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撫順一中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上學期十月考化學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
1.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打開汽水瓶有氣泡從溶液中冒出
B.合成氨工廠采用增大壓強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
D.由H2、b(g)、HI氣體組成的平衡減壓后顏色變淺
2.對可逆反應4NH3(g)+5O2(g)U4NO(g)+6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達到化學平衡時,4V正(O2)=5V逆(NO)
B.單位時間內生成xmolNO的同時,消耗xmolNH3,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增加容器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
D.化學反應速率關系是:2n正(NHs)=3n正(H?。)
3.我國學者研究反應C6H6(g)+CH30H(g)UC7H8(g)+H2O(g)在固體酸(HB)催化劑表面進行的歷程
A.升高溫度,反應的平衡常數K減小
B.過程④的AH大于過程①的AH
C.決速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HB+CH3OH*=CH3B+H2O*
D,將固體酸(HB)催化劑更換為活性更高的催化劑能有效提高C6H6(g)的平衡轉化率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焰變是影響反應是否具有自發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1頁/共10頁
B.冰融化的過程中,嫡值增加
C.鐵生銹和氫燃燒均為自發放熱過程
D.可以通過改變溫度或加催化劑的辦法使非自發反應轉變為自發反應
5.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的化學反應CC?2(g)+H2(g)U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K
和溫度的關系如下表,根據信息推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A.此反應為放熱反應
B.此反應只有達到平衡時,密閉容器中的壓強才不會變化
C.830℃時,反應物CO?與H2按1:1投料,平衡時壓的轉化率為50%
D.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低
6.鐵酸鋅(ZnFezCU)是效果較好的脫硫劑,脫硫反應為
ZnFe2O4(s)+3H2s(g)+H2(g)耦糕2FeS⑸+ZnS⑸+4壓0能)AH,經實驗測定在不同的投料比xi、x2>X3[投
n(H,S)
料比=[、]時H2s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現向5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3moiH2S、2molH2
n(H2)
與足量ZnFezCU,初始壓強為po,平衡時H20(g)的體積分數是H2的兩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梃
^
唧
題
小
S
S
HC
B.X1>X2>X3
1024
C.該溫度下該反應的Kp=-^-
D.恒溫恒容條件下,若混合氣體壓強不變,則說明反應已到達平衡
第2頁/共10頁
7.環戊二烯容易發生聚合生成二聚體,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不同溫度下,溶液中環戊二烯濃度與反應時間
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6
T
T14
O1
I2
U10
/
眄o£\>
塔、、
o6,b
線
ho4、、%工
再o2C
氐(
O6
0.511.52
反應時間/h
A.工汽
B.a點的反應速率小于c點的反應速率
C.a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b點的逆反應速率
D.b點時二聚體的濃度為0.9mol-L1
8.以丙烯(C3H6)、NH3、。2為原料,在催化劑存在下生成丙烯睛(C3H3N)和副產物丙烯醛(C3H4。)的化學方
程式分別為:
反應I2c3H6(g)+2NH3(g)+302(g)-2C3H3N(g)+6H2O(g)
反應IIC3H6(g)+02(g)-C3H4O(g)+H2O(g)
反應時間相同、反應物起始投料相同時,丙烯睛產率與反應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虛線表示相同條件下
丙烯庸平衡產率隨溫度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tnr
A.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有利于提高丙烯睛平衡產率
B.圖中X點所示條件下,延長反應時間或使用更高效催化劑均能提高丙烯晴產率
C.圖中Y點丙烯睛產率高于X點的原因是溫度升高導致反應I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圖中X點丙烯睛產率與Z點相等(TI<T2),則一定有Z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X點的正反應速率
第3頁/共10頁
9.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濕潤的pH試紙測稀堿液的pH值,測定值偏大
B.廣泛pH試紙測得某氫氧化鈉溶液的pH為12.5
C.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值偏高
D,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NaOH溶液時,可用酚配做指示劑
10.在下列給定條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無色溶液中:K+、Fe?+、NOrMnO;
+
B.含有大量Fe?+的溶液中:Na+、NO>CO;'H
C.常溫下,水電離產生c(H+)=lxl()T4的溶液中:K+Na+、C「、SO;-
c(H+)
D.-y--Mio”的溶液中:NH;、Mg2+、soj、cr
c(0H-)s
11.下列實驗事實不能證明醋酸是弱電解質的是
A.常溫下,測得0.1mol-L-1醋酸溶液的pH=4
B.相同pH的醋酸溶液和鹽酸分別與同樣顆粒大小的鋅反應時,產生H2的起始速率相等
C.常溫下,pH=l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KOH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呈酸性
D.在相同條件下,相同濃度的醋酸溶液導電性比鹽酸的弱
12.用標準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若測定結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A.配制標準溶液的固體NaOH中混有KOH雜質
B.滴定到終點讀數時,俯視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確
C.盛裝未知液的錐形瓶用蒸儲水洗過后再用未知液潤洗
D.盛裝待測液的錐形瓶用蒸儲水洗凈后殘留有一定量的水
13.25℃,醋酸溶液中CH3coOH、CH3co0-的分布系數3與pH的關系如圖。其中,
C(CHCOO)
5(CHCOO)=3O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3c(CH3coO)+c(CH3coOH)
第4頁/共10頁
pH
A.曲線2代表3(CH3coCT)
B.25℃,CH3COOH的電離常數Ka=10-4-74
eg
C.5(CHCOOH)=
3+
Ka+c(H)
D.該關系圖不適用于CH3coOH、CECOONa混合溶液
V
14.常溫下,pH均為2、體積均為Vo的HA、HB、HC溶液,分別加水稀釋至體積為V,溶液pH隨1g謔的
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常溫下:Ka(HB)>Ka(HC)
B.HC的電離度:a點<b點
vc(A)
C.當坨臺=4時,三種溶液同時升高溫度,—一增大
匕c(Cj
D.a點由水電離的c(H+)小于b點
15.如圖是常溫下向20mL的硫酸中,逐滴加入O.lmol/L的NaOH溶液時,溶液的pH隨NaOH溶液的體積
V/mL變化的曲線,根據圖像所得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第5頁/共10頁
pH
4
2
0
8
7
6
4
2
1
0
XV/mL
A.原硫酸的濃度為O.lmol/L
B.當NaOH滴入10.00mL時,溶液依然顯酸性,且c(fT)=0.05mol-LT
C.x的值為20.00
D.只能選用酚獻作指示劑,不能用甲基橙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
16.為測定NaOH溶液的濃度,進行如下實驗:用標準稀鹽酸溶液進行滴定。
(1)配制lOOmLO.lOOOmol-LT鹽酸標準溶液所需儀器除量筒、小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
(2)用量取20.00mL待測NaOH溶液放入錐形瓶中,使用儀器之前還需要的操作是,滴加
2?3滴酚醐作指示劑,用標準鹽酸溶液進行滴定。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變
化滴定達到終點時的現象是o
為減小實驗誤差,進行了三次實驗,假設每次所取NaOH溶液體積均為20.00mL;結果如下:
實驗編待測NaOH溶液的體積鹽酸滴定前讀數鹽酸滴定后讀數
號/mL/mL/mL
120001.2021.22
220.001.2124.21
320.001.5020.48
該NaOH溶液的濃度為_____=
(3)下列操作會造成測定結果偏低的有
A,配制標準溶液定容時,加水超過刻度線
B.錐形瓶水洗后直接裝待測液
C.滴定到達終點時,仰視讀出滴定管讀數
D,搖動錐形瓶時有少量液體濺出瓶外
第6頁/共10頁
(4)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氧化還原反應滴定,測定了某工廠廢水中游離態氯的含量,實驗如下:
a.取水樣50.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lO.OOmLKI溶液(足量),滴入2?3滴淀粉溶液。
b.將自己配制的O.OOlOmol/LTNa2s2O3標準溶液(顯堿性)裝入滴定管中,
c.將錐形瓶置于滴定管下進行滴定,發生的反應為L+2Na2s2()3=2NaI+Na2s4。6。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滴定前裝有標準液的滴定管排氣泡時,應選擇下圖中的(填標號,下同)。
abed
②步驟a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0
③達到滴定終點的現象是o
④實驗中消耗了Na2s2O3標準溶液4.00mL,所測水樣中游離態氯(Cb)的含量為mglL
17.為了證明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甲、乙、丙三位同學利用下面的試劑進行實驗:
氨水、NH4cl晶體、醋酸鏤晶體、酚醐試劑、pH試紙、蒸儲水。
(1)常溫下甲用pH試紙測出0.1OmolL」氨水的pH為10,據此他認定一水合氨是弱電解質,你認為這一
結論_______(填“正確”、“不正確”或“無法確定”),并說明理由o
(2)乙取出lOmLO.lOmolB氨水,用pH試紙測出其pH為a,然后用蒸儲水稀釋至1000mL,再用pH試
紙測出其pH為b,他認為只要a、b滿足如下關系(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就可以確認一水合氨是
弱電解質。
(3)丙同學的方案最可能是(答出實驗操作方法、現象與結論)0
(4)在一定溫度下,向冰醋酸中加水稀釋,溶液導電能力變化情況如圖所示,°、3c三點醋酸電離程度
由大到小的順序為;a、b、c三點對應的溶液中“(H+)最大的是由水提供的c(H+)最大的是。
(5)常溫下,O.lmo卜L」CH3coOH溶液的pH=3。
①該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是mobL'o
②計算CH3coOH的電離平衡常數Ka=0
第7頁/共10頁
(6)已知25久時部分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常數數據如表所示:
化學式CH3coOHH2CO3HC1O
-n
電離平衡常數5K=4.3x10^K=5.6xl0Ka=3.0x10-8
Ka=1.8x10daila2
根據電離常數判斷下列反應不可能發生的是。
A.CH3C00H+C10=HC10+CH3C00
B.2HC10+COj=2C10+H2CO3
C.CH3COOH+CO;=HCO;+CH3COO
D.2CH3COOH+CO3-=H2CO3+2CH3COO
18.1.回答下列問題:
(1)工業上可用H2與CO2制備甲醇,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②該溫度下,C02的平衡轉化率為0
(2)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一定量的NO與足量的C發生反應:
1
C(s)+2NO(g)N2(g)+CO2(g)Z\H=QkJ-mof,平衡時c(NO)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填字母序號)
第8頁/共10頁
A.其他條件不變,容器內壓強不再改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B.溫度為心時,若反應體系處于狀態D,則此時v正〉v逆
C.該反應的。>0工、石、乙對應的平衡常數:K,<K2<K3
D.若狀態B、C、D體系的壓強分別為夕(B)、夕(C)、0(D),則p(D)=p(C)〉p(B)
(3)已知某溫度時,反應C(s)+2NO(g)UN2(g)+CC)2(g)的平衡常數左=\,在該溫度下的2L密
閉容器中投入足量的活性炭和2.0molNO發生反應,%時刻達到平衡,請在圖中畫出反應過程中c(NO)隨時
間的變化曲線=
Ac(NO)/(mol?L-1)
20:
1.6卜?
12!
0.8[
葉:
o1-------------1-----------
“"mm
II.汽車尾氣脫硝脫碳主要原理為:2NO(g)+2CO(g)翼"N2(g)+2CO2(g)AH<0。
(4)該反應在(填“低溫”或“高溫”)下可自發反應。
(5)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充入lOmolCO和8moiNO,發生上述反應,如圖為平衡時NO的體積分
數與溫度、壓強的關系。
NO的體積分數/%
5o
4O
30
25I
—r、II:I—
20ITL
二
一
二
廠
二
—二TK/-IL1-
、FE--
「
「TLL駕L
Vr
二
二
T二+1T+AT-
二
『j-
T」
」
10T「Ir
-一
4.-uT.
—
—
—
—I—I—
-H
01020304050
壓強/MPa
①該反應達到平衡后,為提高反應速率同時提高NO的轉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字母序號)。
a.縮小容器的體積b.改用高效催化劑
c.升高溫度d.增加CO的濃度
第9頁/共10頁
②壓強恒定為lOMPa、溫度恒定為Ti的條件下,反應進行到30min達到平衡狀態,該溫度下平衡常數
Kp=(壓強以MPa為單位進行計算,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分壓=總壓x物質的量分數)。
第10頁/共10頁
撫順一中2024-2025學年度高二年級上學期十月考化學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題3分,共45分)
1.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打開汽水瓶有氣泡從溶液中冒出
B.合成氨工廠采用增大壓強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C.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
D.由H2、b(g)、HI氣體組成的平衡減壓后顏色變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A.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隨壓強的增大而增大,由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增大而增
大,因此常溫時打開汽水瓶時,瓶內的壓強減小,因此瓶內的二氧化碳會從瓶中溢出,可以用勒夏特列原
理解釋,故A不符合題意;
B.合成氨反應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合成氨工廠學采用增大壓強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可以用勒夏特列
原理解釋,故B不符合題意;
C.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利用飽和食鹽水中氯離子濃度使平衡逆向進行,C12+H2O
UH++C1-+HC1O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C不符合題意;
D.由H2+I2U2Hl氣體組成的平衡,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減壓后平衡不動,體積增大顏色變淺,不
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2.對可逆反應4NH3(g)+5O2(g)U4NO(g)+6H2()(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達到化學平衡時,4V正(。2)=5丫逆(NO)
B.單位時間內生成xmolNO的同時,消耗xmolNH3,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C.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增加容器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
化學反應速率關系是:
D.2V1(NH3)=3VE(H2O)
【答案】A
【解析】
【詳解】A.達到化學平衡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之比,
第1頁/共20頁
4V正(。2)=5丫逆(NO),A正確;
B.任何時間生成xmolNO的同時,消耗xmolNH3,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B錯誤;
C.達到化學平衡時增加容器體積,各組分濃度都減小,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C錯誤;
D.根據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3V正(NH3)=2V正(H2O),D錯誤;
故答案為:Ao
3.我國學者研究反應c6H6(g)+CH30H(g)uC7H8(g)+H2O(g)在固體酸(HB)催化劑表面進行的歷程
如圖所示,其中吸附在HB表面的物種用*標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7
O
F
P
0
Z
7
HB
反應歷程
A.升高溫度,反應的平衡常數K減小
B.過程④的AH大于過程①的AH
C.決速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HB+CH3OH*uCHsB+H2。*
D,將固體酸(HB)催化劑更換為活性更高的催化劑能有效提高C6H6(g)的平衡轉化率
【答案】D
【解析】
【詳解】A.由圖知,C6H6(g)+CH30H(g)QC7H8(g)+H2(3(g)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
動,平衡常數K減小,A正確;
B.由圖知,過程④的AH=(—66.4-25.5)kJ/mol=—91.9kJ/mol,過程①的411=一109.91<1/11101,故過
程④的AH大于過程①的AH,B正確;
C.由圖知,決速步驟為過程②,化學方程式為HB+CH3OH*=CH3B+H2。*,C正確;
D.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不能改變平衡轉化率,D錯誤;
故選D。
第2頁/共20頁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焰變是影響反應是否具有自發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B.冰融化的過程中,嫡值增加
C.鐵生銹和氫燃燒均為自發放熱過程
D,可以通過改變溫度或加催化劑的辦法使非自發反應轉變為自發反應
【答案】D
【解析】
【詳解】A.反應能否自發進行與反應的燧變和婚變都有關系,故A正確;
B.冰融化過程,分子混亂度增大,嫡值增加,故B正確;
C.鐵生銹、氫氣燃燒均是常溫下自發的放熱反應,故C正確;
D.催化劑只改變反應所需的活化能,不改變反應熱,所以對AH-TAS的值無影響,則對反應的自發性無影響,
故D錯誤。
故本題選D。
5.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的化學反應CO2(g)+H2(g)UCO(g)+H2O(g),其化學平衡常數K
和溫度的關系如下表,根據信息推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A.此反應為放熱反應
B.此反應只有達到平衡時,密閉容器中的壓強才不會變化
C.830℃時,反應物CO2與H2按1:1投料,平衡時H2的轉化率為50%
D.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低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由表中數據可知,升高溫度,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動,則此反應的正反應為吸熱反應,A項
錯誤;
B.該反應前后為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的反應,則容器中的壓強始終不變,B項錯誤;
C.830℃時,化學平衡常數等于1,則平衡時,C(CO2)C(H2)=C(CO)C(H2。),因反應物CO2與H2按1:1投料,
假設CO2與H2初始各加入lmol/L,轉化量為xmol/L,可得下列三段式:
第3頁/共20頁
COJ(g)-FlL(g)^CO(g)+HJO(g)
開始(mol/L):II00
變化(mol/LKxxxx
平Mb(tnol/L)ti-xl-xxx
由題意可得可得(l-x)(l-x尸x2,解得x=0.5,則平衡時H2的轉化率為50%,C項正確;
D.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越大,則正向進行的程度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大,D項錯誤;
答案選C。
6.鐵酸鋅(ZnFezCU)是效果較好的脫硫劑,脫硫反應為
ZnFe2O4(s)+3H2s(g)+H2(g)獺鐮2FeS(s)+ZnS(s)+4H2O(g)AH,經實驗測定在不同的投料比xi、x2>X3[投
n(H,S)
料比=時H2S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的關系如圖。現向5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3m0IH2S、2molH2
n(H2)
與足量ZnFe2O4,初始壓強為po,平衡時H2O(g)的體積分數是H2的兩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樹
)々
髀
軀
算
S
S
X
B.X1>X2>X3
1024
C.該溫度下該反應的Kp=27
D恒溫恒容條件下,若混合氣體壓強不變,則說明反應已到達平衡
【答案】C
【解析】
【詳解】A.在投料比相同的條件下,升高溫度H2s的平衡轉化率降低,這說明升高溫度平逆向移動,正反
應放熱,貝必H<0,A錯誤;
B.溫度相同時,投料比越大,112s的平衡轉化率越低,所以X1<X2<X3,B錯誤;
C.向5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投入3m0IH2S、2m0IH2與足量ZnFe2O4,初始壓強為po,平衡時HzOQ)的體
第4頁/共20頁
積分數是H2的兩倍,設平衡時消耗氫氣的物質的量是xmol,依據方程式
ZnFe2O4(s)+3H2s(g)+H2(g)U2FeS⑸+ZnS(s)+4H2O(g)可知消耗硫化氫是3xmol,生成水蒸氣是4xmol,貝(I
2
4x=2X(2-x),解答x=—,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則平衡時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5mol,可以用
3
71024
物質的量代替壓強計算平衡常數,則該溫度下該反應的Kp=-=—,C正確;
l3x-27
3
D.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恒溫恒容條件下壓強始終不變,因此混合氣體壓強不變,不能說明反應已到達
平衡,D錯誤;
答案選C。
7.環戊二烯容易發生聚合生成二聚體,該反應為可逆反應。不同溫度下,溶液中環戊二烯濃度與反應時間
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反應時間/h
A.Tt>T2
B.a點的反應速率小于c點的反應速率
C.a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b點的逆反應速率
D.b點時二聚體的濃度為0.9mol-L-1
【答案】C
【解析】
【分析】對于一個可逆反應,反應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環戊二烯的濃度變化越大,從圖中可以看出,
T2時環戊二烯的濃度變化大,則T1<T2。
【詳解】A.由分析可知,T1<T2,A不正確;
B.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a點時溫度低但環戊二烯的濃度大,c點時溫度
高但環戊二烯的濃度小,所以a點與c點的反應速率無法比較,B不正確;
C.a、b點都未達到平衡,a點的正反應速率>1?點的正反應速率>1?點的逆反應速率,所以a點的正反應
第5頁/共20頁
速率大于b點的逆反應速率,C正確;
D.反應前,環戊二烯的總濃度為1.5mol/L,b點時,環戊二烯的濃度為0.6mol/L,則參加反應環戊二烯的
濃度為0.9mol/L,生成二聚體的濃度為0.45mol-LT,D不正確;
故選C。
8.以丙烯(C3H6)、NH3、。2為原料,在催化劑存在下生成丙烯睛(C3H3N)和副產物丙烯醛(C3H4。)的化學方
程式分別為:
反應I2c3H6(g)+2NH3(g)+302(g)g2c3H3N(g)+6H2O(g)
反應IIC3H6(g)+02(g)-C3H4。(g)+H2O(g)
反應時間相同、反應物起始投料相同時,丙烯睛產率與反應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虛線表示相同條件下
丙烯庸平衡產率隨溫度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有利于提高丙烯睛平衡產率
B.圖中X點所示條件下,延長反應時間或使用更高效催化劑均能提高丙烯睛產率
C.圖中Y點丙烯睛產率高于X點的原因是溫度升高導致反應I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D.圖中X點丙烯月青產率與Z點相等(TI<T2),則一定有Z點的正反應速率大于X點的正反應速率
【答案】B
【解析】
【詳解】A.反應I中正反應體積增大,反應II中反應前后體積不變,因此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壓強不有利
于提高丙烯精平衡產率,A錯誤;
B.根據圖象可知圖中X點所示條件下反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又因為存在副反應,因此延長反應時間或使
用更高效催化劑均能提高丙烯月青產率,B正確;
C.根據圖象可知圖中X點、Y點所示條件下反應均沒有達到平衡狀態,Z點反應達到平衡狀態,升高溫度
平衡逆向進行,因此圖中Y點丙烯騰產率高于X點的原因不是因為溫度升高導致反應I建立的平衡向正反
應方向移動,C錯誤;
D.由于溫度會影響催化劑的活性,因此Z點的正反應速率不一定大于X點的正反應速率,D錯誤;
第6頁/共20頁
答案選B。
9.下列有關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濕潤的pH試紙測稀堿液的pH值,測定值偏大
B.廣泛pH試紙測得某氫氧化鈉溶液的pH為12.5
C.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值偏高
D,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NaOH溶液時,可用酚醐做指示劑
【答案】D
【解析】
【詳解】A.用濕潤的pH試紙測稀堿液的pH,相當于稀堿液再稀釋,堿性變弱,溶液pH的測定值偏小,
A不正確;
B.廣泛pH試紙只能測得某溶液的pH整數,用廣泛pH試紙測得某氫氧化鈉溶液的pH不可能為12.5,B
不正確;
C.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將導致一部分熱量散失到大氣中,所測溫度值偏低,C
不正確;
D.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NaOH溶液時,滴定終點時溶液呈中性,可以用甲基橙作指示劑,也可
以用酚酸做指示劑,D正確;
故選D。
10.在下列給定條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2+
A.無色溶液中:K+、Fe>NO>MnO4
+
B.含有大量Fe?+的溶液中:Na+、NO>CO;、H
C.常溫下,水電離產生c(H+)=lxl(T"的溶液中:K+Na+、c「、SOj
c(H+)
D.——4=1()T2的溶液中:NH:、Mg2*.SO二cr
c(0H-)6
【答案】c
【解析】
【詳解】A.在溶液中,Fe2+呈淺綠色,MnC)4呈紫色,在無色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A不符合題意;
B.在酸性溶液中,NO;具有強氧化性,能將Fe2+氧化為Fe3+,不能大量存在,B不符合題意;
C.常溫下,水電離產生c(H+)=1x10*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K+、Na+、C「、SO1在
強酸或強堿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存在,C符合題意;
第7頁/共20頁
cH+
D.—~-=10f的溶液呈堿性,NH;、Mg?+不能大量存在,D不符合題意;
c(OH-)6
故選C。
11.下列實驗事實不能證明醋酸是弱電解質的是
A.常溫下,測得0.1molLi醋酸溶液的pH=4
B.相同pH的醋酸溶液和鹽酸分別與同樣顆粒大小的鋅反應時,產生H2的起始速率相等
C.常溫下,pH=l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KOH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呈酸性
D.在相同條件下,相同濃度的醋酸溶液導電性比鹽酸的弱
【答案】B
【解析】
【詳解】A.常溫下,測得O.lmol/L醋酸溶液的pH=4,證明醋酸沒有完全電離,醋酸是弱電解質,A不符
合題意;
B.相同pH的醋酸溶液和鹽酸,c(H+)相同,分別與同樣顆粒大小的鋅反應時,產生H2的起始速率相等,
無法判斷醋酸是弱電解質,B符合題意;
C.常溫下,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KOH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呈酸性,說明醋酸過量,醋
酸存在未電離的醋酸,醋酸是弱電解質,C不符合題意;
D.在相同條件下,相同濃度的醋酸溶液導電性比鹽酸的弱,說明醋酸沒有完全電離,能證明醋酸是弱電解
質,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選B。
12.用標準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若測定結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A.配制標準溶液的固體NaOH中混有KOH雜質
B.滴定到終點讀數時,俯視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確
C.盛裝未知液的錐形瓶用蒸儲水洗過后再用未知液潤洗
D.盛裝待測液的錐形瓶用蒸儲水洗凈后殘留有一定量的水
【答案】B
【解析】
【詳解】A.由于KOH摩爾質量大于NaOH,將會使配制的標準堿液的c(OH-)偏小,滴定時耗用標準液的
體積偏大,導致結果偏高,故不選A;
B.滴定終點時俯視讀數,將使讀取堿液的體積偏小,測定結果偏低,故選B;
C.用未知液潤洗錐形瓶將使鹽酸物質的量偏大,消耗標準液體積偏大,測定結果偏高,故不選C;
D.盛裝待測液的錐形瓶用蒸儲水洗凈后殘留有一定量的水,未改變待測液中鹽酸的物質的量,所以不改變
第8頁/共20頁
消耗標準NaOH溶液的體積,對測定結果無影響,故不選D;
選B。
13.25℃,醋酸溶液中CH3coOH、CH3co的分布系數6與pH的關系如圖。其中,
c(CH,COO)
5(CH3COO-)=-----------------------------------------O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C(CH3COO)+C(CH3COOH)
pH
A.曲線2代表6(CH3co0-)
474
B.25℃,CH3COOH的電離常數Ka=10-
c(H+)
C.5(CHCOOH)=--~^―
3+
Ka+c(H)
D.該關系圖不適用于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
【答案】D
【解析】
【詳解】A.已知峰CH£。。尸C(CH3C;;;:;;H:C00H),等式上下同除尤品。。。)可得
隨著增大,氫離子濃度減小增大,即隨著增
NCH£。。-尸1+^=^^pH0+。(田)pH
大,6(CH3co。)增大,則曲線2代表6(CH3coeT),A正確;
C(CH3COO")1
B.5(CHCOO-)=-,C(CHCOO)=C(CHCOOH),
3c(CH3coeT)+c(CH3coOH)33
+
C(CH3COQ-)?C(H)
=c(H+),已知pH=4.74,故Ka=10474,B正確;
K-C(CH3COOH)
C(CHCOOH)
egc(H+)3=b(CH3coOH)
C-K+c(H+)C(CH3coeT)?c(H+)c(CH3coO)+c(CH3coOH)故
a+c(H+)
C(CH3COOH)
第9頁/共20頁
c正確;
D.根據選項A中推導可知,6(CH3co0-)與pH正相關,此關系圖同樣適用于醋酸和醋酸鈉的混合溶液,D
錯誤;
故答案選D。
V
14.常溫下,pH均為2、體積均為Vo的HA、HB、HC溶液,分別加水稀釋至體積為V,溶液pH隨1g逅的
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常溫下:Ka(HB)>Ka(HC)
B.HC的電離度:a點<b點
vc(A]
C.當1g方=4時,三種溶液同時升高溫度,弓Y增大
匕c(Cj
D.a點由水電離的C(H*)小于b點
【答案】C
【解析】
【分析】對于一元弱酸,稀釋相同倍數時,酸性相對較強的弱酸,pH變化大。
【詳解】A.從圖中可以看出,稀釋相同倍數后,HB的pH變化比HC大,則HB的酸性比HC強,所以常
溫下:Ka(HB)>Ka(HC),A正確;
B.對于HC,濃度越小,電離度越大,加水不斷稀釋,a點濃度大于b點濃度,則HC的電離度:a點<b
點,B正確;
C.由于HA為強酸,HC為弱酸,升高溫度后,強酸的電離度不變,c(A-)不變,而弱酸的電離度增大,c(C)
vc(A)
增大,則當1g方=4時,三種溶液同時升高溫度,—一減小,C錯誤;
匕c(Cj
D.a點時HC的濃度比b點時HC的濃度大,對水電離的抑制作用大,由水電離的c(H)小于b點,D正
確;
第10頁/共20頁
故選c。
15.如圖是常溫下向20mL的硫酸中,逐滴加入O.hnol/L的NaOH溶液時,溶液的pH隨NaOH溶液的體積
V/mL變化的曲線,根據圖像所得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A.原硫酸的濃度為O.lmol/L
B.當NaOH滴入10.00mL時,溶液依然顯酸性,且c(fT)=0.05mol-匚]
C.x的值為20.00
D.只能選用酚酷作指示劑,不能用甲基橙
【答案】C
【解析】
【分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滴加NaOH溶液前,硫酸溶液的pH=l,則c(H+)=0.10mol/L。
【詳解】A.硫酸溶液的pH=l,則c(H+)=0.10mol/L,則原硫酸的濃度為0.05mol/L,A不正確;
B.當NaOH滴入10.00mL時,溶液依然顯酸性,此時溶液總體積為30.00mL,且
/\20.00mLx0.10mol/L-10.00mLxO.lOmol/L八八、八,丁一丁十立
cHt++=----------------------------------------------------------------?0.030mol-L,B不正確;
''30.00mL
C.達到滴定終點時,H2so4與NaOH剛好完全反應,20.00niLx0.10mol/L=xai0mol/L,則x的值為20.00,
C正確;
D.用強堿滴定強酸,既能選用酚醐作指示劑,又能選用甲基橙作指示劑,D不正確;
故選C。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
16.為測定NaOH溶液的濃度,進行如下實驗:用標準稀鹽酸溶液進行滴定。
(1)配制100mLO.lOOOmollT鹽酸標準溶液所需儀器除量筒、小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
(2)用量取20.00mL待測NaOH溶液放入錐形瓶中,使用儀器之前還需要的操作是,滴加
2?3滴酚醐作指示劑,用標準鹽酸溶液進行滴定。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變
化滴定達到終點時的現象是o
為減小實驗誤差,進行了三次實驗,假設每次所取NaOH溶液體積均為20.00mL;結果如下:
第11頁/共20頁
實驗編待測NaOH溶液的體積鹽酸滴定前讀數鹽酸滴定后讀數
號/mL/mL/mL
120.001.2021.22
220.001.2124.21
320.001.5020.48
該NaOH溶液的濃度為
(3)下列操作會造成測定結果偏低的有0
A.配制標準溶液定容時,加水超過刻度線
B.錐形瓶水洗后直接裝待測液
C.滴定到達終點時,仰視讀出滴定管讀數
D.搖動錐形瓶時有少量液體濺出瓶外
(4)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氧化還原反應滴定,測定了某工廠廢水中游離態氯的含量,實驗如下:
a.取水樣50.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lO.OOmLKI溶液(足量),滴入2?3滴淀粉溶液。
b.將自己配制的0.00101110卜1/用25203標準溶液(顯堿性)裝入滴定管中,
c.將錐形瓶置于滴定管下進行滴定,發生的反應為L+2Na2s2()3=2NaI+Na2s4。6。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滴定前裝有標準液的滴定管排氣泡時,應選擇下圖中的(填標號,下同)。
abed
②步驟a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
③達到滴定終點的現象是o
④實驗中消耗了Na2s2O3標準溶液4.00mL,所測水樣中游離態氯(Cb)的含量為mg-LL
【答案】(1)100mL容量瓶
(2)①.堿式滴定管②.檢漏③.當加入最后半滴標準液時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半分鐘內不
變色④.0.0975mol/L(3)D
(4)①.c②.C12+21=2Cl-+l2③.當加入最后半滴標準液時,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
內不變色(4).2.84
【解析】
第12頁/共20頁
【分析】進行酸堿中和滴定實驗以測定未知NaOH溶液的濃度時,先檢查堿式、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液,然
后用堿式滴定管量取一定體積的待測NaOH溶液放入錐形瓶內,滴入2?3滴酚酥,然后用標準濃度的鹽酸
進行滴定,當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由淺紅色變為無色,且在半分鐘內不變色時,停止滴定,記錄所用鹽酸的
體積,然后進行計算。
【小問1詳解】
配制lOOmLO.lOOOmol-L-i鹽酸標準溶液,需要在100mL的容量瓶中進行定容,則所需儀器除量筒、小燒杯、
玻璃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100mL容量瓶。
【小問2詳解】
量取20.00mL待測NaOH溶液,需要使用堿式滴定管,量取的20.00mL待測NaOH溶液放入錐形瓶中,使
用儀器之前還需要檢查容量瓶是否漏液,即進行的操作是檢漏,滴加2?3滴酚麟作指示劑,用標準鹽酸溶
液進行滴定。滴定時邊滴邊搖動錐形瓶,眼睛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變化。當pH發生突變時滴定達到終點,
此時指示劑發生顏色變化,產生的現象是:當加入最后半滴標準液時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半分鐘內不變
色。
第1次實驗時,所消耗鹽酸的體積為2L22mL-l.20mL=20.02mL,第2次實驗時,所消耗鹽酸的體積為
24.21mL-1.2lmL=23,00mL,第3次實驗時,所消耗鹽酸的體積為20.48mL-l.50mL=18.98mL,三次實驗中,
第2次實驗的結果偏差最大,應舍去,則第1、3次實驗所用鹽酸體積的平均值為
20.02mL+18.98m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市場營銷學專業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大學數學系考研模擬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化工工藝與設備專業的國考真題及答案
- 七級數學試題及答案
- 丁壩地理試題及答案
- 一級消防證試題及答案
- 一級建造師考試題庫及答案
- 一級建造師歷年試題及答案
- 球隊更換合同協議書模板
- 重慶中興花園項目銷售策劃和銷售代理投標書58p
- 三年級數學下冊計算題大全(每日一練共18份)
- 2024年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傳染性疾病控制(087)(副高級)復習試題及解答
- HSE管理體系與保證措施
- EDI工程手冊中文
- 高二語文九日齊山登高省公開課金獎全國賽課一等獎微課獲獎課件
- 廣東省廣州大學附中2021-2022年初二12月大聯盟物理在線考試題
- 食品工程系畜產品加工技術教案
- 醫保政策培訓知識普及課件
- 入股合作的協議書(2024版)
-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英語試題
-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2024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階段性訓練數學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