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表四、個性化支持方案根據確定的建設任務,提出需市教委給予的經費、政策等個性化支持方案。根據我們未來三年的總體建設目標是:使生物學學科達到上海市一流學科建設標準,在植物與動物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前1%,共需要資助經費3500萬元。1.需要教委支持的經費預算(2015-2017年)人員費:1000萬元人才引進科研啟動費:700萬元科研平臺建設費:1300萬元學科建設科研業務費:350萬元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費:150萬元合計:3500萬元2.三年具體建設任務和需要支持方向預算說明[1]“植物資源與環境”方向:鞏固孢子植物生物多樣性研究在國內的領先地位,使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保持天然產物在環境與健康領域的“國際領先領域”優勢。三年共需要經費1300萬元,具體需要資助預算如下:①人員費400萬元,主要用于:①在職人員績效津貼和績效獎勵120萬元(每年40萬元);②外單位特聘人員(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特聘津貼48萬元(每年預算16萬元);③引進高端人才及團隊崗位津貼、生活補貼等200萬元;④各類專家咨詢、講座、以及學生勞務等32萬元。②人才引進科研啟動費300萬元,用于:引進人才的科研啟動業務費、學術交流費、急需的儀器設備費、實驗室改造費等,幫助新引進人員快速搭建平臺,開展科研活動。③科研平臺建設費350萬元,主要用于:引進國家千人實驗室改造、購置科研急需的中、小型儀器設備,如高速冷凍離心機。④科研業務費190萬元,用于:組織重大課題的先期投入,解決重要課題的量和攻關項目,采取科研招標立項的形式,經費用于研究人員的材料費、藥品試劑費、交通差旅費、復印費、會務費、測試費、版面費、圖書出版費、辦公費等。⑤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費60萬元,用于:組織國內外學術會議、邀請國內外專家講學、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開展國際科研和人才培養合作等內容,經費用于邀請專家的差旅費、住宿費、招待費、市內交通費等,出訪人員的國際差旅費、國外生活補助費等。[2]“植物基因功能與育種技術”方向:在理論研究方面,鞏固植物花粉與葉綠體發育分子機理研究在國內的優勢,并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在菠菜分子生物學領域取得國際領先成果,爭取獲得教育部創新團隊。在應用研究與社會服務方面,結合上海市高校知識服務平臺建設,對接上海市農業需求,在綠葉菜領域做出特色和優勢,獲得上海市綠葉菜育種工程中心。三年共需要經費1500萬元,具體需要資助預算如下:①人員費400萬元,主要用于:①在職人員績效津貼和績效獎勵120萬元(每年40萬元);②外單位特聘人員(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特聘津貼48萬元(每年預算16萬元);③引進高端人才及團隊崗位津貼、生活補貼等200萬元;④各類專家咨詢、講座、以及學生勞務等32萬元。②人才引進科研啟動費300萬元,用于:引進人才的科研啟動業務費、學術交流費、急需的儀器設備費、實驗室改造費等,幫助新引進人員快速搭建平臺,開展科研活動。③科研平臺建設費650萬元,主要用于:奉賢實驗室改造200萬元,將奉賢藥廠劃歸生環學院使用,需要對其進行實驗室改造、定制實驗家具等。徐匯植物園科研平臺建設300萬元,將植物園現有玻璃房、靠附中墻處簡易房等清理,建設較高質量的植物培養、生理實驗的科研型溫室,滿足植物功能基因與育種等研究需求。儀器設備費150萬元,用于購買定量PCR儀、色譜儀、顯微鏡、葉綠素熒光儀等。④科研業務費100萬元,用于:組織重大課題的先期投入,解決重要課題的量和攻關項目,采取科研招標立項的形式,經費用于研究人員的材料費、藥品試劑費、交通差旅費、復印費、會務費、測試費、版面費、圖書出版費、辦公費等。⑤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費50萬元,用于:邀請國內外專家講學、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開展國際科研和人才培養合作等內容。經費用于邀請專家的差旅費、住宿費、招待費、市內交通費等,出訪人員的國際差旅費、國外生活補助費等。[3]“昆蟲與細胞免疫”方向:加強昆蟲學領域研究優勢并力爭在隱翅蟲研究方面進入國際領先領域,在造血干細胞體外擴增領域取得突破。三年共需要經費700萬元,具體需要資助預算如下:①人員費200萬元,主要用于:①在職人員績效津貼和績效獎勵60萬元(每年20萬元);②外單位特聘人員(國內外高層次人才)特聘津貼24萬元(每年預算8萬元);③引進高端人才及團隊崗位津貼、生活補貼等100萬元;④各類專家咨詢、講座、以及學生勞務等16萬元。②人才引進科研啟動費100萬元,用于:引進人才的科研啟動業務費、學術交流費、急需的儀器設備費、實驗室改造費等,幫助新引進人員快速搭建平臺,開展科研活動。③科研平臺建設費300萬元,主要用于:徐匯科研用實驗動物房建設50萬元,造血干細胞課題組急需實驗用動物房,計劃在植物園內建設動物房,解決科研瓶頸問題。實驗室改造和儀器設備250萬元,購置科研急需的中、小型儀器設備,如高速冷凍離心機、定量PCR儀、CO2培養箱、葉綠素熒光儀等。④科研業務費60萬元,用于:組織重大課題的先期投入,解決重要課題的量和攻關項目,采取科研招標立項的形式,經費用于研究人員的材料費、藥品試劑費、交通差旅費、復印費、會務費、測試費、版面費、圖書出版費、辦公費等。⑤學術交流與國際合作費40萬元,用于:邀請國內外專家講學、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開展國際科研和人才培養合作等內容,經費用于邀請專家的差旅費、住宿費、招待費、市內交通費等,出訪人員的國際差旅費、國外生活補助費等。3.2015年經費預算人員費:200萬元人才引進科研啟動費:200萬元科研平臺建設費:450萬元學科建設科研業務費:100萬元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費:30萬元合計:980萬元2015年經費預算說明:人員費200萬元:其中在職學科成員60萬元(3萬元×10人=30萬元;2萬元×10人=20萬元;1萬元×10人=10萬元);外聘專家、學生勞務、專家咨詢費30萬元;引進人才110萬元(含購房補貼、特殊補貼等)。人才引進科研啟動費200萬元:已落實引進高端人才4人,用于他們的小件儀器設備的購置、學術交流費、差旅費、科研業務費等,使他們盡快開展工作。科研平臺建設費450萬元:為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所建造控溫、控光培養室一間約70萬元;奉賢植物生理及育種實驗室改造230萬元;造血干細胞動物培養房建設50萬元;購置CO2培養箱1臺約30萬元,定量PCR儀、離心機、葉綠素熒光儀等儀器設備70萬元。學科建設科研業務費100萬元:以重點攻關課題立項的形式資助三個研究方向的科研活動,包括“植物資源與環境”方向40萬元;“植物基因功能與育種技術”方向30萬元;“昆蟲與疾病生物學”方向30萬元。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費30萬元:用于聘請國外專家來校講座與合作7萬元;選派本校教師(2人)出國合作研究13萬元;舉辦國際會議(5月24-28日)8萬元;學生交換2萬元。注:本頁可續頁。
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學科
建設任務申報書
學校上海師范大學學科工商管理學類別高峰○高原●負責人高峻(代)聯系人鄧屏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制2015年5月表一、學科績效發展目標1.根據學校自主設立的評價指標確定總體與分年度的績效發展目標,明確預期成效;2.重點說明如何縮小與標桿學科(國際一流、國內頂尖)的差距。1.根據學校自主設立的評價指標確定總體與分年度的績效發展目標,明確預期成效;(1)學科建設的背景與總體目標第一,對接國家需求。2013年3月22日,習近平同志在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上的致辭中講到,“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2013年4月8日至10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講到“要把提升服務業比重作為提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加快形成以旅游業為龍頭、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服務業產業體系”;2014年7月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著力推動旅游業轉型升級,使旅游開發向集約節約和環境友好轉型,旅游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并重轉變,旅游服務向優質高效提升;2013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提到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旅游業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8月21日,《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31號)指出,要深化旅游改革,推動區域旅游一體化,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場,積極拓展旅游發展空間,優化旅游發展環境,完善旅游發展政策。第二,突出自身優勢。上海擁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的院校11所,實力強,特色鮮明。作為工商管理下屬二級學科的旅游管理,面向國家需求,應該得到更大的發展,為此上海師范大學把旅游管理作為工商管理學科發展的重點領域和特色方向。表1.1.1上海高校工商管理學科的特色上海財經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理工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企業與財務管理企業管理、會展管理財務管理企業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企業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因此,上海師范大學工商管理學科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積極建設以融合企業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和電子商務在內的,以旅游全產業鏈為特色的工商管理學科體系,夯實旅游管理研究的學科基礎,進一步擴大旅游研究的國際影響力,努力服務于中國建設世界旅游強國和上海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學科整體水平進入全國20%。(2)分年度發展目標與預期成效時間2015年2016年2017年高水平科研成果爭取國家級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3-6項,市級科研項目3-5項,橫向課題經費75萬元;發表高水平論文30-40篇,出版專著2-3部,出版省部級重點教材2-3部;獲市級及以上獎項2-3項。爭取國家級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3-6項,市級科研項目3-5項,橫向課題經費75萬元;發表高水平論文30-40篇,出版專著2-3部,出版省部級重點教材2-3部;獲市級及以上獎項2-3項。爭取國家級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3-6項,市級科研項目3-5項,橫向課題經費75萬元;發表高水平論文30-40篇,出版專著2-3部,出版省部級重點教材2-3部;獲市級及以上獎項2-3項。師資隊伍建設引進或培養教授1名,副教授1-2名,引進或培養新世紀人才1名,引進或培養博士3-5名,培養科研能力較強的青年教師3-4名。引進或培養教授1名,副教授1-2名,引進或培養曙光計劃人才1名,引進或培養博士3-5名,培養科研能力較強的青年教師3-4名。引進或培養教授1名,副教授1-2名,引進或培養東方學者1名,引進或培養博士3-5名,培養科研能力較強的青年教師3-4名。人才建設完成研究生學術研究團隊與實踐研究基地;爭取市級碩士優秀畢業論文1-2項。完成研究生學術研究團隊與實踐研究基地;爭取市級碩士優秀畢業論文1-2項、百篇碩士優秀畢業論文提名1項等。完成研究生學術研究團隊與實踐研究基地;爭取市級碩士優秀畢業論文1-2項、百篇碩士優秀畢業論文提名1項等。實驗室建設初步建設旅游產業規劃與設計實驗室、都市旅游大數據分析實驗室、旅游情感體驗實驗室。完善旅游產業規劃與設計實驗室、都市旅游大數據分析實驗室、旅游情感體驗實驗室。完善旅游產業規劃與設計實驗室、都市旅游大數據分析實驗室、旅游情感體驗實驗室。智庫建設初步搭建政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旅游產業智庫平臺、企業與財務金融協同創新智庫平臺3個。初步搭建都市旅游研究基地、上海市旅游資源數據庫、國際城市旅游經濟數據庫、國際城市旅游比較研究機制、國際都市旅游產學研基地、旅游企業價值鏈管理創新研究平臺、旅游企業社會責任評價協同創新研究平臺、旅游企業財務風險與績效管理研究平臺,與地方政府共建財務決策咨詢數據庫。完善政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旅游產業智庫平臺、企業與財務金融協同創新智庫平臺3個。完善都市旅游研究基地、上海市旅游資源數據庫、國際城市旅游經濟數據庫、國際城市旅游比較研究機制、國際都市旅游產學研基地、旅游企業價值鏈管理創新研究平臺、旅游企業社會責任評價協同創新研究平臺、旅游企業財務風險與績效管理研究平臺。完善政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旅游產業智庫平臺、企業與財務金融協同創新智庫平臺3個。完善都市旅游研究基地、上海市旅游資源數據庫、國際城市旅游經濟數據庫、國際城市旅游比較研究機制、國際都市旅游產學研基地、旅游企業價值鏈管理創新研究平臺、旅游企業社會責任評價協同創新研究平臺、旅游企業財務風險與績效管理研究平臺。國際交流學科成員參加國際會議5-8次,主辦或承辦國內外學術會議1-2次。學科成員參加國際會議5-8次,主辦或承辦國內外學術會議1-2次。學科成員參加國際會議5-8次,主辦或承辦國內外學術會議1-2次。2.重點說明如何縮小與標桿學科(國際一流、國內頂尖)的差距。(1)學科現有基礎1)工商管理學科團隊較為完整、學科體系初具規模。本科擁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電子商務、信用管理、財務管理、資產評估等7個專業;碩士擁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包括旅游管理、企業管理、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以及旅游管理專業碩士點。2)學科隊伍結構合理。學科團隊擁有成員37人。其中旅游管理19人,企業管理與財務管理18人。學科團隊內擁有原教育部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現教育部旅游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人,正教授11人,占51%;副教授19人,占30%;講師7人,占19%。36人擁有博士學位,1人擁有碩士學位。初步形成以教授牽頭、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的成長型學科團隊。3)工商管理學科旅游特色明顯。工商管理學科應用性突出,當前正值國家旅游產業大發展之際,旅游業也已經成為工商管理學科的研究熱點之一。近年來,學校積極開展都市旅游產業整合研究、國際城市旅游產業比較、旅游產業戰略規劃、城市會展經濟分析、信息技術與市場營銷等眾多領域的研究,成為國內研究實力強大、研究成果豐富、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旅游研究基地。國家旅游局在上海師范大學設立中國旅游研究院都市旅游研究基地,是我國唯一的都市旅游國家級研究平臺。4)國際科研合作突出。上海師范大學積極與國際旅游組織以及國外著名旅游高校建立國際科研合作關系。先后與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荷蘭鹿特丹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日本立命館大學等開展高水平、多領域、深層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承辦的由國家旅游局和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主辦的“首屆都市旅游高峰論壇”。并與非洲博茨瓦納大學合作開展的“中國-非洲國家公園生態旅游與環境管理研究”項目等,都得到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和國家旅游局局長的好評。5)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突出。近三年,學科成員承擔高水平科研項目30項,總經費478萬元。其中,承擔國家級項目11項,經費368萬元,承擔省部級項目19項,經費110萬元;發表高水平論文48篇,其中,SSCI論文2篇,SCI論文1篇,EI論文2篇,CSSCI論文43篇;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8項。6)擁有高質量、高水平的學術出版平臺。《旅游科學》(CSSCI源期刊)注重旅游理論與應用研究,時刻關注行業焦點,探尋發展。期刊文章觀點新穎、視角獨特、能及時反映國內外旅游研究前沿動態。《金融管理研究》(中英文)期刊聚焦金融與管理、城市經濟、區域經濟、城市金融發展與安全等方面;兩個學術期刊為旅游、經濟、管理研究搭建了一個具有國內外領先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為科研團隊人員的培養與學術交流起到推動作用。7)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貢獻突出。面向中國建設世界旅游強國和上海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近年來積極服務于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主持一系列的重大決策咨詢課題,包括國家旅游局重大課題“長江三角洲區域旅游規劃研究”、服務于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的“海南省三沙市旅游發展戰略規劃”和“海南省三沙市郵輪旅游發展規劃”等。從2008年開始,應上海市相關部門和當地政府的邀請開展了一系列援助四川汶川地震災后重建、援助新疆喀什地區、援助西藏日喀則地區的旅游規劃,完成了平均海拔4800米的世界海拔最高的珠峰東坡生態旅游規劃,協助成立了西藏首個國家公園-珠穆朗瑪國家公園,并主持上海旅游業“十三五”規劃、上海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旅游專項等,得到國家旅游局和地方政府的好評。(2)與標桿學校廈門大學的差距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擁有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其中,在旅游管理、企業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會計學等4個專業設置了二級學科博士點與二級學科碩士點;另有MBA、EMBA、MTA等3個專業碩士學位點。2013年廈門大學工商管理學科教育部排名第五(5/115)。表1.2.1廈門大學工商管理學科專業設置博士點及專業碩士點及專業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博士點工商管理一級學科碩士點專業碩士點旅游管理企業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會計學旅游管理企業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會計學工商管理高級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相比較而言,1)上海師范大學工商管理學科起步較晚,學科專業需要進一步均衡發展,旅游管理專業歷史長,科研成果比較突出,整體隊伍尚在建設之中,工商管理管理本科和碩士點專業設置相互支撐有待于進一步優化;2)上海師范大學工商管理學科需要明確發展目標,積極整合內部學科資源與優勢力量,發揮整體效益,縮小與標桿學校的差距;3)雖然上海師范大學工商管理學科初步形成了以教授牽頭、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的成長型學科團隊,但是由于工商管理學科起步晚,師資隊伍建設仍有待加強,更加需要積極引進與培養高水平學術帶頭人,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發展水平,推動學科團隊由成長型向成熟型轉變。(4)縮小與標桿學科差距的具體措施1)以高水平科研成果帶動學科發展通過三年上海市高峰高原工商管理學科建設,使高水平科研成果取得優異成績與新的突破。爭取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20項、市級科研項目10-15項、橫向課題經費225萬、發表高水平論文100-120篇、出版專著8部、出版省部級重點教材7部,獲市級及以上獎項6-7項。2)以智庫平臺建設提升學科在學術界、行業領域的影響力以現有學科資源為基礎,通過學科資源整合,關聯學科協同創新,聚焦政產學研戰略發展、旅游產業發展、企業與財務金融協同創新發展三大領域,推進國家級智庫科研平臺建設。大力建設政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旅游產業智庫平臺、企業與財務金融協同創新中心等,更好地服務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3)以實驗室建設為學科發展提供平臺支撐建設旅游產業規劃與設計實驗室、都市旅游大數據分析實驗室、旅游情感體驗實驗室,提高旅游研究的科技水平,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智力服務。通過“高峰高原”建設,緊緊依托相關學科以及數理統計分析技術,進一步完善學校旅游科研的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學科教學、研究條件,成為全國最具有規模、水平最高的旅游科研實驗基地。4)以師資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為學科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與保障在現有學科團隊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工商管理相關學科的團隊建設,打造一支由若干名在國內外有影響的中青年學術骨干和一批具有較強科學研究能力的青年教師組成的科學研究團隊,形成高層次、高學歷、高水平的人才高地,使工商管理學科的知識服務能力水平整體有所提升。同時,以學科建設為平臺,支撐和服務本、碩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資源的拓展。堅持“以學生為本、強化基礎、突出實踐、重在素質、面向創新”的人才培養方針和“拓寬基礎、瞄準前沿、構建團隊、自主創新”的教育思想,通過教育國際化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教育發展模式,努力建設多層次、多類型、全方位的教育創新體系,進一步提升創新人才培養的層次和水平。5)以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學科的國際化水平積極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工商管理學科的國際化水平,實現科研項目、師資建設、學生培養等方面的國際化;繼續加強中歐、中澳、中日、中美的國際科研合作,通過“走出去、引進來”一系列的國際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活動,努力實現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工商管理學科建設規劃目標。注:本頁可續頁。表二、學科建設任務根據學科發展目標,聚焦國際學術前沿方向,瞄準國家和上海市重大發展戰略需求,凝煉學科發展的重大領域,如何實施高峰高原學科建設,以及相應的運行管理和改革創新的舉措。1、學科建設的重點領域(1)旅游產業要素耦合與動態預測旅游產業要素之間的動態耦合系統是具有高度關聯性的要素子系統間,通過要素流動、布局交叉、政策調整等作用機制形成新的復合系統,具有動態演化特征。本研究以系統演化理論為基礎,利用系統演化模型,對旅游產業要素的動態耦合范圍、過程、特征等深入分析,總結旅游產業要素間耦合發展的規律,找出旅游產業發展的耦合策略,促進旅游產業的耦合發展,推動耦合系統與動態預測可持續發展。表2.1.1旅游產業要素耦合與動態預測研究領域的團隊成員序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1高峻男1962.06博士教授旅游產業規劃2王承云女1961.11博士教授城市旅游、區域經濟學3林濤男1964.01博士教授旅游交通、產業經濟學4朱璇女1975.01博士副教授旅游產業分析5馮翔女1980.07博士副教授會展經濟(2)網絡時代旅游市場營銷網絡時代的發展給旅游市場營銷帶來新機遇、新挑戰。網絡時代旅游市場營銷的研究以旅游類網絡媒體、社會化媒體為平臺,以網絡時代下的旅游者消費行為和出游決策為切入點,重點開展網絡時代的旅游消費、在線旅游業、旅游網絡營銷等領域的研究,推動網絡時代下旅游市場營銷的創新發展與創新研究。表2.1.2網絡時代旅游市場營銷研究領域的主要成員序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1吳國清男1964.10博士教授服務質量控制、社會化媒體2毛潤澤男1976.01博士副教授傳播學、市場營銷3馬劍瑜女1979.06博士講師旅游消費者行為研究4于秋陽女1981.08博士副教授市場營銷、社會化媒體5張晨女1982.02博士副教授區域市場分析(3)旅游企業創新管理1)旅游企業的集團化與連鎖化經營管理:針對旅游企業集團化與連鎖化經營的發展戰略、路徑、模式、動力機制以及旅游企業管理體制改革等問題開展相關研究,豐富旅游企業集團化與連鎖化發展的理論研究;2)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與管理:針對中小企業創新管理中的前瞻性和趨勢性問題以及中小企業品牌建設問題等開展研究,滿足其在企業創新管理中的實際需求。表2.1.3旅游企業創新管理研究領域的主要成員序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1康年男1965.08碩士教授企業戰略管理2張玉華男1968.07博士教授企業集團化、國際化3卓德保男1965.03博士教授中小企業創新管理4鄧屏女1973.09博士副教授企業戰略管理5劉春濟男1976.08博士副教授酒店管理6宋波男1971.09博士副教授公私合作、企業戰略管理(4)旅游企業財務戰略、風險與績效管理在財務戰略方面,從創新視角出發,強調旅游企業內在的戰略能力,并致力于旅游企業長期財務價值實現的財務競爭力塑造上,結合傳統的投資戰略、融資戰略及收益分配戰略等方面,綜合研究旅游企業財務戰略的決策與選擇、實施與控制、計量與評價等方面。同時,將戰略成本管理作為旅游企業財務戰略管理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之一進行研究,豐富財務戰略管理的內容。在財務風險與績效管理方面,標準上海建立國際金融貿易中心的戰略目標,聚焦旅游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與績效管理等問題,立足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等基礎學科,開展理論研究與案例研究,重點開展旅游企業的流動資產、債務籌資、投資項目、并購等風險管理以及旅游企業的績效計劃、管理績效、績效考核、獎勵績效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旅游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績效管理的實際案例并總結經驗,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有效地指導旅游企業開展財務風險管理活動與制定合理的績效計劃,引導旅游企業良性發展。表2.1.4旅游企業財務戰略、風險與績效管理研究領域的團隊成員序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學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1孫紅梅女1967.11博士教授財務管理
2劉紅梅女1970.12博士教授企業績效考核3黃虹女1967.12博士副教授財務風險管理4王周偉男1969.01博士副教授財務管理
5崔光燦男1970.11博士副教授會計學6朱敏男1978.04博士副教授會計學2、學科建設的具體措施與任務(1)加強高水平科研成果產出,提升科研成果質量通過三年上海市高峰高原工商管理學科建設,使高水平科研成果取得優異成績與新的突破。爭取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20項、市級科研項目10-15項、橫向課題經費225萬、發表高水平論文100-120篇、出版專著8部、出版省部級重點教材7部,獲市級及以上獎項6-7項。(2)建設智庫平臺,提升社會服務能力以現有學科資源為基礎,通過學科資源整合,關聯學科協同創新,聚焦政產學研戰略發展、旅游產業發展、企業與財務金融協同創新發展三大領域,推進國家級智庫科研平臺建設。大力建設政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旅游產業智庫平臺、企業與財務金融協同創新中心等,更好地服務上海的經濟社會發展。1)政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面對國內外旅游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加強政產學研的結合,推動應用型研究成果的孵化。積極與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國家旅游局、上海市政府、上海旅游局、上海復星集團、錦江集團、黃山旅游集團等開展合作,為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提供戰略咨詢以及輸送優秀的人力資源,推動政產學研的協同創新發展,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主要任務是建立政產學研戰略合作聯盟中心。2)旅游產業智庫平臺根據中國建設世界旅游強國和上海建設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要求,面對當前國際國內旅游產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和熱點問題,需要搭建一系列國際科研平臺、數據庫進行旅游產業的相關研究。通過官產學研相互結合,積極支持產業發展導向的旅游研究成果應用基地,為中國旅游業走向世界提供科研支撐,提升學校旅游學科的國際影響力。搭建1個基地:都市旅游研究基地;搭建2個數據庫平臺:上海市旅游資源數據庫、國際城市旅游經濟數據庫;搭建2個科研平臺:國際城市旅游比較研究機制、國際都市旅游產學研基地。3)企業與財務金融協同創新中心圍繞上海市全力打造世界級全球創新城市的目標,滿足上海市“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社會經濟建設需要,充分利用企業管理與財務管理的學科優勢,積極服務于上海及長三角區域的經濟建設、政府決策咨詢、政策與理論研究等。3個研究領域:旅游企業價值鏈管理創新研究、旅游企業社會責任評價協同創新研究、旅游企業財務風險與績效管理;1個數據庫:與地方政府共建財務決策咨詢數據庫;1個基地: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同定制式實訓基地。(3)加強實驗室建設,做好平臺與技術支撐以提高旅游研究的科技水平,為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智力服務為目標。通過“高峰高原”建設,緊緊依托相關學科以及數理統計分析技術,建設旅游產業規劃與設計實驗室、都市旅游大數據分析實驗室、旅游情感體驗實驗室三大實驗室,改善學科教學、研究條件,為旅游科學相關研究做好平臺與技術的支持。1)旅游產業規劃與設計實驗室本實驗室重點在旅游產業信息化與智慧旅游開發、區域旅游產業聯動發展、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模式評價、旅游城市建設與旅游交通空間分析等領域開展研究,為旅游產業的合理布局、資源整合以及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重點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旅游產業規劃實驗室,增強實驗設備的工作能力,擴大規模,提高層次,更好地為旅游產業規劃與設計提供服務。2)都市旅游大數據分析實驗室以國際化的視野,面向當前我國社會經濟以及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實驗室主要開展有關都市旅游大數據的采集、處理與分析活動,為城市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城市會展經濟、城市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以及國際城市旅游比較研究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與數據分析服務,努力打造具有國際化水平的都市旅游大數據分析實驗室。3)旅游情感體驗實驗室本實驗室以旅游者為主要研究對象,利用眼動儀、皮膚電傳導儀、聲音壓力分析儀等設備與技術,獲得受眾的神經生物學數據,進而開展旅游者行為、旅游情感體驗、旅游市場行為、旅游產品評價等相關領域的研究。提升對旅游者游覽、決策、評價、情感體驗等一系列社會行為一手數據的挖掘能力,為各類研究提供更可靠的、多元化的數據。(4)學術創新團隊優化發展引進高水平學科帶頭人,提供良好研究資源和環境。集聚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加強國內外優秀青年學術骨干的引進,提供充分的研究經費、辦公條件和團隊支撐,優先支持高水平學科帶頭人開展科學研究,考核目標為團隊建設、科研成果和成果獲獎。建立以項目導向的學科小組,提高團隊研究能力。鼓勵學科交叉,老中青結合,組建以項目為導向的學科小組,對基礎較好,發展前景明確的學科小組予以較大力度的各方面支持。建立學校和產業的互動機制,聘請業界高級管理人才擔任兼職教師,以及教師赴企業掛職鍛煉,及時了解當前產業發展趨勢,把握產業發展規律,實現產業和學術的互動。(5)人才培養機制有效發展以學科建設為平臺,支撐和服務本、碩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資源的拓展。堅持“以學生為本、強化基礎、突出實踐、重在素質、面向創新”的人才培養方針和“拓寬基礎、瞄準前沿、構建團隊、自主創新”的教育思想,通過教育國際化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教育發展模式,努力建設多層次、多類型、全方位的教育創新體系,進一步提升創新人才培養的層次和水平。三年內,完成研究生學術研究團隊與實踐研究基地;爭取市級碩士優秀畢業論文1-2項、百篇碩士優秀畢業論文提名2項等。(6)以國際交流與合作推進學科發展鼓勵青年學者和研究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積極與國外高校合作,以績效考核為核心,通過合作研究、國外進修、參加重大學術會議等途徑,鼓勵青年教師和研究生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拓寬視野,豐富經歷,提升隊伍整體研究水平;推動學科和國外高校相關的科研機構合作。推進開展高水平國際化科研合作,進一步加快學科建設的國際化發展進程,在現有的與荷蘭鹿特丹大學、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及日本多所大學合作的基礎上,與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展開深度合作。積極吸引國際創新力量和資源,集聚世界一流專家學者參與學科建設;吸引國外留學生短期交流,增強國際影響。充分發揮學校國際化渠道,廣泛吸引國外高校學生參與短期交流和攻讀學位,為國外研究生提供度身訂做的培養方案,提高學科的國際影響力。注:本頁可續頁。表三、學科人員配置明確參與高峰高原學科建設的人員(與學科建設任務相對應的人員),學科人員具體的工作任務、工作目標、薪酬安排,以及相應的人員流動機制等。工商管理學科隊伍擁有成員37人。其中旅游管理19人,企業管理與財務管理18人。學科團隊內正教授11人,占51%;副教授19人,占30%;講師7人,占19%。36人擁有博士學位,1人擁有碩士學位。初步形成以教授牽頭、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的成長型學科團隊,學科團隊成員有能力承擔并高質量完成高峰高原學科建設的任務。工商管理學科建設人員具體任務與經費預算工作任務工作目標經費預算總計3022萬科學研究1.爭取國家級科研項目;2.省部級科研項目;3.市級科研項目;4.發表高水平論文;5.出版專著、出版省部級重點教材;6.獲市級及以上獎項等。預算270萬元,鼓勵教師和年輕博士、碩士研究生開展研究,包含科研項目開展時所需的辦公費、差旅費、論文及專著出版印刷費。2015年2016年2017年909090智庫平臺建設4個基地建設:都市旅游研究基地、與企業共建產學研中心、校外實習基地、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共同定制式實訓基地;5個平臺建設:國際城市旅游比較研究平臺、國際都市旅游產學研孵化平臺、旅游企業價值鏈管理創新研究平臺、旅游企業社會責任評價協同創新研究平臺、旅游企業財務風險與績效管理研究平臺;3個數據庫建設:上海市旅游資源數據庫、國際城市旅游經濟數據庫;與地方政府共建決策咨詢數據庫預算570萬元,包括智庫、研究中心、科研基地、數據庫、研究生實習、實訓基地等建設。智庫平臺建設480萬元,數據庫建設90萬元2015年2016年2017年190190190實驗室建設1.旅游產業規劃與設計實驗室;2.都市旅游大數據分析實驗室;3.旅游情感體驗實驗室。預算270萬元,用于實驗室的設備購置、日常運作經費。旅游產業規劃與設計實驗室投入90萬元、都市旅游大數據分析實驗室投入90萬元、旅游情感體驗實驗室投入90萬元。2015年2016年2017年909090人才引進專項經費1.人才引進;2.兼職教授和外聘專家補貼;3.國際合作人員補助費;4.參與人員補貼。預算1500萬元,其中,人才引進1000萬元,兼職教授和外聘專家補貼150萬元,國際合作人員補助費75萬元,參與人員補貼275萬元。參與人員補貼的薪酬按照各項任務完成情況,實行多勞多得。2015年2016年2017年365570565人才培養1.二級學科碩士點籌建;2.研究生培養與獎勵。預算160萬元,其中,財務管理碩士點與服務質量管理碩士點籌建費150萬元,對學生各類獲獎的獎勵10萬元。2015年2016年2017年535354國際交流1.教師、研究生國外訪學,出席國內外學術會議;2.國外專家邀請;3.舉辦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預算252萬元,其中,教師、研究生國外訪學,出席國內外學術會議15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七年級生物上冊 1.1.1《我們周圍的生物》教學設計 (新版)蘇教版
- 初中英語牛津版 (深圳&廣州)七年級上冊(2012秋審查)Unit 5 visiting the moon公開課第2課時教案
- 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一單元 1《暑假中的一天》教學設計2 浙教版
- 五 分數除法 分數除法(二) 第2課時 教案
- 餐飲管理培訓課件
- 法律法規培訓
- 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九年級歷史下冊 第7課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七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五課 認識新同學教學設計
- 七年級英語下冊 Unit 6 I'm watching TV Section A第1課時(1a-2d)教學設計 (新版)人教新目標版
-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三課第一框《中華文明的曙光》教學設計
- 2025年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必考題
- 瑞吉歐幼兒教育
- 2025年中國人壽招聘筆試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中國輸電線路在線監測系統行業發展狀況及前景規模調查報告2025-2030年
- 第16課《有為有不為》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2025年河南林業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消防安全監督與檢查要點
- 【MOOC】《思想道德與法治》(東南大學)章節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課件
- 小學一年級數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同步練習題帶答案
- 《新聞攝影之我見》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