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03 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的變化特點-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解析版)_第1頁
實驗03 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的變化特點-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解析版)_第2頁
實驗03 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的變化特點-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解析版)_第3頁
實驗03 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的變化特點-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解析版)_第4頁
實驗03 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的變化特點-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實驗03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的變化特點酒精燈、鐵架臺(帶石棉網)、燒杯、溫度計、停表、等。(1)秒表測量加熱時間,溫度計測量物質的溫度;(2)帶小孔的硬紙板,硬紙板減少熱量損失,縮短加熱時間;小孔為了保持燒杯內外氣壓平衡。(1)按照順序組裝實驗器材;(2)將適量溫水倒入燒杯中加熱,溫度到80℃后,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并觀察水中氣泡的變化情況;(3)繪制溫度--時間圖像,分析圖像,得出結論。時間/min00.511.52...溫度/℃(1)水在沸騰過程中持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2)沸騰前后氣泡的特點,沸騰前有少量的氣泡,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小;沸騰時產生大量的氣泡且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變大,到水面破裂。(1)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沒水中,但不能接觸燒杯底和燒杯壁;(2)撤去酒精燈后,水不會立即停止沸騰的原因:石棉網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水可以繼續從石棉網吸熱;(3)水正在沸騰時撤去酒精燈,稍等一會兒,水不再沸騰了,原因是水沸騰時需要吸熱;(4)水沸騰時燒杯口處產生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5)測出的水的沸點低于100℃,原因是當地的大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6)縮短加熱時間的方法:用初溫較高的水,適當減少水的質量,給燒杯加蓋等。1.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裝置。

(1)在安裝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時,應按照(選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組裝。已知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銀和酒精的沸點分別為357℃和78℃,本實驗應選用(選填“水銀”或“酒精”)溫度計;(2)小明觀察到水在加熱過程中水中氣泡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圖(選填“①”或“②”)是表示水沸騰時的情況;(3)小明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數據可知,當時條件下的大氣壓(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個標準大氣壓。根據實驗數據和我們的生活經驗,說一說水沸騰時的溫度變化和吸放熱特點是;加熱時間/min00.511.52.02.53.03.5溫度/℃9092949698989898(4)小明發現水正在沸騰,移走酒精燈,水還能沸騰一段時間,表明水沸騰過程中不需要吸熱,這種說法是(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5)如圖丙所示,B容器中裝有適量水,A試管內也裝有水,現用酒精燈給B容器加熱,一段時間后,B容器內水沸騰時,A試管內的水(選填“會”或“不會”)沸騰;(6)現給一定量的水加熱,其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丁中a圖線所示(實線部分),若其它各件不變,僅將水量減少,則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線正確的是(填字母);(7)周末小華在家燒水煮餃子,當水燒開準備下餃子時,媽媽提醒他鍋里的水量少了點,于是小華又往鍋里迅速加了一碗水(水量比鍋里少),用同樣大的火直至將水再次燒開。圖中能說明小華整個燒水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A.

B.

C.

D.

(8)細心的小明同學觀察爸爸在家里用電陶爐燒水,發現當水沸騰時,離壺口一段距離處出現“白氣”,而壺口處卻沒有(如圖所示),請分析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

【答案】自下而上水銀①小于持續吸熱溫度不變錯誤見解析不會cA見解析【詳解】(1)[1]小明同學在組裝實驗裝置時,因為酒精燈需要用外焰加熱,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燈,再固定鐵圈的高度,所以組裝實驗裝置時,應該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組裝。[2]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水銀的沸點為357℃,酒精的沸點為78℃,假設用酒精制作的溫度計,這溫度計接觸100℃的沸水,酒精的溫度也會升高到100℃,酒精的溫度高于自身的沸點78℃,酒精會沸騰起來,溫度計不能正常使用,所以不能用酒精制作的溫度計;假設用水銀制作的溫度計,水銀要達到357℃才會沸騰,這溫度計接觸100℃的沸水,水銀不會沸騰,溫度計可以正常使用,所以本實驗應選用水銀制作的溫度計。(2)[3]沸騰時,不斷有水汽化為水蒸氣進入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所以對應的圖應該是①。(3)[4]根據表格中數據,從2到3.5分鐘,水吸熱但溫度保持98℃不變,所以是水的沸騰過程,水的沸點為98℃。當時水的沸點小于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100℃),所以當時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5]根據實驗數據和生活經驗可知,水沸騰時不加熱則不再沸點,因此沸騰時的特點是要持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4)[6][7]由于撤去酒精燈后,石棉網上有余熱,水仍能從石棉網上吸熱,故仍能繼續沸騰一小段時間,所以這種說法不對。(5)[8]現用酒精燈給B容器加熱,一段時間后,B容器內水沸騰時,A試管的水從B容器的水吸收熱量,溫度升高,當達到水的沸點時,AB之間沒有溫度差,故A會達到沸點,但不會沸騰。(6)[9]若其他條件不變,僅將水量減少,則會縮短水到達沸騰的時間,而水的沸點不變,因此溫度與時間的關系圖像應是c。(7)[10]水沸騰之后,溫度保持不變,小華又往鍋里迅速加了一碗水(水量比鍋里少),鍋內水的溫度迅速降低,然后在加熱過程中,水吸熱溫度上升,達到沸點繼續沸騰,在此過程中,水面上的氣壓不變,所以水的沸點與原來相同,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8)[11]壺口處溫度高,壺口噴出水蒸氣不能遇冷放熱液化成小水珠;而離壺口一段距離處溫度較低,壺口噴出水蒸氣能遇冷放熱降溫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氣”,因此離壺口一段距離處出現“白氣”,而壺口處卻沒有。真題演練1.(2023·青島·中考真題)小海在勞動課實踐中發現,水滴入熱油鍋中,油花四濺。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小海用圖甲所示裝置進行如下探究。

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從水溫達到90℃開始,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直至水沸騰并持續加熱一段時間。(1)小海根據實驗數據,在坐標系中描出了相應的點,如圖乙所示;①請你根據圖乙中描出的點,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②根據繪制的圖像,可知水的沸點是℃;(2)水沸騰時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如果被這樣的水蒸氣燙傷往往比被開水燙傷更嚴重,這是因為水蒸氣(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同溫度的水會大量的熱;(3)小海發現,當試管內的水沸騰時,燒杯中的食用油卻沒有沸騰,由此可知食用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所以水滴入熱油中會迅速汽化,引起油花四濺。【答案】

100液化放出高【詳解】(1)①[1]根據圖乙中描出的點,用線將各點連接起來,如圖所示

②[2]根據繪制的圖像,在加熱過程中,水的溫度上升到100℃后不再上升,可知水的沸點是100℃。(2)[3][4]水蒸氣燙傷時,水蒸氣在人體皮膚表面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放出熱量,所以比同溫度的開水燙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液化成同溫度的水會放出大量的熱。(3)[5]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沸點,當試管內的水沸騰時,燒杯中的食用油卻沒有沸騰,表明油沸騰時的溫度比水要高一些,所以水滴入熱油中會迅速沸騰,引起油花四濺。2.(2023·阜新·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是“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裝置。

(1)實驗時所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規律制成的,讀取溫度值時,正確的方法是(選填“A”“B”或“C”);(2)實驗中待水溫接近90℃時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待水沸騰后再記錄四次,并填寫在下表中;時間/min01234567溫度/℃9092949698989898分析實驗數據可知,水的沸點為℃,此時實驗室的氣壓標準大氣壓(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實驗中在燒杯口處看到大量“白氣”,“白氣”的形成是現象(填物態變化名稱);(3)若要縮短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請寫出一種可行的辦法:。【答案】熱脹冷縮B98小于液化適當減少水量【詳解】(1)[1]在實驗時,我們所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這個原理制成的。[2]讀取溫度值時,正確的觀察方法是眼睛視線要跟溫度計內管中液面相平,如圖所示,應該選擇在B的位置觀察。(2)[3]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從計時的第4min起,水持續吸熱溫度不變,說明此時水的溫度已經達到水的沸點,為98℃。[4]在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根據氣壓越大液體沸點越高的特點可知,此時實驗室的氣壓小于1標準大氣壓。[5]實驗中在燒杯口處看到大量“白氣”,這是水蒸氣上升遇到冷空氣液化成了小水珠,所以“白氣”的形成是液化現象。(3)[6]若要縮短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可以適當減少水的質量;可以提高水的初溫;可以給燒杯加個蓋子以減少熱量散失等。3.(2023·丹東·中考真題)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

(1)在組裝器材時,出現如圖甲所示的情形,其中存在的錯誤是,此時應對(選填“A”或“B”)處進行調整;(2)器材調整好后,用酒精燈給燒杯中的水加熱,某一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3)繼續加熱,當水溫達到90℃時,每隔0.5min記錄一次溫度,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了如圖丙所示的圖象。由圖象可知此次實驗中水的沸點是℃,由此可知當地當時的大氣壓(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標準大氣壓;(4)為探究水沸騰的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應,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答案】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A7699低于停止加熱【詳解】(1)[1][2]實驗組裝過程中,要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組裝,圖甲中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了燒杯底部,應向上調整A。(2)[3]由圖乙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在0刻度線以上,示數為76℃。(3)[4][5]從圖象可以看出水在沸騰過程中保持99℃不變,所以沸點為99℃;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1標準大氣壓時水的沸點為100℃,氣壓越小沸點越低,由此可知當地當時的大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4)[6]為了說明水沸騰過程中是否需要吸熱,應停止加熱,觀察水是否繼續沸騰,如果水不沸騰,說明水沸騰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4.(2023·營口·中考真題)小建和小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

(1)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其中有一處明顯的錯誤是;(2)改正錯誤后,繼續實驗,某一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3)小建觀察到水沸騰時形成的大量氣泡不斷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散發到空氣中;(4)圖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水在沸騰的過程中不斷(選填“吸熱”或“放熱”),溫度;(5)小晨利用原有器材,將裝置中燒杯上方帶孔的硬紙蓋換成無孔硬紙蓋,重新實驗,發現水沸騰時的溫度高于99℃,原因是水面上方氣壓(選填“變大”或“變小”)。【答案】見解析95水蒸氣吸熱不變變大【詳解】(1)[1]使用溫度計時,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接觸容器底和容器壁,圖甲中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燒杯底部,是錯誤的。(2)[2]圖乙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讀出數據為95℃,則此時的水溫是95℃。(3)[3]實驗中觀察到圖甲所示的水沸騰時形成大量的氣泡不斷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4)[4][5]圖丙中從第8min開始隨著時間的增大,水的溫度不變,此時水已經沸騰,所以水在沸騰的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5)[6]將裝置中燒杯上方帶孔的硬紙蓋換成無孔硬紙蓋,燒杯內水面上方的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測得水的沸點高于99℃。5.(2023·臨沂·中考真題)a、b兩個實驗小組用相同的酒精燈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所用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圖像如圖乙所示。

(1)實驗過程中,燒杯口出現的“白氣”是(填物態變化名稱)的結果;(2)由圖像可知,水沸騰前溫度不斷升高,沸騰后溫度;(3)進一步分析可知,組所用水的質量較小;(4)a、b兩組所測水的沸點均不是100℃,這是由于(選填“實驗誤差”或“當地氣壓”)引起的;(5)對實驗進行評估可知,b組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過長,你給他們的合理化建議是:(填寫一條即可)。【答案】液化不變a當地氣壓提高水的初溫或給燒杯加上蓋子【詳解】(1)[1]“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放熱形成的小水珠。(2)[2]由圖像可知,水沸騰后,持續吸熱,溫度不變。(3)[3]如圖乙,a組的水升溫快,b組的水升溫慢,所以a組所用水的質量較小。(4)[4]在標準的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如果水的沸點低于100℃,這是由于當地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引起的。(5)[5]對實驗進行評估可知,b組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過長,要縮短加熱時間,可以提高水的初溫或給燒杯加上蓋子,或者適當減少水的質量。跟蹤訓練1.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觀察水的沸騰現象。(1)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圖甲的(選填“A”或“B”);(2)水沸騰時溫度計示數如圖乙所示,則此時水沸點是℃;(3)水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為圖丙中(選填“A”或“B”);(4)若要縮短將水加熱至沸騰的時間。請寫出一種可行的辦法。【答案】B96A提高水的初溫/適當減少水量/給燒杯加蓋【詳解】(1)[1]由于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需先根據酒精燈固定圖甲中B的高度。(2)[2]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此時的示數為96℃,所以沸點為96℃。(3)[3]水沸騰時,內部溫度均勻,氣泡上升過程中,受到水的壓強減小,體積變大,故A是水沸騰時的現象。(4)[4]要縮短加熱時間,可適當提高水的初溫、適當減少水量或給燒杯加蓋,減少熱量的損失。2.物理學習小組在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時,裝置如圖所示。(1)安裝實驗器材應按照(選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順序;(2)在水溫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讀取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并持續一段時間。將所得數據記錄在如下表格中。由實驗可知:水沸騰時需要,且溫度;時間/min0123456789101112溫度/℃85868890929496989898989898(3)在本次實驗中,水的沸點是℃,由此可知當地大氣壓(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4)初步得出結論后,等水溫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學繼續利用該裝置再次進行實驗,并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從兩次實驗的圖像中可看出,水從85℃加熱至剛沸騰時,所用時間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答案】自下而上吸熱不變98低于質量【詳解】(1)[1]從固定裝置的方便考慮,應該先根據酒精燈的位置,固定好最下面的鐵圈,然后根據溫度計的位置,固定上面的鐵夾子,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安裝器材更合理。(2)[2][3]根據表格數據可知,從第7min開始,水開始沸騰,水的溫度保持在98℃不變,且需要不斷地吸收熱量,因此由實驗可知:水沸騰時需要吸熱,且溫度不變。(3)[4][5]由(2)分析可知,水的沸點是98℃;1標準大氣壓水的沸點是100℃,液體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所以此時大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4)[6]圖乙所示,從兩次實驗的圖像中可看出,水的初溫相同,加熱條件相同,兩位同學所用時間不同,是因為實驗時用水質量不同。3.小西和實驗小組的同學們按照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1)圖甲中溫度計的示數為℃;(2)水在沸騰前,溫度升高,這是通過方式增加水的內能;(3)小西觀察到水沸騰時形成的大量氣泡不斷上升、體積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到水面破裂開來,此過程中,水不斷吸收熱量,溫度;(4)小組同學實驗過程中繪制了如圖乙所示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分析圖像可知,此時氣壓(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個標準大氣壓。【答案】94熱傳遞變大不變低于【詳解】(1)[1]圖甲中,從90℃到100℃間隔十個小格,說明分度值為1℃,對應示數即為94℃。(2)[2]水在沸騰前,溫度升高,水吸收熱量,內能增大,是通過熱傳遞改變內能。(3)[3][4]當看到水中有大量氣泡不斷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開來,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水沸騰的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都是保持不變。(4)[5]從圖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點是98℃以上不到99℃,低于100℃;1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氣壓越低,沸點越低,故此時的大氣壓比1標準大氣壓低。4.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水沸騰時的溫度變化特點”。(1)裝好如圖甲的實驗裝置后,發現實驗裝置有錯誤,應適當將(選填“A處向上”或“B處向下”)調,圖乙中A、B、C三種讀數方法正確的是(填字母代號);(2)當水溫上升到后,實驗小組每隔記錄一次溫度,并繪制了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如圖丙所示,同時觀察燒杯上方的“白氣”,發現M、N兩點周圍“白氣”(選填“M點少一些”、“M點多一些”或“兩點一樣多”);(3)圖丙中a圖像是實驗小組根據記錄繪制的水沸騰圖像,根據圖像可以得出水沸騰時的特點是;當地大氣壓(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標準大氣壓;(4)如果減少燒杯中水的質量,水沸騰時圖像可能是圖丙中的(選填“b”、“c”或“d”)。【答案】A處向上BM點多一些繼續吸熱,溫度不變低于c【詳解】(1)[1][2]不能讓溫度計碰到燒杯的底部或邊緣,因為這樣會使讀數不標準,所以要把A處向上調;讀數時,要把視線與讀數對齊,所以A、B、C三種讀數方法中B是正確的。(2)[3]當水溫上升到后,燒杯上方出現“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杯口上方M處比N處出現的“白氣”更濃,其原因是M處溫度較低,液化得更明顯。(3)[4][5]由圖丙知,水在沸騰時,繼續從外界吸熱,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由圖丙知,此時水的沸點為,小于水在一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因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故當地大氣壓低于一標準大氣壓。(4)[6]因當地大氣壓不變,水的沸點不變,故減少水的質量時,只是縮短了加熱時間,故水沸騰時圖像可能是圖乙中的c。5.茶圣陸羽在《茶經》中,形容沸騰的水“勢如奔濤”。小明組裝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水沸騰的特點。

(1)裝置中溫度計的使用存在錯誤,請指出:;(2)改正錯誤后進行實驗,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3)持續加熱至水沸騰,觀察到“勢如奔濤”的景象,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丙所示,其中圖線的段表示水的沸騰過程。實驗表明,水沸騰過程中,溫度,需要熱量;(4)如圖丁所示,將剛停止沸騰的水裝入燒瓶,迅速塞上瓶塞并倒置,然后向瓶底澆冷水,發現水重新沸騰起來,原因是。【答案】玻璃泡碰到杯壁92不變吸收瓶內氣體溫度降低,氣壓減小,水的沸點降低【詳解】(1)[1]溫度計使用時,玻璃泡要浸沒在被測液體中,且不能碰到杯壁和杯底,由圖得,玻璃泡碰到杯壁。(2)[2]由圖得,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示數為92℃。(3)[3][4]由圖可知,水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沸點不變,需要不斷吸收熱量。(4)[5]澆冷水后瓶內氣體溫度降低,氣壓減小,水的沸點降低,使燒瓶中的水達到沸點后還能吸收到熱量,水又重新沸騰。6.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觀察水的沸騰”實驗。時間/min0123456溫度/℃90929496989999(1)A處鐵圈的位置是根據來確定的。此實驗加熱過程是通過的方式來增大水的內能的;(2)組裝好實驗器材后,小明在燒杯中倒入適量溫水,用溫度計來測量燒杯中水的溫度,讀數時視線要與液柱上表面;(3)在水溫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記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同時注意觀察水中發生的現象,將所得的數據記錄在表中,請你預測一下,如果小明繼續加熱4min,此時的水溫應為℃;(4)實驗中,小明觀察到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由小到大,此時燒杯中的水處于(選填“沸騰前”或“沸騰時”)的狀態;(5)生活中常常將碗放在鍋里的水中進行蒸食物,當鍋里的水沸騰以后,碗中的水(選填“會”或“不會”)沸騰;(6)本實驗中收集多組數據的目的是。(選填字母)A.得到可靠的結論B.減小實驗誤差

【答案】酒精燈的外焰熱傳遞相平99沸騰時不會A【詳解】(1)[1]實驗時要用酒精的外焰加熱,故處鐵圈的位置是根據酒精燈的外焰高度來確定的。[2]用酒精燈燒水的過程中,水從火焰中吸收熱量,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水的內能。(2)[3]溫度計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4]由于水沸騰后溫度不變,故加熱4min后,水的溫度仍為99℃。(4)[5]水沸騰前,上方水溫低,水中的氣泡上升時是由大變小;沸騰時,大量水蒸氣以氣泡的形式往外逸散,氣泡上升時,小氣泡自動結合成大氣泡,同時深度減小,水壓變小,氣泡的體積將變大。(5)[6]沸騰的條件是達到沸點且繼續吸熱,鍋中的水達到沸點繼續加熱可以沸騰,但碗中的水也達到沸點后因與鍋中的水不存在溫度差,無法繼續吸收熱量,不能沸騰。(6)[7]本實驗中收集多組數據的目的是得到可靠的結論,故選A。7.小明和小宇分別用甲、乙兩裝置做觀察水沸騰的實驗。(1)小明用圖甲裝置做實驗,除此以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2)小明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圖丙中的圖像a,t2表示水的。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3)小宇用圖乙裝置進行實驗,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b,沸點與a不同的原因是。(4)他們做完觀察水沸騰的實驗后,撤去酒精燈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變化情況,發現水溫高時比水溫低時示數下降得(選填“快”或“慢”)。

【答案】停表沸點不變兩燒杯水面上方氣壓不同快【詳解】(1)[1]實驗過程中需要測量加熱時間,因此需要用到停表。(2)[2][3]圖丙中的圖像a,表示水的沸點;當水沸騰時,水不斷從外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就是水的沸點。(3)[4]甲圖裝置相比乙圖裝置燒杯口多了一個蓋子,這樣水蒸氣就會使甲圖燒杯上方氣壓升高,而乙圖杯中水蒸氣會很快散布到空氣中,不會引起水面氣壓升高,而液體的沸點會隨著氣壓的升高而升高,故兩次實驗中水的沸點不同的原因是兩杯水面上方氣壓不同。(4)[5]撤去酒精燈,由于水溫比氣溫高,水和空氣之間會發生熱傳遞,熱量會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溫差越大熱傳遞也就越快,由于水溫高時比水溫低時與空氣的溫差大,所以水溫高時比水溫低時溫度計示數下降得快。8.小海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水的沸騰特點。

(1)實驗中應該按照的順序組裝器材(選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2)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水的溫度為℃;(3)水沸騰后,撤去酒精燈,燒杯中的水還能夠沸騰一段時間,是因為;(4)小海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了水沸騰時溫度和時間關系的曲線(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知當地的大氣壓(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個標準大氣壓;(5)小海看到,從水溫達到90℃到水沸騰共用時10min。為了節約課堂時間,請你給小海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答案】自下而上94石棉網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水還能從石棉網吸收熱量低于減少水的質量【詳解】(1)[1]在探究水沸騰的實驗時,組裝實驗器材一般是自下而上的組裝,因為要先確定好酒精燈的位置,酒精燈的外焰溫度最高,實驗加熱時要用酒精燈的外焰進行加熱,所以,先確定好外焰大概位置,然后固定好石棉網,從而燒杯、溫度計自下而上的安裝。(2)[2]由圖知溫度計分度值是1℃,示數為94℃。(3)[3]實驗結束撤去酒精燈,停止加熱后水還會沸騰一段時間,是因為石棉網的溫度高于水的沸點,水還能從石棉網吸收熱量。(4)[4]根據圖丙可知水的沸點是98℃,當地大氣壓低于一個標準大氣壓。(5)[5]小海看到,從水溫達到90℃到水沸騰共用時10min,為了節約課堂時間,可以減少水的質量,讓水更快的沸騰。9.物理學習小組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時,裝置如圖甲所示。

(1)在水溫升高到后,每隔1min讀取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并持續一段時間。實驗中水的溫度數據記錄在表中,第10分鐘時溫度為;時間/min012345678910溫度/85868890929496989898(2)由數據可知:當地大氣壓(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標準大氣壓;(3)水溫降至以下后,學習小組成員繼續利用該裝置再次進行實驗,并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產生兩次實驗的圖像有差異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4)評估:老師指出在燒杯頂部加蓋一個帶孔的紙板,可以縮短加熱時間,加蓋帶孔的紙板為了減少帶走的熱量,使水溫快速升高;(5)進一步探究:在一個試管中裝入某種固體,用剛才實驗中的熱水進行加熱,如圖丙所示,溫度計測出試管內物質的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如圖丁所示,可判定試管內物質是(填“晶體”或“非晶體”)。圖像中的E點,物質的狀態是。【答案】98℃低于質量空氣對流和蒸發晶體固液共存【詳解】(1)[1]如圖所示,第10分鐘時水在沸騰,溫度為98℃。(2)[2]1標準大氣壓的條件下,水的沸點是100℃,實驗中水的沸點低于100℃,說明當地大氣壓低于1標準大氣壓。(3)[3]由圖可知,兩次實驗水的初溫和沸點都相同,水沸騰所需的時間不同,第一次實驗水沸騰所需的時間小于第二次實驗所需的時間,所以原因可能是水的質量不同。(4)[4]加蓋帶孔的紙板為了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