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B11∕T2328.4-2024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 第4部分:毫米波雷達應用技術要求_第1頁
(高清版)DB11∕T2328.4-2024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 第4部分:毫米波雷達應用技術要求_第2頁
(高清版)DB11∕T2328.4-2024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 第4部分:毫米波雷達應用技術要求_第3頁
(高清版)DB11∕T2328.4-2024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 第4部分:毫米波雷達應用技術要求_第4頁
(高清版)DB11∕T2328.4-2024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 第4部分:毫米波雷達應用技術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第4部分:毫米波雷達應用技術要求RoadkideinfrastructureofVelhicle-Road-Cloudint2024-12-25發布2025-04-01實施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 IⅡ 1 13術語和定義 14總體要求 25功能要求 26通信接口 47安裝要求 4 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本文件是DB11/T2328《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的第4部分。DB11/T2328已經發布了以下部——第1部分:建設指南;——第2部分: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機信息服務技術指南;——第3部分:攝像機應用技術要求;——第4部分:毫米波雷達應用技術要求;——第5部分:邊緣計算設備應用技術要求。本文件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組織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北京車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理工睿行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孫寧、李峰、楊燁、霍俊江、高景伯、倪鵬、高鳳飛、姜川、周唯、陳瀚、高潔、李紅丹、段華旭、宋海威、焦崇璽、李齊、賈方正、孫剛、樊翠連、魯鵬、龔文治、楊玲娟、張明昊、馬雙明、郭振宏、方越、熊迪、王艷、王運、劉嘉靖、戴金洲、鄔洋、龐宏杰、劉建虎、趙捷、史曉密、王守昂、孫書恒。DR1/T2328.4-2024本系列文件通過提出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的組成及架構、建設要求、運維要求、信息安全要求等內容,為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設計、開發、集成提供參考,有效推動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的標準化建設。本系列文件擬分為7個部分?!?部分:建設指南。目的在于規范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的基本構成、總體要求、技術要求等內容?!?部分: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機信息服務技術指南。目的在于規范道路交通信號控制機提供信息服務的基礎條件、信息格式和消息內容?!?部分:攝像機應用技術要求。目的在于規范車路云一體化攝像機的接口要求、功能要求、安全要求等內容。——第4部分:毫米波雷達應用技術要求。目的在于規范車路云一體化毫米波雷達的功能要求、通信要求、安裝要求等內容?!?部分:邊緣計算設備應用技術要求。目的在于規范車路云一體化邊緣計算設備的軟件架構要求、接口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等內容。——第6部分:運維管理指南。目的在于規范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中不同類型設備的運維管理規范內容。——第7部分:信息安全技術要求。目的在于規范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中通用安全要求、通信網絡安全要求、軟件升級安全要求、數據安全要求等內容。1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第4部分:毫米波雷達應用技術要求本文件規定了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毫米波雷達的總體要求、功能要求、通信接口和安裝要求。本文件適用于車路云一體化技術系統中路側毫米波雷達的應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0609交通信息采集微波交通流檢測器GB/T28789視頻交通事件檢測器DB11/T2328.1車路云一體化路側基礎設施第1部分:建設指南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毫米波雷達millinterwaveradar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測的雷達,向檢測區域內的目標物發射低能量的毫米波信號,通過對目標物(車輛、行人等)反射的毫米波信號的識別而檢測出交通狀態的設備。在規定時間內通過道路上檢測斷面的車輛數。平均車速averagespeed單位時間內,通過道路上檢測斷面全部車輛地點車速的算術平均值。排隊長度queuelength交叉口停止線后排隊的車輛所占路段長度。[來源:GB/T31418-2015,2.3.3]車頭時距tinmeheadvay在同向行駛的同一車道中,兩連續車輛的車頭到達道路檢測斷面的時間間隔。2在某一時間間隔內,單車道上檢測斷面被車輛占有的時間與該段時間間隔的百分比。[來源:GB/T24726-2021,3.8]交通事件trafficincidert道路上發生的,影響車輛通行及交通安全的異常交通狀況行為,主要指停止事件、逆行事件、行人事件、擁堵事件、機動車駛離事件等典型事件種類。車輛在道路上由行駛改變為靜止狀態,且靜止時間不小于某一設定值的交通事件。擁堵事件jamincident道路上出現單車道或多車道擁堵狀況,影響道路暢通的交通事件。車輛在道路上的行駛方向與規定方向相反,且行駛距離不小于某一設定值的交通事件。車輛在道路上行駛,車輛瞬時速度大于某一設定值的交通事件。ID唯一準確率IDmiqueaccuracy雷達探測范圍內,同一個目標對應的編號全程不切換的概率。4總體要求車路云一體化系統中,毫米波雷達應具備如下功能。a)交通目標檢測:具備交通目標分類和軌跡信息檢測功能。b)交通參數統計:具備流量統計、實時過車數據、排隊數據、車頭時距、分車道時間占有率、溢出告警等交通參數統計功能。c)交通事件檢測:具備停止事件、逆行事件、超速事件、擁堵事件自動識別及事件告警信息提示等交通事件檢測功能。d)運維管理功能:具備故障自動診斷及遠程升級、重啟功能。5功能要求5.1一般要求5.1.1支持基于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或PTP(精確時間協議)的時鐘同步功能,從外部時鐘同3步系統獲得授時,時鐘同步誤差≤5ms。5.1.2應具備距離檢測和速度檢測等功能,縱向檢測距離不低于350m.測速范圍±200km/h,檢測車道數不低于8車道。5.1.3環境適應性應符合GB/T20609中的相關要求。5.2交通目標檢測5.2.1交通目標分類交通目標分類應滿足如下要求:a)支持對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進行分類;b)支持對機動車數量的統計。5.2.2交通目標軌跡信息檢測應能檢測機動車輛軌跡信息,具體要求如下:a)能夠輸出目標車輛的編號、車道、長度、寬度、航向角信息,并能根據設備標定參數計算并輸出目標經緯度;b)能夠輸出目標相對設備的橫向距離、縱向距離、橫向速度、縱向速度、角度信息,且距離精度、速度精度、角度精度應符合DB11/T2328.1的要求;c)具備機動車持續跟蹤功能,在單一雷達檢測范圍內保持車輛編號連續唯一;d)車輛運動狀態下,快速路場景ID唯一準確率應不低于95%城市道路場景ID唯一準確率應不5.3交通參數統計5.3.1流量數據支持路口總流量、分車道車流量、分車道平均車速的統計功能。在檢測路段平均車速大于20km/h的情況下,正常車道車流量統計準確率不低于95%復合車道車流量統計準確率不低于85%5.3.2實時過車數據支持實時過車數據統計功能。通過設置觸發區域,記錄通過觸發區的車輛的車長、車速、進入檢測區域時間、占壓時長信息。5.3.3排隊數據支持對各車道車輛排隊信息的統計功能,記錄每個車道的排隊長度、排隊車輛數、隊首距離停止線距離、隊尾距離停止線距離。5.3.4車頭時距數據支持在同向行駛的同一車道中,兩連續車輛的車頭到達道路檢測斷面的時間間隔的統計功能。5.3.5分車道時間占有率數據支持對某一時間間隔內單車道上斷面車輛的時間占有率的統計功能。5.3.6溢出檢測區域數據4支持記錄距停止線不同距離的檢測區的狀態(溢出或未溢出)以及車輛的平均速度的統計功能。支持對機動車停止事件、逆行事件、超速事件、擁堵事件的自動識別及事件告警功能,在有效檢測范圍內,其檢測率、漏報率、虛報數應滿足GB/T28789的相關規定。應支持如下運維管理功能:a)設備系統具備自動診斷功能,設備出現故障時,可對故障問題進行記錄和告警;6通信接口應至少支持RJ45通訊接口。雷達與車路云一體化路側邊緣計算設備之間進行數據交互,通信接口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