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答案)_第1頁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答案)_第2頁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答案)_第3頁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答案)_第4頁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考生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再用2B

鉛筆將考生號、座位號對應的信息點涂黑。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的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

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

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

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每題只有一項最佳答案。)

1.如圖是“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部分操作步驟,步驟①和④滴加的分別是(

①②③④

A.清水、清水B.碘液、清水

C.清水、碘液D.碘液、碘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操作步驟是:擦一滴一撕一展一蓋一染。

【詳解】步驟①表示滴加液體,滴加的液體是清水,目的是為了維持洋蔥鱗片葉細胞的正常狀態。步驟④

表示用染色,用的液體應為碘液,目的是為了把細胞核內的染色體染成深色,便于觀察,因此ABD錯

誤,C正確。

3Co

2.使用顯微鏡將物體放大100倍,如果目鏡選用的是10x,則物鏡應選用()

A.4xB.10xC.40xD.100x

【答案】B

【解析】

【分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放大倍數和目鏡放大倍數的乘積,解答即可。

第1頁/共27頁

【詳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物鏡的放大倍數X目鏡的放大倍數,已知一臺顯微鏡能將物體放大100倍,所

用的目鏡是10倍,那么應該選用:10070=10(倍)的物鏡,B正確。

超Bo

3.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過程中,若想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的顯微鏡結構一般是()

A.①B.②C.③D.@

【答案】B

【解析】

【分析】觀圖可知:①粗準焦螺旋、②細準焦螺旋、③轉換器、④物鏡。

【詳解】A.①粗準焦螺旋是較大幅度的升降鏡筒,A不符合題意。

B.②細準焦螺旋的作用是較小幅度的升降鏡筒外,還能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B符合題意。

C.③轉換器,在鏡筒的下端,圓形可以安裝物鏡,C不符合題意。

D.④物鏡,作用是放大物像,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在顯微鏡下觀察下列細胞,能觀察到葉綠體的是()

A.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B.番茄果肉細胞

C.黃瓜表層果肉細胞D.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動物細胞基本結構:細胞膜、細胞核、線粒體、細胞質;植物細胞基本結構:細胞壁、細胞膜、

細胞核、細胞質、線粒體、液泡、葉綠體(綠色部分)。

【詳解】ABC.植物體只有綠色部分的細胞才有葉綠體,因此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番茄果肉細胞沒有

葉綠體,黃瓜表層果肉細胞有葉綠體,AB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D.葉綠體是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屬于動物細胞,沒有葉綠體,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5.觀察草履蟲實驗中,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A.培養液底層的草履蟲多于表層

第2頁/共27頁

B,加入棉花纖維可限制草履蟲運動過快

C.觀察草履蟲需要使用顯微鏡

D.草履蟲只由一個細胞構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草履蟲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也能完成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和調節等生命活動。

【詳解】A.培養液的表層與空氣接觸,因此在培養液的表層溶解的氧氣多,中層、底層溶解的氧氣少。

草履蟲的呼吸需要氧氣,草履蟲是靠表膜來獲得水中溶解的氧氣,故草履蟲都集中在培養液的表層,A錯

誤。

B.為了便于觀察,常常在載玻片上的培養液里放幾絲棉花纖維,以限制草履蟲的運動,B正確。

C.草履蟲是單細胞動物,只由單個細胞組成,個體微小,全部生命活動在一個細胞內完成,觀察草履蟲

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結構,C正確,D正確。

Ao

6.下圖為某同學繪制的植物細胞模式圖,有關圖中結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①表示細胞膜B.②表示液泡

C.③表示細胞核D.⑤表示細胞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細胞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線粒體。液泡里有細胞

液,里面溶解著多種物質。

【詳解】根據分析,認真識圖可知,①是細胞膜,②是液泡,③是細胞核,④是細胞壁,⑤是細胞質,

不是細胞液,因此,ABC正確,D錯誤。

D?

7.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在生物學上叫做()

第3頁/共27頁

A.細胞B.組織C.系統D.器官

【答案】B

【解析】

【分析】通過細胞的分化,形成的形態、結構、功能不同的細胞群組成不同的組織。

【詳解】A、細胞是生物體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故不符合題意。

B、由形態相似,結構、功能相同的細胞聯合在一起形成的細胞群,在生物學上叫做組織,故符合題意。

C、系統是由細胞群-組織組成的結構器官進一步構成的,故不符合題意。

D、器官是由組織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單位。如:心臟、胃、根、種子,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點睛】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組織的概念。解答時可以從組織的概念和特點方面來切入。

8.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嗎?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草覆蟲培養液

A.甲圖中,草履蟲朝食鹽方向運動

B.乙圖中,草履蟲朝肉汁方向運動

C.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草履蟲能趨利避害

【答案】A

【解析】

【分析】草履蟲雖然只由一個細胞構成,但也能完成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和調節等生命活動,

并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

【詳解】A.甲圖中,在載玻片右側培養液的邊緣放上食鹽,食鹽對于草履蟲來說是不利的刺激,所以在

有食鹽一側的草履蟲要逃離,游到沒有食鹽的培養液滴中,即草履蟲向左移動,A錯誤。

B.乙圖中,在載玻片右側培養液的邊緣放上肉汁,肉汁對于草履蟲來說是有利的刺激,所以在沒有肉汁

一側的草履蟲會游到有肉汁的培養液滴中去,即草履蟲向右移動,B正確。

CD.食鹽對草履蟲來說是有害刺激,肉汁對草履蟲來說是有利刺激,草履蟲能逃離有食鹽的一側,游向有

肉汁的一側;說明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能趨利避害,CD正確。

第4頁/共27頁

Ao

9.與被子植物相比較,裸子植物不具有()

①果實可以保護種子免受外界環境中不利因素的影響

②種子更大

③有些果實表面有翅或毛,可以隨風飄散

④有些果實顏色鮮艷,有香甜的漿液或果肉,能誘使動物食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裸子植物,無花,種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實,只有根、莖、葉、種子四種器官;被子植物,具有

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

【詳解】被子植物能形成果實,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使種子的適應能力更強。①被子植物種子外面的果

皮對種子有良好的保護作用,使種子不易受到損傷,因而種子的存活率高,繁殖后代的概率高,這是被子

植物比裸子植物繁盛的根本原因,①正確;②種子的大小與植物的適應性無關,②錯誤;③被子植物的

果實有的有翅或毛,適于種子隨風傳播,③正確;④被子植物有的果實顏色鮮艷,有香甜的漿液或果肉,

能夠誘使動物食用,動物吃下了果實后,種子能夠隨著糞便排出而有利于傳播,④正確。由此可見,ACD

錯誤,B正確。

故選B?

10.甲植物用抱子繁殖,根據圖示可判斷甲植物屬于()

甲植物莖

A.藻類植物B.苔辭植物C.蕨類植物D.種子植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種多樣,根據植物種子的有無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種子植物和抱

子植物,種子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抱子植物不結種子,用抱子繁殖后代,包

括藻類植物、苔辭植物、蕨類植物。

第5頁/共27頁

【詳解】A.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靠抱子繁殖,屬于抱子植物,A不符合題意。

B.苔葬植物有莖和葉的分化;無真根,靠抱子繁殖,屬于抱子植物,B不符合題意。

C.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無機鹽,并且體內有輸導組織,能為植株輸送

大量的營養物質供植物生長利用,因此蕨類植物一般長的比較高大。蕨類植物不結種子,用抱子繁殖后

代,C符合題意。

D.種子植物是由根、莖、葉和種子等器官,用種子繁殖后代,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1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引起江水泛綠的主要生物類群是()

A.藻類B.苔解植物C.蕨類植物D.種子植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細胞內含葉綠素,幾乎全身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詳解】藻類植物結構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細胞內含葉綠素,池塘中富含各種無機鹽,使得藻類

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現出綠色,因此,“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句詩描寫的是藻類植物。故選Ao

【點睛】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中考的熱點,注意掌握,解題時要結合題意認真作答。

12.下列各圖表示番茄的不同結構層次,屬于器官的是()o

桃丸iJSQOr乂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細胞一組織一器官一植物體。動物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

是:細胞一組織T器官一系統-動物體。圖中A是植物體、B是組織、c是果實屬于器官、D是細胞。

【詳解】圖中A是植物體、B是組織、C是果實屬于器官、D是細胞。由不同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合起

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就叫器官。C西紅柿是不同組織構成的器官。

Co

第6頁/共27頁

13.對生物按照形態結構特點進行分類,以下選項中的生物與其他三項不屬于同一類的是(

A.荔枝B.龍眼C.貓頭鷹D.芒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的歸類:

(1)按形態結構特點可分為:植物、動物、其他生物等。

(2)按生活環境分:水生生物、陸生生物等。

(3)按用途分:作物、家畜、家禽、寵物等。

【詳解】生物有多種分類方法,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將生物分為動物、植物、其他生物。選項中“荔

枝”、“龍眼”和“芒果”都屬于植物,而“貓頭鷹”屬于動物,C正確。

故選Co

14.下圖中植物所屬的類群,結構最復雜的是()

【答案】C

【解析】

【分析】選項中:A葫蘆群屬于苔群植物,B腎蕨屬于蕨類植物,C向日葵屬于種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D

油松屬于種子植物的裸子植物。

【詳解】A.葫蘆薛屬于苔辭植物,有了莖、葉的分化,但是無根,只有假根,體內無輸導組織,植株矮

小,A錯誤。

B.腎蕨屬于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且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比較高大,B錯誤。

C.向日葵屬于被子植物,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被子植

物在繁殖的過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護,適應環境的能力更強,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個類群,C正確。

D.油松屬于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有種子,適于在干旱的陸地上生活,無花,種子外面無果皮包被著,裸

露,不能形成果實,D錯誤。

第7頁/共27頁

故選Co

15.2023年8月24日,日本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第一批核污水排入大海。11月2日第三批約7800噸左右核

污水進入大海。核污水中的有害物質會沿“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小魚一大魚”食物鏈積累,這條食物鏈

中有害物質積累最多的生物是()

A,浮游植物B.浮游動物C.小魚D.大魚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生態系統中,有害物質可以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其濃度隨著營養級別的

升高而逐步增加,這種現象叫生物富集。

【詳解】根據分析可知,在“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小魚一大魚”在這條食物鏈中,浮游植物是生產者,體

內有害物質最少;浮游動物是第二營養級,體內積累的有害物質比浮游植物多;小魚是第三營養級,體內

積累的有毒物質比浮游動物多;大魚的營養級別最高,體內有害物質積累最多。由此可見,ABC錯誤,D

正確。

超D?

16.圖中的圓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們的共同特征。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E可以表示藻類植物與蕨類植物都有莖、葉分化

B.F可以表示苔辭植物與蕨類植物都有輸導組織

C.P可以表示藻類植物與苔葬植物都生活在水中

D.Q可以表示藻類植物、苔群植物與蕨類植物都是綠色植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藻類植物,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但結構都很簡單,無根、莖、葉的分化;苔辭植物有莖

和葉的分化,但沒有真正的根;蕨類植物,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體內有輸導組織,一般長的高大。

【詳解】A.E中的藻類植物無根、莖、葉的分化,A錯誤。

B.F中的苔野植物體內沒有輸導組織,B錯誤。

C.P中的藻類植物與苔辭植物大部分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C錯誤。

D.藻類植物、苔解植物與蕨類植物都有葉綠體,屬于綠色植物,D正確。

第8頁/共27頁

故選D。

17.“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白居易的《池上》描寫的生態系統是

()

A.淡水生態系統B.草原生態系統C.沙漠生態系統D.森林生態系統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態系統的類型有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

統、農田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不同的生態系統功能不同。

【詳解】A.淡水生態系統包括河流生態系統、湖泊生態系統、池塘生態系統等,由淡水體與其中的生物

組成,淡水生態系統不僅為人類提供飲用、灌溉及工業用水的水源,在調節氣候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蓮藕生活在池塘中,因此描寫的是淡水生態系統,

A正確。B.草原

生態系統是草原地區生物(植物、動物、微生物)和草原地區非生物環境構成的,進行物質循環與能量交

換的基本機能單位,與題干描述不符合,B錯誤。C.沙漠生態

系統主要分布在亞熱帶和溫帶極端干燥少雨的地區,在北半球形成一條明顯的荒漠地帶,植被稀疏,其結

構與營養級較少,生物量低,與題干描述不符合,C錯誤。D.森林生態系統

能夠通過光合作用產生大量的氧氣,調節大氣中的碳一氧平衡,被稱為“地球之肺”,與題干描述不符合,

D錯誤。

故選Ao

18.在2023年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籌備期間,浙江省林業局、亞組委辦公室聯合公布了杭州亞運會“碳中和'

林建設名單,期間大面積植樹造林、綠化,其意義是()

A.凈化空氣,防止水土流失

B.降低噪音、吸附灰塵

C.增加大氣濕度和降雨量

D.以上都正確

【答案】D

【解析】

【分析】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維持大氣中碳一氧平衡;③能穩定生物圈的

水循環等。

【詳解】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釋放了氧氣,維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綠

色植物特別是那些株叢密集、低矮,經簡單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蓋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綠色植物

第9頁/共27頁

能涵養水源,增加大氣濕度和降雨量,還能夠改良氣候,降低空氣溫度,在水的自然循環中發揮重要的作

用;植物也能吸附灰塵,對聲波也有很強的吸收能力,而且還能不定向地反射聲波,從而能降低噪音,故

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

故選D。

19.稻田養鴨也可稱之為“稻鴨農法”,是黑龍江省洪南水稻開發研究所洪祥杓所長于2003年開始由韓國引

進,并在實踐基礎上探索出的一套實用技術。下圖是施用“稻鴨農法”的農田生態系統模式圖,下列有關

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中水稻和雜草都是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

B.圖中水稻和雜草之間存在競爭關系

C.圖中只有一條食物鏈:水稻-昆蟲—鴨

D.圖中的“微生物”在該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

等,生物部分包括生產者(主要是綠色植物)、消費者(絕大多數動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細菌和真菌)。

(2)食物鏈書寫的原則是:食物鏈中只包含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鏈以生

產者開始,以最高營養級結束;食物鏈中的箭頭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詳解】A.在生態系統中,只有綠色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有機物中儲存著來自陽光的能

量,是生態系統的生產者,該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是水稻和雜草,A正確。

B.圖中水稻和雜草相互爭奪水分、陽光、無機鹽等,因此水稻和雜草之間存在競爭關系,B正確。

C.圖中食物鏈有:水稻一鴨、水稻-昆蟲-鴨、雜草一鴨,因此圖中共有3條食物鏈,其中最長的食物

鏈是水稻—昆蟲—鴨,C錯誤。

D.圖中微生物可以通過呼吸作用分解鴨的糞便,從而將生態系統中的有機物變成無機物,供給綠色植物

第10頁/共27頁

再利用,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D正確。

故選Co

20.生物與環境保持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并形成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下列各項中,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

A.蘿崗創業公園的全部樹木

B.知識城鳳凰湖的全部湖水

C.蘿崗濕地公園的全部水鳥

D.整個天鹿湖森林公園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一定區域內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環境就形成一個生態系統。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

生物不叫生態系統,只有環境也不叫生態系統。

【詳解】A.蘿崗創業公園的全部樹木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沒有其它生物,也沒有環境部分,

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A不符合題意。

B.知識城鳳凰湖的全部湖水只有非生物部分的水,沒有生物部分和其他環境部分,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

生態系統,B不符合題意。

C.蘿崗濕地公園的全部水鳥只有部分生物,沒有其他生物和非生物,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C

不符合題意。

D.整個天鹿湖森林公園既包括了景區所在的環境,又包括了此環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

統,D符合題意。

Do

21.植物的枝條是由芽發育來的。下圖是芽的結構模式圖,相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結構①是幼葉,將來發育成葉

B.結構②是芽軸,將來發育成莖

C.枝條由幼嫩的根、莖、葉組成

D.枝株的芽按照著生位置可分為頂芽和側芽

【答案】C

第11頁/共27頁

【解析】

【分析】圖中①幼葉、②芽軸、③芽原基。

【詳解】ABD.枝芽又叫葉芽,其結構包括五部分:生長點、葉原基、幼葉、芽軸、芽原基。生長點使芽

軸不斷伸長,芽軸將來發育成植物的莖,葉原基發育成幼葉,幼葉發育成葉,芽原基發育成側芽。①是幼

葉,將來發育成葉;②是芽軸,將來發育成莖;枝株的芽按照著生位置可分為頂芽和側芽,ABD正確。

C.枝條由幼嫩的莖、葉和芽組成,C錯誤。

超Co

22.影片《流浪地球2》描述了地球被迫在宇宙中“流浪”,尋找新家園的故事。目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

的唯一家園。下列敘述不能體現生物圈是一個統一整體的是()

A.冬天,候鳥經過不同的生態系統到達棲息地

B,二氧化碳和氧氣在全球范圍內運動

C西瓜種子掉入土里,一段時間后長出小苗來

D.黃河流經草原、農田等生態系統,進入大海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生活環境的總和,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態系統,各個生態系

統都是相互聯系的。從非生物因素來說,陽光普照所有的生態系統,空氣不停的環流,水蒸氣和水在全球

范圍運動,影響所有的生態系統;從地域關系來說,隨著江河的奔流,將各個生態系統聯系在一起;從生

態系統的生物來說,如魚類的回游,鳥類的遷徙等會經過不同的生態系統,因此說生物圈的一個統一整

體,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詳解】A.冬天,候鳥經過不同的生態系統到達棲息地,這一過程中,候鳥們不僅跨越了地理上的界

限,也連接了各個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體現了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A不符合題意。

B.二氧化碳和氧氣在全球范圍內運動,影響著所有的生態系統,體現了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B不

符合題意。

C.西瓜種子掉入土里,一段時間后長出小苗來,僅涉及種子的萌發,不能說明生物圈是一個統一整體,

C符合題意。

D.黃河的整個流域實際上構成了一個大的生態系統網絡,其中的每個部分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

這種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正是生物圈作為一個統一整體的核心特征,D不符合題意。

超Co

23.如圖是植物根尖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第12頁/共27頁

A.①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

B.②處的細胞具有較強的分裂能力

C.③具有保護作用

D.④處的細胞體積較大,能夠迅速伸長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尖是指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結構從頂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

區。圖中①成熟區,②伸長區,③分生區,④根冠。

【詳解】A.①成熟區,也稱根毛區。內部某些細胞的細胞質和細胞核逐漸消失,這些細胞上下連接,中

間失去橫壁,形成導管。導管具有運輸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

位,A正確。

B.②伸長區,位于分生區稍后的部分。一般長約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進的主要區域,其外觀透明,

潔白而光滑。生長最快的部分是伸長區。也可以吸收一定的水分,B錯誤。

C.③分生區,也叫生長點,是具有強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頂端分生組織。個體小、排列緊密、細胞壁

薄、細胞核較大、擁有密度大的細胞質(沒有液泡),外觀不透明,C錯誤。

D.④是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狀結構,罩在分生區的外面,有保護根尖幼嫩的分生組織,使之免受土壤

磨損的功能,D錯誤。

超Ao

【點睛】分清根尖各部分的名稱及功能是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

24.“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保護生物圈,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可持續發展

B.保護生物圈是環保工作者的職責,作為中學生不需要參與其中

C.生物圈中各種生態系統不是孤立的、封閉的,而是相互聯系的

第13頁/共27頁

D.我們應該科學統籌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湖和治草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無機環境的總和。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和巖石圈的上部(范

圍)。它是地球的理化環境與生物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所有生物的家。包

括森林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農田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城市生

態系統等。

【詳解】A.生物圈能維持人類和各種生物的生存環境可持續發展,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所以,生物圈

保護的中心目標,在于保持各種生態環境的健康,維持人類和各種生物的生存環境可持續發展,改善人類

的生活質量,A正確。

B.生物圈是人類和其他各種生物的共同家園,但是,人類活動強烈地干擾生物圈的自然發展,并逐漸導

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和自然資源的枯竭,這不僅破壞了自然界各種生物的生存條件,而且已經達到威脅人類

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地步。因此,保護生物圈刻不容緩,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生物圈、造福子孫后代,

是全人類的共同義務,作為中學生我們應參與保護生物圈,B不正確。

C.地球上的各生態系統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著密切聯系的,C正確。

D.保護生物圈的前提是對生態環境的調查、監測、評價和預測;對生物資源進行保護和科學管理,根本

目的是為了使生物資源得到可持續發展和利用,我們應該科學統籌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湖和治草

等,D正確。

超Bo

25.圖為菜豆種子示意圖。下列關于其萌發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萌發前需要吸水B.②最先突破種皮C.③發育成莖和葉D.④最終不會消失

【答案】D

【解析】

【分析】題圖中,①胚軸,②胚根,③胚芽,④子葉,⑤種皮。

第14頁/共27頁

【詳解】菜豆種子是雙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種子在萌發過程中先吸收水分,體積膨大,種

皮脹破。同時,胚內的生命活動活躍起來,④子葉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后干癟消失。②

胚根最先伸長突出種皮,發育成根,不久,從這條根的周圍又生出一些細根;此后③胚芽發育成莖和葉、

①胚軸發育成連接莖與根的部分,D錯誤。

超D?

26.八月豆是花生的一個品種,因春季播種,農歷八月收成,故稱“八月豆”。八月豆果實中含有多粒花生

種子是因為花生()

A.一朵花中有多個子房

B.一朵花中有多個雌蕊

C.一個子房中有多個胚珠

D.一朵花中有多個雄蕊

【答案】C

【解析】

【分析】果實和種子形成過程如圖:

發育成果)

「子房壁

皮里

<(珠被---------婁宣威-----?種皮

士左丁融合關盲成m種j

〔胚珠,卵期胞+精彳---?受精卵---?胚

111「真、發育成

〔極核+精子f受精極核一>胚乳

(2個)(1個)

【詳解】胚珠發育成種子,八月豆果實中含有多粒花生種子是因為花生的一個子房中有多個胚珠,C正

確。

Co

27.綠色植物作為生物圈中的生產者,它們制造的有機物的作用是()

①用來構建植物體;②為其他生物提供構建自身的材料;③給其他生物提供生命活動的能量;④通過食物

鏈、食物網,養育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A.①②B.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并把光

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制造的有機物中的過程。

第15頁/共27頁

【詳解】植物體的組成成分除了水和少量的無機鹽,主要是有機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經篩管運輸到

植物體各處的細胞,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并參與構建植物細胞,進而構成各種組織、器官,直至

整個植物體。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

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植食動物直接以植物為食,肉食動物間接以植物為食,雜食動物

則兼而食之,人類屬于雜食動物。可以說,綠色植物既給其他生物提供了構建自身的材料,也給其他生物

提供了生命活動的能量,D正確。

超Do

28.要驗證綠色植物在光下產生了淀粉,實驗前要把植物放在黑暗處進行暗處理,目的是()

A.降低溫度

B.使根停止吸收水分與無機鹽

C.降低輸導組織的運輸能力

D.耗盡或運走葉肉細胞內儲存的淀粉

【答案】D

【解析】

【分析】實驗步驟:(1)暗處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2)部分遮光:用黑紙片把葉片的

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然后移到陽光下照射;(3)幾小時后,摘下葉片,去掉遮光的紙片;(4)脫

色: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

(5)漂洗、染色:用清水漂洗葉片,再把葉片放到培養皿里,向葉片滴加碘液;(6)觀察:稍停片刻,

用清水沖掉碘液,觀察葉片顏色發生了什么變化。實驗現象:被黑紙片遮蓋的部分沒有變藍色,見光部分

變成藍色。現象分析,得出結論:見光部分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淀粉遇碘變藍色.這說明綠葉在光下

制造淀粉。

【詳解】實驗前要把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為了讓綠色植物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運和

消耗,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淀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的。

因此,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29.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下列關于蒸騰作用的敘述

正確的是()

A.水分主要通過表皮細胞散失到空氣中

B.通過蒸騰作用能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

C.蒸騰作用能拉動有機物在體內的運輸

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第16頁/共27頁

【答案】B

【解析】

【分析】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植物根吸收

的水分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了,但這不是一種浪費,因為:①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促使根從

土壤中吸收水分;還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向上運輸;②蒸騰作用還能降低植物體表面的溫度,避免葉片被

灼燒;③蒸騰作用還能增加大氣濕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氣溫度,調節氣候。

【詳解】A.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以水蒸氣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主要通過葉片的

氣孔散失,葉柄和嫩莖也能進行,故A說法錯誤。

B.根據分析可知,在炎熱的夏天,通過蒸騰作用能降低葉片表面的溫度,避免植物因氣溫過高而被灼

傷,故B說法正確。

C.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可以拉動水分與無機鹽在體內的運輸,保證各組織器官對水和無機鹽的需要,故

C說法錯誤。

D.植物體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約1%被植物體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過B蒸騰作用以水蒸

氣的形式從葉片的氣孔散發到大氣中去了,故D說法錯誤。

超Bo

30.在農業生產中,為了增產會采取一些措施,下列措施和主要目的不相符的是()

A.農田適時松土:使植物的根得到充分的氧氣

B.儲藏糧食時保持干燥:降低呼吸作用強度

C.給新移栽的植物蓋遮陽網:降低蒸騰作用

D.移栽的植物保留根部土壤:方便固定和運輸

【答案】D

【解析】

【分析】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

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細胞,場所是細胞中的線粒體。

【詳解】A.農田適時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氣,有利于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氧氣進行呼吸作用,A

不符合題意。

B.低溫貯藏糧食,是為了抑制糧食的呼吸,減少有機物的消耗,延長保鮮期,B不符合題意。

C.光對蒸騰作用的影響首先是引起氣孔的開放,減少氣孔阻力,從而增強蒸騰作用。因此,給新移栽的

植物蓋遮陽網,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有利于植物成活,C不符合題意。

D.移栽植物時要帶土移栽,目的是保護根毛和幼根,可以提高成活率,D符合題意。

超D?

第17頁/共27頁

31.將兩株生長狀況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別用土壤浸出液和蒸儲水培養幾周,其結果如下圖所示。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實蛉結束后

/入X

十填滑出港蒸儲水土博浸出港蒸儲水

A.實驗變量是水分的多少

B.該實驗證明植株的正常生長只需要水分

C.實驗變量是光照時間

D.該實驗證明植株的正常生長需要無機鹽

【答案】D

【解析】

【分析】(1)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無機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無機鹽包括含

氮、磷、鉀、鈣、鎂、硫、硼、鎰、鋅、鋁等,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

(2)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各種無機鹽以及營養物質。

【詳解】AC.分析實驗可知,兩個實驗裝置,唯一不同的條件是土壤浸出液和蒸儲水的不同,根據分析可

知,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各種無機鹽,蒸儲水中沒有,因此實驗的變量是無機鹽,AC錯誤。

BD.玉米的生長需要無機鹽,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各種無機鹽以及營養物質,可以滿足玉米生長的需要,因

此土壤浸出液中培養的生長良好。而蒸儲水中不含無機鹽等營養物質,因此玉米幼苗生長不好。所以此實

驗說明玉米生長需要無機鹽,B錯誤,D正確。

超D?

32.下列措施中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①水果、蔬菜在冰箱中低溫貯藏;②在貯藏糧食的密封倉內充加二氧化碳;③農田及時松土;④小麥種子

曬干入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細胞內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

作用受水分、溫度、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影響。

第18頁/共27頁

【詳解】①溫度主要是影響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呼吸強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

增強。根據溫度對呼吸強度的影響原理,低溫貯藏水果、蔬菜可以抑制水果、蔬菜呼吸作用,以減少呼吸

作用對有機物的消耗。

②氧氣不足和二氧化碳濃度高都會抑制呼吸作用,藏糧食的倉庫中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后,抑制了糧食

呼吸作用,減少了有機物的消耗,從而延長了糧食的儲藏時間。

③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氣中的氧氣。土壤板結,土壤中的氧氣減少,不利于根的呼吸;給植物松土,可以

使土壤疏松,土壤縫隙中的空氣增多,有利于促進根的呼吸,促進根的生長。

④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氣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而種子內的物質必須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種子利

用,因此種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種子的呼吸作用較弱。曬干的種子,水分減少,抑制了種

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長了種子的儲存時間。因此,選項①②④的目的都是為了抑制呼吸作用,③的目

的是為了促進呼吸作用,B正確。

Bo

33.晚上,將某植物放在盛有水的試管中,將試管先后放在離白熾燈不同距離處,觀察試管中產生的氣泡

數目,收集到如下數據,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A.該實驗的變量是試管與燈的距離遠近

B.試管與燈距離越大,每分鐘產生的氣泡越多

C.氣泡中含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

D.在實驗過程中要保持其它條件相同且適宜

【答案】B

【解析】

【分析】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化

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

【詳解】A.該實驗的變量是試管與燈的距離遠近,即光照強度不同,A正確。

第19頁/共27頁

B.數據顯示試管與燈的距離越小,光照越強,產生的氣泡數越多,B錯誤。

C.試管中有氣泡冒出是因為植物在光下進行了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C正確。

D.在實驗過程中除了試管與燈的距離不同之外,要保持其它條件相同且適宜,D正確。

故選Bo

34.下圖為南瓜生長發育過程簡圖。根據圖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辭承*尬f0一平

①雄花②雌花③果實④種子⑤幼畝⑥植株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

A.①到②的虛線表示傳粉的過程

B.③是里面可以有多個④

C.④是由②中的雌蕊發育而成

D.⑤是由④中的胚發育而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1)傳粉是雄蕊花藥中的花粉散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一朵花中完成傳粉與受精后,只有子房

繼續發育,子房的發育情況為:

(珠被--------叁直成-----?種皮

、胚珠《黑券哼受精卵更宜呼胚|斗

、極核+精子膽S受精極驍宜禹丕乳J

(2個)(1個)

(2)種子的結構由種皮和胚組成。

【詳解】A.傳粉是雄蕊花藥中的花粉散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包括自花傳粉和異花傳粉,圖中①到②

的虛線表示傳粉過程,A正確。

B.③果實是由②雌花中的子房發育而來的,胚珠發育為④種子,子房中的胚珠數目決定了③果實里的

④種子數,南瓜果實內都有多粒種子,B正確。

C.④種子是由②雌花中雌蕊里的胚珠發育而成,C錯誤。

D.⑤植株是由④種子中的胚發育而來的,因為胚是種子的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幼體,D正確。

故選Co

35.溫室效應愈演愈烈。下列措施中不能緩解溫室效應、維持碳一氧平衡的是()

第20頁/共27頁

A.保護現有森林,植樹造林

B.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開發清潔能源

C.控制秸稈焚燒,回收利用

D.大量制造汽車、飛機、輪船并使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1)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于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大量排放尾氣,這些燃

料燃燒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

(2)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超過了自身對氧的需要),維持生物圈中

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即碳-氧平衡。

【詳解】A.森林中的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釋放出氧氣,這有助于減少大氣

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而緩解溫室效應,維持碳一氧平衡,A不符合題意。

B.化石燃料燃燒會大量釋放二氧化碳,加劇溫室效應。而開發和使用清潔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則

可以顯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緩解溫室效應,維持碳-氧平衡,B不符合題意。

C.秸稈焚燒同樣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控制焚燒并將其轉化為肥料或其他有用資源,可以降低二氧化

碳排放,有助于緩解溫室效應,c不符合題意。

D.汽車、飛機、輪船這些交通工具在運行過程中會消耗大量化石燃料,導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加劇溫

室效應,不利于維持碳-氧平衡,D符合題意。

故選D。

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共30分,)

36.下圖為廣州市玉巖中學學生制作的細胞模型,請據圖回答:

細胞核

線粒體

葉綠體

(1)該同學制作的是細胞的模型(選填“植物”或“動物”),因為在模型中,顯示有液泡,以

及能將光能轉變成化學能的能量轉換器O

第21頁/共27頁

(2)該同學制作細胞膜的時候,有兩種材料可供選擇,A是透明塑料薄膜,B是有很小網眼的細紗布。他

應該選擇材料(選填"A”或"B”),理由是。

(3)因為缺少某種細胞結構,該同學的作品被老師指出要修改。你認為該模型缺少的細胞結構是

,它在細胞中起著的作用。

【答案】(1)①.植物②.葉綠體

(2)①.B②.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選擇性透過性)

(3)①.細胞壁②.保護和支持

【解析】

【分析】植物細胞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液泡、葉綠體、線粒體。細胞壁位于細

胞的最外面,主要對細胞起支持和保護作用;細胞膜緊貼在細胞壁的內面,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核一般

位于細胞的中央,里面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的控制中心;細胞質是位于細胞膜和細胞核之間粘稠物質,

內有大量的細胞器(液泡、葉綠體、線粒體等);液泡里有細胞液,里面溶解著多種物質。

【小問1詳解】

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綠色植物細胞還有葉綠體。動物細

胞基本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和線粒體。從圖中可以看出該細胞具有液泡和葉綠體,因此

可以判斷這個模型是植物細胞模型;根據分析可知,葉綠體和線粒體都是能量轉換器,葉綠體是進行光

合作用的場所,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

【小問2詳解】

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選擇性透過性)。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境分開,使細胞擁

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內部環境。細胞膜能讓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有害的物質擋在外面,同時把細胞產生的

廢物排到細胞外。根據細胞膜的功能,該同學應該選擇B有很小網眼的細紗布來模擬細胞膜。

【小問3詳解】

根據分析可知,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圖中比較缺少細胞壁,因此,該模型缺少的細胞結構是細胞壁;細胞壁

在植物細胞的最外層,有保護和支持作用。

37.近年來,垃圾分類已成為市民生活新時尚,生活中亂丟垃圾會對周邊生物和環境造成影響。某生物興

趣小組開展了“廢藥品(過期感冒靈顆粒)對水稻種子萌發影響”的探究實驗。實驗操作與結果如下表,

請分析回答:

第22頁/共27頁

溶液用量2mL2mL2mL

種子數量10粒10粒①

溫度25℃25℃②

種子萌發率10%50%?

(1)對本實驗作出假設o

(2)在老師的指導下,興趣小組同學在實驗中增設了第3組,作為組。請補齊表格中的數據。

①:,②:O

(3)實驗中,為了控制單一變量,除過期感冒靈顆粒溶液濃度不同外,其他條件都要。

(4)請預測第3組的種子發芽率:(選填“大于”或“小于”)50%o

【答案】(1)過期感冒靈顆粒溶液對水稻種子的萌發有影響

(2)①.對照②.10粒③.25℃(3)相同而且適宜(4)大于

【解析】

【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探究實驗必須符合對照的原則和單一變量的原則。對照實驗是指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

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對照實驗由實驗組和對照組組成,一般來

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

【小問1詳解】

某生物興趣小組開展了“廢藥品(過期感冒靈顆粒)對水稻種子萌發影響”的探究實驗,該實驗探究的問

題是:過期感冒靈顆粒溶液對水稻種子的萌發有影響嗎?假設是根據實際情況對提出問題作出肯定或否定

的回答,因此該實驗的假設是:過期感冒靈顆粒溶液對水稻種子的萌發有影響。

【小問2詳解】

該實驗設置了3組,1和2組添加的是等量的不同濃度的過期感冒靈顆粒溶液,第3組是等量的清水,可

見實驗的變量是不同濃度的過期感冒靈顆粒溶液,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