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科學 現場照相、錄像要求_第1頁
法庭科學 現場照相、錄像要求_第2頁
法庭科學 現場照相、錄像要求_第3頁
法庭科學 現場照相、錄像要求_第4頁
法庭科學 現場照相、錄像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法庭科學現場照相、錄像要求本標準規定了法庭科學領域現場照相、錄像的基本要求和實施拍攝的方法要則。本標準適用于我國法庭科學領域各類現場的照相和錄像。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A/T120-2021法庭科學視頻圖像檢驗術語GB/T29298-2012數字(碼)照相機通用規范GA/T591法庭科學照相設備技術條件3術語和定義GA/T120-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現場scene案件、事件發生的地點和留有與案件、事件有關的痕跡、物品的一切場所。3.2現場照相、錄像photographyandvideographyofscene將案件、事件發生的場所和與案件、事件有關的痕跡、物品,用照相、錄像的方法客觀、準確、全面、系統地固定、記錄的專門手段。3.3現場方位照相、錄像azimuthphotographyandvideographyofscene以整個現場和現場周圍環境為拍攝對象,反映現場所處的位置及其與周圍事物關系的專門照相、錄像。3.4現場概貌照相、錄像surveyphotographyandvideographyofscene以整個現場或現場中心地段為拍攝內容,反映現場的全貌以及現場內各部分關系的專門照相、錄像。3.5現場重點部位照相、錄像valuableportionphotographyandvideographyofscene記錄現場上重要部位或地段的狀況、特點以及與案件、事件有關痕跡、物品與所在部位的專門照相、錄像。3.6現場細目照相、錄像close-upphotographyandvideographyofscene記錄現場上所發現的與案件、事件有關的細小局部狀況和各種痕跡、物品,以反映其形狀、大小、特征等的專門照相、錄像。3.7相向拍攝法opposite-directionalphotography以相對的方向、相近的距離、相同的角度對被拍物進行拍攝的方法。3.8多向拍攝法multi-directionalphotography從兩個以上不同的方向,以相近的距離、相同的角度對被拍物進行拍攝的方法。3.9回轉連續拍照法turn-around-successivephotography固定照相機的拍照機位,水平或垂直方向轉動鏡頭,將被拍客體分段連續拍照成若干畫面的方法。3.10直線連續拍照法straight-line-successivephotography相機焦平面和被拍物平面平行、等距,沿著被拍物直線移動并將其分段連續拍照成若干個畫面的拍照方法。3.11測量拍照法photogrammetry將帶有標準刻度的比例尺與被拍物一同拍入畫面,根據比例尺可以測量出原物及其特征大小的拍照方法。3.12無人機航拍aerialphotographyofUAV利用無人機作為空中飛行平臺,并通過在這個平臺上搭載各種機載成像設備來獲取各種影像信息的拍攝方法。3.13錄像拍攝技術videographytechnique使用攝像機拍攝時所采用的技術方法。3.13.1推攝dollyin,telephoto,zoomin攝像機向被攝主體的方向推進,或變動鏡頭焦距(從廣角調至長焦)使畫面框架由遠而近向被攝主體不斷接近的拍攝方法。3.13.2拉攝dollyout,zoomout,wide-angle攝像機逐漸遠離被攝主體或變動鏡頭焦距(從長焦調至廣角)使畫面框架由近至遠與主體拉開距離的拍攝方法。33.13.3搖攝pan攝像機機位不動,借助于三角架上的云臺或拍攝者自身的運動,變動攝像機光學鏡頭軸線的拍攝方法。3.13.4移攝move將攝像機放置在活動物體上隨之運動而進行的拍攝方法。4拍攝現場應具備的設備材料4.1照相設備與材料4.1.1照相機應用于法庭科學照相專業的數字(碼)照相機應符合GB/T29298-2012的要求,其他照相設備應符合GA/T591的要求。4.1.2近攝裝置4.1.2.1近攝用鏡頭應使用有微距功能的定焦或變焦鏡頭。4.1.2.2近攝鏡應選擇與相機鏡頭匹配、成像清晰、像差小的近攝鏡。4.1.3照相用濾光鏡應備有密度不同的紅、黃、藍、綠系列濾光鏡。還可配備紅外、紫外、偏振、色溫轉換濾光鏡。4.1.4照相用三角架應升降方便,轉動靈活,牢固可靠,便于攜帶。4.1.5比例尺應備有黑底白刻度、白底黑刻度、彩色比例尺和透明比例尺。比例尺以毫米(mm)為最小單位,刻度誤差不應超過1%。還應備有鋼卷尺、皮尺。4.1.6照相用照明設備應備有兩只以上的電子閃光燈,閃光燈指數應在28以上,并配備2m~5m的同步線或同步感應器。還應備有碘鎢燈、現場勘查燈和小型聚光燈。4.1.7照相用附屬設備應備有快門線,遙控器,痕跡物證編號簽,簡易背景幕,柔光、反光、遮光器具,備用相機電池和閃光燈電池。4.2錄像設備與材料4.2.1攝像機、錄像機4.2.1.1攝錄一體式攝像機和分體式攝、錄像機,均可用于案件、事件現場錄像。4.2.1.2應選用體積小、重量輕、清晰度高、色彩還原好、照度要求低的攝像機。4.2.1.3應使用攝像機、錄像機原配電池或交流適配器,也可使用與原配電池電壓相同、功率適宜的電源。所備電池的數量應保證供電3h以上。44.2.2存儲介質應使用清晰度高、色彩還原好、質量可靠的存儲介質(包括光盤、硬盤、閃存盤等),數碼相機應備有32G以上容量的儲存卡。4.2.3攝像用三腳架應能與攝像機匹配,牢固可靠,旋轉方便,升降靈活。4.2.4攝像用照明設備4.2.4.1應備有兩只碘鎢燈和不少于50m的防水電源線及備用保險絲。4.2.4.2應備有照射3m外物體時,其照明亮度超過攝像機最低照度要求的直流新聞燈。4.2.5近攝鏡應備有與攝像機鏡頭口徑匹配、成像清晰、像差小的近攝鏡。4.2.6攝像用濾光鏡應備有偏振鏡和密度不同的紅、黃、藍、綠等濾光鏡。4.2.7攝像用附屬設備應備有射頻線、視頻線、音頻線、數據線、反光、遮光器具、簡易電工工具及比例尺。5現場拍攝的原則要求5.1現場拍攝應及時、全面、客觀、準確。5.2現場拍攝所需器材設備應完備有效,能隨時投入現場使用。5.3現場拍攝應遵守勘驗規范程序,服從統一指揮,與其他技術勘驗工作協調配合進行。5.4現場拍攝前拍攝人員應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對各畫面的構成與銜接組合進行籌劃構思,拍攝時應依照一定步驟和順序,系統、連貫、有條不紊地進行。5.5現場拍攝人員應對現場所有場景、細目進行全面、細致地拍攝。對一時難以判定是否與案件、事件有關的痕跡、物品也應按要求拍攝。5.6現場錄像中,不同場景、內容的鏡頭在轉換組接時,應拍攝過渡鏡頭予以銜接。如無編輯條件,應盡可能依照一定順序,拍攝成直觀明了的現場錄像片。5.7現場拍攝的畫面應主題明確、主體突出。對其他勘驗人員要求拍攝的畫面,如不明白其拍攝意圖和所要表現的主題內容時,應主動問明。5.8現場錄像應合理使用推攝、拉攝、搖攝、移攝等技巧,拍攝這類鏡頭時應有不少于5s的起幅和落幅時間。畫面運動速度應符合人的視覺習慣,不宜過快或過慢。5.9現場照相、錄像,尤其對現場概貌、現場重要部位照相、錄像,應盡量避免將勘驗人員和勘查器材、車輛等攝入畫面。現場錄像應避免錄入無關聲音。5.10現場照相、錄像,應清晰、準確地反映出所拍攝的主題內容,合理、準確地選擇光源和光照角度。要防止反光和陰影破壞畫面主題內容。5.11現場拍攝前應對被拍攝主體進行測光,重要場景、物證應采用系列曝光拍攝,以避免曝光失誤。5.12當相機速度低于1/30s時應固定相機,并使用快門線或使用自拍延時裝置釋放快門。5.13拍攝重要物證時應邀請見證人在場。受條件限制需提取后拍攝的物證、物品時應先拍攝其所在位置和原始狀況,提取時應辦理手續。所提取的物品均應妥善包裝、保管,避免損壞、丟失。5.14當現場物證、物品所在的環境不利于拍攝其輪廓、形態特征時,可先拍攝其原始狀況,經痕跡物證顯現處理后可放置在適當的背景、光線條件下拍攝。當環境背景與主體亮度差太大時,應手動調整曝光量,以避免畫面亮度失調。5.15現場勘驗中,應在現場隨時查看數碼照片和現場拍攝效果,如有失誤應及時補拍。6現場拍攝的主要內容6.1現場方位6.2現場概貌6.3現場重點部位6.4現場細目6.5現場突發事件和意外情況正在勘驗中的現場上發生的犯罪分子繼續犯罪、毀證、自殺以及抓獲、擊斃犯罪分子或其他與案件有關的重大情節和突發性情況。7現場拍攝的實施步驟7.1了解案情拍攝人員到達現場后,應與其他勘驗人員一同了解案件發生、發現的時間、地點和經過,現場原始狀況、變動情況及保護措施,出入現場的人員及原因。7.2拍攝固定巡視現場的同時或詳細勘驗開始之前,應迅速準確地對現場概貌狀況進行拍攝固定。7.3現場構思根據現場狀況,明確現場拍攝的內容、重點;劃分出主要畫面和從屬畫面;構思主要畫面的拍攝角度、范圍以及各個畫面的組合聯系;應制定出照相或錄像對整個現場表述的順序和方法。7.4擬定計劃當兩人以上共同承擔復雜現場的拍照或攝像時,應研究擬定拍攝計劃,統籌安排拍攝內容的先后順序,并明確各自具體任務和責任范圍。7.5拍攝順序現場拍攝一般應遵循以下順序:a)先拍概貌,后拍重點部位、細目;b)先拍原始狀況,后拍移動和顯現后情況;c)先拍易破壞消失的,后拍不易破壞消失的;d)先拍地表面,后拍其他部分;e)先拍急需拍攝內容,后拍可以緩拍的內容;f)先拍容易拍攝的內容,后拍較難拍攝的內容;g)現場方位的拍攝可根據情況靈活安排。7.6查漏補缺整個現場拍攝完畢后,應檢查有無漏拍、錯拍以及技術性失誤。如有補拍必要需對現場全部或部分保留時,應及時向現場指揮人員提出。68現場拍攝的方法要點8.1現場方位拍攝要點8.1.1拍攝現場方位時取景范圍要大,拍攝位置要高,要盡量顯示出現場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以及一些永久的特殊標志。拍照時,應把現場安排在畫面視覺中心,以遠景反映為宜。錄像時,應合理選擇景別,突出表現現場。8.1.2現場方位應盡量用單幅畫面反映為宜。受拍照距離和鏡頭視場限制時,可采用回轉連續拍照法。拍照連接片時,畫面銜接處應避開現場重點部位,銜接處重疊部位應占整個畫面的1/4~1/5左右,各畫面的調焦距離應相等,用光、曝光應一致,各畫面的拍照間隔時間不應過長。8.1.3拍攝現場方位主要使用自然光。必要時,現場方位照相、錄像可在白天補拍。如需夜間拍照,可將相機固定后打開快門,用閃光燈進行游動曝光或使用閃光燈同步配光。8.2現場概貌拍攝要點8.2.1拍攝現場概貌應以反映現場的整體狀態及其特點為重點。照相取景構圖時,應把現場中心或重點部位置于畫面的顯要位置。盡量避免重要場景、物證互相遮擋、重疊。錄像時,應盡可能以較少的鏡頭連續完整地反映現場概貌。8.2.2現場概貌照相一般應采用相向拍照法、多向拍照法進行拍照,也可拍照連接片。運用相向拍照法、多向拍照法拍照時,拍照距離、鏡頭俯仰角度、用光要保持一致。8.2.3現場概貌照相、錄像的用光應遵循以下原則:a)室外現場概貌照相的用光與拍攝方位的用光應符合8.1.3的規定;b)在逆光條件下拍攝時鏡頭前應加遮光罩,并給主要部位補光;c)室內現場光照不勻或亮度不足時,應使用閃光燈或燈光照明。需要閃光燈或其他燈光照明時應盡量用反射光照明,直射光照明時應注意配光角度,避免形成強烈反光。8.3現場重點部位拍攝要點8.3.1現場拍攝重點部位時,應以清楚反映現場重點部位的狀況、特點及其與周圍痕跡物證的關系為重點,確定拍攝距離和角度。錄像時以中、近景或特寫景別記錄,畫面運動速度應平緩。8.3.2現場重點部位照相、錄像的用光應符合8.2.3的規定。8.4現場細目拍攝要點8.4.1拍攝現場細目應認真取景構圖,合理利用畫面。錄像時,應使用固定畫面以特寫景別記錄,畫面的時間應在10s以上。被攝主體應占畫面的2/3以上,如物體太小時可使用近攝裝置進行拍攝。8.4.2拍照用于檢驗鑒定的細目照片應做到物面與焦平面平行,或光軸與物面垂直。如不能垂直,應加方框比例尺以便后期處理制作。8.4.3拍攝痕跡、損傷時,要反映出痕跡、損傷的形態、特征與所在位置。錄像時可采用推攝或拉攝的方法對痕跡、損傷進行定位。8.4.4現場上同類型痕跡、物證較多時應當編號,并將編號攝入畫面。8.4.5凡是反映痕跡、物證形態與特征的照片,應進行測量攝影。拍照時應遵循以下原則:a)比例尺一般應放置于畫面特征下方或下方居中部位;b)比例尺應與被拍物的主要特征在同一平面上;c)比例尺應與相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