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2025測繪師_測繪綜合能力考前通關必練題庫_含答案一、單選題1.(2015年)某1:1000地形圖圖幅的左下角坐標為(3000m,1500m),右上角坐標為(3500m,2000m),按照矩形分幅編號要求,其編號為()。A、3000-1500B、3500-2000C、3.0-1.5D、3.5-2.0答案:C解析:根據矩形分幅編號要求,圖幅編號應按照左下角坐標進行編碼。已知該圖左下角坐標為(3000m,1500m),將其分別除以1000化為公里數,可得(3.0km,1.5km)。按照編號規則,應取橫坐標(公里數)在前、縱坐標(公里數)在后進行編號,即3.0-1.5。因此,選項C是正確的答案。2.下列關于制圖綜合物體選取順序的說法錯誤的是()。A、從主要到次要B、從高等級到低等級C、從大到小D、從數量到質量答案:D解析:在制圖綜合中,物體的選取順序通常應遵循以下原則:1.**從主要到次要**:先選取主要的、重要的物體,再考慮次要的物體。2.**從高等級到低等級**:按照物體的等級或重要性進行選取,先選取高等級的物體。3.**從大到小**:優先選取較大的物體,再選取較小的物體。而選項D中從數量到質量的說法是不正確的。在制圖綜合中,物體的選取應優先考慮其重要性、等級和大小等因素,而不是單純基于數量或質量。數量并不一定能反映物體的重要性或代表性,有時數量較多的物體可能并不如數量較少但重要性更高的物體具有更大的制圖價值。質量也不是制圖綜合物體選取的主要依據,因為質量的評估可能具有主觀性,并且在制圖中其他因素可能更為關鍵。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D。3.下列文檔中,不作為普通地圖集編繪質量控制依據的是()。A.引用文件B.使用資料C.設計文件D.行業規范A、B、C、D、E、答案:D解析:在普通地圖集的編繪過程中,質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設計文件是地圖集編繪的基礎,它規定了地圖集的目標、內容、結構、風格等方面的要求。使用資料是地圖集編繪的重要依據,它包括地圖數據、影像資料、文字資料等。引用文件是指在地圖集中引用的其他文件,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技術規范等。這些文件是地圖集編繪的參考依據,有助于保證地圖集的科學性、準確性和規范性。行業規范是指某一行業內的標準和規范,它是行業內企業和機構共同遵守的準則。行業規范通常是由行業協會或政府部門制定的,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約束力。因此,行業規范也是地圖集編繪的重要依據之一。綜上所述,選項D行業規范不作為普通地圖集編繪質量控制依據。4.海圖符號旁兩個尺寸并列的,第一個數字表示符號主要部分的(),第二個數字表示符號主要部分的寬度。A、大小B、面積C、高度D、直徑答案:C解析:在海圖符號的標注中,當存在兩個并列的尺寸數字時,這通常用于描述符號主要部分的兩個關鍵維度。根據海圖符號的標注慣例,第一個數字代表的是符號主要部分的高度,而第二個數字則代表其寬度。這種標注方式有助于準確描述和識別海圖上的各種符號,確保航海活動的安全和準確性。因此,選項C“高度”是正確的答案。5.下列哪個選項不是導航電子地圖數據庫規格設計內容()。A、要素定義B、功能設計C、采集制作標準D、地圖表達要求答案:D解析:導航電子地圖數據庫規格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要素定義:確定地圖數據庫中需要包含的各種地理要素,如道路、POI、背景等,并明確它們的屬性和特征。2.功能設計:定義數據庫應具備的功能,如路徑規劃、搜索、定位等,以滿足用戶的需求。3.采集制作標準:制定數據采集和制作的規范和流程,包括數據來源、精度要求、更新周期等,以保證數據的質量和可靠性。4.數據組織和存儲:設計數據庫的組織結構和存儲方式,以便高效地存儲和檢索數據。5.數據更新和維護:確定數據更新的機制和方法,確保數據庫的及時性和準確性。6.性能優化:考慮數據庫的性能問題,如查詢速度、響應時間等,進行相應的優化設計。地圖表達要求主要涉及地圖的可視化顯示,如符號、顏色、字體等,不屬于數據庫規格設計的核心內容。因此,選項D不是導航電子地圖數據庫規格設計的內容。6.界線測繪的內容包括界線測繪準備、()、邊界點測定、邊界線及相關地形要素調繪、邊界協議書附圖制作與印刷、邊界點位置和邊界走向說明的編寫。A.界樁埋設和測定B.邊界地形圖測繪C.邊界線情況圖編制D.邊界主張線圖標繪A、B、C、D、E、答案:A解析:界線測繪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包括多個步驟。根據題目描述,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步驟,它位于“界線測繪準備”和“邊界點測定”之間。分析各選項:A.界樁埋設和測定:界樁是用于標記邊界的重要設施,其埋設和測定顯然是界線測繪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且邏輯上位于準備和邊界點測定之間。B.邊界地形圖測繪:這更像是整個界線測繪的一個結果或輸出,而不是過程中的一個步驟。C.邊界線情況圖編制:同樣,這更像是界線測繪完成后的一個產品,而不是過程中的一個步驟。D.邊界主張線圖標繪:這個選項表述較為模糊,且不符合界線測繪的常規步驟順序。綜上所述,界樁的埋設和測定是界線測繪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步驟,且符合題目中描述的步驟順序。因此,正確答案是A。7.現行規范規定,在水深20m以內時,深度測量誤差的限值為()m。A、±0.05B、±0.2C、±0.5D、±1.0E、±0.3答案:E解析:這道題考察的是對水深測量誤差限值的了解。根據現行規范,當水深在20m以內時,深度測量的誤差限值有明確規定。具體到這個范圍,誤差限值被設定為±0.3m。這個標準確保了測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是工程和水文領域常用的技術指標。8.(2015年)施工控制網通常采用工程獨立坐標系,其投影面一般采用()。A、國家坐標系參考橢球面B、任意假定水平面C、施工區域的平均高程面D、大地水準面答案:C解析:施工控制網在施工項目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通常采用工程獨立坐標系以確保施工的準確性和效率。在選擇投影面時,考慮到施工區域的特定地形和高程變化,通常會采用施工區域的平均高程面作為投影面,這樣可以更好地反映施工區域的實際情況,減少因地形起伏帶來的誤差。因此,選項C“施工區域的平均高程面”是正確的答案。9.下列功效中,能夠借助GPS接收機同步觀測來實現的是()。A、解算轉換參數B、提高工作效率C、提高儀器對中精度D、消弱衛星星歷誤差答案:D解析:同步觀測是指兩臺或兩臺以上接收機同時對同一組衛星進行的觀測,相對定位可以削弱或消除共同誤差和相關誤差。GPS測量中與GPS接收機有關的誤差包括:接收機鐘差、天線相位中心偏移誤差。星歷誤差是與衛星有關的誤差,電離層傳播誤差、多路徑效應是與信號傳播有關的誤差。D項,衛星星歷誤差對同步觀測的接收機得到的觀測量影響相似,可通過同步觀測量差分方式削弱或消除。10.電子海圖物標由()組成。A、數據物標與圖形物標B、圖示信息C、坐標矢量D、特征物標和空間物標答案:D解析:電子海圖物標是指在電子海圖系統中用于表示各種海洋地理要素和航行障礙物等信息的符號和圖形。這些物標可以幫助航海者了解海洋環境、確定自身位置、規劃航線和避免危險。在電子海圖系統中,物標通常被分為特征物標和空間物標兩類。特征物標包括燈塔、浮標、島嶼、海岸線等,它們具有明顯的特征和地理位置,可以幫助航海者識別和定位。空間物標則包括水深、潮流、風向等,它們描述了海洋環境的特征和變化,可以幫助航海者了解海洋環境的情況。綜上所述,答案是選項D。11.地下管線探查通過現場實地調查和儀器探測的方法探尋的內容不包括()。A、埋設位置B、長度C、埋設深度D、材質、規格等屬性答案:B解析:地下管線探查一般是采用現場實地調查和儀器探測相結合的方法。探尋的內容包括:各種管線的埋設位置、埋設深度、材質、規格等屬性。故選B。12.(2012年)一宗地分割為數宗地后,各分割宗地面積之和與原宗地面積差值在規定限差內時,差值按()配賦A、各分割宗地平均B、各分割宗地價值比例C、各分隔宗地面積比例D、地籍管理部門要求答案:C解析:根據《地籍調查規程》,當一宗地分割為數宗地時,如果各分割宗地面積之和與原宗地面積的差值在規定限差內,那么這個差值應該按照各分隔宗地面積的比例進行配賦。這是因為各分割宗地的面積比例反映了它們在原宗地中所占的相對大小,按照這個比例進行差值的配賦可以保證分割后各宗地的面積相對比例不變,從而保持地籍的準確性和一致性。因此,正確答案是選項C。13.采用數字水準儀進行二等水準觀測,儀器設置完成后,起測的第一站前后視距分別為50m、48m,后尺讀數為1.54288m,前尺讀數為0.54288m,儀器顯示超限。其原因是()超限。A.視線長度B.前后視距差C.前后視距差累積D.視線高度A、B、C、D、E、答案:D解析:根據題目所提供的信息,使用數字水準儀進行二等水準觀測,儀器設置完成后,在起測的第一站,前后視距分別為50m和48m,后尺讀數為1.54288m,前尺讀數為0.54288m,且儀器顯示超限。一等、二等水準觀測對視線長度(主要是前后視距差和視線高度)有嚴格的是要求。根據《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7-2006,,二等水準觀測前后視距差不得大于1.5m,視線高度不得小于0.3m。在該觀測中,視距差為2m,已超過上述規范規定的1.5m,因此儀器顯示超限,故選項D正確。14.分丘圖的圖廓位置,根據該丘所在位置確定,圖上需要注出西南角的坐標值,以千米數為單位注記至()。A、百米B、整千米C、小數后三位D、小數點后兩位答案:C解析:答案解析:分丘圖的圖廓位置確定時,圖上注出的西南角坐標值需遵循一定的精度要求。在測繪和地圖制作中,坐標值通常要注記到一定的小數位數以確保精度。根據常規做法和技術標準,坐標值一般會注記到小數點后三位,這樣可以提供足夠的精度,同時也不會因為過多的位數而導致混淆或不必要的復雜性。因此,選項C“小數后三位”是正確的答案。15.利用最先進的分布式計算技術來處理分布在網絡上的異構多源的地理信息,集成網絡上不同平臺上的空間服務,構建一個物理上分布、邏輯上統一的GIS稱為()。A、移動GISB、分布式GISC、三維GISD、智能GIS答案:B解析:分布式GIS強調的就是利用分布式計算技術來處理網絡上多源的地理信息,并實現不同平臺上空間服務的集成,構建物理分布、邏輯統一的系統,這與題目描述完全相符。A選項移動GIS主要側重于在移動設備上的應用;C選項三維GIS著重于對地理信息的三維展示和處理;D選項智能GIS側重于利用智能技術,均不符合題目所描述的特征。所以正確答案是B。16.竣工總圖的編繪,應收集眾多資料。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竣工總圖編繪應收集資料范疇的是()。A、施工設計圖B、施工檢測記錄C、建筑物立面圖D、竣工測量資料答案:C解析:《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第9.2.1條規定:竣工總圖的編繪應收集下列資料:①總平面布置圖;②施工設計圖;③設計變更文件;④施工檢測記錄;⑤竣工測量資料;⑥其他相關資料。選項C(建筑物立面圖),不屬于竣工總圖編繪應收集資料范疇。故選C。17.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航攝設計書的內容的是()。A、航攝因子計算表B、航攝材料消耗計算表C、航攝鑒定表D、GPS領航數據表答案:C解析:航攝設計書是航空攝影測量的重要文件,它包含了執行航攝任務所需的各種技術參數和計劃。其內容通常包括航攝因子計算表,用于確定攝影比例尺、航高、像幅等參數;航攝材料消耗計算表,用于估算膠片、電池等耗材的使用量;以及GPS領航數據表,為飛行器提供導航數據。而航攝鑒定表是對航攝成果質量進行評定的表格,它是在航攝任務完成后,根據獲取的影像數據進行的質量評估,因此不屬于航攝設計書的內容。所以,正確答案是C。18.一、二等導線測量中,同時間段經氣象改正后的距離值測回互差限差為()mm。A.±5B.±10C.±15D.±20A、B、C、D、E、答案:D解析:答案解析:在一、二等導線測量中,對測量結果的精度有嚴格要求。根據測量規范,同時間段經氣象改正后的距離值測回互差限差是一個重要的精度指標。通常情況下,這個限差被設定為±20mm,以確保測量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因此,選項D是正確的答案。19.根據《工程測量規范》有關建筑物施工放樣的要求,已知某高層建筑物總高H=70m,其軸線豎向投測的偏差每層不應超過3mm,總偏差不應超過()。A、15mmB、20mmC、25mmD、30mm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根據《工程測量規范》,建筑物施工放樣時,軸線豎向投測的偏差每層不應超過規定值。對于高層建筑物,總偏差的計算通常考慮建筑物總高度與每層允許偏差的關系。本題中,建筑物總高H=70m,每層偏差不超過3mm。因此,總偏差不應超過70m(總高度)/20m(通常采用的層高估算值,實際可能有所不同,但用于計算)*3mm=10.5mm,根據選項應向上取整至15mm。所以,正確答案是A。20.水準測量時,應使前后視距盡可能相等,其目的是減弱()的誤差影響。A、圓水準器軸不平行于儀器豎軸B、十字絲橫絲不垂直于儀器豎軸C、標尺分劃誤差D、儀器視準軸不平行于水準管軸答案:D解析:水準儀存在系統誤差,通過一定觀測方法可以消除,其中儀器視準軸不平行于水準管軸所帶來的誤差稱為i角誤差,如果進行水準測量時,使前后視距盡可能相等,就可以減弱或消除i角誤差,而前后視距差越大i角誤差也就越大。21.(2013年)航空攝影的像片傾角是指()偏離鉛垂線的夾角。A、投影基線B、核線C、方位線D、主光軸線答案:D解析:在航空攝影中,像片傾角是指攝影機主光軸線與鉛垂線之間的夾角,也就是主光軸線偏離鉛垂線的程度。主光軸線是指通過攝影機鏡頭中心且垂直于像片平面的直線,而鉛垂線則是指垂直于地面的直線。像片傾角的大小直接影響航空像片的投影性質和幾何精度,因此在航空攝影中需要嚴格控制像片傾角,以確保像片的質量和后續測量、制圖等工作的準確性。所以,這道題應該選擇D。22.采用大地測量方法進行變形監測網布設時,對于分散、單獨的小型建筑物,水平位移監測網可布設()。A、導線網B、GPS網C、視準線D、三角網答案:C解析:采用大地測量方法進行變形監測網布設時,對于大型建筑物、滑坡等,水平位移監測宜布設三角網、導線網、GPS網等;對于分散、單獨的小型建筑物,水平位移監測網可布設監測基線(如視準線)。23.地下管線點的測量精度為:相對于鄰近控制點,點位平面位置中誤差不超過()。A、±3cmB、±4cmC、±5cmD、±6cm答案:C解析:地下管線點的測量精度為:相對于鄰近控制點,點位中誤差不超過±5cm,高程中誤差不超過±3cm。故選C。24.某附合導線全長為620m,其縱、橫坐標增量閉合差分別為fx=0.12m、fy=-0.16m,則該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為()。A、1/2200B、1/3100C、1/4500D、1/5500答案:B解析:25.下列數據中,不屬于導航電子地圖數據的是()。A.地形地貌數據B.道路數據C.行政境界數據D.興趣點數據A、B、C、D、E、答案:A解析:導航電子地圖數據通常包含與導航和位置相關的信息,用于幫助人們在移動或導航過程中獲取準確的路線和位置信息。道路數據、行政境界數據和興趣點數據都是與導航密切相關的數據。道路數據提供了道路的幾何形狀、路面狀況、限速等信息,幫助用戶規劃路線和導航。行政境界數據有助于確定地理位置所屬的行政區域,例如國家、省、市、縣等。興趣點數據則包括各種地點的信息,如商店、餐廳、加油站等,方便用戶在導航過程中找到感興趣的地方。而地形地貌數據雖然在一些應用中可能有用,但它不是導航電子地圖的核心數據。導航主要關注的是與路線和位置相關的信息,而不是地形地貌的詳細特征。因此,選項A地形地貌數據不屬于導航電子地圖數據。26.獲取地面點高程的控制測量的方法,精度最高的是()。A、水準測量B、GPS水準測量C、三角高程測量D、重力高程測量答案:A解析:水準測量是一種直接測量高程的方法,通過水準儀等儀器可以精確測定兩點之間的高差,從而得到準確的高程值,其精度相對較高;GPS水準測量雖然也能獲得高程信息,但受到衛星信號、大氣等多種因素影響,精度相對略遜一籌;三角高程測量是通過測量角度和距離來推算高程,存在一定誤差積累,精度不如水準測量;重力高程測量主要用于大地測量等大尺度范圍,精度一般也不如水準測量高。所以在這些獲取地面點高程的控制測量方法中,精度最高的是水準測量,故答案選A。27.網絡地理信息服務的對象按地理信息使用權限可分為()。A、注冊用戶和非注冊用戶B、主要用戶和次要用戶C、政府用戶和公眾用戶D、企業用戶和事業用戶答案:A解析:網絡地理信息服務的對象按地理信息使用權限可分為注冊用戶和非注冊用戶。注冊用戶通常需要注冊并提供相關信息,以獲得更高級別的服務和訪問權限;而非注冊用戶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網絡地理信息服務,但可能受到一些限制。其他選項中的主要用戶和次要用戶、政府用戶和公眾用戶、企業用戶和事業用戶等分類方式,雖然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用于描述網絡地理信息服務的對象,但它們并不是按照地理信息使用權限來劃分的。因此,選項A是正確的答案。28.在界線上,實地選取一定數量能確定邊界線走向、有明確固定位置、可在地形圖上準確判讀平面位置的地物點,為()。A、邊界點B、界樁點C、界址點D、界樁方向點答案:A解析:在界線的確定過程中,為了明確邊界線的走向并確保其能在地形圖上被準確判讀,需要選取一定數量的具有明確固定位置的地物點。這些點的作用是關鍵性的,它們定義了邊界的具體位置和走向。根據專業術語的定義,這樣的點被稱為“邊界點”。因此,選項A“邊界點”是正確的答案。29.用戶從遙感衛星地面站獲得的數據格式是()。A、imgB、tifC、通用二進制D、8bit答案:C解析:遙感衛星地面站處理的數據通常來源于衛星傳感器,這些數據在傳輸和存儲時需要考慮其通用性和兼容性。通用二進制格式是一種不依賴于特定平臺或軟件的數據格式,它能夠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可移植性。在遙感數據處理中,采用通用二進制格式可以方便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和處理。因此,用戶從遙感衛星地面站獲得的數據格式通常是通用二進制,選項C是正確答案。30.在GPS載波相位測量中,接收機始終能夠準確測量的是()。A、相位觀測值B、整周計數C、不足一周的小數部分D、傳播時間答案:C解析:在GPS載波相位測量中,接收機接收到的信號會受到多種誤差的影響,例如衛星鐘差、接收機鐘差、電離層延遲、對流層延遲等。這些誤差會導致接收機測量的相位觀測值存在偏差,從而影響整周計數的準確性。然而,不足一周的小數部分是接收機能夠準確測量的,因為它不受整周計數的影響。通過對小數部分的測量,可以提高測量的精度和準確性。傳播時間是通過測量信號的傳播時間來計算的,但由于誤差的存在,傳播時間的測量也會存在一定的誤差。整周計數是通過對相位觀測值進行積分得到的,但由于誤差的影響,整周計數可能會存在跳變或錯誤。綜上所述,選項C是正確的答案。31.海圖內容的三大要素是數學要素、地理要素和()。A、水部要素B、陸部要素C、助航要素D、輔助要素答案:D解析:海圖是以海洋及其毗鄰的陸地為描繪對象的地圖。用于航海的海圖應詳細標繪航海所需要的資料,如岸形、島嶼、礁石、淺灘、水深、底質、水流及助航設施等。海圖要素分為:①數學要素,是建立海圖空間模型的數學基礎,包括海圖投影及與之有關的坐標網、基準面、比例尺等;②地理要素,是借助專門制定的海圖符號系統和注記來表達的海圖內容,分為海域要素和陸地要素兩類;③輔助要素,是輔助讀圖和用圖的說明或工具性要素,如海圖的接圖表、圖例、圖名、出版單位、出版時間等。32.(2016年)現行規范規定,雙面印刷的地圖,其正反面的套印誤差最大不應超()mm。A、0.2B、0.5C、0.8D、1.0答案:B解析:根據《地圖編制出版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雙面印刷的地圖,其正反面的套印誤差不得超過0.5毫米”。因此,答案為B。33.視準軸是指()的連線。A、物鏡光心與目鏡光心B、物鏡光心與十字絲中心C、目鏡光心與十字絲中心D、目鏡光心與十字絲中心、物鏡光心三者答案:B解析:視準軸是指物鏡光心與十字絲中心的連線。故選B。34.網絡地理信息服務的對象按使用方式可分為()。A、普通用戶和開發用戶B、主要用戶和次要用戶C、開發用戶和公眾用戶D、企業用戶和開發用戶答案:A解析:網絡地理信息服務可以供不同類型的用戶使用,這些用戶使用服務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一種常見的分類方式是將用戶分為普通用戶和開發用戶。普通用戶通常是使用網絡地理信息服務的最終用戶,他們可能通過在線地圖、導航應用等方式訪問和使用地理信息服務。這類用戶主要關注地理信息的查詢、瀏覽和應用,而不需要進行二次開發或深入的技術交互。開發用戶則是那些需要對網絡地理信息服務進行二次開發或集成的用戶。他們可能是軟件開發者、地理信息系統專業人員或企業應用開發者等,他們需要使用網絡地理信息服務的接口、數據和功能來構建自己的應用程序或系統。因此,根據使用方式的不同,網絡地理信息服務的對象可以分為普通用戶和開發用戶,故答案選A。35.(2015年)下列工作內容中,不屬于數字高程模型生產內容的是()。A、絕對定向B、特征點、線采集C、影像糾正D、數據編輯答案:C解析: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ElevationModel,DEM)是用一組有序數值陣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種實體地面模型。數字高程模型的生產主要包括以下內容:1.數據采集:通過野外測量、攝影測量、遙感等手段獲取地形數據。2.數據預處理: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預處理,包括數據格式轉換、數據濾波、數據拼接等。3.特征點、線采集:采集地形特征點和線,如山頂、山谷、山脊等。4.絕對定向:確定模型的絕對位置和方向。5.數據編輯: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編輯和修正,去除錯誤和異常值。6.內插計算:根據采集到的特征點和線,通過內插算法計算出其他點的高程值。7.模型構建:將計算得到的高程值構建成數字高程模型。8.質量檢查:對構建好的數字高程模型進行質量檢查,確保模型的精度和準確性。而影像糾正主要是用于糾正遙感影像的幾何變形,使其與實際地理坐標相匹配,不屬于數字高程模型生產的內容。因此,正確答案是C。36.利用水準儀“倒尺法”放樣隧道洞頂標高時,地面已知點高程為35.00m,待定點高程為38.00m。若已知點上水準尺讀數為1.50m,待定點上水準尺的讀數為()m。A、1.50B、2.00C、2.50D、3.00答案:A解析:水準儀“倒尺法”是指在進行水準測量時,將水準尺倒立,即尺底朝上,尺面朝下進行讀數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中,讀數越大,表示地面點的高程越低;讀數越小,表示地面點的高程越高。已知地面已知點高程為$$35.00$$m,待定點高程為$$38.00$$m,已知點上水準尺讀數為$$1.50$$m。由于待定點高程高于已知點高程,所以待定點上水準尺的讀數應該小于已知點上水準尺的讀數。選項A中,待定點上水準尺的讀數為$$1.50$$m,與已知點上水準尺的讀數相等,不符合要求。選項B中,待定點上水準尺的讀數為$$2.00$$m,大于已知點上水準尺的讀數,不符合要求。選項C中,待定點上水準尺的讀數為$$2.50$$m,大于已知點上水準尺的讀數,不符合要求。選項D中,待定點上水準尺的讀數為$$3.00$$m,大于已知點上水準尺的讀數,不符合要求。因此,正確答案是選項A。37.(2014年)從已知高程點,經過4個測站水準測量測定未知點高程,設已知點的高程中誤差為8mm,每測站高差測量中誤差為2mm,則未知點的高程中誤差為()mm。(結果取至整數)A、±9B、±10C、±12D、±16答案:A解析:根據誤差傳播定律,水準測量中,未知點的高程中誤差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M_h=\sqrt{nM_s^2+M_0^2}$$其中,$$M_h$$為未知點的高程中誤差,$$M_s$$為每測站高差測量中誤差,$$M_0$$為已知點的高程中誤差,$$n$$為測站數。將題目中的數據代入公式:$$M_h=\sqrt{4\times(2mm)^2+(8mm)^2}=\sqrt{4\times4mm^2+64mm^2}=\sqrt{16mm^2+64mm^2}=\sqrt{80mm^2}\approx9mm$$因此,答案為選項A。38.(2017年)兩套平面坐標系,在進行四參數坐標轉換時,最少需要()個公共點。A、2B、3C、4D、5答案:A解析:在進行四參數坐標轉換時,兩個公共點可以確定平移的兩個參數和旋轉參數,通過第三個公共點來確定縮放參數,所以最少需要2個公共點。因此,選項A正確。39.采用模擬方法繪制房產圖時,分幅圖上的地物點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超過圖上()。A、±0.1mmB、±0.3mmC、±0.5mmD、±0.6mm答案:C解析:在模擬方法繪制房產圖時,對分幅圖上的地物點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有明確的規定。根據相關的測繪標準和規范,這個誤差應控制在圖上±0.5mm以內,以確保圖紙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因此,選項C是正確的答案。40.(2012年)房屋附屬設施測量中,柱廊的測量應以()為準。A、頂蓋投影B、中心線C、柱外圍D、基座答案:C解析:在房屋附屬設施測量中,柱廊的測量標準通常依據其物理特征和常規測量規范來確定。柱廊主要由柱子構成,其結構特點決定了測量時應以柱子的外圍尺寸為準。A選項提到的“頂蓋投影”通常用于測量建筑物的整體占地面積,而不是用于測量柱廊這種特定結構。B選項“中心線”通常用于測量道路、管道等線性設施,并不適用于柱廊的測量。D選項“基座”指的是柱廊的底部支撐部分,測量基座可能只能得到柱廊的底部尺寸,而不能反映其整體寬度或占用空間。因此,根據柱廊的結構特點和常規測量規范,測量柱廊時應以其柱外圍為準,即選項C是正確的答案。41.(2016年)若某工程施工放樣的限差為±40mm,則該工程的放樣中誤差最大為()mm。A、±4B、±10C、±20D、±40答案:C解析:測量中誤差與限差之間的關系為:限差一般取2到3倍的中誤差。通常取2倍中誤差為限差,已知限差為±40mm,則中誤差=限差÷2=40÷2=20mm。所以該工程的放樣中誤差最大為±20mm,答案選C。42.在進行水準測量時,要求盡量使前后視距相等,是為了()。A、不用調焦,即可看清另一水準尺B、消除或削弱儀器升沉C、消除或減弱標尺分劃誤差的影響D、消除或削弱水準管軸不平行于視準軸的影響答案:D解析:水準儀是精密測量儀器,其望遠鏡的放大倍數有限,如果觀測時前后視距不相等,會使觀測者在望遠鏡中看到的視線與水準尺不平行,從而產生視差,影響讀數精度。尤其是在進行高精度水準測量時,必須盡可能地使前后視距相等,以消除或削弱水準管軸不平行于視準軸的影響。綜上,選項D正確。43.根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地形圖的修測應符合下列規定:地形圖的修測方法,可采用全站儀測圖法和支距法等;新測地物與原有地物的間距中誤差,不得超過圖上()。A、0.2mmB、0.3mmC、0.4mmD、0.6mm答案:D解析:根據《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的相關規定,地形圖的修測方法確實可以包括全站儀測圖法和支距法等多種方法。而在地形圖的修測過程中,新測地物與原有地物的間距中誤差是一個重要的技術指標,它反映了測量的精度和可靠性。規范中對于這一間距中誤差有明確的限制,它要求不得超過圖上的某一特定值。在給出的選項中,我們需要找到符合規范要求的值。對照選項,我們可以看到:A.0.2mm-這個值太小,很可能低于規范要求的下限。B.0.3mm-同樣,這個值也偏小。C.0.4mm-雖然比前兩個選項大,但仍然不足以滿足規范的要求。D.0.6mm-這個值符合規范中對于新測地物與原有地物的間距中誤差的限制。因此,根據規范的要求,正確答案是D,即新測地物與原有地物的間距中誤差不得超過圖上的0.6mm。44.關于遙感圖像的解譯標志中,通過直接解譯標志()能判別草場和牧場看上去平滑,成材的老樹林看上去很粗糙。A、圖案B、布局C、色彩D、紋理答案:D解析:直接解譯標志包括形狀、大小、顏色、圖案、紋理等,而成材的老樹林紋理粗糙,草場和牧場紋理平滑,因此通過紋理這一直接解譯標志,就能判別草場和牧場看上去平滑,成材的老樹林看上去很粗糙。因此,答案為D。45.(2012年)在水準測量中,若后視點讀數大于前視點讀數,則前后視點高度的關系是()。A、前后視點高度取決于儀器高B、前后視點等高C、后視點比前視點高D、后視點比前視點低答案:D解析:在水準測量中,儀器的高度是固定的,前后視點的讀數反映的是從儀器到各視點的高度差。若后視點讀數大于前視點讀數,意味著從儀器到后視點的高度差大于從儀器到前視點的高度差。因此,可以推斷出后視點相對于前視點來說是較低的。所以,答案是D,即后視點比前視點低。46.電子海圖根據用途分為六類,分別是綜述、一般、沿海、近岸、港口、碼頭泊位等電子海圖。其中,沿海類電子海圖的編輯比例尺為()。A、小于1∶1000000B、小于1∶500000,大于1∶1000000C、小于1∶150000,大于1∶500000D、大于1∶150000答案:C解析:根據《電子海圖技術規范》規定,電子海圖根據用途分為六類,分別是綜述、一般、沿海、近岸、港口、碼頭泊位等電子海圖。這六類電子海圖的編輯比例尺范圍如下:-綜述圖:小于1:1000000-一般圖:小于1:500000,大于等于1:1000000-沿海圖:小于1:150000,大于等于1:500000-近岸圖:小于1:50000,大于等于1:150000-港口圖:小于1:15000,大于等于1:50000-碼頭泊位圖:大于等于1:15000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沿海類電子海圖的編輯比例尺應該是小于1:150000,大于等于1:500000,所以答案為選項C。47.CORS的基準站網組成不包括()。A、基準站B、數據中心C、數據通信網絡D、數據接收設備答案:D解析:CORS(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綜合系統)的基準站網主要由基準站、數據中心和數據通信網絡三部分組成。基準站負責采集衛星定位數據,數據中心負責處理、存儲和管理這些數據,而數據通信網絡則負責將這些數據實時傳輸到數據中心。數據接收設備并不是CORS基準站網的組成部分,它通常位于用戶端,用于接收CORS系統提供的定位服務數據。因此,選項D是正確答案。48.在利用多波束測水深時,兩條平行的測線外側波束應保持至少()的重疊。A、10%B、20%C、30%D、40%答案:B解析:多波束測深系統的主測線布設應以海底全覆蓋且有足夠的重疊帶為原則,其檢查線應當至少與所有掃描帶交叉一次,以檢查定位、測深和水深改正的精度,兩條平行的測線外側波束應保持至少20%的重疊。49.(2018年)行政區域界線測量方位物最少應設()個A、4B、3C、2D、1答案:B解析:《行政區域界線測繪規范》規定,行政區域界線測量方位物最少應設3個,以準確確定界線的位置和走向。所以答案選B。50.(2018年)重力測量成果不包括()。A、平面坐標值B、垂線偏差值C、高程值D、重力值答案:B解析:答案解析:重力測量主要是為了獲取重力值、高程值等信息,用于研究地球的重力場分布、地質構造等。平面坐標值通常通過其他測量手段(如GNSS測量)獲得。而垂線偏差值是大地測量學中的一個概念,它與重力測量沒有直接關系。重力測量的直接成果是重力值和高程值等。綜上所述,選項A、C、D都與重力測量有關,而選項B垂線偏差值與重力測量并無直接關聯。因此,選項B是正確答案。51.(2015年)下列數據庫操作項中,屬于數據概念設計階段應考慮的是()。A、確定E-R模型B、確定各實體主鍵C、分析時間效率D、數據字典設計答案:A解析:概念設計是對用戶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一個獨立于具體數據庫管理系統的概念模型,最常用的表示方法就是E-R模型。所以確定E-R模型屬于數據概念設計階段應考慮的,A選項正確;確定各實體主鍵主要是在邏輯設計階段考慮,B選項錯誤;分析時間效率通常在物理設計等后續階段考慮,C選項錯誤;數據字典設計更多是伴隨整個數據庫設計過程,而不是僅在概念設計階段,D選項錯誤。因此,答案是A。52.(2011年)GPS輔助航空攝影測量中,機載GPS的主要作用之一是用來測定()的初值。A、外方位線元素B、內定向參數C、外方位角元素D、地面控制點坐標答案:A解析:GPS可以測定坐標,屬于外方位線元素,外方位角元素可以通過定位定姿系統測得。53.按現行地籍測繪規范,地籍圖上界址點與鄰近地物點關系距離的中誤差不應大于圖上()mm。A、±0.2B、±0.3C、±0.4D、±0.5答案:B解析:根據《地籍調查規程》(TD/T1001—2012)第5.3.2.2.2條規定,圖解法獲取界址點坐標和界址點的精度指標見表所示。界址點與鄰近地物點關系距離的中誤差不應大于圖上±0.3mm。54.(2017年)現行規范規定,國家二等水準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偶然中誤差是()米。A、±1.0B、±2.0C、±3.0D、±4.0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根據《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T12897-2006)規定,國家二等水準每千米水準測量的偶然中誤差為±1.0米。偶然中誤差是衡量測量精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它表示在一定觀測條件下,進行多次重復測量時,測量結果的離散程度。因此,選項A是正確的答案。55.(2015年)下列系統功能項中,不屬于GIS系統安全設計考慮范疇的是()。A、用戶管理B、數據備份C、節點檢錯D、信息認證答案:C解析:GIS系統安全設計考慮范疇通常包括用戶管理、數據備份和信息認證等方面。用戶管理用于控制用戶對系統的訪問權限,確保只有授權用戶能夠訪問和操作數據。數據備份是為了防止數據丟失或損壞,定期備份數據可以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信息認證則用于驗證用戶身份和數據的完整性,確保系統中的數據不被篡改或偽造。而節點檢錯主要是針對系統中的硬件或軟件故障進行檢測和診斷,不屬于GIS系統安全設計的直接考慮范疇。因此,正確答案是C。56.某水準網如右圖,測得ab,bc,ca間的高差(線路等長)為h1=0.008m,h2=0.016m,h3=-0.030m,則h3的平差值是()m。A、-0.026B、-0.027C、-0.028D、-0.028答案:C解析:在水準網中,高差的平差值可以通過對觀測值進行加權平均來計算。由于線路等長,我們可以假設每條線路的權重相等,即權重都為1。$$\begin{align*}h^\prime_{3}&=\frac{h_{1}+h_{2}+h_{3}}{3}\\&=\frac{0.008+0.016-0.030}{3}\\&=-\frac{0.006}{3}\\&=-0.002\end{align*}$$因此,選項C正確。57.下列數據類型中,適合制作地貌暈渲圖的是()。A、DLGB、DOMC、DEMD、RG答案:C解析:地貌暈渲圖是一種通過模擬光照效果來表現地形起伏和地貌特征的地圖。DEM(DigitalElevationModel,數字高程模型)是一種表示地形高程數據的數字模型。它以柵格或矢量的形式記錄了地球表面的高程信息,可以用于生成地貌暈渲圖。通過對DEM數據進行處理和渲染,可以生成逼真的地貌暈渲圖,展示地形的高低起伏、山脈、山谷、河流等地貌特征。而DLG(DigitalLineGraph,數字線劃圖)、DOM(DigitalOrthophotoMap,數字正射影像圖)和DRG(DigitalRasterGraphic,數字柵格圖)雖然也是常見的地理數據類型,但它們主要用于表達地圖的其他方面,如道路、建筑物、土地利用等,不太適合直接用于制作地貌暈渲圖。因此,適合制作地貌暈渲圖的是DEM,答案選C。58.繪制1︰5萬地形圖水系要素時,當底圖上河流寬度大于()mm時,河流應用雙線依比例尺表示。A、0.3B、0.4C、0.5D、0.6答案:B解析:根據《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編繪規范第1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圖編繪規范》(GB/T12343.1—2008)第5.2.3條第1款關于河流、運河、溝渠的表示的規定,圖上寬0.4mm以上的河流用雙線依比例尺表示,不足0.4mm的用單線表示。以單線表示的河流應視其圖上長度由源頭起用0.1mm~0.4mm逐漸變化的線粗表示。同一條河單、雙線變化頻繁時應視其整體用單線或雙線表示。主支流要區分明顯,支流入主流注意不應倒流。59.地圖設計文件包括項目設計書、專業技術設計書。下列不屬于地圖設計文件內容的是()。A、制圖區域概況和編圖資料情況B、引用文件C、編制經費預算表D、地圖出版銷售數量答案:D解析:地圖設計文件主要包括項目設計書和專業技術設計書,它們涵蓋了地圖制作的各個方面。其中,制圖區域概況和編圖資料情況是基礎內容,對于理解和制作地圖至關重要。引用文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它確保了地圖制作的合法性和準確性。編制經費預算表則是項目管理和財務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地圖出版銷售數量并不屬于地圖設計文件的內容,它更多地與地圖的出版和市場銷售相關。因此,選項D是不屬于地圖設計文件內容的正確答案。60.(2013年)變形監測中,布設于待測目標體上并能反映變形特征的點為()。A、基準點B、工作基點C、變形點D、連接點答案:C解析:基準點是為了保證變形測量的基準統一和穩定而設置的測量控制點;工作基點是為了便于直接對變形監測點進行觀測而設置的過渡點;變形點則是布設于待測目標體上并能反映變形特征的點;連接點一般是在測量過程中用于不同測區或不同測量時段數據連接的點。題目中明確問的是反映變形特征的點,所以答案是C變形點。61.在GIS的開發設計中,將邏輯模型轉化為物理模型的階段是()階段。A、系統分析B、系統設計C、系統實施D、系統維護答案:C解析:jin。62.下列關于非比例符號中定位點位置的描述錯誤的是()。A、幾何圖形符號,定位點在符號圖形中心B、底部為直角形符號,其符號定位點位于最右邊頂點處C、寬底符號,符號定位點在符號底部中心D、符號圖形中有一個點,則該點即為定位點答案:B解析:對于底部為直角形符號,其定位點應位于直角的頂點處,而不是最右邊頂點處,所以B選項描述錯誤。A選項,幾何圖形符號定位點通常在符號圖形中心是正確的;C選項,寬底符號定位點在符號底部中心也是符合規定的;D選項,符號圖形中有一個點,該點作為定位點也是常見的做法。因此,答案選B。63.為了正確地表示海底地形,需要將瞬時海面測得的深度,計算至平均海面深度基準面起算的深度,這一歸算過程稱為()。A、吃水改正B、姿態改正C、潮位改正D、聲速改正答案:C解析:A項,吃水改正包括靜態吃水改正和動態吃水改正,動態吃水就是要確定作業船在靜態吃水的基礎上因航行造成的船體吃水的變化;B項,姿態改正是為了消除船體行進中因搖晃和方位變化導致的位置誤差;C項,為了正確地表示海底地形,需要將瞬時海面測得的深度,計算至平均海面、深度基準面起算的深度,這一歸算過程稱潮位改正或水位改正;D項,對于多波束測深,通常用現場實測聲速剖面采用聲線跟蹤對波束進行精確歸位,但由于以點代面的實測聲速剖面對不同區域可能存在誤差,因此有時還需進行聲速后處理改正。64.下列房屋內部結構中.凈高度達到2.50m時須計算全部建筑面積的是()。A.房屋內設備夾層B.房屋內操作平臺C.廠房內上料平臺D.大型水箱擱架A、B、C、D、E、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根據建筑面積計算規則,房屋內設備夾層應計算全部建筑面積。其他選項如房屋內操作平臺、廠房內上料平臺、大型水箱擱架等,通常不計算建筑面積。因此,A選項房屋內設備夾層符合計算全部建筑面積的要求,答案選A。65.地籍調查過程中,按我國現行土地利用現狀分類,編碼071代表的是()。A.住宿餐飲用地B.商務金融用地C.農村宅基地D.城鎮住宅用地A、B、C、D、E、答案:D解析:按照我國現行的《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17),編碼071代表的確實是城鎮住宅用地。該標準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17年11月1日發布并實施的。因此,正確答案是選項D。66.三維建筑物模型建立時,三維模型要求反映建筑物體長、寬、高等任意維度變化大于()的細節。A、1mB、0.8mC、0.5mD、0.2m答案:C解析:在三維建筑物模型建立時,為了確保模型的精確性和細節表現力,通常會有一定的建模標準或規范。這些細節要求通常基于建筑物的實際尺寸和所需表現的詳細程度。根據常見的建模實踐,建筑物在三維模型中的長、寬、高等任意維度上的變化大于0.5m的細節是需要被反映出來的。這樣的標準有助于保證模型的準確性和實用性。因此,選項C是正確的答案。67.航測像片調繪界線統一規定為右、下為直線,左、上為曲線,其主要目的是為()。A、避免偏離重疊中線B、不產生調繪漏洞C、有足夠重疊區域D、保持調繪片美觀答案:B解析:根據《1∶500、1∶1000、1∶2000地形圖航空攝影測量外業規范》(GB/T7931—2008)第8.1.3條規定,調繪像片采用隔號像片,為使調繪面積界線避開復雜地形,個別可以出現連號。全野外布點時調繪面積應是像片控制點的連線;非全野外布點時調繪面積界線應是像片重疊部分的中線。如果偏離,均不應大于控制像片上1cm。界線不宜分割重要工業設施和密集居民地,不宜順沿線狀地物和壓蓋點狀地物。界線統一規定右、下為直線,左、上為曲線,調繪面積不得產生漏洞。自由圖邊應調繪出圖外6mm。68.普通地圖編繪中常用的編繪指標的形式不包括()。A、詳細指標B、定額指標C、等級指標D、分界尺度答案:A解析:普通地圖編繪中常用的編繪指標有定額指標、等級指標和分界尺度,并不包括詳細指標。定額指標規定了單位面積內應選取的制圖物體數量,等級指標用于劃分制圖物體的級別,分界尺度則確定地理現象表現的界限。所以答案選A。69.正軸球心投影的經線表現為()。A、直線B、橢圓C、曲線D、同心圓答案:A解析:正軸球心投影是一種將地球表面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在這種投影中,經線是從地球的北極到南極的連線,它們在投影平面上的表現形式取決于投影的方式。在正軸球心投影中,經線被投影為從投影中心向外輻射的直線。這是因為經線在地球表面上是相互平行的,而在投影平面上,它們仍然保持著這種平行關系,因此表現為直線。而緯線在正軸球心投影中則表現為同心圓,因為緯線在地球表面上是圍繞地球的圓周,在投影平面上,它們也保持著這種圓周形狀。因此,選項A是正確的答案。70.邊界線走向說明中的距離及界線長度等數據實地測量的距離精確到0.1m,圖上量取的距離精確到圖上()。A、0.1mmB、0.5mmC、1cmD、分米答案:A解析:在地圖或圖紙上進行距離量取時,其精確度通常取決于圖紙的縮放比例和繪圖精度。考慮到題目中提到的實地測量的距離精確到0.1m,這反映了非常高的精確度需求。在圖紙上,由于尺寸可能經過縮放,為了保持這種精確度,通常需要選擇更小的單位進行量取。在選項A、B、C和D中,0.1mm是最小的單位,它能夠反映細微的變化,并且在圖紙上,即使是經過縮放的圖紙,0.1mm的單位也能保證足夠的精確度。而其他選項如0.5mm、1cm或分米,在圖紙上的精確度則相對較低,可能無法滿足實地測量精確到0.1m的要求。因此,根據題目的要求和地圖量取距離的常規做法,正確的答案應該是選項A,即圖上量取的距離精確到0.1mm。71.GPS網平差的約束平差與聯合平差的主要區別是()。A、平差準則不同B、觀測值不同C、坐標系統不同D、約束條件不同答案:B解析:GPS網平差的約束平差是指在平差過程中引入了已知點的坐標作為約束條件,以提高平差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而聯合平差則是同時對多個觀測網進行平差,例如同時對GPS網和地面測量網進行平差。因此,約束平差和聯合平差的主要區別在于觀測值不同。約束平差中引入了已知點的坐標作為觀測值,而聯合平差中則同時使用了GPS網和其他測量網的觀測值。綜上所述,正確答案是B。72.地籍圖上一類界址點間距允許誤差不得超過()cm。A、±5B、±10C、±15D、±20答案:B解析:地籍圖是土地管理的重要工具,界址點的精確性對于地籍圖的質量至關重要。根據國家相關測繪規范和標準,地籍圖上一類界址點間距的允許誤差有明確規定。具體來說,這個誤差不得超過±10cm,以確保地籍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因此,選項B是正確的答案。73.(2016年)GPS觀測中記錄的UTC時間是指()。A、協調世界時B、世界時C、北京時間D、原子時答案:A解析:GPS衛星信號包含有多種與導航定位相關的信息,其中就有時間信息。GPS系統采用的時間基準是協調世界時(UTC),這是一種基于原子時并通過閏秒調整保持與世界時接近的時間系統。所以在GPS觀測中記錄的UTC時間就是協調世界時。故答案選A。74.(2017年)下列系統測試內容中,不屬于確認測試的是()。A、模塊間接口測試B、可靠性測試C、可移植性測試D、安裝測試答案:A解析:確認測試主要用于驗證軟件的功能、性能和其他特性是否與用戶的需求和期望一致。它通常包括以下類型的測試:-**功能測試**:驗證軟件是否按照規格說明書或需求文檔中的規定執行了各項功能。-**性能測試**:評估軟件在不同負載條件下的性能表現,如響應時間、吞吐量等。-**兼容性測試**:檢查軟件是否與其他軟件、硬件或操作系統兼容。-**安全性測試**:驗證軟件是否具有適當的安全機制,以保護數據和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測試**:評估軟件在長時間運行或異常情況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可移植性測試**:檢查軟件是否能夠在不同的硬件、操作系統或網絡環境中正確運行。-**安裝測試**:驗證軟件是否能夠在目標環境中正確安裝和配置。而模塊間接口測試通常屬于集成測試的范疇,它主要關注模塊之間的接口是否正確,數據是否能夠正確傳遞和處理。因此,模塊間接口測試不屬于確認測試,選項A是正確的答案。75.大地水準面精化工作中,A、B級GPS觀測應采用()定位模式。A、靜態相對B、快速靜態相對C、準動態相對D、絕對答案:A解析:大地水準面是指與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陸內部的水準面,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面,它是測量地球形狀和確定地面點位的依據。在大地水準面精化工作中,需要精確測定測站點的位置和高程,因此需要采用高精度的定位模式。選項A靜態相對定位是一種高精度的GPS定位模式,它通過長時間觀測衛星信號,計算出測站點的精確位置和高程,適用于大地水準面精化等高精度測量工作。選項B快速靜態相對定位雖然比靜態相對定位的觀測時間短,但精度相對較低;選項C準動態相對定位主要用于實時導航和動態監測;選項D絕對定位是一種單點定位模式,精度較低。因此,在大地水準面精化工作中,應采用靜態相對定位模式,選項A是正確的答案。76.下列數據庫操作項中,屬于數據庫概念設計階段應考慮的是()。A、確定E—R模型B、確定各實體主鍵C、分析時間效率D、數據字典設計答案:A解析:數據庫概念設計階段應考慮的內容有:形成獨立于機器特點,獨立于各個DBMS產品的概念模式(E—R圖),見圖。數據庫設計一般包括三個主要階段:概念設計階段、邏輯設計階段、物理設計階段。確定E—R模型屬于概念設計階段,確定各實體主鍵屬于邏輯設計階段,分析時間效率屬于物理設計階段,而數據字典是關于數據信息的集合,是系統需求分析階段的產物,數據字典和數據流圖一起構成信息系統的邏輯模型,是概念設計的基礎。77.(2017年)下列測量誤差中,不會對三角網角度測量產生影響的是()。A、對中誤差B、讀數誤差C、照準誤差D、電離層誤差答案:D解析:三角網角度測量是一種通過測量三角形的內角來確定地理位置或其他相關信息的測量方法。在進行三角網角度測量時,有幾個因素可能會導致測量誤差,包括對中誤差、讀數誤差、照準誤差等。對中誤差是由于測量儀器的中心點與實際測量點之間的偏差而引起的誤差。如果對中不準確,將會導致測量的角度出現偏差。讀數誤差是指在讀取測量儀器上的刻度或數字時出現的誤差。這可能是由于刻度不清晰、讀數不準確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照準誤差是指在瞄準測量目標時出現的誤差。這可能是由于目標不清晰、光線不好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然而,電離層誤差是由于電離層的影響而引起的誤差,主要影響的是電磁波測距,而不是角度測量。因此,電離層誤差不會對三角網角度測量產生影響。綜上所述,答案是D。78.下列圖形對象中,具有拓撲關系的是()。A、B、C、D、E、答案:A解析:空間數據質量控制。空間關系的質量控制:空間實體點、線、面之間的組合表達了實體間拓撲關系的相鄰性、連續性、閉合性、包含性、一致性等關系,是基礎地理數據處理分析的依據。拓撲關系是指滿足拓撲幾何學原理的各空間數據間的相互關系。即用節點、弧段和多邊形所表示的實體之間的鄰接、關聯、包含和連通關系。題中只有A表達了兩個弧段的相鄰關系,其他三個都是單一實體,不具有拓撲關系。79.單一導線角度閉合差的調整方法是將閉合差反符號后()。A、按邊長成正比例分配B、按角的個數平均分配C、按角度大小成反比例分配D、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答案:B解析:單一導線閉合差的調整方法是近似平差法,是將角度和邊長分開進行的。角度閉合差的調整方法是反符號按角度個數平均分配的原則進行。坐標閉合差的調整方法是反符號按邊長成正比例分配的原則進行。故選B。80.數字地球是1998年由()提出的。A、戈爾B、克林頓C、布什D、基辛格答案:A解析:數字地球是1998年由美國副總統戈爾首先提出的。故選A。81.下列屬于CIS輸入設備的是()。A、主機B、繪圖機C、掃描儀D、顯示器答案:C解析:答案解析:CIS即“ContactImageSensor”,意為接觸式圖像傳感器。作為一種輸入設備,它主要負責將文檔、圖片等各種視覺信息轉換為計算機能夠識別和處理的數字形式。掃描儀是典型的CIS輸入設備。它通過光線反射原理將文檔或圖片上的內容轉化為數字信號,傳輸給計算機進行處理和保存。A選項主機通常是計算機的核心處理器,負責運行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B選項繪圖機是一種輸出設備,用于將計算機制作好的圖形進行輸出顯示。D選項顯示器也是常見的輸出設備。所以,這道題應該選擇C選項。82.參考橢球面與似大地水準面之差的距離稱為()。A、高程異常B、正常高C、大地高D、大地水準面差距答案:A解析:A項,似大地水準面至地球橢球面的垂直距離稱為高程異常;B項,正常高是地面一點沿正常重力線到似大地水準面的距離;C項,大地高是從地面點沿法線到所采用的參考橢球面的距離;D項,參考橢球面與大地水準面之差的距離稱為大地水準面差距。83.地圖圖面配置設計時,為節約紙張,擴大主圖的比例尺和充分利用地圖版面,對于一些特殊形狀的制圖區域,通常采用兩種方法表示超出內圖廓線以外的局部區域:一種是破圖廓,另一種是()。A.插圖B.略圖C.附圖D.移圖A、B、C、D、E、答案:D解析:地圖圖面配置設計時,為節約紙張,擴大主圖的比例尺和充分利用地圖版面,對于一些特殊形狀的制圖區域,通常采用兩種方法表示超出內圖廓線以外的局部區域:一種是破圖廓,另一種是移圖。破圖廓是指將地圖的內圖廓線打斷,以顯示超出內圖廓線的局部區域。移圖則是將超出內圖廓線的局部區域單獨繪制在地圖的空白處,并用箭頭或文字說明與主圖的關系。插圖、略圖和附圖雖然也可以用于表示地圖的局部區域,但它們通常不是用于表示超出內圖廓線的局部區域,因此選項A、B、C不正確。選項E沒有具體說明是哪種方法,因此也不正確。因此,正確答案是D。84.(2011年)在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編繪中,當地物符號化后出現壓蓋時,應進行符號位移,位移后符號間保持的間隔值一般不小于()mm。A、0.1B、0.2C、0.3D、0.4答案:B解析:在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圖編繪中,當地物符號化后出現壓蓋時,為了保證地圖的清晰易讀,通常需要進行符號位移。根據地圖編繪的規范,位移后的符號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間隔,以避免符號之間的混淆。這個間隔值一般規定為不小于0.2mm,以確保地圖的清晰度和符號的可識別性。因此,選項B是正確的答案。85.(2016年)工程控制網優化設計分為“零——三”類,其中“二類”優化設計指()。A、網的精度設計B、網的圖形設計C、網的基準設計D、網的改進設計答案:A解析:根據工程控制網優化設計的分類,“零類”優化設計是指網的基準設計,“一類”優化設計是指網的圖形設計,“二類”優化設計是指網的精度設計,“三類”優化設計是指網的改進設計。因此,“二類”優化設計指的是網的精度設計,選擇選項A。86.在極點處,子午圈曲率半徑M和卯酉圈曲率半徑N的關系是()。A、無法判斷B、M>NC、M<ND、M=N答案:D解析:在數學和地理學中,子午圈曲率半徑M表示通過某點并垂直于該點所在子午線的圓的半徑;卯酉圈曲率半徑N則表示通過某點并垂直于該點所在緯線的圓的半徑。在極點處,所有的經線(子午線)交匯,形成一個點,這使得子午圈曲率半徑M的長度變為0。同時,在極點處,緯線(卯酉圈)收縮為一個點,導致卯酉圈曲率半徑N的長度也變為0。因此,在極點處,子午圈曲率半徑M和卯酉圈曲率半徑N都為0,即M=N。所以,正確答案是D。87.邊長測量往返測差值的絕對值與邊長往返測平均值的比值稱為()。A、平均誤差B、平均中誤差C、平均真誤差D、相對誤差答案:D解析:邊長測量往返測差值的絕對值與邊長往返測平均值的比值稱為相對誤差。相對誤差是一個無量綱的數值,它表示測量值偏離真實值的程度。通過計算相對誤差,可以更直觀地比較不同測量值之間的精度和可靠性。88.(2016年)下列地理信息工程任務中,屬于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維護階段任務的是()。A、數據更新B、軟件開發C、數據建庫D、軟件測試答案:A解析:地理信息系統工程通常包括多個階段,如需求分析、系統設計、軟件開發、數據建庫、系統測試、工程實施以及工程維護等。根據題目給出的選項,我們可以逐一分析它們各自屬于哪個階段:A.數據更新:這是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維護階段的重要任務之一。在維護階段,隨著數據的變化或新的數據產生,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新數據,以確保系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B.軟件開發:這通常屬于地理信息系統工程中的軟件開發階段,包括編寫代碼、構建系統框架等任務。C.數據建庫:數據建庫是地理信息系統工程中的數據準備階段任務,涉及數據的收集、整理、分類和入庫等操作。D.軟件測試:軟件測試是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在軟件開發完成后進行的階段,用于確保軟件的功能和性能達到預期標準。綜上所述,屬于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維護階段任務的是數據更新,即選項A。因此,答案選擇A是正確的。89.(2016年)地籍圖上某點編號后六位為“3XXXXXX”,則該點類型為()。A、控制點B、圖根點C、界址點D、建筑物角點答案:C解析:根據《地籍測繪規范》(CH5002-1994)的規定,地籍圖上的點號編碼規則為:前三位表示地籍圖圖幅號,第四位表示點的類型,第五、六位表示點的序號。其中,控制點的編碼為“1”,圖根點的編碼為“2”,界址點的編碼為“3”,建筑物角點的編碼為“4”。因此,本題中該點的類型為界址點,正確答案是C。90.數字地圖經可視化處理在屏幕上顯示出來的地圖,被稱為()。A、數字地圖B、矢量地圖C、柵格地圖D、電子地圖答案:D解析:數字地圖經可視化處理在屏幕上顯示出來的地圖,被稱為電子地圖。而A選項數字地圖,是指用數字形式描述地圖要素的位置、屬性和關系信息的數據集合。B選項矢量地圖,是用點、線、面等幾何元素來描述地圖內容的一種地圖數據格式。C選項柵格地圖,是以柵格數據結構來組織和存儲地圖信息的一種地圖數據格式。因此,本題的答案是D。91.房產分丘圖上某房屋輪廓線中央注記為“12022002”,其中數字“1”表示該房屋的()。A、結構B、產別C、幢號D、建成年份答案:B解析:房產分丘圖是房產測繪中的一種圖件,用于表示房屋的位置、形狀、面積等信息。在房產分丘圖上,房屋輪廓線中央注記的數字通常表示房屋的各種屬性。根據《房產測量規范》第8.3.2條規定,房產分丘圖上房屋輪廓線中央注記的數字表示房屋的產別。其中,數字1表示國有房產,數字2表示集體所有房產,數字3表示私有房產,數字4表示聯營企業房產,數字5表示股份制企業房產,數字6表示港澳臺投資房產,數字7表示涉外房產,數字8表示其他房產。因此,選項B是正確的答案。92.確定柵格數據單元屬性的方法中,常用于分類較細,地物類別斑塊較小柵格數據的賦值方法是()。A.主要類型法B.重要性法C.長度占優法D.面積占優法A、B、C、D、E、答案:D解析:答案解析:在柵格數據處理中,確定柵格數據單元屬性的方法有多種。對于分類較細、地物類別斑塊較小的柵格數據,常用的賦值方法是“面積占優法”。這種方法認為,如果一個柵格單元內包含多種地物類型,那么該單元的屬性應由占面積最大的地物類型決定。這種方法適用于地物類別斑塊較小、分布較為零散的情況。因此,選項D“面積占優法”是正確的答案。93.在水準測量中,若后視點讀數小于前視點讀數,則()。A、后視點比前視點低B、后視點比前視點高C、后視點、前視點等高D、后視點、前視點的高程取決于儀器高度答案:B解析:水準測量原理是利用一條水平視線來測量前后視點間的高差。高程越高,讀數時視線落在水準尺上的位置越靠下,讀數越小。后視點讀數小于前視點讀數,說明后視點高。94.下列比例尺屬于大比例尺的是()。A、1:100萬B、1:50萬C、1:25萬D、1:5萬答案:D解析:比例尺的大小是根據比例尺的比值來判斷的,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將選項中的比例尺都轉化為數字比例尺:A選項為1:1000000,B選項為1:500000,C選項為1:250000,D選項為1:50000。可以看出D選項分母最小,即1:5萬的比例尺最大,所以屬于大比例尺。因此,答案選D。95.下列不屬于數據庫設計需求分析工作的是()。A、調查用戶需求B、需求數據的收集和分析C、數據庫模式的設計D、編制用戶需求說明書答案:C解析:數據庫設計往往包括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結構設計、數據庫實施以及數據庫的運行與維護等階段。題目中提到的需求分析主要涵蓋了調查用戶需求、收集和分析需求數據以及編制用戶需求說明書等工作。而選項C中的“數據庫模式的設計”屬于概念結構設計階段的任務,并不是需求分析階段的工作。因此,答案選C。96.(2018年)區域基準站網目前不能提供的服務內容是()。A、分米級位置服務B、對流層模型參數C、0.01m的精密星歷D、地球自轉參數答案:C解析:區域基準站網主要提供的是與地理位置、地球動態參數等相關的服務。其中,分米級位置服務屬于其提供的基本定位服務,對流層模型參數和地球自轉參數則是與地球大氣和動態相關的參數服務。而0.01m的精密星歷,通常是指衛星軌道的極高精度數據,這種數據一般由專門的衛星跟蹤站或國際服務機構(如IGS)提供,不屬于區域基準站網的常規服務內容。因此,正確答案是C。97.導航電子地圖數據庫的()構建要素的存儲結構,并設置與其他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保證導航的實現。A、要素定義B、功能設計C、模型設計D、采集制作標準答案:C解析:導航電子地圖數據庫的模型設計主要是對各種地圖要素進行合理的組織和規劃,構建其存儲結構,通過設計合適的模型來明確不同要素之間的關系,如道路、興趣點等要素之間的關聯,這樣才能在導航應用中準確地實現路線規劃、定位等功能。而要素定義只是對各個具體要素進行描述;功能設計更多是針對系統整體的功能方面;采集制作標準則側重于數據采集和制作的規范。所以能保證導航實現的是模型設計,答案選C。98.道路專題數據生產中,除采集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外,還應建立相應的元數據。下列數據項中,屬于元數據的是()。A.道路名稱B.道路起止點C.道路日常養護單位D.道路數據生產單位A、B、C、D、E、答案:D解析:答案解析:在道路專題數據生產中,元數據是關于數據的數據,它描述了數據的內容、質量、狀況和其他特性。元數據幫助用戶了解數據的來源、生產方法、更新時間等背景信息。選項A的“道路名稱”和選項B的“道路起止點”屬于空間數據或屬性數據,它們描述了道路的具體信息,而不是關于數據本身的信息。選項C的“道路日常養護單位”同樣屬于屬性數據,它提供了關于道路維護的信息,但也不是元數據。選項D的“道路數據生產單位”則是元數據,因為它提供了關于數據生產者的信息,這是關于數據本身的背景信息。因此,正確答案是D。99.對變形監測成果進行原因解釋的目的是確定()之間的關系。A、變形與變形原因B、變形量與變形速度C、變形點與基準點D、變形與觀測方法答案:A解析:變形監測是通過測量位于變形體上有代表性的離散點(變形觀測點)的變化來描述變形體的變形。變形物理解釋的任務是確定變形體的變形和變形原因之間的關系,解釋變形原因。其工作為建立變形量與變形因子關系的數學模型,并對模型的有效性進行檢驗和分析。變形物理解釋的方法可分為統計分析法、確定函數法(力學模型分析法)和混合模型法3類。100.采用一定的方法對像片影像進行分析判斷,從而確認影像所表示的地面物體的屬性、特征,為測制地形圖或為其他專業部門提供必要的地形要素,這一過程稱為()。A、影像解譯B、圖像分類C、監督分類D、增強處理答案:A解析:影像解譯是從遙感影像中識別和提取信息的過程,旨在確定影像中所表示的地面物體的屬性和特征。它是通過對影像的分析和解釋來實現的,可以為測制地形圖或為其他專業部門提供必要的地形要素,因此選項A正確。圖像分類是將圖像中的每個像素或區域分配到一個類別中的過程,通常用于遙感圖像的分析,但并不一定涉及對地面物體屬性和特征的詳細解釋,因此選項B不太準確。監督分類是一種特定的圖像分類方法,需要使用已知類別的樣本數據來訓練分類器,從而對圖像進行分類,它也是一種圖像分類技術,故選項C也不太符合。增強處理則是一種對影像進行處理以改善其視覺效果或增強某些特征的技術,例如對比度增強、邊緣增強等,但它并不直接涉及對地面物體的屬性和特征的確認,所以選項D也不正確。101.GIS中地理編碼的作用是()。A、對實體目標進行分類編碼B、實現非空間信息的空間化C、建立空間數據的拓撲關系D、建立實體數據與元數據的關系答案:B解析:地理編碼是為識別點、線、面的位置和屬性而設置的編碼,它將對象的地理位置進行數字化表示,以便于計算機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在GIS中,地理編碼的主要作用是將非空間信息與空間位置進行關聯,實現非空間信息的空間化。具體來說,GIS中的地理編碼可以將地址、地名、郵政編碼等非空間信息轉換為對應的空間坐標,從而將這些信息與地圖上的地理位置進行匹配。這樣,就可以在地圖上顯示和查詢與特定位置相關的非空間信息,如企業名稱、電話號碼、人口統計數據等。通過地理編碼,GIS可以實現以下功能:1.**地址匹配**:將輸入的地址與地圖上的地址進行匹配,確定其準確的地理位置。2.**空間查詢**:根據地理位置進行查詢,獲取附近的設施、資源或其他相關信息。3.**數據分析**:將非空間數據與空間數據結合起來進行分析,例如統計某個區域內的人口數量、商業活動等。4.**可視化展示**:在地圖上展示非空間信息,使信息更加直觀和易于理解。A選項對實體目標進行分類編碼是GIS中數據分類和編碼的一部分,但不是地理編碼的主要作用;C選項建立空間數據的拓撲關系是GIS數據處理和分析的重要步驟,但與地理編碼的直接作用不同;D選項建立實體數據與元數據的關系是數據管理和數據組織的方面,與地理編碼的功能也有所區別。因此,正確答案是B。102.(2014年)在我國范圍內,下列地圖中,選用雙標準緯線正軸圓錐投影的是()。A、近海航行圖B、省級政區地圖C、大比例尺普通地圖D、導航電子地圖答案:B解析:雙標準緯線正軸圓錐投影也稱為蘭勃特正形圓錐投影,常用于編制中、小比例尺地圖。這種投影具有等角性質,能夠保持圖形的形狀相似。省級政區地圖通常需要展示較大的區域,并且對形狀的準確性有一定要求。采用雙標準緯線正軸圓錐投影可以較好地保持地圖上各地區之間的形狀關系,使得地圖更加真實和可讀。近海航行圖主要用于海上導航,需要更精確的經緯度信息,一般采用墨卡托投影等更適合航海的投影方式。大比例尺普通地圖通常用于詳細表示較小的區域,可能會采用其他更適合的投影方式,如高斯-克呂格投影。導航電子地圖則需要考慮實時導航和定位的要求,通常采用專門的電子地圖投影方式。綜上所述,省級政區地圖選用雙標準緯線正軸圓錐投影較為合適,故答案為B。103.(2015年)現行規范規定,經濟發達地區地區1:5000-1:10000地形圖的全面更新周期一般為()年。A、1-2B、4-5C、6-8D、9-10答案:B解析:根據《基礎測繪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國家實行基礎測繪成果定期更新制度。基礎測繪成果更新周期應當根據不同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測繪科學技術水平和測繪生產能力、基礎地理信息變化情況等因素確定。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上海市大學附屬中學2025屆高三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數學試題試卷
- 湖南省岳陽市2025屆高三教學質量監測 (二)思想政治試題(含解析)
- 2025年華南海關實施封控指定供應商招標采購項目合同簡則訂貨協議書x
- 山東省職教高考(電子商務專業)綜合知識備考試題庫大全-下部分
- 汽車線束培訓班
- 檔案管理制度分類
- 25年4月腦腫瘤影像分割算法分包協議
- 財務顧問聘用合同模板
- 導演勞務合同二零二五年
- 租房委托書經典范例二零二五年
- 【初中語文】第11課《山地回憶》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衍紙簡介課件
- 2025陜西西安市長安城鄉建設開發限公司招聘17人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華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放射性核素暫存庫建設項目報告表
- 2025屆河南資本集團投資公司校園招聘啟動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官方策劃標準離婚協議書(民政局版)
- 2025-2030年中國阿爾茨海默癥藥物市場運行狀況及發展潛力分析報告
- OBE理念背景下開展細胞生物學課堂教學互動的探索實踐
- 全套課件-《Visual-FoxPro-9.0項目開發案例教程》-李政
- 高效團隊:寧德時代的部門職責與協作模式
- 2024年鐵路貨運承包經營協議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