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項一:課內外文言文對比閱讀(二)寒假強化練
2024—2025學年初中語文統編版七年級上冊(新教材)
【甲】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
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口:“得一人之使,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乙】
知人固不易
孔子窮乎陳、蔡之間,藜羹不斟?,七日不嘗粒,晝寢。顏回索米,得而爨②之,幾熟。孔子望
見顏回取其甑③中而食之。選間④,食熟,謁孔子而進食。孔子佯為不見之。孔子起目:“今者夢見先
君,食潔而后饋?。”顏回對日:“不可。向者煤臭⑥甑中,棄食不祥,回取而飯之。”孔子嘆日:“所
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
【注】①藜(M)羹不斟:粗劣的食物都吃不到。藜羹,野菜做的湯。②爨(cuan):燒火做飯。③
甑(zeng):古代炊具。④選間:一會兒。⑤食潔而后饋:我自己先吃干凈的飯然后才給他們吃。此
處孔子是假借說夢來提醒顏回。⑥食(tai):煙灰。
1.《穿井得一人》選自
2.解釋加點的字
(1)及其家穿井()(2)件為不見之()
3.對畫線句解釋正卿的一項是()
A.剛剛煙灰飄進了鍋里(弄臟了米飯),丟掉又不好,我就抓來吃了。
B.如果煙灰飄進了鍋里(弄臟了米飯),丟掉又不好,我就抓來吃了。
C.剛剛煙灰飄進了鍋里(弄臟了米飯),丟掉又可惜了,我就抓來吃了。
D.如果煙灰飄進了鍋里(弄臟了米飯),丟掉又可惜了,我就抓來吃了。
4.【甲】通過(1)的具體過程,印證了“耳聽為虛”的道理,【乙】通過(2)
的具體過程,表明看到的也不一定是事實。兩文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豈江
請閱讀下面兩篇文言,完成下面小題。
【甲】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口:“天,積氣耳,
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
耶?''曉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
(節選自《杞人憂天》)
【乙】
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①,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②其薪;不者,且有火
患。主人嘿③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④在于
上行巴余各以功次坐,而不錄⑥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日:鄉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
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⑦而請之。
(節選自《漢書?霍光傳》)
【注釋】①突:煙囪。②徙:遷移。③嘿:同“默”。④灼爛者:灼傷的人。⑤上行(hang):上席。
⑥錄:邀請。⑦寤:同“悟”,醒悟。
5.用7”給下面的內容斷句。(限兩處)
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
(2)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
7.“杞人憂天”和“曲突徙薪”兩個成語是從這兩則故事里引申出來的,小文想不通同樣是心有所憂,
為什么后人對杞人和言曲突者評價不一。你知道為什么嗎?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秉持“萬物有靈”的觀念。請你探究并完成小題。
(甲)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
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
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選自清?蒲松齡《狼》
(乙)
盧仁畜二鶴,甚馴。后一創死,一哀鳴不食。盧仁勉力飼之,乃就食。一旦,鶴鳴繞盧側。盧
日:”爾欲去,吾不爾羈也。”鶴振翅云際,徘徊再三,乃去。盧老病無子,后三年,歸臥鄉間。晚
秋蕭索曳杖林間忽見一鶴盤空鳴聲凄切。盧仰目:“若非我侶也?果是,即下之。”鶴竟翩翩而下,
投于盧懷中,以喙牽衣,旋舞不釋。盧遂引之歸。盧視之如赤子,鶴亦知人意,侍盧若親人。后盧仁
歿,鶴終不食而死,族人葬之墓左。
選自清?張潮《虞初新志》
8.請你為乙文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晚秋蕭索曳杖林間忽見一鶴盤空鳴聲凄切
9.文言文字詞的理解可以借助多種方法,請你解釋下列字詞。
方法示例遷移運用釋義
課內遷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徘徊再三,乃去乃:⑴
移
查閱字遂:A.順,如意;B.成功,實現;C.于遂:(2)—(填序
逐引之歸
典是,就號)
成語推爾欲去,吾不爾
放縱不耨羈:(3)
斷尊
10.甲乙兩文中的動物都具有人格化的特征,請翻譯下面語句并寫出其中動物所蘊含的人格化特征。
小貼士
人格化指文藝創作中常用的一種藝術手法,將動物、植物及非生物賦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人
的思想感情和行為。
句子譯文人格化特征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1)(3)
以喙牽衣,旋舞不釋。(2)(4)
11.下面是乙文序言中語句,請結合乙文內容說說作者寫這個故事的用意。
?人之所以異于禽獸,以其存心。……鳥能反哺,羊有跟乳,其存心皆可以為朝廷旌仁孝而揚德威。
?然則物何異于人哉?然則物何異于人哉?微獨無異,抑恐世之不若者眾矣!
12.中華傳統文化中許多動物有象征意義,甚至成為獨特的文化符號。請根據示例,完成填空。
動物形象象征意義相關詩文或俗語
小例:狼敵寇或惡勢力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鶴(1)丹鳳呈祥獻瑞彩,仙鶴獻桃祝壽來。
(2)(3)(4)
閱讀下列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
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理,意與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乙】
陳諫議教子
宋陳諫議①家有劣馬,性暴,不可馭②,蹄③嚙④傷人多矣。一日,諫議入廄,不見卷馬,因詰
仆:“彼馬何以不見?”仆言為陳堯咨售之賈人⑤矣。堯咨者,陳諫議之子也。諫議遽⑥召子,日:“汝
⑦為貴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能蓄之?是移禍于人也!”急命人追賈人取馬,而償其直⑧。相仆養
之終老。時人稱陳諫議有古仁人之風。
注:①陳諫議:姓陳,諫議是官名。②馭:駕馭馬匹。③蹄:名詞活用動詞,踢。④嚙:咬。⑤賈人:
商人。⑥遽:馬上,趕快。⑦汝:你。⑧直:通“值”,價值。
13.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非學無以廣才(2)年與時觸
(3)不見星馬(4)球仆養之終老
14.請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2)時人稱陳諫議有古仁人之風。
15.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是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寫給兒子的家書,旨在告誡、勸勉兒子。
B.“汝為貴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的斷句是正確的。
C.“夫君子之行”和“陳諫議之子”的“之”意義相同。
D.畫線句通過想象述說“淫慢”“險躁”所造成的后果,從而教育兒子惜時,修身養德。
16.小深在閱讀甲乙兩文時,發現諸葛亮和陳諫議分別對兒子寄寓了不同的期望,請你結合選文內容,
幫助小深完成歸納總結。
閱讀文言文【甲】【乙】,完成各題
【甲】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
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選自《誡子書》)
【乙】
昶①為人謹厚,名其兄子日默,曰沈,名其子日渾,曰深,為書戒之日:“吾以四者為名,欲使
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而善終。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
不衰。夫能屈以為伸,讓以為得,弱以為強,鮮不遂矣。孔子日:‘吾之于人,誰毀誰譽②。‘諺目:,救
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節選自《資治通鑒?魏紀五?王昶戒子書》)
【注釋】①昶:音chang。②吾之于人,誰毀誰譽: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我對別人,不毀
謗,不贊譽。
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非學無以廣才()(2)險躁則不能檢性()
(3)為書以之曰()(4)斯言信矣()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或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A.松柏之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靜場修身可以為師矣
C.為書戒之日為人謀而不忠乎
D.淫慢則不能勵精則是無信
19.請將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2)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20.【甲】【乙】兩文在內容上有什么共同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
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選自《諸葛亮集?文集》)
【乙文】
孫叔敖疾,將死,戒其子曰:“王數封我矣,吾不受也。為我死,王則封汝,必無受利地。楚、
越之間有寢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惡。荊②人畏鬼,而越人信檄③。可長有者,其唯此也。”
(節選自《呂氏春秋》)
【注釋】①寢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荊:楚國的別稱。③檄5):迷信鬼神和災祥。
2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
⑴非寧靜無以篡遠()(2)年與時期1()
(3)孫叔敖殊()(4)王藜封我矣()
22.下列選項中加點詞語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夫君子之行三人行我行我素
B.非學無以廣才不可不學勤學好問
C.年與町馳學而時習之時不我待
D.意與日去太丘舍去去意已決
23.翻譯句子。
(1)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2)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24.《誡子書》跨越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時空,仍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如果讓你從文中選一句作為自己
的座右銘,你會選哪一句?請說出你的理由。
參考答案:
1.《呂氏春秋》2.待,等到假裝3.A4.丁氏表達有歧義,聽者誤
以為丁氏打井發現了一個人,便以訛傳訛,最后宋君派人前去求證方才明白真相孔子親眼看到
顏回抓飯先吃而誤解了他,后聽顏回解釋得知是因飯里有灰,自己不忍浪費才吃掉了飯要以審
慎的態度進行分析、甄別,既不要輕信傳聞,也不要傳播謠言。
1.本題考查文學常識。
《穿井得一人》節選自《呂氏春秋》。《呂氏春秋》,又稱《呂覽》,先秦雜家代表著作。戰國末秦
相呂不韋集合門客共同編寫而成。據此填寫即可。
2.本題考查文言實詞。
(1)句意為: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及:待,等到;
(2)句意為: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抓飯吃的事情)。佯:假裝。
3.本題考查句子翻譯。
重點字詞為:向者:剛剛,剛才;祥:好的;飯:吃;
故選Ao
4.本題考查文言文內容理解。
第①空:根據甲文“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宋君令人問之于
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可知,甲文通過丁氏打井得一人勞動力,但丁
氏表達為“吾穿井得一人”,表達有歧義,被誤傳為從井中挖出一個人,以訛傳訛,讓整個都城中的人
都知道了。最終經宋君派人向丁氏詢問才得以澄清的具體過程,印證了“耳聽為虛”的道理。這表明了
傳言往往容易失真,不應輕信傳聞,而應重視調查核實。
第②空:根據乙文“孔子望見顏回取其甑中而食之”“顏回對曰:‘不可。向者煤食甑中,棄食不祥,回
取而飯之。'”可知,乙文通過孔子誤以為顏回偷吃米飯,而實際上顏回是為了吃掉被碳灰弄臟的食物,
表明看到的也不一定是事實。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即使親眼所見,也可能受到主觀判斷或外界因素的
影響而產生誤解,因此我們應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去觀察和判斷事物。
第③空:綜合以上分析可知,傳言不可信要實事求是,眼見的也不一定為實,要用心觀察體會。在現
實生活中,我們對待事物應該用謹慎和理性的態度進行分析、甄別,不要輕易相信傳聞或表面現象,
而應該通過多方面的了解和調查來掌握真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據此作答
即可。
參考譯文:
【甲】宋國有一戶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井,要到外面去澆田、打水,經常要有一個人在外面(專門
做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訴別人說:“我家挖井得到了一個人。”有人聽說了這件事,
并傳播開來說:“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國都里的人都在講述這件事,使宋國的國君知道了這件事。
宋國國君派人向丁家詢問,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個人的勞
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個人。”尋到的消息如此,還不如不知道。
【乙】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缺糧)受困,飯菜全無,七天沒吃上米飯了。白天睡在那,顏
回去討米,討回來后煮飯,快要熟了。孔子看見顏回用手抓鍋里的飯吃。一會,飯熟了,顏回請孔子
吃飯,孔子假裝沒看見(顏回抓飯吃的事情)。孔子起來的時候說:“剛剛夢見我的先人,我自己先
吃干凈的飯然后才給他們吃。”顏回回答道:“不是那樣的,剛剛碳灰飄進了鍋里(弄臟了米飯),丟
掉又不好,就抓來吃了。”孔子嘆息道:“(按說)應該相信看見的,但是眼睛看見的并不一定可信。
你們記住,要了解一個人本來不容易啊。”
5.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6.(1)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一直在天中進行,干嗎要
擔心它崩潰呢?(2)于是,(主人)殺牛置辦酒席,答謝他的鄰人們。7.杞人的憂患,是他不
懂科學常識,從而產生的沒有根據的擔憂;建議“曲突徙薪”的客人的憂患,是基于現實基礎上的合理
擔憂,他能用發展的眼光和聯系的眼光看問題。
5.本題考查文言斷句。句意為: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鄰居們一同來救火,幸好把火撲滅了。“俄
而“為時間狀語,“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為兩件具體事情,中間可以斷開;“之”為代詞,指大火,其
后停頓。因此斷句: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6.本題考查句子翻譯。作答此題要做到:字字落實,意譯、直譯相結合,直譯為主。重點字詞:
(1)若:你;屈伸:一舉一動;奈何:為什么;憂:擔心。
(2)殺牛置酒:殺牛置辦酒席;謝:答謝。
7.本題考查內容理解與分析。
根據甲文“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日月星宿,亦積
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可知,杞人憂天是因為他不懂科學常識,以為天會崩墜、
地會塌陷,產生了沒有根據的擔憂。
根據乙文“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可知,建議“曲突徙薪”的客人的憂患,是基于現實
基礎上的合理擔憂,他看到煙囪是直的且旁邊有積薪,預見到可能會發生火災,能用發展的眼光和聯
系的眼光看問題。
參考譯文:
【甲】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崩塌,地會陷落,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又有一個
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空氣的。
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那個人說:“天如果是氣
體,日月星辰不就會墜落下來了嗎?”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
也不會傷害什么。”
【乙】有一個造訪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的爐灶的煙囪是直的,旁邊堆積著柴草,便對主人說:“改
造為彎曲的煙囪,將柴草移到遠處。不然的話,會有發生火災的憂患。”主人沉默不答應。不久,家
里果然失火,鄰居們一同來救火,幸好把火撲滅了。于是,主人殺牛擺酒來感謝他的鄰人。燒傷的人
在上位,其他的按功勞大小依次排座,但是沒有請說改“曲突”的人。有人對主人說:“當初如果聽了
那位客人的話,不用破費擺設酒席,始終不會有火災的憂患。現在論功勞邀請賓客,為什么建議‘曲
突徙薪'的人沒有受到恩惠,而被燒傷的人卻被奉為上賓呢?”主人這才醒悟去邀請那人。
8.晚秋蕭索/曳杖林間/忽見一鶴盤空/鳴聲凄切9.才;C束
縛,拘束10.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離開,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坐在前面。狡猾/
狡詐(鶴)用嘴尖牽著盧仁的衣服,飛舞旋轉不停。忠誠/知恩圖報/重情重義11.“為
朝廷旌仁孝而揚德威”,一方面作者想通過鶴忠誠報恩的故事宣揚“仁孝”的善行,以此來教化民眾;
另一方面“抑恐世之不若者眾”,又說明鶴尚重情義,人卻不如,包含對社會上知恩不報、無情無義之
人的諷刺和批判。12.長壽示例1:雁忠貞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
相許?
示例2:(2)蟬(3)品行高潔(4)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示例3:(2)鴻鵠(3)遠大志向(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8.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層次,然后斷句,反復誦
讀加以驗證。這個句子的大意是:在一個深秋蕭瑟的日子里,他拄著拐杖在樹林里行走,忽然看到一
只鶴在空中盤旋,鳴叫聲非常凄切。“晚秋蕭索”是一個描述性的短語,它描述了深秋時節蕭條、凄涼
的景象。因此,我們應該在這個短語之后進行斷句,即“晚秋蕭索/”。“曳杖林間”描述了主人公盧仁
拄著拐杖在樹林中行走的情景。這個短語自身結構完整,意義明確,因此應該在其后斷句,即“曳杖
林間”。“忽見一鶴盤空”和“鳴聲凄切”兩部分分別描述了盧仁突然看到一只鶴在空中盤旋以及鶴的叫
聲非常凄切這兩個動作和情景。這兩個部分在意義上相對獨立,所以應該在它們之間斷句,即“忽見
一鶴盤空/鳴聲凄切”。
故正確斷句為:晚秋蕭索/曳杖林間/忽見一鶴盤空/鳴聲凄切。
9.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
(1)句意:反復盤旋了幾次,才飛走。根據課內遷移法可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的意思是:陳
太丘丟下(他)而離開,他離開后朋友才到;去:離開。故本句中的“去”的意思是是:離開。
(2)句意:于是帶著它回了家。根據查閱字典法可知,“遂:A.順,如意;B.成功,實現;C.于是,
就"。故本句中“遂”的意思是:C.于是,就。
(3)句意:你是想離開了嗎?我不會拘束你的。“放縱不羈”的意思是:指人恣意行事,不受約束;
羈:束縛,拘束。
10.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及內容理解。
(1)“少時”意為“一會兒、片刻”,“犬”是名詞作狀語,意思是“像狗一樣”。
在這句話中,“徑去”關鍵字揭示了狼的狡猾特性,它們會采用各種策略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如分散敵
人的注意力等。“犬坐”這個描述則更加形象地展示了狼的狡詐,它們模仿狗的行為,以迷惑或等待時
機。這些動作不僅表現了狼的機智和警惕,還使狼這一動物具有了人格化的狡猾和狡詐特征。
(2)“喙”指的是“鳥嘴”,而“旋舞”是“旋轉飛舞”的意思。
這里,“以喙牽衣,,的動作顯示了鶴對盧仁的深厚情感,就像人用手牽住親人一樣,充滿了深深的依戀
和感激,這體現了鶴的忠誠和知恩圖報的人格化特征。“旋舞不釋”則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情感表達,鶴
的飛舞旋轉充滿了歡樂和喜悅,它不愿放開盧仁,展現了重情重義的一面。
11.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情感主旨。
乙文序言中的語句深刻反映了作者的寫作意圖。首先,“人之所以異于禽獸,以其存心”這句話,強調
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區別在于人的內心。接下來,“鳥能反哺,羊有跟乳,其存心皆可以為朝廷旌仁孝
而揚德威”這句話,以鳥反哺和羊跪乳為例,說明動物都有一種本能的、自然的情感表達,這種情感
表達可以被視為一種仁孝的體現。作者借此希望朝廷能夠表彰這種仁孝的行為,從而宣揚德行的威力。
進一步地,“然則物何異于人哉?然則物何異于人哉?微獨無異,抑恐世之不若者眾矣!”這幾句話,
作者用反問的方式強調了動物與人之間并無本質區別,甚至在某些方面,動物的表現可能超過人類。
作者認為,動物能夠本能地表現出仁孝之情,而社會上卻有很多人不如動物,他們缺乏知恩圖報、無
情無義。因此,作者寫這個故事的用意不僅在于通過鶴忠誠報恩的故事來宣揚仁孝的善行,教化民眾,
還在于對那些知恩不報、無情無義的人進行諷刺和批判。
綜上,作者寫這個故事的用意在于通過對比動物與人的行為,強調仁孝的重要性,并希望人們能夠學
習動物的本能情感表達,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同時,對那些背離仁孝之道的人進行警示和批判,以
期社會能夠更加注重道德教育和倫理建設。
12.本題考查文學文化常識。
首先,根據示例“狼”象征“敵寇或惡勢力”,我們可以推斷題目要求填寫的是動物在傳統文化中的象征
意義,并需要引用相關的詩文或俗語來佐證。對于“鶴”,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鶴常常被視為長壽和吉
祥的象征。例如,在詩歌和繪畫中,鶴常與松樹一起出現,寓意“松鶴延年”,表達長壽的祝愿。因此,
第一個空可以填“長壽或吉祥”。
對于第二個空,我們需要填寫一個動物,并解釋其在傳統文化中的象征意義。考慮到傳統文化中動物
的象征意義,可以選擇“龜”作為答案。龜在傳統文化中象征著長壽和穩健。例如,人們常說“千年王
八萬年龜”,用龜的長壽來比喻人或事物的長久。接下來,我們需要為“龜”填寫其在傳統文化中的象
征意義,第三個空可以填“長壽或穩健”。最后,為了佐證“龜”的象征意義,我們需要引用相關的詩文
或俗語。考慮到“龜”與長壽的緊密聯系,可以引用俗語“龜鶴遐齡”來作為佐證,這個俗語用來比喻長
壽,與“龜”的象征意義相吻合。
參考譯文:
一個屠戶傍晚回家,擔子里面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半路上,有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
很遠。
屠戶害怕了,就把骨頭扔給它們。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了下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屠戶又朝狼
扔骨頭,后得到骨頭的那只雖然停了下來,但先前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扔完了,但
是兩只狼仍然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屠戶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后面受到狼的攻擊。他往旁邊看見野地里有個麥場,麥場的主人把柴
禾堆積在麥場當中,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就跑過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著刀。狼不敢
上前,瞪著眼睛對著屠戶。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離開,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屠戶面前。
過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十分悠閑。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幾刀砍
死了狼。屠戶正想走開,轉身看看柴草堆后面,發現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鉆洞進去,以便
從背后攻擊屠戶。狼的身體已經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斷它的大腿,也殺死
了它。屠戶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騙對手。
狼也是狡猾了,但是一會兒兩只狼都死了,禽獸的騙人手段有多少呢?只是不過給人們增加笑
料罷了。
乙文:
盧仁養了兩只鶴,它們非常馴服聽話。后來其中一只受傷死了,另一只鶴悲傷地鳴叫,并且拒
絕進食。盧仁盡力喂養它,它才肯吃東西。有一天,這只鶴在盧仁身邊鳴叫,盧仁說:“你是想離開
了嗎?我不會拘束你的。”于是,鶴振翅高飛,盤旋在空中,反復盤旋了幾次,才飛走。盧仁年老多
病,沒有兒子。過了三年,他回到鄉間養老。在一個深秋蕭瑟的日子里,他拄著拐杖在樹林里行走,
忽然看到一只鶴在空中盤旋,鳴叫聲非常凄切。盧仁抬頭說:“你是不是我的那只鶴伴侶?如果是的
話,就飛下來吧。“鶴竟然輕盈地飛了下來,投入盧仁的懷中,用嘴拉著他的衣服,不停地旋轉飛舞,
不肯放開。盧仁于是帶著它回了家。盧仁把這只鶴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鶴也懂得人的心意,侍
奉盧仁就像親人一樣。后來盧仁去世了,這只鶴因為傷心過度,最終也不肯進食而死。盧仁的族人把
它葬在了盧仁墓地的左邊。
13.增長疾行,指迅速逝去這告誡14.(1)放縱懈怠就無法振奮精神,
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性情。
(2)當時的人稱贊陳諫議有古代仁者的風度。15.B16.①從“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
以養德”,可以看出諸葛亮想讓諸葛瞻立志做一個君子,以此為標準,不斷的改掉身上的錯誤,修養
自己的品德。②從“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可以看出,諸葛亮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做一個有志
向,并為自己的志向努力學習的人。③從陳諫議批評兒子“汝為貴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
蓄之?是移禍于人也!”可以看出,陳諫議希望兒子不坑害他人,要做一個心術正派之人。④從陳諫
議“命人追賈人取馬,而償其直。戒仆養之終老。”,可以看出陳諫議是一個正直、善良之人,他以自
己的行為教育自己的兒子,要做一個正直、善良的好人。(任意答3點即可)
13.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象。
(1)句意: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廣:增長;
(2)句意:年華隨時光而飛馳。馳:離開;
(3)句意:沒看到這匹馬。是:這;
(4)句意:他告誡仆人把那匹馬養到老死。戒:告誡。
14.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
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
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
(1)淫慢:放縱懈怠;勵精:振奮精神;險躁:輕薄浮躁;治性:修養性情;
(2)時:當時;稱:稱贊;風:風度。
15.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容
B.根據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句。一般來說,主謂之間,謂語和賓
語、補語之間應該有停頓。句意:你是朝中重臣,家里人還不能管住這匹馬,商人又怎么能養它呢?
可知,“汝為貴臣”和“家中左右尚不能制”是完整的主謂句,“能蓄之”的主語是“賈人”;故斷為:汝為
貴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本項分析不當;
故選Bo
16.本題考查理解文章主旨。
要求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結合文本內容寫出啟示即可。
甲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可知,諸葛亮希望兒子做個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
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可知:諸葛亮希望兒子恬靜寡欲來明確志向,排除外來干擾來達
到遠大目標。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可知:諸葛亮希望兒子通過學習來增長自己的才干,明確志向在學
習上獲得成就;
乙文結合“汝為貴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賈人安能蓄之?是移禍于人也!”可知:陳諫議告誡兒子要
為他人著想,不可把禍害轉嫁給別人;
結合“急命人追賈人取馬,而償其直。戒仆養之終老”可知:陳諫議是一個正直、善良。
參考譯文:
甲
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
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勤奮學習。如果不
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縱欲放蕩、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
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逐漸消逝。
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窮困的破舍里,到時悔恨又
怎么來得及?
乙
宋人陳諫議家里有一匹劣馬,性情暴躁,沒人能駕馭,踢傷咬傷人很多次了。一天,他走進馬廄,沒
看到這匹馬,于是責問仆人:“那匹馬怎么不見了?”仆人說,被陳堯咨賣給商人了。陳堯咨是陳諫議
的兒子(當時正為翰林學士)。諫議馬上召來兒子,說:“你是朝中重臣,家里人還不能管住這匹馬,
商人又怎么能養它呢?你這是把禍害轉嫁給別人啊!”陳諫議趕緊命人去追商人牽回馬,并把買馬的
錢退給商人。他告誡仆人把那匹馬養到老死。(因此)當時的人們稱贊陳諫議有古仁人之風。
17.增長修養告誡正確、可信,真實的18.D19.(1)放縱懈怠就
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性情。
(2)解救寒冷不如添加厚毛皮衣,阻止毀謗不如提高自我修養。20.都告誡子侄要修養身心,
培養品德。
17.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
(1)句意: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廣:增長;
(2)句意: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性情。治:修養;
(3)句意:寫信告誡他說。戒:告誡;
(4)句意:這話確實啊。信:正確、可信,真實的。
18.本題考查一詞多義。
A.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代詞,代指學問和事業;
B.連詞,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可譯為“來”/介詞,憑借;
C.動詞,寫/介詞,替;
D.都是連詞,就;
故選D。
19.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重點詞語有:
(1)淫:放縱。慢:懈怠。勵:振奮。險:輕薄。治:修養。
(2)莫如:莫過于,不如;重裘:厚重名貴的毛皮衣服;止謗:止息謗言;自修:提高自身的修養。
20.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分析。
結合【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和【乙】文中的
“為書戒之日”“吾以四者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而善終”可知,
【甲】文強調君子通過“靜”來修身,通過“儉”來養德,并且只有淡泊才能明志,只有寧靜才能致遠。
這是在教導人們要注重自身品德修養,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淡泊名利的心態;【乙】文中"為書戒之日"
表明是在告誡,“吾以四者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也。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而善終”
意思是用四個方面來命名,希望晚輩們能顧名思義,不要違反。并且提到事物速成容易滅亡,晚成才
能有好的結果。這也是在教導晚輩要注重品德和行為的養成,不能急于求成。由此可見,兩文都告誡
子侄要修養身心,培養品德。
參考譯文:
【甲】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樸節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租書服務的社區文化大使項目考核試卷
- 糞便資源化利用在減少化肥使用中的作用考題考核試卷
- 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免疫與病原生物學實驗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省遼源市重點名校2025屆初三第三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濱州市達標名校2025年中考第三次調研考試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中考模擬卷(二)化學試題含解析
- 西安郵電大學《非訴訟實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程大學《演講與口才》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遼河油田第二中學2025年高考模擬試卷(4)化學試題含解析
- 太原科技大學《醫生與病人》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六下統編版復習2形近字
- 重慶十八梯介紹(改)課件
- 硒知識科普手冊
- 起重吊裝作業審批表
- 最新三角形的特性優質課教學設計公開課教案
- 新版冀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雙面打印)
- MSAGRR數據自動生成工具(已經解密)
- 招商工作策略與路徑pptPPT通用課件
- DBJ 33-T 1268-2022工程建設工法編制標準(高清正版)
- 漫畫教你精益生產
- 宮腔鏡的儀器及噐械(課堂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