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的分離、提純與鑒別(7大易錯點)-2025年高考化學考試易錯題(新高考)(解析版)_第1頁
物質的分離、提純與鑒別(7大易錯點)-2025年高考化學考試易錯題(新高考)(解析版)_第2頁
物質的分離、提純與鑒別(7大易錯點)-2025年高考化學考試易錯題(新高考)(解析版)_第3頁
物質的分離、提純與鑒別(7大易錯點)-2025年高考化學考試易錯題(新高考)(解析版)_第4頁
物質的分離、提純與鑒別(7大易錯點)-2025年高考化學考試易錯題(新高考)(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類型18物質的分離、提純與檢驗

01易錯陷阱(7大陷阱)

【易錯點1】分離、提純的物理方法

【易錯點2】分離、提純的化學方法

【易錯點3]常見氣體的除雜

【易錯點4]化工流程中的分離與提純

【易錯點5】常見氣體的檢驗

【易錯點6]常見離子的檢驗

【易錯點7】常見有機物的檢驗

02易錯題通關

4易錯陷阱

【易錯點1】分離、提純的物理方法

【分析】

L分離、提純常用儀器

儀器匚)口Y0Tfi

名稱球形干燥管漏斗分液漏斗洗氣瓶直形冷凝管

說明粗進氣,細出氣濾紙上緣低于漏斗邊緣使用前先查漏長進短出冷卻水從下口通入

2.根據物質物理性質上的差異選擇分離與提純方法

①溶解性:過濾、蒸發結晶、降溫結晶、萃取、分液;②沸點:蒸傕、分儲或液化;③升華

物質狀方法適用范圍裝置/儀器注意點實例

固+液易溶固體與液體分開①不斷攪拌;②最后用NaCl(H2O)

蒸發

溶解度差別大的溶質余熱加熱;③液體不超

固十固結晶NaCl(NaNO3)

分開過容積2/3

能升華固體與不升華酒精燈、圓

升華固體分開底燒瓶、燒墊石棉網加熱

I2(NaCl)

①一角、二低、三碰;

固+液過濾易溶物與難溶物分開②沉淀要洗滌;③定量

NaCl(CaCO3)

實驗要“無損”

在加熱條件下,趁熱過濾的分離方法。為避免接近飽和

熱過濾

溶質在過濾時結晶析出(見左圖)

說明

減壓過濾加快過濾速度及干燥。由布氏漏斗、吸濾瓶、膠管、安

l——)吸濾瓶安全瓶

(抽濾)全瓶、抽氣泵、濾紙等組裝而成(見右圖)

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①分液漏斗先查漏;②

從溟水中提取Br2

萃取劑里,溶解度的不同,4對萃取劑的要求;③使

從碘水中提取h

把溶質分離出來?rrj漏斗內外大氣相通;④

分液分離互不相溶液體上層液體從27倒出乙酸乙酯與飽和Na2cO3溶液

反萃取:與萃取過程相反,用一定的酸、堿或鹽溶液使溶質從有機相中再次返回到水相中

說明

的過程

液+液①溫度計水旋費位于

乙醇和水、12和CC14

蒸鏘沸點不同混合溶液支管處;②冷凝水從下

苯和甲苯、苯和澳苯

口通入;③加碎瓷片

分離膠體與混在其中

滲析半透膜更換蒸儲水淀粉與NaCl

的分子、離子

加入某些鹽,使溶質蛋白質溶液

鹽析燒杯用固體鹽或濃溶液

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硬脂酸鈉和甘油

洗氣易溶氣與難溶氣分開洗氣瓶長進短出

CO2(HCI)

氣+氣

液化沸點不同氣分開U形管常用冰水或鹽水NO(NO2)

注意:有機物的分離提純與無機物不同,很少使用過濾、結晶等方法,通常不用雜轉純的方法,常用以下

方法——分液法、蒸僧法,還有鹽析。

常犯的錯誤是套用無機分離中的反應轉化法。例如,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如果采用加入乙醇及催

化劑并加熱的方法,試圖將乙酸轉化為乙酸乙酯,這是適得其反的。其一是加入的試劑難以除去;其二是

有機反應緩慢、復雜,副反應多,該反應是可逆反應,不可能反應到底。

【例1】(2024?湖北卷)關于物質的分離、提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蒸儲法分離CH2c%和CCU

B.過濾法分離苯酚和NaHCOs溶液

C.萃取和柱色譜法從青蒿中提取分離青蒿素

D.重結晶法提純含有少量食鹽和泥沙的苯甲酸

【答案】B

【解析】A.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互溶,二者沸點不同,可以用蒸儲的方法將二者分離,A正確;

B.苯酚和碳酸氫鈉都可以溶解在水中,不能用過濾的方法將二者分離,B錯誤;

C.將青蒿浸泡在有機溶劑中得到提取液,尋找合適的萃取劑可以利用萃取的方法將提取液中的青蒿素提取

出來;也可以利用不同溶質在色譜柱上的保留時間不同將青蒿素固定在色譜柱上,在利用極性溶劑將青蒿

素洗脫下來,得到純凈的青蒿素,C正確;

D.食鹽和苯甲酸的溶解度二者差異較大,可以利用重結晶的方式將低溫下溶解度較小的苯甲酸提純出來,

D正確;

故答案選B。

【變式1-1](2024?安徽滁州?二模)下列實驗裝置及操作正確的是

NaOH溶液

CCL溶液

A

A.除去乙酸中的乙醇B.除去水中的本酚

c.除去尾氣中的SO?D.除去溶在CCL中的Br?

【答案】D

【解析】A.乙酸與乙醇互溶,應蒸儲分離,不能選蒸發,A錯誤;

B.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苯酚微溶于水,形成乳濁液,則過濾不能分離,B錯誤;

c.SC>2不與飽和NaHSC>3溶液反應,故無法除去尾氣中的SO2,C錯誤;

D.澳與氫氧化鈉溶于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澳化鈉和次澳酸鈉,與四氯化碳溶液不互溶,可由分液將其除

去,D正確;

故選D。

【變式1-2](2024?廣東卷)提純2.0g苯甲酸粗品(含少量NaCl和泥沙)的過程如下。其中,操作X為

苯甲酸

苯甲酸

粗品

A.加熱蒸儲B.加水稀釋C.冷卻結晶D.萃取分液

【答案】C

【解析】苯甲酸粗品(含少量NaCl和泥沙)加水加熱進行溶解,得到濁液,趁熱過濾,除去泥沙,濾液中含

有少量NaCL由于苯甲酸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小,可通過冷卻結晶的方

式進行除雜,得到苯甲酸晶體,過濾后對晶體進行洗滌,得到苯甲酸,因此,操作X為冷卻結晶,故C正

確。

故選C。

【易錯點2】分離、提純的化學方法

【分析】

常用于氣體的凈化和干燥,可根據被提純氣體中所含雜質氣體的性SO2中混有HC1氣體可通過

吸收法質,選擇適當的固體或溶液作為吸收劑。常用裝置是洗氣瓶或干燥飽和NaHSCh溶液除去

在被提純的物質中加入適量試劑使其與雜質反應,生成沉淀過濾除硝酸鉀中少量硝酸鋼,可用

沉淀法

去適量的硫酸鉀除去

根據物質中所含雜質的性質加入合適的試劑,讓雜質轉化為氣體除KC1中少量K2co3,可加適

氣體法

去量的鹽酸除去

利用化學反應,加入適當的試劑或采用某種條件(如加熱),使物以正鹽、酸式鹽間的轉化最

轉化法

質中的雜質轉化為被提純物質為常見

對于固體試劑可選擇適當的物質將雜質溶解,然后過濾除去,雜質Fe(OH)3中A1(OH)3,可用

溶解法

為兩性物質常見過量NaOH溶液除去

氧化除去FeCb的FeCb,可加酸

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組分能被氧化(或被還原)的性質分離提純

還原法性H2O2溶液

電解法利用電解原理來分離、提純物質電解精煉銅

如除去CuCh中的FeCh,

調節通過加入試劑來調節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組分沉淀而分離的方法,

可加入CuO、CU(OH)2,使

pH法一般是加入相應的難溶或微溶物來調節

Fe3+生成Fe(OH)3過濾除去

【例2】(2024?安徽卷)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過氧化鈉和硫黃:加水,振蕩B.水晶和玻璃:X射線衍射實驗

C.氯化鈉和氯化鉀:焰色試驗D.苯和甲苯:滴加澳水,振蕩

【答案】D

【解析】A.過氧化鈉可以與水發生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氫氧化鈉,硫不溶于水,A可以鑒別;

B.水晶為晶體,有獨立的晶格結構,玻璃為非晶體,沒有獨立的晶格結構,可以用X射線衍射實驗進行鑒

別,B可以鑒別;

C.鈉的焰色為黃色,鉀的焰色為紫色(需透過藍色鉆玻璃),二者可以用焰色試驗鑒別,C可以鑒別;

D.苯和甲苯都可以溶解濱水中的澳且密度都比水小,二者都在上層,不能用澳水鑒別苯和甲苯,D不可以

鑒別;

故答案選D。

【變式2-1](2024屆廣東省汕頭一模)為除去物質中混有的雜質,所選試劑與方法均正確的是

選項物質(雜質)除雜試劑方法

CO(CO)點燃

A202

NaO(NaO)加熱

B22202

CAl2O3(Fe2O3)NaOH溶液過濾

D乙醇(凡0)無水C11SO4分液

【答案】B

【解析】A.無法控制02的用量,易引入新雜質,且CO2中混有少量CO不易燃燒,A錯誤;

B.NazO不穩定,與。2在加熱條件下反應生成NazCh,因此通入足量的O2,加熱可以除雜,B正確;

C.NaOH溶液能與AI2O3發生反應產生Na[Al(OH)4],將主要物質除去而不能除去雜質,C錯誤;

D.除去乙醇中含有的水應該加入的生石灰,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乙醇不反應,氫氧化鈣不揮發,

加熱蒸儲可以得到純凈的乙醇,若用無水CuSC>4吸水效果不理想,吸水后受熱還會脫水,D錯誤;

故選B。

【易錯點3】常見氣體的除雜

【分析】

1.氣體的除雜的思考方法

依據氣體的性質和雜質的性質而確定,通常利用主體性質與雜質氣體的性質差異,如溶解性、溶

原理

沸點、酸堿性、氧化性、還原性等。選用的除雜劑有液體除雜劑和固體除雜劑

除雜原則不增、不減、密閉(除雜應在密閉裝置內進行)、易除(應先除易除的雜質)

裝置①固體除雜劑——干燥管、U形管和加熱管(硬質玻璃管);②液體除雜劑——洗氣瓶

吸收劑依據雜質氣體的性質:①易溶于水:用水;②呈酸性:用堿性物質;③呈堿性:用酸性物質;④

的選擇其它:與雜質生成沉淀或反應生成可溶性物質

①不引入新雜質:如除去CH4中C2H4,不能用酸性KMnCU溶液

溫馨提醒②區分氣體的吸收劑與檢企那是兩個不同的操作;如檢驗CO2要求:靈敏、現象明顯,操作是

通入通石灰水;吸收CO2要求完全,操作是通入NaOH溶液中

2.常見氣體的除雜歸納

氣體(括號內為雜質)除雜試劑化學方程式或原理

C2H2(H2S)CuSO4溶液H2s+CuSO4===CuS;+H2SO4

濃硫酸

H2(NH3)NH3+H2SO4===NH4HSO4

C12(HC1)飽和NaCl溶液HC1極易溶于水,Cb在飽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O2(HCI)飽和NaHCCh溶液HC1+NaHCO3===NaCl+H2O+CO2

SO2(HCI)飽和NaHSCh溶液HC1+NaHSO3===NaCl+H2O+SO2

飽和溶液二二二

CO2(SO2)NaHCO3SO2+2NaHCO3Na2sO3+H2O+2CO2

CO(CO)灼熱CuO

2CO+CuO-——Cu+CO2

濃溶液

CO(CO2)NaOHCO2+2NaOH==Na2cO3+H2O

N(O)灼熱銅網

222Cu+O2-——2CuO

CH4(CH2===CH2、CH2===CH2+Br2—->CH2BrCH2Br

澳水

CH三CH)HC=CH+2Br2—->CHBr2—CHBr2

【例3】(2023?海南卷)下列氣體除雜(括號里為雜質)操作所選用的試劑合理的是

A.CO2(HC1):飽和Na2cO3溶液

B.NH3(H2O):堿石灰

C.C2H2(H2S):酸性KMnC\溶液

D.C2H4(SO2):P4O10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氯化氫均會和碳酸鈉溶液反應,A不符合題意;

B.氨氣和堿石灰不反應,水和堿石灰反應,合理,B符合題意;

C.酸性高鋅酸鉀會把乙快氧化,C不符合題意;

D.P4O10,二氧化硫均為酸性氧化物,不反應,不能除去二氧化硫,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易錯點4】化工流程中的分離與提純

【例4】(2023?浙江卷)苯甲酸是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某實驗小組設計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

沙)的提純方案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強的是

A.操作I中依據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操作II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

C.操作III緩慢冷卻結晶可減少雜質被包裹

D.操作IV可用冷水洗滌晶體

【答案】B

【分析】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熱水。粗苯甲酸中混有泥沙和氯化鈉,加水、加熱溶解,苯甲酸、NaCl

溶解在水中,泥沙不溶,從而形成懸濁液;趁熱過濾出泥沙,同時防止苯甲酸結晶析出;將濾液冷卻結晶,

大部分苯甲酸結晶析出,氯化鈉仍留在母液中;過濾、用冷水洗滌,便可得到純凈的苯甲酸。

【解析】A.操作I中,為減少能耗、減少苯甲酸的溶解損失,溶解所用水的量需加以控制,可依據苯甲酸

的大致含量、溶解度等估算加水量,A正確;

B.操作II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同時防止苯甲酸結晶析出,NaCl含量少,通常不結晶析出,B

不正確;

C.操作III緩慢冷卻結晶,可形成較大的苯甲酸晶體顆粒,同時可減少雜質被包裹在晶體顆粒內部,C正確;

D.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熱水,所以操作IV可用冷水洗滌晶體,既可去除晶體表面吸附的雜質離子,

又能減少溶解損失,D正確;

故選B。

【變式4-1](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三模)實驗室用澳和苯(沸點為80.1C)在鐵粉的催化下制取澳苯(沸點為

156.2℃),得到粗澳苯后,某小組設計如下方案進行精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試劑X可以選用過量的NaOH或Na2cO3溶液

B.步驟I中,“過濾”后所得的濾渣主要成分為Fe

C.“干燥、過濾”所用的干燥劑可選用無水CaCl?

D.步驟n的操作為蒸儲,首先收集到的微分為苯

【答案】B

【分析】粗澳苯加入碳酸鈉或NaOH將澳化鐵轉化為氫氧化鐵過濾除去,濾液進行分液分離,有機層再加

水洗去溶水雜質,再次分液后,有機層B中加干燥劑干燥澳苯,過濾除去干燥劑后,進行蒸儲得到精制浪

苯,據此分析解答。

【詳解】A.粗澳苯中含有的雜質是Br2、苯、FeBr3o為除去Br?,試劑X可以選用過量的NaOH或Na2cO3

溶液,A正確;

B.FeBu與NaOH或Na2c溶液反應,生成Fe(OH1沉淀,步驟I中,“過濾”后所得的濾渣主要成分為

Fe(OH)3,B錯誤;

C.“干燥、過濾”所用的干燥劑可選用無水CaC",C正確;

D.步驟n的操作為蒸儲,根據沸點可知,首先收集到的儲分為苯,D正確;

故選:Bo

【易錯點5】常見氣體的檢驗

【分析】

氣體檢驗特征性質注意事項

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一

02

純凈的H2在空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

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產物只有水

H2

杯,燒杯的內壁有水霧生成

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在火

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燒杯的

CH產物有二氧化碳和水

4內壁有水霧生成,同時生成能使澄清

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生成

CO產物只有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在空氣中燃燒火焰明亮,有黑煙,可

——

CH2=CH2

使濱水、酸性KMnC)4溶液褪色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能使品紅溶液

C0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S02

褪色,加熱后恢復紅色;能使酸性

SO2的漂白原理與新制氯水的漂白原理

KMnO4溶液褪色;能使溟水褪色;能

不同

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能使燃著的應注意區別,S0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

co2

木條熄滅變渾濁,N2也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

無色氣體,接觸空氣時立即變為紅棕

NO——

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能使濕潤的

ChC12有毒,注意聞氣味的方法

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

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通入水中生N02的顏色與澳蒸氣相近,N02溶于

成無色溶液并產生無色氣體,水溶液溶液無沉淀生成,而澳蒸氣溶

NO2AgNCh

顯酸性于AgNCh溶液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在潮濕的空氣

中形成白霧;用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HC1極易溶于水,做相關實驗時應防

HC1

靠近時冒白煙;通入AgNO3溶液時有倒吸

白色沉淀生成

NH3無色,有刺激性氣味,能使濕潤的紅NH3極易溶于水,做相關實驗時應防

色石蕊試紙變藍;用蘸有濃鹽酸的玻倒吸

璃棒靠近時冒白煙

注意:氣體檢驗中干擾因素的排除

如在SO2存在的條件下檢驗CO2,可設計如下檢驗方案:酸性高鐳酸鉀溶液除去SO2一品紅溶液檢驗SO2

是否除盡一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檢驗CO2o

【例5】(2020?新課標I卷)下列氣體去除雜質的方法中,不能實現目的的是

氣體(雜質)方法

ASO2(H2S)通過酸性高鎰酸鉀溶液

BC12(HC1)通過飽和的食鹽水

CN2(O2)通過灼熱的銅絲網

DNO(NO2)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答案】A

【解析】SCh和H2s都具有較強的還原性,都可以被酸性高鎰酸鉀溶液氧化;因此在用酸性高鎰酸鉀溶液除

雜質H2s時,SCh也會被吸收,故A項不能實現除雜目的;氯氣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氫氣體,可以用飽和食

鹽水除去;飽和食鹽水在吸收氯化氫氣體的同時,也會抑制氯氣在水中的溶解,故B項能實現除雜目的;

氮氣中混有少量氧氣,在通過灼熱的銅絲網時,氧氣可以與之發生反應:2Cu+C)2上2CuO,而銅與氮

氣無法反應,因此可以采取這種方式除去雜質氧氣,故C項能實現除雜目的;NO2可以與NaOH發生反應:

2NO2+2NaOH=NaNO3+NaNO2+H2O,NO與NaOH溶液不能發生反應;盡管NO可以與NCh一同

跟NaOH發生反應:NO+NO2+2NaOH=2NaNO2+H2O,但由于雜質的含量一般較少,所以也不會對

NO的量產生較大的影響,故D項能實現除雜的目的;答案選A。

【變式5-1](2024屆廣東省佛山二模)利用如圖裝置驗證制備乙烯時產生的雜質氣體(加熱、夾持及尾氣

處理裝置已省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品紅溶液褪色說明有SO?產生

c.X溶液為酸性KMnC)4溶液

D.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一定有CO?產生

【答案】B

【解析】A.制備乙烯時產生的雜質氣體主要為C02、SO2和水,所以無水硫酸銅的作用是檢驗水,A錯誤;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因此品紅褪色,可以說明有二氧化硫,B正確;

C.酸性高鎰酸鉀溶液主要用于吸收二氧化硫,但酸性高鎰酸鉀可以將乙烯氧化為二氧化碳,對二氧化碳的

檢驗造成干擾,因此試劑X不能是酸性高鎰酸鉀,c錯誤;

D.不能確定二氧化硫是否完全被吸收,石灰水變渾濁有可能是過量的二氧化硫,D錯誤;

故選B。

【易錯點6】常見離子的檢驗

【分析】

離子試齊IJ現象注意

Cl、Br>白色沉淀(AgCl)、淡黃色沉淀

AgNCh溶液和稀硝酸——

r(AgBr)、黃色沉淀(Agl)

sor稀鹽酸和BaCh溶液白色沉淀先加稀鹽酸

沉淀法

白色沉淀一灰綠色沉淀一紅褐

Fe2+NaOH溶液——

色沉淀

Fe3+NaOH溶液紅褐色沉淀一

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且

濃NaOH溶液和濕潤

NH4該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需加熱

的紅色石蕊試紙

紙變藍

氣體法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該氣體

cor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HCO。有干擾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且

sor稀硫酸和品紅溶液——

該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r氯水(少量)和CC14下層為紫紅色一

先加KSCN

滴加KSCN溶液無明顯現象,

Fe2+KSCN溶液和氯水溶液,無變

滴加氯水后溶液變紅色

化,再加氯水

顯色法

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一

Fe3+

苯酚溶液溶液顯紫色一

K+的焰色要

Na+、K+Pt(Fe)絲和稀鹽酸火焰分別呈黃色、紫色

透過藍色鉆

玻璃觀察

注意:離子檢驗中的常見干擾因素以及排除措施

待檢離子干擾離子排除干擾措施

sor加過量的Ba(NO3)2溶液

crcor

加稀硝酸酸化

OH-

cor

sorsor加鹽酸酸化

Ag-

sorcor加鹽酸后將產生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

corsor加稀硝酸

【例6】(2023?天津卷)下列方法(試劑)中,無法鑒別Na2cO3和BadZ兩種物質的是

A.焰色試驗B.pH試紙C.稀氨水D.Na2SO4

【答案】C

【解析】A.鈉元素、鋼元素的焰色不同,可以用焰色試驗鑒別碳酸鈉和氯化鋼,A不符合;

B.Na2cCh溶液顯堿性,BaCb溶液顯中性,故可以用pH試紙檢驗Na2cCh和BaCb,B不符合;

C.Na2cO3溶液和BaCb溶液與氨水都不反應,都無現象,C符合;

D.Na2c03溶液與Na2s04溶液不反應,BaCb溶液與Na2sCU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鋼,D不符合;

故答案為:Co

【易錯點7】常見有機物的檢驗

【分析】

1.檢驗與鑒別有機物的四種主要方法

①檢驗有機物溶解性:通常是加水檢查、觀察是否能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以鑒別乙酸與乙酸乙酯、乙醇與

氯乙烷、甘油與油脂等。

②檢查液態有機物的密度:觀察不溶于水的有機物在水中浮沉情況,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小還是大。例如,

用此法可以鑒別硝基苯與苯、四氯化碳與1-氯丁烷。

③檢查有機物燃燒情況:如觀察是否可燃(大部分有機物可燃,四氯化碳和少數有機物不可燃)、燃燒時黑煙的

多少(可區分乙烷、乙烯和乙烘,己烯和苯,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燃燒時的氣味(如識別聚氯乙烯和蛋白質)。

④檢查有機物的官能團:結構決定性質,官能團體現結構,選取典型試劑檢驗對應的官能團是有機物檢驗的關

鍵。

2.有機物類別的檢驗

物質試劑與方法現象與結論

飽和燒與不飽和燒加入濱水或酸性KMnCU溶液褪色的是不飽和姓

苯與苯的同系物加酸性KMnCU溶液褪色的是苯的同系物

加銀氨溶液、水浴加熱有銀鏡產生

醛基化合物

加新制的CU(OH)2、加熱煮沸后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醇加乙酸、濃硫酸有果香味液體生成

FeCb溶液溶液變為紫色

濃溪水產生白色沉淀

加Na2cCh溶液有氣體逸出

竣酸

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顯紅色

淀粉加碘水溶液顯藍色

灼燒有燒焦羽毛氣味

蛋白質

加濃硝酸微熱顯25黃色(只用于檢驗部分蛋白質)

【例7】(2023?遼寧卷)下列鑒別或檢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石灰水鑒別Na2cCh與NaHCCh

B.用KSCN溶液檢驗FeSCU是否變質

C.用鹽酸酸化的BaCb溶液檢驗Na2sCh是否被氧化

D.加熱條件下用銀氨溶液檢驗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

【答案】A

【解析】A.石灰水的主要成分為Ca(OH)2能與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碳酸鈣,二者均生成白色沉淀,

不能達到鑒別的目的,A錯誤;

B.Fe2+變質后會生成Fe3+,可以利用KSCN溶液鑒別,現象為溶液變成血紅色,可以達到檢驗的目的,B

正確;

C.NazSCh被氧化后會變成Na2so4,加入鹽酸酸化的BaCb后可以產生白色沉淀,可以用來檢驗Na2s。3是

否被氧化,C正確;

D.含有醛基的物質可以與銀氨溶液反應生成銀單質,可以用來檢驗乙醇中混油的乙醛,D正確;

故答案選Ao

【變式7-1](2024?湖南衡陽?三模)下列各組物質的鑒別試劑選擇錯誤的是

選項物質鑒別試劑

A苯酚稀溶液和酒精溶液Na2cO3溶液

BCaCOs粉末和CaO粉末水

C乙烯氣體和乙烷氣體澳水

DC粉和氧化銅粉末稀鹽酸

【答案】A

【解析】A.乙醇能與水以任意比混溶,苯酚與碳酸鈉反應產生苯酚鈉屬于鈉鹽也是溶于水的且過程中沒有

氣體產生,無法通過Na2c溶液進行鑒別,故A錯誤;

B.CaCC)3難溶于水,CaO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熱且產生的氫氧化鈣溶于水,可以鑒別,故B正確;

C.乙烯與澳水發生加成反應導致濱水褪色,乙烷與澳水不反應,可以鑒別,故C正確;

D.C粉與稀鹽酸不反應,氧化銅粉末與稀鹽酸反應,溶液變為藍色,可以鑒別,故D正確;

故答案選Ao

【變式7-2](2024屆廣東省湛江二模)下列實驗目的對應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

檢驗CH3cH2X中的鹵素將CH3cH2X(鹵代嫌)與NaOH溶液共熱,冷卻后取上層水溶液,加入

A

原子的種類AgNCh溶液,觀察沉淀顏色

B證明活動性:K>Cu將少量K投入CuS04溶液中,觀察是否產生紅色固體

C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屬鈉,觀察是否有氣體生成

驗證久置的Na2sCh是否取少量久置的亞硫酸鈉樣品溶于除氧蒸儲水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再滴

D

變質加氯化鋼溶液,觀察是否有白色沉淀出現

【答案】D

【解析】A.加入NaOH溶液共熱,CH3cH2X(鹵代的發生水解,檢驗鹵素離子應在酸性溶液中,沒有加硝

酸酸化,不能利用硝酸銀檢驗,A錯誤;

B.K與CuSCU溶液反應時,K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鉀,氫氧化鉀再與CuSO4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氫氧

化銅,得不到紅色固體,B錯誤;

C.鈉與乙醇本身就能反應放出H2,故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屬鈉,觀察是否有氣體生成,不能檢驗乙醇

中是否含有水,C錯誤;

D.加入鹽酸除去Na2so3,再加入BaCb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說明Na2sCh中含有Na2so4,從而證明

Na2sCh已氧化變質,D正確;

故答案為:D。

日易錯題通關

1.(2024屆廣東省梅州二模)分離、提純是研究有機物的基本步驟之一、下列操作在重結晶法提純苯甲酸

過程中不涉及的是

【分析】用重結晶法提純粗苯甲酸的步驟為:加熱溶解、趁熱過濾、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

【解析】A.苯甲酸在水中溶解度不大,需要趁熱過濾,減少苯甲酸的損失,A正確;

B.苯甲酸在水中溶解度不大,需要加熱溶解,B正確;

C.趁熱過濾后的濾液冷卻后析出苯甲酸晶體,需要冷卻結晶,不是蒸發結晶,C錯誤;

D.需要稱取一定質量的苯甲酸,D正確;

故選Co

2.(2024?黑吉遼卷)下列實驗方法或試劑使用合理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法或試劑

A檢驗NaBr溶液中是否含有Fe2+K3[Fe(CN%]溶液

B測定KHS溶液中c(S))用AgNOs溶液滴定

C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加入金屬Na,過濾

D測定KC1O溶液的pH使用pH試紙

【答案】A

【解析】A.溶液中含有Fe2+,可以與K3[Fe(CN)6]發生反應使溶液變成藍色,A項合理;

B.隨著滴定的不斷進行,溶液中S2一不斷被消耗,但是溶液中的HS-還可以繼續發生電離生成S'B項不

合理;

C.金屬Na既可以和水發生反應又可以和乙醇發生反應,故不能用金屬Na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C項不合

理;

D.C1。具有氧化性,不能用pH試紙測定其pH的大小,可以用pH計進行測量,D項不合理;

故答案選A。

3.(2024?甘肅卷)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相對應的是

實驗操作、現象結論

A用藍色石蕊試紙檢驗某無色溶液,試紙變紅該溶液是酸溶液

B用酒精燈灼燒織物產生類似燒焦羽毛的氣味該織物含蛋白質

C乙醇和濃硫酸加熱,產生的氣體使澳水褪色該氣體是乙烯

D氯化鎂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沉淀氫氧化鈉的堿性比氫氧化鎂強

【答案】B

【解析】A.用藍色石蕊試紙檢驗某無色溶液,試紙變紅,該溶液顯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也有可能是

顯酸性的鹽溶液,A項不符合題意;

B.動物纖維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后有類似燒焦羽毛的味道,若用酒精燈灼燒織物產生類似燒焦羽毛的

味道,說明該織物含有動物纖維,含有蛋白質,B項符合題意;

C.乙醇和濃硫酸加熱,會產生很多產物,如加熱溫度在170℃,主要產物為乙烯;如加熱溫度在140℃,

主要產物為二乙酸;同時乙醇可在濃硫酸下脫水生成碳單質,繼續和濃硫酸在加熱條件下產生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等,其中的產物二氧化硫也能使濱水褪色,不能說明產生的氣體就是乙烯,C項不符合題意;

D.氯化鎂溶液中滴入氫氧化鈉溶液,會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難溶的氫氧化鎂,與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鎂的

堿性無關,不能由此得出氫氧化鈉的堿性比氫氧化鎂強,D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2024屆?黑龍江齊齊哈爾?三模)澳酸鈉和氯化鈉的溶解度(S)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各組物質分離提純方

法錯誤的是

選項待分離提純的物質分離提純方法

A分離苯和水分液

B除去澳酸鈉中的少量氯化鈉重結晶

C除去乙煥中的少量H2s氣體用CuSC)4溶液洗氣

D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過濾

A.AB.BC.CD.D

【答案】D

【詳解】A.苯難溶于水,可以用分液法分離,A正確;

B.由溶解度曲線可知,澳酸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很小,可通過重結晶

的方法分離提純澳酸鈉,B正確;

C.用硫酸銅溶液除去乙烘中混有的H2s氣體,C正確;

D.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應該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蕩后分液即可,D錯誤;

故選:D。

【詳解】A.HC1極易溶于水,C1?在稀硫酸中溶解度很小,可以除去C1?中的HC1,A正確;

B.石蠟油受熱分解生成的烯煌不一定是乙烯,B錯誤;

C.充滿SO?的試管倒扣到水槽中液面上升可能是SO?溶于水,也可能是SO?與水反應,C錯誤;

D.濃澳水與苯酚生成的三澳苯酚可溶于苯,D錯誤;

故選Ao

6.(2024屆?山東德州?三模)下列物質鑒別方法(必要時可以加熱)錯誤的是

A.氨水鑒別:A1CL溶液、MgC"溶液、BaClZ溶液

B.濱水鑒別:苯酚溶液、KI溶液、AgNC)3溶液

C.酸性KMnO,溶液鑒別:甲苯、CC14>乙醇

D.新制Cu(OH)2懸濁液鑒別:乙醇、乙醛、乙酸

【答案】A

【詳解】A.氨水與AlCb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氨水與MgCU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氨水與BaC"溶液無現象,

不可鑒別,A錯誤;

B.澳水與苯酚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澳水與KI溶液得到棕黃色溶液,浪水與AgNOs溶液生成淡黃色沉淀,

可鑒別,B正確;

C.甲苯能被高錦酸鉀溶液氧化,能使高鋅酸鉀溶液褪色,但得到的是苯甲酸的懸濁液;乙醇也能被高鎰酸

鉀溶液氧化從而使高鎰酸鉀溶液褪色,乙醇能被氧化為乙酸,得到無色澄清溶液,酸性KMnO,溶液與CC14

不反應,溶液分層,可鑒別,C正確;

D.乙醇無現象,新制Cu(OH)2懸濁液與乙醛在加熱條件下會生成磚紅色沉淀,乙酸會溶解Cu(OH)2懸濁

液變成藍色溶液,可鑒別,D正確;

故選Ao

7.(2023?福建卷)從苯甲醛和KOH溶液反應后的混合液中分離出苯甲醇和苯甲酸的過程如下:

苯甲醇一有和戶水,MgSO",操作X,款中仁

口仇屋洗滌干燥、過濾回收溶劑、去除雜質小即爵

苯甲酸鉀甲基叔丁基雄

苯甲醛萃取、分液

_九m_____________用試劑丫調節pH中唯

KOH溶液7k層結晶、過濾、洗滌、干燥不甲酸

已知甲基叔丁基酸的密度為0.74g-cnf3。下列說法塔送的是

A.“萃取”過程需振蕩、放氣、靜置分層

B.“有機層”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操作X”為蒸儲,“試劑Y”可選用鹽酸

D.“洗滌”苯甲酸,用乙醇的效果比用蒸儲水好

【答案】D

【分析】苯甲醛和KOH溶液反應后的混合液中主要是生成的苯甲醇和苯甲酸鉀,加甲基叔丁基酸萃取、分

液后,苯甲醇留在有機層中,加水洗滌、加硫酸鎂干燥、過濾,再用蒸儲的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