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古詩詞中蘊涵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本質是健全人格的教育,生命是古詩文中重要的話題。古詩文,在這方面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蘊藏著異常豐富的生命教育資源。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古詩文的優勢,在教學中加強生命教育。一、關注古詩文,認識生命,體悟生命的真諦古詩文教材對于生命教育滲透,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優勢,《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翻開每一篇古詩文,詩文中幾乎都蘊藏著巨大的生命教育資源,它為生命教育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教育素材,來自于古詩文中的教育素材更貼近生活,更深入學生的心靈,特別是對于認知水平和理性思維尚不成熟的學生來說,顯然是更加親切可感的,例如,燭之武、諸葛亮的忠誠與智慧,李白、蘇軾的狂放與豁達,滕子京、歐陽修的博大胸襟,杜十娘的果敢與決絕,他們都是用生命綻放的奇葩。生命可愛是因為生命很精彩,精衛填海,愚公移山,杜鵑啼血,萇弘化碧,他們在中外文學史上都共同鑄就了一曲青春生命的絕唱,生命可愛,還因為生命的能量巨大。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重視“修身養性”,完善自我,《論語》就有很多品德修養的詞句,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我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人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等等,這些語段富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挖掘這些有關品格修養的內涵,給予學生積極的啟發和熏陶,并以此來體悟生命的真諦。筆者在執教《論語》時,就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古人向來崇尚“君子之道”,請你結合課文和實際說說當今社會的真君子應該具有哪些美德?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怎樣才能養成這些美德?學生對此各抒己見,有的認為是善于學習,有的認為是忠誠......而學生們都有一個共識——只有善于反思和學習,取長補短,人才能養成美好的品德。通過這樣的一個問題,筆者將古人的行為與修養準則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引導學生明白反省和學習的重要性,使其更好地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成長的精神養料,來認識生命體悟生命的真諦。二、走進古詩文,尊重生命,直面生命的困境正確看待人生,看待生活,看待生命,需要我們經受挫折的磨練。被選入初中課文的古詩文中,很多作者盡管飽受各種挫折打擊,有的還身患殘疾有的還身患殘疾,但能夠勇敢的面對現實,面對人生,豁達、超脫、樂觀、勇敢的生活著,讓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奪目的光彩。初中古詩文中有很多蘊含著樂觀豁達的情懷的事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被貶時,以月亮圓缺的自然規律,反襯自己自身,悟出悲歡離合也是人生常事,從而對不幸釋懷;“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行路難》)李白雖出仕無門,仍是心懷自信和希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范仲淹不因為自己的處境而憂國憂民的豁達胸襟,以及有人之間的互相勉勵......這種于絕境看到希望的樂觀精神,恰恰是學生勇于面對困境,學會悅納自我而不自棄的生命給養。筆者在上《行路難》時,就問學生:“如果你在中考時,發揮失常,無法達成自己的目標,你會怎么樣?”筆者從課文出發,引導學生對可能出現的人生困境做預想,無疑在一定程度生增強了學生直面生命困境心理能力,這樣學生才更有勇氣面生命逆境。三、立足古詩文,珍惜生命,綻放生命光彩生命來之不易,有非常的短暫,我們要好好珍惜,創造非凡的價值。中學教材選編的古詩文中都顯示了做和對生命的珍惜和熱愛,創造生命的奇跡。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這樣說:“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修訂《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更重要的是他們對生命的責任感,因為生命是一個過程。“詩以言志”、“文以載道”,這決定古詩文中有深厚的關于人生追求的文化內涵。“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杜甫青年時就有攀登人生頂峰的遠志;“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蘇軾雖年邁仍有建功立業的豪情……類似的例子舉不勝舉。這種執著追求、不懈奮斗的精神是初中生成長過程中必需的生命鈣質。教師應該充分運用人文精神潤澤學生心靈,使學生人格變得高尚。筆者在執教《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時,讓學生思考:學習《望岳》已讓我們看到杜甫的少年壯志,現在學習課文我們再一次感受杜甫的“兼濟天下”的宏愿,請大家結合自身實際說說你的理想又是什么?為什么?學生暢所欲言,有的想做學者研究學問,有的說想做醫生濟世救人,有的想做運動員競技賽場,也有的想做老板賺大錢……盡管有些學生的理想不夠遠大,但是畢竟已對自己的人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在聆聽別人的理想時,也能受到啟發。古詩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必須是立足學生實際,貼近學生內心,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有所獲。四、挖掘古詩文,敬畏生命,追求生命的責任生命的韌性令人膜拜敬畏,敬畏生命,才能欣賞生命,進而肯定自身生命的價值。學會承擔責任個體生命永遠都是生存于群體之中,承擔社會責任是人必需履行的義務。孔子殺身成仁;孟子舍生取義;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屈原在他的祖國淪喪后,他“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塵埃”,毅然赴死,以死來體現生命的意志和尊嚴。這些古老的詩文啟示我們:個體與群體是一種相生共生的關系。承擔社會責任不僅利他也利己。擔當苦難,會使人格更加深邃精微,在時間和空間中成為不可磨滅的永恒。因此,初中古詩文教學中應加強承擔責任的教育。中國文人向來有“兼濟天下”的宏愿,他們將個體生命與國家前途命運相結合,“鐵肩擔道義”、“憂國憂民”成為古代真文人的自覺意識。當國家面對危機時,曹劌主動為國出謀劃策(《曹劌論戰》),墨子日夜兼程去阻止強國(楚國)欺負弱國(宋國)(《公輸》),鄒忌以自身“比美”之事諷諫齊王以致國家“戰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楊炯表示“寧為百夫長,勝做一書生”(《從軍行》),李賀希望能“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雁門太守行》),文天祥認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課文中還有很多包含憂患意識的詩文,如:杜甫的《春望》、《石壕吏》,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等等。無論平民還是臣子,他們都將個體的生存與國命運相聯系。這些充分展示道義之美的古詩文,能讓學生體驗“道義”和“社會責任”的重量,同時也啟示學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人人肩上不可推卸的責任。關注生命,培養生命意識,是語文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體現。在初中古詩文中滲透生命的教育內容廣泛,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西興業縣重點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理)試題含答案
- 山東省文登市2025屆高三階段性測試(二模)歷史試題含解析
- 周口文理職業學院《高級英語理論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昌工學院《機電產品市場營銷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望留鎮莊頭中學2025屆初三3月聯考(英語試題文)試題含答案
-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創新學校2025屆高三第三次診斷考試數學試題(文、理)試卷含解析
- 北京印刷學院《體育公共關系》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中衛市第一中學2025年高三年級模擬考試(三)語文試題含解析
- 天津農學院《圖像與視覺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重慶工商大學《中醫護理學基礎理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MOOC】人體寄生蟲學-山東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第10課 竹節人-2023-2024學年六年級語文上冊同步分層作業設計系列(統編版)
- 痛風的形成與治療
- 專科醫學生的職業規劃
- 高空作業車(剪叉式、曲臂式)驗收表
- 揚州市“無廢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5年)
- 精益六西格瑪黃帶認定考試題庫及答案
- 脫毒甘薯種薯(苗)病毒檢測技術規程DB41-T 987-2014
- DB11T 1490-2017 人民防空工程防護設備安裝驗收技術規程
- 護士帶教老師競聘演講
- 2024-2025學年中職語文基礎模塊 下冊高教版教學設計合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