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規程 第3部分:工程規劃、規模與布置_第1頁
DB61T-“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規程 第3部分:工程規劃、規模與布置_第2頁
DB61T-“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規程 第3部分:工程規劃、規模與布置_第3頁
DB61T-“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規程 第3部分:工程規劃、規模與布置_第4頁
DB61T-“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規程 第3部分:工程規劃、規模與布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99CCSB11FORMTEXT?????DB61DB61/TFORMTEXTXXXXX—2024FORMTEXT?????“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規程第3部分:工程規劃、規模與布置“Fourinone”RainwaterHarvestingandSupplementaryIrrigationTechnologySection3:Planning,dimensioninandlayoutoftheprojectFORMTEXT征求意見稿2023-12-FORMTEXTXX發布2024-01-FORMTEXTXX實施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61/TXXXXX—2024目??次TOC\o"1-2"\h\z\u前言 II1范圍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工程規劃 15工程規模 26總體布置 5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陜西省農業農村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崇仁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國家節水灌溉楊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趙西寧、文明宜、任利宇、高曉東、蔡耀輝、高學睿。本文件首次發布。本文件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負責解釋。聯系信息如下: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電話:029—87012616地址:陜西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邰城路3號郵編:712100“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規程第3部分:工程規劃、規模與布置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的工程規劃、規模與布置等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四位一體”集雨補灌工程。其他地形和氣候條件類似地區的集雨補灌工程可參照使用。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5059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術規范GB/T50485微灌工程技術標準SL540光伏提水工程技術規范SL/T804淤地壩技術規范術語和定義DB61/TXXXX(“四位一體”集雨補灌技術規程第1部分:術語與定義)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工程規劃縣級及縣級以上行政區“四位一體”集雨補灌工程應編制區域性規劃。規劃應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農業產業發展、土地開發利用、水資源開發利用、農田水利、林業、環境保護等規劃相協調,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設施,提出適度合理的開發利用規模。規劃應考慮實施區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及地質條件、氣候條件、水源條件、作物種植結構、土地經營模式等因素,遵循因地制宜、安全優先、統籌規劃等原則。應結合區域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并根據缺水的迫切性和投入資金、勞動力的可能性,分近、遠期合理確定發展速度。規劃應注重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應針對“四位一體”集雨補灌工程規模與作物類型,提出模式與典型工程設計。應按照國家現行有關投資標準和規定,估算項目規劃地區“四位一體”集雨補灌工程量和總投資,并對工程進行經濟效益分析。應分析評價“四位一體”集雨補灌工程對本地區生態系統、水環境等的影響,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并以定性分析為主。應編制分期實施計劃,并提出組織管理、技術支持、資金籌措、勞力安排等措施。應通過方案比選確定最終工程建設方案。工程規模灌溉需水量確定灌溉保證率應根據區域水資源短缺狀況、供水重要程度、缺水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分析確定。大田灌溉集雨補灌保證率宜取50%~75%。灌水定額應根據本地區農作物、果樹等需水特性,采用節水灌溉和非充分灌溉原理通過試驗確定。缺乏資料時,灌水定額可按GB/T50596執行。灌溉工程需水量可按式(5.1.3)計算: (5.1.3)式中:W——設計供水保證率條件下,補灌工程年需水量(m3);Aij——第i類作物第j次灌溉面積(hm2);Mij——第i類作物第j次灌水定額(m3/hm2);m——規劃灌溉作物種類數;n——規劃灌溉作物灌水次數。蓄水容積確定蓄水工程的蓄水容積可按式(5.2.1)計算: (5.2.1)式中:W——設計供水保證率條件下工程年供水量(m3);α——蓄水工程蒸發、滲漏損失系數,有防蒸發、防滲設施的可取0.05~0.1,無防蒸發、防滲設施的可取0.2~0.4。k——容積系數,可取0.6~0.9,降水量越小,取值越大。光伏提水裝機容量確定光伏提水日供水量可按式(5.3.1)計算: (5.3.1)式中:Qr——日供水量,系統在一日之內各時段的提水量之和,m3/d;Qi——確定揚程下某時段的系統流量,m3/h;ts——一日之內系統提水的起始時間,h;te——一日之內系統提水的終止時間,h。光伏提水峰值水功率可按式(5.3.2)計算: (5.3.2)式中:Nsf——峰值水功率,W;Qmax——水泵峰值流量,m3/h;H——系統總揚程,m;g——重力加速度,m/s2;ρ——水密度,kg/m3。光伏提水水泵峰值功率可按式(5.3.3)計算: (5.3.3)式中:Npf——光伏提水水泵峰值功率,W;k1——流量修正系數,分別取0.7(流量≤2m3/h),0.75(流量≤5m3/h),0.8(流量≤10m3/h),和0.85(流量>10m3/h);k2——提水機具修正系數,對容積泵,分別取0.75~0.85(流量大于5m3/h),0.65~0.75(流量小于5m3/h)。對離心泵,分別取0.85~0.95(流量大于5m3/h),0.70~0.85(流量小于5m3/h);k3——電力傳動形式修正系數,對于直流傳動系統,k3=0.8~0.9;對于交流傳動系統,k3=0.7~0.8。光伏陣列容量可按式(5.3.4)計算: (5.3.4)式中:N——光伏陣列容量,W;k4——光能資源修正系數,可按0.6~0.8選取;k5——光伏陣列跟蹤太陽方式修正系數,固定式取1,單軸跟蹤式取1.1~1.15,雙軸跟蹤式取1.17~1.22。總體布置“四位一體”集雨補灌工程的攔水、提水、蓄水和節水灌溉設施應統一布置,各項設施相互匹配。攔水、提水、蓄水和節水補灌設施的布置應分別滿足SL/T804、SL540、GB/T50596和GB/T50485的基本規定。攔水設施的布置應與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相結合,兼顧生態保護和農業發展。蓄水設施的布置宜考慮利用其他水源作為補充水源,且避開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