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第9課遼、西夏與北宋并立【學習目標】①了解遼、西夏的建立者及建立時間、都城等基本史實。②掌握遼與北宋、西夏與北宋的和戰關系,理解“澶淵之盟”等重要歷史事件。③分析遼、西夏與北宋并立時期的民族關系特點,認識民族交流與融合是歷史發展的主流。【課前預習】一、遼與西夏的建立(一)遼建立民族:族,是我國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原本過著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隋唐時期,該民族與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漢人躲避戰亂北遷,給其帶去了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活方式,到9世紀后期,逐漸開始農耕生活,建筑房屋、城邑,學會了冶鐵、紡織。建立者:,于916年統一該族各部,建立契丹政權。建立時間:年都城:,后來版圖擴大,改國號為遼。發展:遼建立政權后,積極發展生產,還創制了文字,國力不斷增強。西夏建立民族:族,原屬羌人的一支。唐朝時,該族集中到今甘肅東部、陜西北部一帶,與中原文化的接觸漸多,社會生產有所發展。建立者:建立時間:年都城:發展: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訂立了官制、軍制和法律,鼓勵墾荒,大力發展農牧經濟,還創制了文字。同時,西夏還制作了用于證明持牌者身份和所負使命的符牌,比如“敕燃馬牌”,是西夏朝廷傳達緊急命令或重要信息時使用的信牌。二、遼與北宋的和戰(一)戰遼太宗時,契丹從后晉皇帝手中得到(也叫“幽云十六州”“幽薊十六州”,大致相當于今北京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帶,燕指幽州,云指云州),實力大增。后晉的建立者為了借助契丹力量稱帝,割讓此地給契丹,還稱比自己小十歲的遼太宗為“父皇帝”,自己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兒皇帝”。即位后,向遼發動兩次戰爭試圖奪回上述地區,均遭到失敗,此后北宋在對遼關系上逐漸采取防御政策。(二)和1004年,遼軍大舉攻宋,一直打到黃河岸邊的州城下,威脅都城開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在宰相的力勸下,率兵來到澶州城,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1005年,北宋與遼議和,雙方皇帝以兄弟相稱,北宋每年送給遼銀、絹等錢物,稱為“”。因澶州舊稱澶淵,所以這次宋遼盟約稱為“”。此后很長時間,遼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三、西夏與北宋的關系(一)戰稱帝后,多次率軍隊進攻北宋,宋軍由于各種原因被動挨打,節節敗退,損失慘重。西夏雖在軍事上屢屢獲勝,但由于立國時間短,人力和物力有限,連年的戰爭也使西夏遭受很大損耗,人民處于困苦中。(二)和1044年,北宋與西夏進行和談,訂立和約,向宋稱臣,宋給西夏銀、絹、茶等錢物,稱為“”。議和后,宋夏雖時有戰事,但關系總體上一直較為穩定。【知識框架】遼、西夏與北宋并立(一)政權建立遼:契丹族-耶律阿保機-916年-上京西夏:黨項族-元昊-1038年-興慶府北宋:漢族-趙匡胤-960年-東京(二)民族關系遼與北宋戰爭:爭奪燕云十六州和平:澶淵之盟西夏與北宋戰爭:元昊進攻北宋和平:宋夏和議(三)經濟文化交流遼、西夏學習中原文化,創制文字,發展生產。北宋與遼、西夏的互市,促進經濟文化交流。【課中探究】探究一:如何理解“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這一統治策略?探究二:北宋與遼、西夏訂立和約,反映了北宋怎樣的政策?【課后檢測】一、選擇題1.正確區分歷史史實與史論,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史實是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史論則是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的評價。下列表述屬于史論的是(
)A.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B.10世紀初,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權C.11世紀前期,黨項族首領元昊稱大夏皇帝,史稱西夏D.遼宋夏金時期,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得到了加強2.遼宋夏金時期的政治特點是(
)A.民族政權并立 B.文化空前繁榮 C.地方軍閥割據 D.海外貿易興盛3.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一書中指出:“全宋朝三百一十九年的記錄,無非是軍事的挫敗和退卻,所有的例外則是以‘歲幣’為名向北方少數民族購得的和平。”下列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A.郾城大捷B.澶淵之盟C.《尼布楚條約》D.涼州會晤4.觀察下圖的貨幣樣式,結合這一時期的歷史,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北宋采取重文輕武的治國政策B.各民族之間在更大范圍內交融C.北宋海外貿易規模超過前代D.北宋結束了長時間政權分立的局面5.不論以魏為正統,或以蜀為正統,從來沒有人把另外兩國排斥在中國之外;當宋、遼、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時,雖互為敵國,但也并不把對方排除在中國之外。這一觀點意在強調(
)A.儒家思想的影響 B.民族隔閡消失C.外交的重要性 D.民族認同感6.學會歸納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征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請問遼、宋、夏、金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是(
)A.早期國家的建立 B.民族政權并立C.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 D.繁榮與開放7.榷場是遼與北宋、北宋與西夏之間開設的貿易場所。官府和商人用各種商品在此進行交換,互通有無。榷場的貿易量很大,北宋每年從榷場購買數萬只羊,而遼也大量購買北宋官倉的粟。這表明榷場的存在(
)A.消除了民族間的經濟差距 B.體現了各民族平等的原則C.促進了對外貿易繁榮發展 D.利于民族間經濟文化交流8.如下是小歷同學為講述歷史故事撰寫的提綱,該故事最有可能是(
)①燕云十六州的得失②太祖、太宗時,從互通使節到被動防御③宋真宗御駕親征與澶淵之盟A.黃巢起義 B.岳飛抗金 C.宋遼和戰 D.黃袍加身9.“大宋皇命謹致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送至雄州交割。”這段材料記載的是(
)A.澶淵之盟 B.宋夏和約 C.郾城大戰 D.宋金和議二、材料分析題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兩宋時期,各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變化如下。兩宋時期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的關系北宋與西夏戰:多次交戰和:宋夏和議和議之后,宋夏邊界貿易興盛。北宋與遼戰:澶州之戰和:澶淵之盟澶淵之盟后,宋遼之間保持長時段的和平局面北宋與金戰:金滅北宋和:宋金海上之盟,合力滅遼南宋與金戰:岳飛抗金和:宋金維持對峙局面備注:兩宋時期,中原王朝與對峙政權在邊境地區設置榷場進行貿易。根據材料,概括這一時期各民族政權關系的特點。(2)閱讀以上材料,選擇兩個歷史事件,確定觀點,并結合材料和所學中國古代史知識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根據材料中的兩個歷史事件,并結合所學中國古代史一個歷史事件,加以論述,史論結合,條理清晰。)【答案解析】探究問題答案探究一:如何理解“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這一統治策略?參考答案:策略含義:“以國制治契丹”指用契丹舊有的制度管理契丹等少數民族,“以漢制待漢人”指用中原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來管理漢族及其他被征服地區的人民。原因:遼統治區域內既有契丹等少數民族,又有大量漢族人口,二者在生產生活方式、文化傳統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因俗而治”的政策能夠適應不同民族的特點,有利于緩和民族矛盾,鞏固統治。影響:促進了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有利于遼政權的穩定和發展,也為后來少數民族政權治理國家提供了借鑒。探究二:北宋與遼、西夏訂立和約,反映了北宋怎樣的政策?政策體現:反映了北宋“守內虛外”和“重文輕武”的政策。北宋統治者為了防止內部武將叛亂,采取一系列措施削弱武將權力,導致軍隊戰斗力下降。在面對遼和西夏的軍事威脅時,往往采取妥協求和的方式。影響:和約的簽訂使北宋在一定時期內保持了和平的外部環境,有利于經濟文化的發展,但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同時也助長了遼和西夏的囂張氣焰。課后檢測答案1.D【詳解】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遼宋夏金時期,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得到了加強”是對遼宋夏金時期民族交往史實的評價,屬于史論,D項正確;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是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不屬于史論,排除A項;10世紀初,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權是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不屬于史論,排除B項;11世紀前期,黨項族首領元昊稱大夏皇帝,史稱西夏是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不屬于史論,排除C項。故選D項。2.A【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0世紀初,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權遼,1125年被金所滅;北宋建立于960年,1127年,被金所滅;西夏建立于1038年,1227年亡于蒙古政權;南宋建立于1127年,1276年,元軍攻破臨安,南宋滅亡。這一時期,各個民族政權之間有戰有和,但是和平往來是民族關系的主流。所以這個時期被稱為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A項正確;在這一時期文化有一定的發展,屬于文化發展狀況,但不屬于遼宋夏金時期的政治特點,排除B項;遼宋夏金時期,各政權內部加強中央集權,并非地方軍閥割據狀態。而這一時期主要是民族政權并立,排除C項;宋統治時期,海外貿易興盛,屬于經濟發展狀況,不屬于政治特點,排除D項。故選A項。3.B【詳解】根據題干“全宋朝”“無非是軍事的挫敗和退卻”“歲幣”等可知,材料論述的是兩宋時期漢族政權和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交往,主要指的是北宋與遼、西夏,南宋與金之間的和戰。宋真宗時,遼軍大舉攻宋,遼與宋議和,遼軍撤回,宋朝給遼歲幣,這次宋遼盟約稱“澶淵之盟”,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B項正確;郾城大捷是南宋岳飛抗金取得的重大勝利,這體現的是南宋軍事上的勝利,并非軍事挫敗和退卻,排除A項;《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沙俄之間簽訂的邊界條約,與題干時間不符,排除C項;涼州會晤是指元朝時期西藏納入中央管轄的事件,與宋朝無關,排除D項。故選B項。4.B【詳解】據題干“圖的貨幣樣式”和所學知識可知,可以看出契丹貨幣、西夏貨幣都是圓形方孔錢,說明契丹貨幣、西夏貨幣都模仿了中原北宋錢幣的樣式。北宋與遼、西夏民族政權并立,北宋與遼,西夏政權之間有戰有和,民族之間交流始終沒有中斷過。可見,契丹貨幣、西夏貨幣、北宋貨幣體現了各個民族政權之間交流互鑒,B項正確;北宋采取重文輕武的治國政策和貨幣無關,排除A項;北宋海外貿易發達是北宋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貿易,而材料是宋朝與遼、西夏之間的交流,排除C項;北宋沒有結束長時期分裂對峙局面,排除D項。故選B項。5.D【詳解】根據題干“不論以魏為正統,或以蜀為正統,從來沒有人把另外兩國排斥在中國之外;當宋、遼、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時,雖互為敵國,但也并不把對方排除在中國之外”可知,歷史上不同時期的政權并立時代,各政權之間并未將對方排除在中國之外,體現了各政權之間具有中華民族的認同感,D項正確;題干內容與儒家思想無關,排除A項;“民族隔閡消失”的說法過于絕對,錯誤,排除B項;題干反映不同政權具有具有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沒有涉及外交的信息,排除C項。故選D項。6.B【詳解】根據題干信息“遼、宋、夏、金時期最顯著的階段特征”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宋統治著中原地區和南方地區,遼是在北宋的北方與之并立的政權,西夏是統治著寧夏等地區與宋并立的政權,金滅遼和北宋后與南宋對立。遼宋夏金時期的歷史特征是民族政權的并立,這一時期也表現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頻繁,因此階段特征是政權并立與民族交融,B項正確;早期國家的建立是夏商周時期,排除A項;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是明清時期,排除C項;繁榮與開放是隋唐時期,排除D項。故選B項。7.D【詳解】由材料可知,榷場邊境是經濟交流場所,有利于少數民族政權之間進行經貿往來,促進了民族交融,D項正確;榷場只能互通有無,不能消除經濟差距,排除A項;榷場是遼與北宋、北宋與西夏之間開設的貿易場所,無法得出各民族平等的原則,排除B項;宋遼、宋夏是國內不同的民族政權,不屬于中外貿易范疇,排除C項。故選D項。8.C【詳解】根據材料“宋真宗御駕親征與澶淵之盟”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遼和戰即北宋與遼國之間的戰爭與和平交往。從燕云十六州的得失,到太祖、太宗時期的軍事對峙,再到宋真宗時期的澶淵之盟,都是宋遼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C項正確;黃巢起義是唐朝末年的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與北宋初年的歷史事件無關,排除A項;岳飛是南宋時期的著名將領,他領導的抗金斗爭發生在北宋滅亡之后,與提綱中提到的北宋初期歷史不符,排除B項;黃袍加身”是趙匡胤建立北宋的標志性事件,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9.A【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大宋皇命謹致誓書于大契丹皇帝闕下:共遵誠信,虔奉歡盟,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每歲以絹二十萬匹,銀一十萬兩??送至雄州交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指宋遼簽署的盟約,由于盟約的地點在澶州,澶州舊稱澶淵,所以這次宋遼盟約稱“澶淵之盟”,A項正確;宋夏和約,西夏是黨項族建立的,排除B項;郾城大戰是岳飛抗金重要戰役,岳飛率領岳家軍取得郾城大捷,與題干材料不符,排除C項;宋金和議,女真族建立的金,排除D項。故選A項。10.(1)特點:民族政權并立或對峙(2)舉例:觀點:宋朝與周邊民族政權先戰后和,和是主流。史實:宋夏和議、澶淵之盟。補充:宋金和議。論述:遼宋夏金元時期,各民族政權并立存在,各民族政權之間利益交織,沖突不斷。北宋與遼爭奪燕云十六州,宋真宗之間發生澶州之戰,戰后雙方簽訂澶淵之盟,此后雙方維持長時間段的和平局面;北宋與西夏在最初不斷交戰,宋屢戰屢敗,但因西夏本身實力有限,雙方力量均衡,故最終簽訂宋夏和議,促進了邊貿的興盛。南宋抗金將領岳飛不斷抗金,保衛家國,在郾城大捷后,岳飛被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版個人承建合同
- 2025年度材料供應與銷售合同評審表
- 創新幼兒園課堂管理的方法探討計劃
- 農村建房合同樣本包工
- 廠區防火巡護方案范本
- 冷凍食品合伙合同標準文本
- 2025私家豬狗買賣合同范本
- 農村房屋出賣合同樣本
- 代融資收費合同樣本
- 公司研發團隊合同樣本
- 2025-2030年中國CAE軟件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 2025江西南昌市江銅產融社會招聘1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國開電大軟件工程形考作業3參考答案
- 王陽明心學課件
- 廣東公共就業服務標準化手冊
- 全國油料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
- 牛頓拉夫遜迭代法極坐標潮流計算C語言程序
- 統編版四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第8課《這些東西哪里來》精美課件(含視頻)
- 2022年配網設計考試題庫(核心題版)
- 混凝土的開裂與裂縫控制課件
- 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記錄表(共10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