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TCMA 056-2022 河南道地藥材 艾栽培技術規程_第1頁
T-HTCMA 056-2022 河南道地藥材 艾栽培技術規程_第2頁
T-HTCMA 056-2022 河南道地藥材 艾栽培技術規程_第3頁
T-HTCMA 056-2022 河南道地藥材 艾栽培技術規程_第4頁
T-HTCMA 056-2022 河南道地藥材 艾栽培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團體標準T/HTCMA056-2022河南道地藥材艾栽培技術規程2022-11-01發布2023-01-01實施河南省中藥材協會發布 I I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與定義 14歷史沿革 25產區要求 26選地、整地 27育苗移栽 3 49病蟲害防治 4 511包裝、貯藏和運輸 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民政部的《團體標準管理規定》、河南省中藥材協會的《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及其它團體標準管理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的全部技術內容為推薦性。本文件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南陽市農業科學院提出。本文件由河南省中藥材協會、河南省農學會中藥材專業委員會歸口。本文件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南陽市農業科學院起草。本文件起草人員:梁慧珍、許蘭杰、余行簡、余永亮、陳培育、董薇、曹永濤、李磊、魯丹丹、安素妨、張收良、楊紅旗、楊青、譚政委、李春明。本文件知識產權屬于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和南陽市農業科學院,負責解釋并組織實施。艾(ArtemisiaargyiLévl.etVant)是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藥食同源應用歷史悠久。艾葉為植物艾的干燥葉,含有豐富的揮發油類、多糖類、黃酮類、微量元素等多種活性成分,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去濕止癢等功效?,F代研究表明,艾具有抗菌、抗炎、抗癌及免疫調節等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振興中醫藥產業規劃綱要的實施和人們對綠色醫療、中醫養生保健需求的不斷增強,艾及其制品在保健養生、美容護膚、動物飼料等方面的獨特作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國內外市場對艾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艾適應能力強,分布于我國大部分地區;蒙古、朝鮮、蘇聯(遠東地區)、日本也有栽培。就種植面積和生產量而言,我國艾種植主要集中在河南的南陽和湖北的蘄春,并且兩地均有規?;姆N植、加工和銷售,逐步形成當地的特色產業。本文件適用于河南艾栽培。1艾栽培技術規程本標準規定了艾栽培技術規程的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與定義、歷史沿革、產區要求、選地與整地、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包裝、貯藏和運輸。本文件所列生產技術規范適用于河南艾栽培。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條款,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SB/T11182中藥材包裝技術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3術語與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道地藥材道地藥材是優質藥材的專用名詞,是指歷史悠久、品種優良、產量較大、加工炮制規范、療效突出,帶有明顯地域特點的中藥材。3.2艾艾為菊科(Compositae)蒿屬(Artemisia)植物。3.3分根把植株根部長出的小分枝從與母株相連處分割下來,另行栽植而成獨立新株。23.4扦插剪取植株的莖段等插入土中,生根后另行栽種成為獨立的新植株。3.5連作連續在同一土壤上栽培同種作物或近緣作物三年以上。4歷史沿革艾始載于《神農本草經》:“(白蒿)到處都有,以水生蔞蒿最好,辛香而美”。《名醫別錄》曰“一名冰臺,一名醫草。生田野。三月采,暴干作煎,勿令見風”。艾主產于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東、河北等省。河南的“湯陰北艾”、“南陽艾”以質優而聞名。湯陰北艾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也是中國四大名艾之首。2016年元月,“九頭仙艾”正式遞交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進行區域艾灸品牌保護,成為國家艾領域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北艾即現在的“九頭仙艾”。2021年6月,“南陽艾”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核準注冊。5產區要求5.1環境要求距離廠礦企業、居民生活區1500m以上,遠離各種污染源。降水量大、地下水位高、土質過分黏重的地區不太適宜種植,忌連作。5.2空氣質量應符合環境空氣質量GB3095二級標準。5.3土壤質量應符合土壤環境質量GB15618二級標準。5.4灌溉水質量應符合農田灌溉水質量GB5084標準。6選地、整地3艾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陽光充足、排灌方便、疏松肥沃的中性壤土及砂質壤土為宜,積水地、黏土地、鹽堿地、隱蔽地不宜栽培;荒山、丘陵、路旁等中性壤土及砂質壤土的空地亦可以種植。忌多年連作,前茬忌菊科作物,以豆類、禾谷類為佳。6.2施肥整地前茬作物收獲后立即耕翻,深25cm~35cm,深淺一致,耙耱整齊,達到土壤細、松、軟、平的要求。結合整地,施入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施用腐熟的有機肥2500kg~3000kg/667m2或者45%7育苗移栽7.1種苗圃選擇生長勢好、整齊一致的田塊,需要清除雜株、病株、弱株等;也可以從大田挑選生長勢強、抗病、高產單株,待地上部分收割后,統一移栽至種苗圃。7.2種苗圃施肥適當追施商用有機肥35kg~50kg/667m2。7.2分根繁殖選擇生長旺盛、性狀整齊一致的田塊,每次收割地上部分前,清除雜株、病株、雜草;待最后一次收割后,將根莖集中一起覆土保暖越冬。翌年2-3月份扒開土層,用3kg~5kg/667m2的尿素澆水提苗;3-4月份,當苗高20cm~30cm時,將根系全株挖出,切除老根,將幼苗分株并剔除弱苗、病苗、雜苗。按照行株距35cm~40cm×10~15cm,栽植深度5cm~7cm栽植,栽植后要澆透水,土蓋實。7.3扦插繁殖扦插法可以保持母本原有的特征特性,并且新生根系健壯,抗病,產量高,但因費工費時,生產上應用較少。每年的春秋季,可以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枝條作為母條,剪成10cm~15cm小段,用適量NAA和多菌靈進行浸根(枝條下端),促進生根并達到消毒的作用;按行距20cm~25cm、株距5cm~7cm插入苗床,插入深度3cm~5cm,壓實后澆足水,15d~20d可生根發芽;當扦插枝條根系生長良好,苗高20cm~30cm時即可移栽。7.4根莖繁殖4根莖繁殖的適栽期較長,11月份以后至次年艾發芽前均可以進行,將地下莖挖起后,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根狀莖,將根狀莖切割成5cm~10cm長小段,待傷口干結后,用800~1000倍液的多菌靈浸泡15min~20min;按行株距35cm~40cm×10~15cm、深度10cm~15cm平放于溝內或開溝撒入溝內,人工或旋耕機掩埋,并適當鎮壓后及時澆水;畝用量200kg~250kg。7.4大田移栽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按穴距30cm、行距40cm,開10cm深的穴,每穴栽1株。栽后覆土壓實,并及時澆水。扦插苗也要在6月下旬前栽完。8田間管理幼苗成活后要及時中耕除草,一般要中耕三次。第一在定植后15d~20d,第二次在6月中下旬,使土壤表層疏松,有利于根部下扎,起“蹲苗”作用。第三次在8月下旬,中耕時要在根部培土,保護植株防倒伏。及時清除雜草,防止出現草荒。8.2追肥一年可收割3茬,為了獲得高產優質的艾葉,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適當進行追肥。首次追肥為移栽苗成活后5d~7d,在雨天追施5kg~10kg/667m2尿素或尿素埋入土中后澆水。第二次為苗高50cm~60cm,在陰雨天撒施10kg~15kg/667m2的45%硫酸鉀三元復合肥或追肥后澆水。以后每次收割艾葉后,陰雨天及時撒施20kg~30kg/667m2的45%硫酸鉀三元復合肥或追肥后澆水。8.3排水灌溉夏季遇到雨季容易產生澇害,需要及時排水,避免田間積水。整個生長季節遇到連續干旱無雨,需要及時進行澆水,但盡量避免收獲后立即澆水。8.4平茬每次收割后,盡量將地上部分遺留的老莖滅掉,使地下根莖萌發出新的艾苗,新生艾苗生長勢強、生活力旺盛,不僅產量高,而且品質較佳。8.5冬季疏苗新栽田塊當年不需要冬季疏苗;超過2年,根據田間艾密度,及時進行冬季種苗疏苗。9病蟲害防治5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通過培育壯苗、科學施肥、加強田間管理等措施,綜合利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學合理的化學防治,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許范圍內。藥劑防治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使用低毒、殘留量低的農藥,符合GB/T8321標準要求,沒有標明農藥安全間隔期的品種,收獲前30d~40d停止使用,執行其中殘留量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間隔區。9.2主要病害艾病害主要有白粉病、銹病、斑枯病等??捎?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與5%已唑醇800~1000倍混合液噴施,一般宜在發病初期用藥,全田噴霧1~2次,間隔時間為15d~20d。9.3蟲害艾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等。農業防治:入冬前深翻土壤,殺滅蟲卵,防止蟲卵在土壤中越冬減少害蟲基數。化學防治:70%吡蟲啉20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在艾生長期進行噴施。10.1采收時間年可采收3茬,第1茬收獲期為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第二茬為7月中下旬,第三茬為下霜前。收割需選擇上午露水干后的晴天進行;夏季收割應在其開花前,否則影響產量和品質。10.2采收方法機械采收。收獲后及時將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