C熱解吸活性碳管沒有進氣端與出氣端之分D常用活性碳管分溶劑解吸型和熱解吸型一個廠房內有10臺同類產塵設備同時在進行生產,應該選擇(B)個定點采樣點。A2B3C4D5下列對比色法的描述哪種說法是不正確的(C)A利用物質本身所具有的顏色確定溶液中有色物質的含量B利用某些待測組分與一些試劑作用生成有色物質測定C比較溶液多少的方法來確定溶液中有色物質的含量D用分光光度計來測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分析(E)A苯系物B汽油C苯乙烯D三氯乙烯E鉛某箱包生產企業工人接觸苯的情況為10mg/m3,接觸3h;15mg/m3,接觸1h;8mg/m3,接觸4小時,則該工人一個工作日內接觸苯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為(B)A15.0mg/m3B9.6mg/m3C11.0mg/m3D8.0mg/m3關于加標回收說法正確的是(A)A加標物的體積應很小,一般不超過原始試樣體積的1%B在任何情況下加標量均不應大于待測物含量的3倍C加標后的測定值不應超出方法的測定上限的80%D當樣品中待測物濃度高于標準曲線的中間濃度時,加標量應控制在待測物濃度的半量勞動中過度精神(心理)緊張屬于那一類職業病危害因素(B)A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B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C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D以上都是用于采集工作場所空氣中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濾料,下列哪項不符合要求(E)A采樣效率高B機械強度好C滿足分析需要D空白值低E耐冷凍產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堿等強腐蝕性物質的作業環境中,應設計必要的衛生防護設施,其服務半徑應小于(C)A報警儀風向標15mB軸流風機通風窗10mC沖淋器洗眼器15mD洗手池報警儀20m多選題(每題2分,共30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是指為用人單位提供(BCE)等技術服務的機構A職業病危害預評價B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C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D職業病危害專篇設計E職業病防護設備設施與防護用品的效果評價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變更(ABDEF)時,應當向原資質認可機關申請辦理變更手續。A名稱B注冊地址C檢測標準D實驗室地址E法定代表人F主要負責人定點采樣采樣點的選擇應選擇(ABE)工作地點A有害物質濃度最高B勞動者接觸時間最長C勞動人數最多D生產裝置噪聲最大E有代表性的檢測一組沉降塵樣品中的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如下,哪些屬于其他塵(DF)。A木材加工點2.57B鋁合金加工點1.84C石灰堆場2.81D磷礦石磨機8.48E水泥散裝7.56F玻璃鋼加工3.04以下哪些指標是現行有效的噪聲限值(ACDE)A噪聲車間觀察(值班)室75dB(A)B工作地點噪聲聲級接觸半小時97dB(A)C每周40小時等效聲級85dB(A)D工作日接觸脈沖次數≤1000次,聲壓級峰值130dB(A)E每周5天,每天接觸時間≠8小時,每天8小時等效聲級

85dB(A)影響粉塵致病性的因素有(ABCEF)A粉塵種類濃度B粉塵的粒徑大小C接觸粉塵的時間D勞動報酬E個體防護措施F粉塵濃度工作場所空氣樣品的采樣體積,在下列哪種情況下,需將采樣體積換算成標準采樣體積(AB)A采樣點溫度為38℃B采樣點氣壓為88kPaC采樣點濕度為20%D以上都是衡量檢測方法性能的指標有(BCDEFG)A標準曲線B靈敏度C精密度D準確度E檢出限F適用范圍G最低檢出濃度下列有害物質為單純性窒息性氣體的是(CG)A一氧化碳B乙烯C二氧化碳D苯胺E硫化氫F氨氣G甲烷H氮氣化學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包括(AB)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PC-TWA)B最高容許濃度(MAC)C峰接觸濃度D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PC-STEL)E生物接觸限值影響固體吸附劑穿透容量的因素包括(ACDE)A固體吸附劑的理化性質B固體吸附劑的用量C空氣中有毒物濃度D采樣流量E被測物的理化性質及濃度進行噪聲評價時,以下做法正確的是(BCD)A作業場所測試傳聲器應放置在離地1.0米高處B個體噪聲測試傳聲器應放置工人耳高處C在正常生產情況下進行D個體噪聲測試傳聲器應距人耳10cm粉塵采樣的基本要求正確的是(ABCD)A應滿足工作場所有害物質職業接觸限值對采樣的要求B應滿足職業衛生評價對采樣的要求C應滿足工作場所環境條件對采樣的要求D采樣時,采樣人員應注意個體防護電焊工人作業過程中可能接觸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哪些(ABCD)A有害氣體B輻射C粉塵D噪聲E高溫F振動職業衛生空氣監測的類型包括(ABCD)A評價監測B日常監測C監督監測D事故監測E在線監測F自動監測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在對職業接觸限值為最高容許濃度的有害物質進行采樣時,采樣時間一般為15min;勞動者實際接觸時間不足15min時,可進行1次以上的采樣。(×)標準采樣體積:指在氣溫為15℃,大氣壓力為101.3kPa下采集空氣樣品的體積,以L表示。(×)某車間磷酸濃縮工段氟吸收塔進液口檢測濃度為6.8mg/m3,超過氟化物PC-TWA的三倍,結果為超標。(×)個體采樣是指將空氣收集器佩帶在采樣對象的腰部,其進氣口盡量接近離地1.2米所進行的采樣。(×)測定工作場所空氣的氨,可用氣泡吸收管、多孔玻板吸收管或沖擊式吸收管采集。(×)高溫作業是指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工作地點平均WBGT指數≥30℃的作業。(×)工作場所空氣采樣的流量單位是ml/s(×)工作場所指勞動者從事職業活動或進行生產管理過程中經常或定時停留的地點。(×)焦磷酸重量法檢測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時,可在采樣點采集呼吸帶高度的新鮮沉降塵。(√)場所有害因素檢測結果未超接觸限值表示所有接觸者不會出現健康問題。(×)綜合題(每題10分,共20分)敘述采集空氣樣品的基本要求答案:1.應滿足工作場所有害物質職業接觸限值對采樣的要求2.應滿足職業衛生評價對采樣的要求3.應滿足工作場所環境條件對采樣的要求4.在采樣的同時應作對照試驗,即將空氣收集器帶至采樣點,除不連接空氣采樣器采集空氣樣品外,其余操作同樣品,作為樣品的空白對照5.采樣時應避免有害物質直接飛濺入空氣收集器內;空氣收集器的進氣口應避免被衣物等阻隔。用無泵型采樣器采樣時應避免風扇等直吹6.在易燃、易爆工作場所采樣時,應采用防爆型空氣采樣器7.采樣過程中應保持采樣流量穩定,長時間采樣時應記錄采樣前后的流量,計算時用流量均值。8.工作場所空氣樣品的采樣體積,在采樣點溫度低于5℃,高于35℃、大氣壓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kPa時,應將采樣體積換算成標準采樣體積9.10.采樣時,采樣人員應注意個體防護11.采樣時,應在專用的采樣記錄表上,邊采樣邊記錄某車間某工種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時間8h。據調查勞動者工作中接觸乙酸乙酯情況為:300mg/m3,接觸3小時;60mg/m3接觸2小時;120mg/m3接觸3小時。已知乙酸乙酯PC-TWA為200mg/m3,請判斷該工種勞動者接觸乙酸乙酯水平是否符合職業衛生限值要求?答案:每工作班接觸乙酸乙酯濃度為CTWA=(C1T1+C2T2+C3T3)/8=(300×3+60×2+120×3)/8=172.5(mg/m3)每周工作時間為48hCTWA=172.5×48/40=207(mg/m3)該工種勞動者接觸乙酸乙酯水平超過國家職業接觸限值,不符合要求單選題:(40分,每題2分、共20題)1.空氣中甲醇采用固體吸附劑為( A )。、活性碳 、硅膠、GDX-101 、401有機擔體92.氣相色譜法通常采樣用如哪人指標作為定性指(A )。9B、調整保留時間D、調整保留體積3.用短時間采樣方法采作場所空氣中梯、銘金屈氣溶膠。采集流濫時間應為(A).、5/in流量采集、lOL/minnC、15L/min流量采集15min、100L/minn4.毒物警報值根據有毒氣體毒性和現場實際情況一般設置為(D )。A1/2MACB.1/2PC-STELC.PC-TWADMAC、PC-STEL或超限倍數相對應的值5.職業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C )。A化學、物 理和生物因素 B粉塵、毒物和噪聲C粉塵、毒物和物理因素 D化學因素和物理因素(D)。A作業場所平均氣溫o·c B作業場所平均氣溫o·cC作業場所平均氣溫3·c D作業場所平均氣溫小于5·c7.具有明顯刺窒息或中樞神經抑制作,可致嚴重急性損害的學物,其職業接限值應采用(A )。At1ACBPC-TWA C.PC-STEL D.參考相應的毒理作用分析8.產生密度比空氣小的可燃氣體或蒸汽車間的事故排風吸風口應設在(A )。A吸風口上 緣距頂棚不于0.4m B吸風口上緣距頂 棚<O.6m吸風口上緣距頂<O.7m D吸風口上緣 緊貼頂棚9.在生產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質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學物質的室內作場,應設置C )。A軸流風機 B局部機械通風設施C事故通風裝置 D密閉設施10、(C)是工作場所化學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的主體性限值。PC-STEL 超限倍數 MAC11、控制噪聲的根本途徑是(D)。切斷噪聲傳播 對人進行個體防護合理設備局 治理噪聲源12、將數值1.0505修改為小數后一位應為(B)。1.0 B1.1 1.5 .以上都不是13、C)。銘酸鹽 苯 三氯烯 聯苯胺、向大氣排放有害物業應設在當地夏季(A )風向被保護對象最小頻率、上風側 B、上風側下風側 D最大頻率、下風側露天礦與井下采礦生產過程,防塵的主要措施是 (B )。干式鑿巖、濕式鑿巖 密閉化處理 加強通風16.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個體采樣在能夠確定接觸有害物質濃度最高和接觸時間最長的勞動者情況下崗位勞動者數為5名,選定的采樣對應是(C)名。A.全部 3 C.2 D.117、作場所噪聲為脈沖噪聲,應測量噪聲的(A)和記錄(A)。聲壓級峰值、日接觸脈沖數 B.A聲日接觸脈沖數聲壓級峰值、日接觸時間 A聲級、日接觸 時間18.紫外輻射的波長范圍在()A100~400nmB1000~4000nmC150~450nmD300~600nm19、游離二氧化硅的分析方法不包括(C)A焦磷酸發B紅外分析法C稱重法DX衍射法噪聲計放置在人耳高度,站姿(A)米,坐姿()米。A1.1米、1.5米B1.5米、1.1米C1米、0.8米D0.8米、1米二、多選題:(30分,每題2分、共10題)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能夠開展的技術服務有(ABCD)。A為建設項目提供職業病危害預評價B為建設項目提供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C為用人單位提供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D為用人單位提供職業病防護設備設施與防護用品的效果評價10.

新標準方法的特點(

CD

A.按《檢測方法標準體系表》進行編排

B.檢測方法按類合并,一類化合物為一個方法

C.檢測方法按類編號,一類化合物為一個標準號

D.檢測方法滿足新容許濃度的需要

電焊工人作業過程中可能接觸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是(ABD)

A.有害氣體

B.輻射

C.粉塵

D.噪聲

4.粉塵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取決于(ABC)A.化學成分B.濃度C.分散度D.質量5.局部排塵系統失效的原因是(ABD)A.吸塵罩設計不當B.管道漏風C.風量大D風量小建設項目的職業病防護設施所需費用應當納入建設項目工程預算,并與主體工程(ABC)A.同時設計B.同時施工C.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D.同時預算職業衛生監測的基本要求(AB)A.采樣滿足GBZ159B.檢測方法要依照GBZ/T160C.滿足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D.全程質量控制 有代表性的工作地點,其中應包括(ABD)A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最高的工作地點B勞動者接觸時間最長的工作地點C隨機的工作地點D呼吸帶接觸矽塵作業的職業禁忌證有(ABCD)A活動性肺結核病B慢性阻塞性肺病C慢性間質性肺D伴肺功能損害的疾病職業健康檢查完整的檔案記錄應包括(ABCDE)。A個體健康檢 B查記錄表格C個體相關檢 D查結果記錄,報告單E健康檢查報告氣溶膠物質采樣方法(ABC)A濾料采樣法B沖擊式吸收管法C多孔玻板吸收管法D活性碳管吸附法 職業病是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為接觸(AD)等因素引起的疾病。A粉塵、放射性物質B不良的環境和生活條件C其它有毒、有害物質D噪聲13職業健康檢查包括(ABCD)的健康檢查。A上崗前B在崗期間C離崗時D應急和離崗后的醫學隨訪14粉塵采樣包括(ABCD)A定點采樣B個體采樣C短時間采樣D長時間采樣15關千熱加工房,以下設計哪些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ABDE )A其縱軸應與當地全年主導風向相垂直B當條件受限制時,其縱軸與當地全年主導風向的夾角不得小千45度C熱加工廠房應設置天窗擋風板D廠房側窗下緣距地面不應高于1.2mE車間內發熱設置相對于操作崗位應設計在夏季最小頻率上風側,車間天窗的下方三、判斷題(共10題,每題1分)l、《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中所指的輔助用室包括浴室、更/存衣室、盟洗室以及休息室、就餐場所、廁所、婦女衛生室和倉庫。(X)2、熱壓通風屈千自然通風的一種。(√)3、脈沖噪聲是聲壓有效值變化不小于30dB(A)的噪聲。(X)4、金屬屏蔽是防護高頻電磁場輻射的有效措施。(√)5、工業企業地區總平面布置中生產區宜選在大氣污染物擴散條件好的地段,布置在當地全年最小頻率風向的下風側。(X)6、粉塵中游離SiGi含量越高,對人體危害越大,其PC-WTA也越低。(√)7、GBZ2.1-2007中所指化學有害因素只包括化學物質和粉塵。(X)8、所有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均應編制職業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X)9、在對崗位某種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評價時,若其沒有PC-STEL,則無論其TWA是否超標,均應進一步計算其超限倍數。(X) 10、經常有人來往的通道(地道、通廊),應有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并不宜敷設有毒液體或有毒氣體的管道。(√)四、綜合題(共1題,每題20分)某廠礦渣微分車間實行每班8小時工作制度,破碎工主要負責 1號粗破機、1號細破機的巡檢工作。其所接觸粉塵情況見下表工種采樣地點工作時間(min)采樣時間(min)流量(L/min)濾膜增量l1m(mg)標況采氣量(v)粉塵濃度(mg/m3)破碎工1號粗破機12015201.03183.141號細破機12015208.031825.16操作室24015200.33180.947℃濕度65%;風速1.2m/s大氣壓97.5kPa根據以上給出的信息,請您回答以下問題:(1)計算檢測地點的標況采氣量(標準采集體積,保留整數)。 (3分)(2)計算各檢測地點的粉塵濃度。(4分)(3)根據本次定點檢測結果計算破碎工一天接觸粉塵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4分)(4)如果該車間粉塵游離二氧化硅含量低于10%,判斷該崗位工人接觸粉塵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是否合格?各檢測點粉塵濃度是否符合國家職業接觸限值要求?(已知粉塵PC-TWA為8mgm/3,最大超限倍數為2)(6分)(5)該廠應為破碎工主要配備哪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3分)標況采氣量為318L 1號粗破機為3.14mg/m31號細破機為25.16mg/m3操作室為0.94mg/m3TWA=(2*3.14+2*25.16+4*0.94)/8=3.77mg/m3(4)于.77mg/m3<8mg/m3塵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符合國家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5)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所以防,眼鏡罩、鞋等一、單選題1.GBZ188-2014技術規范對各種職業病危害因素規定的職業健康檢查是(C)標準。A.最高檢查B.任意檢查C.最低檢查D.難以達到的2.職業健康監護是以(A)為目的。A.預防B.治療C.檢查D.完成任務3.GBZ188-2014技術規范規定職業健康監護目標疾病分為(C);A.疑似職業病和職業病B.疑似職業病和職業禁忌證C.職業病和職業禁忌證D.健康損害和職業病4.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主要目的是發現有無(B);A.慢性疾病B.職業禁忌證C.傳染病D.肥胖癥5.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分為(A);A.強制性和推薦性B.男性和女性C.老年人和年輕人D.自愿與不自愿6.離崗時健康檢查的主要目的是確定其在停止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時的(D);A.身高B.體重C.體力D.健康狀況;7.如最后一次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是在離崗前的(C)日內,可視為離崗時檢查。A.30B.60C.90D.120;8.應急檢查必須在事故發生后(B)組織健康檢查;A.3日內B.及時C.30日內D.任何時候;9.(C)確定職業健康檢查項目A.由用人單位B.由衛生監督部門C.由職業健康檢查機構依據標準D.由勞動者10.(A)特殊工種作業人員被納入職業健康監護對象;A.9種B.7種C.11種D.10種二、多選題1.職業健康檢查目的是盡早發現個體與職業病危害因素接觸有關的(ABC),以便及時采取防治措施。A.健康損害B.職業病C.職業禁忌證D.常見病和多發病2.職業健康檢查包括(ABC);A.上崗前B.在崗期間C.離崗時D.應急健康檢查。3.上崗前需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的人員包括(ABCD)A.擬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新錄用人員B.轉崗人員C.長期休假再上崗人員D.生產工藝發生改變4.定期職業健康檢查的目的(ABCD);A.發現職業病患者B.勞動者的其他健康異常改變C.疑似職業病患者D.發現有職業禁忌證的勞動者;5.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是指在發生急性職業危害事故現場,(BCD)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A.未接觸B.直接接觸C.間接接觸D.參加救援可能接觸6.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的目是(BC);A.核算獎金B.確定停止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時的健康狀況C.分清健康損害的責任D.發現職業禁忌證7.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當包括(ABCD)等;A.勞動者的職業史B.職業病危害接觸史C.職業健康檢查結果D.職業病診療8.職業健康檢查的個體結論包括(ABCD)等;A.未見異常B.疑似職業病C.職業病D.職業禁忌證9.職業健康檢查結束后,檢查機構應當向用人單位提供(ACD)A.職業健康檢查總結報告B.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報告C.個體職業健康結果通知書D.工人的職業健康檢查表10.職業健康監護主要包括(ABCD)A.職業健康檢查B.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C.離崗后健康檢查D.應急健康檢查11.職業健康檢查發現健康損害或者需要復查時,檢查機構應當通知(AC)A.用人單位B.勞動保障部門C.勞動者本人D.工會組織三、填空題1.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應客觀真實地報告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對其所出示的檢查結果和總結報告負責。2.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應維護和保證其工作的獨立性,包括不受用人單位、勞動者和其他行政意見的影響和干預。3.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均為強制性職業健康檢查,應在開始從事有害作業前完成。4.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證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5.對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6.用人單位應當為勞動者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按照規定的期限妥善保存。7.在崗期間開展定期健康監護的勞動者,在準備調離或脫離所從事的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前,應進行離崗時健康檢查。8.在脫離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后仍有可能發生職業病的,需進行醫學隨訪檢查;9.職業健康檢查項目中必檢項目是強制執行的;10.從事可能產生職業性傳染病作業的勞動者,在疫情流行期或近期密切接觸傳染源者,應及時開展應急健康檢查,隨時監測疫情動態。11.職業健康檢查的項目、周期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執行12.我省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應在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服務范圍內開展外出職業健康檢查;13.用人單位應當將勞動者個人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的建議等情況書面告知勞動者。四.是否題1.《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2014)是2002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2.從事職業健康檢查的醫療機構應由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資質,并在其獲批準的范圍內從事相關活動。(×)3.接觸需要開展強制性健康監護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人群,都應接受職業健康監護;(√)4.職業健康監護目標疾病為職業病和職業禁忌證。(√)5.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分為強制性和推薦性,應在開始從事有害作業前完成。(×)6.塵肺病患者在離崗后需進行醫學隨訪檢查。(√)7.職業健康檢查與一般健康檢查的不同點是人數不同。(×)8.職業史主要指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職業經歷。(√)9.現場職業衛生調查旨在了解單位管理人數和職工人數及待遇。(×)10.對勞動者個體的職業健康檢查結論可分為5種。(√)11.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五、名詞解釋1.職業史(GBZ/T157—2009職業病診斷名詞術語)按時間先后順序列出的全部職業經歷,主要指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職業經歷,內容包括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起止時間、工種、崗位、操作過程、所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品種及其濃度(強度)、實際接觸時間、防護設施、個人防護等情況。2.現場職業衛生調查(GBZ/T157—2009職業病診斷名詞術語)深入工作場所或事故現場,巡視、詢問、查閱職業衛生資料,檢測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了解既往職業健康檢查情況和職業病患病情況,旨在進一步了解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品種、性質、來源、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及個人防護情況、同工種人群的接觸情況與健康狀況等。3.職業禁忌證(GBZ/T157—2009職業病診斷名詞術語)勞動者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病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于遭受職業病危害和罹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業過程中誘發可能導致對他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