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既有社區和住宅適老化改造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湖北省既有社區和住宅適老化改造前評估,既有社區適老化改造,既有住宅適老化改
造,建筑設備與設施適老化改造,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施工與驗收,改造后評價的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湖北省已建成并使用的社區和住宅的適老化改造。針對人群為能力完好和輕、中度失
能的老年人。適老化改造除應符合本文件外,還應符合國家、行業、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50096住宅設計規范
GB50352民用建筑設計統一標準
GB50368住宅建筑規范
GB50763無障礙設計規范
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55019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范
GB55022既有建筑維護及改造通用規范
GB55024建筑電氣與智能化通用規范
GBbO437城鎮老年人設施規劃規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GB/T33168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服務基本要求
GB/T7025.1電梯主參數及轎廂、井道、機房的型式與尺寸第1部分:1、II、III、V類電梯
GB7588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
GB/T10058電梯技術條件
GB/T10060電梯安裝驗收規范
GB/T27903電梯層門耐火試驗完整性、隔熱性和熱道量測定法
GB50180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
GB5022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
GB50292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
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GB50310電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標準
GB50345屋面工程技術規范
GB55031-2022《民用建筑通用規范》
GB55030-2022《建筑與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規范》
JC/T2350室內裝飾裝修選材指南
JGJ/T117民用建筑修繕工程查勘與設計標準
JGJ/T390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技術規范
JGJ/T484養老服務智能化系統技術標準
JGJ/T31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術規程
JGJ450老年人照料設施建筑設計標準
JGJ113建筑玻璃應用技術規程
MZ/T039老年人能力評估
建標143社區老年人口間照料中心建設標準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1社區community
在一定地域內的人們所組成的多種社會關系的生活共同體。
?0既有社區existingcornnunity
城鎮建成區中具有明確的區域范圍、擁有居住人口、擁有自治自決的組織、擁有多棟多種功能以上
建筑物,且與城鎮有交通和市政設施等方面的聯系與共享的區域空間。
33既有社區適老化改造Existingcommunitiesareadaptedtoaging
采用物理空間改造、增補設施、輔具適配和信息化服務等方式,對已建成并使用的,居住在一定地
域內的人們所組成的多種社會關系的生活共同體的公共環境、服務設施、進行整體系統的適老化改造,
增強老年人在社區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
44既有住宅適老化改造ExistingdwelIingsaresuitableforagingrenovation
為了適應老年人居家生活的需要,結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特點,通過對已建成并使用的住
宅空間改造和建筑設備及設施的配置等對老年人的生活環境進行改善。
35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Intelligentinformationplatformfortheelderly
基于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大數據分析對老年人進行統籌管理和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管理平臺。
3.6既有住宅加裝電梯Existingresidencesareequippedwithelevators
在已建成住宅外部的適當位置新建電梯的基坑、井道、連廊、轎廂及其配套設施。
4基本規定
41適老化改造應遵循安全性、實用性、便利性、社會性原則。
42適老化改造應合理布局住宅各空間功能,選用適合老年人的設施設備提高其自我照料能力。
45適老化改造應為老年人提供一個具有充足日照、良好通風、安靜環境、適宜溫度及濕度的生活環
境。
44適老化改造宜預留出未來老年人的護理空間、添加更多適老設備的空間,以適應老年人未來因身
體機能衰弱而引發對外部空間需求的改變。
4f基于老年人群體的個體差異、身體機能、心理需求等各個方面的特點應設置有針對性的標識引導
系統、燈光照明系統、安全監控系統、應急呼叫系統。
46適老化改造應選用滿足綠色、節能、環保要求的材料及設備。
47適老化改造除應符合本文件外,還應符合國家、行、也、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5改造前評估
51既有社區和住宅適老化改造前應進行評估并形成評估報告,組織各專項設計人員編制改造技術方
案。
55既有社區和住宅適老化改造前應對社區公共環境和服務設施、公共空間和套內空間、設施設備、
加裝電梯進行評估;
53改造前評估應根據實際需求,對既有社區及住宅的一項或多項進行評估。
54改造前評估應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考慮老年人的使用需求,整體改善居住生活條件。
5f改造前評估應參照附錄A表格進行評估。
6既有社區適老化改造
61一般規定
6.1.1既有社區改造應包括公共環境適老化改造和社區服務設施適老化改造兩部分。社區公共環境適
老化改造應包括:道路交通、活動場地、景觀綠化和場地設施等。社區服務設施適老化改迨應包括:老
年服務站、衛生服務站和便民設施。
6.1.2社區公共環境與城市道路、公交站點、公共服務設施、活動場地、建筑出入口之間應設置系統
連貫的無障礙通行路線,場地標識與色彩設計應符合老年人認知特點,高差危險處應設置清晰易識別的
提示標識。
6.1.3當沒的條件加建老年服務站、衛生服務站,或社區服務設施不足時,應通過改建、擴建原々建
筑,將養老、衛生和文化活動等功能進行整合,形成多功能綜合服務設施。
6.1.4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中老年人使用的用房位于二層及二層以上時,改造后應配置無障礙電梯,并
至少1臺能容納擔架;如為兩層建筑改造,確有困難無法配置電梯時,可設置升降平臺作為替代措施。
6.1.5各功能用房應保證良好的通風與采光條件,窗地比不應小于1:6,老年人日間照料間的日照標
準不宜低于冬至日日照時間2小時,同時需滿足室內噪音及環境污染濃度的安全要求。
6.1.6老年人用房門凈寬不應小于0.80m,使用的走廊通行凈寬不應小于1.80m,確有困苑時不應小于
L40m,當走廊的通行凈寬度大于1.40m且小于1.80m時,應設通行凈寬不小于1.80m的輪椅錯午空間,
錯車空間的間距不宜大于15.00mo
6.1.7建筑的地面應采用不易碎裂、耐磨、防滑、平整的材料。
6.1.8安裝部品應結合墻體性質及部品所承荷載,采用螺檢固定等安全牢固的部品安裝方式。
6.2社區公共環境
6.2.1社區車行道路道路改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a)應滿足急救車輛通達住宅單元出入口且應與建筑的緊急送醫通道相連。
b)老年人頻繁活動處附近的車行道路應設置降速設施和提示標識。
c)人行道路與車行道路應有安全隔離措施,并應采用材質或顏色進行區分。
6.2.2社區步行道路存在出行安全隱患的應進行改造,且應符合下列規定:
d)人行與車行宜通過分流改造措施實現人車分流,人行通行凈寬不宜小于L5m,其寬度應可供
輪椅通行;
e)人行道路臺階起止處均應設置提示盲道,其側旁應設置輪椅坡道和無障礙引導標以。
f)道路路面應堅固、平整、防滑、不積水,管道井、雨水篦子等與步行道路面之間不應有高差,
且篦子孔洞寬度或直徑不應大于13mm,條狀孔洞應垂直于通行方向。
g)步行道路有高差處需設置照明,高差大于500cm時應設置護欄。
6.2.3道路轉彎處、場地和建筑出入口等處應設置方便老年人識別的引導標識,其安裝位置應明顯且
不被遮擋。
6.2.4社區景觀綠化改造宜結合各類場地和設施設置可供老年人參與種植和養護的小園圃等。
6.2.5社區景觀綠化改造應注重植物搭配及季節色彩,增強不同區域的辨識度,應滿足卜.列規定:
a)應使用無毒、無刺、無危險落果/落葉、無飛絮、無刺激性氣味,少蟲害,少或無過敏源的
植物;
b)室外活動場所周邊不應種植葉緣帶刺(月季、玫瑰等)、具有枝刺(皂英、石榴等)或具有
托葉刺(刺槐等)的植物。
6.2.6社區景觀水景應滿足下列規定:
a)水體近岸應設置安全防護措施:
b)池底應進行防滑處理,不應種植苔藻類植物。
6.2.7活動場所(含室外綜合健身場地)應滿足下列要求:
a)人行系統與社區道路系統應無隙礙接駁,并應結合公共綠地設置老年人活動場地,場地內應
設置用于休息、交談的座椅與設施。
b)活動場地應符合JGJ450的要求。如沒有條件設置室外活動場地時,可利用屋頂花園或相鄰社
區的公共綠地進行改造,并滿足下列要求:
1)場地面積約為50平方米,服務半徑不宜大于150nl,如條件允許可設置數個較小面積場地;
2)宜結合場地設施改造設置色彩溫暖明亮、線條明快的景觀裝置或小品。
3)有高差處應設置輪椅坡道,并應符合GB65019的要求.
c)活動場所應設置無死角的監控設施,且與社區物業或社區管理部門相連通,監控設施應有人
值守。
6.2.8停車場所應滿足下列要求:
a)室外非機動車停車場所應設置輪椅停放車位。
b)地面無障礙停車位應與社區的無障礙步行系統相連接,無障礙步行系統應設置相應的無障礙
引導標識。
c)地下停車場的無障礙車位應靠近無障礙電梯,通向電梯廳的通道如有高差應設置輪椅坡道,
人防門如設置門檻應設置可移動輪椅坡道設施,并應設置相應的無障礙引導標識。
d)地下停車場人防門未采用無門檻的門體時,應設置斜坡過渡。
6.2.9設施應滿足下列要求:
a)室內應設置求助呼叫裝置,室外場地設施應設置應急求助電話標識和監控設施。
b)公告欄、信息屏等設施應設置在視野開闊、老年人視線便于查看的位置,滿足老年人清晰可
辯的視覺要求。
6.3社區服務設施
6.3.1社區老年服務站應滿足下列要求:
a)社區老年服務站的建筑面積不小于350平方米,應配置全日照料設施,提供生活照料、康復
護理、助餐助行、緊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務;
b)社區老年服務站可與社區衛生服務站統籌建設。
6.3.2社區衛生服務站應滿足下列要求:
a)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建筑面積不小于150平方米,布局合理,應充分體現保護患者隱私、無障
礙設計要求,并符合國家衛生學標準,提供預防、醫療、康復、防疫等服務。
b)社區衛生服務站至少設有以下科室:全科診室、治療室、處置室、預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
理室。
c)有條件的社區,可配置健康診療和康復診療服務,并設置與家庭病床和綜合醫院相連通的信
息化遠程診療平臺.
6.3.3社區便民設施不能滿足配置要求時應進行改造,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a)此配置便利店、超市、菜市場、洗衣店、埋發店和家政服務等便民商業設施;
b)所配置的便利店、洗衣店等便民商業設施的步行距離不宜大于500m;
c)各類服務設施窗口、服務臺、問詢臺和收銀臺等應符合坐姿問詢和辦理事務的要求,并具有
容膝空間。
d)老年人步行時間10分鐘范圍內,應建設1處600^1000平方米的社區綜合服多站,提供黨
建、警務、文化、圖書閱覽、基層事務辦理等社區服務和文體活動;
e)可鼓勵各社區共享城市圖書館、文化館、體育場館等設施。
6.3.4社區公共廁所不能滿足配置要求時應結合社區服務設施進行改造,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a)老年人使用頻繁的活動場地100m范圍內應設有公共廁所:
b)公共廁所內應配置無障礙衛生間或無障礙蹲位;
7既有住宅適老化改造
71一般規定
7.1.1住宅適老化改造包括住宅公共空間改造、住宅套內空間改造及加裝電梯。住宅公共空間的適老
化改造主要包括住宅單元出入口、門廳、通道及走廊、樓梯間、電梯及電梯廳的改造。住宅套內改造空
間包括入戶空間、起居室、臥室、餐廳、衛生間、過道、陽臺及露臺等。
7.1.2住宅公共空間應滿足口常通行、擔架通行、緊急疏散等需求。
7.1.3既有住宅公共空間的適老化改造應考慮無障礙設施的要求。
7.1.4老年人通行的玻璃門應使用安全玻璃并有醒目標識,標識應橫跨玻璃門,距地面高度應為
0.85mm?1.50mm,并應在距地面350nlm范圍內安裝戶門板,且采用小彈力地簧門。
7.1.5改造房間應符合JGJ450標準的要求,需要調整門洞或進行墻體移位時,應對住宅逆行結構驗算
與加固處理。
7.1.6安裝部品應結合墻體性質及部品所承荷載,采用螺檜固定等安全牢固的部品安裝方式。
7.1.7套內空間的樓地面應避免高差,滿足平整、防滑、抗油污、防反光等要求。當確有困難不能消
除時,應設置高差不大于15曬的斜坡,斜面的縱坡坡道不應大于1:10,并設置扶手、安全警示或局部
感應照明,扶手應采用熱惰性材料。采用防滑、平整的地面材料。不同地面材質的銜接出摩擦系數不應
差別過大。
7.1.8套內空間墻面陽角宜做成圓弧或切角、或加設防撞設施;突出墻面的配電箱、消火栓等設施,
滿足消防疏散寬度的前提下,宜加設保護欄桿或防撞設施,避免老年人磕碰造成傷害。
7.1.9套內空間中老年人日常行走動線上不應出現長距離無扶靠區域,應通過穩固的家具和扶手結合
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撐扶,扶手應采用熱惰性材料。
7.1.10套內空間窗戶應設限位器,防止失智老人爬出窗外。
7.1.11標識牌設計宜色彩突出,造型簡單明確沒注意字體大小和設置高度。識別系統的設置可按照不
同的樓層區分色彩,幫助老年人觀察與識別;
7.1.12光設置宜選用柔和漫反射的光源,滿足老年人視覺需求,樓層及半層處均宜設置照明,燈具宜
選取聲控感應等形式,照度應符合要求;
75住宅公共空間
7.2.1住宅單元出入口應符合下列要求:
a)出入口有高差且高差不大于150mm時,應采用平坡過度的形式,坡度不大于1:20,當場地條
件比較好時,不宜大于1:30。
b)出入口高差大于150mni時,應采用不少于2級臺階的形工3踏步高度不大于150mm,寬度不小
于30()mm,臺階踏步應均勻一致,宜設扶手,三步以上臺階應加設扶手;應結合臺階設置輪
椅推行坡道,坡道應滿足GB50763的要求,并加裝雙側扶手。
c)出入口受場地限制無法改造坡道時,臺階應設置雙側扶手,并應增設升降平臺,升降平臺設
置應滿足GB55019的要求;
d)出入口臺階踏步、坡道應選用透水性好、不易積水、堅固、耐磨、防滑、無反光的材料。對
于破損處及地面凹凸不平處,應進行平整硬化,且在踏步邊緣、坡道坡段處設置防滑條增強
地面防滑性能,在出入口地面高差變化處通過顏色的變化、增加照明、配合設置扶手等減少
發生危險的概率。
e)出入口坡道、平臺應符合GB55019、GB50736的要求,改造時應考慮平臺、周圍環境以及道
路的關系,避免互相影響。同時考慮各類助行設備的使用,合理設置平臺和緩沖空間;
f)出入口上方無雨棚時的應增設雨棚,雨棚宜完全覆蓋出入口平臺,有條件時,雨棚應覆蓋坡
道,避免冰雪天氣引起老年人滑倒;
g)出入口應增設夜間照明以及易于識別、標識鮮明的單元門牌,燈光應選用柔和漫反射的光源,
滿足老年人視覺需求,燈具宜選取聲控或感應等形式,照度應符合要求;
h)住宅加裝電梯時,出入口應結合電梯方案進行改建;
7.2.2單元門應符合下列要求:
a)手動單元門開啟后的通行凈寬不應小于900mm;
b)設置門禁時,應增沒呼叫按鈕,距地高度宜為851W1100mm:
c)不影響通行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門廳空間,作為輪椅、助行器的停靠區域;
d)針對口間光線昏喑的問題,宜補足照明:
e)門廳內有落差等易發生跌倒危險的位置應設置標識或局部照明;
7.2.3樓梯、電梯及走廊應符合下列要求:
a)樓梯踏步邊緣處設置防滑條增強地面防滑性能,并應設警示條;
b)在不影響樓梯疏散寬度的基礎上,在樓梯兩側設置連續扶手,便于老年人在行走時隨時撐扶;
c)走廊的墻面:在滿足通行寬度的前提下,雙側應博設連續扶手,保證老年人隨時撐扶。走廊
特別長時,在滿足消防疏散寬度的前提下,可設置折登座椅等設施,滿足老年人休息的需求;
d)電梯應符合應符合無障礙電梯設置的相關要求;
73住宅套內空間
7.3.1入戶空間應滿足下列要求:
a)入戶空間應考慮老年人置物、開門以及入戶后老年人坐姿換鞋、更衣、取放物品、開關全屋
燈光等行為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b)入戶門上應設置貓眼或可視對講系統,確保老年人的居家安全性。
1)對于能力完好的老年人,貓眼或可視對講系統距地高度宜為1500mm。
2)對于坐輪椅的老年人,貓眼或可視對講系統距地高度宜為1200mm。
c)入戶門鎖有條件的采用智能鎖(支持IC卡、密碼輸入等多種開鎖方式的智能鎖);入戶門
鎖應具有未關報警功能;入戶門宜采用下壓式門把手。
d)入戶空間的通行凈寬不應小于1200mm,滿足輪椅通行需求。
1)入戶空間應先預留輪椅呵I轉空間后,宜根據老年人的生活習慣配置相應的家具。
2)入戶空間宜考慮為老年人提供換鞋凳,換鞋凳應坐高為450mm,方便老年人入座與起身,
旁邊配置拐杖和雨傘收納桶。
3)入戶空間宜設置置物架或掛鉤,置物架的高度根據老年人身高宜為850mm-900mm高,
其下設置掛鉤.設置留言板。
4)設置消毒、口罩等物品放置空間。
7.3.2起居室空間應滿足下列要求:
a)起居室應考慮老年人通行,、活動、交談、與其他人員團聚等行為的空間需求。
b)電視機離地高度宜為450mm-600mm,與老年人坐姿視線高度相平或略高,防止老年人長時間
低頭看電視造成頸部酸痛。
c)起居室電視機周圍的墻面宜做吸聲處理,避免老年人將電視機音量調大時對其他房間造成干
擾。
d)起居室沙發應選用適老性沙發,沙發坐面較硬并設置助起扶手便于老年人起身,或采用電動
助起沙發。茶幾選用500nlm高度,比正常茶幾高50mm,方便老人使用,角須圓弧處理。
e)起居室應設置應急求助按鈕,位置宜靠近沙發。
f)起居室照明應根據老年人看電視、做家務、看書、聚會等不同情況設置局部照明。
7.3.3餐廳空間應滿足下列要求:
a)餐廳應考慮老年人就餐、活動、交談等行為的空間需求。
b)餐廳宜緊鄰廚房,縮短老年人往返廚房與餐廳的距離,避免老年人手持餐具行走過長距離。
c)餐廳到廚房的動線不宜穿越門廳等空間,以免與他人相撞或被地上的鞋絆倒。
d)餐廳應采用適老化餐桌、餐椅;餐桌為圓角,餐椅帶圓角扶手和靠背。
e)餐桌宜設置可升降餐桌,方便使用輪椅:餐桌周邊的通行凈距不宜少于800nlm。
f)餐桌旁宣布置備餐電或備餐臺,用于放置電熱水址等常用物品。備餐柜或備餐臺上方應設插
座。
g)餐廳照明應根據老年人就餐、活動、交談等不同情況設置局部照明。
7.3.4臥室空間應滿足下列要求:
a)臥室應考慮老年人睡眠、休閑、通行、儲藏等行為的空間需求。
b)對于使用助行器或輪椅的老年人,床周邊的通行凈寬度不宜小于1200mm。
c)老年人從臥室到衛生間的動線上宜設置感應式腳燈,保障老年人夜間起夜的安全性。對于電
路改造不便的區域,宜采用電池功能的腳燈。
d)在不影響老年人上下床的前提下,應在床邊采取防護措施,以避免老年人意外跌落,如設置.
床邊護欄或使用護理床等。
1)能力完好的老年人,床宜靠墻設置,以降低意外跌落風險。
2)需要護理的老年人,應加裝離床報警設備,以便于照護人員及時了解老年人的情況。
e)臥室應設置床頭緊急呼叫按鈕,按鈕距地面高度應與床高度匹配,并采用按鈕和拉繩結合的
方式,拉繩末端距地面不宜高于100mm.有條件的,宜增加體征檢測等智能設備。
f)臥室應配置適老化衣柜,衣柜采用移門,儲物空間合理分區,內部設置抽屜、隔板和升降衣
架,避免老年人躬身或爬高取放衣物。柜內應安裝照明燈具,方便老年人查找衣物,衣柜宜
加設下拉式拉桿掛,可下拉掛取衣服。
g)臥室照明應根據老華人床頭閱讀,起夜等不同行為模式下的光環境需求設置局部照明.照明
開關應保證多點控制,其中一處應靠近床頭,便于老年人臥姿操作。
h)床頭柜應設置三邊圍擋,防止物品在取放時掉落。
7.3.5廚房空間應滿足下列要求:
a)廚房應在空間布局上應考慮老年人與烹飪相關的空間需求。
b)廚房兩側操作臺之間的通行及活動寬度不宜小于900mm,對于使用輪椅的老年人,要滿足輪
椅轉向的需求;確有空難時,可借用入口空間與操作臺下方空間完成輪椅轉向。
c)對廚房門洞進行拓寬,滿足通行凈寬度不宜小于800mmo
d)廚房操作臺的高度宜為700mm-850nlm。水池和爐灶下部應預留合適的空檔以便能椅能進入,
其下部應留出不小于寬度750mm,高650mm,距離地面高度250nlm范圍內進深不小于450mm,
其他進深不小于250mm的容膝容腳空間。廚房操作臺面設置檔水條,阻擋水流至地面。
e)廚房吊柜宜設置開敞式中柜,中柜距地高度宜為1200nun-1600mm,中柜深度宜縮進,宜為
200mm-250mm深。
f)廚房水龍頭應采用單控的冷熱水混水龍頭,方便老年人安全的調節水溫,水龍頭宜采用撥桿
式,方便老人開關水閥。
g)廚房應用大面板的開關或帶照明指示的開關。
h)灶具應選用點火、火力調節方便的產品,爐灶應有熄火保護功能和防干燒等功能。
i)廚房應安裝可燃氣體、煙霧、一氧化碳、積水等報警設備,發生意外時應及時發出警報。
j)廚房墻面應采用防火、防水、耐腐蝕、易清潔的墻面材料,地面應采用防滑、耐磨、耐腐蝕、
易清潔的地面材料.
k)廚房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條件,應用機械排油煙設施。
1)廚房照明應根據老年人取物、清洗、操作、烹飪、通行、儲藏等不同行為模式下的光環境需
求設置局部照明。
7.3.6衛生間空間應滿足下列要求:
a)衛生間應考慮老年人如廁、盥洗、沐浴、護理、通行等行為的空間需求。
1)衛生間宜干濕分區。
2)衛生間宜自然采光通風,若無法直接開窗,應加設照明和機械通風。
b)衛生間入口處、內部應消除高差。當消除高差確實有困難時,可采用以下方式改造:
1)高差在20mm-30mni的區域,采用壓條找坡或通過地面找坡的方式將高差整體消除在衛生
間區域。
2)高差大于30mm的區域,在高差處設置顏色反差,在其正上方200mm-300mm處設置局部
照明:或是通過調整相應部品,消除內外高差。
c)坐便區宜采用坐便器,當確有困難時,可設置坐便椅、移動馬桶等。坐便器的高度宜控制在
450mm-500mm。
1)當無法達到坐姿高度要求時,可以通過相應的輔具滿足老年人坐廁的需求。
2)坐便器旁應設置扶手(L形扶手、一字形扶手、U形扶手、135°扶手、T形扶手或助
力扶手),扶手的豎桿距離坐便器前端200mnL3()0inm,橫桿高出坐便器頂面200mm-250mm
左右,具體尺寸可根據老年人的身體條件進行調節。
3)如在墻面設置扶手確有困難時,可采用馬桶助力器或助力安全扶手;如衛生間空間局促,
可結合坐便器設置可抬起的單柄扶手,不使用時可靠墻收起,避免造成障礙。
d)盥洗區直設置盥洗臺和置物柜.
1)采用坐姿洗漱或乘坐輪椅的老年人使用的盥洗臺下方要留空,臺下留空凈高不宜小于
650mm,凈深不宜小于350mm0
2)臺面不宜過小,方便老年人擺放、拿取物品,
3)臺面鏡下沿距離地面高度宜為800nlm-950mme
4)水龍頭應采用單控的冷熱水混水龍頭,使出水水溫較為適宜。水龍頭宜采用撥桿式,方
便老人開關水閥。宜采用可抽拉的龍頭,便于拔出后給老年人使用。
5)毛巾架宜靠近盥洗臺放置,方便老年人洗手石就近擦手。毛巾桿宜采用較長的橫桿式,
便于毛巾的平鋪晾曬。
e)洗浴區應有相對完整獨立的區域,有需求時可采用浴缸。洗浴區應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洗浴間宜使用浴簾,不宜選擇玻璃淋浴隔檔c
2)洗浴區的地面應設防滑墊,排水宜通過地面坡度排向淋浴區角落,并設置地漏,使洗浴
時的積水向內側排放。不應采用突出地面的擋水條,在洗浴區外側宜設置撮水篦子,防
止積水外溢至相鄰的其他區域,帶來安全隱患。
3)應設置L型安全抓桿,其水平部分距地面高度應為700mm?750nlln,長度不應小于700mm,,
其垂直部分應設置在淋浴間坐臺前端,頂部距地高度應為1.40m?1.60%
4)洗浴區內宜放置安全、穩固、防滑的浴凳。
5)花灑高度應設置成滑桿式,便于老年人根據需求調節高度。
6)洗浴區應設置帶有加熱、排風和照明功能的采曖設施;不應采用浴霸等光照采暖設備。
7)采用浴缸的應在一端設置可坐平臺,或在進出浴缸區域預留安裝扶手的空間,浴缸內應
設防滑墊,宜選用方便老人進出的浴缸產品c
8)洗浴區宜擴大空間,預留出他人護理洗浴的空間。
f)衛生間的門應為上導軌推拉門或外開門,且門凈寬不宜小于800mm,若門洞較窄應進行拓寬
處理。門鎖應設計成內外雙重鎖,保證在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從外面正常開啟。
g)衛生間的燈具應有兩處燈源,防止因一個燈具突然損壞而沒有照明。可在坐便器上方設燈,
輔助老年人檢查排泄物是否正常。
h)報警呼叫系統應設置在坐便器側邊、洗浴區附近。
i)坐便器宜設置智能坐便器,吹風機、采暖設施、電熱水器、洗衣機等設備應預留插座位置。
插座開關應采用密閉防水型插座,以方便老年人識別和按壓操作。
j)衛生間墻面應采用防水、耐污、易清潔的材料,地面要采用防滑、耐污、易清潔且反光性較
弱的材料。
k)衛生間照明應根據老年人如廁、盥洗、沐浴、護理、通行等行為模式下的光環境需求設置局
部照明。
7.3.7走道空間應滿足下列要求:
a)走道應考慮老年人行走的安全、無障礙,扶手撐扶等行為的空間需求。
b)通往臥室、起居室的走道凈寬不宜小于1000mm,通往廚房、衛生間、儲藏室的走道凈寬不宜
小于900mmo
c)對于行走不便的老年人,走道應設置連續的扶手或兼具撐扶作用的家具。扶手應滿足以下要
求:
1)扶手高度應根據老年人的身高和身體情況來確定,宜控制在距地面約為800mm-850innu
2)扶手內側與墻面之間凈寬不應小于40mm,扶手抓握部分的圓弧截面直徑宜為30mm-40nlm。
d)走道地面應選用平鵝,無過大凹凸的材質.走道與其他房間地面應平滑銜接,應避免產生高
差。
e)走道應保證良好的亮度環境。為保障老年人夜間通行安全,走道宜設置感應式腳燈。
7.3.8陽臺及露臺空間應滿足下列要求:
a)對陽臺、露臺進行適老化改造時,方便老年人洗滌衣物、晾曬衣物、曬太陽、有條件時考慮
行為的空間,要增加上下水和插座,將洗衣機移入陽臺。
b)陽臺、露臺與室內若存在高差,應消除高差,確有困難時,應采取一定的措施找坡抹平。
c)陽臺為落地玻璃窗時,應在窗邊加設護欄,防止人或輪椅誤撞窗玻璃。陽臺、露臺欄板或欄
桿凈高不應低于llOOmm,欄桿下部設擋板,避免物品掉落。
d)陽臺、露臺應采用升降晾衣桿或低位晾衣桿,方便老年人操作;有條件時,宜選用電動升降
晾衣設備。
e)陽臺、露臺應合理組織排水,并應采用防滑的地面材料。
74加裝電梯
7.4.1加裝電梯設計前,應進行現場查勘,并對可行性評估報告、房屋專項檢測報告、巖土工程勘察報
告進行現場復核。
7.4.2加裝電梯不應超出住宅項目用地紅線。并應符合當地退讓距離的相關規定。
7.4.3加裝電梯應合理規劃,減少對城市景觀、周邊建筑、居住環境、附屬道路、公共設施、設備管線
及其配套附屬物、住宅附屬設施(通風口、排氣II、排油煙口等)的不利影響,并應對受影響的相關設施
采取必要的遷移、改造措施。
7.4.4經當地規劃部門認可,加裝電梯與周邊建筑之間的皂筑間距應按原有建筑與周邊建筑的間距計
算;其中,加裝電梯與周邊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按加裝電梯與周邊建筑的間距il算,并應符合現行國
家標準GB50016中防火間距的相關規定。
7.4.5加裝電梯后,居住區內道路應符合消防、救護、搬家等車輛的通達要求,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
GB50180中附屬道路的相關規定。
7.4.6加裝電梯應根據現狀選擇適宜的電梯停靠及出入口位置,可選擇與原有住宅的公共樓梯間、公共
外廊等部位相連接。電梯停靠站宜采用平層入戶方式。
7.4.7加裝電梯底層單元出入口、公共部位通道、門均應按無障礙設施的設計要求設置。
7.4.8加裝電梯井道、轎廂與電梯參數此符合卜列要求:
a)電梯井道和電梯控制柜不應緊鄰臥室。電梯井道外圍護結構應具備有效的隔熱性能,應采取
自然通風或設置其他保障電梯正常運行的安全措施。電梯基坑應采取防水及排水措施,防水
等級應設置為一級。基坑側墻頂高出室外地面高度不應小于0.15m。
b)電梯轎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GB50763中無障礙電梯轎廂的相關規定執行。
c)電梯宜選用無機房電梯,運行速度不宜大于LOm/s,載重量不應小于600kgo電梯應具備緊
急迫降功能和自動救援操作裝置,宜采取防止電動自行車進入的技術措施。在井道最高層站
處,層門兩側的墻體范圍內,宜留有電梯供電電源開關箱與電梯控制柜的安裝空間。
7.4.9加裝電梯連廊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底層連廊地面與室外地面之間的高差不應小于0.15m。當連廊為開敞式布置時,相應的樓(地)
面應采取可靠的排水措施,電梯設備應具備遇水自動切斷電源安全停運的功能。
b)連廊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50763中無障礙通道的相關規定。
c)連廊及其外門、外窗設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50016的相關規定。
7.4.10加裝電梯屋面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屋面應具備有效的隔熱性能。
b)屋面防水等級不應低于n級。屋面應采取有組織排水,有條件時可接入原有住宅的屋面排水
系統,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55030中屋面工程設計的相關規定。屋面排水組織不宜影響
原有住宅的屋面結溝及排水組織。
c)加裝電梯與原有住宅之間設置的變形縫(含樓地面、內外墻、頂棚、屋面等部位的變形縫)應
做好防水處理,變形縫內的填充材料和構造基層均應采用不燃材料。
7.4.11加裝電梯的耐火等級應與原有住宅建成時的耐火等級相一致,且不應低于二級,并應符合現行
國家標*GB5022、GB50325、GB5016中的相關規定。
7.4.12加裝電梯外圍護結構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a)外圍護結構在二層及以上部位時,不宜使用玻璃幕墻及其構造措施。當采用其他幕墻系統時,
其構造應符合國家、行業及本市現行相關標準的規定,并應進行專項設計。
b)加裝電梯應增加減震、隔聲措施。
7.4.13加裝電梯后,原有樓梯間或樓梯間與連廊組合空間的通風、采光、安全疏散應符合下列要求:
a)原有樓梯間具有通風、排氣、排油煙等功能時,加裝電梯后不應減少改造部位原有的自然通
風口面積。
b)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后,原有通向樓梯間的住宅門、住宅窗的防火性能及樓梯間設置形式在加
裝電梯后可按建成時要求執行。
7.4.14加裝電梯不應影響或連通原有住宅的地下建筑設施且與原有建筑非居住部分之間應采用耐火
極限不低于2.OOh且無門、窗、洞口的防火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樓板完全分隔。
8建筑設備與設施適老化改造
R1采暖及空調設施
8.1.1臥室、起居室等主要房間應設置空調或預留安裝空調設施的位置及條件。舒適性空調室內設計
參數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舒適性空調室內設計參數
類別溫度(C)風速(m/s)
供熱工況22~24《0.2
供冷工況24'26W0.25
8.1.2采用供暖時,衛生間宜采用暖風機或地板輻射采暖,其它房間宜采用地板輻射供暖。室內采暖
設計溫度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主要用房室內采暖設計溫度
臥室浴室廚房樓梯間、走廊
功能空間類別衛生間
客餐廳(沐浴時)操作臺1帶采暖)
設計溫度20c18c25c15c18c
8.1.3住宅內的空調采暖系統應采取分室溫度控制措施,目.各個房間之間的溫差不應過大;如有條件
應采取除濕措施,防止地面出現返潮現象。
8.1.4空調出風口不應正對老年人經常停留的位置,如臥室的空調出風不應直接吹向床頭,起居室(廳)
的空調出風不應直接吹向沙發。
8.1.5建筑外墻或陽臺設置空調室外機時,其安裝位置應能保證室外機高效地向室外排放熱量及吸入
室外空氣;室外機宜靠近衛生間、廚房等對噪聲敏感度低的位置設置。
8.1.6宜設置封閉陽臺.
8.1.7采用集中空調系統時,宜設置新風系統,室外新風應先進入人員的主要活動區。
8.1.8廚房、衛生間應設置機械通風設施,廚房和衛生間全面通風換氣次數不宜小于3次/h。
8.1.9窗扇開啟的方向應利于主導風向進入房間,并應避免窗扇被風吹閉。
82給水排水設施
8.2.1室內給排水適老化改造總體要求:
a)對既有住宅透老化改造的給水排水系統設”和設備、配件選型應適應老年人的使用和滿足衛
生、安全及節水節能的要求。
b)衛生器具配置調整應結合室內衛生間改造,與給水排水管道改造同步進行。
8.2.2給水排水管道改造管材規定:
a)室內原有不滿足使用要求的給水管道應更換為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塑料給水管、金屬與塑料
復合管等生活飲用水管材。
b)室內原有不滿足使用要求的排水管應更換為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的塑料排水管。
8.2.3廚房及衛生間衛生器具改造配置原則:
a)衛生器具和給水配件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節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規定。
b)廚房、衛生間的水嘴宜采用單控式水嘴,水龍頭把手形狀宜為撥桿式,淋浴器宜采用恒溫式
混水閥。
c)衛生間應設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坐便器,坐便器沖洗水箱的開關應設置在側邊。
d)衛生間洗浴宜采用淋浴方式,沐浴器宜配置帶手提式蓮蓬頭淋浴器,軟管長度不宜小于
1500mmo
e)花灑高度應設置成滑桿形式,可供老年人跟據需要調節高度。
D淋浴區的排水應采用地漏排水,地漏應設置在淋浴區內墻角處,使洗浴時的積水向內側排放。
淋浴區地面應保持平整。
g)除淋浴器、洗衣機的排水地漏外,衛生間等其他部位若設置地漏,應采用密閉地漏。
8.2.4室內給水排水管道改造技術措施:
a)明敷熱水管道應有防燙保溫措施,應有明顯的熱水標識。
b)冷熱水管道不應穿越住戶臥室區域。
c)室內生活供水壓力不應超過0.20Mpa,供水壓力超過0.20Mpa應設置減壓閥。
d)生活陽臺宜增設綠化沖洗水龍頭,同時增設排水地漏。
e)排水橫管不應穿越住戶的臥室、起居廳、餐廳,排水橫管,應敷設在衛生間吊頂內,宜采用
隔音封包做降噪處理。排水立管不宜靠近與臥室相鄰的內墻,如靠近臥室的相鄰的墻體,排
水立管應做裝飾封包及隔音降噪處理。
f)廚房排水管道應在嘍板上預留螺紋式排水接口,與廚房洗菜盆采用配套螺紋連接,方便廚房
排水管道拆卸及疏通,廚房地面不設置地漏,避免排水管道臭氣由地漏進入廚房內。
g)底層衛生間排水管宜單獨排至室外污水檢查井。
ft3電氣設施
8.3.1供配電系統改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a)配電系統接地形式應與更新改造前相同,若為整棟改造,應設置總等電位聯結;
b)涉及衛生間改造的住宅,改造后衛生間內應設置局部等電位端子箱,并將衛生間內所有金屬
管道、金屬構件聯結。
c)引至住戶配電箱的電源線均應配置保護接地線;
d)若為整棟或整層改造,應按國家相關規范要求設置.電氣火災探測系統。
8.3.2戶內電氣線路改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a)所有電纜電線均應采用阻燃低煙無鹵交聯聚乙烯絕緣銅芯電纜、電線或無煙無鹵銅芯電纜、
電線。
b)戶內配電箱電源總開關應采用可同時斷開相線和中性線的開關電器,并應設置自恢復式過、
欠電壓保護電器。配電箱內插座回路應裝設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
c)戶內電氣線路應穿管暗敷,外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5mm;須敷設在燃燒性能低于A級的建
筑裝飾或保溫面層中時,應穿金屬導管保護。
d)整層或整棟改造時,戶內配電箱進線截面不應小于lOmm?;
e)戶內照明導線截面不應小于1.5mm2,插座回路導線截面不應小于2.5mm2。
8.3.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改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a)若為整棟改造且條件具備時,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U6進
行更新改造;
b)若對戶內進行改造,可設置聯網型火災探測器。原建筑公共區域未設置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
聯動控制系統時,戶內火災探測器可采用無線聯網的方式。
c)廚房內應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器。原建筑公共區域未設置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控制系統時,
可燃氣體探測器可采用無線聯網的方式。
(1)采用無線聯網探測器時。,無線信號應能自動報警至消防控制室或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
8.3.4燈光照明設施
a)套內空間應設置人工照明,各區域照度設計值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3套內空間照度設計值
類別參考平面及高度照度設計值
類別參考平面及高度照度設計值
門廳750mm水平面100lx
走廊地面50lx
樓梯地面50lx
衛生間750mm水平面75lx
-?殷活動750mm水平面100lx
廚房
操作臺臺面150lx
客廳750mm水平面100lx
餐廳750mm餐桌面150lx
i股活動75lx
臥室750mm水平面
床頭、閱讀150lx
陽臺750mm水平面501x
b)入戶門內應設置戶為照明一鍵控制總開關。入U玄關處宜安裝入戶感應燈,老年人開門后,
玄關燈可與門聯動點亮。鞋柜下宜安裝間接照明,可以將地面照亮。
c)臥室、客餐廳、衛生間等主要空間和走道應設置感應式腳燈,感應式腳燈離地高度宜為0.4m。
d)居室的頂燈、臥室頂燈,過道的照明應采用雙控開關兩地控制。
e)所有照明開關應選用帶夜間指示燈的寬板翹板開關,安裝位置應醒目,且顏色應與墻壁區分,
開關底邊離地高度宜為1.1%
f)電源插座的設置應符合以下要求:
1)電源插座均應采用安全型帶開關插座,臥室、遠居室的插座高度距地高度宜為0.6m-0.8m,
廚房的插座百度宜高出操作臺面0.2m;
2)電源插座應結合建筑家具布置設置,并滿足主要家用電器和安全報警裝置口勺使用要求。
居室床頭、盥洗盆或盥洗槽、廚房操作臺、洗衣機應設置電源插座。衛生間、淋浴間及
未封閉陽臺的插座開關應采用密閉防水型插座開關。
8.3.5應急求助系統
a)臥室、衛生間、淋浴間應在明顯位置設應急求助按鈕,應采用按鈕和拉繩結合的方式,拉繩
末端距地面不宜高于lOOmmo應急求助按鈕安裝高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起居廳等公共部位安裝高度宜為1200mm-1400mm,并與電氣開關面板同一高度安裝;
2)臥室床頭安裝高度宜為600mm-800mnb并宜與電氣插座同一高度安裝,有條件可增加體
征檢測等智能設備;
3)衛生間應采用防水按鈕,馬桶處按鈕安裝高度宜為600nun-800mm,淋浴間處按鈕安裝高
度宜為1200mm-1500mmo
b)室外供老年人集中活動的場所應結合燈桿、座椅和廊榭等設置應急求助按鈕,有條件的應設
置視頻監控系統,便于老年人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及時報警并及時救助。
c)報警及求助信號宜能通過安防系統或智能化系統反饋至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
84安全監測系統
8.4.1入戶門鎖應設置未關報警裝置。
8.4.2房間外窗、入戶門等處應設置緊急入侵報警探測器。
8.4.3廚房內應設置可燃氣體探測器,當有可燃氣體泄漏時,探測器應報警,并將報警信號反饋至適
老智能化信息平臺。
8.4.4廚房、衛生間、設有洗衣機的陽臺應設置水浸探測器。
8.4.5其余安全監測設備詳本規范第9.4條內容。
8.4.6有條件時可增設可語音操控的智能設備,使老年人可通過語音控制家里的智能化電器設備,減
小老年人操控上的難度。
9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
91整體框架
社區宜設置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應以長者“安全監護"和''子女遠程監護”
及“健康管理”為主要內容,基于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大數據分析對社區內的護理對象、護理內
容、監護數據等進行統籌管理,并為護理對象的子女、親屬提供信息接口和互動窗口,形成多方互聯互
通的管理和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管理平臺。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整體框架示意見圖1。
圖1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
社區照護站/信息機房―
|老年人靛顯示屏便攜式信息終湍生翅揭檢測耨信息股務器
y
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
t
居家適老化用房醫院赤老思務智能化專用子系統r端應用用務程序、
緊急求助按鈕可提供以下康務:服務人員APP
?遠程診療
?專業護理戰人員APP
熟氣探測器
?門診預約
子娟鞘叩
?累毓援
?健康檔案共享
yy、???/
。3建設內容
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充分運用云計算技術、AI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持續
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依托社區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實現就近
服務原則,為長者提供安全監測、遠程監護服務及健康管理。社區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建設包含以下基
本內容:
9.2.1信息登記
長者的基本信息、健康信息、緊急聯系人及親屬信息進行登記,為日后開展遠程監護和提供生活照
料服務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9.2.2健康管理
利用穿戴設備及健康一體機自動采集長者健康數據.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對健康數據進行歸類,通
過大數據分析?,自動得出預警結果,并結合科學評估結論,為長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治療結果實時
推送給子女親屬、健康管理師、護理員。
9.2.3拓展服務
社區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規范救助和服務流程,具備接警處警管理、咨詢登記、拓展服務監督管理
等功能。社區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推薦對長者提供表4所列拓展服務內容。
表4社區道老智能化信息平臺拓展服務
拓展服務分類拓展服務主要內容及功能
提供給上門應急救援使用,具有救援任務接收、現場救援記錄上傳、
應急人員App
歷史記錄查詢等功能
提供給上門照料服務使用,具有服務工單接收、現場服務記錄上傳,
服務人員App
歷史記錄查詢等功能
云手機App服務
提供子女遠程監護父母的生活起居、活動規律、健康數據,定期收到
子女守護App
穿戴設備智能采集、分析的健康數據報告
提供長者在級點輟、在級贓物.活動報名.預約服務.預約治療項目
長者助手App
使用,讓長者的生活更加豐富
主動關懷服務依據長者的生活環境、身體狀況、家庭情況,為長者制定個性化關懷方式和頻次
為豐富社區居家長者生活,社區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能組織和發布活動,活動結束后
活動管理
根據活動情況總結經驗,為下次活動做改善參考
助餐管理社區助餐點運營管理,包含點餐、結算、訂單管理、菜品管理、統計報表等
投訴回訪管理登記子女、親屬、長者的投訴和建議,并對投訴進行回訪,能查詢記錄和錄音文件
除了以上表格中推薦拓展服務內容,還"J依據社區實際需求增加拓展服務內容項。
9.2.4醫養結合
a)社區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預留醫院養老服務智能化專用子系統網絡平臺接口。實現養老長者
健康數據檔案共享,可提供突發情況時快速轉診,同時可提供在線診療、門診預約、緊急救
援等服務。
b)在醫療方面,社區醫療服務站應積極引導社區內部醫療機構與附近醫院合作,形成鏈條完整
的“家庭/社區醫療服務站一一合作醫院一一社區醫療服務站/家庭”醫療服務模式,全程做
好監測和評估。
9一數據要求
9.3.1社區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系統數據傳遞,應具有安全性和信號傳輸的可靠性,數據通信傳輸均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的安全保密規定,避免數據信息的意外泄露。
9.3.2社區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電腦客戶端宜采用B/S架構,社區內各用戶角色隨時隨地可登錄平臺,
查看信息和數據。手機客戶端宜采用C/S構架,下載使用AFP進行訪問。
。4安仝監護
社區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利用智能化監護設備,對長者的異常情況進行監控,提供主動及自動報警
功能。通過智能化監護設備自動采集或手動輸入,再經過大數據分析,發現異常時,平臺能自動預警并
用紅色提醒預警內容、預警時間,可記錄處理結果。社區適老智能化信息平臺推薦表5所列智能化監護、
監測設備。
表5智能化監護、監測設備
監護、監測設備
設置部位主要功能及需求
分類
監護手表具備主動及被動報警功能,同時具有精準定位功
監護手表長者隨身穿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如何判斷建筑施工合同的效力
- 2025標準配送服務合同范本
- 服裝公司干股協議書
- 2025年03月棗莊滕州市校園公開招聘中小學教師12名(山師大站)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廣西南寧市良慶區發展和改革局公開招聘1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平板數字電視接收機項目風險評估報告
- 烏海市重點中學2025年高三3月零次考試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陽泉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農村社會工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2025年小升初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伊春職業學院《集成電路概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60噸汽車吊地基承載力驗算
- 群文閱讀指導課-二年級《一個一個連下去》課件
- 沉淀反應 沉淀反應(免疫學檢驗課件)
- 田野調查方法
- 2023年考研考博-考博英語-河北工業大學考試歷年高頻考點真題薈萃帶答案
- 西南18J202 坡屋面標準圖集
- 農業合作社全套報表(已設公式)-資產負債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成員權益變動表-現金流量表
- 中國船舶工業供應商
- 高考語文復習:文學類文本專題訓練擬寫頒獎詞
- 涵洞水力計算-2
- 全國省、地級市(市轄市)、縣級市(縣)列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