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新絳縣第二中學2025年高三新時代NT抗疫愛心卷(Ⅱ)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山西省新絳縣第二中學2025年高三新時代NT抗疫愛心卷(Ⅱ)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山西省新絳縣第二中學2025年高三新時代NT抗疫愛心卷(Ⅱ)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山西省新絳縣第二中學2025年高三新時代NT抗疫愛心卷(Ⅱ)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山西省新絳縣第二中學2025年高三新時代NT抗疫愛心卷(Ⅱ)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新絳縣第二中學2025年高三新時代NT抗疫愛心卷(Ⅱ)歷史試題考生須知:1.全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全部在答題紙上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的答案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2.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答字筆在“答題紙”上先填寫姓名和準考證號。3.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的仲裁下,劃定了一條如圖所示的分界線(白色區域屬葡萄牙,灰色區域屬西班牙)。這意味著A.大西洋區域是兩國爭奪的焦點B.開辟新航路主要目的是為了傳播基督教C.兩國當時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認D.其他國家被永久排斥在殖民地爭奪之外2.清代后期所辦廠礦組織形式有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官辦招商集股四種:有些是同一時期的不同企業,有些是同一企業組織形式的演變,如少數“官督商辦”的民用企業發展為獨立經營的商辦企業。甲午戰后清政府又放開民間開辦企業。這反映了A.洋務運動向西方學習的程度加深 B.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C.清政府壟斷工業生產的力量衰落 D.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3.有學者指出:“美國恪守的門戶開放原則同蘇聯的勢力范圍原則是完全相對立的兩種思想和理論體系,甚至是歷史上形成的兩種不同的民族傳統?!@兩個原則的沖突不僅僅推動了冷戰的到來,而且是冷戰的原動力。”該學者認為A.國家利益分歧導致了美蘇冷戰B.冷戰源于美蘇意識形態的沖突C.美蘇加緊在全球范圍內的爭奪D.美蘇爭霸引起民族傳統的對立4.19世紀60年代,英國議員威爾克斯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抨擊國王在議會的演說,國王下令將其逮捕,法庭以議員有豁免權為由將其釋放。國王又操縱議會剝奪了威爾克斯議員身份,指示政府下達逮捕令。這表明當時A.輿論監督的作用有限 B.王權凌駕于議會之上C.君主立憲制有待完善 D.議員議政權無法保證5.“星期日”源于猶太教的安息日,是休息和禮拜的日子。11世紀時,英國法律禁止人們在星期日進行聚會、狩獵等世俗活動;到18世紀以后,娛樂、購物、郊游等成為星期日的重要生活內容。這一變化反映出英國A.貴族政治走向沒落 B.宗教淡出社會生活C.工廠制度已經形成 D.休閑活動商業化趨勢6.“現在的進化論已經有了左右思想的能力,無論什么哲學、倫理、教育,以及社會之組織,宗教之精神、政治之設施,沒有一種不受它的影響。”——1922年,陳兼善《進化論發達略史》。至作者評論時,進化論已在中國傳播約A.15年 B.25年 C.35年 D.45年7.如圖是1941~1959年美國GDP變化走勢。由圖示信息可以推知A.第二次世界大戰阻礙美國的經濟發展B.國家干預經濟模式刺激經濟持續增長C.馬歇爾計劃的實施釋放了美國的產能D.美蘇冷戰對峙嚴重影響美國GDP增速8.近代前期,面對西方列強的屢屢侵犯,龔自珍與魏源分別代表了兩種態度:前者指陳中國本身的問題在于皇帝制度與科舉文化;后者則從西洋文化制度,尋找彼伸我黜的原故。兩人的思想都A.側重于引導國人關注世界B.體現了資產階級的政治訴求C.成為洋務運動的理論基礎D.影響了中國近代的社會變革9.北魏馮太后說:“立三長,則課(稅)有常準,賦有恒分,苞蔭之戶可出,僥幸之人可止?!贝酥贫葘嵤└淖兞吮蔽撼跗诘哪撤N社會現象。從材料中可以判斷,此社會現象是A.鮮卑貴族排斥漢族地主參政B.官吏沒有俸祿吏治腐敗C.豪強地主隱匿人口逃避賦役D.鮮卑貴族拒絕移風易俗10.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建立了監察系列監督、參議會監督、人民群眾監督、行政機關內部監督.審計監察機關監督五大層次為主的新監察體系.并頒布了《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等法律對監督權力予以保障。這些舉措A.適應了民族戰爭新形勢的需要B.杜絕了根據地貪污腐敗的現象C.排除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影響D.開啟了中國浴火重生的新征程11.有學者認為,與漢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為解決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提供了一種較為科學的方式。所謂“科學”實質是指A.通過分散相權保證皇權獨尊,又調動了宰相的積極性B.三省的長官各司其職,分工較為科學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過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套科學的行政體系D.“皇權下的民主”,是現代分權制度的雛形12.《史記》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薄霸酵豕篡`,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薄扒刂?,帝顓頊之苗裔。”“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據此可知,司馬遷A.主張對邊地民族加強管控 B.強調華夏族的統領地位C.認識到宗法制影響力較大 D.倡導華夷同源的歷史觀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1927年2月,盧作孚到北碚出任峽防團務局局長,該局管轄江(北)巴(縣)壁(山)合(川)四縣團務,局址設在北碚,也稱北碚峽防局。后來,他即以北碚作為基地,利用峽防局和由其擔任總經理的民生實業公司,在嘉陵江三峽地區從事鄉村建設的理論探究和社會實踐。由于當地是抗戰大后方,在其他地區鄉村建設運動受日本侵華戰爭影響而陷入停頓之時,盧作孚推行的鄉建運動卻仍然能夠得以繼續進行。另外,與其他地區相比較,盧作孚從事鄉村建設的突出特點,是力圖建構一個別具特色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交通建設為先行,以鄉村城市化為帶動,以文化教育為重點的‘鄉村現代化’建設模式”。他為之付出了極為艱辛的努力,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效——摘編自朱英《中國近代史十五講》(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盧作孚發起的鄉建運動順利開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評述盧作孚的歷史功績。14.(20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從東漢末年到宋代,在民間社會已完成了華佗從人到神的塑造過程。唐宋時期華佗廟的出現正式宣告了華佗信仰的形成,而明清時期則是華佗信仰的高峰期,人們對華佗的鄉土認可,使得華佗信仰主要集中在華佗生前活動的淮河流域。明清時期,黃河奪淮入海使得原本富饒的淮河流域的社會、經濟及環境等各方面迅速衰敗。貧窮、災害和疾病成為明清時期淮河流域的常態。醫療資源的缺失使民眾缺少必要的安全保障。明清時期的淮河流域是著名的藥材之鄉,而華佗信仰不僅為藥材市場提供歷史淵源和招牌效應,而且民間流傳的華佗藥方和炮制方法也為藥材的生產提供了指導,同時華佗廟會也為藥材的交易提供了契機。華佗信仰不僅在醫學意義上滿足了人們的需求,而且在深層意義上也滿足了人們對正統與正義的追求與信仰?!幾詮埨住多l土醫神:明清時期淮河流域的華佗信仰研究》(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淮河流域華佗信仰形成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民間華佗信仰的認識。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圖中所示的分界線是“教皇子午線”,這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線,也是對西班牙和葡萄牙航?;顒拥某姓J,故C正確;“教皇子午線”是對兩國爭奪仲裁,故A錯誤;材料信息主旨不是傳播基督教,故B錯誤;其他國家后來參與了殖民地爭奪,故D說法錯誤。2、C【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清代后期民用企業發展較快,而官辦企業相對衰落,強調的是清政府壟斷工業生產的力量衰落,C正確;洋務運動主要學習的是西方的先進技術,材料未涉及其它方面的學習,A排除;B說法與材料無關,排除;第二次鴉片戰爭后,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排除。故選C。3、B【解析】

根據學者的分析,正是美國門戶開放和蘇聯勢力范圍是兩個完全對立的兩種思想、理論體系和民族傳統,導致了冷戰的發生和發展,B選項符合題意。“國家利益分歧”在材料中無從體現,A項錯誤。學者分析的是冷戰到來的原因和動力,不是冷戰的范圍,C選項錯誤。材料中民族傳統的對立是冷戰的原因,不是美蘇爭霸的結果,D選項錯誤。4、C【解析】

據材料“國王操縱議會剝奪威爾克斯的議員身份,并指示政府下達逮捕令”可知,這時期國王有一定的權力,體現出君主立憲制的不完善,故C選項正確;題干與輿論監督作用無關,故A選項錯誤;君主權力在《權利法案》頒布后逐漸減弱,故B選項錯誤;題干并未強調議員議政權受影響,故D選項錯誤。5、D【解析】

星期日從休息和禮拜到禁止世俗活動,這說明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中世紀宗教和封建統治形成了沖擊,故禁止世俗活動;到18世紀后變為娛樂購物等,這也是商品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結果,故選D;A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排除;B項與史實不符,排除;1765年工業革命開始,C選項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到18世紀以后,娛樂、購物、郊游等成為星期日的重要生活內容”,緊扣關鍵信息并聯系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背景分析解答。6、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進化論是通過維新派的嚴復傳入中國的,大約是19世紀末,結合材料中的時間“1922年”可推算出大約是25年,故B項符合題意;排除ACD項。7、C【解析】

從材料中的曲線可以看出,二戰后期到戰后初期,美國GDP增速和人均GDP增速均急劇下降,在1946年前后觸底回升,并有較快的發展。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此時美國推行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各國恢復發展經濟。馬歇爾計劃使美國掌控西歐經濟的同時,也為美國產品打開了西歐市場的大門,故選C項,排除B項。二戰期間美國是最大受益者,A項與史實不符,故排除;從數據看,美蘇冷戰正式開始前,美國GDP急劇下降,此后有較大發展,雖然有曲折,但以發展為主,故排除D項。故選C。8、D【解析】

材料“前者指陳中國本身的問題在于皇帝制度與科舉文化;后者則從西洋文化制度,尋找彼伸我黜的原故”表明兩人的思想都影響了中國近代的社會變革,故D正確;龔自珍的思想側重于“反求諸己”,魏源著眼于“知彼”,故A錯誤;龔自珍與魏源都屬于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其主張也沒有脫離自身階級局限,故B錯誤;洋務運動的理論基礎是“中體西用”,且認為中國的制度和文化是“體”,這與題干中龔自珍的思想不符,故C錯誤。本題考查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解題的關鍵是對“前者指陳中國本身的問題在于皇帝制度與科舉文化;后者則從西洋文化制度,尋找彼伸我黜的原故”的分析理解??疾橹袊缆返那坌裕袊簿褪枪I化和與工業化相伴隨著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化,就是實現社會的轉型,即從封建社會轉化為近代社會。9、C【解析】

根據材料“苞蔭之戶可出,僥幸之人可止”說明三長制實施改變了北魏初期的隱匿人口逃避賦役的社會現象,僥幸之人不能再僥幸了,苞蔭之戶不能再苞蔭了,C選項符合題意。鮮卑貴族排斥漢族地主參政的說法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官吏沒有俸祿吏治腐敗的說法與材料無關,B選項排除。鮮卑貴族拒絕移風易俗的說法與材料無關,D選項排除。10、A【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抗日根據地調整監察制度,是為了鞏固敵后政權,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故選A;杜絕了過于絕對化,B錯誤;CD從材料中無從體現,排除。11、A【解析】試題分析:主要考查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解題時注意材料“為解決皇權和相權的矛盾提供了一種較為科學的方式”的含義,其“科學”應該指的是在解決皇權與相權之間矛盾方面的積極之處。分析選項,BCD均與題意不符,故排除;C項符合題意??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從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唐代的三省六部制12、D【解析】

司馬遷認為匈奴、越、秦、楚等都屬于黃帝后裔,體現了華夷同源的歷史觀,故選D;材料只是反映了不同民族和國家的起源接近,沒有體現對邊地民族加強管控,不能說明華夏族處于統領地位,排除AB;材料主旨與宗法制無關,排除C。故選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原因:盧作孚充分利用北碚峽防局局長身份推行;嘉陵江三峽地區是抗日的大后方,受戰爭破壞相對較??;盧作孚為鄉建運動作了充分的理論探究和社會實踐準備。(2)歷史功績:倡導“實業救國”,加快了中國近代化歷程;強調文化教育,利于近代中國思想解放運動;推行的鄉村建設運動鞏固了抗日的大后方?!窘馕觥?/p>

(1)依據材料“盧作孚到北碚出任峽防團務局局長”來看,盧作孚沖利用了其北碚峽防局局長身份推行;依據材料“從事鄉村建設的理論探究和社會實踐”來看盧作孚為鄉建運動做了充分的理論探究和社會實踐準備;依據材料“由于當地是抗戰大后方”來看嘉陵江三峽地區是抗日的大后方,受戰爭破壞相對較小,促進了盧作孚發起的鄉建運動順利開展。(2)結合盧作孚經營民生實業公司、從事鄉村建設運動、強調文化教育以及與近代中國的救亡圖存運動、抗日戰爭等之間的關系來進行評述。14、(1)原因;疫病流行和醫療資源的缺失;華佗高超的醫術:人們對華佗的鄉土認同,藥材貿易的推動,對華倫人格精神的崇拜。認識:華倫信仰體現了人們對華倫醫術和醫德的肯定:應把真實的華佗和神化的華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