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詩歌內容-2025年江蘇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解析版)_第1頁
理解詩歌內容-2025年江蘇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解析版)_第2頁
理解詩歌內容-2025年江蘇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解析版)_第3頁
理解詩歌內容-2025年江蘇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解析版)_第4頁
理解詩歌內容-2025年江蘇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賞析

專題08:理解詩歌內容

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03核心精講?題型突破

考點一信息概括

【真題研析】

?考法01語句含義類

>考法02形象分析類

〉考法03要素提煉類

?考法04主旨理解類

【核心精講】

?知識點一內容理解思路和方法

【命題預測】

考情透視?目標導航?

考點要求課標要求命題預測

從近三年江蘇省中考詩詞鑒賞試題型上主要有選擇題、填空題和簡答題三種,主

題來看,材料的選擇有課內單篇詩詞,觀題的數量逐年增多,一些市區出現了應用型、實踐

有課外單篇詩詞,有兩篇詩詞材料(課型、探究型等開放性試題。

理解詩歌內外各一或均為課外)進行對比閱讀,從考查的重點看,集中于詩句理解、情景描述、

內容也有把詩詞和文言文放在一起進行組賞析名句、情感把握、意境分析、技巧分析、朗誦設

合閱讀的。計等,由考查識記能力向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轉化的

從試題數量和賦分看,一般是2—4趨勢比較明顯。詩詞鑒賞試題在整個試卷中屬于考查

道試題,分數在3-8分。的重難點試題。

知識導圖?思維引航

考點一:詞句含義類

考點二:形象分析類

考點三:要素提煉類

考點四:主旨理解類

一、看標題,明意思。

二、看注解(小序),探緣由。

理解詩歌內容

三、看作者,知人論世。

四、看字詞,把握"情感關鍵字"。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義。

六、看典故,取用原來意義。

七'看尾句,卒章顯志。

八、品詩句,通內容。

核心精講?題型突破

考點一理解詩句內容

真題研析

考法01詞句含義類

(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初入淮河(其四)?

[宋]楊萬里

中原父老英空談,逢著王人②訴不堪。

卻是歸鴻③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南。

【注釋】①南宋政權偏安一隅,北方淪陷。淳熙十六年(1189),金人派遣使者赴南宋賀新年,楊萬里奉

旨迎接,來到淮水,心有所感,寫下此詩。②王人:指赴金的南宋使者,即作者自己。③歸鴻:南歸的鴻

雁。

如果“歸鴻”可以說話,你認為它會對詩人說些什么?

【答案】①中原百姓生活的凄慘;②中原父老不甘淪亡,渴望南宋朝廷收復中原;③中原父老對故國的熱

切思念;④希望詩人勸諫朝廷早日收復中原。

【分析】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詩中“逢著王人訴不堪”一句表明,中原父老在遇到南宋使者(即詩人)時,紛紛傾訴他們的苦難。這些苦難

包括戰亂帶來的破壞、金人統治下的壓迫和剝削,以及失去家園和親人的痛苦。因此,如果“歸鴻”可以說話,

它會描述這些百姓所經歷的凄慘生活,以及他們因戰亂而遭受的種種不幸。

從詩中可以看出,中原父老并沒有因為金人的統治而放棄希望,他們仍然渴望南宋朝廷能夠收復失地,重

振中原。這種不甘淪亡、渴望收復故土的精神是深深植根于他們心中的。因此,“歸鴻”可能會傳達這種強烈

的愿望,希望南宋朝廷能夠聽取他們的呼聲,并采取行動,收復中原。

對于中原父老來說,南宋仍然是他們的故國,是他們心中的精神寄托。盡管身處金人統治之下,但他們仍

然對故國懷有深深的眷戀和思念。這種思念體現在對過去生活的回憶、對親人的懷念以及對故土的眷戀等

方面。因此,“歸鴻”會表達這種對故國的熱切思念之情。

作為南宋的使者,“歸鴻”會希望詩人能夠將其所見所聞以及中原父老的呼聲帶回朝廷,并勸諫朝廷早日采取

行動收復中原。這種希望源于對南宋朝廷的信任和對收復失地的渴望。通過詩人的傳達和勸諫,“歸鴻”希望

能夠推動朝廷采取實際行動來拯救中原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據此作答即可。

(2024.江蘇南通?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初上灘

[清]查慎行

建溪①之惡惡無比,狠石高低勢隨水。

竹篙如鐵船如紙,曲折蜂窠②犬牙里。

南浦迢迢六百里,大灘小灘從此始。

黃河亦可濫觴③耳,不到水窮行不止。

【注釋】①建溪:閩江的支流,南浦溪南流匯合崇陽溪后成為建溪。②蜂窠:即蜂巢。這里指船夫的竹篙

在礁石上磕出的痕跡。③濫觴:江河發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黃河滔滔,

勢不可當,也可以探尋到源頭。

頷聯中“犬牙”一詞與“其岸勢犬牙差互”(《小石潭記》)中的“犬牙”一樣,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說

說其表達效果。

【答案】“犬牙”意為“像狗的牙齒一樣”,閩江自上灘以后,水道彎彎曲曲,猶如犬牙交錯。灘勢如犬牙的比

喻,把建溪的險惡十分形象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水路險阻,更顯詩人大無畏的精神和堅持到底的決心。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詩句的詞語。

“曲折蜂窠犬牙里”,采用比喻手法,“犬牙”的意思是“像狗的牙齒一樣“,形容灘石尖利,且雜亂無章,猶如

犬牙交錯;“蜂窠”的意思是“像蜂窠一樣",形容灘石之多,險灘密密麻麻,船過其間,危險萬分。閩江自上

灘以后,水道彎彎曲曲,灘石遍布猶如蜂窠,猶如犬牙交錯。這句比喻的描繪,形象地表現出激流中船行

的艱難以及河床的錯綜復雜。雖然前路難行,但詩人依舊無畏無懼向前進,以“犬牙”反襯詩人面對困難迎難

而上,堅持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

考法02形象分析類

(2024.江蘇弱江.市常董題)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守風?淮陰

唐?許渾

遙見江陰夜漁客,因思京口釣魚時。

一■潭明月萬株柳,自去自來人不知。

【注釋】①守風:等候適合行船的風勢。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鯨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5.下列詩句中的形象,與《守風淮陰》中“京口釣者”號為年近的一項是()

A.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

B.坐觀垂釣者,徒有美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C.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兒垂釣》)

D.青籌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守風淮陰》中的“京口釣者”形象描繪了一個在江邊悠然垂釣的漁人,他自在、悠閑,不為外界所擾。我們

需要找到一個同樣表現出漁人自在、悠閑生活狀態的詩句。

A.“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出自李白的《行路難》,這里的“垂釣”更多是用來表達詩人仕途不順

時的一種自我排遣和向往,與《守風淮陰》中的“京口釣者”形象不符。

B.“坐觀垂釣者,徒有美魚情”出自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這里的“垂釣者”是詩人所觀之景,并非

詩人自己,且詩句重點在于表達詩人自己的政治抱負和求仕之心,與《守風淮陰》中的“京口釣者”形象不符。

C.“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出自胡令能的《小兒垂釣》,這里的“垂釣者”是一個小孩,雖然也在

垂釣,但更多的是表現出小孩的童趣和天真,與《守風淮陰》中悠然自得的“京口釣者”形象不符。

D.“青箸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出自張志和的《漁歌子》,這里的"垂釣者'’在斜風細雨中悠然自得,

不為風雨所動,與《守風淮陰》中“京口釣者”自在、悠閑的形象最為接近。

故選D。

考法03要素提煤類

(2023?江蘇淮安?中考真題)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夜寒

陸游

斗帳重茵①香霧重,膏粱②那可共功名!

三更騎報河冰合,鐵馬何人從我行?

【注】①重茵:多層褥墊。②膏梁:享受奢侈的公子哥兒。

詩中哪些詞語照應了標題“夜寒,,?

【答案】“重茵”“河冰合”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詩歌詞語和內容。

“重茵”意思是多層褥墊。可知照應了標題“夜寒”;

“河冰合”意思是河水結冰。可知照應了標題“夜寒”。

考法04主旨理解類

(2024.江蘇淮安?中考真題)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初入淮河(其四)?

[宋]楊萬里

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②訴不堪。

卻是歸鴻③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南。

【注釋】①南宋政權偏安一隅,北方淪陷。淳熙十六年(1189),金人派遣使者赴南宋賀新年,楊萬里奉

旨迎接,來到淮水,心有所感,寫下此詩。②王人:指赴金的南宋使者,即作者自己。③歸鴻:南歸的鴻

雁。

閱讀全詩,你從“莫空談”中讀出了詩人哪些情感?

【答案】①對中原父老遭受金朝壓迫的痛苦命運的同情;②對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未能收復中原的批判和

憤懣;③對自己赴金卻不能解救中原父老的無奈。

【解析】本題考查主旨情感。

“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訴不堪”意為:中原地區的父老鄉親們啊,請不要只是空口談論,每當遇到我們

南宋的使者時,請盡情地傾訴你們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堪吧。

“莫空談”是詩人對中原父老的告誡,也是對他們苦難命運的深切關注。詩人希望他們不要只是空洞地談論自

己的遭遇,而是要通過實際行動(如向南宋使者傾訴)來尋求幫助和改變。這種告誡背后,透露出詩人對

中原父老在金朝壓迫下所遭受的痛苦和不幸的深切同情。

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未能積極北伐,收復失地,導致中原百姓長期生活在金朝的統治下,飽受痛苦。“莫空

談”不僅是對中原父老的告誡,也是對南宋朝廷的批判和憤懣。詩人希望朝廷能夠正視百姓的苦難,積極行

動。

另外,詩人作為南宋的使者,雖然有機會接觸到中原父老,了解他們的苦難,但他卻無法直接解救他們。

他無法像英雄一樣揮劍北伐,收復失地,只能默默地傾聽和記錄中原父老的苦難。“莫空談”的背后,也透露

出詩人對自己身份的無奈和無力感。

(2024?江蘇揚州?中考真題)

過廣陵驛

薩都剌①

秋風江上芙蓉老,階下數株黃菊鮮。

落葉正飛揚子渡,行人又上廣陵船。

寒砧②萬戶月如水,老雁一聲霜滿天。

自笑柄遲淮海客③,十年心事一燈前。

【注】①薩都剌,元朝詩人。②砧,搗衣石。③棲遲,長久居留。詩人長年客居南方,故稱淮海客。

結合詩歌內容,簡析詩中“自笑”的內涵。

【答案】詩人“自笑”自己是一個在江南滯留的客人,十多年的心事,只有一盞明燈知曉而已,帶有自我解嘲

的意味,也是對自己的寬慰,同時又有著惆悵而又無可奈何之情。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根據詩句“自笑棲遲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燈前”和前文可知,作者飄泊他鄉、孤寂難捱,一點寒燈就勾起了他

聯翩的思緒,看到這一幕幕讓人思鄉的畫面,作者卻忽然開始自嘲起來。結合作者身份背景,作者自稱“淮

海客”,因為他這位北方人長期滯留于南方,雖然早已習慣了當地的風俗,但是始終覺得應該落葉歸根。所

以埋藏在心中的“十年心事”,突然就被一盞燈全部點亮,更折射出其心中的無限愁情。作者的一份深情難以

言表,只好自嘲和假裝豁達,體現出作者的惆悵而又無可奈何之情。

_____________

核心精講

知識點一理解詩歌內容解題思路與方法

詩歌具有語言凝練言簡意豐的特點,常常因此而省略許多內容;又由于聲律和修辭上的需要,常會打亂

語序。所以,理解古詩的基本內容時,常常需要像讀文言文一樣,要抓住重要信息,補充省略的內容,還原

句子順序,從整體上加以把握。理解古詩要做到四必看”:必看題目(識題定類),必看作者(知人論世),必看

注釋(關注典故),必看名句(賞析重點)。要學會“泡”,從詩中提取出“人、時、地、事、景、物、情、

理”等相關信息。還要學會歸類整理,比較鑒別,最終做到不僅要努力把握古詩以少量字詞包孕著的豐富

的含義,而且要努力去尋求詩句之外包含的不盡的韻味。這樣才能算真正地讀懂詩歌。

方法內容示例

看標題明白標題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從閱《江城子?密州出獵》題目是“密州出獵”(“江城

明意思讀詩歌題目開始來讀懂詩歌內容。子”是詞牌名,與內容無關),交代了寫作的主要內容。

注解一方面解釋詩歌當中難以理解的

詞語,另一方面也會向讀者傳遞詩歌當

看注解

中隱含的內容和信息,特別是在考試試

探緣由

卷中,注釋往往是出題人給考生的暗

Zj\O

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思想介紹詩歌是作者被貶某地時所作,則要考慮是否有懷

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處的時才不遇、報國思用等情感;如介紹作者常年旅居外地,

看作者代背景。其實,許多詩所表達的主旨和則要考慮羈旅愁思、思鄉懷人之情;如介紹作者是南

知人論世思想感情都與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處宋詩人(或朝代已滅亡),則要考慮收復失地之心……

的時代有關。我們要關注著名詩人的相

關遭遇、境況,所處朝代國勢、朝政……

詩歌中有一些能夠幫助我們把握作品《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

看字詞,

思想內容的字眼,我們稱之為“情感關《錢塘湖春行》:最愛湖東行不足。

把握“情

鍵字”。閱讀時準確抓住情感關鍵字,

感關鍵

無疑對正確理解分析詩歌的思想內容

字”

有重要的作用。

詩歌中,總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陸游《卜算子?詠梅》,表面上寫的是梅花,實際上,

看意象,

的含義,也往往寄托著特定的情感。作者運用興寄手法,借物抒情,物我同一,以梅花自

把握特定

比,表現不愿茍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和遭遇打擊后的

含義

凄涼無奈。

典故是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

看典故,來歷出處的詞語。用典既可使詩歌語言

取用原來精練,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

意義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

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

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兩種,

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來意義入詩文,反

用則在詩文中反用原典的意義。

詩歌的結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或以景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

結句、或以情結句、或以理結句、或以涯。又如:文天祥《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

看尾句,

問結句。不論以什么形式結尾,詩人都留取丹心照汗青。

卒章顯志

喜歡在結尾這個地方用點心機,因為結

尾在全詩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讀字詞,通大意。要過語言字詞關,

能順暢無礙地讀懂詩歌的字面含義。句

要一聯一聯地讀,詞要一句一句地讀,

必須掃清文字理解的障礙。古代詩歌的

語言屬于文言,文言一詞多義、古今異

義、通假、詞類活用的現象比較普遍,

還涉及古代文化常識,就更增加了閱讀

的難度。積累的工作非一日之功,貴在

長期堅持。

辨語序,補省略。“秦時明月漢時關”應該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照著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特別是詩歌,它是秦漢時的關塞”。辨析句子內容的省略要用想象和聯

經過提煉的最精粹的語言。“言有盡而想去填補詩人留下的空白。在閱讀時采用“補白”的

品詩句,意無窮”,因為聲律要求和修辭的需要,方法,依據上下文或全詩的情感主旨去揣測省略的內

通內容詩詞的創作需要押韻、考慮平仄的變化容,讀出“言外之意”。

等,所以詩歌的語言凝練、富于變化。

辨析語序的倒裝,就要從事理上,從上

下文的內容上還原顛倒的語序。

析意象,曉含義。如對柳樹的吟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

用意象表達情感是詩歌的一大特點。一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

方面,學生應積累那些經過歷代詩人的《詠柳》)“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

反復繼承、運用和發展,積淀了豐富的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鞏《詠柳》)

象征意蘊,符號化了的意象。另一方面,對同一事物不同的態度反映詩歌表達情感的不同。“詩

注意相同的意象在詩人眼中是不一樣言志”,只有讀懂了情感,才真正讀懂了詩歌。古代

的。詩歌表達情感往往不是直白的,而是借助某些具體的

意象或意象群“興寄”,如梅花、竹、柳、松樹等,

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形成含蓄的美。

抓詩眼,悟情感。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

“詩眼”即全詩最精彩和關鍵性的詩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其中后兩句是為人傳誦的名

句。也有人把詩眼說成“句中眼”,指句。一個“低”字,抓住了景物的特點,而一個“近”

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則賦予了景物以感情。詩人為何不說江清“人近月”

字,即全詩主旨所在。據此可知,詩眼而說江清“月近人”呢?當然,除了要符合音韻、格律

就一首詩而言是一聯或某一句;就一句上的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日暮客愁新”,所以

話而言是某一個字。月亮成了一個能理解詩人痛苦和愁情的伴侶,它要主

動靠攏來陪伴、安慰漂泊流浪之人。

命題預測

1.(2024.江蘇徐州.二模)閱讀古代詩歌,完成各題。

宴詞①王之渙

長堤春水綠悠悠,吠②入漳河一道流。

莫聽聲聲催去棹③,桃溪淺處不勝舟。

【注釋】①宴詞:宴會上所作。②吠(quan):田間小溝。③催去棹(zhao):催促船兒離開。棹,長的船

槳。

這是一首寫“離愁”的送別詩,詩中一個“”字點明春水特色,“悠悠”則暗示了詩人一片的

深情。

【答案】綠惜別(依依不舍)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分析概括。

①空,“長堤春水綠悠悠”句意是長堤迤遮,春水碧綠,緩緩流淌。依據句中“綠”字可知,這是描繪出春水碧

綠的顏色,刻畫了春水的顯著特點。

②空,依據句意可知,“悠悠”運用疊詞的形式,寫出了春水綿延流淌的狀態,寄寓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

之情。據此,本空可填寫“惜別”或“依依不舍”。

2.【新考法】(2024?江蘇徐州?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題蘇武牧羊圖

元?楊維楨

未入麒麟閣,時時望帝鄉。寄書元有雁,食雪不離羊。

旄盡風霜節,心懸日月光。李陵何以別,涕淚滿河梁。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這首詩中,熱烈歌頌蘇武威武不屈、貧賤不移的崇高民族氣節。

B.中間兩聯選取了極富代表性的環境描寫,體現蘇武不畏艱難而始終心向漢室的精神。

C.“食雪,,“旄盡,,寫他處境的凄苦,也表現了他的堅貞不移。“心懸日月光”,贊頌他的高風亮節。

D.全詩慷慨悲壯、寄托深遠。以李陵泣別作為反襯,更見出蘇武人格的崇高。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賞析。

B.“中間兩聯選取了極富代表性的環境描寫”有誤,中間兩聯選取了極富代表性的細節(典型細節),“寄書

元有雁,食雪不離羊''兩句主要敘寫蘇武被匈奴幽禁后嚙雪、吞氈,后被流放于北海牧羊的情形,“旄盡風霜

節,心懸日月光”寫蘇武雖歷盡艱辛,節杖雖已被風霜磨損,心中卻有日月的光芒,體現蘇武不畏艱難而始

終心向漢室的精神;

故選Bo

3.(2024?江蘇徐州?三模)閱讀古代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這兩句寫出了山亭怎樣的景色特點?

【答案】夏季天漸漸變長了,綠樹枝葉茂盛,樹陰非常濃密;池塘映照著樓臺的倒影。描繪了一幅夏意盎

然、生機勃勃的畫面。

【解析】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意思是綠樹蔥郁濃陰夏日漫長,樓臺的倒影映入了池塘。“綠樹陰濃

夏日長”中“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樹陰”才能“濃”。

這“濃”除有樹陰特別之意外,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內,即樹陰密而且深。“樓臺倒影入池塘”這里詩人是從視

覺寫夏日,寫看到的景觀。詩人看到平靜的池塘倒映著遠近不同的亭臺樓閣的倒影,心情自然怡然舒一爽,

于是才寫出如此富于美感的詩句來。“入池塘”的“入''字用得好,他不僅寫出了明凈與清新,也寫出了動感,

寫出了池塘容山容水容亭臺樓閣的胸懷,把池塘寫大了。這兩句描繪了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

展現出一幅夏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畫面。據此作答即可。

4.(2024?山東濟寧?三模)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各題。

寄韓潮州愈①

賈島

此心曾與木蘭舟②,直到天南潮水③頭。

隔嶺篇章④來華岳,出關⑤書信過洸流⑥。

峰懸驛路殘云斷,海浸城根老樹秋。

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⑦。

①【韓潮州愈】即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時貶謫為潮州刺史,故稱韓潮州。②【木蘭舟】用木蘭樹造的船。

③【潮水】河流名。④【篇章】指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詩。⑤【關】指藍關。⑥【沈流】即沈

水。⑦【浪西樓】潮州的一處樓閣。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

A.首聯直陳與韓愈的深厚感情:我愿與你同乘蘭舟,水宿風餐,共同去那貶謫之地。

B.頷聯直抒別后景況,韓愈的“篇章”隔著秦嶺傳到京師,詩人心起共鳴,馳書慰問。

C.頸聯既寫途中艱險,又寫處境凄苦,此情此景下“殘云斷”“老樹秋”,于物景中烘托詩人情感。

D.尾聯回應了韓愈的“好收吾骨瘴江邊”,以美好的憧憬結束全詩,寄托著對自己處境的祝愿。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賞析。

D.“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意思是:總有一天狂風將把瘴氣掃除干凈,到那時月色明朗開始高照

浪西樓。作者以美好的憧憬結束全詩,寄托了詩人對韓愈未來境遇的美好祝愿,而不是對“自己處境的祝愿”;

故選D。

5.【新考法】(2024?江蘇南通?二模)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至蘇門山下百泉靜樂園

顧璜①

歲歲鄉園慚闊別,今朝舊地訪蘇門。

四圍山色松邊路,百道泉聲竹里村。

勝會②廚剛薦櫻筍,豐年社喜足雞豚。

嗟予又逐紅塵去,安得坡翁③釣石溫④。

【注】①顧璜:清光緒丙子進士。②勝會:盛大的聚會或者慶典。③坡翁:蘇東坡。④釣石溫:形容經常

來垂釣,連所坐之石都溫暖了。

尾聯為什么要提到“坡翁”?結合全詩內容說明理由。

【答案】用典,詩人慨嘆自己又要回到世俗中去,不能像蘇東坡那樣悠閑地垂釣,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

倦,對寧靜閑適的田園生活的向往。(意對即可)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

尾聯“嗟予又逐紅塵去,安得坡翁釣石溫”中,詩人提至U“坡翁”,即蘇東坡,這是用了蘇東坡喜愛在自然中悠

閑垂釣的典故。詩人感慨自己馬上又要追隨世俗事務而去,無法像蘇東坡那樣享受在蘇門山悠閑垂釣的生

活。

通過與蘇東坡的對比,更鮮明地體現出詩人對現實中世俗生活的無奈和厭倦,他渴望能如坡翁一般擁有那

份自在與閑適。這里表達了詩人對寧靜閑適的田園生活的深深向往,同時也流露出一種不能長久沉浸在這

種美好中的遺憾和失落之情。頷聯“四圍山色松邊路,百道泉聲竹里村”,頸聯“勝會廚剛薦櫻筍,豐年社喜

足雞豚”,詩人描繪了蘇門山的美景以及在當地的美好體驗,而尾聯的這種慨嘆則是對前面美好感受的一種

反襯,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田園生活向往的情感表達。

6.(2024.江蘇鎮江?二模)閱讀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甲】賈生【乙】長沙過賈誼宅

唐?李商隱唐?劉長卿

宣室求賢訪逐臣,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賈生才調更無倫。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可憐夜半虛前席,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不問蒼生問鬼神。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下列選項中,分析不思確的一項是()

A.“才調”兼包才能、風調,與“更無倫”的贊嘆配合,側面烘托出賈誼少年才俊、意氣風發、華采照人

的精神風貌。

B.“虛前席”把漢文帝當時那種虛心垂詢、凝神傾聽,“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狀描繪得惟妙惟肖,表

現出他為國家求賢若渴的狀態。

C.“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蕭條冷落的景色,暗含了作者景仰羨慕先賢卻又寂寞興

嘆的心情。

D.“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兩句刻畫了作者獨立風中的形象,仿佛他在宅前徘徊,暮色

更濃了,江山更趨寂靜。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夜半前席”,把漢文帝當時那種虛心垂詢、凝神傾聽,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狀描繪得惟妙惟肖,

使歷史陳跡變成了充滿生活氣息、鮮明可觸的畫面。“虛前席”與“問鬼神”這兩處細節,借題發揮,揭露了封

建統治者表面上求賢、敬賢,實際上不能識賢、任賢,揭示出在深受恩遇的表象下隱藏著不遇的實質。

B.“表現出他為國家求賢若渴的狀態”表述錯誤。故選B。

7.【新考法】(2024?江蘇無錫?二模)【甲】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過無錫①

文天祥

金山②冉冉波濤雨,錫水茫茫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③,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從鼻欲辛。

夜讀程嬰存趙④事,一回惆悵一沾巾。

[注釋]①此詩作于文天祥被元軍扣押北上軟禁無錫黃埠墩時所寫。②金山:無錫運河中黃埠墩的別稱。③詩

人二十年前曾途徑無錫前往臨安參加殿試,高中狀元。④程嬰存趙:程嬰為保護趙氏孤兒,將自己的兒子

交出,將趙氏孤兒養大,趙氏孤兒長大后終于報得家仇。

(1)甲詩的頷聯,詩人借助、意象來比喻國勢和身世,將國家局勢和個人命運交織在一起。

乙詩首聯中的“冉冉”和“茫茫”描繪了一幅的景象,渲染了的氛圍。

【答案】(1)風飄絮(飛絮)雨打萍(浮萍)朦朧凄涼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甲詩頷聯的意思是:國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風中的柳絮,個人又哪堪言說似驟雨里的浮萍。從國家和個人兩

方面展開和深入加以鋪敘。宋朝自臨安棄守,恭帝趙是被俘,事實上已經滅亡。用“風飄絮”來形容國家命運,

形象生動,而心情沉郁。“雨打萍”比喻身世,因為此時文天祥自己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兒喪亡,真像水

上浮萍,無依無附,景象凄涼。

乙詩首聯“金山冉冉波濤雨,錫水茫茫草木春”意思是:黃埠墩周邊山巒起伏,細雨蒙蒙,水波蕩漾,草木茂

盛,一派春光融融的景色。“冉冉”和“茫茫”描繪了山巒起伏,細雨蒙蒙的景象。表面上看是寫眼前所見,結

合作者遭遇,可知其深層含義,“冉冉”“茫茫”更體現了作者內心的迷茫與痛苦。此聯為景物描寫,除了烘托

人物心情外,也渲染了一種悲涼、朦朧的氣氛。

8.【新考法】(2024.江蘇南通?二模)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謝中上人①寄茶

【唐】齊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②。

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地遠勞相寄,無來又隔年。

【注】①中上人:即虛中,晚唐詩僧。齊己,晚唐五代著名詩僧。②晚天:傍晚。

(1)這首詩寫作的節氣是—,這個節氣常見的習俗是祭祀倉頡、觀賞牡丹以及本詩中提到的—o

(2)全詩以“茶”為脈絡,表現兩位詩人的真摯友情。結合頷聯和頸聯,分析詩歌是如何體現兩人深厚情誼

的。

【答案】(1)谷雨品茶(喝茶)。(2)示例:頷聯:虛寫,因為采茶的過程,詩人并非親眼所

見,但是他能想象到看似輕松地采茶樹嫩葉,但實則辛苦勞累,可見詩人體會到朋友對待友情的真誠。頸

聯:詩人趕緊邀請鄰居過來,迫不及待地品嘗這新茶,可見詩人不辜負好友的情誼

【解析】(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①根據首聯“春山谷雨前”的詩意“每到谷雨采茶季節,山上風景十分美妙”可知,節氣是谷雨。

②根據“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的詩意“姑且讓我邀請鄰里來做客,一同品嘗這用落花泉水烹煮的新茶吧”

可知,習俗是品茶(喝茶)。

(2)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頷聯“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意思是:那綠色實在是很鮮嫩,很難裝滿竹籃,在清明和暖的天氣,一會兒

就黃昏了。本聯詩人想象采茶的情景,為虛寫。“并手”“難盈籠”體現出采茶的不易,結合“地遠勞相寄,無

來又隔年”可知,這句詩還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寄茶的感激之情,因為茶葉的珍貴和難得,更體現了友人的深

情厚誼。

頸聯“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意思是:姑且讓我邀請鄰里來做客,一同品嘗這用落花泉水烹煮的新茶吧。

詩人得到新茶連忙請鄰里煮茶共品,不僅是習俗使然,更顯示了對友情的重視。

9.【新考法】(2024?江蘇無錫?二模)【甲】

送韋城李少府

張九齡

送客南昌尉,離亭西①候春。

野花看欲盡,林鳥聽猶新。

別酒青門②路,歸軒③白馬津。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注】①離亭:路旁驛亭。西:古代賓主相見,以西為尊。主東而賓西。②青門:泛指城門。③軒:車的

通稱。

閱讀以上詩歌,回答問題。

(1)這兩首詩在寫景上,甲詩側重于具體的景物描寫,如—、—、—、白馬津,給人以清晰的畫面感;

而乙詩則更側重于大場面的描繪,“”這一聯就展現了一個宏大的地理環境和廣闊的視野。

(2)某綜藝節目中,有人把甲詩進行了改編并取名為《萬里夢同心》,在現場演唱獲得了大家的認可。請你

根據甲詩內容,分析改編后歌曲的歌名是否恰當。

【答案】(1)離亭野花林鳥首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解析】(1)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1)(2)(3)根據“甲詩側重于具體的景物描寫”的提示,找到甲詩描寫景物的詩句“離亭西候春。野花看

欲盡,林鳥聽猶新。別酒青門路,歸軒白馬津”,根據詩意“路旁驛亭拜別貴賓時,正是春天。美麗野花盡收

眼底,林中鳥鳴猶感清新。告別縣城踏上回鄉路,歸車走向白馬津。'‘可篩選出“離亭”“野花”“林鳥”等具體

景物。

(4)根據題干“乙詩則更側重于大場面的描繪這一聯就展現了一個宏大的地理環境和廣闊的視野”的提

示,找到乙詩“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結合詩意“三秦之地護衛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蜀

川”可知,應選此聯。

10.【新考法】(2024.江蘇無錫.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舟中晚起

白居易

日高猶掩水窗眠,枕簟清涼八月天。

泊處或依沽酒店,宿時多伴釣魚船。

退身江海應無用,憂國朝廷自有賢。

—向錢塘湖上去,.吟閑醉二三年。

【注】長慶二年(822年),白居易為躲避朝廷黨爭自請外放,朝廷命其出任杭州刺史一職,此詩是赴任途

中所作。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賣炭翁

白居易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局,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1)你認為以下哪個版本的尾聯更符合《舟中晚起》全詩的感情基調?請闡述理由。

A.旦向錢塘湖上去,冷吟閑醉二三年。B.愿向錢塘湖上去,淮吟閑醉二三年。

(2)白居易在《新樂府序》中表達了自己的創作追求:通俗。其實,通俗的豈止是他的樂府詩。請結合《舟

中晚起》《錢塘湖春行》《賣炭翁》,完成對白居易詩風的探究。

通俗:白居易詩風淺探

探究

《舟中晚起》《錢塘湖春行》《賣炭翁》結論

角度

所選詩人自愿外任赴杭的途詩人早春時游覽杭州一個砍柴燒炭為生的老常在⑤的人、事、

素材中生活。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翁的遭遇。物中捕捉創作靈感。

“最愛湖東行不足”一不隱晦曲折,往往用

“應無用”“自有賢”,淺顯“可憐”“愿”傾注了詩人

主題句用②的抒情方式,一個詞、一句話揭示

的文字蘊涵著詩人深沉的無限深情:④______,

表達表達了對杭州自然美主題,情感表達真摯

的情感①________O催人淚下。

景的熱愛。質樸。

追求自然流暢,很少

如:"或依”

語言如:“③”如:“口中食”用典故和艱澀的辭

“多伴,,

風格(寫一例)“惜不得”藻,不避俗字,主動

“應無用”

吸收民間口語。

【答案】(1)選A,且,意為姑且、暫且,冷,意為冷落、閑散,看似閑適瀟灑,實則依然想為君分憂,為

國操勞,充滿了不甘、無奈、惆悵,也有自我寬解的意味,與全詩感情基調相一致。

【解析】(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首先明確:A更符合全詩的感情基調。理由:詩歌前兩聯主要寫詩人舟中晚起的閑適狀態,在八月天還能

掩窗而眠,停泊之處靠著沽酒店,住宿多伴釣魚船,體現出一種悠閑自在。頸聯寫自己退身江海似乎沒什

么用處,而憂國朝廷自會有賢能之人,有一種無奈和自嘲。A選項“且向錢塘湖上去,冷吟閑醉二三年”中“冷”

字更能體現出詩人這種雖閑適但又帶有一絲清冷、落寞、無奈的復雜情感,與整首詩的氛圍和詩人復雜的

心態更為契合;而B選項“愿向錢塘湖上去,淺吟閑醉二三年‘'中"愿''字表達的情感較為積極主動,“淺”字

也沒有很好地體現出詩人內心深處的那種無奈和清冷感,與全詩感情基調不太相符。所以A更合適。

11.(2024?江蘇泰州?二模)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小題。

【甲】

同水部張員外籍①曲江②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③

韓愈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

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④忙時不肯來。

【乙】

酬韓侍郎張博士雨后游曲江見寄

白居易

小園新種紅櫻樹,閑繞花行便當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