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閱讀(教考銜接+分析文體特征+ 反套路因文設題)-2025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之現代文閱讀(解析版)_第1頁
小說閱讀(教考銜接+分析文體特征+ 反套路因文設題)-2025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之現代文閱讀(解析版)_第2頁
小說閱讀(教考銜接+分析文體特征+ 反套路因文設題)-2025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之現代文閱讀(解析版)_第3頁
小說閱讀(教考銜接+分析文體特征+ 反套路因文設題)-2025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之現代文閱讀(解析版)_第4頁
小說閱讀(教考銜接+分析文體特征+ 反套路因文設題)-2025年高考語文二輪復習之現代文閱讀(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高考二輪復習考點精準突破】

提升訓練三現代文閱讀II

(小說閱讀提升訓練)

訓練題型側重:

教考銜接+分析文體特征+反套路因文設題

01(山東2025新高考聯合9月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數星星的孩子

呂群芳

清晨,我打開窗,霎時,金色的陽光傾瀉整個房間。與之結伴而來的是清脆的鳥鳴,撲棱

棱,林間飛出一只橘色的黃眉姬鶴。對面的山谷傳來幾聲長長的鳥鳴,似乎在呼喚著它。

我們南山林場綿延幾十里,一片又一片的翠竹,一個又一個的苗圃,一坡又一坡的果樹,

還有一山又一山的天然次生林,在蔚藍的天空下綿綿不絕地伸展開去。林場小學坐落在南邊,

有兩排寬闊敞亮的木結構魚鱗黑瓦屋,陰處的苔葬到處蔓延。學校并不大,一共只有五個班級、

九位老師、六十七個學生,五個是林場職工子女,其余是附近幾個村子的孩子,其中有五個住

校生。

去年八月,我調到偏遠的林場小學任教,朋友們擔心山林里的生活寂寞乏味,我會不適應,

過得不開心。其實,我很喜歡這桃源般安靜的環境,山林的星空,樹梢的微風,山頂的晨曦,

花瓣上的露珠,都成了夢中或模糊或清晰的畫面。風中搖曳的忘憂草更是讓我想起了童年時讀

過的故事:“在蒼茫的群山里,到處盛開著忘憂草紅黃交雜的花朵,隨風搖曳……”

冬季,山林的夜來得特別早。吃過晚飯,我們就在教室里亮起燈,房子成了一枚藤黃的漿

果,暖暖的甜意充滿周圍。''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這是《詩經?庭燎》開頭的話,

夜真深,真純,真美啊!此刻,我正融入濃濃的夜色里。

浩渺深邃的夜空,亮晶晶的星子撲閃撲閃,寫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所有故事與秘密。即

使是對天文學一無所知的人,也會被這深邃神秘又蔚為壯觀的宇宙景色吸引。

“一顆、兩顆、三顆……”我情不自禁地數起星星,數著數著,又想起了許多詩句:“昨

夜星辰昨夜風”“一星如月看多時”……我們和古人看的是同一片星空,數的是同樣的星辰,

蒼穹之下,我們都是數星星的孩子。以后,我栗帶孩子們數星星,和張衡、祖沖之、李白、杜

甫、李商隱、蘇東坡、辛棄疾……站在一起望星空,一起數星星,大聲呼喚星星的名字------

個個古老卻閃亮的名字。

這個念頭一旦誕生,就像春日的草芽,毛茸茸的,時不時地從心田里鉆出來,又像最輕盈

的羽毛,滑過心頭,心尖一陣麻酥酥的顫動。

住校的五個孩子,加上住在學校隔壁的張逗逗,一共六個孩子成了“星星小組”的第一批

成員。林棟得知消息后,立刻找到我要求住校,加入星星小組,還說七個人正好是“北斗七星”。

看星星的地方選在學校后面的山坡上,坡度較緩,容易行走,而且那兒有三塊大石頭,我

們無論是站著坐著,還是躺著臥著,都綽綽有余。安全起見,張逗逗的父親不僅修整了石階,

還特意搭建了牢固的藤梯,方便孩子們夜間行走。

一切準備就緒,山林卻迎來了雨雪季,雨下著下著成了雪,雪落著落著又化成了雨,林場

的夜晚更冷了。

每天放學后,我讓孩子們先完成家庭作業,等吃了晚飯,就領他們去我的宿舍。我們在爐

邊烤著各種食物:番薯、芋芳、橘子、年糕片……香氣飄滿整個屋子。炭火忽明忽暗,年糕片

漸漸變柔軟,表皮也慢慢鼓脹起來,長出許多焦黃的疙瘩。外皮酥脆、內里卻香糯的年糕,在

涂點兒醬或是蘸點兒紅糖之后,成了孩子們都喜歡吃的美味。

好友托人捎來了《星空帝國——中國古代星宿揭秘》與幾大張星空圖,我把藍色的星空圖

貼在宿舍的墻壁上,從左到右依次為東方七宿、北方七宿、西方七宿和南方七宿。恍惚間,我

們好似置身在深藍色的星空之下,無數星星幻化成蒼龍、黑龜、白虎和展翅翱翔的朱雀,一縷

縷星光在它們周圍閃爍……

萬籟俱寂,只有雪花簌簌往下落的聲音。我翻開書本,挑選孩子們容易聽懂的內容朗讀:

“一個秋高氣爽的傍晚,辛勞了一天的老農終于可以坐在樹下享受片刻的安逸。西邊正緩緩落

下的一顆紅色亮星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西方的星星'大火',是最先被人們認識的恒星……”

從春季到秋季,我們找到了大火星。暮春時節,它悄悄在東南方的天空升起;到了盛夏的

傍晚,它就掛到正南方的夜空上;中秋之后,它則緩緩向西南落下,預示天氣要涼了,燕子要

飛往南方去了。

秋季的星空深邃明澈。星星有的地方繁密,有的地方稀疏;有的地方明亮,有的地方昏暗,

半明半暗,閃閃爍爍,像在對我們眨眼——仿佛還能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我認不出星座,無法講述翔實的星空知識,只是漫無邊際地和孩子們聊天,一會兒說說牛

郎織女的傳說,一會兒講講往來于天河的木筏——星槎,一會兒講講《詩經》里的“三星在

天”……

有時候,我們對著星空呼喚星星的名字:天樞、天璇、天譏、紫微、景星、文曲、祿存、

畢月烏、房日兔、心月狐、海石三、北落師門、軒轅十四等。雖然我們不認識,但也算是打了

招呼。

更多的時候,我們默默地,不說話,只是靜靜地仰望,悄悄地守護。星光流進了我們的心

田,化作了鵲橋相會、天河星槎、白帝皇娥、軒轅星官……

記得一個夏夜,我們在觀星臺看星星,只見蒼龍七宿橫亙在銀河西岸,昂著頭,尾巴揚起

來,幾乎要在銀河里濺出水花了……正看得入神,朋友打來電話問我在做什么,我沒有回答,

只是回頭對孩子們說:“阿姨問我們在做什么,你們告訴她吧。”孩子們便開心地沖著手機屏

幕喊道:

“阿姨,我們在看星星呀,看天上的龍!”

“阿姨好!我是張逗逗,我在數星星!”

“我們在守護星星!”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學校里的房屋是木制結構的,并且在陰處還會生出苔辭,這符合學校處于林場的環境特點。

B.朋友們認為“我”會不適應偏遠的林場生活,其實“我”喜歡這里的寧靜,正是為了逃避城

市的喧囂。

C.“我”想象著和孩子們一起,與古人仰望同一片星空,但古人卻成為過往,寫出了物是人非

的滄桑感。

D.“我”并不認識星座,也沒有翔實的星空知識,所以更多的時候只能默不說話,讓孩子們自

己觀察。

7.關于文中在爐邊烤食物到雪夜誦讀的這一部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孩子們吃完飯后,要到“我”的宿舍里烤食物吃,寫出林場生活的單調和物質的匱乏。

B.朋友從遠方帶來了星空圖,這為“我”和孩子們打開了新的世界,營造出了觀星氛圍。

C.這一部分看似閑筆,實則寫出了“我”和孩子們對天氣轉晴后能看到星星的滿懷期待。

D.“我”給孩子們選讀的內容既貼近勞動的場景,又引出了下文對星星“大火”的描寫。

8.文章說“我們都是數星星的孩子”,“數星星”有哪些內涵?(4分)

9.散文化小說是用散文的形式創作的一種小說。本文被認為是一篇散文化小說,請結合文本分

析。(6分)

6.A(3分)

7.A(3分)

8.①和古人一起數星星,在歷史的星空里接受文化濡染。②根據古代星空知識數星星,學習古

人智慧。

③在露天中數星星,親近自然。④數星星沒有什么功利心,體現了生命的純粹。

(4分。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9.①淡化情節,小說沒有跌宕的故事情節,只是簡單交代“我”所處的環境和看星星的過程。

②虛化人物,文中沒有明顯的主要人物,“我”只是起到串連的作用。

③著重營造氛圍,小說中用了大量的描寫,營造優美意境。

④抒情性強,小說中許多直接的議論,具有很強的抒情性。

(6分。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意思對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02(天一大聯考2025高三安徽8月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呼蘭河傳(節選)

蕭紅

我正想要問祖父,那磨房里是誰家的小孩。這時馮歪嘴子從外邊來了。

戴著他的四耳帽子,他未曾說話先笑一笑的樣子,一看就是馮歪嘴子。

他進了屋來,他坐在祖父旁邊的太師椅上,那太師椅墊著紅毛嘩嘰的厚墊子。

馮歪嘴子坐在那里,似乎有語說不出來。右手不住地摸擦著椅墊子,左手不住地拉著他的

左耳朵。他未曾說話先笑的樣子,笑了好幾陣也沒說出話來。

我們家里的火爐太熱,把他的臉烤得通紅的了。他說:

“老太爺,我攤了點事。……”

祖父就問他攤了什么事呢?

馮歪嘴子坐在太師椅上扭扭歪歪的,摘下他那狗皮帽子來,手里玩弄著那皮帽子。未曾說

話他先笑了,笑了好一陣工夫,他才說出一句話來:

“我成了家啦。”

說著馮柔嘴子的眼睛就流出眼淚來,他說:

“請老太爺幫幫忙,現下她們就在磨房里呢!她們沒有地方住。”

我聽到了這里,就趕快搶住了,向祖父說:

“爺爺,那磨房里冷呵!炕沿上的瓦盆都凍裂了。"

祖父往一邊推著我,露出思索的樣子。我又說:

“那炕上還睡著一個小孩呢!”

祖父答應了讓他搬到磨房南頭那個裝草的房子里去暫住。

馮歪嘴子一聽,連忙就站起來了,說:

“道謝,道謝。”

一邊說著,他的眼睛又一邊來了眼淚,而后戴起狗皮帽子來,眼淚汪汪的就走了。

馮歪嘴子剛一走出屋去,祖父回頭就跟我說:

“你這孩子當人面不好多說話的。”

我那時也不過六七歲,不懂這是什么意思,我問著祖父:

“為什么不準說,為什么不準說?”

祖父說:“你沒看馮歪嘴子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嗎?馮歪嘴子難為情了。”

我想可有什么難為情的,我不明白。

晌午,馮歪嘴子那磨房里就吵起來了。

馮歪嘴子一聲不響地站在磨盤的旁邊,他的掌柜的拿著煙袋在他的眼前罵著,掌柜的太太

一邊罵著,一邊拍著風車子,她說:

“破了風水了,我這碾磨房,豈是你那不干不凈的野老婆住的地方!”

“青龍白虎也是女人可以沖的嗎!”

“馮歪嘴子,從此我不發財,我就跟你算賬;你是什么東西,你還算個人嗎?你沒有臉,

你若有臉你還能把個野老婆弄到大面上來,弄到人的眼皮下邊來……你趕快給我滾蛋……”

馮歪嘴子說:

“我就要叫她們搬的,就搬……”

掌柜的太大說:“叫她們搬,她們是什么東西,我不知道。我是叫你滾蛋的,你可把人糟

蹋苦了……”

說著,她往炕上一看.

“哎呀!面口袋也是你那野老婆蓋得的!趕快給我拿下來。我說馮歪嘴于,你可把我糟蹋

苦了。你可把我糟蹋苦了。”

那個剛生下來的小孩是蓋著盛面口袋在睡覺的,一齊蓋著四五張,厚墩墩的壓著小臉。

掌柜的太大在旁邊喊著:

“給我拿下來,快給我拿下來!”

馮歪嘴子過去把面口袋拿下來了,立刻就露出孩子通紅的小手來,而且那小手還伸伸縮縮

地搖動著,搖動了幾下就哭起來了。

那孩子一哭,從孩子的嘴里冒著雪白的白氣。

那掌柜的太太把面口袋接到手里說:“可凍死我了,你趕快搬罷,我可沒工夫跟你吵了……”

說著開了門縮著肩膀就跑回上屋去了。

王四掌柜的,就是馮歪嘴子的東家,他請祖父到上屋去喝茶。

我們坐在上屋的炕上,一邊烤著炭火盆,一邊聽到磨房里的那小孩的哭聲。

祖父問我的手烤暖了沒有?我說還沒烤暖,祖父說“烤暖了,回家罷。”

從王四掌柜的家里出來,我還說栗到磨房里去看看。祖父說,沒有什么的,要看回家暖過

來再看。

磨房里沒有寒暑表,我家里是有的。我問祖父:

“爺爺,你說磨房的溫度在多少度上?”

祖父說在零度以下

我問:

“在零度以下多少?”

祖父說:

“沒有寒暑表,哪兒知道呵?”

我說:

“到底在零度以下多少?”

祖父看一看天色就說:

“在零下七八度。”

我高興起來了,我說

“哎呀,好冷呵!那不和室外溫度一樣了嗎?”

我抬腳就往家里跑,井臺,井臺旁邊的水槽子,井臺旁邊的大石頭碾子,房戶老周家的大

玻璃窗子,我家的大高煙筒,在我一溜煙地跑起來的時候,我看它們都移移動動的了,它們都

像往后退著。我越跑越快,好像不是我在跑,而像房子和大煙筒在跑似的。

我想那磨房的溫度在零度以下,豈不是等于露天地了嗎,這真笑話,房子和露天地一樣。

我越想越可笑,也就越高興。

于是連喊帶叫地也就跑到家了。

(有刪改)

【注】①馮歪嘴子:磨坊里一個老實的伙計。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馮歪嘴子在說自己的困境前,先“笑”,這包含著他成家的喜悅,也可看出他的窘迫和難

為情。

B.面對馮歪嘴子的請求,祖父雖然面露思索之態,但最終仍伸出援手,這體現了祖父的善良。

C.掌柜太太大罵馮歪嘴子,是因為馮歪嘴子在磨房里養老婆和孩子直接影響了她家的財路。

D.文本以馮歪嘴子一家的悲慘命運為中心事件,表達了對底層人民的同情和對社會的批判。

答案C

命題透析本題考查分析文學作品思想內客的能力。

思路點撥“直接影響了她家的財路”錯,掌柜太太罵馮歪嘴子,是因為她覺得馮歪嘴子

的行為會破壞磨房的風水,進而影響自己的財路。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本主要通過對話和動作描寫揭示人物性格,如馮歪嘴子的難為情和掌柜太太的刻薄,人

物形象躍然紙上。

B.文本的語言樸實自然,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讓讀者能夠深刻感受到呼蘭河小城的生活

風貌和人情冷暖。

C.“那孩子一哭,從孩子的嘴里冒著雪白的白氣”的細描寫,寫出了孩子被拿掉面口袋后的

可憐,增強了文本的感染力。

D.文本中對“我”抬腳往家里跑的描寫,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表現了“我”內心的興奮和急

迫,也展現了兒童的天真無邪。

答案D

命題透析本題考查分析文學作品藝術特色的能力。

思路點撥“比喻”錯。“我越跑越快,好像不是我在跑,而像房子和大煙筒在跑似的“

這句話雖然有比喻詞“好像”“像”,但并非表示比喻,表示是一種推測。

8.文中的“冷”含有哪些意味,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4分)

命題透析本題考查分析文本重要詞語的內涵的能力。

答案①“冷”指溫度極低,寫出了故事發生的時令,渲染了故事發生的自然環境,突出

了馮歪嘴子及其妻兒生活條件的惡劣。②“冷”隱喻當時社會環境。馮歪嘴子一家生活在社

會的邊緣,遭受著排斥和歧視,突出了冷漠和無情的社會環境。(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給分)

【解題分析】“冷”是小說自然環境的特征,題目要求理解“冷”含有哪些意味,這是含

義理解題,一般是從表層和深層兩個角度切入,如果有比喻等手法的運用,還要結合手法分

析。小說中的“冷”表層意思就是故事發生的時令特點,也就是馮歪嘴子及其妻兒生活條件

的惡劣;深層是指社會環境的冷漠,即馮歪嘴子一家遭受的排斥和歧視;更深層次是人的冷

漠,即掌柜太太的自私、無情。

9本文以“我”這一兒童的視角來寫故事,有什么好處?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命題透析本題考查分析文學作品藝術特色的能力。

答案①通過“我”的眼睛,讀者可以看到一個不同于成人的世界,感受到兒童特有的純

真、好奇和直覺。這種獨特的視角更加吸引讀者,也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②通過“我”

的視角,可以更加直接地表達故事的主題。例如,通過“我”對馮歪嘴子一家的同情和關注,

讀者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社會冷漠與人性溫暖的對比,增強了故事主題的表現力。③使得故

事更具真實性。通過“我”的敘述,讀者可以更加直接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變化和人物心

理。④“我”天真爛漫的想法增添了故事的悲涼感。‘'我"覺得房子和露天地一樣是個笑話,

但事實上馮歪嘴子的處境就是如此,使讀者感到一種無法遏制的悲哀。(每點2分,答出任

意三點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的情給分)

【解題分析】題目問的是‘'以'我'這一兒童的視角來寫故事,有什么好處”,這里的“好

處“就是作用,關鍵是“以'我'這一兒童的視角來寫故事”意思的準確把握,關鍵詞語是

“兒童的視角”,因此是個“兒童”特殊“視角”的作用分析題,而不能把它看作“我”的

人物形象作用分析題,盡管答題中有內容上的重合性。

兒童視角:真實平易,生動有童趣,善惡對比,更凸顯主題。①采用兒童的視角寫故事,

兒童感受到的世界,往往更能接近事物的真相,能看到成人看不到或不愿意看到的隱秘事件,

也能看到被成人忽略的遮蔽的生活細節。②語言表述是兒童的思維邏輯。③主旨上是異常沉

重的悲劇,有一些輕松色彩,也達到一種陌生化,一種客觀呈現的效果。

03(雅禮中學2025高三9月測試)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田野、瓦檐和雨

何士光

我在書架上不經意地搜尋,倏然看見一本,覺著似曾相識,卻原來是自己的書,取下來掂

在手里,隨便一翻,有一篇叫《雨霖霖》。開頭一段,就寫了田野、瓦檐和雨,于是這心就迷

茫起來,禁不住懊傷,觸著了痛處似的。

那時候,夜雨落起來了。陣陣雨點從暗夜里斜過來,先打著四下里的苞谷林,跟著就急促地打

在瓦檐上。不久就變得纏綿起來,檐水一直淅瀝作響。永遠也不知道為什么,一聽見雨聲,人

的心就禁不住彷徨。仿佛是一種亙古的訴說,有摧人肝腸的力量……

究竟是為什么?你一聽見雨聲心里就禁不住彷徨,覺著溫馨而憂傷。不論在什么時候,什

么地方。

那時我還在梨花屯鄉場。依舊是夜晚,夜雨也還是打在瓦楞上。你說怎么樣呢?一切都會

改變,只有這雨聲,這夜深人靜,卻永遠是不會改變的。仿佛注定了一般,不論我在哪兒,不

論在故鄉,還是遠方,它都要追逐著人,搓揉著人的衷腸。

要是一整夜都落雨,你就寧愿一整夜都不睡。或者就趕緊躺下來,丟掉手邊的任意什么工

作,覺著再沒有比躺在無邊無際的雨夜里更安適的。在梨花屯鄉場,每逢下雨,倘使是在白天,

你就立即搬上一只椅子,坐到樓廊上去,看著田野上的雨絲,直到它停歇下來。一次又一次地,

你情不自禁地趕緊拿好紙筆,盡快地記下雨從田野上掠過的情景,只要翻開筆記查找,這種記

敘是隨處可見的。你總覺得它包含著什么呼喚,你又總覺得它始終在向人們,徑直向著人的靈

魂訴說著什么。到底是什么呢?你一直想聽得更真切一些。

它沙沙地來了,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緊一陣,慢一陣。仿佛要輕斂下去,跟著又急切起

來,依舊地訴說著,直截地訴說著,撇開人世間東零西碎的焦慮,撇開日子里光怪陸離的景

象……

這幾乎就和你的心靈一樣,一直在糾纏和煎熬著你。你也一直想動手來寫一回雨,但可以

不寫,或是用不著寫的東西,你倒是寫了一些,而這一直縈繞在心頭的心思,卻又始終沒有來

得及。只是在字里行間帶上點點滴滴,又匆匆地掠過去。這都是為什么呢?

田野也一樣,也總是于無言中透露著不絕如縷的隱秘,深深地浸透著你,也是你一直想窮

究的,同樣也一直沒有來得及。

情形似乎是這樣的吧?田野、瓦檐和雨透散出來的消息,牽連著生命之謎,和著天地的永

遠的奧秘。噢,我們是像不知道身世的孩子一樣,存活在這人世上的。是誰把這樣一顆心靈附

在這樣一副軀殼中,就打發你到這塵世上來了?一切又為什么要像這樣和會是這樣?這一點一

直迷茫。仿佛孤零零的孩子總在尋覓自己的出身一樣,你也一直在思念你的出生之地。

田野和雨透露給你的,似乎就正是你出生的消息,你看不透潛藏在冥冥之中的奧秘,但你

知道,你正是從蒼茫的宇宙世界里來的。如果不是這樣,你最終還能從哪兒來呢?我們的生命

界限絕不僅僅終止在這軀殼邊緣,世界的界限也絕不僅僅終止在我們的視野之內。

“山野給人的印象是這樣,”一次你曾經這樣開頭,動手來起草一些文字,”仿佛人們最早

來到世上的時候,世界就是這樣的景象。”但不知為什么,才寫了一點,你又擱置了。這種印

象應該是貼切的吧?蜿蜒在田疇之間的石板小路走完之后,隱藏在草叢中的沙土小路走完之后,

人的蹤跡就消退殆盡了,就現出來最早的世界,使你依稀看到了我們的所從由來。至于雨聲淅

淅瀝瀝地響起來的時候,則灑落著造物的消息。你和雨絲本來情同手足,連同萬物一道,都是

天地化生的,也因了種種根由而連在一起。

但有一次,雨已經落了很久了,你卻一直沒有看見那雨絲,也沒有聽到那雨聲。到你發現

在落雨的時候,你怔住了,心里不禁一震。

那一次,你在一處高層的樓房里,正是那種炫人眼目的高層樓房,你幾乎就住在最高一層。

是深秋時分吧,窗戶給關起來了,一道白色的紗窗掩映,這就不難想見,你看不見雨絲,也聽

不到雨聲。直到你無意中走近窗才靈,掀起來一角窗簾,才看見落在眼底的街市已經雨霧蒙蒙的

了,雨正落個不停。

你站在那窗前,不由得想到,我們離這雨,離我們的根柢,似乎是越來越遠了。你看不清

雨霧中的街市,卻知道那是繁華而琳瑯的,同時也浮躁而焦慮。事情會不會是這樣呢?盡管我

們的靈魂一直游移,但我們又總是更能感觸和遷就我們的形骸,而對靈魂熟視無睹、忽略不計。

也許從一開始,我們就偏失地借助了造物給予我們的靈智,僅僅用它來建造了這個熙攘的世界,

而在建造出這個熙攘的世界的時候,這熙攘的世界就反過來纏繞了我們自己,心靈也就堵塞起

來,再不能分辨天宇的呼喚和消息...

漸漸地,你又想起了雨中的院落、人家、瓦檐和田疇,想起了你匆匆地記下來的那些雨天

的情景。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是無懈可擊的,但卻以共與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遠地牽動

著人的心緒。我們不是始終在尋覓我們的另一半?我們不是始終與我們的另一半相剝離?哪一

天我們的靈魂不再執著于自己的世界,而與整個的天地融合了,我們或許才是真正自由的……

這兒說到的,只是我的田野、瓦檐和雨。而始終傳給我們消息的,當然又還有許許多多別

的,不僅僅是田野、瓦檐和雨。

(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對雨聲有著超乎尋常的敏感,是因為他聽得懂雨聲中包含的強烈呼喚和深沉訴說。

B.在作者看來,雨水和自然萬物,同我們一樣,都是天地化生而成,都是我們的同胞手足。

C.與城市生活相比較,作者更推崇田野上的人生,因為人只有在田野生活才能獲得自由。

D.本文與作者文中引述的文本有所不同,本文看似寫雨,要表達的卻是對故鄉風物的思念。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從自己的一本書、一篇文、一個段落寫起,行文中多次引用自己的文字,這種“文中

文”的結構方式頗具匠心。

B.“田野”是本文的行文線索,與田野有關的情感體驗、生活經歷、思考所得在作者筆下依

次呈現,層層深入,環環相扣。

C.文中暗含田野和城市、瓦檐和高樓的對比,作者在田野和城市生活的個人體驗中寄托重構

人與自然親密關系的理性思考。

D.本文既有強烈的抒情性,又有深刻的思想性,多處問句的使用,更是在疑問、設問和反問

中強化了這種獨特的語言風格。

8、本文標題“田野、瓦檐和雨”為三個名詞的并列,你認為其中哪個名詞最為重要?為什么?

(4分)

9、本文采用“我”“你”“我們”三種人稱形式,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請

結合全文進行分析。(6分)

6、B【解析】A.“是因為他聽得懂雨聲中包含的強烈呼喚和深沉訴說”錯誤,原文信息是“你

總覺得它包含著什么呼喚,你又總覺得它始終在向人們,徑直向著人的靈魂訴說著什么。到底

是什么呢?你一直想聽得更真切一些”,可見原因是復雜的,“聽得懂”曲解文意;C.“只

有在田野生活才能獲得自由”錯,因果關系不成立,原文信息是“那田野上的人生自然不是無

懈可擊的,但卻以共與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遠地牽動著人的心緒。我們不是始終在尋覓我

們的另一半?我們不是始終與我們的另一半相剝離?哪一天我們的靈魂不再執著于自己的世

界,而與整個而與整個的天地融合了,我們或許才是真正自由的”,選項曲解文意,表述絕

對,“田野”借代指大自然,作者強調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融;D.“對故鄉風物的思念”錯,

應該是對人生的思考,“以共與天地的相依傍相合一,永遠地牽動著人的心緒。我們不是始終

在尋覓我們的另一半?我們不是始終與我們的另一半相剝離?哪一天我們的靈魂不再執著于

自己的世界,而與整個的天地融合了,我們或許才是真正自由的”,讓身心合一,追求物質

生活的同時不要迷失自我和精神追求,作者在田野和城市生活的個人體驗中寄托重構人與自然

親密關系的理性思考。故選B。

7、B【解析】B.“‘田野’是本文的行文線索”錯,本文題目“田野、瓦檐和雨”明確了寫

作對象及內容,不僅寫了田野,更多的是“雨”,由雨寫到了瓦檐和田野,所以行文線索是“雨”,

與雨有關的情感體驗、生活經歷、思考所得在作者筆下依次呈現,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故選

Bo

8、示例一:田野。田野代表鄉村,代表農耕的生產方式,與“城市”相對,而本文的主旨是

在與城市生活的比較中肯定與天地合一、與自然親近的“田野上的人生”,“田野”承載著文

本的主旨。

示例二:瓦檐。瓦檐屬于村居的院落,代表鄉村的生活方式,即“田野上的人生”,與“高層

樓房”相對。“田野上的人生”是本文的情感寄托,“瓦檐”承載著作者的情感。

示例三:雨作為全文的線索,代表著自然。作者居住在“高層樓房”里,遠離了田野和瓦檐,

唯有雨能傳遞自然的訊息,能提示我們的來處。“雨”代表著本文作者的文化選擇。

9、本文首段和尾段用“我”,中間部分用“你”來指稱自己,蘊含著作者與自己的對話和交

流、追問和探究。文中后面部分的“我們”代表人類全體,表達了作者對人類行為的反思,對

重新建構人類與自然關系的思考。

04(黃岡市2025屆高三9月調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一天是多久

北喬

肚肺湯里還有豬蹄,真的好吃。英子小的時候,只有過年才能吃到。長大后,肚肺豬蹄不

是稀罕物了,但自己總做不出媽媽的味道。每次回家,媽媽總會端上肚肺湯,看著她狼吞虎咽。

“你慢點,又沒人和你搶,多大的人了,還跟個孩子似的。”秋嬸語氣里帶著訓斥,可臉

上掛著笑。眼前的女兒快四十歲,還是小時候那吃相,腮幫子鼓鼓的,嘴唇上油滋滋的,筷子

上還夾了一大塊肉。

“再大,也是你的丫頭。”英子猛地咽下一口。

知道,就好。”秋嬸轉過身去,眼里一熱,①用手抹了抹眼角,又轉了過來。

昨天她買了一刀豬肺一刀豬肚一個豬心和兩只豬蹄,都是豬蹄前蹄。前蹄肉厚實,筋也多,

比后蹄好吃。豬肺只要用水灌出煞白色,然后用刀劃開一道道口子,放出淤血,便好了。給豬

蹄去毛,有些麻煩。現在人家都用松香用瀝青澆蹄子,待固化后,再撕時,就可以連著豬毛一

齊撕掉。這樣去毛的方法簡單多了。但她還是用老法用鑲子鑲毛,麻煩歸麻煩,但味正。最

花功夫的是收拾豬肚,得把肚子里層的黏膜弄干凈,然后再在鍋里炒,直到一點異味也沒有。

忙了一下午帶半個晚上,帶豬蹄的肚肺湯燉好了。

秋嬸坐在英子的對面,靜靜地看著自己的女兒。碗里的熱氣讓英子的臉有些霧蒙蒙的。她

看著看著,眼前的女兒就變了,變成了小時候的模樣。

她不會長時間坐著看女兒吃的,一會兒去廚房,一會兒到門外轉一下,一會兒在房子里走

過來走過去。她和女兒說話并不多,常常是有一■句沒一■句。

英子有一家自己的公司,管人管事,自然需栗多說話。在公司,她就是個婆婆嘴。回到家

里,對丈夫對女兒,她的話也。偏偏回到媽媽身邊時,她的話出奇的少。她嘗試過多和媽

媽聊聊家常,可媽媽經常不接話茬,時間久了,她發現母女倆在一起,多說少說,都一樣。

英子已經很久沒有吃得如此放松暢快。她一腳踏在小板凳上,嘴里時不時就冒出唧吧唧的

聲音,

這時,一只燕子飛了進來,上了梁上,那里有它的窩。

“什么時候有的燕子?”英子有些驚訝,“以前你可是不喜歡燕子在家做窩的。”

秋嬸笑了笑,抬頭看看燕子窩,“人家非栗來,我也攔不住。

“門一關,它就進不來了。”英子也抬頭往梁上看。窩里的燕子探出小腦袋看著她,好像

在問,這是誰啊?漸漸,燕子全出來了,在那兒自顧自地舔羽毛。房頂上的暗色,反而讓它

那黑色的羽毛變得有些亮,真的是黑里透亮。

“在它面前,你是生人,可別嚇著它。”秋嬸指了指大門的上方,“我在墻上掏了洞給它

留門了。來都來了,都安上家了,我不能讓它進不了家門啊。"秋嬸沒說的是,當初地是天天

把門敞著,盼著燕子來。為了引燕子來,她三天兩頭在屋頂上放些米、麥子有幾次還捉螞蚱

掛在屋檐下。燕子剛來做窩的那些天,她盡量不在家,在家時,走路慢慢的,大氣不敢出。

英子看著秋嬸,笑著說:“栗我說,這燕子就是你想養的。”

秋嬸說:“我想的事多著呢,光我想,也沒用啊。”說完,秋嬸又出了門。她跨門檻時,

②揉了揉眼睛。

英子看著媽媽背影,一下子覺得媽媽老多了。她稍稍歪了些身體,依然還坐在餐桌邊,

手指在桌上亂劃,其實在悄悄看著媽媽。兩年前,父親去世了,這么大的房子,就媽媽一個人。

英子有半年多沒回來了,雖說從南京到東臺朱家灣,開車也就四個多小時。昨天上午,秋

嬸給她打電話,讓她回來幫著收玉米。特意叮囑,就她一個人回來。這些年,她和老公孩子要

么一起回來過年,栗么在老公家過年后,初五六時回來。平常,空余時間不多,關鍵是父母也

不讓回來,說是來回一趟,花不少油錢呢。媽媽從來沒這樣讓她回來干活,而且還只要她一個

人回來。

“看什么看,快去睡。”在廚房里的秋嬸沒有回頭就知道英子在做什么,就像背后長了眼

睛一■樣。

確實也有些累了,英子這一睡,就睡了兩個多鐘頭。還是在這個家睡覺好,沒老公孩子

打擾,她想睡多久,媽媽都不催。也不對,她小的時候可沒這好待遇,那時早上總是被媽媽拎

耳朵,把她從睡夢中拎醒。

“醒了,就起來啊。”外屋傳來媽媽的聲音讓英子奇怪,什么動靜也沒有,媽媽怎么就

知道我醒了?

其實秋嬸離開英子的房間,沒多大會兒。英子睡著后,她就坐在離床不遠的地方。她做著

針線活,時不時抬頭看看熟睡的英子。見英子翻身要醒了,她才走了出去。

一根扁擔和兩個籃子,母女倆下地收玉米。英子要用扁擔挑著兩個籃子,秋嬸沒同意,而

是兩人用扁擔抬著兩個籃子。英子在前,秋嬸在后。

母女倆走在田展上,走出了田展一樣的沉默。終于還是英子先開口說話。

英子說:“那你干脆到我們那兒住吧。都和你說過好多回了,你就是不聽。”她加重了最

后一句的語氣。她說完,停下了腳步,完全轉過身來面對媽媽。微風吹起了媽媽的頭發,花白

一片。此前,她還真沒注意到媽媽有了這么多的白發。

秋嬸說:“那是你們的家,我的家在這兒。我守著這個家,你就有家。”

英子說:“我有家啊,城里的家,就是我的家啊。”

“那是你們的家,不是你的家。”秋嬸提高了些嗓門,“都是家,可不一樣的。真的不一

樣。等你的閨女嫁人后,你就知道了。”

英子沒有搭話,把扁擔從右肩膀換到了左肩膀。這段田展有些窄,也不平,她走起來別別

扭扭的,有幾次都差點滑下田展。

看著英子在前面走得東倒西歪的,秋嬸幾次都想笑。平常她是這么走的,可今天走在田

展上,特別順當。英子五六歲時,挎個大籃子走在前面,她挑著擔在后面時,總是吆喝英子走

快些。英子步子快了些,她眼前就只有一條辮子和一只大籃子在晃蕩。今天,她沒催英子,反

倒希望英子慢些走,這條田展再長些。

吃過晚飯后,母女倆坐在堂屋里剝花生。兩個多小時里,秋嬸只說了一句話,英子也只說

了一■句話。

秋嬸問:“這次回來,沒聽到你手機響啊,以前可是接電話打電話沒個停啊。”

英子說:“我把手機關了。”其實,她沒有關手機,只是調成了靜音。

半夜時分,英子醒了。窗外的月光有些朦朧,屋里的倒是特別清晰。③她側躺著,手托著

腮幫,像是在欣賞月光,其實她眼里什么也沒有,頭腦里空而凈,就像被月光洗過一樣。

她下床走到窗前看天空,很遠的地方,銀河若隱若現。小時候,有天晚上她和媽媽一起從

外婆家回來,天上也有銀河,很長很寬很亮,她趴在媽媽背上看了很久后,再看路邊小河,小

河不見了。她問媽媽:“小河去哪兒了?”媽媽說:“天黑了,人們都回家了,地上的小河回

天上去了。”后來,有天晚上,她五歲的女兒問她:“媽媽,電視里有銀河,我怎么在天空看

不到啊。”她說:“到朱家灣,到外婆家,就能看到銀河。”女兒問:“問什么呢?”她說:

“銀河回家了,朱家灣是它的家。”

想到這些,英子的嘴角掛著笑意。她抬頭看了看燕子窩的方向,也是什么都看不見,可她

心里也有燕子在窩里的樣子。

第二天回南京的路上,英子迷糊了。她記不清昨天是媽媽打電話讓她回來的,還是她主動

給媽媽打電話說要回來的。

(選自《小說選刊》2023年第12期,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頭部分,詳細敘述秋嬸制作豬蹄肚肺湯的過程,表現制作此湯的不容易,更表明秋嬸

對英子回家的重視。

B.英子可以吃得放松暢快,睡覺睡得香,也能卸下城市的偽裝,不僅僅因為母親在身邊,還因

為朱家灣這個地方是她心靈的棲息地。

C.文章剝花生情節中,兩個多小時里,秋嬸與英子都只說一句話,表明母女倆因生活方式不同

而產生了隔閡。

D.小說以第三人稱視角,敘述城里英子回到鄉下陪母親秋嬸度過短暫一天的故事,情感真摯,

讓人在有限的時空里感受到情感的重量。

7.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畫橫線的①②句,均屬于細節描寫,雖然所選用的動詞不同,但表達出來的秋嬸的內心情感

是相同的。

B.畫橫線的③句中“像”字表推測,用于不確定描述,表現了英子回鄉后極其放松的思緒飄渺

的狀態。

C.燕子本是鄉村最平凡普通的事物,但在小說中這個意象卻有特殊的含義,寄托著母親的思念

與隱痛。

D.小說以時間為順序,加之以插敘,現實與回憶相互交錯,既有流水般的自然,又有結構的嚴

謹,十分耐讀。

8.文章結尾寫道:“第二天回南京的路上,英子迷糊了。”請結合全文內容分析英子為何覺得

“迷糊”。(4分)

9.有人評價這篇小說是“平淡生活的詩性敘事,卻也導向溫暖的憂傷”,請結合文本內容談談

你對這一評價的理解。(6分)

6.C

(母女倆都只說一句話不是因為有隔閡,而是長期形成的一種交往模式,前丈偏偏回到媽媽身

邊時,她的話出奇的少。她嘗試過多和媽媽聊聊家常,可媽媽經常不接話茬,時間久了,她發

現母女倆在一起,多說少說,都一樣。”)

7.A

(內心情感不同。①處秋嬸因英子的成長而感到欣慰;②處秋嬸因長期盼望英子歸家但光自己

想又沒用而感到辛酸。)

8.①英子對于是母親打電話讓她回來還是自己主動要回來感到迷糊,因為媽媽從來沒這樣讓她

回來干活,而且還只要她一個人回來,并且母女倆話并不多,一樣地沉默;

②英子對于回鄉這一天里記憶的真實性感到迷糊,因為短暫相處后匆匆離開,母親的變化,世

事的變遷讓她感到恍然,這種沖擊讓英子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真實感;

③英子回家后在世事變遷中依然能感受到兒時及親人的印跡,多種情感交織,也產生了迷糊感。

(答對1點2分,答對2點滿分4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給分。)

9.①小說敘述了英子與母親秋嬸度過平淡一天的故事,呈現的是兩人說家常做農活的日常生活;

②小說從日常生活中選擇具有象征和隱喻意味的意象,如燕子,銀河等來敘事,抒情性強,語

言詩性而沖淡;

③平常生活中折射出母女之間的溫情,給人以愛的溫暖;但母親無法言說的思念與隱痛,空巢

老人現狀無法改變及精神寄托等問題,讓人感到憂傷和沉重。

(答對1點2分,答對2點4分,答對3點滿分6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給分。)

05(天一大聯考2025屆高三9月檢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孤島

何君華

到了地方我們才知道,我們叫隊長給騙了。隊長說,還有最后一個哨所,最后一個邊防連隊,

演完這場大家就能回家了。

我們烏蘭牧騎慰問演出小分隊出來巡回演出已經一個多月了,所有人早已經疲憊不堪,聽隊長

這么說,我們一下雀躍起來。去邊防哨所的路程雖然漫長——聽說有整整五十公里,但好歹有

了盼頭,大家臉上的倦容也都舒展開來,一路上有說有笑。

可到了地方我們才知道,這哪是什么哨所呀?總共只有三間屋子,面積不過四十平方米。更主

要的是,這哪能稱得上是邊防連隊啊?總共只有一個人,一個人!

我們不敢相信。這個世界上真存在只有一個人的邊防連隊嗎?我們隊里最活潑的舞蹈演員

那日松在屋里屋外到處找,發現這個哨所除了幾只雞以外,當真只有一個人,就是這位站在我

們跟前的哨長呼日勒,一個體格健碩、臉龐黑髏髏的蒙古族漢子。他是這個哨所的哨長,也是

這里唯一的哨兵。說白了,他是這個哨所的“光桿司令”。

呼日勒哨長已經提前接到了我們要來慰問演出的通知。我們的汽車離得還有幾里地呢,就

看見他站在土梁上沖我們拼命揮手。一下車,呼日勒哨長就激動地向我們敬禮,并跟我們——

握手,邊握邊說:“我從沒見過這么多人——不是,我從沒見過我們哨所來這么多人!過年了,

過年了!”

我們都很吃驚:目下正是盛夏,呼日勒哨長嘴里的“過年了”是什么意思呢?

原來,每年只有到了過年的時候,上面才會派人來哨所慰問。說是慰問,也就是三五個人

來送慰問信和一些慰問物資,從來沒有像我們慰問演出小分隊一樣,一下子扎進來十幾個人一

一簡直比過年還熱鬧!

我們問:“你一個人在這里不寂寞呀?”

呼日勒哨長沉默了一會兒,說:“能不寂寞嗎?寂寞,我就養雞。”

給哨所運送給養的卡車每七天左右才來一次。之所以用一個模糊的時間“七天左右”,是

因為一旦遇到極端天氣,譬如暴風雪之類,那就不一定能準時了。那樣的話,邊防哨所就成了

茫茫雪原中的一座孤島,但也不能斷炊呀。人是鐵,飯是鋼!于是呼日勒哨長就想到了養雞。

養雞就可以吃雞蛋。呼日勒哨長說干就干,當真養起雞來。剛才那日松在屋后發現的那幾只雞

就是呼日勒哨長養的。一提到雞,呼日勒哨長興奮了:“都說老鷹捉小雞,你們聽說過小雞捉

老鷹嗎?在我們哨所,個個都是捉老鷹的雞!”

“捉老鷹的雞?”我們滿臉狐疑。

原來呀,打小在這哨所長大的雞們哪里知道老鷹是自己的天敵呢?別處的雞一旦發覺老鷹

在頭頂盤旋躲都來不及,這里的雞非但不躲避,竟然還敢于張開翅膀反擊。老鷹哪見過膽敢反

抗的雞啊?有一次,一只老鷹俯沖而下,群雞一躍而起,展翅伸爪迎擊。老鷹一下慌了神,反

而真的被雞啄傷了。后來,幾只雞群起而上,當真把老鷹活活啄死了,你說是不是天下奇聞!

這可真是天下奇聞!我們都驚掉了下巴。說到這里,我忽然想起古人柳宗元《臨江之麋》

里“至死不悟”的麋來。我想,那只老鷹大概也是“至死不悟”自己如何會被雞啄死吧。

“不過那都是以前了,”呼日勒哨長接著說,“現在,極端天氣都有預警,因此在極端天

氣到來之前,上級就會安排將補給提前送來,斷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但我仍然養雞。寂寞

的時候,我聽見雞們咯咯咯咯地叫,想到還有它們陪著我,我就不寂寞了。”

呼日勒說著就沉默了,我們也都沉默了。還是我們隊長出來打了圓場:“呼日勒哨長(我

們都這么稱呼他,起初有些調侃的意思,此時此刻分明多了幾分尊重),那我們開始演出吧!”

我們連忙站起身來,一個個挺胸抬頭,清喉潤嗓,紛紛認認真真地準備起來。我們的表情

都很莊重。哨所前院空地上除了一桿國旗分明,空無一物,但此時此刻這里仿佛一座極華麗的

劇院。我們摩拳擦掌,準備為這一個人的邊防連隊奉獻一場盡我們所能的精彩演出。

演出正式開始,我們隊長親自報幕。有人獨舞,有人合唱,有人朗誦詩歌……大家都一絲

不茍,聚精會神,沒有人懈怠,跟以往我們在首府劇院演出時沒有差別。最后一個節目,是我

們的“臺柱子”娜仁花唱《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

紛飛百鳥兒唱/一灣碧水映晚霞/駿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聽著聽著,呼日勒哨長流淚了,“全連官兵”也就都流淚了,娜仁花也流淚了,我們也都

流淚了。

盡管極不舍,但分別的時刻還是到了。我們的汽車開出好遠,還看見呼日勒哨長站在土梁

上沖我們擺手。

天色已晚,我們的汽車在美麗的草原公路上疾馳,回身望去,呼日勒哨長的身影漸漸變小,

最后完全看不到了,只隱隱約約能看見一抹紅色,一抹高高飄揚的紅——呼日勒哨長正是為了

守護它,一個人守在了那里。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去邊防哨所的路程“整整五十公里”,寫出了這個哨所的偏遠,也為后文寫這個哨所物資補

給困難作了鋪墊。

B.從小生長在哨所的雞竟然能斗敗威猛的老鷹,使文本增添了傳奇色彩,對雞的描寫也烘托了

呼日勒的形象。

C.呼日勒哨長聽到娜仁花的歌聲流下淚來,突出了這個體格健碩、臉龐黑藪髏的蒙古族漢子脆

弱的一面。

D.呼日勒哨長一個人堅守在條件艱苦的邊防哨所,文章通過刻畫他的形象,表達了對默默奉獻

的戍邊英雄的頌揚。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篇文章的題目和沈從文的《邊城》的題目具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孤”和“邊”點明了該

地的主要特征,暗含作者的情感。

B.“總共只有一個人,一個人!”“過年了,過年了!”等句,使用反復修辭,強調了表達的

內容,強化了人物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

C.與《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樣,這篇文章擅長通過細節刻畫人物形象,如那日松在屋里屋外

到處找的細節,意在表現他的好奇心和認真的態度。

D.文章最后寫“我們”離開的時候,只隱約看到呼日勒哨長守衛著的那“一抹高高飄揚的紅”,

畫龍點睛,升華了文章的主旨。

8.這篇文章中“我們”的心理經歷了怎樣的變化?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4分)答:

9.文章主要通過第一人稱視角敘述呼日勒哨長的故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

分)答:

4.C“突出了……脆弱的一面”錯誤,呼日勒哨長聽到娜仁花的歌流淚主要是因為歌聲中傳

達出對美麗草原的愛引起了他的共鳴。

5.C”意在表現他的好奇心和認真的態度”有誤,寫那日松尋找的細節是為了突出哨所只有

一個人,表現呼日勒哨長的孤獨和他堅守哨所的奉獻精神。

6.答案:①得知即將結束演出的輕松與愉悅。②得知哨所只有哨長一個人在堅守,“我們”

非常驚訝。③聽完哨長的講述,“我們”對他非常敬佩和尊重。⑷離開的時候,“我們”依依

不舍。(每點1分,意思對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給分)

9.答案:①增強故事的真實性和親切感。文章通過第一人稱視角敘述呼日勒哨長的故事,使故

事情節更加真實可信。②突出人物形象。“我們”的觀察和講述,使呼日勒哨長的形象更加鮮

明、立體。③有利于情感表達。通過第一人稱“我們”的視角,能夠更直接地表達對呼日勒哨

長的敬佩、感動等情感。④凸顯主題。通過“我們”的切身感受,突出了呼日勒哨長無私奉獻、

堅守崗位的精神品質,也進一步凸顯了文章歌頌邊疆戰士默默堅守的主題。(每點2分,答出

任意三點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給分)

07(2025新高考全國各省市10月聯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隱去的阿奶

馬一莎

阿奶前幾年是有阿爾茨海默病跡象的。那源于一次心梗以后,最好的溶栓針將她的生命拉

了回來,卻讓意識丟失了。那一陣子,①阿奶總處于時間顛倒的混沌狀態,像一朵飄叔忽忽

的蒲公英。

你相信阿奶是從明媚的天光中醒過來的。地夢魘般地驚坐,張著一雙霧氣彌漫的綠松石般

的眼睛,院門口,那一簸其無人照看的核桃,敲開了她的夢,地急著去收拾。記憶里,那些

被均勻敲成兩半,此刻正被陽光溫暖照耀的核桃,正靜待著她用小起子一瓣一瓣地從殼里撬

出來。她不知道,現在是夜晚凌展時分。她的記憶一定斷片兒了,不明白一覺醒來,怎么會

出現在這個陌生的環境里。時間和規則,在她的世界已經失去了作用,她只想穿好自己的衣

服和鞋子回家去,像無數個白晝一樣,剝她的核桃。她不懂一個人為何栗被禁錮在一張床上,

況且,還是一張不屬于自己的床。

這樣的狀態持續到你們漸漸開始習慣,突然有一天驚覺:阿奶沉默了,沉默得有時會讓人

忘記她的存在。暮然回首,②只看到一個蒼老如樹樁的老人,坐在凝滯的時光里。

其實你知道她是在隱藏,慢慢地、一點點地將自己藏縮在影子里,③她想最后淡成一滴水

跡,被太陽曬干,被風吹干,被歲月遺忘。

早在幾年前,地還是那個幽默詼諧、喜歡開玩笑說笑話的阿奶,也是那個有不開心的事情

都會和她大孫女傾訴與抱怨的阿奶。或許她的傾訴與抱怨只是為傾訴與抱怨,并非讓聽眾真

要評出個子丑寅卯,也不用為她打抱不平,然而收獲的可能是不耐煩、不理解……有些遠離

是不動聲色的。或者她不是想遠離一個人、一群人,而是做好了遠行的準備。

止語,止心,讓人間的七情六欲靜止,畫一個休止符,從此只以一個微笑回應。

她在摒除一切。用僅存的意識保留最后的尊嚴……無論碰到什么,無論誰說什么,她只有一

個和善的微笑。也不再嘮叨“下次回來又是什么時侯?”“要給我打電話……”有時你會懷疑

她是不是已經忘了怎么說話。

有的痛是鈍的。不似尖刀的劇烈與強攻,是用鈍器一點點入侵,持續而壓迫,深入骨髓。

你指的不僅僅是這些。

此時此刻,阿奶靜靜地躺在白布底下,用五年的時間,完成了她漫長的告別。你掀起白布,

仔細端詳著阿奶的臉,早十幾年前就全體先行告退的牙齒,使她的牙床空空如也,面頰下陷、

唇角微撇,樣子像睡著了一樣,沉靜安詳,還帶點嬰兒般的小委屈神態。鈍器入侵的感覺又來

了,持續不斷,似栗將你的心臟捶打出千萬個小眼兒,汩汩往外流血……去年的這個季節,你

回到老家,晚上阿奶讓你和她同睡。在遙遠的記憶里,一直都是這樣的。小小的你睡里,阿奶

睡外,幫你焙腳,幫你撓背,直到你安然入睡。有一段時間,每到黑暗來臨,你便會莫名害怕,

時有夢魘壓制,你只能蜷縮在阿奶懷里,阿奶溫暖的手緊摟著你哄你入睡。那時,阿奶是最能

給你安全感的那個人。直到上了中學,回老家仍與阿奶同睡一張床,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技

校畢業,父母在老家新修了房子,你有了自己的屋子,害怕黑暗的你,仍會半夜跑下樓去與阿

奶同睡。不一樣的是,你已不再習慣與阿奶同睡一張床,自我意識的蘇醒,不僅在思想上,也

表現于身體上的界線感。多少次,阿奶讓你過去與她睡大床,說她的褥子軟和、被子厚實,你

的小床不好睡,但你不再為所動,說多了還不高興,似被任意命令。青春期的荷爾蒙,跳躍最

多的就是反叛因子。直到她不再提這事,你理所當然地照著自己的意愿生長與生活,卻不曾回

頭想想,長你五十一歲的阿奶,那時已是近七十歲的老人,除了想與最寵愛的大孫女近距離接

觸,也想讓她焙大了腳的大孫女,為她焙一次在時光的路程中一點點走失了溫度的腳……

去年初冬,阿奶已是九十四歲高齡的老人,距心梗后意識走失已經四年。地已經很老很老,

老得過了保質期,好多“零部件”都不管用了。很多時候,地都分不清誰是誰了,但只要你回

去,她一準喊得出你的名字。

“阿紅,和我睡,我的床最好睡了。”“阿紅,我睡覺又不亂動,我們好睡呢。”那一晚,

拗不住老人家再三地說,你同意了。夜靜風輕,寬大的床鋪,你和阿奶并排躺著,像河床上

兩塊不同的石頭。一塊被時光蝕空了內里,虛度光陰;一塊歷經世事滄桑,仍然棱角分明。已

返回時光來路上的阿奶很小很小,像是兒時的你。這一刻,你們角色互換了,然而,中間橫亙

的二十幾年意志鍛造成的習慣產生的極度陌生感,使你每個毛孔都醒著。你感覺阿奶并未安

睡,而是朝向你這邊,蜷縮著身子,她瘦小的腿向你這邊挪動了一下,又挪動了一下。你不

自在地往床外挪了挪,又挪了挪。你知道阿奶肯定是腳冷,想讓你幫她焙腳。你不斷給自己

做著心理建設,你想著一次就好,只要幫阿奶焙過一次腳,似乎長達十幾年的“焙腳之恩”

便可以償清了一樣。

然而你做不到。現在的你,只與先生和女兒近距離接觸不會產生膈應,歲月改變了很多東

西,包括讓你長成你自己。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極度不適應。那雙小小的冰涼的腳,仿似不經意

間輕碰一下你的腳,又移開了。你的心里一陣憐惜,身體卻很誠實地從床上彈起來。你歉疲又

無奈地解釋:“我認床,實在睡不著,還是回房去睡吧。”

從那以后,時常絮叨讓你和她睡的阿奶,再也沒提過一次了。你當作是她忘了,理所當然。

殊不知,她是在用僅有的意識保留最后的體面。而你,④從床上彈起的那一刻開始,就料定了

會后悔,會遺憾,會讓這件事成為那把生銹的鈍刀。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對阿奶剝核桃一段的細致描寫,再現了阿奶記憶中的情境與現實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