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第六中學2025屆中考生物最后沖刺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1、感恩父母吧!他們是你人生中最牢的兩塊基石。如圖表示人類的生殖過程,圖中甲細胞形成于()A.輸卵管B.輸精管C.子宮D.胎盤2、圖中①~④表示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①過程通過呼吸運動實現B.②過程的完成依賴于氣體擴散作用C.長期貧血會影響③過程中氣體的運輸D.②④過程均使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3、下列結構中,既屬于呼吸系統又屬于消化系統的是()A.鼻 B.咽 C.喉 D.肺4、紅豆杉是我國特有樹種,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下面敘述正確的是A.因其果實瑩紅似火、形狀如豆而得名B.具有根莖葉的分化,體內無輸導組織C.屬于裸子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D.屬于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5、下列不屬于血漿成分的是()A.水、無機鹽 B.血漿蛋白C.葡萄糖、氨基酸 D.血細胞6、人的有耳垂和沒耳垂是一對相對性狀,有耳垂是顯性,沒耳垂是隱性,有耳垂基因用B表示,沒耳垂用b表示,如果父親母親基因都是Bb,則這對夫婦生出沒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是(
)A.0% B.25% C.75%
D.100%7、玉米開花如果遇到連綿陰雨,果實產量就會下降。下列哪項解釋可作為玉米產量下降的原因:()A.風大氣溫低,花粉不成熟
B.花粉被雨水沖落,影響風力傳粉C.陰雨,子房不能發育
D.風大、氣溫低,影響昆蟲傳粉8、酵母菌和動物細胞的結構中都不具有:A.葉綠體B.細胞質C.細胞核D.細胞膜9、下列不屬于動物行為的一項是()A.鳥兒鳴叫 B.鯨魚“噴”水C.狼捕食,鹿奔跑 D.避役經常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體色10、圖中有關植物生殖方式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①是扦插②是嫁接,都是營養生殖B.③中種子由受精卵發育而來C.④是組織培養,可以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D.①②④是無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11、下列動物行為中,均屬于同一類動物行為的一組是()A.貓捉老鼠、黃牛耕地、老馬識途B.狗辨主客、尺蠖擬態、鸚鵡學舌C.大雁南飛、公雞報曉、驚弓之鳥D.蛙聲一片、蜻蜓點水、孔雀開屏12、含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叫做()A.蛋白質B.DNAC.染色體D.基因13、有一個描述花生的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著個白胖子.”其中“麻屋子”、“紅帳子”、“白胖子”分別是由什么發育來的()A.珠被、受精卵、受精極核 B.子房壁、珠被、受精卵C.子房、胚珠、受精卵 D.子房、珠被、受精卵14、通過以下植物器官繁殖新植株的方式,屬于有性生殖的是A.馬鈴薯的莖B.玉米的種子C.椒草的葉D.番薯的根15、下列關于肌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兩端的肌腱分別固著在同一骨的兩端B.兩端的肌腱分別固著在不同的兩塊骨上C.每塊骨骼肌必定跨過一個或兩個以上的關節D.任何一塊活的肌肉受到刺激后都能收縮16、我國某地流傳的“骨笛”是用一種內部中空、輕而堅固的長骨制成的樂器.你認為下列動物的骨骼中最適合做“骨笛”的是()A.青蛙 B.老鷹 C.貓 D.烏龜17、我國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下列不屬于生物多樣性的是()A.生物數量的多樣性 B.生物種類的多樣性C.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D.基因的多樣性18、下列哪種現象不是生命現象()A.夏季人出汗B.鐵在潮濕環境中生銹C.植物落葉了D.用手觸摸含羞草,展開的葉片會合攏19、下列反射活動中,屬于人類特有的是()A.有東西在眼前晃動時眨眼 B.人在看到酸梅時分泌唾液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D.看到小說中感人處時流淚20、如圖為肺泡內的氣體交換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過程a、b、c、d是通過人體的呼吸運動實現的B.甲內流的是靜脈血,丙內流的是動脈血C.與丙相比,甲內的血液含有更豐富的營養物質D.乙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利于進行物質交換21、如圖,若甲與肺動脈相連,則丙內流的血及其首先到達的心臟的腔分別是()A.動脈血、左心房 B.靜脈血、左心房C.動脈血、右心房 D.靜脈血、右心房22、下列關于胎生、哺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絕大多數哺乳動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B.哺乳為幼仔成長提供優越的營養條件C.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幼仔的死亡率D.胎生提高了哺乳動物的產仔率23、中國等六國的科學家實施的“人類基因組計劃”要對人類全部染色體的基因進行測位。請你結合學過的知識,指出該計劃要測定的人類染色體數應是()A.24條 B.23條 C.46條 D.22條24、艾滋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這種病于1981年在美國發現,現已在全世界傳播蔓延。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與艾滋病患者的一般接觸,不會使人感染艾滋病。那么艾滋病患者屬于()A.病原體 B.傳染源 C.傳播途徑 D.易感人群25、生物進化的證據中,最可靠的直接證據是()A.生物化石 B.地質年代表C.動物早期胚胎 D.神話傳說26、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是()A.建立自然保護區B.制定更完善的法律C.建立瀕危物種的種質庫D.引進更多外來物種27、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的B.生殖細胞中染色體也是成對的C.染色體含有DNA分子D.一個DNA分子上含有許多個基因28、下列關于生物與環境關系的說法中,最為確切的是()A.油菜之所以在秋天開花,只與秋天日照時間變短有關B.影響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是指不同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C.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是各種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D.石門坊的黃櫨樹葉在秋天因溫度降低而變紅29、在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間,班上不少同學患病,為了防止其他同學被傳染,老師把患病的學生送回家治療。這種做法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C.保護易感人群 D.以上都不是30、圖中某種有毒物質進入生態系統后,生物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的是()。A.草 B.鷹 C.兔 D.蛇31、社會行為有利于動物的生存,下列各項中具有社會行為的是()A.森林中的一群狒狒B.池塘中的一群青蛙C.花盆下的一群鼠婦D.果盤上的一群蒼蠅32、在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時,某同學對實驗過程和結果的分析錯誤的是()A.甲是為了消耗掉葉片中原有的淀粉 B.丁中葉片滴加碘液后c遮光部分變藍C.丙中b燒杯中的酒精可溶解葉綠素 D.實驗結論是綠葉在光下能制造淀粉33、尺蠖靜止不動時,它的形狀象樹枝.這種行為屬于()A.攻擊行為 B.繁殖行為 C.防御行為 D.節律行為34、圖是針刺指尖引起縮手反射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⑤能接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B.③是神經中樞,能夠產生痛覺C.④受損后,既無感覺也無反應D.神經沖動沿①→②→③→④→⑤傳導35、下列關于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的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兩部分構成B.“吃”梅止渴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反射C.幼年生長激素分泌過少會導致患呆小癥D.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經調節的調控36、閱讀下列資料,回答有關傳染病及免疫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2月公布了10種高危傳染性疾病,其中的“X疾病(DiseaseX)”讓人耳目一新。“X疾病”可以代表一種新興疾病,也可以代表一種一度被消滅或得到控制,但近幾年又卷土重來的疾病,霍亂這種烈性腸道傳染病就屬于再興疾病。劇烈瀉吐、肌肉痙攣是霍亂的主要特征,病死率很高。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系列紀錄片《永不停歇的疫戰》,就記錄了我國醫療衛生人員和霍亂之間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2012年,南方多省出現了18例霍亂疫情。調查發現,引發霍亂的原因是某個池塘的甲魚被O139群霍亂弧菌污染后流入市場,再進入家庭。疾控人員找到并關閉了這個甲魚池塘,從源頭上結束了疫情。根據傳播途徑分,霍亂屬于_____傳染病,其病原體是_____,該病原體的細胞結構與人體細胞結構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_____。“18例霍亂患者”屬于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中的_____,必須隔離治療。早在19世紀,“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就開始培育霍亂疫苗。健康人接種霍亂疫苗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特殊蛋白質,叫做_____,從而提高對霍亂的抵抗力。這種免疫方式屬于_____(填“特異性”或“非特異性”)免疫。在人體的第二、第三道防線中均能發揮免疫作用的細胞是_____。37、閱讀資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艾滋病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簡稱HV)引起的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報告2010年全世界存活HIV攜帶者及艾滋病患者共340萬,新感染270萬,全年死亡180萬人,每天有超過7000人新發感染,全世界各地區均有流行。截止至2011年底,我國存活HIV攜帶者及艾滋病患者約78萬人,全年新發感染者4.8萬人,死亡2.8萬人。近年來感染艾滋病的人數在我國星上升趨勢,尤以年輕人居多。其實艾滋病是可以預防的,只要預防措施得當,基本就不會感染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HIV是引起這種傳染病的_____。HIV的結構由遺傳物質和蛋白質組成,它主要侵犯并破壞人體的_____系統,使人不能抵御病原體。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期使人們獲得對艾滋病的免疫力,這種免疫屬于_____免疫。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可臨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源的人都屬于_____。為了預防艾滋病的蔓延,我國各級政府和醫療部門加大了預防艾滋病的宣傳和措施。在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中,主要以_____為主要途徑,青少年潔身自好是預防艾滋病的關鍵所在。38、請根據“小羊多莉的身世”圖,回答下列問題:小羊多莉有幾位媽媽?______.發育成小羊多莉的卵細胞的細胞核來自于______媽媽.細胞的其他部分來自于______媽媽,卵細胞在______媽媽的子宮中發育.生出來的小羊多莉幾乎跟______媽媽一模一樣.小羊多莉為什么會像這位羊媽媽?______.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______.39、如圖所示是某個家庭中單、雙眼皮(顯性基因用B表示,隱性基因用b表示)的遺傳情況。請據圖回答:父母都是雙眼皮,而小娟是單眼皮,這一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_____。“二孩”政策實施以后,小娟父母準備再生一個孩子,這個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請根據圖中信息推測,人的單眼皮和雙眼皮這對相對性狀中,雙眼皮為_____(填“顯性”或“隱性”)性狀;小娟母親的基因組成為_____。小娟成年以后與一位雙眼皮的男子結婚。請分別討論并說明小娟與該雙眼皮男子所生子女是否一定是雙眼皮?_____。40、某生物小組利用銀邊天竺葵(葉片邊緣部分的細胞中無葉綠體,呈白色)進行了如下實驗(如圖):①將銀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②用不透光的黑紙片從上下兩面遮蓋在圖中C處;用裝有固體氫氧化鈉(氫氧化鈉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袋將部分枝葉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幾小時后,摘下葉片M、N,去掉遮光的黑紙片.③將葉片M、N放入裝有某溶液的燒杯里,隔水加熱.④把經過上述處理的葉片放入清水中漂洗.⑤將漂洗后的葉片放在培養皿里,滴加碘液,觀察葉片顏色變化.請分析回答:實驗前將植株放到黑暗環境中的目的是________.實驗中用于脫色的某溶液是________,隔水加熱的目的是________.滴加碘液后,發現只有B處變成藍色,A、C、D處均未變藍色.則①比較A、B兩處,可以說明是________.②比較B、C兩處,可以說明________.③比較B、D兩處,可以說明________.
參考答案1、A【解析】
受精卵不斷地進行細胞分裂,逐漸發育成胚泡。胚泡緩慢地移動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就好比一粒種子落到了土壤中。這就是懷孕。【詳解】圖中甲細胞是受精卵,形成于輸卵管。【點睛】熟記受精過程和胚胎發育過程及其場所。生物的有性生殖是從受精卵開始的,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可結合受精作用過程圖來理解記憶。2、D【解析】①是肺的通氣,呼吸運動的過程是:平靜吸氣時,膈肌與肋間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肺隨之擴大,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當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彈性而回位,結果胸廓縮小,肺也隨之回縮,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可見①是肺的通氣過程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A正確;
②是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進行依賴于氣體的擴散作用,B正確;
鐵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血紅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能與氧結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能與氧分離,有運輸氧的功能,長期缺鐵性貧血會影響③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C正確;
②肺泡內的氣體交換使血液由靜脈血變為動脈血,④組織里的氣體交換使血液由動脈血變為靜脈血,D錯誤。3、B【解析】
人體的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如圖:;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肺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如圖:。【詳解】由分析可知,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消化系統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可見咽既屬于呼吸系統又屬于消化系統,B正確。【點睛】咽既屬于呼吸系統又屬于消化系統,是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4、C【解析】試題分析:紅豆杉屬于裸子植物,具有根、莖、葉、種子,沒有真正的花和果實,具有發達的輸導組織。用種子繁殖后代。【考點定位】裸子植物的特征5、D【解析】血液的組成包括血漿和血細胞,血漿是半透明的淡黃色液體,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余的是血漿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血漿的主要功能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血細胞不是血漿的成分。6、B【解析】有耳垂是顯性,沒耳垂是隱性,有耳垂基因用B表示,沒耳垂用b表示,如果父親母親基因都是Bb,遺傳圖解如圖:
從遺傳圖解看出,如果父親母親基因都是Bb,則這對夫婦生出沒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是25%。7、B【解析】因為雨水將花粉沖掉,所以會傳粉不足,從而導致產量降低。8、A【解析】酵母菌和動物細胞內都無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機物。必須依靠現成的有機物來生活,這種營養方式是異養。9、B【解析】
動物行為是生物進行的從外部可察覺到的有適應意義的活動。動物所進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們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動,都是動物行為。不僅包括身體的運動,還包括靜止的姿勢、體色的改變或身體標志的顯示、發聲,以及氣味的釋放等。【詳解】“鳥兒”鳴叫屬于先天性行為;“鯨魚“噴”水”是在進行呼吸,屬于生理活動,不屬于動物的行為;“狼捕食鹿”屬于捕食行為;“避役經常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體色”,是為了與環境保持一致,不易被敵害發現,屬于防御行為。故選:B。【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動物行為概念、特點。10、B【解析】
本題考查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的區別及應用。植物的生殖方式有兩種: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屬于有性生殖;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詳解】A.圖中①扦插、②嫁接、④組織培養,都是營養生殖即無性生殖,③種子繁殖是有性生殖,A正確。B.花完成傳粉受精以后,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胚,B錯誤。C.植物的組織培養指的是在無菌的條件下,將植物的莖尖、莖段或是葉片等切成小塊,培養在特制的培養基上,通過細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漸發育成完整的植物體。組織培養屬于無性生殖的范疇。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個體;還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C正確。D.有性生殖是由親本產生的有性生殖細胞,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種子繁殖。無性生殖是不經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方式。從本質上講,是由體細胞進行的繁殖就是無性生殖。主要種類包括: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營養生殖(嫁接、壓條、扦插等)、組織培養和克隆等,D正確。【點睛】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11、D【解析】
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后天性行為是動物出生后參與神經中樞是大腦皮層,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詳解】A.貓捉老鼠屬于先天性行為,黃牛耕地、老馬識途屬于學習行為,A錯誤。B.狗辨主客、鸚鵡學舌屬于學習行為,尺蠖擬態屬于先天性行為,B錯誤。C.大雁南飛、公雞報曉屬于先天性行為,驚弓之鳥屬于學習行為,C錯誤。D.蛙聲一片、蜻蜓點水、孔雀開屏屬于先天性行為,D正確。故選:D。【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動物行為獲得途徑和特點。12、D【解析】遺傳物質存在于細胞核里,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13、B【解析】試題分析:雌蕊和雄蕊是花的主要部分,與結出果實和種子有直接的關系。花粉中含有花藥,花粉和花絲組成雄蕊。雌蕊經過傳粉和受精后,雌蕊的柱頭、花柱、花萼、花冠等相繼凋謝,只有子房繼續發育。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組成,胚珠由珠被、受精卵、受精極核組成。子房壁發育成果皮,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卵發育成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這樣胚珠發育成種子,子房發育成果實。麻屋子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紅賬子由珠被發育來的;白胖子由受精卵發育來的。故選B。考點:本題考查花的結構和果實、種子的形成。14、B【解析】試題分析:有性生殖是指: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無性生殖是指: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發育成新個體,二者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有受精卵的形成,馬鈴薯的莖、椒草的葉、番薯的根,都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過程,屬于無性生殖,玉米用種子,種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成的,經過了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過程,屬于有性生殖,故選B。考點:本題考查的是植物的有性生殖,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的區別。15、A【解析】
骨骼肌的兩端的肌腱,分別附著在相鄰的兩塊骨上,中間部分是肌腹。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縮的特性。【詳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兩部分組成,同一塊骨骼肌的兩端跨過關節分別固定在兩塊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縮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縮牽拉骨而不能將骨推開,因此一個動作的完成總是由兩組肌肉相互配合活動,共同完成的。據上分析,兩端的肌腱分別固著在同一塊骨的兩端說法是不正確的。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骨骼肌的特點和功能。16、B【解析】鳥類與其飛行生活相適應的結構特點為:前肢變成翼;體表被覆羽毛,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胸肌發達;直腸很短,能減輕體重;有氣囊,可協助肺完成雙重呼吸等。鳥類的主要特征及其適于空中飛行的特點【名師點睛】本題主要考查鳥類適于空中飛行的特點.17、A【解析】
生物多樣性的內涵通常包括三個方面,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詳解】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是指一定區域內生物種類的豐富性,如我國已知鳥類就有1244種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種;基因的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不同物種之間基因組成差別很大,同種生物之間的基因也有差別,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生物種類的多樣性組成了不同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多樣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態過程的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的環境差異、生態過程變化的多樣性等。故A不屬于生物多樣性。故選A。【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多樣性的內涵。18、B【解析】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2、生物能夠進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4、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5、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詳解】A.夏季炎熱,人出汗了,是人體排出產生的廢物,即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A不符合題意;B.鐵在潮濕環境中生銹了,是一種化學反應,不是生物的特征,B符合題意;C.秋季植物落葉了是植物對環境溫度刺激的一種反應,即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C不符合題意;D.用手觸摸含羞草,展開的葉片會合攏,說明含羞草對外界的刺激做出了反應,即生物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D不符合題意。【點睛】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是理解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現。19、D【解析】
反射是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作出的有規律的反應。包括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簡單反射是生來就有的反射,復雜反射是在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反射。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在于人類有特有的語言中樞,人類特有的反射是通過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對抽象的語音文字、符號、特征建立人類特有的復雜反射。【詳解】A.有東西在眼前晃動時眨眼是生來就有的簡單反射,人與動物都有,A錯誤。B.人在看到酸梅時分泌唾液,是由具體刺激引起的復雜反射,是人和動物共有的反射,B錯誤。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是由具體刺激引起的復雜反射,是人與動物共有的反射,C錯誤。D.看到小說中感人處時流淚,是在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的參與下,形成的人類特有的反射活動,D正確。
故選D。【點睛】此題考查的是反射的類型及人類所特有的反射,注意正確判斷。20、A【解析】
a、b表示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c、d表示肺泡與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血管甲為肺動脈,內流靜脈血;血管乙為毛細血管;血管丙為肺靜脈,內流動脈血。【詳解】a、b表示肺泡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實現的,c、d表示肺泡與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擴散作用實現的,A錯誤。當血液流經肺泡時,肺泡中氧的濃度高,周圍血液中氧的濃度低,這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擴散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擴散進入血液。這樣血液由含氧少的靜脈血變成含氧豐富的動脈血,B正確。當血液流經肺泡外的毛細血管網時,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氣進入血液,由顏色暗紅的靜脈血變成了鮮紅的動脈血。所以甲內的血液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C正確。乙是肺泡外的毛細血管,毛細血管的特點是毛細血管壁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有利于進行物質交換,D正確。依據題意,故選A。【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肺內的氣體交換原理及毛細血管的特點。21、A【解析】試題分析:由圖可以看出:甲為動脈,乙為毛細血管,丙為靜脈,分析回答.解:由血液循環圖:可以看出:甲與肺動脈相連,流的是靜脈血,乙是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通過氣體交換靜脈血變成動脈血,丙與肺靜脈相連,流回左心房.故選A考點: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22、D【解析】
在繁殖期間哺乳動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進入雌性的體內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動物的子宮內發育形成胚胎,胚胎生活在母體的子宮內,通過胎盤和母體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發育成胎兒,胎兒從母體生出來,這種生殖方式叫胎生;剛出生的幼體身上無毛,眼睛沒有睜開,不能行走,只能靠母體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生殖方式。【詳解】A、胎生、哺乳是哺乳動物的特征,絕大多數哺乳動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A正確。B、乳汁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因此哺乳為幼仔成長提供優越的營養條件,B正確。C、胎生、哺乳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C正確。D、胎生可以提高后代的成活率,而不是產仔率,D錯誤。故選:D。【點睛】理解掌握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題的關鍵。23、A【解析】人體內每個細胞內有23對染色體,包括22對常染色體和一對性染色體。性染色體包括:X染色體和Y染色體。含有一對X染色體的受精卵發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者則發育成男性。即男性染色體的組成:22對常染色體+XY,女性染色體的組成:22對常染色體+XX。因此人類基因組計劃要測定的人類染色體數應該是22條常染色體和兩條性染色體X和Y,即24條。24、B【解析】傳染病流行需同時具備三個環節: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預防傳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者。艾滋病患者是能夠散播愛滋病病毒的人,因此艾滋病患者屬于傳染源。故選B。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傳染病流行的環節。25、A【解析】
化石是由生物體的堅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莖的化石,動物的牙齒、骨骼、貝殼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則是生物體的印痕所形成的,如樹葉的印痕化石,因此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遺體、遺物(如卵、糞便等)或生活痕跡(如動物的腳印、爬跡等),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逐漸形成的。【詳解】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證據,因為化石是保存在巖層中的古生物遺物和生活遺跡。直接說明了古生物的結構或生活習性。因此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是化石證據。【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知道化石的形成。26、A【解析】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指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又叫就地保護。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根本措施是保護生物的棲息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點睛: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護,二是遷地保護,三是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研究,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和政策,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宣傳和教育。27、B【解析】試題分析:(1)染色體在體細胞內成對存在,基因位于染色體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染色體彼此徹底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因此在體細胞中染色體成對,在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成單,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結果使受精卵內的染色體又恢復到和親代體細胞相同點水平.(2)細胞核中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叫做染色體,它是由DNA和蛋白質兩部分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呈雙螺旋結構.一條染色體上包含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包含有多個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遺傳片段.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解:通過分析可知:A、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的,A正確;B、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成單不成對,B錯誤;C、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部分組成,因此染色體含有DNA分子,C正確;D、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小片段,因此一個DNA分子上含有許多個基因,D正確.故選B.考點: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28、D【解析】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生物影響環境。結合選項逐一分析解答。【詳解】A、影響植物開花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和溫度。油菜之所以在秋天開花,與秋天的溫度較低和光照強度有直接關系,A錯誤。B、生物因素是指環境中影響某種生物個體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種和不同種的生物個體,B錯誤。C.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應該是各種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不是環境因素的結果,C錯誤。D、隨著季節更替,氣溫、日照相應變化,葉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發生變化。到了秋天,氣溫降低,光照減少,對花青素的形成有利,黃櫨等樹種的葉片細胞液此時呈酸性,葉片便呈現紅色,D正確。故選:D。【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與環境的關系。29、A【解析】考點:傳染病的預防措施。解答:流感是呼吸道傳染病,空氣、飛沫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教室的空氣中可能存在著從患病同學身上散發出來的病原體,可能會通過教室內的空氣等傳染給健康的同學,故為了防止其他同學被傳染,老師把患病的學生送回家治療。這種做法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控制傳染源。故選A30、B【解析】試題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環境中一些有毒物質(如重金屬、化學農藥等),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的過程,因為這些有害物質化學性質穩定,在生物體內是難以分解、無法排出的,所以隨著營養級的升高而不斷積累,危害最大的是這一食物鏈(網)的最高級消費者,鷹是最高級消費者,因此,鷹的體內有毒物質積累最多。考點:此題考查的是生物富集作用。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掌握生物富集作用,有害物質隨著營養級的升高而不斷積累。31、A【解析】題目考查社會行為的特征,狒狒的群體中具有明顯的等級,成員之間分工明確,具有社會行為的特征。而青蛙、鼠婦和蒼蠅只是簡單的組合在一起群體,沒有形成組織,各成員之間沒有分工合作的關系,不具有社會行為的特征。名師點撥:具有社會行為的動物,群體內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組織,成員之間有明確的分工,有的群體中還形成等級。32、B【解析】
(1)《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暗處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實驗要點: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變藍色,酒精溶解葉片中的葉綠素。關鍵是確定控制實驗變量、設置對照實驗。(2)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一組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是的就是對照組。【詳解】A、甲所示的為暗處理:實驗前應將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晝夜,目的是將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這樣才能說明檢驗的淀粉是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而不是原先儲存的,A正確;B、丁中葉片被黑紙片遮蓋的部分沒有變藍色,見光部分變成藍色,B錯誤;C、丙中b燒杯中的酒精可溶解葉綠素,葉綠素能夠溶解在酒精中,C正確;D、淀粉遇碘變藍,加入碘液后葉片變藍,可以證明光合作用產生了淀粉,D正確。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學生對“檢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掌握情況,對實驗每一步的操作的理解。33、C【解析】試題分析:攻擊行為是指同種動物個體之間由于爭奪食物、配偶、領域、巢區而發生相互攻擊或戰斗。A錯誤;繁殖行為是指與動物繁殖有關的行為。B錯誤;防御行為是指保護自己、防御敵害的行為.尺蠖靜止不動時,形態象一段樹枝可以避免被敵害發現,屬于防御行為。C正確;節律行為是指動物隨著日月的周期性變化,逐漸形成的周期性有節律的行為,有季節節律、潮汐節律、生物鐘,D錯誤。考點:動物行為的類型和特點34、D【解析】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如圖是反射弧的結構模式圖,包括①感受器、②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④傳出神經和⑤效應器。【詳解】A.圖中①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⑤是效應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應,故A錯誤。B.圖中③是神經中樞,痛覺在大腦皮層形成,故B錯誤。C.④傳出神經受損后,有感覺無反應,故C錯誤。D.①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產生興奮,能傳導的興奮就是神經沖動;②是傳入神經能將神經沖動傳至神經中樞;③是神經中樞能接受神經沖動,產生新的神經沖動;④是傳出神經,能將來自神經中樞的神經沖動傳至效應器,引起反射;⑤是效應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應。縮手反射神經沖動傳導的途徑:①感受器→②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④傳出神經→⑤效應器,故D正確。故選D。【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熟記反射弧的結構和功能。35、D【解析】人的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組成,A錯誤;“吃”梅止渴是由具體條件刺激引起的反射,人和動物都有,而不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反射,B錯誤;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會患侏儒癥,幼年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C錯誤;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經調節的調控,D正確。36、消化道霍亂弧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傳染源抗體特異性吞噬細胞【解析】
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比較如下表:名稱形成時間形成因素特點器官包括的防線舉例非特異性免疫生來就有的,先天性的由遺傳因素決定不針對某一特定的病原體,作用范圍廣,針對多種病原體都有效皮膚、黏膜等第一、二道防線唾液中的溶菌酶特異性免疫出生以后才產生的與遺傳因素無關;和與該病原體斗爭的人有關針對某一特定病原體,具有專一性胸腺、淋巴結、脾臟第三道防線天花病毒侵入人體后,人體產生抗體【詳解】(1)呼吸道傳染病是指病原體侵入呼吸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和飛沫傳播。由題意可知,該疾病是由病原體霍亂弧菌通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霍亂弧菌的細胞結構與人體細胞結構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2)“18例霍亂患者”屬于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中的傳染源,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對患者隔離治療,這屬于預防措施中的控制傳染源。(3)早在19世紀,“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就開始培育霍亂疫苗。健康人接種霍亂疫苗后,刺激淋巴細胞產生一種特殊蛋白質,叫做抗體,從而提高對霍亂的抵抗力,這種免疫方式屬于特異性免疫。注射該疫苗目的是增強人體提高對霍亂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保護易感人群。(4)在人體的第二、第三道防線中均能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或細胞是吞噬細胞。【點睛】熟練掌握細菌細胞與動植物細胞的區別、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等知識,掌握人體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功能和作用,人體三道防線的免疫特性。解題時特別注意區分哪些屬于特異性免疫,哪些屬于非特異性免疫。37、病原體免疫特異性易感人群性傳播【解析】
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或人和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傳染病的傳播要經過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三個環節;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艾滋病是一種病毒性傳染病,是人類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后導致免疫缺陷,使人體免疫功能缺損的疾病。【詳解】(1)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體,艾滋病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它主要侵犯并瓦解人體的免疫系統,使人不能抵御病原體。(2)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期使人們獲得對艾滋病的免疫力,這種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可臨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因此所有直接或間接接觸的傳染源的人都屬于易感人群。(3)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中;為了預防艾滋病的蔓延,我國各級政府和醫療部門加大了預防艾滋病的宣傳和措施。在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中,主要以性傳播為主要途徑,青少年潔身自好是預防艾滋病的關鍵所在【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傳染病及艾滋病的相關知識。38、(1)三位;(2)B;A;C;B;(3)B提供的是細胞核,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4)遺傳物質位于細胞核中,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解析】試題分析:(1)如圖可知,A羊提供了無核卵細胞,B羊提供了細胞核,把細胞核移植到無核卵細胞中,使之融合成一個細胞,繼續進行培育,發育成早期胚胎,再把胚胎移植到C羊的子宮內,胚胎在子宮內發育,直至成熟、分娩、產出小羊多利,由此可知,小羊多莉有ABC三位媽媽;(2)發育成小羊多莉的卵細胞的細胞核來自于B媽媽,細胞的其他部分來自于A媽媽,卵細胞在C媽媽的子宮中發育,生出來的小羊多莉幾乎跟B媽媽一模一樣(3)B提供的是細胞核,細胞核內有遺傳物質,因此小羊多莉幾乎跟提供細胞核的B媽媽一模一樣;(4)由克隆羊多利的過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遺傳物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企業租賃合同模板解析
- 2025年異環磷酰胺項目發展計劃
- 設計權轉讓協議二零二五年
- 低價整屋改造合同標準文本
- 二零二五版酒店婚宴協議合同
- 免責招商合同樣本
- 產品代加工合同合同樣本
- 個人對公材料合同樣本
- 公司扣押員工合同樣本
- 橋梁加固施工方案
- 船舶發展史課件
- 2022統計執法資格考試題庫(含答案)
- 天然藥物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課件
- 通信線路工程施工技術規范(新)
- 很全的禮品qq群
- Unit15-The-necklace-reading-公開課一等獎課件-高中英語
- 《貝葉斯統計》課程教學大綱
- Q∕GDW 10202-2021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建設規范
- 審計實施方案模板格式
- (高清版)民用建筑修繕工程施工標準JGJ_T 112-2019
- 工程測量報價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