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古詩鑒賞試題及答案_第1頁
七下古詩鑒賞試題及答案_第2頁
七下古詩鑒賞試題及答案_第3頁
七下古詩鑒賞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下古詩鑒賞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下列關于《登鸛雀樓》這首詩的表述,正確的是:

A.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作品。

B.詩中“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描繪了黃河的壯闊景色。

C.詩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向往。

D.詩中“登鸛雀樓”是指詩人登上鸛雀樓觀賞美景。

2.下列關于《靜夜思》這首詩的表述,正確的是:

A.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

B.詩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繪了月光灑在床前的景象。

C.詩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

D.詩中“靜夜思”是指詩人在夜晚靜思。

3.下列關于《春曉》這首詩的表述,正確的是:

A.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

B.詩中“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描繪了春天的清晨景色。

C.詩中“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感慨。

D.詩中“春曉”是指春天的早晨。

4.下列關于《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表述,正確的是:

A.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

B.詩中“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壯觀景色。

C.詩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表達了詩人對瀑布的贊美。

D.詩中“望廬山瀑布”是指詩人遠觀廬山瀑布。

5.下列關于《早發白帝城》這首詩的表述,正確的是:

A.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

B.詩中“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描繪了詩人離開白帝城的情景。

C.詩中“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表達了詩人對旅途的感慨。

D.詩中“早發白帝城”是指詩人早晨離開白帝城。

二、填空題(每題2分,共20分)

1.《登鸛雀樓》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表達了詩人對______的向往。

2.《靜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繪了______灑在床前的景象。

3.《春曉》中,“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描繪了______的清晨景色。

4.《望廬山瀑布》中,“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描繪了______的壯觀景色。

5.《早發白帝城》中,“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描繪了詩人離開______的情景。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

1.簡述《登鸛雀樓》這首詩的主題思想。

2.簡述《靜夜思》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3.簡述《春曉》這首詩的意境。

4.簡述《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描繪手法。

5.簡述《早發白帝城》這首詩的寫作背景。

四、閱讀理解題(每題10分,共20分)

1.閱讀下列詩句,回答問題。

《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1)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請寫出他的字號。

(2)詩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3)詩中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閱讀下列詩句,回答問題。

《鹿柴》

空山不見人,

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

復照青苔上。

(1)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請寫出他的字號。

(2)詩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3)詩中的“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五、作文題(20分)

請以“古詩中的自然之美”為題,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要求結合所學的古詩,描繪自然之美,并表達自己的感悟。

六、綜合題(10分)

1.下列哪位詩人被稱為“詩仙”?

A.杜甫

B.李白

C.王之渙

D.白居易

2.下列哪首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作品?

A.《登鸛雀樓》

B.《靜夜思》

C.《春曉》

D.《望廬山瀑布》

3.下列哪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

A.《登鸛雀樓》

B.《靜夜思》

C.《春曉》

D.《望廬山瀑布》

4.下列哪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

A.《登鸛雀樓》

B.《靜夜思》

C.《春曉》

D.《望廬山瀑布》

5.下列哪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

A.《登鸛雀樓》

B.《靜夜思》

C.《春曉》

D.《望廬山瀑布》

試卷答案如下:

一、選擇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A.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作品。

解析思路:通過了解《登鸛雀樓》的作者,可以判斷出正確答案。

2.C.詩中“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

解析思路:通過理解詩句的含義,可以確定詩人的情感表達。

3.B.詩中“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描繪了春天的清晨景色。

解析思路:通過分析詩句中的意象,可以判斷出詩中描繪的景象。

4.A.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

解析思路:通過了解《望廬山瀑布》的作者,可以判斷出正確答案。

5.B.詩中“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描繪了詩人離開白帝城的情景。

解析思路:通過理解詩句的內容,可以確定詩人的旅行背景。

二、填空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遠方

解析思路:通過理解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含義,可以得出詩人向往遠方的情感。

2.月光

解析思路:通過理解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象,可以確定月光灑在床前的景象。

3.春天

解析思路:通過分析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中的意象,可以判斷出詩中描繪的是春天的清晨。

4.廬山瀑布

解析思路:通過理解詩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的描繪,可以確定詩中描繪的是廬山瀑布的景色。

5.白帝城

解析思路:通過理解詩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情景,可以確定詩人離開的是白帝城。

三、簡答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主題思想:《登鸛雀樓》這首詩的主題思想是詩人對遠方的向往和對人生的思考。

解析思路:通過分析詩中的意象和情感,可以概括出詩的主題思想。

2.藝術特色:《靜夜思》這首詩的藝術特色在于簡潔明快的語言和深刻的情感表達。

解析思路:通過分析詩句的語言特點和情感表達,可以總結出詩的藝術特色。

3.意境:《春曉》這首詩的意境是春天的清晨景色,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解析思路:通過分析詩句中的意象和情感,可以概括出詩的意境。

4.描繪手法:《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的描繪手法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展現出瀑布的壯觀和詩人的贊美之情。

解析思路:通過分析詩句中的描繪手法,可以總結出詩的描繪手法。

5.寫作背景:《早發白帝城》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詩人李白在旅途中離開白帝城的情景。

解析思路:通過了解詩人的生活背景和寫作情境,可以確定詩的寫作背景。

四、閱讀理解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1)詩人:柳宗元,字號:子厚。

(2)景象:詩中描繪了山中的寂靜,鳥兒飛走,人跡罕至。

(3)情感: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人類活動的反思。

2.(1)詩人:王維,字號:摩詰。

(2)景象:詩中描繪了山中的寧靜,人語聲清晰可聞。

(3)情感: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內心世界的反思。

五、作文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此處為作文題,答案根據學生個人發揮而定,以下為示例)

作文示例:《古詩中的自然之美》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自然之美被無數詩人以獨特的視角和豐富的想象力描繪得淋漓盡致。從《登鸛雀樓》中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到《望廬山瀑布》中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無不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壯麗與神奇。在我看來,古詩中的自然之美不僅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陶冶。

自然之美在于其變化無窮。春花秋月,夏蟬冬雪,大自然在四季的輪回中呈現出不同的面貌。古詩中的詩人善于捕捉這些瞬息萬變的景象,以詩意的語言將其描繪得栩栩如生。正如杜甫在《春望》中所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這句詩表達了對國家興衰的感慨,同時也展現了春天草木繁盛的景象。

自然之美在于其和諧統一。古詩中的詩人善于運用對比、映襯等手法,將自然景物與人物情感相結合,形成一種和諧統一的畫面。例如,李白在《靜夜思》中寫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句詩將明月的光輝與地上的霜相結合,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

自然之美在于其啟迪人生。古詩中的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理想的追求。如王之渙在《登鸛雀樓》中所寫:“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句詩啟示我們要有遠大的志向,不斷追求進步。

六、綜合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B.李白

解析思路:通過了解“詩仙”這一稱號的歸屬,可以判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