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TCMA 075-2022 河南道地藥材 唐梔子栽培技術規程_第1頁
T-HTCMA 075-2022 河南道地藥材 唐梔子栽培技術規程_第2頁
T-HTCMA 075-2022 河南道地藥材 唐梔子栽培技術規程_第3頁
T-HTCMA 075-2022 河南道地藥材 唐梔子栽培技術規程_第4頁
T-HTCMA 075-2022 河南道地藥材 唐梔子栽培技術規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團體標準T/HTCMA075-2022河南道地藥材唐梔子栽培技術規程2022-11-01發布2023-01-01實施河南省中藥材協會發布 I I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與定義 14歷史沿革 25產區要求 26種苗繁育 27栽種 49病蟲害防治 4 11包裝、貯藏和運輸 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民政部的《團體標準管理規定》、河南省中藥材協會的《團體標準管理辦法(試行)》及其它團體標準管理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的全部技術內容為推薦性。本文件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提出。本文件由河南省中藥材協會、河南省農學會中藥材專業委員會歸口。本文件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起草。本文件起草人員:梁慧珍、譚政委、余永亮、楊紅旗、楊青、李春明、許蘭杰、董薇、李磊、魯丹丹、安素妨、張收良。本文件知識產權屬于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負責解釋并組織實施。梔子原產中國中部,世界各地廣泛栽培,我國梔子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河南是梔子的傳統道地產區,唐河縣地處南陽盆地與桐柏山余脈交接的過渡地帶,地表貧瘠,植被較差,但陽光充足,非常適宜梔子生長,有“中國梔子之鄉”的美譽。其所產“唐梔子”品質上乘、質地優良,為“八大宛藥”之一。2005年07月2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唐梔子”實施地理標志產品注冊保護。受栽培技術、生態環境等因素影響,種質退化、管理和加工方法不規范,導致唐梔子質量良莠不齊。因此,編寫《唐梔子栽培技術規范》,以指導唐梔子規范化種植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發揮道地產區優勢,保障唐梔子藥材品質及安全。本文件所列生產技術規范適用于豫南河南唐梔子生產,其他生態相似產區亦可結合產地實際進行參考。1唐梔子栽培技術規程本文件規定了道地藥材唐梔子栽培技術規程的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與定義、歷史沿革、產區要求、種苗繁育、栽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采收、包裝、貯藏和運輸。本文件適用于河南唐梔子的栽培及其他生態相似產區唐梔子的栽培。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3095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5084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156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SB/T11182中藥材包裝技術規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3術語與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道地藥材道地藥材是優質藥材的專用名詞,是指歷史悠久、品種優良、產量較大、加工炮制規范、療效突出,帶有明顯地域特點的中藥材。3.2梔子梔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為茜草科梔子屬灌木。梔子藥材來源為茜草科(Rubiaceae)植物梔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干燥成熟果實。23.3唐梔子產于南陽市等豫南地區及其他相似生態產區的栽培或野生梔子藥材。4歷史沿革我國梔子栽培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就有人工種植的記錄,目前我國梔子生產主要集中贛、閩、湘、豫、鄂、浙、川、貴等省份。河南唐河作為中國“梔子之鄉”,有著悠久的梔子種植歷史,漢劉向《名醫別錄》和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均載:“梔子生南陽東南川谷”。唐梔子道地產區包括河南省唐河縣馬振撫、祁儀、湖陽、黑龍鎮、昝崗、王集、少拜寺、大河屯、畢店、城郊、源潭以及毗鄰的桐柏縣埠江、程灣等13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5產區要求5.1環境要求應選擇在生態條件良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并具有可待續發展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距離主干道30m以上,廠礦企業、居民生活區1500m以上。遠離工業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等各種污染源。5.2空氣質量應符合環境空氣質量GB3095二級標準。5.3土壤質量應符合土壤環境質量GB15618二級標準。5.4灌溉水質量應符合農田灌溉水質量GB5084標準。6種苗繁育選用品質優良、生產性能穩定的唐梔子地方品種。36.2苗圃準備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坡度不宜超過15°的地塊,以土層深厚肥沃、微酸性的沙質壤土為宜。播種前15d對苗圃地進行深翻,深度25cm~30cm。每667m2施入腐熟有機肥1500kg~2000kg,耙細整平,做成寬1m~2m、高20cm~30cm的苗床,床間距20cm~30cm。6.3播種育苗6.3.1種子準備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選擇生長飽滿、顏色深紅的成熟果實,連殼充分曬干儲藏,播種前挖出果實內的種子洗凈,撈取下沉的種子晾干水分后即可播種。6.3.2播種春、秋兩季均可播種,以春播為好,春播在2月下旬至3月初,秋播在9月下旬至10月。在苗床上按行距18cm~25cm開2cm~3cm淺溝,將種子與細沙拌勻后撒在播種溝內,覆蓋澆水。6.4扦插育苗6.4.1插穗準備從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樹上剪取10cm~15cm的枝條作為插穗,留2~4個腋芽,葉片要剪去一半,插穗基部距節0.5cm斜剪,頂部距節1cm平剪。用0.1%~0.2%的吲哚乙酸或其它生根劑浸泡插穗基部30min~40min,以促進枝條插穗生根。6.4.2扦插春、秋兩季均可扦插,春季在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在6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按行距8cm~10cm、株距3cm~6cm將插穗下部插入土中,讓插穗上部1~2芽露出土面即可,注意不可倒插。6.5苗期管理苗期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雨季注意排水防澇,預防病蟲害發生。同時注意除草,做到田間無雜草,結合中耕,間去過密幼苗和弱苗。并根據情況追肥3~4次,以氮肥為主,磷肥為輔。7栽種47.1選地整地宜選擇排灌方便,日照充足的坡地或荒地,以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土質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黏土地、鹽堿地和低洼積水地不宜種植。選好地后將灌木、雜草、石塊清除,然后平整土地按照株距1m~1.5m,行距1.5m~2m挖穴,穴徑深30cm×30cm左右。7.2移栽定植移栽時間以冬春季的陰天進行為宜,穴內施生物有機肥或農家肥0.25kg左右作基肥,每穴栽1株,將苗木扶正栽入穴內,填土至一半時,將苗輕輕往上一提,使根系展開,然后填土至穴滿,用腳踩實。8田間管理8.1查苗、補苗梔子移栽后當年及時查苗、補苗,出現缺苗時要盡早選擇相同品種的同齡種苗進行補種,種苗以根系粗壯、發達的為佳。8.2中耕、除草移栽成活后要及時清除雜草和寄生植物,中耕與除草結合進行,每年需要中耕除草2~3次。宜在晴朗或雨后初晴土壤不過分潮濕的條件下作業,注意避免使根系受到傷害或裸露,冬季要培土防寒。8.3水肥管理梔子喜歡潮濕的環境,生長期應保持土壤濕潤,出現缺水干旱時,要及時補充水分,雨季注意排水防澇。梔子結果時消耗養分多,需肥量較大,一般在發枝、開花、結果前進行施肥,以促進生長結實,采果后結合冬季培土進行施肥以恢復樹勢。原則為薄肥多施,有機肥與化肥相結合。8.4整形修剪定植1年后冬季開始修剪培養樹形,在20cm~30cm處截定1個主干,培養3個方向不同的主枝;第2年各主枝培養3~4個分枝,并抹除主干、主枝下部的萌蘗和花芽;每年冬季剪去病枝、枯枝、徒長枝、交叉枝和過密枝,使樹冠內枝條均勻分布、內疏外密。9病蟲害防治5堅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減少各類病蟲害造成的損失。藥劑防治要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使用低毒、殘留量低的農藥,符合GB/T8321標準要求,沒有標明農藥安全間隔期的品種,收獲前30d~40d停止使用,執行其中殘留量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間隔區。9.2黃化病農業防治:增施有機肥,改良土壤結構,促進根系發育,提高鐵元素的吸收效率,增施硫酸亞鐵、硼肥、硫酸鋅等中微量元素肥。9.3葉斑病農業防治:加強修剪,及時清除病株和病葉,集中燒毀或深埋處理,以減少侵染源?;瘜W防治:5月下旬和8月上旬發病前,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1∶100的波爾多液,每隔15天噴1次,連續2~3次。發病初期選用百菌清、多菌靈、甲基托布津、代森鋅等殺菌藥劑交替噴施防9.4炭疽病農業防治:選擇抗病品種,加強施肥和撫育等栽培管理,促進樹勢,增強抗病力?;瘜W防治:5~8月噴波爾多液保護和預防;發病時用退菌特、甲基托布津等高效低毒殺菌劑噴霧。9.5梔子卷葉螟物理防治:桅子卷葉螟成蟲有較強的趨光性,在成蟲發生高峰期,可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化學防治:在6~7月份低齡幼蟲階段,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500倍液等防治。9.5咖啡透翅天蛾農業防治:秋冬及時翻耕,把蛹翻出或深埋土中,使蛹被天敵食害或不能羽化出土?;瘜W防治:幼蟲為害期噴施高含量Bt粉劑防治;幼蟲初孵期可噴施20%滅幼脲1號8000倍液防治9.6介殼蟲、蚜蟲農業防治:結合冬季修剪,剪除蟲枝并攜出地外集中銷毀,降低地中越冬蟲卵數量。6化學防治:蟲害發生時,可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或10%吡蟲啉800倍液噴霧防治。10.1采收標準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梔子外果皮呈紅黃色時即可采收,采收不宜過早或過遲,過早采收果皮青綠色尚未成熟,過遲采收則干燥困難容易霉爛,降低品質。10.2采收方法選擇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將成熟果實手工摘下置竹筐中,帶回加工。采摘時分次將大小果一律采盡,不要摘大留小,否則會影響第2年發芽抽枝。10.3產地加工技術10.3.1初加工采收回的鮮果可堆放室內,不得過厚,保持通風,一般要求采收后5天內進行蒸果和干燥處理。在采收的鮮果倒入堆放的庫房時進行揀選清除雜質異物,也可在此時對果實分級,按照成熟情況區別分揀。10.3.2干燥將采收回來的梔子鮮果,先用沸水煮1min~2min或用蒸汽蒸20min~30min。然后倒出曬干,或直接放入烘房中烘干,在干燥過程中,應輕輕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