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高一試題及答案_第1頁
濟南高一試題及答案_第2頁
濟南高一試題及答案_第3頁
濟南高一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濟南高一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1.下列關于我國歷史朝代的說法,正確的是:

A.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

B.秦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進入了封建社會

C.隋朝的統一結束了南北朝時期的分裂局面

D.唐朝是我國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的朝代

2.下列關于我國文學作品的描述,錯誤的是: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B.《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C.《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

D.《聊齋志異》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的代表作

3.下列關于我國地理環境的描述,正確的是:

A.黃土高原是我國的主要氣候區

B.長江流域是我國的主要水資源區

C.喀喇昆侖山是我國的主要山脈

D.東北平原是我國的主要草原區

4.下列關于我國科技成就的描述,錯誤的是:

A.馬鈞發明了指南針

B.李時珍編寫了《本草綱目》

C.范成大完成了《元史》的編寫

D.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5.下列關于我國政治制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A.西周實行的是分封制

B.秦朝實行的是郡縣制

C.唐朝實行的是科舉制

D.宋朝實行的是行省制

6.下列關于我國經濟建設的描述,正確的是:

A.1953年至1957年,我國進行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B.1978年,我國開始了改革開放

C.1990年,我國設立了上海浦東新區

D.2017年,我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

7.下列關于我國文化藝術的描述,正確的是:

A.草書是唐代書法的代表

B.京劇是清代戲曲的代表

C.唐詩宋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代表

D.元曲是我國古代戲曲的代表

8.下列關于我國體育事業的描述,正確的是:

A.1952年,我國首次參加了奧運會

B.1984年,我國重返奧運會

C.2008年,我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

D.2022年,我國成功舉辦了第24屆冬奧會

9.下列關于我國軍事成就的描述,正確的是:

A.岳飛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將

B.戚繼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將

C.林則徐是清朝著名的民族英雄

D.鄧世昌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民族英雄

10.下列關于我國社會制度的描述,正確的是:

A.1956年,我國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

B.1978年,我國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C.1992年,我國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

D.2012年,我國實行了全面深化改革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20]分)

1.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______王朝。

2.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發明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______,作者為______。

4.我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著作是______,作者為______。

5.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著作是______,作者為______。

6.我國古代著名的兵書是______,作者為______。

7.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著作是______,作者為______。

8.我國古代著名的詩歌總集是______,其中包含了______、______等作品。

9.我國古代著名的戲曲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10.我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5]分)

1.簡述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意義。

2.簡述漢武帝時期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

3.簡述唐朝時期經濟繁榮的原因。

4.簡述宋朝時期科技發展的特點。

5.簡述明清時期社會矛盾加劇的原因。

五、論述題(每題[10]分,共[20]分)

1.論述中國古代農業發展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2.論述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點及其原因。

六、材料分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

1.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隋朝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隋文帝實行了郡縣制,將全國劃分為若干個郡和縣,郡縣的長官由朝廷直接任命。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但也導致了地方官員的腐敗和民眾的不滿。

問題:(1)郡縣制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郡縣制對中央和地方的影響有哪些?

2.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明朝時期,為了選拔人才,實行了科舉制。科舉制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三個階段,通過考試選拔出的官員多為儒生,他們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問題:(1)科舉制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科舉制對當時社會的影響有哪些?

試卷答案如下:

一、選擇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C(解析:春秋戰國時期是諸侯割據的時期,秦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進入了封建社會,隋朝結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唐朝的疆域雖大但并非最遼闊。)

2.D(解析:《詩經》是詩歌總集,《史記》是紀傳體通史,《紅樓夢》是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聊齋志異》是神話傳說的代表作。)

3.B(解析:黃土高原是氣候區,長江流域是水資源區,喀喇昆侖山是山脈,東北平原是草原區。)

4.A(解析:馬鈞發明了指南針,李時珍編寫了《本草綱目》,范成大完成了《元史》,畢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5.C(解析:西周實行分封制,秦朝實行郡縣制,唐朝實行科舉制,宋朝實行行省制。)

6.B(解析:第一個五年計劃在1953年至1957年進行,改革開放始于1978年,上海浦東新區設立于1990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于2017年。)

7.C(解析:草書是唐代書法,京劇是清代戲曲,唐詩宋詞是詩歌,元曲是戲曲。)

8.C(解析:我國首次參加奧運會是在1932年,重返奧運會是在1984年,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運會是在2008年,第24屆冬奧會成功舉辦于2022年。)

9.B(解析:岳飛是南宋抗金名將,戚繼光是明朝抗倭名將,林則徐是清朝民族英雄,鄧世昌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民族英雄。)

10.A(解析: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于1956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于1978年,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提出于1992年,全面深化改革實行于2012年。)

二、填空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中央集權(解析: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

2.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解析:這四項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3.《史記》、司馬遷(解析:《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由司馬遷所著。)

4.《水經注》、酈道元(解析:《水經注》是中國古代地理學著作,由酈道元所著。)

5.《本草綱目》、李時珍(解析:《本草綱目》是中國古代醫學著作,由李時珍所著。)

6.《孫子兵法》、孫武(解析:《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兵書,由孫武所著。)

7.《史記》、司馬遷(解析:《史記》是中國古代史學著作,由司馬遷所著。)

8.《詩經》、詩經、楚辭(解析:《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總集,其中包含了詩經和楚辭等作品。)

9.京劇、昆曲、越劇(解析:京劇、昆曲、越劇是中國古代戲曲形式。)

10.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解析: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是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

四、簡答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意義:

-結束了長期的戰國紛爭,實現了國家統一。

-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開創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為后世提供了范例。

2.漢武帝時期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

-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漢朝的統治地位。

-促進了儒家思想的傳播和發展,使儒家成為官方意識形態。

-對后世的政治、文化、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唐朝時期經濟繁榮的原因:

-政治穩定,社會秩序良好。

-實行科舉制度,選拔人才,推動了社會進步。

-開放包容,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

4.宋朝時期科技發展的特點:

-科技領域廣泛,涉及天文、數學、地理、醫學等多個方面。

-創新能力強,出現了許多重要的科技發明。

-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推動了經濟發展。

5.明清時期社會矛盾加劇的原因:

-土地兼并嚴重,農民生活困苦。

-財政困難,加重了百姓負擔。

-社會階層固化,人才選拔不公。

-外部壓力,如倭寇侵擾、西方列強的侵略等。

五、論述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中國古代農業發展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農業是古代社會的基礎產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農業的發展促進了人口增長,擴大了市場規模。

-農業技術進步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農業經濟結構的變化影響了社會結構和階級關系。

2.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點及其原因:

-手工業門類繁多,技藝精湛。

-手工業與農業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經濟模式。

-手工業發展受到官營手工業的帶動。

-外貿需求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

六、材料分析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郡縣制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郡縣制的主要內容是中央政府設立郡縣,直接任命郡縣官員,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