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乘加乘減》教學設計模板(9篇)_第1頁
2024年《乘加乘減》教學設計模板(9篇)_第2頁
2024年《乘加乘減》教學設計模板(9篇)_第3頁
2024年《乘加乘減》教學設計模板(9篇)_第4頁
2024年《乘加乘減》教學設計模板(9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乘加乘減》優秀教學設計模板(精選9篇)

《乘加乘減》優秀教學設計模板(精選9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

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些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乘加乘減》優秀教學設

計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乘加乘減》優秀教學設計篇1

教學內容:

P58例5,P59練習十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幫助學生掌握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為后面推導相鄰的乘法口訣打下基礎。

2、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教學重、難點:

1、乘加、乘減式題的計算順序。

2、讓學生通過計算形如4x3+4、4x4-4的題目,使學生看到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系,

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一句口訣說出兩道乘法式。

三四十二()

二五一十()

二四得八()

2、聽老師口述,學生說得數。

(1)3乘2得多少,再加上3得多少?

(2)5乘4得多少,再加上4得多少?

(3)2乘4得多少,再加上2得多少?

二、新課。

1、看P56圖形。

提問:從這幅圖你能年出小熊到玉米地干什么去了?

小鳥提出了什么問題?

青蛙是怎樣幫助小鳥解決問題的?

怎么求還剩幾個玉米?用什么方法?

請同學們說說看。

討論:3+3+3+2=11,結合圖形說說這個算式的意思?

提問:3x3+2這道題怎樣讀?請你試一試、讀一讀,教師訂正。

提問:3x3+2=11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

提問:4x3-1=11這個算式是什么意思?

提問:不管用什么方法,最的結果怎樣?

教師說明:所以解答一道題時,有時從不同的角度支思考分析,就會有幾種不同的解法。

2、看圖列式并說出自己是怎樣想的.(圖略)

豎看:4x4+3=4x5-l=

橫看:5x3+4=5x4-l=

提問:這樣的題,我們管它叫做"乘加、乘減"運算。

教師講解并提問:有兩個運算符號,就要分兩步計算。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是怎樣算出得

數的?

提問:這些題你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P56"做一做"N1,看圖填等式。

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可以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冽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提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多少?

4、嘗試練習P56"做一做"N2

(1)說每道題得多少,你是怎樣算的?

(2)你們在試算過程中,發現了什么?怎樣計算?

三、練習。

1、看圖列式,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0000000000

0000000000

□XQOD=O

□XDOD=D

2、P57練習十一

(1)通過青蛙、小兔、袋鼠跳遠的形式的練習,鞏固3、4、5的乘法口訣。讓學生看這樣

敘述,從而培養學生數學語言的使用。

(2)小動物過河,請學生為每只小動物選擇過河路線,從而在趣味游戲中鞏固乘法計算.

(3)P57N4-N6,讓學生觀察圖上提供了什么信息和問題,想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注意

引導學生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法,并組織交流。

《乘加乘減》優秀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減的意義,能正確進行有關的計算。

2、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用多種方法靈活計算乘加、乘減,實現算法多樣化。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答問題。

教學難點:

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玉米、香蕉、橘子等水果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鞏固舊知

教師出示小熊圖片,親切地說:你覺得這只小熊可愛嗎,今天就和小熊一起來上數學課!來,

先和小熊做個對口令的游戲。

1.對口令:2、3、4、5的乘法口訣。

(有節奏地進行對口令:師生對、生生對)

2.口算,直接說出答案,要說說用的是哪句口訣,表示的意思。

3X3=4X2=2X3=5X4=1X4=3X4=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小熊都夸獎你們了.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秋天,小熊種的玉米豐收了.請大

家認真看圖,從圖上你能得到那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一人數學問題嗎?

可能學生提出:一共有幾個玉米棒子?老師接著問:怎樣列式呢?

可能出現的答案:3x4=74x3=73+3+3+3=?要求學生說出每個算式的意義。

小結:要算一共有多少個玉米棒,小朋友們列出了這么多不同的算式,可見只要我們肯動腦

筋,多思考,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

利用課件的主題圖,創設寬松、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投

入到學習中去。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問:小熊看到自己種的玉米成熟了,掰下1個玉米棒子,高興地往回走。(同時動畫顯示1

棵玉米少了1個玉米棒子,小熊的肩上扛著1個玉米棒子。)

問:你能結合這幅圖的意思,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可能提出:還剩下幾個玉米棒子?怎樣列式?

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你們先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再在小組里互相說說…(學生進行小組

討論。)

要求每種列式都要說出意思?12-1=11(個)3+3+3+2=11(個)

4x3-1=11個

引導說出:表示幾個幾多幾或幾個幾少幾?

問: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我們以前學過了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算式,那今天這種有乘有加或有乘有減的算式,小朋

友能給它取一個名字嗎?

引出課題:乘加乘減(板書)

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小組交流等活動,弓I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讓

學生充分發表個人見解,尊重學生個性,體驗了解決問題笑略多樣化和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三、活動體驗,寓練于樂

1、練習一摘玉米棒(畫面回到主題圖上,動畫顯示,同時教師說明:小熊扛著1個玉米棒,

邁著輕快的步伐,高興地往回走。小熊心里在想了:"誰要是能答對我的問題,我就把玉米棒送

?隹。")

問:同學們,你們想試試嗎?

同時也要說出每種算式所表示的意義。

2、練習二:課本上的P56

引入談話: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為了慶祝豐收,小熊請大家來舉行聯歡會,看!它們帶來了

什么?

問:可以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3、練習三:參觀森林果園

引入:最后老師要考考小朋友們,從這幅圖中你能得到什么問題?而且能否解答?運

用今天乘加乘減的方法來試一試。

要求:同桌互相出問題,然后互相解答,然后四人小組批改。老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拓展練習:嘗試根據算式,口頭編題。5x4+3

乘加乘減

一共有多少個?還剩幾個?

3+3+3+23x3+2=11(個)2+3x3=11(個)

3+3+3+3-19

4x3-1=11(個)

4x3=1212

3x4=12

《乘加乘減》優秀教學設計篇3

課題:

乘加乘減

教學內容:

教材第58頁例5,”做一做"及練習十二第1~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乘加、乘減算式的計算方法。

(2)通過乘加、乘減算式幫助學生掌握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聯系。

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觀察、討論等活動,讓學生發現規律,掌握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聯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類比、遷移能力及求異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乘加、乘減算式的計算方法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通過乘加、乘減算式題掌握相鄰兩句口訣之

間的聯系。

教法與學法

教法:討論法。

學法:小組研討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學校組織秋游,游樂場里熱火朝天。(多媒體出示:教材58頁主題圖)

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到有4個旋轉木馬,每個木馬上可坐3人……)

二、探究新知

(1)根據這個畫圖,你想提出哪些與數學有關的問題?

(2)小組討論。

(3)交流匯報。

(4)觀察算式說說自己的想法。

如:4x3-1=11

這個算式先算什么?4x3在圖中求的是什么?為什么要減1

3x3+2=11

這個算式先算什么?3x3在圖中求的是什么?

(5)板書課題:"乘加乘減"

三、積累應用,鞏固提高

(1)課件出示教材58頁”做TT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2)動手操作。

展開自己的想象,并用學具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用乘加、乘減的算式算出你一共用了多少

個學具。

(3)完成練習十二第1題.

《乘加乘減》優秀教學設計篇4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式題。

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選擇合適的算式,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

CAI課件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

今天生物小組的同學把他們養的金魚帶到教室里來了(課件顯示:四個魚缸,有3個魚缸,

有3個魚缸里有4條金魚,一個魚缸里只有2條)這些金魚是生物小組的同學精心培養的,你

們喜歡嗎?

問題:他們一共養了多少條金魚?

探究

討論:要知道魚缸里一共有多少條金魚?你是怎么知道的?

交流:

把每個魚缸里金魚的條數加起來就可以了(4+4+4+2)

先把3個4條相加再加2條。(4x3+2)板書4+4+4+2=14條4x3+2=14條

拓展

你還有其他方法列式嗎?(引導學生發現如果把第4個魚缸也看成有4條金魚可以列出乘

法算式)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4x4?2

問:4x4表示什么?為什么要減2

歸納

像4x3+2這樣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們叫它乘加算式,4x4-2有乘又有減,我們叫

它乘減算式,你能看著這兩個算式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嗎?

師:在一個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減法,應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應用

教材第78頁第1、3、4題

第1題,你是怎樣列式的?3x4+1=13

第3題,左邊有題一共有幾人?怎樣列式?

課堂作業

教材78頁第2題。

《乘加乘減》優秀教學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用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的運算I質序。

3、能夠正確地進行乘加或乘減的運算,并通過計算幫助自己記憶乘法口訣。

4、進一步學會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建立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1、學會用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2、了解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的運算順序。

3、能夠正確地進行乘加或乘減的運算。

教學難點:

學會用含有乘加或乘減的算式解決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小朋友池塘邊小熊家是玉米地又大豐收了,你們看一棵棵的玉米多壯呀!

出示課本圖片

[設計意圖愴I」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合作探究,學習來加和乘減

1)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型。小朋友從畫面上你能收集到那些信息和同桌交流一下

2)引導提出數學問題,解決問題,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這個問題你會解決嗎?想一

想可以怎樣列式?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3+3+33443

3)引導學生繼續觀察,這時小熊也來到了它的家玉米地里它來干什么呢?它搬走了一棵玉

米,還剩幾棵玉米呢?你會解決嗎?

4)引導學生列出乘加或乘減的算式。剛才有人用12減1,而12又是從哪里得來的?既然

12是剛才用34、43或3+3+3+3算出來的。那么如果把這兩次的計算寫成f算式,你會

寫嗎?

[設計意圖]先出現一步解決的乘法問題,給學生的下一步學習做好方法上的鋪墊。

請大家在小組內商量商量,然后試一試。小朋友真能干,不僅列出了含有加減法的算式,,

還列出了含有乘減法的算式。你們知道這樣的算式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嗎?

請大家想一想,除了可以列出這樣的算式外,還可以怎樣列式來解決?小組繼續討論。乘加

的算式有又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呢?

教師小結。乘加或乘減的算式都是先做乘法,然后再做加減法。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用不同方法進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領悟乘加或乘減法

的運算順序,學會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完成56頁《做T故》1、2題。56頁1題在引導學生看清圖意后,列出不同的算

式,明確運算的順序。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鞏固對乘加法和乘減法的運算順序的認識和理解。

四、拓展性學習

1、在口里填上正確的數。

8+9=口口+口7+5二口口+口9+7二口口+2

二口口-口二口口-口86二口口-2

4+6+8二口33+4+5+6+7二口口

[設計意圖]給學生有一定的'展示場地,發揮他們的智能。

《乘加乘減》優秀教學設計篇6

[教學內容]

連乘、乘加、乘減和把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教學目標]

1.掌握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并能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結果。

2.理解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

3.提高學生的類推能力,培養學生知識間存在著內在聯系的思想。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前面我們學習了小數乘法,通過學習我們發現小數乘法與整數乘法間存在著緊密

的聯系。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新知識,看哪位同學學得快,掌握得好。

(一)復習舊知

1.出示投影,先回答'可題,再計算V

(1)12x5x60(2)30x7+85(3)250x4-200

教師提問:每個式題各含什么運算?是什么式題?每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學生回答后,在練習本上計算結果。

訂正:(1)3600(2)295(3)800

教師說明:小數的這些運算順序跟整數是一樣的。

教學意圖:本環節通過三個式題復習整數連乘、乘加和乘減的運算順序,并向學生說明小數

的運算順序跟整數一樣,為下面學生將整數運算順序遷移到小數作準備。

(二)小數連乘、乘加、乘減

1.初步嘗試。

出示例6:

光明小學的同學們在校園里種了300棵麓麻,平均每棵收篦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

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全班學生默讀題目后,指名讓學生說出怎樣列算式,教師板書。然后讓學生獨立嘗試把這道

題做完,教師指名板書計算過程:

0.45x0.18x300

=0.081x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乘加乘減》優秀教學設計篇7

教學內容:

課本第9頁例4,練習三1~5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分數加、減、乘混合在一起的算法。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2.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

3.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及其計算方法。

5.計算。

5x6+7x315x(34-29)

二、新授。

問:最后兩題的運算順序怎樣。

(第一題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題先算括號,再算乘法)

說明:如果我們將那兩道題的整數改為分數,它們的運算順序也是不變的。按照同樣的方法

算一算下面的題目。

出示例6。

問:這兩道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學生回答后獨立完成。讓兩名學生到黑板上做。)

板書:

三、鞏固練習。

1.課本12頁做一做。

2.練習三1~5題。

板書設計

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

《乘加乘減》優秀教學設計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比較容易的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點.

2.初步學會口述應用邈的條件和問題.

3.會分步解答匕徽容易的加減復合應用題.

教學重點

分析兩步計算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教學難點

解題關鍵一找中間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白皮球圖6個、花皮球圖18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根據條件補充問題.

(1)-(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R學生可能提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還可

以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S

(2)汽車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學生可能提出車上還剩多少人?)

2.根據問題和一個已知條件,補充另一個已知條件.

(1)媽媽買來12個蘋果還剩多少個?

(2)小明拍球50下,.小明和小剛一共拍了多少下?

3,做書上的準備題.

商店里有24個皮球,賣出20個,還剩多少個?(學生獨立在課堂練習本上解答,請一名

同學上黑板板演)

4.訂正板演24-20=4(個)答:還剩4個.

問:說說這道題的已知、求是什么,這道題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二、探究新知.

師說:剛才的復習題大家做得很好,老師知道大家對一步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掌握

得很好.如果將第1個已知條件"商店里有24個皮球”不直接給出,而告訴你"商店里有6個

白皮球和18個花皮球"你會算嗎?(出示例1),這道題就不能用一步直接算出還剩多少個.我

們今天學習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1.學習例1

(1)讀題.

小聲自由讀一遍,指名讀一遍,齊讀一遍.

(2)找已知、未知.

學生口述,教師在題中標出.

師問:和復習題比較,哪兒變了?哪兒沒變?(已知條件變了,問題沒變)已知條件變成幾

個了?誰能再說一說?教師同時貼出皮球的實物圖.

(3)分析數量關系.

師問: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知道哪兩個已知條件?(一共有多少個和賣了多少個?)哪個

已知沒給?哪個直接給了?那應該先求出什么?(商店里一共有多少個皮球)根據哪兩個已知可

以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個皮球?(商店里有6個白皮球和18個花皮球).

根據板書,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先算什么?

通過充分討論,在教師的指導下,請同學分析數量關系.(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知道一共

有皮球多少個和賣出多少個,賣出20個已經知道,所以要先求出一共有皮球多少個.根據有白

皮球6個和18個花皮球,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個皮球).

①商店一共有多少個皮球?②還剩多少個?

6+18=24(個)24-20=4(個)

答:還剩4個.

解答后,可追問:6+18=24(個)求出的是什么?24-20=4(個)求出的又是什么?以

強化解題思路.

2.總結學習方法.

師說:剛才我們一起學會了例1,在學例1時,第一要認真讀題,最少讀3遍,幫助我們理

解題意.第二要找出已知、未知,認真在題上標出.第三要認真分析數量關系,在此基礎上,最

后再正確解答.要想正確解答兩步應用題,這四步一步不能少,而且還離不開認真二字,下面我

們做一些練習,看誰做題認真,解答正確.

(1)讀題.

(2)找已知、未知.

(3)分析數量關系.

(4)正確解答.

三、鞏固反饋

1.做一《.

同學們做了20個泥人,老師做了8個泥人.送給幼兒園25個.還剩多少個泥人?

按四步指導學生完成此題.

(1)默讀3遍題.

(2)在題上標出已知、求,指名說一說.

(3)互相討論: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獨立解答,指名上黑板板演.

20+8=28(個)

28-25=3(個)

答:還剩3個泥人.

(5)追問:20+8=28(個)求出的是什么?28-25=3(個)求出的又是什么?

2.比較練習.

(1)學校里有14盒粉筆,又買來30盒,現在有多少盒粉筆?

(2)學校里原有40盒粉筆,用去26盒.又買來30盒,現在有多少盒粉筆?

認真讀題后,問:這兩題明阱目同?哪不同?(都是求現在有多少盒粉筆,已知條件不同,第

(1)題有兩個已知初牛,是一步應用題,第(2)題有三個已知條件,是兩步應用題)

3.總結.

今天學的兩步應用題都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先加再減,先減再加)

布置作業

1.一輛汽車里有乘客36人,到新街車站下去8人.又上來12人,這時車上有乘客多少人?

2.商店里有藍書包40個,綠書包30個.賣出37個,還剩多少個?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乘加乘減》優秀教學設計篇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2~83頁的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3題。

教學目標:

1.經歷解決乘加、乘減實際問題的過程,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決策略,培養分析

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2.能自己從實際情景中搜集信息,提高問題,然后再解決問題,培養應用意識和自主探究

的良好習慣。

3.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算法、想法的過程,培養自主探索、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解決乘加、乘減實際問題的一般策略。

教學難點:

能夠根據實際問題靈活地思考、分析乘加、乘減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例題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談話:猴山上的桃子豐收了,猴媽媽帶著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